導遊詞寫福建土樓(通用29篇)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1
大家好!我們今天來到了福建土樓。現在,讓我爲大家介紹一下福建土樓吧!“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時期,它可以預防敵人入侵,土樓有五鳳形、圓形、橢圓形、八卦形、半月形、交椅形等形狀,非常壯觀。20__年7月7日,中國“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每一座土樓都有一箇名字,大都取自族譜裏的祖訓,寓意深遠。現在,我們來參觀南靖的田螺坑土樓羣。其中,塔下土樓羣由四個圓樓和一箇方樓構成,所以又被稱爲“四菜一湯”。我們再來看看裕昌樓吧。它又名爲“東倒西歪”樓,此樓是一座五層土樓,始建於元朝中期(1308—1338年間),至今有600多年曆史,是南靖縣內最古老的土樓,之所以叫“東倒西歪”,是因爲它被地震造成樓內的木質結構嚴重變形,呈現出一層的柱子倒向左、再一層的柱子倒向右的狀況,有驚無險,至今仍有村民居住在裏面。朋友們,自由活動的時間到了,1小時後在這裏集合,祝大家玩得愉快!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2
遊客們好,歡迎來到永定縣土樓羣!我姓陳,大家就叫我陳導遊吧。
在到達永定土樓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永定土樓。永定土樓,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是世界上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築。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土樓分爲方形和圓形兩種。永定客家土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的建築藝術、建築風格都積澱了獨具特色的模式和內涵。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佈着2萬多座土樓,其中有三層以上的大型建築近5000座,圓樓360多座。這些立面多姿、造型各異、高大雄偉的方圓土樓,以自然村落爲單位,錯落有致、和諧協調地與藍天大地、青山綠水融爲一體,組合成氣勢磅礴、壯麗非凡的土樓羣體,形成讓人“消魂奪魄”的奇特景觀。到站了,請大家下車。大家請看,眼前這座高大的土樓名叫“振成樓”。請大家跟着我進來。請看,振成樓建築風格及大門、內牆、祖堂、花牆等所用的顏色,大膽採用了西方建築美學所強調的多樣統一原則,達到了極高的審美境界,堪稱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築的傑作。振成樓是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的林氏家族十九代林在亭的後裔興建的。現在,我給大家講講林氏家族創業史。 菸草工業的興起成就了林氏家族的財富積累。
林在亭因當時家境貧窮,生有三子,長子名
德山、次子名仲山、三子名仁山。太平天國時期爲避戰亂,率三子至永定撫市親友家刻苦學藝——打煙刀。
早在北宋年間,我國由菲律賓引進菸草,時稱瑞草,後從南雄地區引進永定縣,又稱南雄煙,那時菸草就成爲該區經濟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氏三兄弟當時看準菸草走俏個國的時機,抓住機遇,回家鄉洪坑自行經營,以3個銀元起家,辦起了第一家煙刀廠,字號“日升”。三兄弟團結奮鬥、艱苦創業,以質量、信譽爲宗旨,因經營有方,3年中先後在鄰村創辦起10數箇廠家。老大負責在各廠檢驗質量,老二負責外採,老三負責推銷。由於煙刀的工藝獨特、價廉物美,產品走俏全國。三兄弟在廣州、上海等城市設點推銷,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終於成了大富翁。
三兄弟致富後,四處修橋、築路、建涼亭、辦學校,爲鄉鄰做了不少公益事業。1923年民國總統黎元洪贈匾“里黨觀型”印緣於此。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3
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洪,大家可以叫我洪導遊。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南靖土樓。在參觀過程中,希望大家不要亂扔垃圾,做個文明人,謝謝配合!
我們首先參觀的景點是田螺坑土樓羣。大家看,四座圓樓簇擁着座方樓,像是朵怒放的梅花,美妙絕倫。田螺坑土樓羣又名“四菜湯”。“湯”是中間的方形土樓,叫步雲樓,寓意子孫後代從此發跡,讀書中舉,仕途步步高昇,青雲直上。圍着它的便是和昌樓、振昌樓、瑞雲樓和文昌樓這“四菜”。它們都是圓形土樓,就像盛着菜的四個圓形盤子。遊客朋友們,請回想下家裏餐桌上湯碗、菜盆的擺法,再看看“四菜湯”,是不是很相似呢?大家可以摸摸土樓的牆壁,是不是非常堅固?這是爲了抵禦外來入侵者。由此可見,修築土樓的古代勞動人民是多麼有智慧啊!
接下來我們要參觀的景點是中華第奇樓——裕昌樓。裕昌樓是現存福建最古老土樓之,建於元末明初,爲劉、羅、張、唐、範五姓族人共同建造,因此整座樓分爲了間數不等的五大卦。這座土樓建成後不久,樓內迴廊木柱便開始從左向右傾斜,最大傾斜度爲15度,看起來搖搖欲墜,但經受七百年風雨侵蝕和無數次地震的考驗,至今依然如故,有驚無險,所以裕昌樓又稱“東倒西歪樓”。大家請不要攀登,可以拍照留戀。
今天的觀光遊覽就要結束了,希望這次“南靖土樓之旅”能給大家留下永恆的回憶!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4
永定土樓位於龍巖地區,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築,是我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土樓分方形和圓形兩種。龍巖地區共有圓樓360座,方樓4000多座。
永定土樓從古代至解放前,是客家人自衛防禦的堅固樓堡,土樓用土石夯築,不用鋼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土樓的大門是用十釐米厚的雜木製成,外釘鐵板,有的樓門上還裝有防火水槽。圓形土樓一、二層不開窗戶,有雙層的外層開窗,除用於通風納光外,也便於狙擊入侵之敵。土樓最高層處設有瞭望臺,以便瞭解敵情。
土樓除防範外還有防火、防震、防獸和通風采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涼,是一種特獨的建築。圓形土樓是客家人居住的典範民居。圓形一般由二、三圈組成,由內到外,環環相套。外圈高約10多米,高三至四層,共有一二百個房間。底層是廚房和餐房,二層是倉庫,三、四層是居室。二圈兩層,均有30~50個房間。中間是祖堂。是婚喪喜慶的公用場所。樓內有水井、浴室、磨坊等設施。比較典型的土樓有振成樓、承啓樓和遺經樓。振成土樓位於永定縣湖坑鄉洪坑村,建於1912年,佔地約5000平方米,分內外兩圈。外圈4層,每層48間,按八卦圖形設計,每卦6間,一梯樓爲一單元。卦與卦之間築有防火牆,以拱門相通。祖堂爲一舞臺,臺前立有4根周長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臺兩側上下兩層30個房間圈成內圈,二層廊道有精緻的鐵鑄欄杆。1986年4月,在美國洛杉礬舉辦的世界建築模型展覽會上,的振成土樓與雍和宮、長城並列爲三大建築而名聞於世。目前振成土樓已對外開放,設有客房、餐館、浴室及衛生設備。汽車可直達該樓。承啓土樓位於永定縣古竹鄉高頭村,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全樓直徑73米,走廊周長229.3米,全樓爲三圈一中心。外圈4層,高11.4米,每層設72個房間;第二圈二層,每層設40個房間;第三圈爲單層,設32個房間。中心爲祖堂,全樓共計400個房間。整個建築面積爲5376.17平方米。1986年,我國郵電部發行一組民居系列郵票,其中就有承啓樓爲圖案的郵票。
遺經土樓位於永定縣高陂鄉上洋村,建於清咸豐元年(1851年)。屬於方形土樓。外牆東西寬136米,南北長76米,佔地10336平方米,其後座主樓高17米,5.5層,是永定縣現有土樓中最高的樓房。主樓左右兩端分別垂直連接一座四層樓房,並與同主樓平行的四層“中廳樓”相連,合成一箇巨大的方樓。遺經土樓共有280個房間,51個人小廳堂,整個建築佈局規整。顯示了我國古代高超的建築藝術水平。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5
各位來賓:
大家好。歡迎來到福建土樓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南靖。讓我們一起走進魅力南靖,領略土樓王國的神奇魅力,品味土樓民俗的神祕文化,同熱情好客、勤勞樸實的土樓人家親密接觸。福建土樓以其深厚悠長的文化底蘊、獨特高超的建築藝術、和諧優美的自然環境,把“山、水、樓、人”融爲一體,傾倒了無數的中外學者、文人墨客,讓衆多的遊客流連忘返。我相信,今天的“福建土樓”南靖之旅一定能給大家帶來全新的體驗和感受。
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已有近千年曆史,然而引起世人關注,撩開其神祕面紗的卻源自一箇“美麗的錯誤”。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中情局在衛星上在中國閩西南崇山峻嶺中發現了數量驚人、規模龐大的類似導彈發射架模樣的東西。這個發現驚動了白宮。1985年美國兩位客人貝里夫婦專程來到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土樓羣考察,回到美國後,貝克夫婦給里根總統寫了一份《中國南部調查報告》。土樓就這樣陰差陽錯地名揚天下,走向世界。於是,一批批國內外專家學者慕名前來“尋寶探祕”。
在福建南靖這片山青水秀、人傑地靈的大地上,成千上萬像“地上長出的蘑菇”,似“天上掉下的飛碟”的古堡式建築座落在小溪旁、田野間、綠樹掩映的山腳下,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後稱讚說:“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建築模式。”
[介紹詞——南靖]
☆南靖歷史悠久,地理卓越,是僑鄉和臺胞祖籍地之一。南靖,古稱蘭水縣;臵縣於1322年,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1356年更名爲南靖縣,意爲“南方之靜”;民國27年,縣政府遷至山城;建國後,1985年起隸屬漳州市,縣政府在山城鎮。南靖地處福建省南部,漳州市西北部,九龍江西溪上游,屬全國沿海開放縣市之一。全縣總面積1962平方公里,人口34.2萬人,有海外華僑華人3萬多人,祖籍南靖的臺胞100多萬人,是福建省重點僑鄉和臺胞祖籍地之一。
1、自然特徵
全縣東西寬61.4公里,南北長62.2公里,地勢由西北向東南明顯傾斜,依次可劃分爲中低山、丘陵、臺地和河谷平原4個地貌類型區,3列支脈和船場溪、龍山溪、永豐溪山谷相間,呈“川”字形,把全縣切成東、中、西3大塊,形成許多向南開的馬蹄形優良小環境,千米以上山峯62座,大多分佈在縣境西北部,最高點書洋蛟塘崬海拔1390.9米,最低點靖城滄溪海拔6.1米,地貌以丘陵、山地爲主,河谷平原約佔全縣總面積的16%。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2、資源特點
境內大小河流72條,總長1066公里,全縣流域面積4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的水能源理論蘊藏量爲19.2萬千瓦,可開發量爲13.5萬千瓦,現有開發裝機容量12.5萬千瓦,其中南一2萬千瓦,南二2.5萬千瓦,南五0.48萬千瓦,私人7.94萬千瓦,年發電量3.3億度。境內溫泉14處,金屬礦、非金屬礦和地下水資源等27種礦產。全縣森林覆蓋率74%,綠化率85%。
3、歷史名人——莊亨陽
莊亨陽,南靖縣奎洋鎮上洋村人,康熙年間進士,乾隆年間官至按察司副史。他爲官清廉,能詩工文,精通數學,長期治理河防,是清代著名的治水專家。
有一次,亨陽先生爲解決本家長房與二房爭奪“蜘蛛結網”的風土寶地——祖墳地糾紛想了一箇辦法,他寫了一首詩給本家長房族長:“水淹龜山寺,撞破蜘蛛絲。相傳廿四世,子孫要遷移。”大意是預見到這個風水寶地會被“撞破”,子孫要“遷移”,那麼修祠堂、爭寶地就沒有意義了。
糾紛很快就了結了,但亨陽先生寫的“水淹龜山寺”的詩句,卻不翼而飛,四處傳開,而且留傳到數百年後的今天。
1992年,亨陽先生家鄉奎洋鎮修建了庫容量居福建省第二位的人工湖“南一水庫”時,人們才領悟到了亨陽先生數百年前的預言詩含義。奎洋庫區是一箇羣山環繞的小平原,中間一條奎洋溪曲折婉蜒而過,如今人們在奎溪隘口的兩座石壁山間築起了攔河大壩,一片汪汪湖水把庫區中的龜山寺和那個“蜘蛛結網”風水寶地淹沒“撞破”了,龜山寺又稱聖龍宮,今已遷建於水庫岸邊,莊姓廿四、廿五代子孫,許多都搬遷到高處和異地他鄉去了。應驗了亨陽先生的預見。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6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洪,大家可以叫我洪導遊。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南靖土樓。在參觀過程中,希望大家不要亂扔垃圾,做個文明人,謝謝配合!
我們首先參觀的景點是田螺坑土樓羣。大家看,四座圓樓簇擁着一座方樓,像是一朵怒放的梅花,美妙絕倫。田螺坑土樓羣又名“四菜一湯”。“一湯”是中間的方形土樓,叫步雲樓,寓意子孫後代從此發跡,讀書中舉,仕途步步高昇,青雲直上。圍着它的便是和昌樓、振昌樓、瑞雲樓和文昌樓這“四菜”。它們都是圓形土樓,就像盛着菜的四個圓形盤子。遊客朋友們,請回想一下家裏餐桌上湯碗、菜盆的擺法,再看看“四菜一湯”,是不是很相似呢?大家可以摸一摸土樓的牆壁,是不是非常堅固?這是爲了抵禦外來入侵者。由此可見,修築土樓的古代勞動人民是多麼有智慧啊!
接下來我們要參觀的景點是中華第一奇樓——裕昌樓。裕昌樓是現存福建最古老土樓之一,建於元末明初,爲劉、羅、張、唐、範五姓族人共同建造,因此整座樓分爲了間數不等的五大卦。這座土樓建成後不久,樓內迴廊木柱便開始從左向右傾斜,最大傾斜度爲15度,看起來搖搖欲墜,但經受七百年風雨侵蝕和無數次地震的考驗,至今依然如故,有驚無險,所以裕昌樓又稱“東倒西歪樓”。大家請不要攀登,可以拍照留戀。
今天的觀光遊覽就要結束了,希望這次“南靖土樓之旅”能給大家留下永恆的回憶!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7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土樓嗎?它可是福建的世界文化遺產,現在就讓我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土樓的情況吧。
土樓家族十分衆多,他們主要分佈在福建山區附近。我先來介紹“和貴樓”。它是一座方形的土樓,有五層樓,裏面的房子都是木質結構,一戶挨着一戶,四個角上有樓梯通往樓上。天井裏,有兩口奇怪的井,一口叫“陰井”,裏面的水混濁無比,看起來似乎深不見底,專家們至今還沒研究出“陰井”的原理。一口叫“陽井”,裏面的水清澈見底,還有幾條可愛的小魚在遊。聽說魚是人們故意放到井裏的,是爲了防止壞人投毒,因爲這口井是土樓居民生活飲水的來源。這座土樓的奇特之處在於,它是建在沼澤地上的,而且已經度過了兩百多箇春秋。
田螺坑土樓,也就是傳說中的“四菜一湯”。有人說它是天上掉下來的ufo,有人說它是地上長出來的蘑菇,其實它只不過是一座形狀奇特的土樓羣。它是由四座圓形土樓和一座方形土樓組成的,看外形,還真挺像“四菜一湯”哩!
裕昌樓裏更有趣,它裏面的柱子全都是歪歪斜斜的,所以被稱爲“東倒西歪樓”。嘿,別看它歪歪斜斜的,它可是最古老的土樓了,已經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其它的土樓都得稱它爲“爺爺”呢!
土樓真是福建的歷史文化瑰寶,有機會你一定要來看看哦!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8
旅客們好!我是你們這次旅程的導遊盧?豪,你們可以叫我盧導。這就是這次旅遊的景點——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故里南靖縣擁有各類土樓一萬五千多座,其中大造型土樓一千三百多座,堪稱“土樓王國”。其中,田螺坑土樓羣、河坑土樓羣、懷遠樓、和貴樓這“兩羣兩樓”還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下面,我們去裕昌樓,隨我來!
看到了嗎?這就是裕昌樓。裕昌樓也叫東倒西歪樓,顧名思義,他是歪斜的,不過神奇的是,從外觀上看不出它是歪斜的,讓我們進去看個究竟吧!大家不用慌,它這個樣子已經六百多年了,全樓迴廊的支柱左傾右斜,最大的傾角達到十五度,好像弱不禁風的樣子,怎麼樣?有點神奇吧?接下來,我們去承啓樓看看。
看,這就是承啓樓,它是內通廊式圓樓的典型,外徑六十二點六米,由四個同心圓的環形建築組合而成。外環樓底層作爲廚房,二層是穀倉,三、四層做臥房,全樓共有三百多間房。若要在每個房間都住上一宿,要花近一年時間,可見承啓樓的規模之巨大。
據說呀!這些建造土樓的資金是從海盜死刑處理地挖出來的,有整整八麻袋白銀呢。
下面是你們的自由活動時間,請大家保管好各自的財物,注意環保,下午五點整在這集合,祝大家玩的開心!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9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洪,大家可以叫我洪導遊。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南靖土樓。在參觀過程中,希望大家不要亂扔垃圾,做個文明人,謝謝配合!
我們首先參觀的景點是田螺坑土樓羣。大家看,四座圓樓簇擁着座方樓,像是朵怒放的梅花,美妙絕倫。田螺坑土樓羣又名“四菜湯”。“湯”是中間的方形土樓,叫步雲樓,寓意子孫後代從此發跡,讀書中舉,仕途步步高昇,青雲直上。圍着它的便是和昌樓、振昌樓、瑞雲樓和文昌樓這“四菜”。它們都是圓形土樓,就像盛着菜的四個圓形盤子。遊客朋友們,請回想下家裏餐桌上湯碗、菜盆的擺法,再看看“四菜湯”,是不是很相似呢?大家可以摸摸土樓的牆壁,是不是非常堅固?這是爲了抵禦外來入侵者。由此可見,修築土樓的古代勞動人民是多麼有智慧啊!
接下來我們要參觀的景點是中華第奇樓——裕昌樓。裕昌樓是現存福建最古老土樓之,建於元末明初,爲劉、羅、張、唐、範五姓族人共同建造,因此整座樓分爲了間數不等的五大卦。這座土樓建成後不久,樓內迴廊木柱便開始從左向右傾斜,最大傾斜度爲15度,看起來搖搖欲墜,但經受七百年風雨侵蝕和無數次地震的考驗,至今依然如故,有驚無險,所以裕昌樓又稱“東倒西歪樓”。大家請不要攀登,可以拍照留戀。
今天的觀光遊覽就要結束了,希望這次“南靖土樓之旅”能給大家留下永恆的回憶!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10
各位先生、女士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福建土樓故里南靖。我是藍天旅行社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徐,今天我將陪伴大家度過一箇愉快的週末。
現在我們正駛向福建土樓景區。福建土樓是20__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土樓是中國一種典型的民居,有各種形狀散落在南靖大地上,就象一顆顆璀璨的明珠。讓我們猜猜土樓都有什麼形狀的?
大家都很棒!都猜對了!
現在我們來到了福建土樓標性建築物——田螺坑土樓羣。田螺坑是個充滿傳說的好地方,顧名思義,大家就會聯想到田螺姑娘。他們的先祖爲了躲避戰亂,走到這個地方時,發現這裏風景秀美,是塊風水寶地,而且地裏有很多的田螺,於是就在這裏安家立業、開基傳延。下面就是觀景臺,可以看到土樓羣的全貌。田螺坑土樓羣是由四座圓樓和一座方樓組成的,其中有一座是橢圓形的,方樓在中間,看起來就象“四菜一湯”。
我們前面的就是裕昌樓。這座樓的東邊向外傾,看起來就象倒塌下來,而它的西邊每根柱子都是斜的,歪歪扭扭,所以大家都叫它“東倒西歪”樓。
我們眼前這個美麗的小山村叫做塔下村。一條小溪從村中穿過,房子沿溪而建,象江南的周莊一樣,是個標準的山中水鄉,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村邊有座祠堂,叫德遠堂,是客家人張氏家廟。祠堂間樹着21根石旗杆,旗杆上面有的雕着獅子,有的雕着毛筆尖,據說只有事業有成的人才能樹旗杆,雕獅子的表示是武官,雕毛筆尖的是文官。
今天的旅程就要結束了,相信大家有了不少的收穫,希望大家以後常常想起南靖的土樓,常來看看!在這裏,小徐祝大家旅途愉快!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11
在到達永定土樓之前,我先介紹一下永定土樓。永定土樓,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是世界上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築。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土樓分爲方形和圓形兩種。永定客家土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的建築藝術、建築風格都積澱了獨具特色的模式和內涵。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佈着2萬多座土樓,其中有三層以上的大型建築近5000座,圓樓360多座。這些立面多姿、造型各異、高大雄偉的方圓土樓,以自然村落爲單位,錯落有致、和諧協調地與藍天大地、青山綠水融爲一體,組合成氣勢磅礴、壯麗非凡的土樓羣體,形成讓人“消魂奪魄”的奇特景觀。到站了,請大家下車。大家請看,眼前這座高大的土樓名叫“振成樓”。請大家跟着我進來。請看,振成樓建築風格及大門、內牆、祖堂、花牆等所用的顏色,大膽採用了西方建築美學所強調的多樣統一原則,達到了極高的審美境界,堪稱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築的傑作。振成樓是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的林氏家族十九代林在亭的後裔興建的。現在,我講講林氏家族史。菸草工業的興起成就了林氏家族的財富積累。
林在亭因當時家境貧窮,生有三子,長子名德山、次子名仲山、三子名仁山。太平天國時期爲避戰亂,率三子至永定撫市親友家刻苦學藝——打煙刀。
早在北宋年間,我國由菲律賓引進菸草,時稱瑞草,後從南雄地區引進永定縣,又稱南雄煙,那時菸草就成爲該區經濟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氏三兄弟當時看準菸草走俏個國的時機,抓住機遇,回家鄉洪坑自行經營,以3個銀元起家,辦起了第一家煙刀廠,字號“日升”。三兄弟團結奮鬥、艱苦,以質量、信譽爲宗旨,因經營有方,3年中先後在鄰村創辦起10數箇廠家。老大負責在各廠檢驗質量,老二負責外採,老三負責推銷。由於煙刀的工藝獨特、價廉物美,產品走俏全國。三兄弟在廣州、上海等城市設點推銷,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終於成了大富翁。
三兄弟致富後,四處修橋、築路、建涼亭、辦學校,爲鄉鄰做了不少公益事業。1923年民國總統黎元洪贈匾“裏觀型”印緣於此。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12
旅客們好!我是你們這次旅程的導遊盧璟豪,你們可以叫我盧導。這就是這次旅遊的景點——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故里南靖縣擁有各類土樓一萬五千多座,其中大造型土樓一千三百多座,堪稱“土樓王國”。其中,田螺坑土樓羣、河坑土樓羣、懷遠樓、和貴樓這“兩羣兩樓”還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下面,我們去裕昌樓,隨我來!
看到了嗎?這就是裕昌樓。裕昌樓也叫東倒西歪樓,顧名思義,他是歪斜的,不過神奇的是,從外觀上看不出它是歪斜的,讓我們進去看個究竟吧!大家不用慌,它這個樣子已經六百多年了,全樓迴廊的支柱左傾右斜,最大的傾角達到十五度,好像弱不禁風的樣子,怎麼樣?有點神奇吧?接下來,我們去承啓樓看看。
看,這就是承啓樓,它是內通廊式圓樓的典型,外徑六十二點六米,由四個同心圓的環形建築組合而成。外環樓底層作爲廚房,二層是穀倉,三、四層做臥房,全樓共有三百多間房。若要在每個房間都住上一宿,要花近一年時間,可見承啓樓的規模之巨大。
據說呀!這些建造土樓的資金是從海盜死刑處理地挖出來的,有整整八麻袋白銀呢。
下面是你們的自由活動時間,請大家保管好各自的財物,注意環保,下午五點整在這集合,祝大家玩的開心!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13
各位從中國臺灣遠道而來的貴賓們,大家好!首先很榮幸代表我們公司——廈門旅遊集團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美麗的濱海城市廈門。在我右手邊給大家提供駕駛服務的,是我們的張師傅,而我就是大家這幾天的導遊。我姓黃,草頭黃,名字是一首詩的題目:“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沒錯,我的名字就叫春曉。大家可以叫我小黃,不過鑑於黃姓在我們福建也算個大姓,您在街上這麼一叫,回頭的人還真不少。所以大家可以叫我小小,人如其名,好記就行。
好了,接下來小小首先要帶大家去參觀什麼呢?我們平常說的土不拉幾,土的掉渣,土包子等等帶土的東西,都是對一種平凡的,樸實得不起眼的東西的一種描述,那麼今天我們要去看的,就是這個“土”,土什麼?先賣個關子。它來自中原、來自黃土高坡,是高度清純的漢民族文化的產物。它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是世界建築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是中國民居中一種非常特殊的民居,它,就是土樓。研究古文化的學者們提出過一種說法,黃帝的帝字,可能是土地的地字,黃帝就是黃色的土地,也就是中國人常愛談的那個“皇天后土”的后土,意思是地母。此看來,黃帝被尊爲中華民族的祖宗,乃是黃土地的化身。是的,中國人,生於黃土,長於黃土,身上沾濡的也是黃土。喫的是黃米,黃豆,住的`是黃土建築的屋舍戶,喝的是黃泥湯的水。古時候的人,位至九五之尊,當了皇帝,就要穿黃袍,走黃道,住的是黃色玻璃瓦大殿。死了以後呢?統統都赴黃泉。幾千年的文化,凝聚在黃土裏,包裹着中國人的心魂。而他們扶衛自己的最好手段,莫過於“城廓”。
福建的土樓帶着這樣的內在淵源,出現在福建這古老大陸臨近太平洋的地方。她們那裏的房間房門都朝向中心廣場,只朝東方留着通路,這種以中軸線爲主,兩邊對稱的傳統佈局,明顯地突出了團結向心的精神。當我們再俯瞰北京城時,會驚訝地發現某種六千年的一致性。福建土樓主要分佈有閩西、閩南的永定、南靖一帶。早在公元291年,也就是西晉時期,“八王之亂”使得中原大地處於戰火與飢餓之中,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移民大遷徙。大批的中原漢人拋離家鄉奔向安全地帶。幾經離亂後被迫離家的漢人逐漸在他們認爲安全的地方擇地定居。他們其中的一支就輾轉遷徙來到閩西南一帶的山區,爲了避免外來衝擊,他們不得不恃山經營,聚族而居。他們用當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單屋,繼而連成大屋,進而壘起厚重封閉的土樓。樓內鑿有水井,備有糧倉,如遇戰亂、匪盜,大門一關,自成一體,萬一被圍也可數月之內糧水不斷。加上冬暖夏涼、防震抗風的特點,土樓成了他們代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由於他們是外來者,於是被當地人的原住民尊稱爲“客家人”,待之以禮,一直到了現在,和當地居民一直和睦相處。
如果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那麼這些大大小小的土樓奏出的便是一曲氣勢恢宏、古風沉鬱的旋律。土樓形狀有圓有方,大多以四層爲上限。而且土樓每層都有特定用途。一樓是廚房竈頭和飯廳的所在地,雞鴨都直接在廚房門前飼養。到水井打水也很方便;二樓是倉庫,儲存糧草雜物和農具,所以二樓往往不設窗戶。倉庫門欄特別高,那是爲了防潮和防老鼠;三樓四樓纔是居住的臥室。所以,每個土樓的居住單位。應該是垂直由上至下劃分,才能稱爲一戶人家。土樓的主要結構有地基、牆腳、牆壁和屋頂四個部分,內部則以有水井的天井爲中心。興建土樓的材料是就地取材的泥巴、竹片等。而人手亦只是土樓主人、鄉間木匠和泥匠三數人。工具也只有泥鋤、鐵鏟、繩索、木尺等。在沒有建築師、測量師和機器的協助下,土樓可能是一建就花上三、四十年,或兩代人的時間才能落成。在閩西蒼茫的大地上,在如詩如畫的山谷間,在綠水涓涓的小溪旁,一座座土樓就像氣勢恢宏的古羅馬圓形大劇場,又好像是巍峨蒼樸的古堡。依山傍水,千姿百態,佈局合理,錯落有致,與大自然渾然一體,構成一幅古樸,神奇,雄渾,壯觀的美麗畫卷。20__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2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專家認爲,福建土樓是東方血緣倫理關係和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證,體現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生土夯築的建築藝術成就,具有“普遍而傑出的價值”。巍峨聳立的土樓羣,是一座座客家人辛勤創業的歷史豐碑;是一朵朵綻放的建築藝術奇葩;是一幅幅古樸動人的民俗畫卷;是一首首如歌的風情詩篇;是一箇個從遠古飄來鏗鏘心絃的凝固音符。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14
各位從遠道而來的貴賓們,大家好!首先很榮幸代表我們公司——___旅遊集團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美麗的濱海城市廈門。在我右手邊給大家提供駕駛服務的,是我們的張師傅,而我就是大家這幾天的導遊。我姓黃,草頭黃,名字是一首詩的題目:“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沒錯,我的名字就叫春曉。大家可以叫我小黃,不過鑑於黃姓在我們福建也算個大姓,您在街上這麼一叫,回頭的人還真不少。所以大家可以叫我小小,人如其名,好記就行。
好了,接下來小小首先要帶大家去參觀什麼呢?我們平常說的土不拉幾,土的掉渣,土包子等等帶土的東西,都是對一種平凡的,樸實得不起眼的東西的一種描述,那麼今天我們要去看的,就是這個“土”,土什麼?先賣個官子。它來自中原、來自黃土高坡,是高度清純的漢民族文化的產物。它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是世界建築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是中國民居中一種非常特殊的民居,它,就是土樓。
研究古文化的學者們提出過一種說法,黃帝的帝字,可能是土地的地字,黃帝就是黃色的土地,也就是中國人常愛談的那個“皇天后土”的后土,意思是地母。此看來,黃帝被尊爲中華民族的祖宗,乃是黃土地的化身。是的,中國人,生於黃土,長於黃土,身上沾濡的也是黃土。喫的是黃米,黃豆,住的是黃土建築的屋舍戶,喝的是黃泥湯的水。古時候的人,位至___之尊,當了皇帝,就要穿黃袍,走黃道,住的是黃色玻璃瓦大殿。死了以後呢?統統都赴黃泉。
幾千年的文化,凝聚在黃土裏,包裹着中國人的心魂。而他們扶衛自己的最好手段,莫過於“城廓”。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15
因爲我對福建的土樓特別瞭解,所以,我來給大家講一講。
福建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它以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譽爲“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築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風格奇異的土樓民宅散佈在閩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閩西。福建作家洗懷中說:“土樓是個句號,卻引出無數的問號和感嘆號”。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教授茂木一郎說:“土樓象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又象……
最早的方樓——湖雷鎮下寨的馥馨樓,建於唐大曆四年(769),有1200多年的歷史。大體保存完好。
最早的圓樓——高頭鄉的金山古寨,建於南宋祥興二年(1279)。
最富麗堂皇的圓樓——湖坑鎮的振成樓,建於民國元年(1912)。按八卦圖結構建造,卦與卦之間設有防火牆,內有花園、學堂等,內環還有中心大廳。該樓雕樑畫棟,古樸典雅。
最具有軍事色彩的土樓——古竹鄉的五實樓,建於清康熙、雍正年間,高4層,外牆與內牆之間有相隔1米多寬的通道,迂迴曲折,如同戰壕;第二層起每層向外開有寬0.3米、高1米的狹長小窗,可當槍眼。還有防火設施,以防火攻。
最高的生土建築物——高陂鎮的西陂天后宮,高7層、40多米。該建築物有400多年曆史,巍然屹立,端莊秀麗。
最多樓角的土樓——湖坑鎮的東成樓,大體呈正方形,實際是一座不等邊的八角形土樓,人稱“八角樓”。
周長最短的圓樓——湖坑鎮的如升樓,周長只有54.7米,俗稱“米升樓”。
最多樓梯的圓樓——下洋鎮的集慶樓,從第一層到第四層共有14道樓梯,各層通道用木板隔開,人稱“單元式圓樓”。
我覺得,如果以前的人建土樓時有挖土機這些工具的話,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16
旅客們好!我是你們這次旅程的導遊盧,你們可以叫我盧導。這就是這次旅遊的景點——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故里南靖縣擁有各類土樓一萬五千多座,其中大造型土樓一千三百多座,堪稱“土樓王國”。其中,田螺坑土樓羣、河坑土樓羣、懷遠樓、和貴樓這“兩羣兩樓”還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下面,我們去裕昌樓,隨我來!
看到了嗎?這就是裕昌樓。裕昌樓也叫東倒西歪樓,顧名思義,他是歪斜的,不過神奇的是,從外觀上看不出它是歪斜的,讓我們進去看個究竟吧!大家不用慌,它這個樣子已經六百多年了,全樓迴廊的支柱左傾右斜,最大的傾角達到十五度,好像弱不禁風的樣子,怎麼樣?有點神奇吧?接下來,我們去承啓樓看看。
看,這就是承啓樓,它是內通廊式圓樓的典型,外徑六十二點六米,由四個同心圓的環形建築組合而成。外環樓底層作爲廚房,二層是穀倉,三、四層做臥房,全樓共有三百多間房。若要在每個房間都住上一宿,要花近一年時間,可見承啓樓的規模之巨大。
據說呀!這些建造土樓的資金是從海盜死刑處理地挖出來的,有整整八麻袋白銀呢。
下面是你們的自由活動時間,請大家保管好各自的財物,注意環保,下午五點整在這集合,祝大家玩的開心!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17
遊客朋友們:
有一處民居是客家文化的象徵,被稱爲“東方古城堡”,它就是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時期,一直延續至今,主要分佈在福建西南山區中,大多數是客家人所建,又稱“客家土樓”。他主要有五鳳樓、方樓、圓寨三種典型風格,採用源遠流長的生土夯築技術建造而成,可供三、四代人同樓聚居。著名土樓的有永定土樓、南靖土樓、華安土樓等,20__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那麼福建土樓爲何被稱爲客家文化的象徵呢?歷史上因爲動亂而經歷五次大遷徙的客家人爲了適應野獸出沒、盜匪四起的環境,爲了實現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他們聚族而居,共御外敵。他們秉持崇文重教、敦親睦族、重視風水等中原儒家思想理念並投射在客家土樓的建築結構中,比如每一座土樓中的楹聯和私塾學堂。可以說,一座土樓就是一箇家族的凝聚中心。
無外乎世界遺產委員會這樣評價:土樓體現了聚族而居之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傳統觀念,更體現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敵的現實需要。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18
各位從遠道而來的貴賓們,大家好!首先很榮幸代表我們公司——_旅遊集團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美麗的濱海城市廈門。在我右手邊給大家提供駕駛服務的,是我們的張師傅,而我就是大家這幾天的導遊。我姓黃,草頭黃,名字是首詩的題目:“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沒錯,我的名字就叫春曉。大家可以叫我小黃,不過鑑於黃姓在我們福建也算個大姓,您在街上這麼叫,回頭的人還真不少。所以大家可以叫我小小,人如其名,好記就行。
好了,接下來小小首先要帶大家去參觀什麼呢?我們平常說的土不拉幾,土的掉渣,土包子等等帶土的東西,都是對種平凡的,樸實得不起眼的東西的種描述,那麼今天我們要去看的,就是這個“土”,土什麼?先賣個官子。它來自中原、來自黃土高坡,是高度清純的漢民族文化的產物。它在世界上獨樹幟,是世界建築百花園中的朵奇葩。它是中國民居中種非常特殊的民居,它,就是土樓。
研究古文化的學者們提出過種說法,黃帝的帝字,可能是土地的地字,黃帝就是黃色的土地,也就是中國人常愛談的那個“皇天后土”的后土,意思是地母。此看來,黃帝被尊爲中華民族的祖宗,乃是黃土地的化身。是的,中國人,生於黃土,長於黃土,身上沾濡的也是黃土。喫的是黃米,黃豆,住的是黃土建築的屋舍戶,喝的是黃泥湯的.水。古時候的人,位至_之尊,當了皇帝,就要穿黃袍,走黃道,住的是黃色玻璃瓦大殿。死了以後呢?統統都赴黃泉。
幾千年的文化,凝聚在黃土裏,包裹着中國人的心魂。而他們扶衛自己的最好手段,莫過於“城廓”。
福建的土樓帶着這樣的內在淵源,出現在福建這古老大陸臨近太平洋的地方。她們那裏的房間房門都朝向中心廣場,只朝東方留着通路,這種以中軸線爲主,兩邊對稱的傳統佈局,明顯地突出了團結向心的精神。當我們再俯瞰北京城時,會驚訝地發現某種六千年的致性。
福建土樓主要分佈有閩西、閩南的永定、南靖帶。早在公元291年,也就是西晉時期,“八王之亂”使得中原大地處於戰火與飢餓之中,歷史上出現了第次移民大遷徙。大批的中原漢人拋離家鄉奔向安全地帶。幾經離亂後被迫離家的漢人逐漸在他們認爲安全的地方擇地定居。他們其中的支就輾轉遷徙來到閩西南帶的山區,爲了避免外來衝擊,他們不得不恃山經營,聚族而居。他們用當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單屋,繼而連成大屋,進而壘起厚重封閉的土樓。樓內鑿有水井,備有糧倉,如遇戰亂、匪盜,大門關,自成體,萬被圍也可數月之內糧水不斷。加上冬暖夏涼、防震抗風的特點,土樓成了他們代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由於他們是外來者,於是被當地人的原住民尊稱爲“客家人”,待之以禮,直到了現在,和當地居民直和睦相處。
如果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那麼這些大大小小的土樓奏出的便是曲氣勢恢宏、古風沉鬱的旋律。土樓形狀有圓有方,大多以四層爲上限。而且土樓每層都有特定用途。樓是廚房竈頭和飯廳的所在地,雞鴨都直接在廚房門前飼養。到水井打水也很方便;二樓是倉庫,儲存糧草雜物和農具,所以二樓往往不設窗戶。倉庫門欄特別高,那是爲了防潮和防老鼠;三樓四樓纔是居住的臥室。所以,每個土樓的居住單位。應該是垂直由上至下劃分,才能稱爲戶人家。土樓的主要結構有地基、牆腳、牆壁和屋頂四個部分,內部則以有水井的天井爲中心。興建土樓的材料是就地取材的泥巴、竹片等。而人手亦只是土樓主人、鄉間木匠和泥匠三數人。工具也只有泥鋤、鐵鏟、繩索、木尺等。在沒有建築師、測量師和機器的協助下,土樓可能是建就花上三、四十年,或兩代人的時間才能落成。
在閩西蒼茫的大地上,在如詩如畫的山谷間,在綠水涓涓的小溪旁,座座土樓就像氣勢恢宏的古羅馬圓形大劇場,又好像是巍峨蒼樸的古堡。依山傍水,千姿百態,佈局合理,錯落有致,與大自然渾然體,構成幅古樸,神奇,雄渾,壯觀的美麗畫卷。20_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2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專家認爲,福建土樓是東方血緣倫理關係和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證,體現了世界上獨無二的大型生土夯築的建築藝術成就,具有“普遍而傑出的價值”。
巍峨聳立的土樓羣,是座座客家人辛勤創業的歷史豐碑;是朵朵綻放的建築藝術奇葩;是幅幅古樸動人的民俗畫卷;是首首如歌的風情詩篇;是個個從遠古飄來鏗鏘心絃的凝固音符。
百聞不如見,就請大家把隨身貴重物品帶上,跟隨小小同去領略這建築盛宴帶給我們的美的享受。謝謝。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19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你們這次閩西之旅的導遊,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在這裏,我先代表我們開心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我們閩西遊玩。今天和我1起爲大家服務的還有我身旁的這位張師傅,張師傅已有10多年的駕齡了,大家可以放心乘坐!我和張師傅,都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大家都知道,我們客家人是最熱忱好客的,所以,我們今天也特別希望在坐的各位可以在閩西玩的開心,喫的放心,住的安心!相信我們美麗的閩西風光1定會給您留下難忘的印象。
我們今天將要去參觀的是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在20__年7月7日福建土樓申遺成功。福建土樓主要是分成永定土樓羣、南靖土樓羣和華安土樓羣3部份,今天我們要去參觀旅遊的是永定土樓王子—振成樓。說到土樓啊,這還得從客家人談起。很多人誤認爲“客家”是1個少數民族,其實客家是中華民族中漢族的1支特殊的民系,客家人原是居住在黃河中下游流域1帶的衣冠士族,由於戰亂和天災,自西晉以來,經過5次大遷徙,歷經艱險,南遷至現在的閩粵贛3省1代,在宋末元初,構成了1支漢民族優秀的民系—客家。如今,客家人已遍及世界各地了,據第106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期間的不完全統計啊,人數在1.2億左右。而我們的客家話同樣成爲了我國十大方言之一。那現在我說句客家話讓大家來猜猜我說的是甚麼意思:歡迎大家來永定土樓!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20
在閩西蒼茫的大地上,在如詩如畫的山谷間,在綠水涓涓的小溪旁,一座座土樓就像氣勢恢宏的古羅馬圓形大劇場,又好像是巍峨蒼樸的古堡。依山傍水,千姿百態,佈局合理,錯落有致,與大自然渾然一體,構成一幅古樸,神奇,雄渾,壯觀的美麗畫卷。20___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2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專家認爲,福建土樓是東方血緣倫理關係和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證,體現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生土夯築的建築藝術成就,具有“普遍而傑出的價值”。
巍峨聳立的土樓羣,是一座座客家人辛勤創業的歷史豐碑;是一朵朵綻放的建築藝術奇葩;是一幅幅古樸動人的民俗畫卷;是一首首如歌的風情詩篇;是一箇個從遠古飄來鏗鏘心絃的凝固音符。
百聞不如一見,就請大家把隨身貴重物品帶上,跟隨小小一同去領略這建築盛宴帶給我們的美的享受。謝謝。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21
福建的土樓帶着這樣的內在淵源,出現在福建這古老大陸臨近太平洋的地方。她們那裏的房間房門都朝向中心廣場,只朝東方留着通路,這種以中軸線爲主,兩邊對稱的傳統佈局,明顯地突出了團結向心的精神。當我們再俯瞰北京城時,會驚訝地發現某種六千年的一致性。
福建土樓主要分佈有閩西、閩南的永定、南靖一帶。早在公元291年,也就是西晉時期,“八王之亂”使得中原大地處於戰火與飢餓之中,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移民大遷徙。大批的中原漢人拋離家鄉奔向安全地帶。幾經離亂後被迫離家的漢人逐漸在他們認爲安全的地方擇地定居。他們其中的一支就輾轉遷徙來到閩西南一帶的山區,爲了避免外來衝擊,他們不得不恃山經營,聚族而居。他們用當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單屋,繼而連成大屋,進而壘起厚重封閉的土樓。樓內鑿有水井,備有糧倉,如遇戰亂、匪盜,大門一關,自成一體,萬一被圍也可數月之內糧水不斷。加上冬暖夏涼、防震抗風的特點,土樓成了他們代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由於他們是外來者,於是被當地人的原住民尊稱爲“客家人”,待之以禮,一直到了現在,和當地居民一直和睦相處。
如果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那麼這些大大小小的土樓奏出的便是一曲氣勢恢宏、古風沉鬱的旋律。土樓形狀有圓有方,大多以四層爲上限。而且土樓每層都有特定用途。一樓是廚房竈頭和飯廳的所在地,雞鴨都直接在廚房門前飼養。到水井打水也很方便;二樓是倉庫,儲存糧草雜物和農具,所以二樓往往不設窗戶。倉庫門欄特別高,那是爲了防潮和防老鼠;三樓四樓纔是居住的臥室。所以,每個土樓的居住單位。應該是垂直由上至下劃分,才能稱爲一戶人家。土樓的主要結構有地基、牆腳、牆壁和屋頂四個部分,內部則以有水井的天井爲中心。興建土樓的材料是就地取材的泥巴、竹片等。而人手亦只是土樓主人、鄉間木匠和泥匠三數人。工具也只有泥鋤、鐵鏟、繩索、木尺等。在沒有建築師、測量師和機器的協助下,土樓可能是一建就花上三、四十年,或兩代人的時間才能落成。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22
南靖作爲海峽西岸旅遊經濟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國內外遊客的廣泛關注,境內名勝古蹟衆多,素有“南靖二十名景”之稱,概括起來有八句話:“一花一木一南藥、一茶一竹一香蕉、一亭一塔一家廟、一巖一洞一藤條、一公一母老來俏、一上一下任逍遙、樹海龍潭虎伯寮、兩樓兩羣真奇妙。”(南靖二十景指:蘭花博覽園、白背毛木耳基地、南方人蔘巴戟天藥材基地、生態茶園、麻竹基地、香蕉基地、道源亭、文昌樓、張氏家廟、石門巖、鵝仙洞、樂土的亞熱帶雨林亞洲第一藤、歷史名人亨陽公與亨陽湖、土樓之母東歪西斜裕昌樓、上田的福建土樓風情園、塔下的中國景觀村落、樹海瀑布、呂氏祖厝龍潭樓南靖土樓民俗博物館、虎伯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福建土樓遺產地的田螺坑土樓羣、河坑土樓羣、懷遠樓、和貴樓)。
靖城,是南靖縣原先的`縣城所在地。牛崎頭是分岔口,往另外一箇方向去往龍巖。走在這條路上大家可以看到兩旁有許多蘭花圃,當地人因地制宜在這裏種植許多蘭花和茶樹。行駛在山梅公路上,這條公路是耗資4億多建成的,對發展當地旅遊業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沿途我們還能看到南坑咖啡觀光園,內種植有咖啡一萬多株。設有咖啡觀賞園、咖啡餐飲區、咖啡生態展示館、咖啡步道等數十個休閒觀賞項目,是福建首個咖啡觀賞園。
通過位於南靖縣書洋鎮的景區接待中心,即將前往的是田螺坑村。馬上挑戰13公里的盤山公路。據說將有108彎等着體驗,所以請大家注意安全。
這一片原始森林的所在地,就是五更寮。此處住着姓陳的村民。這裏的樹,十分茂密。但是以前土樓的居民都是上山砍柴,用於生火煮飯。爲何這片森林會保存的如此完好呢?據說當時這裏的村民每到這裏砍樹,回到家中之後都會出現一些負面的事情,於是就請了風水先生勘探。風水先生說,這裏的樹不能砍,纔會人丁興旺。因爲以前的村民都比較注重風水,所以就遵循風水先生的交代,把這片樹林很好的保存下來了。}田螺坑觀景臺到了。
5座土樓恰似一朵梅花綻放在大地上,這種獨特的造型和美妙的景觀成爲福建土樓的標誌性建築。中間那座樓是—步雲樓,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672年),取平步青雲之意,寓子孫後代讀書中舉,仕途步步高昇,青雲直上。上個世紀30年代遭到毀壞,1953年重修的,土樓每層26間,共78間。四部樓梯意爲四通八達。右手邊上的是振昌樓(振作精神,昌盛新旺——希望子孫經得起挫折,不因一些不順心的事所困擾,而萎靡不振),建於1930年,其與衆不同之處是內堂與門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反應了“富不露白”的風水文化理念。位於左手邊的是瑞雲樓,建於1936年,它坐落於五座土樓的內隅,有藏風聚氣之功,體現了含蓄吉順的樸素觀念。離我們最遠的那座橢圓樓是文昌樓,建於1966年,取文運昌隆之意,它是目前唯一僅存的一座橢圓形土樓。離我們最近的這座是和昌樓,始建於元末明初(約1354年),原爲方樓,上個世紀30年代毀於戰亂,現在看到的是1953年原址上重建的。五座土樓居民爲黃氏的子孫,這邊開飯店的老闆將五座土樓稱爲“四菜一湯”。
五座土樓都是三層建築,一樓爲廚房,二樓爲倉庫,三樓爲臥室!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史蒂文斯?安德烈稱讚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建築模式”,我國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先生曾吟詩到“田螺坑畔土樓家,霧散雲開映彩霞。俯視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達拉。或雲宇外飛來碟,亦說魯班墨斗花。似此樓形世罕見,環球建苑出奇葩。”上海同濟大學路秉傑教授說:“沒有看到田螺坑土樓羣,不算真正看到土樓。”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23
大家好!我叫謝樂,大家可以叫我小謝,很榮幸可以陪同大家領略土樓風光。福建土樓是20xx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土樓是中國一種典型的的名居,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散落在閩西南大地上。
現在我們正駛向福建南靖土樓景區。南靖號稱“土樓王國”,成千上萬的土樓像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長出的蘑菇,這些土樓點綴在山谷間、溪岸旁、田野上,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現在我們要去遊覽的是田螺坑土樓羣,它是“土樓王國”裏最美、最具特色的一處景點。
看!田螺坑土樓羣由五座土樓組成,中間一座爲方樓,圍繞四周的有三座圓樓和一座橢圓樓。站在這裏往下俯瞰,像一朵盛開的梅花點綴在大地上,又像“四菜一湯”。這五座土樓都是土木結構,進入大門是寬敞的天井,一層是廚房,二層是倉庫,三層是臥室。樓裏的生活設施齊全,幾百年來,這五座土樓裏的人們不分輩分大小,一律平等,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請各位遊客往前走,我們前面的就是裕昌樓。從三層開始,樓內迴廊木柱便從左向右傾斜,最大斜度達到15度;而第四層迴廊的木柱又以同樣斜度反方向從右向左傾斜,兩層樓的木柱看上去東倒西歪。所以大家都叫它“東倒西歪”樓。歪斜儘管歪斜,可是若把一層至五層的木柱迴廊看成一箇整體,最底部的木柱和最頂部的木柱卻是保持在同一條軸線上的,所以又稱“中華第一奇樓”
旅客們,小心臺階。現在我們來到和貴樓。和貴樓有四奇:一奇因爲他是已知所有福建土樓裏個頭最高的方樓;二奇是因爲他是建在沼澤地上的土樓,雖歷經200多年仍堅固穩定巍然屹立;三奇是因爲樓內有二口水井相距18米,卻一口清亮如鏡,水質甜美,另一口卻混濁發黃,被人稱爲“陰陽井“;四奇是因爲和貴樓結構是樓包厝,厝包樓的特徵。
各位遊客,今天的旅程就要結束了,大家可以拍照留念,遊玩的時候,請不要亂扔垃圾,讓我們共同保護世界遺產。土樓永遠恭候大家光臨。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24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導遊。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到海西的名勝古蹟去參觀。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是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海西有許多風景名勝,如:連城冠豸山、古田會議會址、客家土樓等等。想去看看嗎?那就Letsgo吧!
這次,讓我們來目睹號稱“活着的世界遺產”——永定土樓吧!見識見識蘊藏在土樓中的客家文化。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客家土樓,利用這一段時間,我向大家簡短的介紹一下客家土樓。客家土樓坐落在福建龍巖的永定地界,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築,是我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冬暖夏涼,是一種十分獨特的建築。
看呀,那一座座土樓羣,,最顯眼的要數圓形的了,真像古代官員帽,在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似乎想讓我們也來沾點官運。圓形土樓是客家人的民居。圓樓一般由二、三圈組成,由內到外,環環相套。土樓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和悠久的文化。在永定的崇山峻嶺中,點綴着數以千計的土樓,這就是被譽爲“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的客家民居。遠遠望見的圓形圍屋,令人禁不住發出感嘆——“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下冒出的蘑菇”。據說,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的間諜衛星對中國進行拍照偵察,驚訝地發現在我國福建省的山區裏分佈着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築,或圓或方,經過分析認爲是“導彈發射基地”,中國的軍事實力不可小覷。直到中美建交後,美國人才知道所謂的“導彈發射基地”實際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樓哩!
我蹦蹦跳跳地向前走,邊走邊介紹——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富麗堂皇的土樓王子“振成樓”!那圓形的土樓,像碟子、像城堡、像鐵環……走近振成樓,可以看見那是用泥土石築成的土木結構建築,儘管沒有鋼筋水泥,但是牢固如石。牆體最厚達一米多,歲月在土牆上留下了裂紋,讓土樓顯得更加古樸。站在振成樓門口,後面有山,前面有花壇、有竹林、有小溪,花草相映,流水潺潺,在蔚藍色的天空映襯下,在“啾啾”的知更鳥歌聲中,在微風習習的天然空調,放眼四周,如同一幅仙境般的美麗畫卷鋪展開來!
振成樓主要由內外兩個圓樓組成,形成樓中有樓,樓外有樓的樓勢,十分壯觀。外樓有四層,每層有好多間,高層有開窗戶,除了用於通風外,在古代還可以用來防敵;底層是廚房和餐房,還有洗澡房、養畜圈,最爲神奇的是,底層有兩個井,一邊清澈,一邊渾濁,因此被人們稱爲“陰陽井”;二層是糧倉庫,三、四層是臥室。
每層的樓道地面都鋪了青磚,以起到隔音效果和防火作用;整層樓由八個單元組成,每單元設一處的樓梯,單元與單元之間有門相通,它的絕妙之處是單元與單元之間是隔火牆,一處失火,不會遭及全樓;樓的大門用約十釐米厚的木製成,外釘鐵板,可以防禦敵人進攻,即使敵人用火攻也將無可奈何;而一旦盜賊入屋,就可把單元門“咚”地一關,便成了個甕中捉鱉。有防火防敵防地震功能的土樓,真的一點不“土”呢!
土樓村山青水秀,沒有大城市的喧囂和嘈雜;這裏彎彎曲曲的石徑古道,街道上的茶樓店鋪,客家屋內的繚繞炊煙等,無處不展現出一幅永定鄉鎮的民俗風情圖,給人一種古樸而又新奇的感受。此外,還有土樓王——承啓樓、土樓公主——振福樓,最小的土樓——如升樓呢!
這次就先介紹到這兒吧!當然,我們海西還有着許多名勝。置身於高大堅固而神奇的土樓中,站在巍峨秀麗的冠豸山中,莊嚴神聖的古田會址前,你難道不爲海西自豪嗎?
歡迎你再來海西旅遊,我再逐一爲你介紹!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25
各位遊客朋友,“土樓王國”裏最美、最具特色的就是田螺坑土樓羣。田螺坑土樓羣由五座土樓組成,中間一座爲方樓,圍繞四周的有三座圓樓和一座橢圓樓。站在這裏俯瞰,像一朵盛開的梅花點綴在大地上,當地人還形象地稱呼它爲“四菜一湯”。這五座土樓都是土木結構,進人大門是寬敞的天井,一層是廚房,這是非常科學的做法,因爲土樓都是土木的結合,木材經常會生白蟻,白蟻腐蝕木材後,樓房就倒塌了。在一層設廚房,生火時煙就會將白蟻殺死,以此保證了土樓長久堅固。二層比較乾燥用來做倉庫,存放着糧食和武器。三、四、五層是臥室。由於牆體較厚有隔熱作用,因此土樓裏面冬暖夏涼。樓裏的生活設施齊全,每個房間幾乎一般大小。一般一層每個廚房對上去的五個房間作爲一家人所用。幾百年來,這五座土樓裏的人們不分輩分大小,一律平等,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被譽爲福建土樓之母的裕昌樓,它是目前已知最古老又最大的圓樓,始建於元朝中期1308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大家看它的外牆遍體是斑駁的龜裂,看上去就像一位滿臉皺紋的老人。但您別看它外表斑駁,其實牆體依然十分堅固。它的牆體原料是以當地的黏質紅土爲主,摻人適量的小石子和石灰,再加人一些糯米飯、紅糖等以加強其黏性,所以即使幹了,也依然堅固。裕昌樓還是能與比薩斜塔叫板的古建築。兩者建造年代相近,而且都具有傾斜的特徵。大家看裕昌樓蘭四樓的迴廊支柱是朝順時針方向傾斜的,而五樓的迴廊支柱則向逆時針傾斜,且最大的傾角達到15°,似乎只要一陣風吹過,他們就會轟隆一聲倒下。但是裕昌樓建成700多年來,歷經多次地震和無數風雨,卻依然有驚無險、穩如泰山。它也因這些奇特的傾斜支柱,被稱爲“東倒西歪樓”。
裕昌樓的建造並不簡單,經過了“選址定位、開挖地基、打石腳、行牆、獻架、出水、內外裝修”等七道工序。樓髙18.2米,直徑54米,每層54個房間,共五層,269個房間。大家可能會問,每層54個房間,5層不是270個房間嗎?那是因爲土樓人家對數字2、6、8、9比較偏愛,認爲這樣的數字比較吉利,因此一層的大門是由兩間房併成的,這樣就使整個土樓的房間數正好是269這個吉祥數。裕昌樓外牆的厚度呈自下而上依次遞減,每層減10釐米左右,第一層牆厚1.8米,最頂層也不少於90釐米。如此厚的牆體,即使不是鋼筋水泥鑄造,也一樣堅固無比,牆頂還有瞭望臺和射擊孔。三層以上纔開天窗,這有利於掩蔽和射擊防禦。而且以前的窗也很小,現在的是後期和平年代鑿開加大的。土樓的大門更是用特殊雜木製成,刀槍不入。遇到火攻,門上還設有灌水槽,真是“氣走強盜,浪費兵”啊。
裕昌樓不是一家一族建造的,在建造之初是由羅、張、唐、範、劉五姓族人合資興建。整座裕昌樓形成五戶人家、五層結構、五個單元、五部樓梯和五行造型的獨特建築
形式,體現了先民希望五穀豐登、五福臨門的美好願望。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26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我叫陳,大家可以叫我陳導,今天我要帶領大家參觀坐落在南靖縣雲水謠古鎮的土樓。它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南靖土樓座位福建土樓的傑出代表,彙集了福建土樓中最大、最高、最奇、最美、最古老、最壯觀和最集中的土樓,已成爲海內外人士考察和遊覽土樓的首選之地。
你們一定沒有聽說過在幾百年前,有人在沼澤地上建造最高的方樓吧!現在我就帶大家去看一看。大家看那就是號稱“天下第一奇樓”的和貴樓,它是在3000平方米的沼澤地上建起來的最高的方形土樓。整座土樓宛若陸上的“諾亞方舟”,土樓的牆體高厚的比例在270多年前就達到了13比1。接下來,我們去參觀的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輕有文雅”的土樓——懷遠樓,它是福建土樓中建築最精美,保存最完好,文化最豐富的雙環圓土樓,它是利用大型的河卵石和夯土牆建造的鼓型土樓。樓內楹聯詩對、雕樑畫棟是閩南建築風格的傑出表現。
遊客們,南靖土樓的參觀就要結束了,短短几個小時之行,彷彿遊歷了千年。願今天的旅行是您心靈中最美好的回憶,再見!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27
福建土樓雄偉壯觀,歷史悠久,是福建的一大特色!
“福建土樓”包括福建省永定縣的高北土樓羣、洪坑土樓羣、初溪土樓羣和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羣、河坑土樓羣和和貴樓、懷遠樓,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羣,主要分佈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嶺中,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於世。不單是最常見的圓形土樓,還包括了方形土樓、交椅形土樓等,覆蓋了完整的土樓羣建築樣式。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展,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逐漸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28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閩西之旅的導遊,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在這裏我代表我們開心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我們閩西遊玩,今天和我一起爲大家服務的有我身邊的這位張師傅,張師傅已經有十多年的駕齡了,大家可以放心乘坐。我和張師傅都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大家都知道我們客家人是最熱情好客的,所以我們今天也特別希望各位能在閩西玩的開心、喫的放心、住的安心,!相信我們美麗的閩西風光一定會給您留下難忘的印象。
今天我們將要參觀的是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在20_年7月7日福建土樓申遺成功。福建土樓主要是分成永定土樓羣、南靖土樓羣和華安土樓羣三個部分。而我們今天參觀遊覽的是永定土樓。永定縣內現存各式各樣土樓30多種,兩萬多座,其中以方形、圓形和府邸式土樓爲主,是聞名遐邇的“土樓之鄉”。有人說永定土樓長得像個句號,卻引出了無數箇疑問號和驚歎號。現在就讓我們去看看這長得像個句號的建築是怎樣讓人發出無數箇疑問號和驚歎號的。
各位遊客,由於時間關係永定土樓無法一一參觀,今天帶大家重點參觀的是“土樓王子”—振成樓。請大家跟我來,振成樓始建於1912年,費時5年時間建成,耗資當時的8萬光洋,佔地面積5千多平方米。現在聳立在我們眼前的就是振成樓了,大家看,振成樓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完全符合了風水學中的“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前有朱雀、後有玄武”之說,被認爲是富貴吉祥之地。從遠處看像一座堡壘,加上它的左右兩個廂房,大家看像不像是古時候的官帽呢?右邊的廂房是過去教書育人的地方,左邊的廂房是過去“打煙刀”的作坊,煙刀就是切菸絲的工具,這可謂是教育經濟兩手抓。
振成樓由內外兩環樓構成,外環是土木結構,內環是磚木結構。它的外牆高16米,共四層。一層是廚房、膳廳,二層是倉庫,三四層是臥室。好的,各位,我的問題來了,有誰知道爲什麼土樓的一二層不設窗戶呢?其實,在客家人剛遷移到這裏的時候常遇外敵入侵,只要關上大門和兩個邊門敵人就很難入侵了。這就是土樓的防盜自衛功能了。
土樓的最大設計特色莫過於它的防震功能了,20_年我們國家遭遇了汶川大地震,房屋的防震功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土樓的先民們早在百年前就考慮到了這個重要的功能了,大家請看外環樓的牆體隨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漸向內傾斜,形成了下大上小、向心力極強的牆體,並在牆體中放入了竹片和杉木條,增加了牆體的拉力,大大提高了抗震能力,防震效果明顯。
好的,現在就給大家半個小時的時間合影留念,半個小時後我們還是在這裏集合,小李將帶大家到土樓裏面參觀,我們一起揭開土樓的神祕面紗。
導遊詞寫福建土樓 篇29
永定客家土樓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山區居民建築,土樓羣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是中國古民居建築中的一朵奇葩,被譽爲東方文明的一顆璀璨明珠。
永定是福建土樓的發源地,境內客家土樓的建築一直延續至今,並且在歷史上隨着人口的向外遷徙而輻射到南靖、平和、新羅、上杭等鄰近諸縣、區,包括非客家地區,現存有23000多座土樓,其中建於清朝以前的8000多座,無論是數量、品質、組羣、歷史淵源、文化內涵等方面,都有獨特優勢,被譽爲福建土樓之都。
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位於福建省永定縣湖坑鎮,當地土樓至今保留着特有的中原遺風,凝聚着濃厚的鄉土氣息,從各個方面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客家文化內涵,成爲體現中國傳統審美思想和審美情趣的居民建築藝術的典範,是一箇集中展示我國客家土樓文化與建築的風景區,是一箇濃縮的客家土樓博物館,更是廣大中外遊客旅遊、休閒、探祕的勝地。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