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景德鎮導遊詞(精選30篇)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1
大家好,歡迎來到景德鎮,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景德鎮的概況:
景德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雄踞長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鎮”之稱,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城市。1953年6月政務院批准景德鎮市爲江西省轄市,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樑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萬,其中市區人口40多萬。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爲鄰,西同波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坐落在黃山、懷玉山餘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居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溼潤,四季分明,山峯層疊,河流密佈,山環水繞,景色秀麗。市區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氣溫17°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爲20xx.8小時。
景德鎮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宮廷詔令此地燒製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鎮因此而得名。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監製宮廷用瓷,設瓷局、置御窯,創造出無數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著稱於世。”毛澤東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國賓館用瓷以及各類藝術陶瓷倍受世人讚賞。景德鎮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的美譽。郭沫若先生曾以”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峯是此都”的詩句盛讚景德鎮燦爛的陶瓷歷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鎮與世界緊密相連。
景德鎮市旅遊資源內涵豐富、獨具優勢。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環境等,尤以陶瓷資源獨具優勢。全市現已發現30多處陶瓷歷史遺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產地及世界通稱制瓷原料高嶺土命名地高嶺、湖田古窯遺址、明清御窯廠遺址等等,分別列爲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2
歡迎大家來到景德鎮!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景德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雄踞長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鎮”之稱,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城市。1953年6月政務院批准景德鎮市爲江西省轄市,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樑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萬,其中市區人口40多萬。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爲鄰,西同波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坐落在黃山、懷玉山餘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居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溼潤,四季分明,山峯層疊,河流密佈,山環水繞,景色秀麗。市區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氣溫17 °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爲20xx。8小時。
景德鎮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宋景德元年(1020xx年),宮廷詔令此地燒製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鎮因此而得名。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監製宮廷用瓷,設瓷局、置御窯,創造出無數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著稱於世。”毛澤東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國賓館用瓷以及各類藝術陶瓷倍受世人讚賞。景德鎮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的美譽。郭沫若先生曾以”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峯是此都”的詩句盛讚景德鎮燦爛的陶瓷歷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鎮與世界緊密相連。
景德鎮市旅遊資源內涵豐富、獨具優勢。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環境等,尤以陶瓷資源獨具優勢。全市現已發現30多處陶瓷歷史遺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產地及世界通稱制瓷原料高嶺土命名地高嶺、湖田古窯遺址、明清御窯廠遺址等等,分別列爲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景德鎮市的風景名勝和景觀衆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築村、徽派建築羣、古戲臺;有號稱中國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樑古縣衙; 有以三閭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築三閭廟;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戰時藏身的紅塔和瑤裏的仰賢臺、洪源仙境、太陽島、月亮湖、陽府寺、歷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鎮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著名的新四軍瑤裏改編就在浮樑縣瑤裏鎮,紅十軍的誕生地在樂平市衆埠鎮。1997年,我市被國家旅遊局等單位推介爲97’中國旅遊年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
景德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雄踞長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鎮”之稱,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城市。1953年6月政務院批准景德鎮市爲江西省轄市,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樑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萬,其中市區人口40多萬。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爲鄰,西同波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坐落在黃山、懷玉山餘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居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溼潤,四季分明,山峯層疊,河流密佈,山環水繞,景色秀麗。市區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氣溫17 °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爲20xx。8小時。
景德鎮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宋景德元年(1020xx年),宮廷詔令此地燒製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鎮因此而得名。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監製宮廷用瓷,設瓷局、置御窯,創造出無數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著稱於世。”毛澤東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國賓館用瓷以及各類藝術陶瓷倍受世人讚賞。景德鎮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的美譽。郭沫若先生曾以”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峯是此都”的詩句盛讚景德鎮燦爛的陶瓷歷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鎮與世界緊密相連。
景德鎮市旅遊資源內涵豐富、獨具優勢。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環境等,尤以陶瓷資源獨具優勢。全市現已發現30多處陶瓷歷史遺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產地及世界通稱制瓷原料高嶺土命名地高嶺、湖田古窯遺址、明清御窯廠遺址等等,分別列爲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景德鎮市的風景名勝和景觀衆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築村、徽派建築羣、古戲臺;有號稱中國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樑古縣衙; 有以三閭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築三閭廟;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戰時藏身的紅塔和瑤裏的仰賢臺、洪源仙境、太陽島、月亮湖、陽府寺、歷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鎮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著名的新四軍瑤裏改編就在浮樑縣瑤裏鎮,紅十軍的誕生地在樂平市衆埠鎮。1997年,我市被國家旅遊局等單位推介爲97’中國旅遊年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3
各位團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歡迎來到景德鎮,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景德鎮的概況:
景德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雄踞長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鎮”之稱,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城市。1953年6月政務院批准景德鎮市爲江西省轄市,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樑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萬,其中市區人口40多萬。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爲鄰,西同波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坐落在黃山、懷玉山餘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居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溼潤,四季分明,山峯層疊,河流密佈,山環水繞,景色秀麗。市區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氣溫17 °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爲20.8小時。
景德鎮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宋景德元年(1020年),宮廷詔令此地燒製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鎮因此而得名。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監製宮廷用瓷,設瓷局、置御窯,創造出無數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著稱於世。”毛澤東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國賓館用瓷以及各類藝術陶瓷倍受世人讚賞。景德鎮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的美譽。郭沫若先生曾以”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峯是此都”的詩句盛讚景德鎮燦爛的陶瓷歷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鎮與世界緊密相連。
景德鎮市旅遊資源內涵豐富、獨具優勢。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環境等,尤以陶瓷資源獨具優勢。全市現已發現30多處陶瓷歷史遺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產地及世界通稱制瓷原料高嶺土命名地高嶺、湖田古窯遺址、明清御窯廠遺址等等,分別列爲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景德鎮市的風景名勝和景觀衆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築村、徽派建築羣、古戲臺;有號稱中國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樑古縣衙;有以三閭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築三閭廟;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戰時藏身的紅塔和瑤裏的仰賢臺、洪源仙境、太陽島、月亮湖、陽府寺、歷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鎮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著名的新四軍瑤裏改編就在浮樑縣瑤裏鎮,紅十軍的誕生地在樂平市衆埠鎮。1997年,我市被國家旅遊局等單位推介爲97’中國旅遊年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
景德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雄踞長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鎮”之稱,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城市。1953年6月政務院批准景德鎮市爲江西省轄市,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樑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萬,其中市區人口40多萬。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爲鄰,西同波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坐落在黃山、懷玉山餘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居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溼潤,四季分明,山峯層疊,河流密佈,山環水繞,景色秀麗。市區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氣溫17°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爲20.8小時。
景德鎮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宋景德元年(1020年),宮廷詔令此地燒製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鎮因此而得名。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監製宮廷用瓷,設瓷局、置御窯,創造出無數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著稱於世。”毛澤東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國賓館用瓷以及各類藝術陶瓷倍受世人讚賞。景德鎮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的美譽。郭沫若先生曾以”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峯是此都”的詩句盛讚景德鎮燦爛的陶瓷歷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鎮與世界緊密相連。
景德鎮市旅遊資源內涵豐富、獨具優勢。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環境等,尤以陶瓷資源獨具優勢。全市現已發現30多處陶瓷歷史遺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產地及世界通稱制瓷原料高嶺土命名地高嶺、湖田古窯遺址、明清御窯廠遺址等等,分別列爲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景德鎮市的風景名勝和景觀衆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築村、徽派建築羣、古戲臺;有號稱中國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樑古縣衙; 有以三閭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築三閭廟;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戰時藏身的紅塔和瑤裏的仰賢臺、洪源仙境、太陽島、月亮湖、陽府寺、歷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鎮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著名的新四軍瑤裏改編就在浮樑縣瑤裏鎮,紅十軍的誕生地在樂平市衆埠鎮。1997年,我市被國家旅遊局等單位推介爲97’中國旅遊年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
經過一天的愉快行程,我們的旅遊活動馬上就要結束了。希望通過這次旅遊,能給大家帶來一箇好的心情。我們真誠地期望大家再次光臨。謝謝大家!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4
歡迎大家來到景德鎮!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景德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雄踞長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鎮"之稱,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城市。1953年6月政務院批准景德鎮市爲江西省轄市,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樑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萬,其中市區人口40多萬。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爲鄰,西同波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坐落在黃山、懷玉山餘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居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溼潤,四季分明,山峯層疊,河流密佈,山環水繞,景色秀麗。市區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氣溫17°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爲20___.8小時。
景德鎮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宋景德元年(1020___年),宮廷詔令此地燒製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鎮因此而得名。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監製宮廷用瓷,設瓷局、置御窯,創造出無數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著稱於世。上海"APEC"用瓷及國賓館用瓷以及各類藝術陶瓷倍受世人讚賞。景德鎮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的美譽。郭沫若先生曾以"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峯是此都"的詩句盛讚景德鎮燦爛的陶瓷歷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鎮與世界緊密相連。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5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爲鄰,西同波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坐落在黃山、懷玉山餘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居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溼潤,四季分明,山峯層疊,河流密佈,山環水繞,景色秀麗。市區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氣溫17°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爲20___.8小時。
景德鎮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宋景德元年(1020___年),宮廷詔令此地燒製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鎮因此而得名。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監製宮廷用瓷,設瓷局、置御窯,創造出無數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著稱於世。上海"APEC"用瓷及國賓館用瓷以及各類藝術陶瓷倍受世人讚賞。景德鎮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的美譽。郭沫若先生曾以"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峯是此都"的詩句盛讚景德鎮燦爛的陶瓷歷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鎮與世界緊密相連。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帶大家去參觀的就是號有中國瓷都之稱的景德鎮市瑤裏風景區, 我們大家從熱鬧的都市來到此地,遠離了喧囂,想必都有一種特別的舒適感。而我們今天要去的瑤裏的,更是猶如瑤池仙境一般,都說瑤池是神仙西王母住的地方,那景德鎮的瑤裏同樣也是美麗而又令人嚮往的地方。但其實在很早以前,這裏的名字是叫另一箇“窯裏”(瓷窯的窯),爲什麼稱爲這個窯裏呢?這是因爲瓷窯的窯,代表的就是燒窯制瓷的家鄉,遠在唐代時期,這裏就有了手工制瓷作坊。由於這裏的瓷礦石和瓷釉礦量多而且質量優,所以這裏稱爲了景德鎮瓷業的發源地之一。
宋初時,瑤裏的制瓷業達到了高峯期,那時這裏的瓷窯有近80多座,粉碎瓷礦石的水碓就有200多乘,制瓷業的規模頗爲可觀。清末才更名爲現在的瑤裏。只因後來隨着窯廠向景德鎮的集中,瑤裏的窯爐逐步停燒,轉而以生產製瓷原料爲主了,所以直到現在,依然向景德鎮的瓷廠中源源不斷的提供着原料,尤其是釉料,深受制瓷廠家的好評。 瑤裏位於景德鎮的東部,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瑤裏鎮鎮政府,距景德鎮市區55公里,總面積150平方公里,瑤裏的山和水構成了它美麗的自然風光,三銀深潭、南山瀑布、原始森林等是人們自然,放鬆身心的理想之地,這裏的陶瓷和建築文化更是瑤裏悠久歷史與深厚文化的優秀代表。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瑤裏的古鎮遊覽區了,整座古鎮在西漢末年建村,此鎮沿東河而建,處於青山環抱之中,由於建鎮年代久遠,所以保留有不少古建築,例如民宅、祠堂、店鋪等其中以明清時期的居多,又因這裏與安徽相鄰,所以這裏的古建築也多以徽派特色爲主。 在古鎮遊覽,有一景絕不能錯過,那就是“觀魚”,各位可能都去過杭州,那裏的“花港觀魚”是西湖著名的一景,而瑤裏古鎮的觀魚與之相比,可說是另有特色了,那就是大氣、野趣。這座古鎮,千人居住,一水中流,四橋橫跨,站在任何一座橋上,都可盡情的欣賞魚趣。更有意思的是這裏的魚品種多樣、顏色各異、大小不一,魚見人是不怕不驚不躲,悠然自樂。古鎮還有一箇禁漁協會,有一箇鄉規,古鎮河段嚴禁捕撈,其他水域是有計劃捕撈,至於投毒、電擊等野蠻捕撈方法則是嚴令禁止的。
接着經過了古鎮,我們現在來到就是汪湖風景區了,這是一箇汪姓和胡姓的村莊。這裏同樣也是羣山環抱。請大家隨着我沿着這條石徑小道再往前走一小段,你現在看到的這一條古道,就是以前通向古徽州地區的休寧縣的,所以稱它爲“徽州大道”,它也是古時候的一條國道,所以至今在瑤裏鎮還可以見到清代乾隆年間設置的“徽州大路轉彎”的青石路碑。至今古道上保留最完好的是一座單孔石拱橋,名叫“復原橋”,用大塊麻石條砌成,距今有七八十年的歷史了,只因此橋是屢毀屢修,故而得名。走上它,便可遐想起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古詩中的意境。 走過復原橋,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汪湖的原始森林區了,看到這麼好的環境,可能大家會說這裏過去窯爐衆多,瓷業興盛,那一定是需要耗費大量的木材吧,然而事實遠非如此。各位請看這山腳下的一塊石頭,上面刻着一箇字,有哪位朋友認識麼?不知道麼?其實這個字在字典上是查不到的,因爲這是當地老百姓造出來的,在“罪”字上面叫了一箇“山”,意思是說,破壞山林有罪。由此可見,瑤里人把保護山林看得有多麼重要了吧。 各位遊客,接着往前走,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三銀圓深潭,它是位於梅嶺之巔,因爲有三條溪水注入其中而得名,在深潭的南面還有一座山叫高際山,那裏還有一片頗爲壯觀的瀑布羣,全場400多米,總落差就有220米,其主瀑布南山瀑布寬有20多米,落差100多米,
只見飛流直下,聲震山野,數里之外可聞其聲,真是“瀑布飛流、聲如霹靂、勢如雲霞”。 下面我們去參觀的就是饒南村古瓷窯遺址,這是一處在瑤裏規模較大、時間較早、延續時間較長的窯廠。是唐末詹姓人在此建村,因村子靠南面大山,河水繞山而過才得名。
在村子附近有三處重要的瓷窯遺址,就是慄樹灘、東山闕和窯旮旯。其中經專家發現,慄樹灘的明代青花瓷片在南京明代故宮遺址和北京一些建築工地上都有大量出土,從而說明了這裏當時的瓷器產量不僅大,而且銷路廣。
現在就請大家跟隨我,一起去看看在陶土坊中保存的最完好的龍窯,去瞧一瞧瓷器到底是如何燒製的吧。龍窯是陶瓷窯爐中最重要的一箇類型,它因形而得名。窯體依山而建,窯頭在下。窯尾在上,恰似一條俯衝而下的火龍,因南方丘陵地形是其產生和存在的自然條件,所以龍窯大多分佈在南方,考古發現,我國商代就出現了龍窯。因其依山而建,不與農業爭地,不受地下水影響,可以就近取用燃料,還可以更方便的控制燒成溫度和氣氛。在燒窯過程中,窯煙經窯尾煙囪排出,靠自然的抽力,可使窯溫快速上升,達1200度以上。加上窯內各部分的溫度和氣氛不一樣,因此可裝燒多種產品,窯頭前部多裝杯碟等小件,中部裝壺瓶等大件,窯尾就放置烘烤的胚件,可見其熱量利用的較爲充分。自龍窯的發明後,不斷地完善,它歷經了20__多年,從未間斷,被廣泛的應用,還曾燒出了龍泉瓷、影青瓷、玳瑁等著名產品。也爲燒瓷窯爐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於是結合龍窯與馬蹄窯的優點,還創造出了葫蘆窯,又在葫蘆窯的基礎上創造了舉世聞名的鎮窯,也就是柴窯,而在我們面前大家看到的這座龍窯,當時還燒製了景德鎮四大名瓷之首的青花瓷,可想而知它的地位了。
好了,在瑤裏的參觀遊覽活動就到此結束了,回到鎮上後,大家還可以去品一品這裏的茶,還可以嘗一嘗咱們這裏的河鮮、紅薯、南瓜等特產,也希望大家喜歡,謝謝各位。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7
尊貴的各位客人,自從你剛踏下飛機,剛從你繁忙的工作中,抽空來到景德鎮的那一箇時刻起,你就是這塊土地上最愛歡迎的客人,這裏由於你們的到來空氣變得更加明朗,景色變得更加迷人,由於你們的參與,我們的這次活動顯得分外的重要。我是本次旅遊團的導遊員,我姓王,從這一時刻起,我們就是真誠的朋友,我非常非常的希望我們的團隊在你我的真誠的交流中成爲一箇非常難忘的旅行!
車已經啓動,景德鎮向我們撲面而來,一種氣息,一種深沉的文化,一種千年的江南古鎮獨有的魅力,一種大街小蒼處處散發的陶瓷信息,我們在這裏將迎來短暫的兩個小時的旅行,作爲一箇在地圖上都很難找到經緯度的這樣一箇小城,在迎來了千年慶典後,這個江南的小城已經不在是個面積只有5247。9平方公里,人口152萬這樣一箇數字性的概唸了,它更多的是一種展示瓷都風彩的一箇平臺,一箇窗口,一箇讓全國,甚至世界都爲之驚歎的文化之都,陶瓷之城。景德鎮,是因爲公元1020___年,也就是宋景德年間燒製的陶瓷,作爲貢品,而得名。景德鎮漢稱新平,近代叫昌南。在發展了1020___年以後景德鎮已經成爲集現代文明與古老文化與一體的著名城體。說到古老,我們不得說我們的陶瓷,這是我們的驕傲。在景德鎮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著名的陶瓷的精品在這裏都能夠得到展示,我們當然有自己爲之叫絕的特產,青花,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是我們的四大精品。瓷都人民是那樣的熱情,就象窗外的那條昌江,幾千年來見證着這裏的一幕一幕。昌江屬於江西五大水系中的饒河,他東流鄱陽湖,最後入注東海。
昌江兩岸楊柳依依,微風襲人,邊上的一些歷史的沉澱物讓我們還可以依稀可見當年這裏的繁華,問問景德鎮的老一輩,也可以問問我們景德鎮陶瓷館的各位專家,他會告訴你們,這裏曾經有那麼多的柴窖,以前昌江5000平方米的上空紅光四見,代表着何止是一條昌江水系,寂靜的夜晚來臨,秋風還是那樣的瘋狂逼人,可是昌江一點都沒有沉睡,也沒有看見滾滾的昌江之水,因爲他真的不象長江那麼雄渾有力,也沒有濟南大明湖的那份幽靜,在這裏你可以感受得到的只是那紅紅的火光印稱着兩岸古樹昏鴉的叫聲。清晨,當太陽還沒來的及普光照射,兩岸已經熱鬧非凡,要知道這裏是重要的瓷器港口,以前這時沒有橋,沒有這麼方便的水陸交通網,沒有九景高速,沒有206國道,沒有方便的火車,更不要說現在的羅家機場,直飛上海、深圳、北京、廈門、武漢、鄭州6條航線。陶瓷是世界的,靠得就是大量的民工挑着離開昌江,離開景德鎮。我們非常感謝我們的先輩在爲景德鎮所作的一切一切的貢獻。有一位外國客人來到景德鎮是這樣說的,沒有昌江也就沒有陶瓷,我不知道他說得話到底能包含多少內容,至少我們應該這樣稱呼這條河,母親河,景德鎮的母親河,如今的昌江已經成爲景德鎮重要的水上運輸渠道,可以直通鄱陽湖,直入九江,通過長江水運,把我們這裏的一切一切告訴世界。看看江兩邊的高樓,再看一塊塊的綠化地,我不知道是不是景德鎮的母親河在變,還是我的心在變。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8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位於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瓷都景德鎮的西區,佔地面積83公頃,離市中心約3公里;緊靠206國道,距離皖贛鐵路線上景德鎮南火車站2公里,離景德鎮市羅家機場約6公里,水、路、空交通運輸十分便利。
博覽區集陶瓷文化遊覽、陶瓷製作及娛樂休閒爲一體,是國家AAAAA級景區、全國百家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江西園林綠化單位、景德鎮市消費者協會誠信單位、景德鎮市旅遊服務工作先進單位,是聞名中外的景德鎮陶瓷文化旅遊首選的王牌景區。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景德鎮古窯廠,我是你們的導遊。現在我利用路上的時間給你們講一些陶瓷知識。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而食就需要器,可見陶瓷與人類文明息息相關。我們人類早在五六千年前就發明了陶器,而瓷是在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瓷與陶相比,比陶更細膩。光滑。堅硬。燒製的溫度也要求更高,還有一點就是瓷是以瓷礦石爲原料而陶是以陶土爲原料的。瓷器在國外與中國齊名是中國的另一種解釋。而最具代表性的瓷器是在景德鎮,景德鎮素有瓷都之稱,就連”景德鎮”也是來由與瓷器的。在古代,因景德鎮地處昌江之南,所以稱之爲昌南鎮,後又有新平鎮,浮樑鎮之稱。直到北宋年間宋真宗趙恆因看中影青瓷的產地將它定爲御瓷,工匠們每制一批瓷都燒上“景德年制”,於是朝廷將這種瓷器的出處地叫“景德鎮”。而讓景德鎮人自豪的瓷器是“青花瓷,玲瓏瓷,粉彩瓷,顏色釉和薄胎瓷。”它們具有“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磬,薄如紙”的特點。
好,現在我們來到了西市區的蹯龍崗,這一片樹木掩映,錯落有致的古代建築就是我們今天要參觀的古窯瓷廠,象眼前這樣的瓷廠,當今世界據我所知僅只一箇。大家有誰知道它爲什麼叫“古窯”瓷廠嗎?因爲這個廠採用的是景德鎮明清時期的方法製造瓷器的,制瓷工藝,工具,作坊和窯都是古老的,產品也大多是仿古的,所以稱之。
下面請隨我進去參觀。進入這一幅坯房大家可以看到古代的制瓷作坊是由正間,廒間,泥房和內院四個部分組成,正間與廒間南北相配,兩相平行,泥房居西,中間爲長方形內院。其中正間是坯房的主體,坐北朝南,採光充足,瓷坯製造的各道工席全在這裏完成,着是轆轤車是制瓷坯的主要設備,廒間就是倉庫的意思是存放原料的場所。泥房裏面存放的是經過精製的泥料,而內院是瓷坯自然乾燥的地方,在內院的中間有一箇曬架塘,這是古老作坊內最重要的設備,而且非常的巧妙,有誰知道它的妙處在哪嗎?它的妙處在於水池和曬塘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間減少了佔地。
過來看這位師傅,他正在轆轤車頭放一團泥,他雙手相桴,隨着車盤的旋轉,一箇碗的雛形就出現了,這就是“做坯”俗稱拉坯。再來看這裏,這位師傅正在聚精會神地旋坯,拉制的初坯至一定程度再在轆轤車上用刀削成符合要求的坯體,俗稱“旋坯”或“利坯”當然古窯瓷廠的工藝流程還包括畫瓷,上釉,入窯,看這些師傅就在這畫瓷,大家看一下表畫一箇碗要多久,對,只要10秒鐘的時間,碗坯上就佈滿了色彩豐富的茶花。
大家跟我往這邊走,我們現在去看一下把瓷坯變爲瓷器的窯房吧!用窯房燒製瓷器靠的是工人們的實踐經念,嚴密的勞動組合和精細的分工。全窯有一位技術總監,稱之“把莊師傅”。說到把莊師傅就不能說到童賓了。他是萬曆年間著名的把莊師傅,他技術高明爲人正直,深受窯工們的敬仰。他當時受命燒製特大號的青花龍缸,童賓和瓷工們想盡一切辦法多次燒製都沒有成功,眼看交貨期逼近皇命難違,爲了瓷工們的身家性命他在再一次的燒製過程中的關鍵時刻毅然跳進了熊熊大火。
說來也奇怪這次真的成功了,人們說是因爲童賓顯靈,後來人們封他爲“風火仙”這是關於把莊師傅的傳去故事——童賓跳窯。把莊師傅是柴窯燒製工藝的總負責人,燒製過程中的個種技術難題都由他全權處理,在瓷器的燒至將熟而又未熟的時候停火時機最爲關鍵,燒製時間過頭瓷器會燒黃甚至會出現倒窯的現象,火侯不到又會燒不熟,這時就完全靠把莊師傅的一雙眼睛。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10
景德鎮是世界著名瓷都,制瓷歷史悠久。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監製
1985年9月26日,景德鎮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通過評選,將樟樹定爲景德鎮市市樹。景德鎮的樟樹幹粗枝壯,冠大葉茂,體健壽高,蒼勁古樸,姿態雄偉,它象徵着瓷都歷史之悠久及古城之新貌。
景德鎮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通過評選,將茶花定爲景德鎮市市花。景德鎮市的茶花,品種計有60多種以“赤丹”、“西施面”最爲名貴,屬中國稀有之品種。
景德鎮素有“瓷都”之稱,瓷器造型優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著稱。其青花瓷、玲瓏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稱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
歷史上的景德鎮瓷器,不但海內擅聲,而且海外亦廣爲流譽。據有關史書記載,古代東南亞、阿拉伯、非洲及歐洲地區的人十分喜歡中國瓷器,特別是景德鎮的瓷器。明永樂三年(1405年)開始,鄭和七次下西洋,攜帶的大量瓷器,景德鎮瓷器佔有重要地位。陳志歲《景德鎮》詩:“莫笑挖山雙手粗,工成土器動王都。歷朝海外有人到,高嶺崎嶇爲坦途。”詩樸實地紀載了“瓷都”的歷史形跡,且寫出了景德鎮瓷器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
後來,日本著名陶瓷考古學家三上次男率學者在東南亞、非洲考察了中國古代陶瓷輸出亞非各國的大量碎片,著有《陶瓷之路》一書,稱海上絲綢之路爲陶瓷之路,也是古代景德鎮陶瓷的國際貿易之路。
宮廷用瓷,設瓷局、置御窯,陶瓷工業非常繁榮。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11
景德鎮市旅遊資源內涵豐富、獨具優勢。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環境等,尤以陶瓷資源獨具優勢。全市現已發現30多處陶瓷歷史遺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產地及世界通稱制瓷原料高嶺土命名地高嶺、湖田古窯遺址、明清御窯廠遺址等等,分別列爲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景德鎮市的風景名勝和景觀衆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築村、徽派建築羣、古戲臺;有號稱中國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樑古縣衙;有以三閭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築三閭廟;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戰時藏身的紅塔和瑤裏的仰賢臺、洪源仙境、太陽島、月亮湖、陽府寺、歷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鎮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著名的新四軍瑤裏改編就在浮樑縣瑤裏鎮,紅十軍的誕生地在樂平市衆埠鎮。1997年,我市被國家旅遊局等單位推介爲97’中國旅遊年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
景德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雄踞長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鎮"之稱,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城市。1953年6月政務院批准景德鎮市爲江西省轄市,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樑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萬,其中市區人口40多萬。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12
景德鎮市旅遊資源內涵豐富、獨具優勢。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環境等,尤以陶瓷資源獨具優勢。全市現已發現30多處陶瓷歷史遺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產地及世界通稱制瓷原料高嶺土命名地高嶺、湖田古窯遺址、明清御窯廠遺址等等,分別列爲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景德鎮市的風景名勝和景觀衆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築村、徽派建築羣、古戲臺;有號稱中國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樑古縣衙;有以三閭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築三閭廟;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戰時藏身的紅塔和瑤裏的仰賢臺、洪源仙境、太陽島、月亮湖、陽府寺、歷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鎮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著名的新四軍瑤裏改編就在浮樑縣瑤裏鎮,紅十軍的誕生地在樂平市衆埠鎮。1997年,我市被國家旅遊局等單位推介爲97’中國旅遊年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13
景德鎮市的風景名勝和景觀衆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築村、徽派建築羣、古戲臺;有號稱中國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樑古縣衙;有以三閭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築三閭廟;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戰時藏身的紅塔和瑤裏的仰賢臺、洪源仙境、太陽島、月亮湖、陽府寺、歷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鎮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著名的新四軍瑤裏改編就在浮樑縣瑤裏鎮,紅十軍的誕生地在樂平市衆埠鎮。1997年,我市被國家旅遊局等單位推介爲97’中國旅遊年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
景德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雄踞長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鎮”之稱,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城市。1953年6月政務院批准景德鎮市爲江西省轄市,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樑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萬,其中市區人口40多萬。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爲鄰,西同波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坐落在黃山、懷玉山餘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居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溼潤,四季分明,山峯層疊,河流密佈,山環水繞,景色秀麗。市區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氣溫17°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爲20xx.8小時。
景德鎮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宮廷詔令此地燒製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鎮因此而得名。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監製宮廷用瓷,設瓷局、置御窯,創造出無數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著稱於世。”毛澤東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國賓館用瓷以及各類藝術陶瓷倍受世人讚賞。景德鎮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的美譽。郭沫若先生曾以”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峯是此都”的詩句盛讚景德鎮燦爛的陶瓷歷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鎮與世界緊密相連。
景德鎮市旅遊資源內涵豐富、獨具優勢。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環境等,尤以陶瓷資源獨具優勢。全市現已發現30多處陶瓷歷史遺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產地及世界通稱制瓷原料高嶺土命名地高嶺、湖田古窯遺址、明清御窯廠遺址等等,分別列爲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景德鎮市的風景名勝和景觀衆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築村、徽派建築羣、古戲臺;有號稱中國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樑古縣衙;有以三閭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築三閭廟;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戰時藏身的紅塔和瑤裏的仰賢臺、洪源仙境、太陽島、月亮湖、陽府寺、歷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鎮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著名的新四軍瑤裏改編就在浮樑縣瑤裏鎮,紅十軍的誕生地在樂平市衆埠鎮。1997年,我市被國家旅遊局等單位推介爲97’中國旅遊年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
經過一天的愉快行程,我們的旅遊活動馬上就要結束了。希望通過這次旅遊,能給大家帶來一箇好的心情。我們真誠地期望大家再次光臨。謝謝大家!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14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今天很高興能和你們一起度過這一天,你們可能不知道景德鎮有什麼樣的景點吧,那我就跟你們講一下。
景德鎮是中國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國家35個王牌旅遊景點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值得去的50個地方之一。位於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旅遊熱線–廬山、黃山、龍虎山、九華山、三清山、鄱陽湖、千島湖的中心區位(均在150-200公里左右)。截止到20xx年,景德鎮市擁有國家4A級景區6個,分別是古窯·民俗博覽區、高嶺·瑤裏風景區、浮樑古縣衙、洪巖仙境風景區、德雨生態園、中國瓷園;國家3A級景區3個,分別是金竹山寨、雕塑瓷廠明清園、江西怪石林。
湖田古窯遺址,湖田窯是中國五代、宋、元三代各大制瓷規模最大,延續燒造時間最長、生產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窯場。屬於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德鎮御窯廠,景德鎮御窯遺址博物館位於原御窯廠遺址內,御窯廠是元、明、清時期專爲宮廷生產御用瓷器的所在地,是中國歷史上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最爲精湛的官辦瓷廠。屬於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20xx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龍珠閣,位於景德鎮珠山舊址之上。唐代叫聚珠亭,宋代稱中立亭,明代稱朝天閣和環翠亭,清代又改稱文昌閣,20世紀初重建後稱“龍珠閣”。現已成爲景德鎮的城徽。
祥集弄民宅,位於景德鎮市區中心,是一條保存較完整的明代巷道,內有明代住宅多處,500多年曆史,品陶齋現爲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所在地。屬於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5A級旅遊景點: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
國家4A級旅遊景點:瑤裏風景區、浮樑古縣衙和紅塔、景德鎮市得雨生態園、洪巖仙境風景區、錦繡昌南中國瓷園
國家3A級旅遊景點:冷水尖、明清園、金竹山寨、怪石林、蓮花塘、諸仙洞、玉田水庫、三寶國際陶藝村、三閭廟古街等。
好了,我就介紹到這裏,謝謝大家。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15
洞中有譽爲神州溶洞四絕的“九天飛瀑、震天雷、仙人田、水中天”。有38米高的擎天柱和金銀山、狀元拜塔、雲巖、五指山、丹鳳朝陽、龍門、金鐘寶塔、仙人獻指、繡花樓。有造型奇特、儀態逼真、惟妙惟肖的:人面獅、唐僧取經、觀音坐蓮、倒掛金龜、諸葛看後書、觀音送子、金雞報曉、托塔天王、南海觀音、姜太公釣魚、仙鷹、神龜、浴佛、珍珠泉、鳳凰池、水晶宮、水廉洞、瑤池、西海龍宮、蓮花池、萬里長城。
洪巖盡勝景,洞外妙境佳,這裏還有古人類居住生息遺址、南宋的洪皓學堂遺址、明代的鐵井飛泉、當代中美農業考古隊考古現場。還有140畝美麗如畫的石林,古色古香的松漠亭,引人入勝的南星巖、仙姑巖、神寶峯、獅哮峯、松漠峯、獨秀谷、珍珠岩。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16
名口老街,位於樂平市區東南向44公里的樂安河北岸,?晨謖蛘?府所在地。樂安河是古徽州進入饒州及鄱陽湖主要水路通道之一,名口鎮以下河道陡然變得深闊,上游的大宗木竹、山貨、下游的日用百貨都在這裏駁運集散,優越的地理位置使這裏成爲樂安河東入樂平的第一重鎮。唐天佑年(920___年),許氏自河南遷此,現有1300戶,5500餘人。老街區有兩個中心,一是十字區,保留有南北雜貨、醫藥、染布、衙訟、造香、制牌、鍛鐵等20餘家老店鋪以及20餘幢老民宅。二是廣場區,這裏周邊也保存了一些祠堂、村塾堂、水塘等公衆場所。十字街區和廣場街區有7條縱向巷道連接河邊的7座古碼頭,碼頭臺階在60至80級不等,可想當年航運之繁榮。
村中現保存較好的古建築中,當屬兩座老祠堂和一座村塾堂,其中以“高陽祠”許氏大總祠著稱,該祠是明初洪武帝愛將許瑗大將軍建造,祠堂用材碩大,石、木、磚並用,氣勢宏偉,樓閣、庭院設計巧妙,斗拱、藻井裝飾考究,中堂屏壁後背仍保留着明洪武至清嘉慶許氏先祖的功賀匾文十餘幅,彌足珍貴。高陽祠總佔地1300平方米,爲庭院式建築,門口有兩口清塘,環境優雅。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17
各位遊客:
你們好!
瓷都景德鎮市,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位於華東地區的江西省東北部。它羣山環抱,河流縱橫,美麗而又富庶。作爲省轄市,轄管一市一縣二區,即樂平市、浮樑縣、昌江區、珠山區。全世界總面積5200平方公里,人口140萬,市區含昌江、珠江兩區,面積爲124平方公里,人口38萬。
景德鎮歷史悠久,千年窯火不斷。“新平冶陶,始於漢世”。漢唐以來以盛產陶瓷而著稱於世,景德鎮在明代時就與河南朱仙鎮、湖北漢口鎮、廣東佛山鎮並稱爲中國四大名鎮。
宋景德年間,真宗命這裏燒造“御器”,所產瓷器底款都有“景德年制”四字,這裏遂改稱景德鎮。明清時期,這裏設有規模宏大的官窯。現在市區存有湖田、南市街、黃泥頭等大型古瓷窯遺址。
景德鎮所產的瓷器具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謦”的獨特風格,舉世無雙,且造型優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郭沫若曾贊曰:“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峯是此都”。
景德鎮不僅製陶瓷名聞中外,而且風景優美。羣山環抱,昌江、南河流經市區如帶。佛印蓮花塘香荷並蒂,西園五鳳閣丹桂飄香,是一處極佳的旅遊勝地。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18
穿過大理石牌坊後,是長約1km的林蔭道,又名古窯路。古窯路分爲山間道和湖濱道,中間以博覽區遊客接待中心爲界。山間道穿越了楓樹山的蟠龍崗丘陵,因而起伏不平,兩旁是由蒼翠古樸的楓樹山原生樹種大葉楓以及樟樹、杉樹等喬木構成的混交林,這裏是楓樹山林場的一部分,原本與景德鎮國家森林公園連爲一體,兩者因景德鎮市昌江區的開發和瓷都大道的建設而隔開。該林蔭道是景德鎮中心城區中難有的清幽之地,牌坊外是車水馬龍的瓷都大道,開門子大酒店、中國銀行大樓、人民銀行大樓緊臨而立,而牌坊之內鳥鳴山幽,遊人有幸甚至可以在黃昏時分偶遇麂子等城市中難得一見的野生動物。湖濱道沿博覽區的風景湖蜿蜒而進,將遊人引入博覽區的中心廣場。博覽區風景湖是爲慶祝景德鎮置鎮千年(1004-20___)而於20___年新建的人工湖。湖濱遍植翠竹、女貞等草木,沿着湖濱道往景區前行,朝左望去是在樹木掩映中若隱若現的滿池清水,另一邊則是藤蘿裹身松濤起伏的江南丘陵。風景湖中在冬春兩季常有小野鴨飛臨,夏秋時節則有水雉活動。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19
圓器作坊
“圓器”,景德鎮的瓷業專用術語,見《景德鎮陶錄》。指可在陶輪上拉坯成型的盤
碗杯碟等。景德鎮製做圓器分大小二件,大作製做一尺至二三尺大器壞件,小作製做一尺以下小器坯件。製坯後須經過陰乾、刮坯、修坯、施釉、裝匣、滿窯、燒窯等工序,始能成器。而古窯中的圓器作坊就是生產圓器的手工作坊,該作坊完整的呈現了從製坯到施秞的全部工序。在歷史上,圓器行是景德鎮從業者最多的一箇行幫,完全由都昌籍人士控制,而景德鎮的城市居民中以都昌籍的最多,這也是圓器業在整個景德鎮陶瓷生產所佔地位的生動體現。
琢器作坊
“琢器”,同“圓器”一樣,是在陶瓷造型上的一種分類,屬立體造型,如尊、瓶、罐等。琢器是舊時景德鎮制瓷業兩大系列之一,其產品既有圓形,又有異形,既有日用瓷,也有陳設瓷,它的產品不僅與園器有別,就連坯房佈局、工種稱謂、生產工藝、行規習俗等也與園器迥然不同,都有着自己的獨特之處。琢器行在從業人數上少於圓器行,基本由撫州籍人士控制,而祖籍撫州的景德鎮市民亦不在少數。在古窯中的琢器作坊人們可以完整的領略到琢器的製造過程。琢器作坊
琢器跟圓器最大的區別就是生產圓器業所不能製造的,如湯匙、帶柄茶碗、茶壺、肥皂盒等,琢器業下有粉定、大件、官蓋、描壇、淡描、滑石、雕削等七個子行業,民國初年,景德鎮總商會對圓琢二器所屬的子行業作了調整,規定:一非圓器之器形,二非用圓器之生產工藝的異形品種,全部歸屬琢器業。於是一些既非圓器、又非琢器的博古、針匙、燈盞等業均爲琢器行業,抗爭前後出現的電瓷、衛生瓷、紡織瓷等,也歸屬了琢器業。由於琢器行業跟圓器不同,它生產的工藝、工人的工種也是不同的,比如講有打雜工搞泥巴的,另外還有二碼頭、三碼頭、裝坯工,他主要器形的兩個人,一箇是做坯的,一箇是利坯的,它沒有印坯這個工種也沒有剎合坯這個工種,它的泥巴由打雜工搞好後,做坯工做好,做好後,那麼二碼頭、三碼頭就捧去曬,把坯整整好,要上釉了,這都是由二碼頭、三碼頭、裝坯工來完成,裝坯工不僅要裝坯,而且要負責裏面的蕩釉,碼頭工要做利坯工,做坯工所有以外的雜事,全部承包下來,其中三碼頭是最累的工種,要挑水,挑坯,所以過去有名行話叫“碼頭工要累的做牛叫”,所以琢器與圓器不同的地方在這裏,它請工辭工也和圓器不同,琢器一般都爲小窯戶,老闆沒有請多少工人,都是由老闆自己去請,請好了以後,有個介紹人,三個人上茶館去喫泡茶,喫泡茶就算定事,定了事以後,你就到我這裏來做事,琢器老闆對工人也很尊重的,夏天有泡茶、冬天有熱水洗臉,老闆要做好飯給工人喫,很尊重工人勞動。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20
洪巖仙境,位於樂平市東北部,其自然風光奇特,人文歷史深厚,旅遊資源豐富,距瓷都景德鎮48公里,離中國第一畫裏鄉村婺源80公里,至三清山公只需2小時路程,距龍虎山120公里離廬山200公里。周邊旅遊資源豐富,且風格各異。
洪巖仙境風景區距景德鎮市區約50公里,距樂平市區38公里,毗鄰婺源、德興兩縣市,屬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江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和景德鎮市最佳十景之一。
境內擁有從多自然、生態、人文景觀,如鬼斧神工、堪稱溶洞四絕的“洪巖仙境”;丹桂飄香、怪石嶙峋,藤穿石、石抱樹的“石林峯谷”;建於明萬曆20__年,終年水花飛濺的“鐵井飛泉”;雍正皇帝御賜“世德、流光”四字的“項家莊古祠堂”;更有“一門四進士,一相兩尚書”的洪公氣節和《容齋隨筆》的鉅獻,是集旅遊觀光、休閒養生、商務度假、愛國主義教育等功能爲一體的佳境。
洪巖仙境是一億多年前中生代形成的壺天灰岩溶洞,整個景區面積達4萬平方公里,洞室面積達10萬平方米,洞長20__餘米。洞中石鐘乳遍佈上下,錯落有致,晶瑩絢麗,美不勝收,千姿百態,鬼斧神工。出生在這裏的南宋名臣洪皓(其二十八代世孫爲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遊後留下千古絕唱,“有此乾坤有此巖,誰知仙境在人間”的千古絕唱。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21
上老村位於樂平市區以東30公里的高家鎮官莊水旁。北宋中期,吳氏從安徽歙縣遷入,現有110戶,620餘人。村中現有明清古建不僅數量多,保存完整集中是其最大特點。
上老村古民居建築藝術品位甚高,如大總祠“瀛公祠”門樓,用磚木石組合構築,精緻典雅又氣勢非凡,是江南“四水歸堂”、也就是樂平民間俗稱“禾斛鬥”式建築的典型代表。此外,村中的其它10餘座祠堂民宅,建築水平均堪稱上乘之作,到此考察的清華、同濟大學的專家教授們給予該村很高評價。
下徐村,位於距樂平市區西北20公里屬塔前鎮管轄,與景德鎮市及浮樑縣毗鄰。宋初,徐氏從南昌遷入,現有460戶,1700餘人。該村頭枕綿延蒼翠羣山,村前的溪河水清靈透亮,三座相望不遠的清早期三孔石橋,連接下徐村至魯丹街,直通景德鎮、浮樑。
村中現存明清古建築20餘座,其中以明初木構架功德“世科”牌坊與清中期復建的宋高宗賜建的“仁壽樓”最靚。“世科”牌坊和“仁壽樓”是以紀念該村北宋文進士武狀元駙馬徐衡所建。故有學者提名該村爲“江南皇家駙馬第一村”。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22
樂平市區老北街,這是一處在歷史上以商業爲主,集民居、民俗文化爲輔的歷史街區,範圍是南以翥山東路(原東大街)劃線,北至菖蒲塘至老-一段環城長壽路,西止洎陽北路(原北大街),東至爲民路,總面積約30公頃。該區內呈裏坊格局,規劃有序,縱向巷道主要有老北街、長沙巷、周家巷、富貴巷、萬壽宮等,橫向巷道主要有典當巷、柴巷口、成佳巷、菖蒲塘巷、花園巷等。其中以老北街保存得最爲完整,它全長580餘米,寬4米,原爲長方形花崗石地面,沿街兩面店鋪、民居、祠堂、廟宇、古井、水池、巷道、茶肆、作坊等建築鱗次櫛比,約70%以上是明清或民國時期的古建築。老北街始建於南朝,鼎盛於明清和民國時期。東晉太興三年(320___年),處北街中段的安隱寺,時爲贛鄱大地兩座名寺之一,樂平“大寺上”也因此得名。南朝時,鄱陽王蕭恢在萬家寺建玉脂澤莊園,從而奠定老北街之基礎。唐朝中和三年(883年),樂平縣治由衆埠銅山港口遷到老北街所在地花靨鎮,北大街由此成爲縣城發展之原點,到了宋代老北街被髮展成鄉土特產、南北雜貨、煙花爆竹、竹炭木材等商品銷售主要街道,由於歷史上老北街有過多次火情,被樂平人戲稱爲“火龍街”,宋范仲淹任饒州知府經過樂平,令百姓集資挖井建池,蓄水防火,萬家池因此得名。同時在萬家池對面建郭西廟,以驅邪鎮火(清咸豐時被焚),郭西廟巷由此得名。明萬曆年間,萬家池改名范家池,並在井池東側建范家大祠堂,以紀念范仲淹,清代曾在祠堂內展陳范文程事蹟。有清一代老北街發展至鼎盛時,有近400餘店鋪,成樂平最爲繁榮的綜合商業街區,直至解放之初。由於城市的發展,原東、西、南街區的先後改造拓寬,鑑於老北街與南街不能對接,於是新建了一條新北街(現稱洎陽路),老北街便有幸成爲樂平市現今唯一保留下來最爲完整的一條古街。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23
東區——古窯
古窯由風火仙師廟、圓器作坊、琢器作坊、鎮窯、致美軒、瓷行等景點組成,向人們展示了景德鎮獨特的瓷業習俗、古代工業建築佈局和明清時期景德鎮手工制瓷的工藝過程。
風火仙師廟
該廟是祭祀“風火神”童賓的民間俗神廟,反映了景德鎮的業瓷傳統與多神信仰。“風火神”,本名童賓(公元1567一1599年)字定新,明代浮樑裏村人。幼年讀書,秉性剛直,因父母早喪,遂投師學藝,執役窯業。死後尊他爲風火神,把在“佑陶靈祠”。公元1599年(萬曆二十七年),太監潘風火仙師牌位
-相任江西礦使兼理景德鎮窯務,督造大器青龍缸,久不成功。潘相便對窯戶進行“例外苛索”,派役於民並對瓷工進行鞭笞以至捕殺。瓷工衣食不得溫飽,還要受到-,處境十分悽慘。童賓目睹同役瓷工的苦況,非常憤慨,競以自己身體爲煉瓷的窯柴,縱身火內以示抗議。據說次日開窯一看,所燒煉的龍缸果然成功了。這種缸直徑三尺,高二尺多,外圍環繞着青龍,下面有潮水紋。能燒成這樣大的龍缸,在當時確實是燒製瓷器的一大奇蹟。童賓投窯焚身後,餘骸葬在鳳凰山。童賓之死,激起了工匠們的義憤,全鎮起來-,焚燒稅署和官窯廠房,潘相隻身逃走。事後,封建官府爲了緩和人心,在瓷工和鎮民的強烈要求下,不得不爲那因大衆利益而犧牲自己生命的童賓立桐在御器廠的東側,並號之爲“風火仙”,祠名“佑陶靈祠”,至今尚保留有瓷制的“佑陶靈祠”匾額。祠內供奉的是童賓坐像,即風火仙師像,兩邊是窯廠燒煉工人神像,有把樁、託坯、架表、收兜腳、打雜、小手、二手、二手等(都是瓷業燒窯工種名稱)各腳師祖。燒窯業還定出行規,二十年一屆開禁迎神,招收徒工,定升工種崗位,並舉行迎神盛會。這種迎神會既莊重,又熱鬧,成爲當時全鎮陶人的盛典。鄰近各縣的農民、商人和工人的家屬都趕來觀光,一時人山人海,街道擠得水泄不通。過去景德鎮有日食“千豬萬米”碼頭的說法,如果按當時迎神盛會的流動人口來計算,確實不算過分。這種迎神盛會,一直延續到1949年才自然消失。清代唐英督陶時,曾令人將明代落選的損器、已脫底的一口青龍缸,從憎明寺抬到火神柯,築臺高置,並寫有《火神傳》、《龍缸記》。另一箇督陶宮年希堯也寫有《重修風火神廟碑記》。這些關於童賓事蹟的記載,至今仍存於地方文獻中。窯業工人常以其激勵自己忠於職守。這正說明童賓“其志氣之凜洌在一成,而精神所注貫在百世”。-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24
Dear tourists
Hello and welcome to Jingdezhen ancient kiln factory. I'm your guide. Now Iwill use my time on the road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ceramics.
As the saying goes: people take food as their heaven, and food needsutensils. It can be seen that ceramic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civilization. We humans invented pottery as early as 5000 or 6000 years ago, andporcelain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pottery. Porcelain is more delicate thanpottery. Smooth. Hard. The firing temperature is also higher. Another point isthat porcelain is made from porcelain ore, while pottery is made from clay.Another explanation of China is that porcelain is as famous as China abroad. Themost representative porcelain is in Jingdezhen, which is known as the capital ofporcelain. Even "Jingdezhen" comes from porcelain. In ancient times, becauseJingdezhen wa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Changjiang River, it was called Changnantown. Later, it was called Xinping town and Fuliang town. It was not until theNorthern Song Dynasty that Zhao Heng, Emperor Zhenzong of the Song Dynasty,decided that Zhongying celadon was imperial porcelain because he saw the placeof origin of the celadon. Every batch of porcelain made by the craftsmen wasdecorated with "Jingde year system", so the imperial court called the place oforigin of this kind of porcelain "Jingdezhen". The porcelain that Jingdezhenpeople are proud of is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exquisite porcelain, pastelporcelain, color glaze and thin body porcelain." They are as white as jade, asbright as a mirror, as loud as a chime, and as thin as paper.
Well, now we have come to fulonggang in the West urban area. This ancientbuilding, which is covered by trees, is the ancient kiln porcelain factory weare going to visit today. As far as I know, there is only one such porcelainfactory in the world. Does anyone know why it is called "ancient kiln" porcelainfactory? Because this factory uses the method of Jingdezhen Ming and QingDynasties to make porcelain. The porcelain making process, tools, workshops andkilns are ancient, and the products are mostly antique, so it is called "ancientkiln".
Next, please follow me in. Entering this blank room, you can see that theancient porcelain making workshop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the main room, thechamber, the mud room and the inner courtyard. The main room and the chambermatch in North and south, and they are parallel. The mud room is located in thewest, and the middle is a rectangular inner courtyard. Among them, the main bodyof the green house is the main room, facing south, with sufficient lighting. Allthe workshop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rcelain are completed here. The windlassis the main equipme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rcelain, and the warehouse is theplace for storing raw materials. The mud room is filled with refined mud, andthe inner courtyard is a natural dry place for porcelain. In the middle of theinner courtyard, there is a sun rack pond,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equipmentin the ancient workshop, and it is very ingenious. Who knows its beauty? Itsbeauty is that the pool and sun pool make use of the space and reduce the landoccupation.
Come and see this master. He is putting a ball of mud on the head of thepulley. His hands touch each other. With the rotation of the wheel, the rudimentof a bowl appears. This is called "making billet", commonly known as drawingbillet. Let's see here. The master is concentrating on turning the billet. Thefirst billet is drawn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n it is cut to meet therequirements with a knife on the pulley car. It is commonly known as "turningbillet" or "cutting billet". Of course,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the ancientkiln porcelain factory also includes painting porcelain, glazing and enteringthe kiln. Look at these masters painting porcelain here. Let's see how long ittakes to draw a bowl. Yes, it takes only 10 seconds Between, the bowl blank isfull of colorful camellia.
Let's go this way.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kiln house that turns theporcelain body into porcelain. Firing porcelain in the kiln house depends on thepractice of workers, strict labor combination and fine division of labor. Thereis a technical director in the kiln, who is called "master Bozhuang". When itcomes to Ba, Master Zhuang can't talk about Tong Bin. He was a famous master ofbazhuang in Wanli period. He was highly skilled, upright and respected by kilnworkers. At that time, he was ordered to make the extra large blue and whitedragon VAT. Tong Bin and the porcelain workers tried every means to make it, butit failed many times. Seeing that the delivery date was approaching, it was hardto disobey the emperor's orders. For the sake of the life of the porcelainworkers, he jumped into a raging fire at the critical moment of the firingprocess again.
Strange to say, it really succeeded this time. People said that it wasbecause Tong Bin showed his spirit. Later, people named him "fenghuoxian". Thisis about the story of Master Zhuang's passing on – Tong Bin jumps in the kiln.Master Ba Zhuang is the chief person in charge of the wood kiln firing process.He is responsible for all kinds of technical problems in the firing process.When the porcelain is ready to be cooked but not yet ripe, the time to stopfiring is the most critical. If the firing time is too long, the porcelain willburn yellow or even fall into the kiln. If the firing time is too short, theporcelain will not be cooked again. At this time, master Ba Zhuang's eyes arecompletely relied on.
Ladies and gentlemen, that's the end of today's tour. I hope I can guideyou later. thank you!!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25
各位遊客:
你們好!
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景德鎮是中外著名的瓷都,與佛山、漢口、朱仙鎮並稱中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甲類對外開放城市。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樑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景德鎮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重要組成,也是國家重要的山水生態歷史文化名城。
景德鎮經濟發展水平較高,02年以來更是加速崛起,預計到20xx年,人均生產總值將超越10000美元,基本實現現代化。景德鎮由於制瓷歷史悠久,瓷器產品質地精良,對外影響大,“瓷都”兩字成了景德鎮的代名詞。到20xx年,景德鎮已經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國文明衛生城市,江西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不僅在江西省的此類記錄上作出了零的突破,同時也也成爲了江西省此類考覈的四連冠。
市樹市花,1985年9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景德鎮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通過評選,將樟樹定爲景德鎮市市樹,將茶花定爲景德鎮市的市花。
古窯瓷廠爲古陶瓷製作區,生動地再現了景德鎮古代陶瓷製作工藝的全過程。這裏有6間古胚房,爲珍貴的中國古代工業建築實例。每組胚坊似封閉的三和院或四合院,由三棟四棟向院內敞開的建築組成。胚房內,工人們以傳統的手工制瓷工藝操作,妙手神工讓遊人驚歎不已。廠內還有一座古樸高大的名式鎮窯。此窯以松柴爲燃料。窯長18米,成直躺的鵝蛋形,前大後小,尾部砌築高約21米的薄壁煙煙囪。這是古代建築工匠巧妙利用曲木重心和彎曲外型立築架樑的結果,可謂匠心獨具,也是我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觀。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26
景德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雄踞長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鎮”之稱,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城市。1953年6月政務院批准景德鎮市爲江西省轄市,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樑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萬,其中市區人口40多萬。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爲鄰,西同波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坐落在黃山、懷玉山餘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居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溼潤,四季分明,山峯層疊,河流密佈,山環水繞,景色秀麗。市區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氣溫17°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爲20__.8小時。
景德鎮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宮廷詔令此地燒製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鎮因此而得名。自元代起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監製宮廷用瓷,設瓷局、置御窯,創造出無數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著稱於世。“毛澤東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國賓館用瓷以及各類藝術陶瓷倍受世人讚賞。景德鎮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的美譽。郭沫若先生曾以“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峯是此都”的詩句盛讚景德鎮燦爛的陶瓷歷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鎮與世界緊密相連。
景德鎮市旅遊資源內涵豐富、獨具優勢。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環境等,尤以陶瓷資源獨具優勢。全市現已發現30多處陶瓷歷史遺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產地及世界通稱制瓷原料高嶺土命名地高嶺、湖田古窯遺址、明清御窯廠遺址等等,分別列爲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景德鎮市的風景名勝和景觀衆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築村、徽派建築羣、古戲臺;有號稱中國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樑古縣衙;有以三閭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築三閭廟;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戰時藏身的紅塔和瑤裏的仰賢臺、洪源仙境、太陽島、月亮湖、陽府寺、歷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鎮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著名的新四軍瑤裏改編就在浮樑縣瑤裏鎮,紅十軍的誕生地在樂平市衆埠鎮。1997年,我市被國家旅遊局等單位推介爲97’中國旅遊年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27
在老北街區域中,尚有清代江氏典當行建築羣、周家、彭家大祠堂、荷園、-鄱湖警備司令部駐地、薛家塘、嘯月移、三都試館、老營盤、翥山書院,以及花園巷3號汪大綱、汪大綬舊居,富貴巷13號明初縣丞彭氏府宅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跡)。
樂平古城隍廟區,這是一處以民俗文化爲主,集政治、民居、商業爲輔的歷史文化街區。範圍是北起東大街(現翥山東路),南至迎賓路,東至狀元巷,西到南大街(現洎陽南路),總面積約25公頃,該區內巷道分佈井井有條,縱向巷道有:狀元巷、栽培巷、福祿巷、財貴巷等。橫向巷道有:餘家祠巷、支祠巷、翥山嶺巷、小南門巷等。其中以城隍廟佔地最大。以“城隍廟側”巷而言,此巷東接小南門,西通何家臺和龍神廟,全長65米。幾乎佔到老城東南區大半土地。
樂平城隍廟,始建於唐中和年間,因其具有“壯一邑之保障,肅百姓之觀瞻”之功能,又具“默相人民輔佐治理者”之作用,故歷經宋、元、明、清“屢敝屢修”,建國後,廟已多有改建,今食品廠是其一隅。
在老城隍廟區域中,有儒學裏(文廟)、觀音閣(鳳遊書院)、古縣衙、五都試館、龍神井、龍王廟、馬王廟、馬氏、洪氏、餘氏宗祠,汪道誠府第、彭氏府第以及許還山、胡延齡等名人舊居,財貴巷還保留了一座古典煙花青樓。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28
各位遊客:
你們好!
今天帶大家去參觀的就是號有中國瓷都之稱的景德鎮市瑤裏風景區,我們大家從熱鬧的都市來到此地,遠離了喧囂,想必都有一種特別的舒適感。而我們今天要去的瑤裏的,更是猶如瑤池仙境一般,都說瑤池是神仙西王母住的地方,那景德鎮的瑤裏同樣也是美麗而又令人嚮往的地方。但其實在很早以前,這裏的名字是叫另一箇“窯裏”(瓷窯的窯),爲什麼稱爲這個窯裏呢?這是因爲瓷窯的窯,代表的就是燒窯制瓷的家鄉,遠在唐代時期,這裏就有了手工制瓷作坊。由於這裏的瓷礦石和瓷釉礦量多而且質量優,所以這裏稱爲了景德鎮瓷業的發源地之一。
宋初時,瑤裏的制瓷業達到了高峯期,那時這裏的瓷窯有近80多座,粉碎瓷礦石的水碓就有200多乘,制瓷業的規模頗爲可觀。清末才更名爲現在的瑤裏。只因後來隨着窯廠向景德鎮的集中,瑤裏的窯爐逐步停燒,轉而以生產製瓷原料爲主了,所以直到現在,依然向景德鎮的瓷廠中源源不斷的提供着原料,尤其是釉料,深受制瓷廠家的好評。瑤裏位於景德鎮的東部,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瑤裏鎮鎮政府,距景德鎮市區55公里,總面積150平方公里,瑤裏的山和水構成了它美麗的自然風光,三銀深潭、南山瀑布、原始森林等是人們迴歸自然,放鬆身心的理想之地,這裏的陶瓷和建築文化更是瑤裏悠久歷史與深厚文化的優秀代表。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瑤裏的古鎮遊覽區了,整座古鎮在西漢末年建村,此鎮沿東河而建,處於青山環抱之中,由於建鎮年代久遠,所以保留有不少古建築,例如民宅、祠堂、店鋪等其中以明清時期的居多,又因這裏與安徽相鄰,所以這裏的古建築也多以徽派特色爲主。在古鎮遊覽,有一景絕不能錯過,那就是“觀魚”,各位可能都去過杭州,那裏的“花港觀魚”是西湖著名的一景,而瑤裏古鎮的觀魚與之相比,可說是另有特色了,那就是大氣、野趣。這座古鎮,千人居住,一水中流,四橋橫跨,站在任何一座橋上,都可盡情的欣賞魚趣。更有意思的是這裏的魚品種多樣、顏色各異、大小不一,魚見人是不怕不驚不躲,悠然自樂。古鎮還有一箇禁漁協會,有一箇鄉規,古鎮河段嚴禁捕撈,其他水域是有計劃捕撈,至於投毒、電擊等野蠻捕撈方法則是嚴令禁止的。
接着經過了古鎮,我們現在來到就是汪湖風景區了,這是一箇汪姓和胡姓的村莊。這裏同樣也是羣山環抱。請大家隨着我沿着這條石徑小道再往前走一小段,你現在看到的這一條古道,就是以前通向古徽州地區的休寧縣的,所以稱它爲“徽州大道”,它也是古時候的一條國道,所以至今在瑤裏鎮還可以見到清代乾隆年間設置的“徽州大路轉彎”的青石路碑。至今古道上保留最完好的是一座單孔石拱橋,名叫“復原橋”,用大塊麻石條砌成,距今有七八十年的歷史了,只因此橋是屢毀屢修,故而得名。走上它,便可遐想起“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古詩中的意境。走過復原橋,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汪湖的原始森林區了,看到這麼好的環境,可能大家會說這裏過去窯爐衆多,瓷業興盛,那一定是需要耗費大量的木材吧,然而事實遠非如此。各位請看這山腳下的一塊石頭,上面刻着一箇字,有哪位朋友認識麼?不知道麼?其實這個字在字典上是查不到的,因爲這是當地老百姓造出來的,在“罪”字上面叫了一箇“山”,意思是說,破壞山林有罪。由此可見,瑤里人把保護山林看得有多麼重要了吧。各位遊客,接着往前走,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三銀圓深潭,它是位於梅嶺之巔,因爲有三條溪水注入其中而得名,在深潭的南面還有一座山叫高際山,那裏還有一片頗爲壯觀的瀑布羣,全場400多米,總落差就有220米,其主瀑布南山瀑布寬有20多米,落差100多米,
只見飛流直下,聲震山野,數里之外可聞其聲,真是“瀑布飛流、聲如霹靂、勢如雲霞”。下面我們去參觀的就是饒南村古瓷窯遺址,這是一處在瑤裏規模較大、時間較早、延續時間較長的窯廠。是唐末詹姓人在此建村,因村子靠南面大山,河水繞山而過才得名。
在村子附近有三處重要的瓷窯遺址,就是慄樹灘、東山闕和窯旮旯。其中經專家發現,慄樹灘的明代青花瓷片在南京明代故宮遺址和北京一些建築工地上都有大量出土,從而說明了這裏當時的瓷器產量不僅大,而且銷路廣。
現在就請大家跟隨我,一起去看看在陶土坊中保存的最完好的龍窯,去瞧一瞧瓷器到底是如何燒製的吧。龍窯是陶瓷窯爐中最重要的一箇類型,它因形而得名。窯體依山而建,窯頭在下。窯尾在上,恰似一條俯衝而下的火龍,因南方丘陵地形是其產生和存在的自然條件,所以龍窯大多分佈在南方,考古發現,我國商代就出現了龍窯。因其依山而建,不與農業爭地,不受地下水影響,可以就近取用燃料,還可以更方便的控制燒成溫度和氣氛。在燒窯過程中,窯煙經窯尾煙囪排出,靠自然的抽力,可使窯溫快速上升,達1200度以上。加上窯內各部分的溫度和氣氛不一樣,因此可裝燒多種產品,窯頭前部多裝杯碟等小件,中部裝壺瓶等大件,窯尾就放置烘烤的胚件,可見其熱量利用的較爲充分。自龍窯的發明後,不斷地完善,它歷經了20__多年,從未間斷,被廣泛的應用,還曾燒出了龍泉瓷、影青瓷、玳瑁等著名產品。也爲燒瓷窯爐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於是結合龍窯與馬蹄窯的優點,還創造出了葫蘆窯,又在葫蘆窯的基礎上創造了舉世聞名的鎮窯,也就是柴窯,而在我們面前大家看到的這座龍窯,當時還燒製了景德鎮四大名瓷之首的青花瓷,可想而知它的地位了。
好了,在瑤裏的參觀遊覽活動就到此結束了,回到鎮上後,大家還可以去品一品這裏的茶,還可以嘗一嘗咱們這裏的河鮮、紅薯、南瓜等特產,也但願對你有借鑑作用,謝謝各位。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29
攀上光明頂,極目遠眺,那蒼蒼茫茫的-,時隱時現的羣峯、風光明媚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置身於此,如到了世外仙境之中,令您流連忘返。美食·住宿·購物
洪巖山莊,佔地面積40畝,位於景區之內。可喫飯、住宿、舉行各種商務會議。標準間300元左右一晚,餐飲場所可同時容納120人就餐。
關於景德鎮導遊詞 篇30
各位遊客:
你們好!
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到景德鎮的第一站就是看古窯。古窯是景德鎮第一古窯,內部十分龐大複雜。古窯裏面可以製造陶器。古老的圓盤被轉動起來,上面可以用手做出一箇個瓶等物,然後經過1600度的高溫燒製3天之後就做好了。還可以在陶器上繪製各種圖畫,可以隨意畫上你喜歡的圖案。
爲吸引遊客,這裏還安排了樂隊演奏,用的都是瓷器樂器,有笛、鍾、琴、二胡等,而且聲音清脆悅耳動聽,十分美妙。裏面的絕品展也是值得一看的,雖然是複製品,但還是讓人覺得好看,最酷的是那個108個水滸人物瓷,就像真的一樣。
到了陶吧,我用手摸了一下粘土,冰涼冰涼的,舒服極了。我自己還在師傅的幫助下,親手做了一箇。看到自己的作品,我的感覺真好。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