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通用30篇)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1

  我們偉大的祖國地大博物,有很多的名勝古蹟。

  每當我看到介紹廬山風光的影片時,就讓我回想起去年的暑假,我,爸爸,媽媽和哥哥一家人自己開車到廬山遊玩時的情景。廬山是一座世界地質公園,它那裏風景優美,有太多太多的美景,讓我沉醉其間,但是三疊泉留給我的印象是最深的。

  來到廬山的第二天早上,我們喫完早餐就去遊覽廬山著名的景點之一——三疊泉。三疊泉自古就被譽爲“廬山之魂”,遠眺猶如飄雪拖練般從空中飛瀉而下,多麼雄奇,多麼壯觀。我們沿着陡峭山階一路往下走,一共走了一千多級階梯纔來到泉水的底部。站在三疊泉的底部,一面聽着泉水嘩啦啦的聲音,一面盡情享受那清涼清澈的泉水飛濺到我們身上,真的無比舒暢啊!儘管大家都有些累,一箇個臉色通紅,汗水和泉水打溼了衣服,但是大家都感到這裏真值得一遊啊!

  我們又沿着崎嶇不平的石階慢慢爬上山頂,站在山巔,觀廬山瀑布,我不由吟誦起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的大作:《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見許多遊人在瀑佈下的小河裏玩得不亦樂乎,我也忍不住想去涼快一下。我爬過一塊塊與我一樣高的石頭,摸到了那清澈冰涼的泉水邊,於是我摞起褲管脫下鞋在水中悠然行走。的確,那清涼的泉水與瀑布是廬山獨一無二的美景。

  短暫而難忘的廬山遊很快結束了。在回程路上,遠望秀麗蔥蘢的廬山,我又想起了蘇軾的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廬山的幾天,我感受到了祖國美麗的自然風光。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2

  “山菜第一”(野菜第一)。正如大家都知道,蝸牛不是牛,壁虎不是虎,而石雞也不是雞。而是一種麻皮青蛙。野生的石雞,是國家的二級保護動物,也生長在溝溪中,因其體肥肉嫩,味美如雞,故名石雞,現在的石雞多是人工飼養,但價格昂貴。以上的三石一茶——石魚,石耳,石雞,和廬山雲霧茶,是廬山最主要的特產。此外還有茶樹菇,梅花菇,筍衣,竹筍等山區美食。大家有興趣,可以在廬山品嚐,也可以買回家饋贈親朋好友。

  廬山的四季景色,可以說是“春山如夢、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

  家竺可楨在遊遍廬山之後,發現廬山有三種奇觀:霧有聲,雨倒行,佛光佛燈。

  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其中南山就是廬山。書聖王羲之,曾在廬山的歸宗寺養鵝,在廬山的博物館還珍藏有他的“鵝”字墨寶。唐代詩仙李白,爲避安史之亂,隱居廬山青蓮谷,因爲李白又名青蓮居士,故取名爲青蓮谷。在山中他寫下很多詩篇,除了《望廬山瀑布》外,還有一首,《與幽人獨酌》“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報琴來。”唐代另一偉大詩人白居易曾被貶爲江洲司馬,在謫居九江期間,他寫下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千古名句。他也常來廬山,並且築草堂讀書,他曾經在廬山賞桃花的小徑,現在已建成“白司馬花徑公園”。大文豪蘇東坡剛到廬山時,就被廬山的風景所吸引,決定不作詩,好好看風景。可是廬山的和尚、道士們聽說東坡來了,都請他作詩留念,而廬山的美景又讓東坡覺得非作詩不足以表達他心中的激動之情,更何況吟詩填詞是他生平第一快事,便覺得當初不寫詩的決定很好笑,於是每到一處都揮毫作詩,最後一首詩是在北宋元豐7年(1084年)4月寫的並且題寫在廬山西林寺的牆壁上,所以詩的名字就叫做《題西林壁》。南宋理學家朱熹在廬山創辦了“白鹿洞書院”,它和嶽麓書院,睢陽書院,石鼓書院並稱宋代四大書院。明朝的風流才子唐伯虎,來到廬山後,被廬山的縹緲雲霧所折服,不光畫畫,也揮毫作詩,他說“廬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煙濃復濃”明國時期,徐志摩在廬山寫下了《廬山石工歌》,陳三立在花徑修建了景白亭以紀念白居易,胡適在1928年遊歷廬山之後,把廬山的人文歷史和中國的歷史結合起來,概括爲三大趨勢;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3

  “各位團友們,你們好,我是小小導遊高思琪,你們就叫我琪琪吧,今天由我帶領大家前往名揚中外的廬山遊玩”。

  我先給大家講一上有關廬山的傳說,關於廬山的傳說故事有許多,今天我只給大家講一箇傳說。很久以前,在周武王時有們姓輔的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行走,騎着匹白色小毛驢入山煉仙丹,三人都“得道成仙”了,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廬。人們所以才把這座“人去廬存”的山叫做廬山。再讓我告訴你們一些描寫廬山的古詩吧。“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還有一首是著名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詩所描寫的景色等你們到了三疊泉就明白了在這裏我就不多說了。

  還有到了廬山不能亂跑一定要跟着我的.旗子走,因爲這裏霧比較大,到時你們一定會有種成仙的感覺。

  廬山景區總面積相當於7810個正規的籃球場那麼大,廬山裏有171座山峯、20條壑谷、16個巖洞、22處怪石、22處瀑布、18條溪澗和14處湖潭。這是三疊泉的樣子是一波三折,這是烏龍潭瀑布的樣子,像一條長龍往下竄。廬山還是一箇生態園,裏面有300餘種高等植物,昆蟲20__餘種,170餘種鳥類,37種獸類。雲海是最值得一看的,清晨奶白色的雲在崇山峻嶺之間流動,當第一縷金色的陽光灑下時,雲海竟變成彩色的,看了讓人如癡如醉。

  一天的旅遊結束了,希望這一天你們過的是快樂的,團友們再見了。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4

  各位旅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遠近聞名的廬山風景名勝區觀光。我是今天爲你們服務的導遊,我姓馬名穎瑤,大家可以叫我“小瑤姐姐”。不過要注意衛生哦!希望能給你們帶來美好的一天!

  你們看!這就是世界聞名的廬山!美麗嗎?現在就讓我來介紹介紹廬山!

  廬山位於中國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頻長江,東接鄱陽湖。山體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峯,最高峯爲大漢陽山,海拔1473。4米羣峯間散佈着許多壑谷巖洞,瀑布﹑溪澗。

  廬山風光以“奇、秀、險、雄”聞名於世,素有“國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

  廬山不但素有“國廬奇秀加天下”的美譽,而且還是我國的明珠之一。

  廬山水氣環繞萬頃江湖,使廬山夏日清涼,雨水充沛。早晨,一層層鬱濃的雲霧覆蓋着廬山;一遍遍細幼的雨露灌溉着花草;一陣陣柔和的微風呼喚着各種小生命。青松在濃郁的雲霧中,在細幼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風下,挺直而生。那鬱鬱蔥蔥的柏樹堅韌挺拔,就像我們的人格和意志。山間的水流又是那樣清澈就像我們的心靈。周圍的豔花給山間的水流織了個樸素的花環,綠樹倒映在水流之間,讓這座山披上了綠色的圍巾。就像進入了一箇美麗的仙境。

  既然我們來到了廬山,那旅客們,你們可知道廬山古有“神仙之廬”的傳說嗎?

  據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蹟,爲朝廷所獲悉。於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自然是無稽之談。後來人們美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爲“神仙之廬”並說廬山這一名稱,所以“廬山”就是這樣出現的。因爲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匡廬。到了宋朝,爲了避宋大祖趙匡胤脫匡字的忌諱,而改稱康山。

  ……

  那瀰漫的雲霧爲廬山增添了許多迷人的秀色和神祕的色彩。這就是廬山。讓我們再次向廬山告別吧!

  廣東惠州博羅縣滘嚇小學四年級:馬穎瑤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5

  各位遊客:

  大家好!

  今天我將陪伴大家遊覽廬山風景名勝區,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使您對廬山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時歡迎您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大家聽我念一首詩:“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唐代大詩人蘇軾沒有揭開廬山真面目,今天我就帶大家揭開廬山的面紗吧!

  廬山位於九江市南邊,面積達302平方公里,共有99座山峯,這座山爲什麼叫廬山呢?這裏面還有一箇故事:相傳在周朝時有匡氏兄弟上山修道,結廬爲舍,後來他們得道成仙,人去廬空,所以這座山叫廬山。廬山自古以來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名。廬山還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廬山因高,氣候寒冷,就是盛夏也只有16.7度,是著名的避暑勝地,而且廬山一年中一般都是大霧天。

  廬山位於江西省的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它的北面,有一條大河滾滾而下,就是中國的黃金水道—-萬里長江,而它的東面和南面,是中國的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在地形上,它形成了一江一湖夾一山的格局。全山面積有三百多箇平方公里,山體是呈橢圓形的,呈東北西南走向,並且全山由99座山峯組成,其中五老峯是廬山的代表山峯,但是它只是算比較險峻和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它有不同的造型,並不是最高,廬山的最高峯爲漢陽峯。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廬山是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康有爲、陳三立、胡適、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餘位詩人相繼登山,寫詩4000餘首,其中名篇佳作燦若珠璣。

  廬山1996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還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下面大家自由活動,請大家在遊覽過程中注意保護風景區的環境。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6

  大家好,我是這次你們遊廬山的導遊。我叫陳可心,大家可以叫我小可,也可以叫我陳導遊。大家聽我念一首詩:“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唐代大詩人蘇軾沒有揭開廬山的真面目,今天,我就帶大家揭開廬山的神祕面紗吧!

  下面,我就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廬山。廬山位於九江市的南邊,面積320平方公里,總共有99座山峯,其中最高的山峯是漢陽峯,漢陽峯海拔 1474米。 這座山爲什麼叫作廬山呢?這裏面還有一箇小故事呢:相傳在周朝時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結廬爲舍,後來他們得道成仙,人去廬空,所以這座山叫作廬山。廬山自古以來有着“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名。廬山還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廬山因高,氣候寒冷,就是盛夏也只有16。7度,是著名的避暑勝地。而且廬山一般都是大霧天。

  現在,我們就去看一看廬山的瀑布吧!廬山有22條瀑布,著名的又被大詩人李白描述爲“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秀峯開先瀑布,它位於廬山的秀峯景區,而且廬山頂上有第一奇觀之稱的三疊泉瀑布,還有新開發的大口瀑布,九奇峯的彩虹瀑布……由於山中溝谷縱橫,雨水充沛,常常是“山中一夜雨,處處掛飛泉。”

  看完了瀑布,接下來我們就去東林寺參觀一下吧!公園391年,佛教領袖慧遠建立了東林寺。東林寺是中國最早的寺廟園林。慧遠大師在廬山活動了36年,創建了淨土佛門,使廬山成爲了中國南方的佛教中心。到了宋代,廬山上的寺廟多得達到了36座。經過了162019年的發展,廬山已經形成了一山兼具五教的罕見現象。

  廬山199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還是中國十六名山之一。請大家在遊覽過程中注意保護風景區的環境。廬山永永遠遠地恭候各位的再次光臨,謝謝各位!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7

  廬山氣候溫適,夏天涼爽,冬天也不太冷,這是廬山又一優越條件。節令特色:春遲、夏短、秋早、冬長。廬山氣溫

  廬山給我的最大的印象就是它的瀑布數量衆多景觀壯美的瀑布,此爲廬山一奇。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美麗的廬山,是世界級名山。地處江西省北部,風景區總面積382平方公里,山體面積282平方公里,主峯大漢陽峯海拔1474米,東偎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雄奇險秀,剛柔並濟,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壯麗景觀。“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構成一幅充滿魅力的立體天然山水畫。歷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愛此山,世人讚美此山。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數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蘊育了廬山無比豐厚的內涵,使她不僅風光秀麗,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於一身。

  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朱熹、康有爲、胡適、郭沫若等1500餘位文壇巨匠登臨廬山,留下4000餘首詩詞歌賦的文化名山的確立;從慧遠始建東林寺,開創“淨土法門”,到集佛、道、天主、基督於一身的宗教聖地的形成;從朱熹重建白鹿洞書院弘揚“理學”,到教育豐碑的構建;從“借得名山避世譁”的隱居之廬,到上世紀初世界25個國家風格的廬山別墅羣的興建;從胡先驌創建中國第一個亞熱帶山地植物園,到李四光“第四紀冰川”學說的創立;從20世紀中葉,到廬山作爲政治名山地位的確立。

  廬山的歷史遺蹟,代表了中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處處閃爍着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光華,充分展示了廬山極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和美學價值。她是千古名山,得全國人民厚愛及世界的肯定,獲一系列殊榮:乃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全國風景名勝區先進單位、中國首批5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區、全國衛生山、全國安全山、中華十大名山、世界遺產–我國第一處世界文化景觀,我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xx餘種,鳥類170餘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羣,被譽爲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8

  各位遊客:

  大家好!

  今天咱們要去廬山遊玩。我是你們的’小導遊李繹婷,大家可以叫我李導。廬山位於江西省的九江市,它的霧輕得像紗,白得像雲,景色更是出奇。請各位遊客遊玩時保護廬山的清潔。好了!希望咱們合作愉快,謝謝。

  “在咱們面前的就是廬山了。今天咱們要去三疊泉和花徑。首先咱們來到三疊泉。這到三疊泉有一千零五級臺階。三疊泉,因我三處瀑布而得名。咱們先來到一疊泉,這的泉水清澈,有很大石塊。各位遊客可以照相,但不要忘記安全哦!十分鐘後咱們就前往二疊泉。”“二疊泉是三疊泉的一泉,因地勢險要所以只能觀看。”“接下來映入眼簾的是三疊泉,大家向上看,可以看見一疊泉和二疊泉三疊泉構成的風景非常壯麗。十分後咱們去花徑。”

  廬山不僅有壯麗的三疊泉,還有秀麗的花徑。花徑,是廬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這裏就是花徑”。花指桃花,徑指小路。花徑裏有一箇湖,叫做如琴湖,從高處看像一把小提琴。咱們來到花徑。那是個大花園。四處鮮花盛開,綠樹成蔭,百鳥齊鳴。那有一箇“白居易草堂”,據說當年的白居易在這草堂裏與十七個書生吃了一頓齋飯,並寫下了草堂贊誦詞。前面有一座石橋,走過石橋,就是花徑亭,亭中的一塊大石頭上有白居易親手寫的“花徑”二字。還有一塊大石頭,上有“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菲芳菲盡,山寺桃花始勝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可見白居易在廬山中留下了下片文采。

  好了,廬山之旅到此結束。廬山,再會!

  謝謝大家!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9

  歡迎大家來到風光秀麗、景色宜人的大美廬山。我是各位的導遊,我姓潘,叫我潘導遊就可以了!下面,我就帶大家參觀參觀吧。

  我來給各位介紹下我國的四大名山之一——廬山。廬山位於中國江西省的九江市南,北臨長江,東接鄱陽湖。山體總面積爲302平方千米。全山共有90座高峯,最高峯爲大陽漢山,海拔約1473米。

  廬山不僅以奇、秀、險、雄聞名於世,就因爲從山腳下到山頂的山路,差不多要繞240多圈,就因此而被列爲四大名山的行列。廬山還是我國的明珠之一。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三疊泉,它是從五老峯頂流下來的,潭裏的水清得像一面鏡,在這兒,把後邊的湖作爲背景來拍照,效果很好的喲!不過,請不要亂扔垃圾,而且,由於三疊泉水流淌時,一些大岩石使泉水的流動而改變了方向,三疊的效果就產生了,在加上泉間的雲霧,增添了一種朦朧美,猶如人間仙境!

  往下走,就來到了秀峯瀑布,它像一根白色的長絲帶從天而降,讓人們不禁想起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從秀峯瀑布坐觀光巴士,繞過一條街,就來到了著名的《廬山戀》電影院。這部電影講了一對情侶在廬山相遇並相愛的故事,那你知道爲什麼要叫《廬山戀》電影院嗎?因爲這個電影院只放映這一部電影,而這部電影也是名聞天下的。所以,大家一定很想看吧?

  我們先回酒店休息一會兒,喫個晚餐,晚飯過後我會安排大家觀看《廬山戀》電影。大人票價是:30元/張,兒童半價(1.3米以下兒童免費):15元/張,請每人AA制購票!謝謝合作!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10

  陽光明媚的一箇夏季,太陽像大火球一般炙烤着大地。狗熱得吐出長長的舌頭,知了熱得連叫“知了,知了”,人若是不進空調房,也要一大瓶冰鎮可口可樂。經推薦,爸爸單位的叔叔阿姨組團,和我們一家一起去江西廬山這座避暑山莊避暑。

  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我們終於來到了九江火車站。我們一箇個揹着旅行包,高高興興地下了火車。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九江市的白玉蘭酒店喫早餐。喫完早餐後,我們要乘車上廬山了。一條彎彎曲曲的水泥路由山腳下伸向遠處,高高的山上像一條銀白色的玉龍向上騰飛似的。大約半小時後,我們來到了牯嶺鎮。到達賓館時,我們放下行李在賓館,然後坐着旅遊觀光車,去美廬別墅參觀。參觀出來後,我們決定先回到賓館,稍作休息,再去黃龍潭那邊。我們沿着小路向前走,不一會兒,便聽見嘩啦嘩啦的流水聲,原來是從黃龍潭發出的流水聲。走近一看,潭水從二十多米處傾瀉而下,形成一道小瀑布。瀑布的水花像一位位體形嬌健的跳水運動員一樣從高處跳下,真是壯觀。附近還有一箇烏龍潭。據導遊說:“黃龍潭與烏龍潭的水有區別,黃龍潭是好運潭,而烏龍潭是倒黴潭。”呀,真有趣。

  前面不遠就是三寶樹了。走到三寶樹下一看,這三棵寶樹真的是太大了。我們出於好奇,試着要幾個人手拉手才能夠把一棵樹圍過。喲!要七個人才能將一棵樹圍過。這真不愧是廬山的鎮山之寶,像三位壯士在保衛着廬山。

  廬山的霧可出名了。這不,第二天早上,我們在五老峯看到了廬山 的霧。轉眼間,雲霧從五老峯後飄來,猶如仙女的飄帶,又像孫悟空的筋斗雲……我享受着這美景,好像身臨“仙境”的感覺。

  廬山真的美極了。要想大飽眼福的話,建議你親臨其境感受一下吧!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11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廬山風景名勝區。很榮幸可以認識各位嘉賓。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曹,是你們的6號講解員。希望我的服務可以給你們帶來愉快!

  廬山,座落在江西省的北部,山巒疊障、奇峯陡峭。山中有山峯171座,面積佔302平方公里。如此多的山峯,不禁讓我們想起了宋朝詩人蘇軾所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朝詩人李白便這樣讚美廬山:予行天下,所有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所以在此我提醒大家,不要亂扔垃圾,不亂折這可愛的花草,還要注意自身安全,如果您帶有兒童,請不要讓兒童亂跑,否則在這陡峭的山嶺,容易出現事故。

  廬山是一座壘式形的斷續山,外險內秀。主峯是大漢陽峯,海拔1474米。而散佈在羣山中的岡嶺有26座、峽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瀑布22處、溪流18條、湖潭14處。其中最有名的瀑布地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這壯麗的景觀,不得不讓我們想起唐朝詩人李白所說:飛流直下三千尺,疑地銀河落九天。

  俗話說廬山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今天呢,各位僥倖遇上了大雨,那咱們就來在廬山中沐浴一下這天然的溫泉吧!雨中廬山瀑布–三疊泉,更是別有一番風趣啦!幾塊大岩石擋住了自然水流的去路,形成了這奇異的三疊泉瀑布。三疊泉像三個好姐妹,手拉着手,肩並着肩。在雨中,姐妹們甩起舞裙,瀝瀝瀝,瀝瀝瀝它們唱起了歡快的歌。如果你仔細去聆聽,那聲音會把你帶進深山,帶入樹叢,更帶到一片盎然的樂園。

  廬山的美貌,令人回味,讓人陶醉,可是我今天就只能爲大家服務到此。希望大家下次再來!謝謝今天各位的合作!再見!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12

  大家好,現在我要向你們介紹的是江西的名山——廬山。

  廬山位於江西省北部,風景區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山體面積282平方公里,最高的山峯漢陽峯高1474米。它東靠鄱陽湖,北枕滔滔長江。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雄奇險秀,剛柔並濟,形成了罕見的壯麗景觀。廬山處於亞熱帶季風區,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宜人,盛夏季節是高懸於長江中下游“熱海中”的“涼島”, 是著名的避暑勝地,這主要是因爲廬山的年降水量可達1950—20__毫米,所以山中溫差大,雲霧也多,千姿百態,變幻無窮。有時山巔高出雲層之上,從山下看山上,廬山雲天飄渺,時隱時現,宛如仙境;從山上往山下看,腳下則雲海茫茫,有如騰雲駕霧一般。有時山上暗無天日,山下則是細雨飄飛,情趣異常。

  自古以來有許多詩人、名人寫了許多名詩來讚美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還有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些燴炙人口的名詩,相信大家都能背得來。

  可大家知道廬山的名字是怎麼來得嗎?我來說個故事吧。

  傳說,在古代的周朝,有個名叫匡俗的人,在廬山刻苦學道求仙。周天子聽說了他的事蹟後,多次請他出山幫忙治理國家,而匡俗卻都藏到深山裏躲起來不去。後來,這個人不知怎麼就無影無蹤了,人們都傳說他去做神仙了。後人便稱匡俗所住的地方爲“神仙之廬”,所以叫“廬山”。

  廬山,因爲它特有的風景與地質,得到全國和全世界的厚愛、肯定,榮獲了很多榮譽,它是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國家重點風景區、中華十大名山之一等。

  廬山主要風景名勝有五老峯、三疊泉、含鄱口、蘆林湖、大天池、花徑、如琴湖、錦繡谷、仙人洞、小天池、東林寺、白鹿洞書院、廬山植物園、廬山博物院等。牯嶺鎮是廬山上一座奇特的山城,也是廬山風景名勝區的遊覽中心。

  現在就讓我來帶領大家一一領略吧。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13

  旅客們大家好!

  人們稱廬山爲“天下第一山”,今天,我們乘汽車來到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來觀賞廬山的美景。

  俗話說“黃山的景色只是廬山一角”。廬山真高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直插雲霄。廬山真綠啊!各種各樣的植物遍佈全山,讓人感覺置身在綠色的海洋之中。

  走過蜿蜒曲折的公路,進入廬山,人們最想去的地方當然是書上描繪的那雲霧迷濛的景——五老峯。五老峯,因爲五座山峯像五個老人相互遙望,所以叫五老峯。雖然那裏山石險峻,但是楓樹、松樹遍佈全山,像一箇個哨兵,守護着這五座大山。五座山連續不斷,像是在用熱情的懷抱迎接着我們的到來。日出時,五老峯懸崖之間雲霧繚繞,出現一片雲海,流連其間,彷彿徜徉在仙境之中。

  離開五老峯,進入石門澗。石門澗被稱爲“廬山第一景”。它置身於懸崖之中,沿階梯下去,傳說中的廬山大瀑布就在這路上。下到山腳,就來到石門澗。那裏有石有水,石縫中出現一條條瀑布,唱着激昂的歌曲飛流直下。瀑布旁的大石頭上刻着“噴雪奔雷”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加上山間涓涓細流,山上小小涼亭,眼前彷彿出現了宋代詩人蘇軾暢遊廬山蔚然長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離開廬山時,我不禁頻頻回首:秀麗而又壯觀的廬山,不愧是“天下第一山”!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14

  大家好,我是廬山旅行社的導遊,叫楊思靜。大家都知道廬山是世界自然文化景觀,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領略廬山的美麗風光和深厚的人文歷史吧。

  人們都說廬山美,她的魅力是無與論比的。廬山的八大魅力就在: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極爲豐富的生物資源;鮮明的山地氣候;悠久燦爛的文化;“道釋同尊”的宗教;極爲珍貴的科學價值;交相輝映的美景和引人入勝的世界聖地。

  我們首先到達的是廬山植物園。這裏有許多珍貴的物種,春天、夏天是一片蔥綠;秋天是黃的、火紅的;冬天是雪白的。秋天的楓葉最漂亮了。而冬天,樹上的冰亮晶晶的,也是非常的引人注目。我們接着走,去看看別的花草。大家看,這是仙人掌。別看它好像沒有刺,但手碰到它可能會出血呢。好了,現在大家在裏面自由參觀,千萬不要亂來。快!大家快出來,集合了。我們去仙人洞看看。毛澤東主席的一句“天上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峯”,可謂是家喻戶曉了。仙人洞是一箇石壁間的天然洞穴,高達7米,深14米,也叫“佛手巖”,像張開的佛手從天上往下罩着。石門上的一幅對聯:“仙蹤涉黃鶴,人事憶白蓮”,點明這裏曾是道、佛兩家的聖地(白蓮是佛教的代稱)。

  廬山有這樣一箇傳說:在周武王的時候,有一位方輔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騎着白驢子,入山煉丹,三人也都“得到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廬。人們把這座“人去廬存”的山,稱爲廬山。“成仙”的先生名輔,所以又稱爲輔山。但是老子與武王並不在同一時期,這只是神話故事。

  好了,這次的廬山之行到此結束了,歡迎大家再次來廬山旅遊。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15

  廬山風景區有“如琴湖”,湖岸曲線玲瓏,湖面狀似一把小提琴,湖名因此而來。來到如琴湖邊,我自然地想起雲南的“洱海”。因形如人耳風浪大如海而得名。如琴湖和洱海相同處是因形而名,又都是高地湖泊(如琴湖海拔1100米左右),不同處是如琴湖玲瓏雅緻,面積11萬平方米,麗水花岸,山樹層層,環湖漫步,真有一番賞心悅目的享受。

  如琴湖的景緻美極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湖岸及周圍濃濃的綠意。除了遠處牯嶺山坡間那紅紅黃黃的屋頂在綠樹叢梢探頭探腦之外,其餘放眼望見的都是醉人的綠。廬山的物種資源豐富,植物分佈有亞熱帶叢林,有熱帶常綠闊葉林,有溫帶落葉闊葉林,還有寒帶特徵的針葉林,以及一般灌木林、混交林等。所以,不同季節呈現不同的變化;就是在同一季節,也有多樣化的展現。就拿眼前湖山,滿目蔥蘢不同樹種的林帶來看吧:近水邊是一抹純玉般的翠綠,其後是一片染着鵝黃色的嫩綠,再往外是一幅斑駁夾雜的草青、麥綠,往山頂看去,就是一派似乎染了淡墨的濃濃郁鬱的黛綠。

  難怪團友中有人讚歎:廬山展現的大自然的綠就像一塊調色板,綠得深淺有致,綠得層次分明。我們不妨再欣賞湖面:由於這裏巒嶺相依,縱橫圍抱,更使這半山湖泊顯得水光閃爍,把遠遠近近的花、草、竹、木、山、樓、亭、橋的倒影都吸納湖裏,把多層次多變化的大片綠色也凝結在湖裏。我不由吟起一首詩:“湖山湖水兩青青,迎沐東風一片情。小徑廊橋嘉樹美,落花猶自帶詩聲。”在這裏真是有“小徑廊橋”的:如琴湖橢圓形的湖心島西邊,就建有一水榭,配建的九曲廊橋與湖岸相連;島上四周蒼松吐翠,有小徑供遊人漫步。在這裏呼吸着清新沁人的空氣,你真會陶醉在綠的懷抱和詩的意境裏。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16

  大家好,我是廬山旅行社的導遊,叫楊思靜。大家都知道廬山是世界自然文化景觀,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領略廬山的美麗風光和深厚的人文歷史吧。

  人們都說廬山美,她的魅力是無與論比的。廬山的八大魅力就在: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極爲豐富的`生物資源;鮮明的山地氣候;悠久燦爛的文化;“道釋同尊”的宗教;極爲珍貴的科學價值;交相輝映的美景和引人入勝的世界聖地。

  咱們首先到達的是廬山植物園。這裏有許多珍貴的物種,春天、夏天是一片蔥綠;秋天是黃的、火紅的;冬天是雪白的。秋天的楓葉最漂亮了。而冬天,樹上的冰亮晶晶的,也是非常的引人注目。咱們接着走,去看看別的花草。大家看,這是仙人掌。別看它好像沒有刺,但手碰到它可能會出血呢。好了,現在大家在裏面自由參觀,千萬不要亂來。快!大家快出來,集合了。咱們去仙人洞看看。毛澤東主席的一句“天上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峯”,可謂是家喻戶曉了。仙人洞是一箇石壁間的天然洞穴,高達7米,深14米,也叫“佛手巖”,像張開的佛手從天上往下罩着。石門上的一幅對聯:“仙蹤涉黃鶴,人事憶白蓮”,點明這裏曾是道、佛兩家的聖地(白蓮是佛教的代稱)。

  廬山有這樣一箇傳說:在周武王的時候,有一位方輔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騎着白驢子,入山煉丹,三人也都“得到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廬。人們把這座“人去廬存”的山,稱爲廬山。“成仙”的先生名輔,所以又稱爲輔山。但是老子與武王並不在同一時期,這只是神話故事。

  好了,這次的廬山之行到此結束了,歡迎大家再次來廬山旅遊。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17

  我先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廬山的概況。1949年新中國成立,建國伊始,政府就開始謀劃修築廬山登山公路。1952年7月組成廬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處,這年冬天,這條公路正式開工。1953年8月1日,這條長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車。後來,人們稱這條公路爲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盤山而進,有近四百處彎道,所以毛澤東在《登廬山》一詩中,有“躍上蔥蘢四百旋”之句,其實呀,這條公路的彎道只有399個彎,所以有人說,毛主席也是吹了一小點點牛的。這條公路廬山居民常稱之爲“毛澤東路線” 1970年10月,廬山南部登山公路開工,第二年7月1日通車,人們把這條路稱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爲上廬山的國內外遊客,提供了更爲便捷的條件。以後,又有人在廬山修築數條纜車道與公路。?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便這樣讚美廬山:“予行天下,所遊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峯等多種地貌。主峯——大漢陽峯,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峯便有171座。羣峯間散佈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

  至今,廬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廟、道觀、教堂多座。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18

  中國江西省北部名山,它是世界級名山,最高峯漢陽峯海拔1474米,東偎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她不僅風光秀麗,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於一身廬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

  名勝古蹟遍佈。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煙海的丹青墨跡和膾炙人口的篇章。蘇軾寫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廬山雲霧;李白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秀峯馬尾瀑。廬山的名勝古蹟還有:列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時屯兵飲馬的小天池、憑欄可極目遠眺蜿蜒長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徑賞花的花徑、千年古樹三寶樹、觀鄱陽湖日出的含鄱口,有3000多種植物的植物園、如五老並立的五老峯、拋珠濺玉的三疊泉瀑布,被陸羽譽爲天下第一泉的谷簾泉,天下第六泉的招隱泉,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峯頂龍池水等等。

  民間傳說,廬山乃“神仙之廬”,早在公元前四世紀,周威烈王時,匡俗兄弟在廬山學道成仙;隨後,又傳說周武王時,道家方輔與老子李耳,騎着白色驢子入山煉丹,得道成仙;又傳說張天師的兩個高足弟子王長和趙升被派往廬山,管理道家這個六十九福地。

  廬山神祕飄渺的雲霧和人跡罕至的密林古洞,爲這些神話傳說增加了魅力。不過,上述神仙方土,都沒有在廬山留下多少遺蹟和詩文,講不出一箇系統的故事,唯有“八洞神仙”之一的呂洞賓,在廬山和九江有較多的遺蹟和一些詩文。

  宋人白玉蟾在《授墨堂記》中說:呂洞賓在遊歷廬山時遇上了“八仙”中的漢鍾離,授給呂洞賓丹訣,後來兩人一起成“仙”。《廬山志》也記載:唐鹹通年間(860—874),呂洞賓在漫遊江湖過廬山,遇五龍真君傳授他劍術。呂洞賓既得五龍君劍術和漢鍾離丹訣,便在廬山錦繡峯下的仙人洞內精心修煉。至今,仙人洞內的神龕裏,仍奉有身佩寶劍,仙風道骨的呂洞賓塑像。

  《九江府志》記載呂洞賓當過潯陽縣令。民間相傳:廬山有兩個妖精善使雙劍,劍峯指向潯陽城,城內瘟疫流行。呂洞賓征服了這兩個妖怪,將妖怪的寶劍收藏在一箇寶匣中。妖孽既除,民可安生。呂洞賓親手寫了一箇三尺多高的“壽”字,贈給九江人民,祝願九江人民多福多壽呢。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19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世界文化自然遺產旅遊勝地——廬山,我是導遊劉,大家叫我劉導。

  廬山位於長江邊上,鄱陽湖畔,與魅力城市九江爲伴。

  形成名山、名湖、名江、名城爲一體。

  是典型的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素有春如綠、夏如滴。

  秋如醉、冬如玉之說,由於水汽充足,廬山的自然奇觀很多,“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說的是廬山雄渾的瀑布,“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說的是廬山的氣候與衆不同,“廬山東南五老峯,青天削出金芙蓉”說的是廬山奇特的地貌,還有有瀑布雲、佛光等自然景觀,由於地殼的變遷,廬山有第四季冰川峽谷,廬山還有很多人文景觀,既有中外別墅羣,又是佛教聖地,吸引着古今中外無數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千古名句。

  現在我們先來說說仙人洞這一風景點,傳說是呂洞賓修道成仙的地方,他天生在懸崖絕壁上,洞內有呂洞賓的塑像,洞內深處有一點泉,洞壁上刻着“天泉洞”和“洞天玉液”,泉水清冽,入口甘甜,據說當年呂洞賓就是飲這泉水而得道。

  洞前的石壁上長着一顆石松,下面絕壁上刻着“縱覽雲飛”四個大字,毛主席曾寫下“天生一箇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峯”的詩句。

  黃龍潭和烏龍潭,比鄰而居,傳說呂洞賓在這裏制服了兩條龍,一條黃龍,一條烏龍,潭名因此而得,潭水清澈見底,很多遊客在潭裏戲水,流連忘返。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靈山秀水蘊育很多的特產,“廬山雨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就是朱德總司令對廬山上雲霧茶的讚美,還有石魚、石雞。

  石耳,聞名遐邇。

  廬山樹竹花草、山澗瀑布,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匡廬奇秀甲天下”一點也不誇張。

  但是美是留給大家欣賞的,希望大家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要保護好他們,把溫馨帶走,把真愛留下。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20

  大家好,我是廬山旅行社的導遊,叫楊思靜。大家都知道廬山是世界自然文化景觀,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領略廬山的美麗風光和深厚的人文歷史吧。

  人們都說廬山美,她的魅力是無與論比的。廬山的八大魅力就在: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極爲豐富的生物資源;鮮明的山地氣候;悠久燦爛的’文化;“道釋同尊”的宗教;極爲珍貴的科學價值;交相輝映的美景和引人入勝的世界聖地。

  咱們首先到達的是廬山植物園。這裏有許多珍貴的物種,春天、夏天是一片蔥綠;秋天是黃的、火紅的;冬天是雪白的。秋天的楓葉最漂亮了。而冬天,樹上的冰亮晶晶的,也是非常的引人注目。咱們接着走,去看看別的花草。大家看,這是仙人掌。別看它好像沒有刺,但手碰到它可能會出血呢。好了,現在大家在裏面自由參觀,千萬不要亂來。快!大家快出來,集合了。咱們去仙人洞看看。毛澤東主席的一句“天上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峯”,可謂是家喻戶曉了。仙人洞是一箇石壁間的天然洞穴,高達7米,深14米,也叫“佛手巖”,像張開的佛手從天上往下罩着。石門上的一幅對聯:“仙蹤涉黃鶴,人事憶白蓮”,點明這裏曾是道、佛兩家的聖地(白蓮是佛教的代稱)。

  廬山有這樣一箇傳說:在周武王的時候,有一位方輔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騎着白驢子,入山煉丹,三人也都“得到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廬。人們把這座“人去廬存”的山,稱爲廬山。“成仙”的先生名輔,所以又稱爲輔山。但是老子與武王並不在同一時期,這只是神話故事。

  好了,這次的廬山之行到此結束了,歡迎大家再次來廬山旅遊。

  裏創造了豐富、影響深遠的廬山文化。

  傳爲大禹時所作的《禹貢》及稍後的《山海經》,均有廬山古稱的記載。公元前126年,司馬遷“南登廬山”,並將“廬山”載入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東晉淘淵明、謝靈運、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陸續來到廬山,進行了傑出的文化藝術創作,使廬山成爲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此後,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康有爲、陳三立、胡適、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餘位詩人相繼登山,寫詩4000餘首,其中名篇佳作燦若珠璣。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21

  各位遊客,你們好!

  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廬山風景區。我叫任燕,今天由我帶領大家遊玩廬山的主要景點。現在我們的汽車正行駛在廬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廬山的概況。

  美麗的廬山,是世界級名山。她地處江西省北部,風景區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山體面積282平方公里,最高峯漢陽峯海拔1474米,東偎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雄奇險秀,剛柔並濟,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壯麗景觀。大家知道的著名的電影《廬山戀》,就是在廬山實際拍攝的。

  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黃龍潭。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黃龍山谷中有兩條淘氣的黃龍烏龍時常爭鬥,引動山洪暴發,周圍百姓無法生活。後一道人云遊至此,運用法力將二龍分別鎮在黃龍潭、烏龍潭中。至今烏龍潭上方的巨石上還鐫着“降龍”二字。大家看到的那座雄偉的古代建築叫黃龍寺,這是古人爲紀念那位道人修建的。

  大家跟我向前走,現在來到的地方就是著名的三疊泉,大家知道大詩人李白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是描寫三疊泉瀑布的壯麗景觀的。三疊泉飛瀉而下雷聲轟鳴,落差共155米,令人嘆爲觀之。

  下面我們來到的地方叫花徑,花徑公園位於牯嶺街西南2公里處的如琴湖畔。花徑相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詠詩《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貶任江洲(九江)司馬時,於公元816年登廬山遊覽。時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處卻桃花盛開,白居易有感吟詩一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故後人稱此地爲“白司馬花徑”,並建造了“景白亭”。

  大家參觀了幾個景點,想必一定走累了,現在我帶大家來到廬山的中心景點區牯嶺休息一會吧。牯嶺,廬山的中心。三面環山,一面臨谷,海拔1164米,方圓46.6公里,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牯嶺原名牯牛嶺,因嶺形如一頭牯牛而得名。這裏不僅是廬山政治、經濟、文化、旅遊接待和療、休養的服務中心,而且是通往各景區、景點的交通樞紐。到了傍晚,整個牯嶺鎮都被會濃霧籠罩,大家就可以體會一下什麼叫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了。

  廬山,是一座文化名山,這裏每一滴水、每一棵樹、每一幢房,如一首詩、一幅畫、一本書。廬山,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22

  大家好,我是帶領你們遊覽廬山的導遊晏夢真,大家就稱我爲晏導或小晏,請大家多多關照。

  今天我們的行程包括廬山的三疊泉和白鹿洞書院,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遊覽美麗的廬山。廬山位於九江以南,聳立在長江中下游平原與鄱陽湖。自東向南延伸25公里,寬約15公里,它並不像泰山、黃山那樣高大雄偉,它的聞名在於它美麗的景色。

  好了,我們已經來到了大名鼎鼎的白鹿洞書院。這裏被稱作“廬山國學”名揚天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曾在這裏講學,大家請看,這棟房子就是朱熹講學的場所,朱熹以“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學理念教誨學生,教風嚴謹,當時在白鹿洞書院培育出大批國家棟梁之材,白鹿洞書院因此名揚天下,來求學的學子絡驛不絕。爲何取名白鹿洞書院呢?唐朝的大詩人李勃曾在此隱居,飼養一白鹿,這隻白鹿很聰明,能幫助人幹活,不過由於人類的大量捕殺,白鹿已瀕臨滅絕了。

  游完了白鹿洞書院,我們下一站要到舉世無雙的三疊泉了。走上林間小道,欣賞着周圍的森林霧所環繞,如神來之筆。可真正的精華還在後頭呢!大家跟好隊伍向三疊泉出發。三疊泉到了,大家抬頭往上看,三疊泉有三股瀑布,上面一股垂直,往下分流作兩股,瀑布如銀色的水流傾瀉而下,水珠飛花碎玉般亂濺開來。響聲好似萬馬奔騰,雄獅怒吼,壯觀極了。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描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是指這兒。要是在暮春初夏或多雨季節來就更好看了,那時候,瀑布如同發怒的玉龍,衝破青天,凌空飛下,更爲壯觀。

  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廬山的美景遠遠不止這些,下次歡迎你們再次到廬山遊玩,細品廬山的美麗景色。

  廬山的地形成因是斷裂隙起的斷塊山,周圍斷層頗多,特別是東南部和西北部,呈東北——西南走向的斷層規模較大,由於這種斷層塊構造而形成的山體,故多奇峯峻嶺,懸崖峭壁,千姿百態,有的渾圓如華蓋,有的綿延似長城;有的高摩天穹,有的俯瞰波濤,有的象船航巷海,有的如龜行大地,雄偉狀觀、氣象萬千。山地的周圍則滿布着斷崖峭壁,峙谷幽深;但從牯嶺街至漢陽峯及其他山峯的相對高度卻不大,走伏較小,谷地寬廣,形成“外陡裏平”的奇特地形,極便於旅遊。

  廬山被譽爲世界地質公園,其中發育有地壘式斷塊山與第四紀冰川遺蹟,以及第四紀冰川地層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巖x地層剖面。迄今爲止,在廬山共發現一百餘處重要冰川地質遺蹟,完整地記錄了冰雪堆積、冰川形成、冰川運動、侵蝕巖體、搬運岩石、沉積泥礫的全過程,是中國東部古氣候變化和地質特徵的歷史記錄。與歐洲阿爾卑斯地區及北美地區第四紀冰川活動特徵有許多相似之處廬山地質公園內發育有地壘式斷塊山與第四紀冰川遺蹟,以及第四紀冰川地層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巖x地層剖面。

  廬山處於亞熱帶溼潤季風區,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宜人,盛夏季節是高懸於長江中下游“熱海中”的“涼島”。廬山的年降水量可達1950-20xx毫米,而山下的九江則爲1400毫米左右,故山中溫差大,雲霧多,千姿百態,變幻無窮。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23

  歡迎大家來到廬山五老峯!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李白曾三次來廬山,寫下吟誦廬山的詩篇達二十四首,其中有一半是贊詠五老峯的,他對五老峯情有獨鍾。

  並築“太白讀書堂”隱居於五老峯屏風疊。

  多次在詩中表達出對五老峯的仰慕之情,寫下了“廬山東南五老峯,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松”。

  等著名詩句,另向他的好友盧虛舟介紹五老峯時說“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爲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可謂豪情萬丈,用真心真水寄予了李白對廬山的無限深情。

  並且在《李太白集》中留下了“予行天下,所覽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這段傳世之文,給了五老峯史詩般的評價。

  李白是開元十三年(公元726年)二十六歲時,第一次離開能上能巴蜀,東遊廬山的。

  當時就寫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望廬山香爐峯瀑布》之詩。

  第二次是天寶四年(公元746年)四十六歲時,再遊廬山。

  這次他對廬山有了更深的瞭解,並喜愛上了五老峯,癡迷於道教,來往奔走在名山大川之間。

  第三次是天寶末年,到至德初年(公元756年)五十六年時,李白偕妻子宗氏一起由此往南,經安徽後上廬山的,當時唐代道教十分盛行,宰相李林莆的女兒李騰農工和蔡侍郎的女兒蔡尋真,都在廬山修道,李白妻子也有此好,熱衷於道,全家人都有這個嗜好,李白寫詩曰:“拙妻好乘鸞,嬌女愛飛鶴,提攜訪神仙,從此鍊金骨。

  李白和妻子一同到廬山尋訪李騰空和蔡尋真,感慨賦詩曰:“多君相門女,學道愛神仙,素手掬秋靄,羅衣曳紫煙,一往屏風疊,乘尋騰空子,應到碧山家,水春雲母碓,風掃石楠花。若戀幽居好,相邀尋紫霞。”意思是講,那我也可以和你一起修道,“巢雲松”。

  在這期間正好是“安史之亂”不久,唐玄宗逃至四川,永王李麟(玄宗十六子)奉詔起兵平亂。

  天寶十五年大軍經過潯陽(九江),永王因愛慕李白的名聲,天次差人請李白,李白覺得“辟書三至,人輕禮重,嚴期迫節,難以固辭”,最後在僚佐韋子春,抗胡平亂的勸說下從軍,就在李白想爲國家做點事情出力時。

  這年的十二月份,李白興沖沖地離開了廬山,踏上了永王東征的樓船。

  但好景不長戰爭很快演變成,永王李0與他哥哥肅宗李享爭壓皇位的戰爭,不久永王兵敗丹陽,李白逃至松山被俘,坐獄潯陽。

  宣慰大使崔渙、御史中丞若思審問後,認定李白“罪薄可赦”但朝中不同意。判了個長期流放夜郎,後流放到白帝城時獲大赦。

  當時他的心情角出籠的小鳥,吟出了“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

  李白順江而下很快抵達潯陽,回到廬山,逗留時間不長,作了首《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的工詩,然後去南昌家中,從此李白再沒來廬山。

  後人爲紀念李白,在五老峯下建有青蓮穀草堂。

  李白號青蓮居士。

  功軾,蘇東坡遊五老峯時,面對壯麗景色,追昔李白行蹤寫下了一首詩,“偶尋流水上崔嵬,五老蒼然一笑開,若見謫仙煩寄語,匡山白早歸來。”

  傳說康熙做太子時,每次讀到謫仙詩“青天削出金芙蓉”時不其解,在下江南時傳程撓數百里,遊至鄱陽湖上,一輪紅日從鄱陽湖升起,一抹金色的陽光撒在五老峯下,五老峯角一金色的睡蓮躺在萬傾碧波之上,康熙驚曰:“非到此不能爲此語,不到此不知此語工了。”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24

  朋友們大家好!

  廬山的景色實在是太美了,當我們爬到山頂時,早沒有了夏日的炎熱,只覺得涼風爽爽,空氣新鮮,鳥語花香,真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廬山的景色很美,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廬山的山真奇啊!千姿百態,形態萬千,有的像老人,有的像手指,有的像雄鷹。。。廬山的山真秀啊!滿山都是樹,有柏樹,還有樺樹等,就象一位英俊瀟灑的士兵,默默地站在那,保護廬山的美景。廬山的山真險,站在峯頂上,住下一看,山下的景色真是美啊!就像一大幅活的畫。低頭看山崖,彷彿一不小心,就要掉下去山崖。

  廬山的天氣,也很神祕,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當我們乘坐遊覽車在山峯上行駛時,東面的山頂上是陽光燦爛,空氣宜人,而來到西面的山頂上,卻是電閃雷鳴,傾盆大雨,嚇得我在車上,都不敢往外看。可再經過一座座山頭,又是一片陽光明媚,實在是太有趣了。

  我們還遊覽了許多景點,像天橋,錦繡谷,仙人洞,龍着崖等,真是景色迷人,各有千秋,令人眼花繚亂。蒼山如黛,綠樹如蓋,小橋流水,詩情畫意,這正是我在烏龍潭的感觸。“譁。。。。。。”響亮悅耳的流水直衝下來,像一匹潔白的絲綢,又如一張晶瑩的屏風,簡直美麗極了。“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是描寫廬山瀑布的神奇景色,我們還親眼目睹了古老的三寶樹,遊覽了神奇的仙人洞,參觀了美廬別墅,我看到了廬山的美麗,還知道它是世界名山之一,廬山真美,我愛廬山。

  下一次,我還去廬山,領略它那神奇的風景。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25

  各位團友,你們好!現在我們的汽車正行駛在廬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廬山的概況。1949年新中國成立,建國伊始,政府就開始謀劃修築廬山登山公路。1952年7月組成廬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處,這年冬天,這條公路正式開工。第二年(1953年)8月1日,這條長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車。後來,人們稱這條公路爲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盤山而進,有近四百處彎道,所以毛澤東在《登廬山》一詩中,有“躍上蔥蘢四百旋”之句,其實呀,這條公路的彎道只有399個彎,所以有人說,毛主席也是吹了一小點點牛的。這條公路廬山居民常稱之爲“毛澤東路線”

  1970年10月,廬山南部登山公路開工,第二年7月1日通車,人們把這條路稱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爲上廬山的國內外遊客,提供了更爲便捷的條件。以後,又有人在廬山修築數條纜車道與公路。

  廬山位於中國江西省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500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便這樣讚美廬山:“予行天下,所遊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峯等多種地貌。主峯——大漢陽峯,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峯便有171座。羣峯間散佈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xx餘種,鳥類170餘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羣,被譽爲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

  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徵。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溼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成爲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廬山地區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類活動。長久以來,人們在這裏創造了豐富、影響深遠的廬山文化。傳爲大禹時所作的《禹貢》及稍後的《山海經》,均有廬山古稱的記載。公元前126年,司馬遷“南登廬山”,並將“廬山”載入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東晉淘淵明、謝靈運、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陸續來到廬山,進行了傑出的文化藝術創作,使廬山成爲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此後,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康有爲、陳三立、胡適、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餘位詩人相繼登山,寫詩4000餘首,其中名篇佳作燦若珠璣。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26

  尊敬的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廬山風景名勝區。很榮幸可以認識各位嘉賓。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曹,是你們的6號講解員。希望我的服務可以給你們帶來愉快!

  我們的廬山呢,座落在江西省的北部,山巒疊障、奇峯陡峭。山中有山峯171座,面積佔302平方公里。如此多的山峯,不禁讓我們想起了宋朝詩人蘇軾所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朝詩人李白便這樣讚美廬山:“予行天下,所有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所以在此我提醒大家,不要亂扔垃圾,不亂折這可愛的花草,還要注意自身安全,如果您帶有兒童,請不要讓兒童亂跑,否則在這陡峭的山嶺,容易出現事故。

  廬山是一座壘式形的斷續山,外險內秀。主峯是大漢陽峯,海拔1474米。而散佈在羣山中的岡嶺有26座、峽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瀑布22處、溪流18條、湖潭14處。其中最有名的瀑布地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這壯麗的景觀,不得不讓我們想起唐朝詩人李白所說:“飛流直下三千尺,疑地銀河落九天。”

  俗話說廬山“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今天呢,各位“僥倖”遇上了大雨,那咱們就來在廬山中沐浴一下這天然的“溫泉”吧!雨中廬山瀑布,三疊泉,更是別有一番風趣啦!幾塊大岩石擋住了自然水流的去路,形成了這奇異的三疊泉瀑布.三疊泉像三個好姐妹,手拉着手,肩並着肩.在雨中,姐妹們甩起舞裙,"瀝瀝瀝,瀝瀝瀝"它們唱起了歡快的歌.如果你仔細去聆聽,那聲音會把你帶進深山,帶入樹叢,更帶到一片盎然的樂園。

  廬山的美貌,令人回味,讓人陶醉,可是我今天就只能爲大家服務到此.希望大家下次再來!謝謝今天各位的合作!再見!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27

  大家好!

  素有‘‘匡廬七秀甲天下’’之美譽的廬山是我難以忘懷的地方,它是具有魅力的地方,也是江西省裏的一顆燦爛明珠。

  剛進風景區,你會感到絲絲寒意,那雲霧瞬息萬變,一會兒飛到這兒,一會兒飛到那兒,你摸不着,也開不見,更感覺不到,只能看見它們成羣結隊的身影,它們也似乎在跟你捉迷藏,時而變成一隻老虎,奔跑在山上;時而變成一隻小鳥,飛翔在林間;時而變成一株小草,長在陡崖邊。它們讓你找不着:隱約,你看見一隻老虎,可你不知是他;隱約,你看見一隻小鳥,可你不知是他;隱約,你看見一株小草,可你不知是他。廬山的霧潮溼,可愛,是那樣美麗,是那樣神奇,你不僅摸不着,還看不透,它是那樣迷人,那樣令人陶醉。

  廬山不僅有巍峨挺拔的青峯秀巒,噴雪鳴雷的銀泉飛瀑,瞬息萬變的雲海奇觀,俊齊巧秀的園林建築,,還有那挺拔頑強的松樹。

  廬山松不比黃山松秀麗,但遠比它頑強。令我記憶猶新的是那‘‘可憐松’’。可憐松生長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它生長在一塊大石頭上,在這樣一箇沒有養分,沒有水分,陽光也很少的地放下,你能想象它是怎麼挺過來的嗎?我想:它是依靠對生命的渴望支撐住的!儘管這棵松叫‘‘可憐松’’可它依然充滿活力,我深深的敬佩它。‘‘可憐松’’不可憐,它得到了世人的稱讚!

  廬山是世界級遺產,是美麗的,神奇的!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28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到的就是廬山牯嶺鎮的中心公園,這裏是牯嶺街的標誌,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牯嶺—這座山城。

  牯嶺,廬山的中心。三面環山,一面臨谷,海拔1164米,方圓466公里,是一座桃仙境般的山城。牯嶺原名牯牛嶺,因嶺形如一頭牯牛而得名。19世紀末,英國傳教士李德立入山,租用了牯牛嶺的長衝,在這裏興建住宅別墅,逐步開發,並按其氣候清涼的特點,據英文ling的音譯,把牯牛嶺簡稱爲牯嶺。

  這座鐘靈毓秀的山城,以牯牛嶺爲界分爲東西兩谷,地勢平坦,峯巒蔥蘢,溪流潺潺。青松、丹楓遮天蔽日。近千幢風格各異的各國別墅依山就勢而築,高低錯落,瀟灑雅緻,點綴在萬綠叢中,與周圍環境十分和諧,爲國內少有的高山建築景觀。

  解放後東西谷均闢爲療、休養,旅遊接待區。療養院、休養所、賓館、飯店星羅棋佈,接待山遊客。山同城最繁華的地方是牯嶺街。這條自東向西略成弧形的半面街道,蜿蜒牯牛嶺西麓,依山而建。商店、旅社、餐廳、書店、酒樓、車站、咖啡廳、舞廳、商場等服務設施均掩映在綠蔭叢中,形成天街雲市般的山鎮。這裏不僅是廬山政治、經濟、文化、旅遊接待和療、休養的服務中心,而且是通往各景區、景點的交通樞紐。位牯嶺街中心的街心公園,闢建1954年,後197年重修。公園南背牯牛嶺,北臨剪刀峽,傍嶺臨谷壘壩築土而成,面積爲5000平方米。20__年又擴建5000平方米。公園呈三角形。園內曲徑小道,蘑菇亭昂然。茂林嬌花,芳草萋萋。園中央築有一箇半月形大花壇,壇上安放着一頭臥即待起的石牛。石牛由數塊巨石鑲嵌而成,約高2米,長4米。造型生動,融合雕鑿、圓雕、浮雕等技法,具有抽象的神韻,使一頭強勁有力的牯牛借石質而生。基座上鐫有現代書法家啓功題寫的“牯嶺”二字。這頭石牛表達了鮮明的主題,是牯嶺的象徵。

  如今盛夏時節,避暑消夏的遊人雲集這裏,清晨看日出,午間戲碧水,傍晚觀夕陽。待明月高懸時,漫步在林間小道上,欣賞那松濤、清泉匯成的美妙交響樂。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29

  各位遊客: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去廬山遊玩。我是你們的小導遊李繹婷,大家可以叫我李導。廬山位於江西省的九江市,它的霧輕得像紗,白得像雲,景色更是出奇。請各位遊客遊玩時保護廬山的清潔。好了!希望我們合作愉快,謝謝。”

  “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廬山了。今天我們要去三疊泉和花徑。首先我們來到三疊泉。這到三疊泉有一千零五級臺階。三疊泉,因我三處pù布而得名。我們先來到一疊泉,這的泉水清cè,有很大石塊。各位遊客可以照相,但不要忘記安全哦!十分鐘後我們就前往二疊泉。”“二疊泉是三疊泉的一泉,因地勢險要所以只能觀看。”“接下來映入眼簾的是三疊泉,大家向上看,可以看見一疊泉和二疊泉三疊泉gòu成的風景非常壯麗。十分後我們去花徑。”

  廬山不僅有壯麗的三疊泉,還有秀麗的花徑。花徑,是廬山中一顆cuǐ燦的明珠。

  “這裏就是花徑”。花指桃花,徑指小路。花徑裏有一箇湖,叫做如琴湖,從高處看像一把小提琴。我們來到花徑。那是個大花園。四處鮮花盛開,綠樹成蔭,百鳥齊鳴。那有一箇“白居易草堂”,據說當年的白居易在這草堂裏與十七個書生吃了一頓齋飯,並寫下了草堂贊誦詞。前面有一座石橋,走過石橋,就是花徑亭,亭中的一塊大石頭上有白居易親手寫的“花徑”二字。還有一塊大石頭,上有“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菲芳菲盡,山寺桃花始勝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可見白居易在廬山中留下了下片文采。

  “好了,廬山之旅到此結束。”“廬山,再會!”

廬山導遊詞作文800字 篇30

  大家好!

  今天我將陪伴大家遊覽廬山風景名勝區,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使您對廬山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時歡迎您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大家聽我念一首詩:“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唐代大詩人蘇軾沒有揭開廬山真面目,今天我就帶大家揭開廬山的面紗吧!

  廬山位於九江市南邊,面積達302平方公里,共有99座山峯,這座山爲什麼叫廬山呢?這裏面還有一箇故事:相傳在周朝時有匡氏兄弟上山修道,結廬爲舍,後來他們得道成仙,人去廬空,所以這座山叫廬山。廬山自古以來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名。廬山還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廬山因高,氣候寒冷,就是盛夏也只有16.7度,是著名的避暑勝地,而且廬山一年中一般都是大霧天。

  廬山位於江西省的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它的北面,有一條大河滾滾而下,就是中國的黃金水道—-萬里長江,而它的東面和南面,是中國的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在地形上,它形成了一江一湖夾一山的格局。全山面積有三百多箇平方公里,山體是呈橢圓形的,呈東北西南走向,並且全山由99座山峯組成,其中五老峯是廬山的代表山峯,但是它只是算比較險峻和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它有不同的造型,並不是最高,廬山的最高峯爲漢陽峯。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廬山是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康有爲、陳三立、胡適、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餘位詩人相繼登山,寫詩4000餘首,其中名篇佳作燦若珠璣。

  廬山1996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還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下面大家自由活動,請大家在遊覽過程中注意保護風景區的環境。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