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旅遊景點導遊詞(精選5篇)

泰山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勢,擎天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齊魯大地上。古人盛讚泰山“萬古此山先得日,諸峯無雨亦生雲”,所以歷代不知有多少騷人墨客吟詩作文留下佳句。“五一”黃金週期間,我有幸隨着爺爺、奶奶、媽媽一同遊覽了泰山。

  據當地人說,來泰山而不看日出將是件憾事。爲了看日出,就得早起。夜裏十二點,我就被媽媽叫醒了。睜着惺忪的睡眼,懷着興奮的心情,我們先從天外村乘旅遊大巴,來到中天門。然後從中天門開始徒步登山。開始一段山路,也許是山勢比較平緩,也許是盼望爬山的心情非常激動,我是一路歡聲笑語,蹦蹦跳跳,可是隨着山勢的增高,我的兩條腿開始漸漸重了起來,速度越來越慢,喘氣越來越急。正在我喘息不定時,就聽爺爺說泰山最險的十八盤到了。我抬頭向上望去,只見這一段山路那麼高,那麼陡,真是讓人望而生畏啊!但是,想到看日出,再看看身邊那麼多向上攀登的遊人,我一咬牙,隨着登山的人繼續前進。爬着,爬着,我的腳板生疼,兩腿發抖。抬頭上望,直上直下,幾乎就是九十度。再看我前面的媽媽就像踩在我的頭頂上,回頭看看爺爺奶奶又像是在我的腳下。這時我心裏害怕極了,真想返身回家。爺爺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拍拍我的頭說:“孩子,爬呀!登泰山可不能爬累,更不能半途而廢!你看,爺爺我都七十歲了還能爬呢!你一定行的!”說完,爺爺便一步一箇臺階往上爬去。望着爺爺的背影,想着爺爺的話語,我的臉紅了。好在天黑,沒人發現。我甩甩頭,把怕和累都拋到九霄雲外,一步一箇臺階的數着,爬着,爬着,數着。汗流下來,我不管,腳發軟打顫,我咬牙堅持,終於爬過了最難爬的泰山十八盤,來到了著名的南天門。我們跨過南天門,穿過天街,繼續向泰山最高峯玉皇頂攀登。當我登上玉皇頂,站在“五嶽獨尊”的石柱前,俯視腳下羣山時,才真正體會杜甫的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含義。

  日出時間快到了,我們一家人隨着人流來到山崖邊,靜靜地等待着。只見天邊的雲不斷地變化着色彩,橘紅,火紅,深紅,淺紅……各種紅數也數不過來,說也說不出來。我們看着,等着,可是因爲天氣原因,太陽只露出了紅紅的小半邊臉兒,就又躲到雲層裏不見了。

  沒能觀賞到泰山的“旭日東昇”奇觀,真是遺憾極了,但是想到經過努力,我終於登上了泰山的最高峯,領略到泰山的雄偉壯麗 , 仍然覺得十分自豪!

泰山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2

  各爲遊客:

  大家好,我叫,大家可以叫我馬導。今天,就由我來帶着大家走進這美麗的泰山,希望大家要保護這裏的一草一木,不要破壞這美麗的景色呀!現在,我們出發吧。

  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泰山。泰山的主峯是玉皇頂,高1524米,山峯挺拔峻秀,雄偉壯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勢。山上有南天門、鬥母宮、經百峪、黑龍潭、日觀峯等古蹟。泰山已有20億年的歷史,是一箇由斷層上升而形成的斷塊山。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許多山峯都被侵蝕化爲平地,而由堅硬的花崗岩、片麻岩組成的泰山,卻仍巍然屹立在大地上,現在人們經常要用“穩如泰山”來形容基礎的穩固、不可動搖。

  遊客們,現在我們是在泰山的“十八盤”這一段。“十八盤”是登泰山最艱苦的一段行程了,請大家要注意安全。“十八盤”自對松山至南天門,約千米。盤道兩旁,山峯聳入雲霄,如壁直立;東爲飛龍巖,西爲翔鳳嶺,南天門之下就是摩天雲梯,雲梯中間有一石坊,叫“昇仙坊”。摩天雲梯高掛天門,矗立於懸崖之間,化天險爲通圖,使遊人得以攀登而上,直達天門。

  現在,我們又來到了南天門。南天門俗稱“三天門”,元代道教張志純首創此門。碧霞祠是岱頂上最大的建築羣。碧霞元君上廟爲宋大中祥符年間修建,正殿內供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銅像,右爲送生娘娘,左爲眼光奶奶。大殿前有明代銅碑兩座,祠內有銅鑄千金鼎和萬歲樓,南神門上有歌舞樓,整個建築佈局周密,結構嚴謹,玲瓏精巧,金碧輝煌,在雲霧中時隱時現,勝似天上宮闕。

  各位遊客,我們的行程馬上就要結束了,希望大家能記住這雄偉壯麗的泰山,如果大家對我的服務有不滿意的地方,請提出保貴的意見,希望有機會再爲各位服務!

泰山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宋導遊,今天就由我帶大家遊覽泰山風景名勝區。

  泰山風景名勝區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森林公園,中華國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中國書法第一山。

  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綿恆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主峯玉皇頂還把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獨尊”、“五嶽之長”、“天下第一山”之稱。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古代的文人雅士更是對泰山仰慕備至,紛紛前來遊離,作詩記文。

  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羣,2200餘處碑碣石刻。泰山現存有石刻1696處,既是記載泰山歷史的重要資料,又是泰山風景中精彩去處之一。

  泰山最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觀”,分別是旭日東昇、晚霞夕照、泰山佛光、雲海玉盤;泰山的六個風景區分別是幽區、曠區、奧區、妙區、秀區、麗區。古人以“泰山北斗”來喻指人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爲衆人所敬仰的人。

  好了,下面就請大家根據我推薦的景點自行遊覽,注意安全,不要破壞文物,按時集合。

泰山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4

  泰山位於我國東部故稱東嶽。泰山山勢雄偉,氣勢磅礴,最高峯爲玉皇頂,海拔1514。98米。泰山又是五嶽之首,所以被稱爲五嶽獨尊。泰山自古便被視爲社會穩定、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徵。

  我站在泰山腳下,抬頭望去,泰山巍峨險峻,有的山梯還凹凸不平。我有點害怕,但我還是鼓起勇氣,走上山梯。鬱鬱蔥蔥的樹木生長在山路兩旁,是那麼茂盛。樹上的蟬好像是扯破了嗓門一樣,聲音大的把樹葉都振動了,“嘩嘩譁”,它們又好像在唱着歌,歡迎我們的到來。

  我憋着一口氣,一下爬了一百多層,可媽媽還在後面爬爬歇歇,我回頭一看,我們已經爬了那麼高,好像動一小步,就要掉下山似的,我趕緊回過頭,接着爬,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來到了中天門。中天門着這三個大字公公正正的寫在大石門上,支撐門的兩個石柱上,精雕細刻着一條長龍盤旋在雲霧裏的情景。爬到這兒,我氣喘吁吁的。聽媽媽說,中天門往上一點兒就是十八盤,十八盤是整個泰山中最爲險峻的一段山路山梯直上直下的,如銀河下瀉似的,聽着讓人膽怯,所以我們決定坐索道上玉皇頂。坐在索道上,我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好像馬上就能飛上天,這種感覺讓我不再感到疲乏。

  轉眼間,我們就到了玉皇頂上。玉皇頂又稱“太平廟,是泰山的絕頂。它是由山門、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組成的。玉皇頂的東南端是觀日峯,他就像蹺蹺板一樣一端緊緊扒在地上,另一端“懸掛在天上”,也就算是玉皇頂的懸崖了,要是有人推你一下,你掉下去必死無疑。我小心翼翼的走上觀日臺,向下望去,所有人都像是小螞蟻一樣,被灰白交錯薄霧捆綁在一起。再抬頭望去,天空中的雲彩形態各異,好像我伸手就能抓一把似的。遊覽完了所有景色,我們便坐纜車下山了。

  坐在纜車上,我不由地想起剛纔爬山每一瞬間。徐霞客曾說過:五嶽歸來不看山。現在,我感覺果然沒錯。

泰山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5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

  首先,讓我代表旅行社,對大家來泰山旅遊、觀光表示熱烈歡迎!

  希望大家在泰山逗留期間能夠玩得開心,喫、住放心,同時希望大家在泰山遊覽當中能夠得到一箇較大的收穫,留下一個美好的記憶。

  泰山,古稱岱宗,位於山東省東部,華北大平原東側,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衆多,以“五嶽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她就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於中華大地,舉世矚目。

  泰山美景中最爲令人歎爲觀止的要數泰山日出了。

  自古以來,無數詩人對泰山日出都有過生動的描述。宋代詞人梅聖俞的“晨登日觀峯,海水黃配熔。浴出車輪光,隨天行無蹤。”尤爲人愛,凌晨破曉前,站在日觀峯,舉目東方,晨星漸沒,微暈稍露,稍頃,一線晨曦透過雲層照亮東方,這時天空由灰變黃,繼而呈現橙、紫、紅瑰麗的朝霞,波浪似的雲層,在陽光的照耀下,組成一幅幅綺麗多姿的圖案,旭日在陽光中婷婷娜娜從雲層升起,陽光因受海波起伏的影響忽隱忽現,閃爍不定,日輪緩升時又受波峯、波谷推進的影響上下跳動,漸漸成圓形,磅礴而出,金光四射,羣峯盡染,大地一片光明。

  碧霞寶光是泰山的又一大奇景,它地處玉皇頂的前懷,地勢相對低凹,雲霧較爲濃密且較穩定,在瀰漫背後照來,人影呈現在霧幕上,周圍形成內紫外紅彩色光環,燁燁生輝,彩環呈現七色,有時還會出現雙環,更加絢麗動人。

  泰山實際海拔高度並不太高,在五嶽中次於恆山、華山,僅佔第三位。與全國的許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項背。但它爲什麼成爲赫赫於古今的“五嶽之長”呢?這要從泰山的地理環境和原始宗教談起。

  泰山崛起於華北平原之東,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東臨煙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與平原、丘陵相對高差1300米,形成強烈的對比,因而在視覺上顯得格外高大;所謂“穩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徵在人們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東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徵。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偉奇特的東嶽視爲神靈,於是,地處東方的泰山–便成了“萬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了。歷代帝王藉助泰山的神威鞏固自己的統治,泰山的’神聖地位被抬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伴隨着歷代帝王的封禪祭祀,泰山也成了各種宗教流派活動的重要場所。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黃伯陽修道于山後,以後歷代著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傳經佈道,建觀築廟。而且她也吸引了衆多的文化名人,他們朝山覽勝,賦詩撰文,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精品。像孔子、李白、杜甫、郭沫若等都都留下了浩如煙海的頌岱詩文,把遊人從山神崇拜中引向遊覽觀賞、求知審美的新方向。

  各位朋友,我的介紹就到這裏。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大家要想對泰山有一箇深刻的瞭解,還需要根據自己的興趣,親身投入到泰山的懷抱裏,沿着歷史文化的足跡慢慢地去遊覽,仔細地去觀賞。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