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寫關於恩施市旅遊景點的導遊詞(精選3篇)
抄寫關於恩施市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1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恩施梭布埡石林風景區觀光遊覽。我是您此行的導遊,很高興爲您服務,今天我們將走進梭布埡石林,去探尋億年前的地質奇觀!
景區概述
梭布埡石林位於湖北省恩施市太陽河鄉境內,距州府恩施市54公里,距離奉節天坑地縫30公里,是中國已經開發石林中的第二大石林,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梭布埡石林形成於距今連。6億年前的遠古奧陶紀,因地質岩溶現象而形成,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溶景觀是其最重要的景觀特點。
其總面積21平方公里,是一種新型而又極具觀賞價值的石林。景區平均海拔900多米,植被良好,動物資源豐富,自然景色迷人,被譽爲“戴冠石林”、“天然氧吧”。整個景區外形像一隻巨大的葫蘆,四周翠屏環繞,羣峯疊秀。
梭布埡景區大門
石林內遍佈奇巖怪石,大片石林掩映在青山綠樹之中,又有樹木花草生長在岩石之上,一派“石在林間藏,樹在巖上長”的景象,因此又被譽爲“生態石林”。梭布是土家語“3個”的意思,梭布埡即3個埡。現有青龍寺、六步關、蓮花寨、寶塔巖、磨子溝、錦繡谷、梨子坪及古柏民俗樂園八大景區100多箇景點。
這八景之中,遍佈奇巖怪石,有的形若蒼鷹望月,有的神似仙女回眸,有的恰似龍爭虎鬥,有的酷肖蓮花朵朵,有的婀娜多姿,有的崢嶸雄奇;在石林邊緣還有一條長3公里、高10多米的地縫,迂迴曲折,猶如迷宮,神祕莫測。
整個石林,千姿百態,萬種風情,令人歎爲觀止。
石林特點
在梭布埡及周邊地區出露的主要有3層碳酸鹽岩層,它們是構成梭布埡石林主要地貌的物質基礎。這些可溶性岩石經過長期的地質作用和其他自然因素的綜合作用,在經受了漫長的地質時期化學溶蝕和流水的機械沖蝕、侵蝕作用後形成了怪石嶙峋、奇峯林立的岩溶地貌。它們與溶紋、溶溝、溶丘、石芽、漏斗等單個岩溶景觀組成了一幅幅妙趣橫生的山石畫卷。地下岩溶則表現爲溶孔、溶洞、暗河。
溶洞之中不僅有涓涓流水,還有石鐘乳、石管、石幔、石柱,以及水平狹長的廊道,高大寬闊的溶廳等,置身於變幻莫測的地下世界,無不令人陶醉逍遙。與國內典型的石林相比,梭布埡石林具有顯著不同的特點:
一是生態環境極佳,山、石、洞、林搭配合適,錯落有致,具有“樹中有石,石上長樹,鳥語花香,萬物和諧”的特點。這種原始自然的景觀在路南石林中是難以見到的;
二是遊覽面積大,路南大、小石林主要遊覽區面積約12平方公里,萬盛石林總面積只有2。4平方公里,梭布埡石林總面積約21平方公里,因此開發潛力巨大;三是土家原始風情濃厚,在景區至今還保存着大量土家原始村落和土家吊腳樓,遊客不僅能夠觀賞石林奇觀,還能體驗原汁原味的土家風情,瞭解當地村民最原始的勞作方式。
女兒會
被譽爲“土家情人節”的女兒會,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區域性民族傳統節日之一,時間一般在農曆七月十二日。女兒會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遺風,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與封建包辦婚姻相對立的一種戀愛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以集體擇偶爲主要目的的節日盛會。
其主要特徵是以歌爲媒,自主擇偶。屆時,以年輕姑娘爲主,也有已婚婦女前往參加,通過對歌的形式尋找意中人或與舊情人約會,傾訴衷情。參加女兒會時,青年女子身着最漂亮的節日盛裝,長的穿在裏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謂之“亮摺子”或俗稱“三滴水”,並佩戴上自己最好的金銀首飾。
女兒會這天,姑娘們把用揹簍背來的土產山貨擺在街道兩旁,等待意中人來買。小夥子則在肩上斜挎一隻揹簍,裝成漫不經心的購物者,跟姑娘搭訕,雙方話語融洽,機緣相投時,就到街外的叢林中去趕“女兒會”,通過女問男答的對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終身。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實行“改土歸流”,女兒會被禁止;辛亥革命後,女兒會又盛行起來;20世紀80年代後,恩施市每年都要在梭布埡石林舉辦盛大的女兒會。
景區遊覽
對梭布埡石林有了初步的瞭解後,下面我們將進人景區遊覽,首先要提醒大家,務必跟着導遊和團隊走,因爲石林內部恰似迷宮一般,很容易迷路。我們首先來到蓮花寨景區。這裏是梭布埡景觀最好、景點最集中的區域,不僅有千姿百態、惟妙惟肖的象形石,還有縱橫交錯的溶溝,形成魔幻般的石林迷宮。
極目望去,層層岩石如朵朵蓮花,景區因此而得名。主要景點有鐵甲寨、獨行峽、犀牛溝、儺公山、羣蛙嘯天、巴王椅、點將臺、白虎含珠、巴人穴、白蛇吐箭、南天門、坐井觀天、豬八戒、蝙蝠石等。進人蓮花寨人口,首先映人眼簾的就是那雄偉壯觀的鐵甲寨,如鐵甲神兵般的石林屹立山頂,中間兩個巨大的座椅形石凹槽,傳說是巴王和巴王夫人的寶座,後面的鐵甲陣似一隊隊土家男兒身披盔甲迎風佇立,彷彿土王一聲令下,戰士們立刻就會橫刀躍馬,奔赴戰場。武士們面前的廣場,是舉辦女兒會的主要場所。
沿石階而上,零距離接觸4億多年前的岩溶景觀,滄海桑田似乎就在瞬息之間。前面的石林中有一塊“會唱歌的石頭”,拍擊時會發出清脆的聲音,稱爲“磐石”。磐石前面有一條狹窄的石縫,長400多米,溝壑縱橫,有“地下迷宮”之稱。石縫裏面冬暖夏涼,奇花爭豔,異草流芳,在這夾縫絕壁上生長有30多種珍奇花木,其中就有中醫四大名藥的第一種――七葉一枝花,石縫半腰上有一箇凸出的石角,形似犀牛角,犀牛溝因此得名。
現在遊覽的是磨子溝景區。因石林之中有一岩石形如磨子而得名。傳說古時候洪水滔天,蒼天之下只剩下兩兄妹,爲了繁衍後代,他們取天地之信證,從兩座山頭同時推下兩扇磨子,山合則婚。這一打着羣婚制烙印,並有着古代性文化特色的故事,在這裏的山水間表現得淋漓盡致,你們看,磨子交合的地方叫“磨子溝”,磨子滾動的地方叫“響水洞”,動物朝賀的地方叫“熊掌洞”、“大獅子灣”、“九龍聚會”;一線天內,儺婆石分明是妹妹的化身,苕窖淌、芋頭坑、夫妻搖搖石是兄妹倆生活與遊玩的地方。現在進人錦繡谷景區。
梭布埡石林遊覽圖
這裏的景點集中在峽谷之中,除有少量的象形石石柱景觀外,以峽谷陡崖上的岩溶景觀爲主。峽谷谷底平坦、幽深,谷內百草叢生,山花爛漫,兩側懸崖峭壁,怪石林立,構成一幅天然織錦畫廊,故名“錦繡谷”。主要景點有錦繡谷、八角洞、華容道、雙峯駱駝、單峯駱駝、蝙蝠洞、梭布龍舟、沙盤石、土家對歌臺等。
站在對歌臺上,極目遠眺,青山連綿綠樹環繞,回首細聽,山歌悠揚動人心絃,土家小夥與土家姑娘唱起歡快的情歌:(女)情妹坐在三墩巖,天晴下雨你莫來,你來的腳跡有人點,轉去的腳跡有人猜,無的說出有的來。(男)情妹坐在三墩巖,天晴下雨我要來,來時鞋子倒穿起,轉去的鞋子抱在懷,神仙下凡也難猜。前面就是寶塔巖景區。因景區內有一塊寶塔狀象形石而得名。
這裏有許多造型奇特的象形石和洞穴景觀,中間夾雜着大片的樹林和莊稼,人煙稀少,環境幽靜。主要景點有雷公山、寶塔石、石板溝、馬鞍嶺、雙獅相會、大字巖、殉情洞、殺人淌、芭蕉洞、菩薩洞等。
漫步其間,聆聽各種雀鳥婉轉啼唱,眼見許多小型動物穿梭奔跑,恰似走進動物的樂園、植物的天堂。梨子坪景區地勢開闊,是梭布埡風景區的商業和娛樂、餐飲中心,朋友們可在此休息進餐,享受熱情周到的商貿和休閒服務。現在到了六步關景區。六步關爲一天然石關,因過關石有六級,諧“六六順”之意而得名。主要景點有六步關、五虎山、情動石、天地交泰石、將軍巖、觀龍臺、幺妹趕集、兔子山、鏡子丘、犀牛滾塘、五姓椅、玉兔淌、臥虎山、燈盞窩、龍宮、陰陽樹等。
在這裏,“情動石”爲您檢驗情侶間的眷眷深情;“陰陽合和樹”爲您述說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旗鑼鼓傘”――土家人用最隆重的儀仗隊歡迎您到農家做客,看看收藏紅苕的苕窖,推推粉碎玉米的石磨,在“千斤石盆”中掬一捧清泉,搽一搽天然肥皂――皁角,洗去旅途中的塵埃,然後再聽一聽女主人扯心牽肺的五句子情歌。
這裏是青龍寺景區,因原有古廟青龍寺而得名。這裏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駱駝峯、雙龍戲珠、誰知我心、神龜護林、四兩撥千斤、人頭灣、人頭山、鯊魚背、朝陽門、雨後春筍等景點讓您目不暇接。
漫步景區,高處一捧彎彎的石蓮花中,托出一塊帽狀的千斤巨石。這塊巨石與下面的石座僅有一點凸出的支點支撐,好像沒有連接一樣,似乎只要用手輕輕一撥,巨石就會搖晃起來。這就是“四兩撥幹斤”。穿過石林,沿陡峭的古道拾級而上,便到了青龍寺遺址,它建於清乾隆年間,毀於清朝末年,殘址斷垣,訴說着歲月的滄桑。
不久,青龍寺將會重建,讓遊人在青山石林間感嘆青燈佛卷的寂寞與悠遠。古柏土家民俗樂園景區,因有千年古柏而得名。在這裏,看千年古柏,飲漂坎神泉,到被稱爲“巴楚文化活化石”的吊腳樓裏,與土家山民同樂,感受土家習俗的神祕與怪誕。規劃中的雲臺觀景區,將集“雄”、“險”、“奇”爲一體,遊人登上1300多米的山頂,將會發出“孔子登泰山而小魯”的感嘆。
朋友們,梭布埡石林之旅到此就結束了,非常感謝各位的支持與合作。在梭布埡石林,景點衆多,遊覽一次是不夠的,爲加深您對梭布埡景觀的印象,我特送您一首詩作爲臨別禮物:“一副石磨天作合,二個儺神成仙家。
三條陰河何處去?四丘田裏看稻花。五把椅子今猶在,六步關外嘯羣蛙。七歪八斜怪石多,九龍聚合接雲霞。十萬石林梭布埡,山呼海湧甲天下。百折千回犀牛洞,萬朵蓮花放光華。鐵甲寨有巴王椅,蓮花閣內獨行峽。旗鑼鼓傘陰陽樹,自然生態錦添花。搖搖石頭幾萬斤,四根手指掀動它。漂坎泉頭石林多,青龍廟上有菩薩。人間仙景千年在,歡迎再遊梭布埡。
抄寫關於恩施市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2
龍麟宮風景區位於湖北省恩施市西郊,距州府八公里,恩(施)利(川)公路橫貫其間,交通十分方便。該景區以高橋水庫出水源頭的天然洞穴爲依託,形成洞穴觀光、土家歌舞表演、民族風情展示、水上游樂、餐飲住宿、會議接待等綜合型的水利風景區。
景區主要景點有:洞穴探奇:整個洞穴集出水洞、迷津洞、幹洞於一體,分水陸兩界,沿途聚集200多箇景點,溶洞疊轉迂迴,千奇百怪,其中 樂途遊民部落五週年 20xx西藏聖地婚禮 航空旅行白皮書 黃金週出遊全攻略 ,水洞全長500米,途經小“三峽”,高闊的洞天,幽深的暗河,而幹洞洞中有山、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內石柱林立,步步皆景,流泉飛濺,雲封霧鎖,氣勢磅礴;觀龍口飛瀑:洞口瀑布飛流直下,奔騰咆哮,響聲如雷,聲蕩山谷,巍巍壯觀,似萬朵雪花撥掃半片絕壁; 民族風情館:遊客可聽土家的歌,看苗山的舞,賞土家的咂酒,品山寨的茶道,當一回土家的“上門女婿”,唱哭嫁歌,跳擺手舞,打肉蓮湘……;清江闖灘:乘橡皮舟越五段峽谷,闖四十道險灘,沿江兩岸危崖聳峙,奇石滿布,飛瀑流泉,巴人懸棺的神奇洞葬,山民造紙的生活場景,隨着高亢激越的船工號子,把客人帶入驚險、野趣,神祕的境地。龍譚湖景區:湖面曲折玲瓏,湖水清而且深,兩岸坡緩林密,山上繁花似錦,四季不絕,春有桃李迎細雨,夏有杜鵑滿山紅,秋有野菊迎飛雪,冬有臘梅傲霜寒。
抄寫關於恩施市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3
恩施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以南。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洲駐地。面積3972平方千米。20xx年末總人口771459人。
市人民政府駐小渡船街道。郵編:445000。代碼:422801。區號:0718。
境內大部分爲山地,平均海拔在900米以上;屬亞熱帶風性溼潤氣候,且垂直地帶性特點明顯。
恩施市轄3個街道、3個鎮、10個鄉:舞陽壩街道、小渡船街道、六角亭街道,崔家壩鎮、龍鳳鎮、板橋鎮,三岔鄉、新塘鄉、紅土鄉、沙地鄉、白楊坪鄉、屯堡鄉、太陽河鄉、白果鄉、芭蕉侗族鄉、盛家壩鄉。 鏈接:鄉鎮街道簡介
恩施歷史悠久,春秋屬巴國,戰國隸屬楚巫郡,隋爲庸州,唐爲施州,清爲施南府,民國爲鄂西行政區,雍正七年(1720xx年)設恩施縣,抗日戰爭時期爲湖北省臨時省會,現爲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1981年11月7日,國務院批准設立恩施市,以恩施縣城關鎮爲其行政區域。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恩施縣,併入恩施市。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