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張家界天子山導遊詞(精選4篇)

湖南張家界天子山導遊詞 篇1

  (松子崗)這裏就是袁家界。前方那片臺地叫松子崗,傳說當年向王天子建天子國,最初的城址就在這裏。後來才選在水繞四門,於是這裏就成了向王天子的第二故都。

  (迷魂臺)“迷魂臺”是取這裏的風光奇絕,令人意亂神迷馳魂奪魄之意。站在石臺上遠望,黃石寨和腰子寨連成了一幅半弧形的山水畫;金鞭溪和沙刀溝若隱若現;腳下山谷中,成團成簇的巖峯間,雲繚霧繞,有時瀰漫成壯闊的江流,現出“江上數峯青”的奇異圖畫。這時,就自然而然想起古人的句子:“日幕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愁的是魂靈迷失在這片奇山異水之間,找不到歸途了。

  (天下第一橋)那就是“天下第一橋”。你們看,兩座山峯被一條長廊連在一起,形成天然橋洞,平時吞雲吐霧,氣勢壯觀雄奇。橋面寬約兩米,長20餘米,絕對高度357米。橋上蒼松挺拔,橋邊古藤垂掛,橋下深不可測。走在橋上,只見霧氣蒸騰,松濤呼嘯,石橋好像也顫顫悠悠,晃晃搖搖似的,令人驚心動魄。這裏是張家界風景一絕,是大自然的一箇奇蹟。

  (後花園)黃石寨有個前花園,這裏有個後花園,傳說都是向王天子圍獵休閒的場所。這座園門,呈渾圓雙拱,就像古時候的那種滿月型園門了。加之數十座石峯,小巧精緻,點綴於叢林之中;百鳥歌唱,溪澗淙淙,跟古時候大戶人家的後花園韻味兒差不多。古裝戲裏,好多都是寫千金小姐與落魄書生在後花園幽會,私訂終身的故事。不知我們中間有沒有落魄書生,不妨報名去後花園碰碰運氣?

  (百鳥樂園)大家往前方看,那條溪就是沙刀溝,其中有個“百鳥樂園”的景點,每到冬天,外面冰天雪地,寒氣襲人,這裏卻水草蔥蘢,鳥語花草,四處的鳥兒都來這裏會集,直到來年立春之後才陸續散雲。這一期間,就成了鳥族交流狂歡的盛大節日。據說它們還定期不定期舉辦“服裝節”、“模特表演”和各種唱腔、流派的“歌手大獎賽”呢。冬遊張家界,建議各位去“百鳥樂園”與百鳥同樂!

  (將軍巖)看,那就是將軍巖!民間傳說是向王天子的化身。你看他身披金甲,肚腹微突,背手而立,那神采,那風韻,儼然一位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已故著名作家莫應豐寫詩讚道:“寂寞深山萬古幽,天工造化藝人羞,山中天子隨雲去,石上將軍伴歲留。”滄桑無語,風貌無邊,長留天地間的是將軍風采!

  (屈子行吟)在武陵源民間流傳的歷史人物中,除了赤松子、秦始皇、張良、向王天子等,還有一箇屈原。一腔愛國熱血的屈原受奸臣誣陷、打擊,先後被放逐漢北、江南。屈原流放江南期間,據說曾到過澧水,這在他的詩作中多次得到體現。如“捐餘袂兮江中,遺餘佩兮澧浦”。說來奇怪,屈原的’形象居然在天子山被發現。你們看,那座30多米高的石峯,峨冠博帶,清瘦如人狀,長長青衫在風中抖動,他反背雙手,踱步遠方,似行吟澤畔,似引吭悲歌,好一幅憂國憂民的儀態。這就是天子山著名景點--屈子行吟。

  (空中田園)大家看,這塊三面臨淵、奇峯環抱、凌空托起的空出臺地,上有數十畝稻田,故名空中田園,幾戶土家人在這裏收穫春夏秋冬,仿如世外桃源。

  (神兵聚會)從仙人橋去老屋場,但見深谷裏密密麻麻羅列上百座石峯,活像一羣威武雄壯的將士列隊聽令,相傳這就是向王天子的神兵在聚會。神話雖不可靠,但石峯如此集中壯觀,在武陵源也屬罕見。我想引用一位美術大師的話:“豈有此理,莫名奇妙,說也不信,到此方知。”不看神兵聚會,怎知石峯成林。

  (茶盤塌)因臨崖憑空托出一平臺,狀如茶盤而得名。這一帶的著名景點有大觀臺、一步難行、仙人橋、情人幽會等。

  (大觀臺)這就是大觀臺。極目遠眺,千百座奇峯盡收眼底。一位詩人說,武陵源的砂岩峯林是一步一觀景,千步千造型,一山有四季,十步不同天。專家測算出武陵源石峯有3103座。一如一位高超的雕塑大師,模擬宇宙萬物,無不形狀逼真,維妙維肖,栩栩如生,呼之慾動。有的如海螺出水,有的如金龜銜日,有的如蓮花盛開,有的如天橋橫空,有的如長槍刺天,有的如寶塔聳立,有的如老人採藥,有的如玉女梳妝,有的如將軍出征,有的如戰馬長嘯,有的如情人幽會,有的如夫妻相擁,有的如仙女散花,有的如村姑守望…..有的孤峯獨秀,有的直插雲霄,有的婷婷玉立,有的威武勇猛,有的小巧玲瓏,有的大氣磅礴。進入武陵源,但見一片峯的森林,峯的世界,峯的海洋。挺拔、奇秀、集中、原始、粗獷、古野。這就是武陵源。一位藝術大師說:武陵源的山峯,改寫了山的概念。大攝影家陳勃說:“三山五嶽堪比美,華夏風光每一流。”王繼傑先生說:“武陵源上三日遊,勝讀千篇李杜詩。”許世傑先生說:“秀幽險峻稱奇絕,五嶽黃山拜下風。”李成瑞先生爲此大抱不平:“神州勝景誰爲最?須請霞公重評勘。”可惜徐霞客無緣到大觀臺來,也不可能爲武陵源作甚評價了。

湖南張家界天子山導遊詞 篇2

  天子山是屬天子山鎮,景區包含在248元門票內,因古代土家族領袖向大坤率領當地農民起義自稱“天子”而得名,武陵源的四大景區之一。它東起天子閣,西至將軍巖,南接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綿延盤繞近四十公里,總面積近百平方公里,至高點天子峯海拔1262.5米,最低海拔534米。因宋代土家族領袖向大坤在此率衆起義,自稱“天王”,後來殉難於此,故名天子山,更有“峯林之王”的美稱。

  天子山登山遊覽路線:十里畫廊、壽星迎賓、天狗望月、食指峯、頂天樓、全家福、仙人指路、向王觀書、採藥老人、金雞報曉、黃昏戀、三姐妹峯、錦鼠觀天、猛虎嘯天、千年靈芝王、十里畫廊電軌小火車、寶塔峯、虎口拔牙、臥龍嶺、天台、月亮埡、南天門、迴音壁、天子閣。

  天子山頂著名景點有:御筆峯、仙女散花、賀龍公園、夢筆生花、天子閣、賀龍銅像、賀龍墓、西海峯林、龜王化石、天子點將臺、神堂灣等。

  天子山年平均氣溫12℃,年降雨量1800毫米,無霜期240天,冰凍期60~80天左右,爲臺地地貌類型。從地質上可分爲上下兩層,上層在以900米標高以上,爲二迭紀泥質石灰岩。900米以下爲泥盆紀原層砂岩、石英砂岩,均成水平展狀分佈。由於砂岩垂直節理髮育,加上外營力的長期使用,從而出現兩側壁立的峽谷和板狀石峯的奇特地貌。

  天子山處於武陵源腹地,地勢高出四周。置身天子山主峯,舉目遠眺,視野遼闊,透視線長,層次豐富,氣象萬千,方圓百里景觀盡收眼底。天子山不但險絕,且給人神祕幽靜之感,尤以石林奇觀聞名遐邇。無數石峯如劍如戟,森然列於其間,更似千軍簇擁,氣勢雄渾無媲。覽勝之間,令人遐思無限,不得不驚歎造物者的鬼斧神工。

  天子山有云濤、月輝、霞日、冬雪四大奇觀。山間雲霧變幻無窮,儀態萬千,時如江海翻波,湧濤逐浪,時若輕紗掩體,飄渺虛無。日出時暉映長空,日落處霞光無限,又將天子山裝點成瑰麗明豔的帝王宮闕。夜風下,皓月弄影,峭壁如洗,萬籟俱寂,浪漫陶人,大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之感。入冬後,則雪壓險峯,霜被松柏,冰錐倒懸,經久不化,儼然一派銀妝素裹的奇幻景象。享有“誰人識得天子面,歸來不看天下山”、“不遊天子山,枉到武陵源”之美譽。

湖南張家界天子山導遊詞 篇3

  現在我們乘車前往天子山自然保護區。天子山,海拔1262.5米,因當地土家族領袖向大坤被軍擁爲"向王天子"而得名。天子山爲臺地地貌,中間高,四周低,因而視野開闊,透視線長,層次分明,氣勢雄渾。天子山觀景,與黃石寨、金鞭溪的感覺不同。遊黃石寨,您是與羣峯對坐,與羣峯平視;遊金鞭溪,您是"人在畫圖中"仰視高聳於溪兩岸的羣峯;而在天子山,則可俯視大千世界,您會生出"山上無山我獨尊"的無限豪情。

  天子山有四大奇觀:峯林、雲海、日出、冬雪。一幅幅雄偉壯觀、奇特迷人的景象,相信會讓大家大飽眼福而流邊忘返。

  這裏就是袁家界。前方那片臺地叫松子崗,傳說當年向王天子建天子國,最初的城址就在這裏。後來才選在水繞四門,於是這裏就成了向王天子的第二故都。

  "迷魂臺"是取這裏的風光奇絕,令人意亂神迷馳魂奪魄之意。站在石臺上遠望,黃石寨和腰子寨連成了一幅半弧形的山水畫;金鞭溪和沙刀溝若隱若現;腳下山谷中,成團成簇的巖峯間,雲繚霧繞,有時瀰漫成壯闊的江流,現出"江上數峯青"的奇異圖畫。這時,就自然而然想起古人的句子:"日幕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愁的是魂靈迷失在這片奇山異水之間,找不到歸途了。

  那就是"天下第一橋"。你們看,兩座山峯被一條長廊連在一起,形成天然橋洞,平時吞雲吐霧,氣勢壯觀雄奇。橋面寬約兩米,長20餘米,絕對高度357米。橋上蒼松挺拔,橋邊古藤垂掛,橋下深不可測。走在橋上,只見霧氣蒸騰,松濤呼嘯,石橋好像也顫顫悠悠,晃晃搖搖似的,令人驚心動魄。這裏是張家界風景一絕,是大自然的一箇奇蹟。黃石寨有個前花園,這裏有個後花園,傳說都是向王天子圍獵休閒的場所。這座園門,呈渾圓雙拱,就像古時候的那種滿月型園門了。加之數十座石峯,小巧精緻,點綴於叢林之中;百鳥歌唱,溪澗淙淙,跟古時候大戶人家的後花園韻味兒差不多。古裝戲裏,好多都是寫千金小姐與落魄書生在後花園幽會,私訂終身的故事。不知我們中間有沒有落魄書生,不妨報名去後花園碰碰運氣

  大家往前方看,那條溪就是沙刀溝,其中有個"百鳥樂園"的景點,每到冬天,外面冰天雪地,寒氣襲人,這裏卻水草蔥蘢,鳥語花草,四處的鳥兒都來這裏會集,直到來年立春之後才陸續散雲。這一期間,就成了鳥族交流狂歡的盛大節日。據說它們還定期不定期舉辦"服裝節"、"模特表演"和各種唱腔、流派的"歌手大獎賽"呢。冬遊張家界,建議各位去"百鳥樂園"與百鳥同樂!

  看,那就是將軍巖!民間傳說是向王天子的化身。你看他身披金甲,肚腹微突,背手而立,那神采,那風韻,儼然一位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已故著名作家莫應豐寫詩讚道:"寂寞深山萬古幽,天工造化藝人羞,山中天子隨雲去,石上將軍伴歲留。"滄桑無語,風貌無邊,長留天地間的是將軍風采!

  這是一箇遠去的悲壯傳說。那年,土家族起義領袖向王天子被官兵打敗,只好率殘兵退守天子山,十萬官兵緊追不捨,八百土兵血戰七天七夜,終於彈盡糧絕。不甘被俘受辱的向王天子與衆將士臨死不屈,跳入神堂灣。許久以後,一位曾深愛着向王天子的土家阿妹翻山越嶺爬上天子山,尋找向王天子和將士們的屍骨,但只聽到山哀哀,溪水切切。阿妹嚥下淚水,提着竹籃,漫山遍野採集山花,然後一邊呼喚着向王天子的名字,一邊遍撒鮮花,她要把自己的愛,自己的心獻給心愛的向王,就這樣撒啊,撒啊,久而久之,阿妹被歲月凝固成一座石雕像了,她還是手執花籃,含情脈脈……

  御筆峯被公認爲是武陵源砂岩大峯林風光的標誌景點,不斷出現在海內外各種媒體和宣傳品上面,堪稱天下一絕。本來,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來之筆,科學上講的是歲月風化、浸蝕、切削的結果,但民間卻把它同向王天子聯繫在一起,說是向王天子殉難後,他的御筆化成石峯,廝守在神堂灣邊;而裝御筆的"籤筒"、"筆架"則留在水繞四門。然而,千古興亡,時代更迭,"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只有這支御筆還在!詩人眼中,好用它來寫瀟瀟灑灑的霧,寫多姿多彩的雲,寫火一般熱烈的朝霞,寫夢幻般純潔的月光,寫"高處不勝寒"的冰雪世界。當然也可以寫您熱戀這方山水或者熱戀某位紅顏知己的情詩。

  朋友們,登樓之前,不妨先讀讀門口這塊《天子閣賦》。大家注意,這塊匾額是國畫大師關山月先生書寫的,1998年5月20日,年過九旬的關山月先生登上天子閣後,神思飛越,笑不絕口,欣然爲閣題字。以後,他作了幅張家界長卷圖,在香港展開,轟動香港。有人評價說:關山月晚年藝術輝煌是在張家界完成的。

  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整個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的地形地貌模型。從模型可以看出,天子山地勢最高,索溪峪最低,水流人天子山經張家界流向索溪峪,構成地貌發育的差異。按地貌發育的不同時期劃分,張家界屬於發育壯年期,索溪峪已到發育後期,只有天子山尚處發育早期階段。

  大家看,張家界這一帶,除部分地方如黃石寨、腰子寨等處仍保留原來的臺地風貌,大多數已在水流切割、浸蝕風化、崩落作用下,變成衆多的石峯。索溪峪這一帶,許多地方砂岩巖峯的密度大大削減了,有的地方已夷爲平地,保留下來的山峯腳較大,這些都表明其發育期已進入老齡階段。天子山則不同。天子山爲臺地地貌,分上下兩層,上層在800米以上,是二疊紀泥質石灰岩,800米以下則是泥盆紀的石英砂岩。由於砂岩垂直節理髮育,加之外張力的.長期作用,從而出現兩側壁立的峽谷和板狀石峯,再由板狀石峯斷裂崩塌形成仙人橋、南天門之類的石門、石橋,同時還形成許多半島式的小灣,有的"半島"伸出100多米,成爲視野開闊天然觀景臺,並構成曲曲折折的壁岸線。

  現在我們足下這個觀景臺,就叫天台,傳說是楚國大詩人屈原曾經問天的地方,故又叫"問天台"。

  當年屈原被流放到沅澧西部崇山峻嶺,漁夫無意間告訴了武陵源有個仙人登天的天台,屈原憤懣地說:"我正要上天問天帝許多事情呢!"於是攜着嬋娟,在漁夫的引導下登上了天台。他仰首對天高聲喊道:"上天啊!上天!我有許多事情弄不明白,如果你真有靈,就請你回答我吧!"於是就一字一句地詰問起來:"日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那洪亮的聲音,穿過雲層,直上九天,天帝聽了無言以對,就下令把南天門關了,接着又佈下濃雲,刮來狂風,打下雷電,但屈原一點也不畏懼,繼續發問,一連問了三天三夜,問了一百八十多個問題:"伏匿穴處,爰何雲荊勳作師,夫何長悟過改更,我又何言"

  天帝聽了爲之感動,於是喝退了風雨雷電,打開了南天門,百里武陵源重見光明。後來屈原把問天的一百八十多個問題記下來,就成了千古絕唱《天問》;他問天的這座石臺,後人叫它"問天台",又叫"天台"。

  (南天門)大自然的造化真奇妙,利用一塊巨大的板狀石峯鑿出一扇大門,底寬10餘米,高15米。相傳當年屈原登天台問天,就是從這裏經過的,故民間叫它"通天門"。

  據說向王天子在水繞四門苦練三年零六個月武藝,起事那天,就是立在這兒向皇宮連射三箭,流傳在武陵源民間的"三箭射皇宮"的典故就從此來。

湖南張家界天子山導遊詞 篇4

  現在我們乘車前往天子山自然保護區。天子山,海拔1262.5米,因當地土家族領袖向大坤被軍擁爲“向王天子”而得名。天子山爲臺地地貌,中間高,四周低,因而視野開闊,透視線長,層次分明,氣勢雄渾。天子山觀景,與黃石寨、金鞭溪的感覺不同。遊黃石寨,您是與羣峯對坐,與羣峯平視;遊金鞭溪,您是“人在畫圖中”仰視高聳於溪兩岸的羣峯;而在天子山,則可俯視大千世界,您會生出“山上無山我獨尊”的無限豪情。天子山有四大奇觀:峯林、雲海、日出、冬雪。一幅幅雄偉壯觀、奇特迷人的景象,相信會讓大家大飽眼福而流邊忘返。

  (松子崗)這裏就是袁家界。前方那片臺地叫松子崗,傳說當年向王天子建天子國,最初的城址就在這裏。後來才選在水繞四門,於是這裏就成了向王天子的第二故都。

  (迷魂臺)“迷魂臺”是取這裏的風光奇絕,令人意亂神迷馳魂奪魄之意。站在石臺上遠望,黃石寨和腰子寨連成了一幅半弧形的山水畫;金鞭溪和沙刀溝若隱若現;腳下山谷中,成團成簇的巖峯間,雲繚霧繞,有時瀰漫成壯闊的江流,現出“江上數峯青”的奇異圖畫。這時,就自然而然想起古人的句子:“日幕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愁的是魂靈迷失在這片奇山異水之間,找不到歸途了。

  (天下第一橋)那就是“天下第一橋”。你們看,兩座山峯被一條長廊連在一起,形成天然橋洞,平時吞雲吐霧,氣勢壯觀雄奇。橋面寬約兩米,長20餘米,絕對高度357米。橋上蒼松挺拔,橋邊古藤垂掛,橋下深不可測。走在橋上,只見霧氣蒸騰,松濤呼嘯,石橋好像也顫顫悠悠,晃晃搖搖似的,令人驚心動魄。這裏是張家界風景一絕,是大自然的一箇奇蹟。

  (後花園)黃石寨有個前花園,這裏有個後花園,傳說都是向王天子圍獵休閒的場所。這座園門,呈渾圓雙拱,就像古時候的那種滿月型園門了。加之數十座石峯,小巧精緻,點綴於叢林之中;百鳥歌唱,溪澗淙淙,跟古時候大戶人家的後花園韻味兒差不多。古裝戲裏,好多都是寫千金小姐與落魄書生在後花園幽會,私訂終身的故事。不知我們中間有沒有落魄書生,不妨報名去後花園碰碰運氣?

  (百鳥樂園)大家往前方看,那條溪就是沙刀溝,其中有個“百鳥樂園”的景點,每到冬天,外面冰天雪地,寒氣襲人,這裏卻水草蔥蘢,鳥語花草,四處的鳥兒都來這裏會集,直到來年立春之後才陸續散雲。這一期間,就成了鳥族交流狂歡的盛大節日。據說它們還定期不定期舉辦“服裝節”、“模特表演”和各種唱腔、流派的“歌手大獎賽”呢。冬遊張家界,建議各位去“百鳥樂園”與百鳥同樂!

  (將軍巖)看,那就是將軍巖!民間傳說是向王天子的化身。你看他身披金甲,肚腹微突,背手而立,那神采,那風韻,儼然一位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已故著名作家莫應豐寫詩讚道:“寂寞深山萬古幽,天工造化藝人羞,山中天子隨雲去,石上將軍伴歲留。”滄桑無語,風貌無邊,長留天地間的是將軍風采!

  (屈子行吟)在武陵源民間流傳的歷史人物中,除了赤松子、秦始皇、張良、向王天子等,還有一箇屈原。一腔愛國熱血的屈原受奸臣誹謗、打擊,先後被放逐漢北、江南。屈原流放江南期間,據說曾到過澧水,這在他的詩作中多次得到體現。如“捐餘袂兮江中,遺餘佩兮澧浦”。說來奇怪,屈原的形象居然在天子山被發現。你們看,那座30多米高的石峯,峨冠博帶,清瘦如人狀,長長青衫在風中抖動,他反背雙手,踱步遠方,似行吟澤畔,似引吭悲歌,好一幅憂國憂民的儀態。這就是天子山著名景點--屈子行吟。

  (空中田園)大家看,這塊三面臨淵、奇峯環抱、凌空托起的空出臺地,上有數十畝稻田,故名空中田園,幾戶土家人在這裏收穫春夏秋冬,仿如世外桃源。

  (神兵聚會)從仙人橋去老屋場,但見深谷裏密密麻麻羅列上百座石峯,活像一羣威武雄壯的.將士列隊聽令,相傳這就是向王天子的神兵在聚會。神話雖不可靠,但石峯如此集中壯觀,在武陵源也屬罕見。我想引用一位美術大師的話:“豈有此理,莫名奇妙,說也不信,到此方知。”不看神兵聚會,怎知石峯成林。

  (茶盤塌)因臨崖憑空托出一平臺,狀如茶盤而得名。這一帶的著名景點有大觀臺、一步難行、仙人橋、情人幽會等。

  (大觀臺)這就是大觀臺。極目遠眺,千百座奇峯盡收眼底。一位詩人說,武陵源的砂岩峯林是一步一觀景,千步千造型,一山有四季,十步不同天。專家測算出武陵源石峯有3103座。一如一位高超的雕塑大師,模擬宇宙萬物,無不形狀逼真,維妙維肖,栩栩如生,呼之慾動。有的如海螺出水,有的如金龜銜日,有的如蓮花盛開,有的如天橋橫空,有的如長槍刺天,有的如寶塔聳立,有的如老人採藥,有的如玉女梳妝,有的如將軍出征,有的如戰馬長嘯,有的如情人幽會,有的如夫妻相擁,有的如仙女散花,有的如村姑守望…..有的孤峯獨秀,有的直插雲霄,有的婷婷玉立,有的威武勇猛,有的小巧玲瓏,有的大氣磅礴。進入武陵源,但見一片峯的森林,峯的世界,峯的海洋。挺拔、奇秀、集中、原始、粗獷、古野。這就是武陵源。一位藝術大師說:武陵源的山峯,改寫了山的概念。大攝影家陳勃說:“三山五嶽堪比美,華夏風光每一流。”王繼傑先生說:“武陵源上三日遊,勝讀千篇李杜詩。”許世傑先生說:“秀幽險峻稱奇絕,五嶽黃山拜下風。”李成瑞先生爲此大抱不平:“神州勝景誰爲最?須請霞公重評勘。”可惜徐霞客無緣到大觀臺來,也不可能爲武陵源作甚評價了。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