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仰天湖導遊詞(通用3篇)
湖南仰天湖導遊詞 篇1
陽春三月,是人們踏青的好時節。聽人說太湖有一處勝景――仰天湖,我便結伴前往遊玩。
我們先騎車從大溪鎮出發,來到陳洋村,再棄車徒步,沿着山道向仰天湖攀登。一路上,我們雖然走得氣喘吁吁,但被山道兩側的花草樹木所吸引,有紅色的杜鵑花,有黃色的洋槐花,還有白色的薔薇花,更有很多你認識的不認識的花草樹木,比城裏的植物園可要大得多,豐富得多。在這春景的鼓勵下,我們忘了疲勞和倦怠,繼續向山頂前進。
大約過了一箇小時,我們終於登頂成功。只見山頂平坦,全長着林木,十分茂盛。聽人說這裏是一箇林場,我的同伴們要求先找到仰天湖,一睹它的芳容。原來它竟是一隻江南農村隨處可見的小池塘,它呈長方形,面積足二三畝,湖岸四周用條石鋪砌。我們不禁有些失望,因爲我曾想象仰天湖是高高山頭一箇神祕的湛藍的湖泊,像天山的天池一樣,倒映着翠綠的山峯,會跌落些五彩的霞,會隨風掀起詩意的漣漪。
經過片刻的休息,我們身上的熱汗漸漸地消退,剛纔那股極其興奮的心情也漸趨平靜。對我們這些愛生活,愛自然的人來說,只有面對這景仰已久的仰天湖,用心去發現她的美麗,她的可愛。我們走向河埠,伸手掠起清冽的湖水,那圓潤的水珠從手指間跌落湖中,在湖面振盪開大大小小、疊加的波紋,漸次擴散開來,擴散開來……直到湖面又迴歸到原始的寂靜,使我們感受到現實中的仰天湖蘊藏着她特有的那份靜謐和神靈。
再細看,水中有好看的綠色花,那是浮在水中的三角菱,還有一些飄忽的綢帶,那是初長城的金色草,那一片水域怎地又被染了紫色似的,是我的幻覺,還是真的七個仙女在湖中沐浴?當然不是,這是倒映在水中的紫藤花,這是林場員工在湖畔花架牽的一棵好大的紫藤。這紫藤花,這三角菱、這金色草、還有這一湖藍藍的湖水,構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圖畫。此時此刻我和同伴一樣精神振作, 因爲心目中的仰天湖與現實的仰天湖和諧地重合了,她不是很美麗、很浪漫嗎?
我們繼續在湖邊踱步,向四周眺望。那些早年村民開發的茶園,平坦劃一,一綹綹,一叢叢……我們走進茶園,置身茶園中,如在平地,似在天上,無拘無束,自然悠閒。你若伸出雙手,學着採茶姑孃的樣,採些新茶綠芽,既能野生山珍,又能陶冶性情。
林場不僅只有茶園,還有許多參天大樹,如古柏、杉木、高聳入雲,像要刺破天穹。大樹環抱了一些新開的苗木基地,綠綠的,齊齊的。這些原始古樹,這些人工栽培的新樹,更有這小湖,又給你一箇自然的生態環境,給人以遐想,給人以享受。
此次仰天湖之旅,使我們又一次迴歸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親切,總之去山裏走走,去古道遊遊,去仰天湖看看,你會比我們更有情趣!
家鄉有雄奇秀麗的方山,有如詩如畫的太湖水庫,還有景色優美的仰天湖林場,你去走一走,看一看,像古代的旅行家徐霞客一樣,走遍祖國各地,飽覽名山秀水,一定讓你見多識廣的。你還沒有心動嗎?
去一趟仰天湖吧,一定讓你不虛此行。你可以去那裏採摘茶葉,可以去那裏採摘摘公,還可以在那裏放風箏,因爲那裏地勢廣闊、平坦,有沒有障礙物。
湖南仰天湖導遊詞 篇2
依仰天湖中心半徑15千米的範圍內,不僅囊括了高原曠野上舉世奇觀的仰天巨佛和離粵港澳最近的草原溼地景觀仰天湖;也有千姿百態、鬼斧神工的安源石林和凝寫蒼桑、流雲漫鎖的平頭山寨;還涵蓋有十里杜鵑、霧海重田、高山觀日、晴雪雲耕、通天洞峽、滴水岱瀑等十大景觀。在歲月流逝的進程中,適時展示着非凡的特質。
郴州仰天湖清晨,從遠山的盡頭如詩如畫般冉冉升起一輪瑰麗的紅日;正午,蹄鈴聲聲,喚起遙遠的孩提夢幻,讓人置身於金色童年的遐想之中;黃昏、日暮燃照着天海穹蒼,派生出一種落霞與孤雁齊飛的意境;入夜堆堆篝火溶盡湖底點點星光,遠處牧帳傳來悠揚的雲琴聲音韻,載歌載舞的雙雙情侶,浪漫的氣氛頓時漫延開來。
春天,仰天湖大草原方圓數十公里映山紅遍佈山崗,燦若雲霞、浸漫在茫茫霧靄之中;夏日來臨,南風輕拂下的草野山巒,牛馬倘祥在高崗之上,構成一幅幅怡然的優美畫卷;而月光沐浴下的秋日蕩葦,橋曲雁飛,呈現一片迷朦景象;入冬以後,雪原高坡下,層層雲濤素海,縷縷熱氣從湖面徐徐升騰,蔚爲壯觀。
從仰天湖主峯分流的水源系統,經過億萬年的演化過程、切割出許多高峽溝谷,形成了衆多的溪流泉瀑,最大垂直落差近百餘丈,勾畫出騎田嶺山脈一頁頁神韻之筆。那一串串嶺脊之上的梯田,在夕陽的輝映之下,和托出耕耘者的身影,那雲隙之中的山莊,是人類世代繁衍的象徵。
穿過平頭寨原始叢林,仰天湖南向下游景區。巨大的山體兩翼凸露着一片中國最大的喀斯特石林地貌。它們相對高度在20—60米之間,有的通身如玉,潔白似雪;有的象飛禽走獸,萬千姿態。從石筍巖體下垂的粗大藤蔓,網絡了面積數平方公里的崢嶸歲月,讓人們遊離於“世外桃園”。
湖南仰天湖導遊詞 篇3
莽山,原包括莽山峒、笠頭峒、溶家峒和西山峒,這4峒地處湘粵兩省邊界,林菁相接,山水相連,巖谷深阻,林海茫茫,形勢險要,成爲歷代瑤漢人民起義的發源地和根據地,也屢遭官府重兵圍剿和屠殺。宋隆興二年(1146),縣人李金聯合瑤漢人民一道舉行起義,先後攻克郴州、桂陽、寧遠,廣東連州、韶州、英州、德慶、肇慶,廣西賀州、梧州等州縣,朝廷派湖南安撫使劉珙會同湘、鄂、贛、粵、黔5省官兵鎮壓。乾道元年(1165)八月,李金率部退至莽山何家峒,因部下曹彥叛變,李金不幸遇害。餘部在瑤族人民的幫助下潛入山谷,堅持鬥爭。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苗族首領譚應貞、杜回子以莽山爲根據地,領導湘粵邊境的苗族、瑤族及漢族人民起義,官府派重兵往莽山鎮壓,所有四十八山九溪十八峒的苗族瑤族均遭到血腥屠殺,“大兵征剿,後民十亡六七”,原來瑤人聚居地蕨子坪,因殺戮殆盡,地成廢墟,故稱“絕子坪”(一名蕨子坪,現改成“澤子坪”)。
明正德元年(1506),知縣邱雲漢詳報上司剿平“匪寇”,招民耕種荒廢田園,由江夏人黃福安、瑤人趙文才入山承頂莽山瑤糧58石,此後瑤族陸續遷入莽山,裏甲戶口漸增。正德五年(1510),郴桂守備署由桂陽州移駐宜章,兼防2州7縣,後增8縣,並在瑤民出入險要山隘溪峒處,設立哨、堡、營、司、塘,派兵駐守。正德十二年(1517),莽山、西山、笠頭洞瑤族首領龔福全、李斌、梁柏桂、陽延壽率湘粵邊境瑤漢農民起義,四路出擊,攻克州縣。朝廷派都御使秦金、贛撫王守仁調集湘、贛、粵3省官軍和地方武裝共同圍剿,追至莽山,破寨柵九十,俘義軍3000餘人,龔福全、李斌等被擒遇害,瑤漢人民又一次遭到殘酷殺害和洗劫。秦金對瑤族實行先剿後撫、剿撫並舉的政策,並派鄒千長、丁千長守西山,黃千長守大羅山,劉千長守象牙山。崇禎九年(1636),臨(武)藍(山)礦工起義連結宜章縣和廣東九峯瑤族“嘯聚萬計”,開倉濟貧,瑤漢人民團結戰鬥,先克郴(州)桂(陽),繼克衡陽、長沙,挺進贛南粵北,朝廷派湘、粵、鄂、贛4 省兵力,集結宜章,攻打莽山,合兵圍剿,但瑤漢人民堅強不屈,提出“官有萬兵、我有萬山、敵來我走、敵去我還”的作戰方針,鬥爭持續達4年之久。
“清順治二年(1645),明副總兵曹志建統兵萬餘,由寧遠進剿四年冬,復來據郴。五年,據龍虎關。自稱公爵,委換衡、永、郴、桂各官。六年,旋入縣境,劫持黃沙、笆籬二堡,殺戮傷慘甚於流賊。清兵圍之莽山蕨子坪,糧盡,盡殲之”。縣內有人研究認爲,曹志建系李自成冒名頂替,故提出“李自成死於莽山”之說。李自成的歸宿由死於通山、石門等二說增爲通山、石門、莽山等三說,國內史學界一時紛紛揚揚,使得許多專家學者前往莽山追蹤調查。
道光十一年(1831)十二月,江華瑤族首領趙金龍於錦田起義,莽山大多數瑤人前往參加,攻克藍山、江華各縣、擊斃常德提督海陵阿寶慶和協將馬韜。次年三月,湖廣提督羅思舉、貴州提督餘步雲率官軍鎮壓,起義失敗,部份起義軍官兵疏散隱蔽於莽山。咸豐元年(1851)八月初七,婦女領袖王蕭氏在莽山天塘灣、塘坊嶺率衆一舉擊斃官府守備趙鴻賓、千總張凌雲、把總杜瑞、額外各1人及兵丁11人,其聲震朝廷,不數日,官府增兵瘋狂反撲,王蕭氏不幸被俘遇害。自此以後,兵事迭起,官軍經常往莽山進剿,湖南巡撫駱秉章以莽山形勢險要,劃爲特別區,督辦團練,名永安團,全峒瑤民僅400餘戶,辦團養兵百姓負擔日重。
民國時期,官匪頻繁劫掠莽山,經常發生戰事。莽山天堂灣、何家、謝家、園嶺、南門莊、小黃家遭匪反覆蹂躪,匪徒們殺害瑤民、焚燒房屋,擄走人丁,搶劫財物。莽山復創永安團,募常備兵20名,預備兵40名,兵費開支全部。
1950 年 4 月,成立莽山鄉。1956 年 9 月,成立莽山森林經營所。1958 年 3 月,莽山森林經營所改稱國營莽山林場,直屬湖南省林業廳。10 月,莽山鄉改稱莽山人民公社,併入莽山林場,該林場復歸宜章縣管轄。1961 年 9月,場、社分設,林場收歸湖南省業林業廳直轄,莽山人民公社屬縣管轄。 1972 年,林場下放郴州地區管轄。1982年,莽山林場更名爲湖南省郴州地區莽山林業管理局,莽山人民公社更名爲莽山瑤族人民公社。1984 年,莽山瑤族人民公社改稱莽山鄉人民政府。1992 年 7月,經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莽山國家森林公園”,11 月,郴州地區編制委員會批准設立莽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與莽山林管局合署辦公,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1994年 4 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湖南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爾後相繼設立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實行三塊牌子一套班子。1998 年莽山林業管理局改稱莽山國有林業管理局。20__ 年 12 月,林管局下放至宜章縣管轄,正處級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設有 12 個職能科室, 12 個二級機構。是年,莽山總人口 8183人,其中莽山林管局在職幹部職工 806 人,離退休 457 人,家屬 607 人,餘爲莽山鄉瑤族和客家人。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