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的導遊詞(精選6篇)

湖南郴州的導遊詞 篇1

  郴州有許多令人神往的地方,如:煙波浩淼的東江湖、怪石嶙峋的飛天山,風景優美的蘇仙嶺……其中,我最喜歡的綠樹成林的蘇仙嶺。

  那裏的自然景觀令人心曠神怡:奼紫嫣紅的花爭奇鬥豔,綠油油的小草給大地鋪上了一張毛茸茸的綠地毯,草地上大樹成林,十分壯觀。

  在通往蘇仙嶺的路上,還有許多箇造型別致的“福”字,聽說,只要踩了這些賦予美好祝願“福”,你這一年都有好運氣。

  蘇仙嶺還流傳着一箇動人的傳說。一箇年輕漂亮的姑娘去河邊洗衣服,不小心喫掉一根絲帶。後來,她懷孕了。爸媽將她趕出了家門。她生下了那個孩子,是個男孩,取名爲蘇仙。後來,蘇仙得到仙人指導,最終成仙。每次我去登蘇仙嶺,我都要纏着媽媽講講這個美麗的傳說。

  郴州還有很多赫赫有名的小喫:美味可口的東江魚、香飄十里的臨武鴨、酸辣可口的棲楓渡魚粉……一說起棲楓渡魚粉,我的口水就直流。我們喜歡把魚粉當早餐喫。邀上三五個好朋友,每人喫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魚粉,再夾一點酸豆角,這種物美價廉的早餐簡直比美味佳餚還要美味。

  我們郴州的建築極具民族風情。古老的裕后街以前是破舊不堪的,現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城市建設。現在,裕后街高樓林立,裕后街既氣派又熱鬧,每天來往的人是車水馬龍,變化非常大。

  小時候,春天時,我倒在軟綿綿、綠油油的草地上看藍天白雲;夏天,我和小夥伴在河邊玩打水仗;秋天,落葉飄飄,我和哥哥爬樹摘果子,果子的滋味好極了,又脆又甜;冬天,我和哥哥、姐姐打雪仗、堆雪人,開心極了。

  郴州,生我養我的故鄉,我愛您!

湖南郴州的導遊詞 篇2

  大家好!歡迎來到湖南著名風景名勝區——郴州蘇仙嶺旅遊觀光,郴州號稱“湘南門戶”,是湖南省14個市州中最靠南的一箇地級市。郴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自西漢設置桂陽郡起便是湘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佔。椰州在中圄文化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早在漢時便有了蘇仙的神話故事流傳於世,後來《蘇耽歌》被收人《古詩源》,成爲現存最早的民間古詩之一。三國時期,魏人楊元鳳編纂《桂陽記》,成爲湖南第一部地方誌。秀麗的山水風光和浪漫的神話故事,吸引了無數遷客騷人到郴州旅遊,如宋之問、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王昌齡、杜甫、李吉甫等。宋朝著名詞人秦觀在《踏莎行?郴州旅舍》中的一句“郴江幸自繞郴山,爲誰流下瀟湘去。”讓郴州更加名聞天下。

  郴州旅遊區共有遊覽景點近百處,涵蓋了自然風光、文物古蹟、革命聖地和民俗風情等各種類型。在衆多的旅遊景'點中,蘇仙嶺元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蘇仙嶺又叫牛脾山,位於郴州市區東側,海拔526米。“山雖不高”,但相傳西漢時期蘇耽成仙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所以稱之爲蘇仙嶺,享有“道家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稱。

  現在所處的地方是“遇仙橋”,聽到這個名字,有些朋友可能會聯想到漢代留侯張良橋一匕遇黃石公傳授兵書的故事。不過,眼前這座橋與張良無關,是一位比張良晚幾十年的少年——蘇耽遇仙的地方。

  在遇仙橋的對面,大家可以看見一座古樸的院落,這裏就是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郴州旅舍”。郴州旅捨本是古代一座平淡無奇的客棧,因蘇東坡的弟子、“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曾經在此居住,並以此爲題作詞一首而聲名鵲起。北宋紹聖三年即公元1096年,秦觀被貶官流放,途中披宿這座客棧。在春寒料峭的日子裏,秦觀看着窗外暮色朦朧,冷月鋪霜,身在陋舍,心憂天下,惆悵萬千地寫下了《踏莎行?郴州旅舍》這一千古名篇。原來的郴州旅舍早已譭棄,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是在1989年按宋代營造法式和湘南民居風格重建的,內設三牆門樓,總面積達100多平方米。門樓正匾上的“郴州旅舍”四個大字由原湖南省政協主席劉正手書,展覽室的門額“淮海遺芳”由秦觀第33代子孫、秦學會副會長、揚州大學教授秦子卿撰寫。

  歷史上有許多名人到訪過郴州。前面剛看過秦觀到訪的遺蹟郴州旅舍,這裏的桃花居則與另一位名人有關,他就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徐霞客是江蘇江陰人,生於公元586年,卒於公元1641年。徐霞客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旅行家,也是中圄古代科學考察旅行的代表人物。1636年起,徐霞客離開家鄉進行了一次長達四年之久的遠遊,次年經江酉進人湖南郴州。在郴州旅行期間,有一天他在路上遇雨,正好見到附近有一座道觀,遂迸去避雨。這座道觀就是蘇仙嶺上的乳仙宮,也就是現在的桃花居。這一段經歷在《徐霞客遊記》中有記載。

  現在所到的地方是白鹿洞,也就是神奇的蘇仙誕生地。相傳在西汊文帝年間,郴州東門外有位潘氏姑娘在郴江邊洗衣時發現順水漂來一根十分漂亮的紅絲帶。潘姑娘一時好奇,便用手去撈,卻不想絲帶纏在手上,怎麼也解不開。情急之下,潘姑娘用嘴去咬,結果不咬則已,一咬,這絲帶竟然滑進了肚子裏。過了一段時間,潘姑娘發現自己莫名其妙地懷孕了。在當時,未婚的女兒家懷孕可是見不得人的。爲了躲避流言蜚語,潘姑娘逃到了牛脾山的桃花洞裏。到了七月十五,潘姑娘生下一個男孩。這不明不白的孩子可不能帶回去,於是潘姑娘忍痛將兒子扔在山洞裏回了家。兒是孃的心頭肉呵,過了幾天,實在放心不下的潘姑娘決定偷偷回山洞來看一看。在山洞口,她卻驚奇地發現,孩子安然無恙,一隻白鶴正張開雙翅爲孩子禦寒,一頭母鹿正跪下前腿爲孩子餵奶。這便是“白鹿洞”洞名的由來。唉,連動物都知道愛護生命,潘姑娘又怎麼忍心再丟下孩子不管呢?於是潘姑娘毅然將孩子帶回家撫養成人。長大後,孩子要上學了,可沒有父親怎麼取名呀?教書先生聽說後就問孩子:“你到學堂門口看一下,看到什麼就告訴我。”孩子出門一看,有一箇人用禾草串魚懸掛在樹上,自己枕着樹根呼呼大睡。教書先生說:“嗯,禾草串魚,是個‘蘇’字,枕樹而臥,是個‘耽’字,你就叫蘇耽吧。”

  少年蘇耽同母親一起住在牛脾山的山腳下,生活十分清苦。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蘇耽從小就聰明懂事,每天上山砍柴補貼家用。有一天,在遇仙橋旁邊,他遇見了一位老仙翁,學會了仙術。從此,他治病救人,幫助鄉鄰,終於感動天帝,修道成仙,法號“蘇仙”,人們也就把他誕生和居住的牛脾山改名叫了蘇仙嶺。據說,蘇仙曾經多次幫助椰州老百姓度過瘟疫災害,所以直到今天,郴州當地不少老人們仍然供奉着蘇仙的牌位。

  離白鹿洞不遠,大家可以看到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絕碑。秦觀去世後,蘇軾十分悲痛。將《踏莎行。郴州旅舍》的最後兩句“郴江幸自繞郴山,爲誰流下瀟湘去。”寫在自己的扇子上,並且附了“少遊已矣,雖萬人可贖?”的跋語。後來,著名書法家米芾把秦觀的詞和蘇軾的跋書寫下來,流傳於世。南宋年間,郴州知軍鄒恭附庸風雅,命人將秦詞、蘇跋和米書一併摹刻在白鹿洞附近的巖壁上,形成502釐米高、46釐米寬的摩崖石碑,世稱“三絕碑”。

湖南郴州的導遊詞 篇3

  我不是郴州人,但在郴州工作、生活、學習差不多四十多年時間,閒暇之際,偕丈夫、孩子、親朋好友遊覽郴州,真是心曠神怡,人生一樂事也。

  郴州地處五嶺,史稱“五嶺明珠””意爲“林中之城”,爲中原內地通往南陲的要道,是被朝廷放逐、貶押到南方邊境的官員的必經之路。郴州的自然風光有着突出的地方色彩,神話般的故事和千百年的名勝古蹟點綴在山巒起伏,層林蒼壁的幽谷、奇峯、洪濤、古廟、曲水、絕洞之間,更增加了郴州風光的谷雅色彩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形成了郴州處處有自然風光可覽、有典故詩章可賞、有神話故事可講的獨特的地方風格。今日的郴州,的確是那種“翠滴田疇個、綠漫溪渡、山穿新意無重數”的詩畫般的境地。理郴州市西南約17公里的安和鄉內的坦山,有一天造地設千姿百態的石鐘乳凝成的奇妙溶洞,稱之爲“萬華巖”是諸景羅列井水交融的湘南奇洞,入口處天然屏障,氣勢宏偉壯觀,宛如神仙蓋頂,入洞如進仙界,似夢似真;所見多節鐘乳石聯藕,巨型流石壩和水下晶錐等天然奇景,實爲國內罕有,可與桂林七星巖媲美。位於郴州市東北方向離市中心三華里的“蘇仙嶺”更是中外馳名的風景遊覽勝地,是儼然仙境的山嶽型公園。全嶺海爬562米,周圍長16公里,景區近1600畝。剛來到山底下,首先奉獻給你的是不同凡響的白鹿洞,相傳是古時白鹿爲蘇耽哺乳的地方,洞口有玉溪淌過,清澄碧綠,溪房松柏合抱,鬱鬱蔥蔥,洞室開闊,深邃,洞中崖石起伏。從白鹿洞拾級而上,行至100多米,有一數丈的天然大石壁,這就是著名珍貴奇豔的“三絕碑”。它是北宋著名詞人秦觀的詞、大文學家蘇軾的跋和書法家米蒂的字合作的著名碑帖,稱得上是名勝碑帖中的一朵奇葩,聲名遠播。現已列入湖南省重點保護文物,並編入《中國名勝詞典》三絕碑的動人故事和它的藝術價值代代相傳,以它獨有的風格吸引着中外遊客,爲後世人所欣賞、傳頌。歷代文人賢士仰慕郴州,留下了摩崖石刻書畫題記數十處,詩詞跋賦近百篇。登上蘇仙嶺最高峯,腑看全境,古木參天,有82種352科,內屬國家珍貴樹種21種,百年以上的名木160多珠,當年幽禁張學良將軍住宅前的桂花樹,已歷經630餘年了,至今枝葉繁茂,香繞古樹。挺奇拔秀的“蘇嶺雲松”爲郴州八景之冠。聳立在蘇仙嶺頂峯的蘇仙觀,是一座樓閣森嚴的道觀建築,整個建築有正殿三進,分上中下三廳,兩邊有偏殿,稱之爲東西廂,東西廂清新幽雅,窗明几淨,憑欄遠眺,郴城全景盡收眼底。陰雨天氣,渺渺茫茫,高聳入雲,故有“金碧樓臺依半空”之感,是我國““七十二福地”中的“天下第十八福地”離郴州市東部約45公里處,是有名的東江風景名勝區,在這裏,有一座湖南省迄今最大的調峯電站——東江水電站(四臺12.5千瓦巨型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50萬千瓦);有我國最高氣勢宏偉的雙曲拱壩(壩高157米,頂寬7米,壩頂中心弧共438米);有一座煙波浩瀚的人工湖——東江湖,號稱“湘南洞庭”。(面積160平方公里,蓄水81.2立方米)整個景區體現了雄、奇、秀、曠、幽的自然風景特色,被湖南省政府定爲省級風景區,東江湖上的兜率巖,峭壁臨江,一洞通幽,浪拍懸岸,別有一番天地。洞中有洞,洞洞相連,奇形怪狀的鐘乳石千姿百態,蔚爲壯觀,猶如闖進了一箇巨大的迷宮。離資興新城十多里遠的黃草哲水,“天下第一漂“又不知醉倒了多少好男好女。

  郴州美麗端莊的秀姿水色還表現郴州八景,古時稱郴陽八景:“蘇嶺雲松”爲八景之冠,其他七景各領風騷、爭妍鬥嬌:如“天生麗質窟泉湧,妖媚動人深莫測的“北湖水月”、(在北湖公園內);“清韻飛來紅樹外,餘音半繞白雲中”的“南塔鐘聲”、(與蘇仙嶺相望,位於城南文明山)、“千家樓閣雙眸底,萬里峯巒一望窗”的“東山”一覽(即郴州東塔嶺);“緲茫遠自白根出,喧吼深疑天上來”的“魚絳飛雷”、(座落在城東15公里處);“羣峯高聳掛白綾,色膠如雪飛瀉來”的“湘山瀑布”、(出城東7公里的王仙嶺);“龍樂深潛魚自樂,遠塘風送稻花磬”的.“龍泉煙霧”、(城南的南湖”);還有那“清洌淵淵一竇園,一邊冷來一邊暖”的“圓泉香雪”即“天下十八泉”、(城南7.5公里的會勝寺側石壁上)。郴州八景像一幅幅彩色畫劵,映照烘托出郴州雄偉的身姿,構成了湘南勝地的壯景。

  郴州城內體育多彩多姿,郴州體育訓練基地,座落在北湖公園左側,是我國重點建設十大體育訓練基地,佔地14萬平方公里,現有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有訓練館三座,餐廳1座,可容納5000名觀衆階梯式看臺,院內環境優靜,風景奇麗,有“園中之園”、“體育之園”之稱,是中國女排歷兵練馬,出征世界,蟬聯“五聯冠”的騰飛之地,南臨東風廣場,北臨體育訓練基地,還有一座現代化建築的“科學管”佔地3.4萬平方米,現有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它是湖南省一家多學科的綜合性科學館,1994年10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中國科協青年部把該館列爲全國重點單位之一;座落在地區煤炭局大院內的“炎帝陵”和“炎帝祠碑”,屬於郴州在秦漢時期的故址,也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爲重點保護文物;市內的北湖公園,早已對外開放,是一座標誌着現代化建築藝術的公園,假山、草地、碧水、小溪、鐵索、茶廳、人造森林、蹺蹺板、飛機場、遊樂園、真真切切一箇匠心獨運、巧奪天工、活生生的人造大觀園。歷年改建的蘇仙、環城、燕泉、青年、郴州大道等公路,宛如一條條白色的綢帶,纏繞在郴州城內,把郴州點綴得熠熠生輝,豐腴迷人。

  北瞻衡嶽之秀,南直五嶺之衝,郴州——美麗的郴州。中外遊人盛讚郴州風光勝南嶽,郴州秀色甲湖南,確實是名不虛傳。

湖南郴州的導遊詞 篇4

  大家好!

  熱忱歡迎你們來到“三湘壽佛地,五嶺飛天山”旅遊觀光。

  飛天山旅遊風景區,位於郴州市城郊甦仙區橋口鎮境內,屬典型的丹霞地質地貌。這裏既有霞山碧水、秀峯險寨、草坡峽谷等獨特的自然景觀,又有摩崖石刻、千年懸棺、石佛廟宇等神祕的歷史古蹟,它還是古城郴州傳說中半人半仙的傳奇人物“壽佛老爺”修行得道的地方。因此,飛天山自古便有了“壽山佛地”之美譽。好了,現在就讓我們沿着曲折綿長的挑鹽古道,開始今天浪漫的飛天山之旅吧!

  洗心池

  飛天山諸峯海拔並不算高,但視野極爲開闊,山頂往往是平坦的草坡,充滿高山草原風情。我們現在穿行的只是飛天山諸多山頂草原的一小塊,洗心池就在草坪的東邊。相傳壽佛在飛天山修行時常常在池水中沐浴淨身,並命名該池爲“洗心池”,即“洗卻塵念,一心向佛”之意。在夏秋月夜,靜坐池邊,人在山頂,月朗星疏,感覺飄飄欲仙,“心池夏月”是飛天山一大美景。

  壽佛寺

  大家沿着石徑繼續前行,突覺豁然開朗,氣勢不凡,這地方一定不同尋常!的確,我們現在所站的地方當年是一座巨大的廟宇,叫壽佛寺,是當地百姓爲供奉“壽佛老爺”而籌資修建的一座大廟。相傳壽佛是與蘇仙齊名的郴州又一傳說奇人。它本姓周,唐朝天寶年間人,家在飛天山下朗肚坪周家嶺,修行得道後,遊歷郴州各地,爲黎民百姓造福。在壽佛的庇廕之下,周家嶺方圓百里經年風調雨順,無病無災。當地人感激壽佛,出資在飛天山選了這塊風水寶地建造了壽佛寺,以供奉壽佛,澤被子孫。壽佛寺歷史上常年晨鐘暮鼓,梵唄悠揚,香客雲集,聞名遐邇。“壽山晨鐘”是飛天山古佳景之一。可惜壽佛寺歷史上屢遭兵災火患。我們現在看到的遺址是清朝同治末年重建的,大家看這塊《重修壽佛殿序》的石刻碑文,可對壽佛寺的歷史有進一步的瞭解。1958年“大躍進”時,壽佛寺再次被人拆毀,令人長嘆惜憐。如能重修,真是功在千秋,恩及子孫的一件大好事。

  聖母巖

  站在壽佛寺前的懸崖上朝對岸看過去,只見一頭巨大的石獅橫臥江邊,威猛雄壯,這就是“獅子嶺”。再朝前看去,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被稱爲“江南一絕”的聖母巖了(也叫女陰巖)。大家知道,在廣東丹霞山有號稱“世界一絕”的陽元石,酷似男根,其大無比,無以配者,如能配之,唯有飛天山的“她”了,可謂一南一北,陰陽平衡,皆因形象逼真,碩大無比,而令人嘆爲叫絕!

  臥牛山

  沿着石徑依山而下,來到江邊,我們開始乘船遊覽一段秀美的水上風光——翠江。在這靜謐、青翠的山水之間,我們可以領略到桂林山水的靈秀,湘西小河的古樸,同時這裏還隱伏着三峽風光的雄壯,如果在夏秋季節的早晨或黃昏,江面會浮着一層薄薄的白霧,泛舟水上,彷彿船在雲中行,人如畫裏遊。大家看右邊,一頭同前面石獅一樣大小的石牛俯臥江邊,兩隻大大的牛眼在鼻子的兩邊,那優美的軀幹線條是那樣地流暢,這就是臥牛山。

  千年懸棺

  懸棺因爲懸在臥牛山酷似牛口的洞穴之中,故又稱牛口懸棺。關於懸棺,我們從史料或電視片中略有所知。之所以稱懸棺,皆因棺木葬於懸崖之上,就像懸崖上老鷹的巢一樣懸掛,是古代人一種神祕的葬法。據瞭解;牛口懸棺爲宋代所葬,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了,國內懸棺中像牛口懸棺保存這樣完好,如此具有觀賞性的尚不多見。這龐大的棺木究竟是怎樣送上懸崖的呢?真是千古之謎。

  石佛山

  泊舟於巖壁之下,踩上級級石階,仰頭可見如刀砍斧劈的巨大赤壁,壯偉陽剛,氣吞山河,這裏就是神仙寨。巖壁之下1600年前西晉時期的石佛像羣雕,確爲罕見,神仙寨因之又稱爲石佛山,山下的寺廟也被稱石佛山寺。石佛山摩崖石刻共有七尊佛像,大小不一,造型各異,有端坐的、靜立的、飛天的,右邊獨立的女佛輕張雙臂,神態祥和,豐腴含笑;那騰空橫飛的小飛天佛,據說只有在陝西、甘肅及敦煌一帶纔可見到,在南方從未有過,因而尤顯珍貴。

  兩江口

  站在石佛山前,眼見碧水翠竹,險灘奇石,扁舟輕渡,風光綺麗。哦,我們身處山水畫廊的兩江口了。兩江口又稱郴江口,是郴江與翠江的交匯處,南通東江,北人耒水而奔湘江。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遊歷至此,在其《楚遊日記》中稱讚此處:“江口諸峯俱石崖盤立。無一山不奇,無土不麗”。南宋詩人阮閱任郴州知府時,寫有七律詩《郴江口》:“扁舟斗轉急如飛,對此令人憶退之。不但郴江有佳句,叉魚禱雨盡留詩。”詩中“退之”兩字,即唐代文豪韓愈的字。韓愈到郴州,留有《郴口》、《叉魚招張功曹》、《郴江禱雨》等詩。從詩中描寫可見,800多年前,兩江口便是風調雨順、人煙繁鬧的好去處。這裏還有半副對聯令人稱奇。上聯是“一渡兩江三上岸”,生動地描述了一條渡船在兩江口匯合處的三個渡口擺渡的情景。上聯依舊,但至今無人能對出下聯來,大家想試一試嗎?

  飛天峽谷

  再次棄舟從岸,我們將要穿越的是一段神奇的峽谷,叫飛天大峽谷。億萬年來,由於地質構造運動和水流的沖蝕,飛天山形成了許多的溝溝壑壑,峽谷縱橫,飛天峽谷就是其中的一段。大家看峽谷兩邊,懸崖峭壁,山勢險峻,山頂灌木蔥蘢,谷底水流潺潺,魚翔淺底。人行其中彷彿穿行時空隧道,幽明相隔。

  老虎山

  山道彎彎,峯迴路轉,眼前豁然開朗,一條鑿在岩石上的石級古道,躍人眼簾,彷彿是登天雲梯。“老虎山”幾個紅色大字就刻在古道旁的石壁上。老虎山之所以稱爲老虎山,一則是因爲此處當年曾有老虎出沒。再則,站在山頂,可以看到我們腳下的山體很像一隻老虎,有狹長平整的老虎背,還有摸不得的老虎屁股,以及長長的堅實有力的老虎尾巴。

  聚仙台

  爬上老虎山,穿過楊梅林,頓覺雄風四起,白雲端坐,瑞氣浮動,縱橫萬里,石如汪洋,芳草連天,千山萬水盡收眼底,好一派人間仙境,“美人山上看美人,聚仙台裏聚神仙”,漫步聚仙台,飛天山無限美景盡在眼中,遠看睡美人,近觀神仙指。相傳當年八仙前往東海時,途經此處,迷戀于飛天山的美景,曾在臺上豪飲美酒,聚會一番,“聚仙台”因之得名。

  飛天山睡美人

  站在聚仙台,遠看飛天峯,整個山峯就像一箇巨大的側臥着的佛像,所以此山又叫臥佛山。不過,不知什麼年代,有好事者發現,山峯更像一箇仰臥着的美女。你們看,美女頭枕南方,腳朝北方,梳着古典的髮髻,小巧挺拔的鼻子,高聳的雙乳,平坦而又有一絲起伏的腹部,修長的雙腿,構成一幅線條優美的睡美人圖像。睡美人神奇的自然景觀,爲飛天山平添了無限生命的色彩。

  壽高臺

  穿過縱馬馳騁的高山草原,爬上飛天峯108級石階,大家終於站在了“壽高臺”上。相傳壽佛老爺就是在此處得道昇天,位列佛門的。站在壽高臺,猶如立馬滄海,氣勢崢嶸,征服一切的壯志雄心會油然而生。據稱,常常登臨壽高臺的人,必將多福多壽,一生平安。希望大家有機會能常登壽高臺,汲取天地之靈氣,沐浴自然之精華,可以長命百歲喲!

  賽蓬萊

  下了壽高臺,沿着通幽之曲徑,我們到了另一處蓬萊仙境——蓬萊洞。在蓬萊洞的洞壁上,可以看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手書的“賽蓬萊”、“昌黎書”幾個字,蒼勁有力,流傳千古。

  各位遊客,爲了豐富景區的內涵,飛天山風景區已作出新的規劃,正在加快建設。不久的將來飛天山將會以更加綽約的風姿迎候八方嘉賓!關於飛天山我就講解到這裏,非常高興與各位共同度過這快樂的飛天山之旅。歡迎您下次再遊飛天山。祝各位旅途愉快,一路順風!

湖南郴州的導遊詞 篇5

  自從我看了萬華巖的風景圖後,我就夢想着去遊一次萬華巖,今天,我終於夢想成真了。

  早晨,天灰朦朦的,可我心裏卻美滋滋。喫完早餐後,天空也隨着我快樂的心情而明朗起來,久違的太陽終於露出了笑臉。我們一家人乘坐公共汽車晃晃悠悠地出發了,經過近一箇小時的路程,我們來到了這個小有名氣的省級風景名勝區——萬華巖。

  春節後的景區特別熱鬧,購買門票的人在售票窗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似乎每一分鐘都有人向門口擁來,這時我才領悟到人山人海的氣勢。好不容易買到了票,我們迫不及待地向洞口走去,遠遠望去,洞口石壁如削,氣勢非凡,一股瀑布從巖頂上飛奔而下,給洞口掛上了一幅美麗壯觀的銀色水簾,哇!真壯觀啊!巖頂上“萬華巖”三個大字剛勁有力,隱隱約約透着一股神祕的魅力,聽說這可是南宋理學家張南軒題名的。

  走進萬華巖洞內,一絲清爽的習風迎面而來,給人一股清新亮麗的感覺,在這美妙的感受中,我們在導遊的帶領下開始了洞中的奇妙之旅。

  首先我們來到了洞內第一觀“萬花迎賓”,譁!太神奇了!這裏的鐘乳石形色各異,千姿百態,有玫瑰花、迎春花、荷花、茉莉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綻放着它們天然的光彩,表達着它們對遊客的熱情與豪放,呈現出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色,讓我不得不驚歎大自然的神奇和偉大。

  接着我們觀賞了令人生畏,讓人膽顫心驚的“巨蟒捕食”;梯田層層的“稻香遍野”;折皺華麗,好像舞臺幕布緩緩拉開的“玉女垂簾”;白雪蓋頂,晶瑩奪目的“雪宮”……還有我最喜歡的“四通迷宮”,裏面的路彎曲不平,崎嶇狹窄,但不管你從哪個入口進去,不管你選擇走哪一條路,你都能找到出口,怎麼樣?是不是非常神奇呢?對,就有這麼神奇!

  經過一箇多小時的參觀遊覽,我終於領略了這洞內有天、洞內有洞,具有古、奇、絕、幽等特點的溶洞奇觀。

  如果你想一飽眼福,那就請你到“福城”的萬華巖來玩吧!

湖南郴州的導遊詞 篇6

  仰天湖草原風景旅遊區位於湖南郴州騎田嶺山系這巔中樞地段,泛指以仰天巨佛、天湖草原、安源石林爲構架組成面積約40平方千米,呈金三角分佈的景區範疇。仰天湖爲地球板塊漂移擠壓隆起作用遺留於南嶺之巔的一處高原溼地,其自然水泊面積20餘畝,海撥高度1350米,是懸繫於長江、珠江分水線與"京珠高速"十字交點旁的一顆璀燦明珠。亦爲自由旅人作家譽爲“地球上(北江之源)的一顆眼淚。

  仰天湖造就了中國南方遊牧的神話,同時也創下了南嶺極頂天然水域高度之最。站在仰天湖區草崗鳥瞰四周,翠竹百里延綿、雲田重重迭迭,形成了獨有竹海仙田現象。

  離仰天湖不足一公里的迷魂谷中,微縮了衆多峽谷景觀,讓遊人既可望又可及,有驚無險而留連忘返。

  依仰天湖中心半徑15千米的範圍內,不僅囊括了高原曠野上舉世奇觀的'仰天巨佛和離粵港澳最近的草原溼地景觀仰天湖,也有千姿百態、鬼斧神工的安源石林和凝寫蒼桑、流雲漫鎖的平頭山寨,還涵蓋有十里杜鵑、霧海重田、高山觀日、晴雪雲耕、通天洞峽、滴水岱瀑等十大景觀。在歲月流逝的進程中,適時展示着非凡的特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