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重慶金刀峽的導遊詞(通用9篇)
介紹重慶金刀峽的導遊詞 篇1
金刀峽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今天,我便化身小導遊,帶大家去金刀峽遊覽一番。話不多講,我先帶你們去看看驚魂臺。
說到驚魂臺,我得提醒大家一句,有恐高症的朋友千萬不要過去!驚魂臺長約五米,寬三米,站在臺上向下望,不寒而慄之感油然而生。傳說解放戰爭時,雙槍老太婆派她手下十餘人去解救被捕的共產黨人員,誰知道結果失敗了,被敵人圍了起來,彈盡糧絕。他們一行十餘人手挽手,肩並肩跳下山崖,英勇就義。敵人被嚇得魂飛魄散,由此得名爲驚魂臺。好了,故事講完了,讓我們去下一個景點吧–藏刀洞。
說到金刀峽,何謂“金刀”?刀在哪裏?這不得不讓人產生遐想。傳說藏刀洞就是大夏國將軍張昆得獲金刀之處。站在觀景臺,放眼望去,彷彿一把金刀高懸洞頂,刀光閃閃,寒氣逼人。其實藏刀洞乃是一座橫臥於峽中的自生橋。該洞是由於億萬年前的地殼運動形成的溶洞,洞內長年在二氧化碳流水的作用下,形成了今天的藏刀洞。彈指間,上億年時光灰飛煙滅……。
好了,今天的遊覽就到這裏吧!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風景如畫的金刀峽,定是你無悔的選擇!
介紹重慶金刀峽的導遊詞 篇2
太陽如個火球烘烤着大地,在天上放出刺眼的光芒,但我的心情依然愉快,因爲我去了重慶的金刀峽。
來到這個美麗的地方,我第一眼看到那裏的人停車非常奇怪,他們把車停在了馬路中間,這可是我重來沒看到過的景象,當然,馬路少不了交警,而他們那裏,沒有人穿着交警的服裝,倒有幾個人穿着很想牛仔,手臂上還帶着一箇”自願者“的標誌,看上去很像指揮交通的,而這些異象還不足爲奇,最奇異的,當然是這裏名揚潛力的”水上餐廳“。從上面望去,一箇個遮陽篷立在水中,遮陽篷下面還有喫飯的桌子和凳子,迫不及待的我”咻“地一聲跑到了水中,”啊,真爽!“在大太陽下能享受到這麼清涼的水泡在腳中,真是沒來錯地方。
我想左一看,很多小孩正拿着水槍大戰呢,只見不一會,他們就被澆成了一箇落湯雞,這麼激烈的水戰,整能沒有我,我立刻買了一把強悍的水槍,開始參加進了這場”世界大戰“中,不一會,我就與一位”戰士“開始了持久戰,可是這樣耗下去不是辦法,於是,我在千鈞一髮之際,一按,敵人,就被我殲滅了,結果由於我太驕傲自大,”碰“地一聲,就摔在了河裏,因此,我也成了”落湯雞“。
之後,我們便開始了一趟漫長的路程——爬金刀峽。起先,我很高心的走在路上,半小時過去後,我汗流浹背,口乾舌燥,腿也不聽使喚的彎了,可我的媽媽告訴我,爬金刀峽要兩個多小時呢,我頓時傻了眼,可不走又不行,唉,我只好無奈地跟上去,快到終點了,我的腿似乎已經沒有知覺,可我卻看到了調皮的小猴子,腿一下來了勁,急忙衝上前,觀看這些霸氣的”孫悟空“們。
雖然這次路途遙遠,但讓我看到了猴子,我也心滿意足了。
介紹重慶金刀峽的導遊詞 篇3
各位團友:
山水是我們心靈的歸宿,每一片葉、每一棵樹、每一朵雲彩、每一縷陽光都可能會讓大家演繹一份心情故事。朋友們拋卻心中的承載,共同分享四面山帶給我們心情的釋放。首先我給各位介紹一下四面山概況。
四面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以山、水、林、瀑爲一體的天然園林。它以森林爲基調,以瀑布爲特色,以丹霞地貌、溪流、湖泊等自然景觀爲主要內容,集山景、水景、林景和動植物景觀於一身,秀山、懸瀑、峭巖、幽林各領風騷。以高距152米的全國第一高瀑——望鄉臺瀑布爲代表的“四面山飛瀑羣”已成爲重慶新巴渝十二景之一。它處在距重慶主城西南135公里處,幅員面積213、37平方公里,屬雲貴高原大婁山北翼餘脈,東西兩面分別與綦江縣和四川省合江縣相鄰,南面與貴州省習水縣接壤,爲重慶市與貴州省之間的界山。四面山屬於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3、7攝氏度,降雨量1522、3毫米。成因上屬侵蝕剝蝕向斜倒置山地。山體由產狀近於水平的白堊系夾關組磚紅色砂岩夾薄層頁岩組成,故可稱爲丹霞地貌。山體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長17千米,寬12千米,面積約300平方千米。一般山峯海拔1000米–1700米,最高峯蜈蚣嶺海拔1709、4米,最低處海拔900米,平均海拔1300米。地勢南高北低,呈三級臺階下降,河谷深切,重力地貌發育,多裂點,嶂谷、崩塌現象。森林覆蓋率達95%。由於地質運動和水流侵蝕,區域內地形山高谷深而又縱橫交錯,溝長坡陡,懸殊的地形高差,使河流比降高,形成了衆多瀑布,構成了特有的自然景觀。
四面山的山,峻美而有靈性,圓錐形的山峯峯峯相連,山山相靠,如竹筍
拔地而起,綿亙百里,故因此得名。
四面山的林,雖沒有大興安嶺那樣連綿千里,但卻是地球同緯度地區僅存的亞熱帶闊葉林區,水土和植被都保存完好,是天然的動植物寶庫,擁有植物種類1500多種,珍稀植物有中華雙扇蕨、桫欏、鵝掌揪、銀杏、香果樹、紅豆杉等20餘種,其中中華雙扇蕨屬史前植物,與恐龍同代,在地球上瀕於絕跡。桫欏是地球上唯一倖存的木本樹蕨之一,是最古老的“活化石,被列爲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四面山有動物80多種,其中一、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云豹、毛冠鹿、獼猴、大靈貓、彈琴蛙、金雞等23種,因此四面山有“動物基因寶庫之稱。四面山的瀑布,千山萬壑四面飛瀑交相呼應。置身四面山,飛瀑四面來。瀑布衆多靈性不一,形態各異。據查,四面山有上百掛飛瀑,100米以上高度的有5掛,80米以上高度的有8掛,30米以上高度的有23掛,因此,四面山也以“瀑布之鄉的美譽名揚天下。
四面山的湖泊,雖沒有洞庭湖的浩瀚和千島的曲折,卻有處女湖的幽嫺與寧靜。湖水清明如鏡,綠影婆紗,倒影如畫。近萬米長的洪海湖,扭曲着水蛇般的腰身,靜臥在青山峻嶺之間,被多才子雅士所鍾愛。龍潭湖、林都湖、珍珠湖等8個湖泊,撒動着珍珠般的銀光,如深山莽林中的8顆璀璨明珠,四面山因此被稱爲巴渝的九寨溝。
朋友們!說完了四面山的山、林、瀑、湖外,接下來再說說四面山的霧。霧起處,四面山就像籠罩着一條條潔白飄逸的哈達。朋友們,如果在1700米高的蜈蚣嶺上觀雲海,茫茫白霧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環,天光雲影,會引發出你的滿腔情懷。雲斂霧收,現出層巒疊嶂,青山翠濤,令人陶醉。
這些各具特色的山、林、瀑、湖、霧渾然天成,野趣迷人。
介紹重慶金刀峽的導遊詞 篇4
巴渝文化是長江上游最富有鮮明個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於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國在歷史的發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
芙蓉洞導遊詞
武隆芙蓉洞是一箇大型石灰岩洞穴,全長2700米,洞內景觀壯麗輝煌,又玲瓏剔透,已發現的鐘乳石類有20多種類型,佔世界已知種類的絕大多數。其中有些類型在世界上極爲罕見。
中國洞穴研究會高級工程師譚開歐:這個洞目前是世界級的洞穴,之所以說它是世界級的洞穴,因爲它裏邊沉積的景觀有幾十種,沉積類型多,洞體宏偉,洞廳寬大,洞高40到50米,裏邊的景點是世界一流的,如果有了芙蓉洞,世界上洞穴裏邊沉積的所有的類型,基本上它裏邊都有。
進入芙蓉動,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層層疊疊的石花,和成排成隊的石筍。它們完全靠巖壁上滲漏出的水一滴一滴,經過天長日久而形成。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石幔、石筍,就像巧奪天工的藝術品,令人目不暇接。如果加以想象,會顯現出逼真的人文內容。
芙蓉洞中生長的植物只有蕨類和苔蘚類,目前在龍宮裏發現了11種,據說,這些植物的苞子孕育於恐龍同時代的億萬年前,它們在黑暗中經歷了漫長歲月。銀絲玉縷景觀,指的是洞壁上這種纖細如發,卷如根鬚的石晶花和捲曲石。芙蓉洞的石晶花顏色潔白,形態嬌嫩。其數量之多,分佈面積之大,在全國所有洞穴中,堪稱第一。珊瑚瑤池由水腫色澤淺黃的方解石晶花和乳筍構成,整個池子面積30平方米。池水中的石晶花,看上去像漂在水面上,其實它分爲上下兩層。不論是池水面積、深度,還是石晶花的數量及規模,珊瑚池都堪稱世界之最,是芙蓉洞中的瑰寶。
豐都鬼城導遊詞
豐都位於忠縣和涪陵之間的長江北岸邊,是一座以神奇傳說而著稱的古城,是《西遊記》、《封神演義》、《聊齋志異》等古典名著中所說的“陰曹地府”、“鬼國幽都”。
豐都城的旅遊景區主要是兩座山,一是名山,東北地區,二是雙桂山。
名山原名“平都山”,海拔287.3米,面積0.45平方公里。相傳漢代有陰長生、王方平兩人曾先後在平都山修道成仙,白日飛昇。道家就把這裏列爲道都的“洞天福地”之一。
至唐代,有人誤將“陰”、“王”兩姓聯綴爲“陰王”,於是名山就逐步被傳說附會爲“陰王”(陰間之王)所居之地,即演變成“陰曹地府”的鬼都了。並隨之陸續建起了許多與“陰曹地府”相關的寺廟殿宇。有哼哈祠、報恩殿、奈河橋、玉皇殿、百子殿、無常殿、大雄寶殿、鬼門關、黃泉路、望鄉臺、天子殿、二仙樓、城隍殿、九蟒殿等30多座。
參觀完名山的陰世鬼都之後,人們踏過跨在兩山之間的壯觀的仿古建築鐵索吊橋——“陰陽橋”,就到了“陽間”雙桂山。
雙桂山高401米,面積約1平方公里。它風景優美,綠樹茂密,流水潺潺,曲徑通幽,建有孔廟、鹿鳴寺、蘇公祠、玉鳴泉等樓閣泉池。還建有紀念週恩來的“恩來亭”,紀念劉伯承早年在豐都討袁護國的“護國亭”,紀念賀龍的“賀龍亭”等。
小山峽導遊詞
大寧河小三峽即爲著名的巫山小三峽。大寧河發源於陝西省平利縣的中南山,流經重山峻嶺和大小峽谷,一路容納百川清流,穿過巫溪、巫山之間的雲崖險峯,注入巫峽西口的浩浩長江。大寧河千姿百態,神祕莫測,過去長期隱匿無聲,近年由於我國旅遊事業的發展,它初露真容,即一鳴驚人。有人讚頌它“不是三峽,勝似三峽”,“神矣絕矣,歎爲觀止矣”。大寧河小三峽是龍門峽、鐵棺峽和滴翠峽的統稱,它是大寧河風景的精華所在。小三峽南起巫山縣,北至大昌古城,全長約60公里。
龍門峽
從巫山縣逆水而上,第一個峽谷就是龍門峽,峽長約3公里,峽口猶如瞿塘峽中的“夔門”,峽口兩岸峭壁高聳入雲,峯峯相對,形若一扇扇鐵門,雄奇壯觀,故有“小夔門”之稱。進峽後,兩岸峯巒聳立,絕壁摩天,懸崖上翠竹垂蘿,搖曳多姿。河東巖壁上,有一清泉汩汩流入河中,人稱“龍門泉”;河西絕壁上可見一方方的石孔,有序地延伸300餘公里直到黑水河,這些石孔即爲古棧道的遺蹟。
鐵棺峽
出了龍門峽,就是著名險灘“銀窩灘”了。這裏山回水轉,灘險流急,實爲航程上的險途。過了險灘即進入鐵棺峽。鐵棺峽長約10公里,這裏兩岸怪石嶙峋,形成一組組天然雕塑,個個妙趣橫生。東岸崖壁上有一金鱗閃閃的長巖,很像從天外遨遊歸來的巨龍,且龍首已經進洞;對岸山腰有一溶洞,洞口有塊黃色圓石,猶如正欲出洞的猛虎;西岸懸崖下有串串倒懸的鐘乳石,其模樣像是兩匹駿馬,工作報告,其頭已進山,但馬尾和後腿還在山外。於是人們就給它們分別取名爲龍進、虎出、馬歸山。此外在河東岸離水面四五米高的絕壁石縫中還有一具黑色的懸棺,俗稱“鐵棺材”,鐵棺峽一名即由此而來。據考這“鐵棺”乃是戰國時期巴人的懸棺,其並非鐵鑄,僅因其色相似而言。目前懸棺羣保存最完好的是巫溪縣東北25公里的荊州壩,那裏有24具黑棺。
滴翠峽
繼續前往就是小三峽中最長、最迷人的滴翠峽。滴翠峽長約20公里,峽中鐘乳石遍佈,石石滴水,處處蒼翠,故名滴翠峽。峽中有座巨大的赤壁山陡立河岸,其通體赤黃生輝,小木船從其腳下經過,猶如巨人足旁的螞蟻,這就是寧河十二景之一的“赤壁摩天”;赤紅色崖壁上掛滿蓮花般鐘乳石的就是“紅屏翠蓮”;那直立江心的“關門巖”恰似巨扉鎖關,使船無路可行,緊逼巖前卻見大門開啓一縫,然剛擠過門縫,回頭一看大門又合了起來,真令人驚奇。
大寧河小三峽以峯秀、景幽、灘險、石美爲其特色。久居大都市的旅遊者定會感到稀奇古怪,宛如旅行在神話世界中。
介紹重慶金刀峽的導遊詞 篇5
洪崖洞輸山城老街、觀賞兩江風光、品嚐當地美食的好去處。商業街位於渝中區滄白路,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濱江地帶,以具有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爲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洪崖洞由紙鹽河酒吧街、天成巷巴渝風情街、盛宴美食街及異域風情城市陽臺四部分組成,以最具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爲主體,依山就勢,通過分層築臺、吊腳、錯疊、臨崖等山地建築手法,把這一片建築匯聚在一起,夜晚時候燈火通明,堪稱山城一景。走進洪崖洞,兩邊都是密集的吊腳樓。從腳下的沿江路到頂層的滄白路有11層之多。隔層功能不同,有餐館、有小喫街、有酒吧咖啡廳,也有土特產商鋪。頂層既是異域風情城市陽臺,可乘坐電梯直達。站在觀景平臺上,可遠觀兩江交匯,風光極佳。旁邊還有烽火牆和青銅塑造的大炮,著名的海盜酒吧,都讓人流連忘返。
介紹重慶金刀峽的導遊詞 篇6
神龍峽景區位於重慶市南川區南平鎮永安村、八角村境內,地處金佛山邊緣,景區面積13平方公里,由神龍峽峽谷、寶象寺、豹子嶺、紅山接待中心、裏隱壩生態農業觀光區等五部分組成,景區內奇石怪樹,流泉飛瀑,不可勝數。是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內距主城區極近、極原始的集山、水、林、崖、橋、峽谷、瀑布、草地爲一體的生態旅遊景區。
南川神龍峽景區核心景觀神龍峽峽谷長約7公里,谷底平均寬度約50米,峽谷最寬處大淌河壩約爲100米,最窄處蘇家巖約爲10米,呈典型的“V”字型深切峽谷形態。峽內林深竹茂、流水飛瀑、峯巒絕壁、蟲鳴鳥唱、魚翔蝦戲,清幽宜人的原始容貌一直未曾發掘。重慶交旅集團公司對景區進行考察後,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認爲極具開發潛力。
懸崖、絕壁、瀑布
絕壁景觀有歸龍谷魚鱗巖、貓啄大絕壁、神龍洞絕壁、火燒巖懸崖等;瀑布有磨子洞瀑布、飛龍瀑布、碧泉映月瀑布、神龍洞瀑布等。
此外,南川神龍峽景區還以起源於明朝初年、有求必應的祈雨、祈福文化爲支撐,構建了五龍瀑布羣、神風洞、煙雨廊、煙雲瀑布羣、豹子嶺、絲雨瀑布羣、神龍島祈福文化休閒區等十大景點,鑄就巴渝峽谷奇異之地。
重慶南川南平鎮有縣級公路連通神龍峽景區入口,途經木渡鎮、神農峽度假村、永安鎮、裏隱壩,全程約13公里。從裏隱壩峽谷入口至九天飛瀑,神龍峽峽谷長約7公里。
介紹重慶金刀峽的導遊詞 篇7
重慶洋人街是美心集團開發的,位於重慶市南岸區的彈子石附近,瀕臨長江之濱,風光怡人。歐美風情,特色經營,各類小喫更是令人垂涎三尺;是週末休閒娛樂的又一佳地。
洋人街是美心防盜門的老闆投資的,聽說是他女兒留美回來一手設計策劃的!但是他們向廣大市民徵集過點子,所以可以說洋人街是重慶市民智慧的一箇集中體現。一座城市,也許應該有至少一箇老外扎堆的地方,這座城市才能夠叫做時尚都市,於是,重慶出現了美心洋人街。美心洋人街實際上是南濱路四期工程一段的一部分,不過由於這裏是步行街,更像是一座異域的童話王國,人們已經淡忘了這裏是濱江路,穿行於“街道”裏的各色老外加上那些童話般的房子,更讓人覺得是步入了另一箇世界。
洋人街的美食實在是品種繁多,包羅萬象。不僅有新疆大串,重慶瓷器口陳麻花、長沙臭豆腐,還有各地的各色糕點。當然也少不了正宗的重慶火鍋店、乾鍋店、烤魚店、豆花飯,各式麪條、米線、酸辣粉,還有老外經營的各國小喫。走在路上,整條街都是香味,讓人實在是有去試一下的慾望。
介紹重慶金刀峽的導遊詞 篇8
朝天門是重慶的一箇重要港口,是重慶的一箇著名的景點,也是我們重慶的標誌性建築。
朝天門碼頭是重慶的水路門戶。站在朝天門碼頭上,你會看到,左邊是碧綠的嘉陵江,右邊是土黃色的揚子江,它們在朝天門碼頭交匯成長江,滾滾向東流去。來來往往的大小客輪、貨輪在這裏穿梭不停,時而傳來陣陣的汽笛聲,成羣的旅客和碼頭工人在這裏上上下下,好一片繁忙的景象。
清晨,太陽從東邊升起,將光輝灑落人間,整個朝天門像鍍了一層金光。隨着一艘艘船的汽笛聲,朝天門碼頭從夢中醒來,整個朝天門開始變得熱鬧起來。廣場上,人們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舞,還有的在打太極拳,顯現出重慶城的勃勃生機。
中午,太陽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朝天門廣場不再那麼熱鬧,沒有了熙熙攘攘的遊客,在廣場上唯一能看到的,是在那擺小攤的老闆搖着扇子,懶洋洋地坐着。但是,碼頭上仍然是一片繁忙,揮汗如雨的碼頭工人正忙碌的搬運着上下的貨物。空氣中夾雜着汗水與江水的特殊味道,使人感受到重慶的發展。
當夜幕降臨,整個朝天門碼頭變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廣場上有五顏六色的彩燈,熱情奔放的重慶人們在那兒翩翩起舞,歡迎世界各地的人們到重慶來觀光旅遊。碼頭上那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和射向天空的激光束以及倒映在江面上的光影構成了一箇流光溢彩的世界。
遠遠望去,朝天門碼頭就像一艘大船的船頭,指引着滿載重慶人民希望的這艘大船穿過險峻的山峽,奔向大海,走向世界。
介紹重慶金刀峽的導遊詞 篇9
來自朋友們: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我的家鄉,年輕的直轄市重慶。“君住江之頭,我住江之尾。抬頭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今天迎來了你們來自朋友,我是大家的朋友。很高興擔任這次三峽移民考察和大足石刻之旅,帶領大家去感受重慶直轄五年的滄桑鉅變,領略大足石刻的博大精深。1997年3月14日,是個春暖花開的日子,重慶成爲了中國第四個直轄市。此次重慶“直轄”,三峽工程是“催化劑”,百萬移民是直接動因。艱鉅的歷史任務,重慶人欣然接受,勇敢地挑起了“直轄”重任。
三峽工程,移民百萬,什麼概念?數量太大,相當於5個摩納哥,10個圖瓦盧,100個凡蒂岡;時間太短,三期移民,20xx年全部結束;困難太多,庫區有2座城市,11座縣城,116個集鎮及一大批工廠企業,風景名勝等需要搬遷。
世界難題,難在哪裏?難在經費?不,經費可以籌集。難在交通?不,交通可以組織。難在家園?不,家園可以重建……千難萬難,最根本是難在人的觀念。大寧河畔84歲的黃老太的態度是:“我生是寧河的人,死是寧河的鬼,一生一世不離開這裏!”移民幹部多次踏訪,老人神情木然,不予理睬。事實上,一面故土難捨,乃是人之本性,是一種十分自然的現象。“金窩銀窩離不開自己的草窩”,這一千古流傳的俗語,是前人總結的。從古至今,上至皇帝重臣,下至尋常百姓,概莫能外。博學多才的李白可謂瀟灑大氣,但仍發出“牀前明月光,低頭思故鄉”的感嘆,文韜武略的曹呸可謂位尊,但同樣“鬱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中國臺灣詩人余光中的一首《鄉愁》,引起了千萬遊子的共鳴。重慶的移民,可是喝着長江水,唱着三峽歌成長的。突然要遠離故土,能不眷戀嗎?思鄉是一種美德。有個不思鄉的人,能愛家?能愛國嗎?
黨和國家深深理解移民們的故鄉情結,專門成立移民開發局,抽調精兵強將,頒佈一系列優惠政策,把“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作爲認爲目標。三峽移民,爲你,黨和國家領導不知來了多少回!全國專家、學者不知來了多少回!這意義移民們能百分之百地理解;這份量,移民們能夠完完全全地掂量。
“舍小家,顧大家,舍自家,顧國家“,移民們想通了,移得情願,移得開心,移得滿意。如今,走進三峽庫區,移民新城燦若星河,田野、果園瓜果飄香,鄉鎮企業,個體商業星羅棋佈。誰能說這不是重慶直轄市五年的最大變化呢?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