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精選33篇)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1
曾經的風華,在宇宙中,卻只是一瞬,且容我記下那美麗的回憶罷。
微風拂過臉龐,撩起髮髻。登上去石寶寨的飛船,只見旅客滿座。坐立不安的妹妹和哥哥幻想着那裏的美麗風景和風土人情,喃喃不停。懷着忐忑期待的心情,思慮着石寶寨的奇絕,我迷糊地睡了。
一覺醒來,船已泊岸,立艙而望,雲霧縹緲中的古鎮聳立於前,看似殘破的建築,迂迴的石徑,卻風韻獨存,令人回味無窮。
拾級而上,青石板鋪砌的長街一眼望不到頭。歲月的流逝,磨礪出一層清冷的光澤。街道兩邊樸實的農民吆喝着,討價還價的聲音喧囂着。不時有民族味濃厚的特產出現在面前,讓我忍不住犧牲腰包,換取那對歷史見證的尊敬。手裏那買來的鐘,在江風的拂繞下,叮叮作響。
石寶寨的登高樓,可謂獨具一格,暗藏玄機。說不出的嫉妒,那些勞動人民爲什麼這麼聰明?樓層盤旋上升,每當走到拐角處,經過歲月沖洗的木柱上依舊可以清晰的看到古人的題詞。倚窗而望,天空出奇的藍。空氣中除了香燭味,還可依稀聞到那股腐朽的木質味。頂樓是觀光最好的地方,俯視其下,古鎮只是一條歷經時光洗刷發白的老街。佇立凝望,彷彿看到這座小鎮萬商雲集的熱鬧,彷彿聽到人潮湧動而不時發出的歡聲笑語……
折出頂樓,別有洞天:一座不大的廟宇坐落在並不寬闊的廣場上。刺鼻的香燭的味更濃了。這嬌小迷人又帶有古色古香的廟宇人氣很旺――凡到這裏的遊人都會到這裏點上香燭――爲家人祈福。因爲當時年齡還太小,廟內濃煙又大,姥姥命我們在外等候。因此,沒能見識到它的神聖,很是遺憾。但想一想,距離產生美,如果我進去,不一定有獵取的快感,反而會失去它在心中神祕而又悠遠的魅力。
夜色降臨,登上返航的快艇,腦海中的思緒卻久久飄蕩於石寶寨的上空。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2
柔和的陽光普照大地,路旁的花兒爭相開放,一輛大巴車在公路上飛馳,大巴車上不斷傳出嘻嘻哈哈歡笑聲和優美的歌聲,是誰這麼高興呢?原來是補習班的同學要去石寶寨遊玩呢!
經過了兩個小時的行程,我們就來到了目的地。一下車,一陣和旭的微風輕輕從我身上吹過,一路上的疲倦立刻灰飛煙滅,感覺萬分的舒坦。遊石寶寨
柔和的陽光普照大地,路旁的花兒爭相開放,一輛大巴車在公路上飛馳,大巴車上不斷傳出嘻嘻哈哈歡笑聲和優美的歌聲,是誰這麼高興呢?原來是補習班的同學要去石寶寨遊玩呢!
經過了兩個小時的行程,我們就來到了目的地。一下車,一陣和旭的微風輕輕從我身上吹過,一路上的疲倦立刻灰飛煙滅,感覺萬分的舒坦。
走進石寶寨,我不由自主地讚歎了一聲:“石寶寨真奇呀!”有位詩人曾經這樣讚美它“南天寶璽鏑江秋,巧疊精雕十二樓”。傳說石寶寨是無釘建築,全寨上下沒有一顆釘子,起初我還不相信,可是我昨天親眼目睹了寨上十二樓都沒有釘子。在山頂上修建了三殿兩廂房,有護法殿,正殿,有後殿,有若蘭洞。全寨被長江水圍繞着,形成了一箇“盆景”,因此纔有了“江上明珠”之美稱。
我望着石寶寨的山山水水心裏默默地說了一聲:“石寶寨
真秀呀!”石寶寨共十二樓,高56米,原建9層,含“梯雲直上九天”之意。在寨門前有“直上雲霄”的字樣,每一層樓都有古人留下來的名勝古蹟:流米洞,巴曼子刎首保城,張飛義釋嚴顏,巾幗英雄秦良玉等故事。寨頂上有一箇1200平方米的石壩,從這兒瀏覽長江景象,有一種身處雲霄之感。每踏上一層樓心中就有一種彷彿回到了古代的感覺。
我站在石寶寨的寨頂望着湛藍的天空,心中讚歎道:“石寶寨真高呀!”李白的詩中“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似乎就是它的寫照。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傍晚,我和同學們都懷着依依不捨的心情離開了石寶寨。
走進石寶寨,我不由自主地讚歎了一聲:“石寶寨真奇呀!”有位詩人曾經這樣讚美它“南天寶璽鏑江秋,巧疊精雕十二樓”。傳說石寶寨是無釘建築,全寨上下沒有一顆釘子,起初我還不相信,可是我昨天親眼目睹了寨上十二樓都沒有釘子。在山頂上修建了三殿兩廂房,有護法殿,正殿,有後殿,有若蘭洞。全寨被長江水圍繞着,形成了一箇“盆景”,因此纔有了“江上明珠”之美稱。
我望着石寶寨的山山水水心裏默默地說了一聲:“石寶寨
真秀呀!”石寶寨共十二樓,高56米,原建9層,含“梯雲直上九天”之意。在寨門前有“直上雲霄”的字樣,每一層樓都有古人留下來的名勝古蹟:流米洞,巴曼子刎首保城,張飛義釋嚴顏,巾幗英雄秦良玉等故事。寨頂上有一箇1200平方米的石壩,從這兒瀏覽長江景象,有一種身處雲霄之感。每踏上一層樓心中就有一種彷彿回到了古代的感覺。
我站在石寶寨的寨頂望着湛藍的天空,心中讚歎道:“石寶寨真高呀!”李白的詩中“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似乎就是它的寫照。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3
遊客朋友們,歡迎你們來美麗的長江三峽旅遊觀光。我是大家今天的導遊小凌,我代表長江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非常高興有機會爲大家服務,希望壯麗的長江三峽和我的服務能給您一箇愉快的旅程。 我們的輪船馬上起航了,請大家扶好手輪,看好自己的行李物品,注意安全。現在我就爲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長江三峽的的概況吧。
大家都知道,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它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 和上海,最後流入東海,全長 6300 多千米,長江流域面積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5。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千米。長江三峽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以及其間的寬谷地段組成,瞿塘峽西起奉節白帝城,東止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千米,是雄偉壯觀的一箇峽,以雄著稱。巫峽西起重慶巫山大寧河口,東到湖北巴東縣的關渡口,全長45千米,是幽深秀麗的一箇峽,以秀爲特色。西陵峽西起湖北秭歸的香溪口,東至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66千米,是灘多水急的一箇峽谷,以險出名。
世界第一大的水電工程三峽大壩,位於西陵峽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三鬥坪,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三峽大壩壩長1983米,最大壩高爲185米,最高運行水位175米,具有防洪,發電,航運等多項綜合效益。
今天我們要去的 就是三峽是四國寶之一的石寶寨。大家知道三峽“四大”國寶嗎?那就是:忠縣石寶寨、漢闕和雲陽張飛廟、涪陵白鶴梁題刻。
請大家注意了,我們的輪船馬上就到達石寶寨 了,大家攜帶好隨身物品,依次下船。
遊客朋友們,我們現在的位置是景區門口。三峽名勝,首推“江上明珠”—石寶寨。俗話 說的好,“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石寶歸來不看寨。”石寶寨是國家 4A 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民國時期曾作爲金圓券上的圖案。相信大家在來這的輪船上,遠遠便看見一塊巨石臨江而立吧,不錯,這就是石寶寨的石寶,因其孤峯拔地而起,象一方碩大無比的皇帝玉印,就取名爲‘玉印山’, 另一相傳爲女媧煉石補 天時所遺的一尊五彩石,因此又稱爲“石寶”。好了,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進入石寶寨的中心地帶,大家行走的時候,請注意安全,眼前,我們看見的石寶寨,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藉助鐵索在玉印山頂修建的天子殿, 明末起義軍曾在此據爲寨子,故稱爲石寶寨。經康熙、乾隆年間修建完善。原建九層,隱含 “九重天”之意,頂上三層爲 1956 年修補建築時所建。相傳這是當地工匠得魯班師傅託夢, 據雄鷹展翅盤旋而上印山,引發靈感,聯想設計的。這種創新大膽,匠心獨具的建築,是我 國南方民間奇異建築藝術的一朵奇葩,也被譽爲長江邊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現在,請大家隨我步入這座融“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於一體的藝術殿堂,去回顧一部古建築史。 石寶寨建築羣由“進寨道路、山門、上山閣樓、魁星閣、天子殿”五部分組成。 進寨道路由條石順山腳鋪就。
山門爲磚石結構牌樓,門額橫書“梯雲之上”比喻登天的雲梯。
現在我們來到了二樓上山閣樓,這裏有三組雕塑羣像,這三組羣像講述了三個故事。其一爲巴曼子刎首保城故事,其二爲爲張飛義釋嚴顏的故事,其三爲巾幗英雄秦良玉的故事。由於大家急於想參觀其他幾層,這裏的詳細故事,我就不多說了。
到達山頂天子殿,我們可以看到山頂天子殿分爲前、正、 後三殿。 前殿爲護法殿, 殿中有忠義神武的關聖大帝和象徵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塑像, 全國各地關羽像多了, 石寶寨這個非常特別,顯得神情親切,豪情萬丈。正殿爲玉皇殿,殿中塑有3米多高的玉皇大帝座像,莊嚴神聖;後殿爲王母娘娘殿,殿中有形態逼真的王母娘娘和七仙女塑像;兩邊爲廂房,分別塑有“八仙過海”和“瑤池祝壽”大型花崗石浮雕。
大家剛纔盡興的登完石寶寨。現在,請大家扭頭再 瞧一眼江上明珠石寶寨吧。是不是正應正了那句李白的詩:“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 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這正是這座寶寨的寫照。 好了,大家拍拍照,然後回去休息了。我們還有更精彩的景點等着大家。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4
各位朋友大家好,在這裏我對大家參加我們的旅遊團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裏將由我爲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遊覽萬里長江上著名的景區——長江三峽。
首先呢,我想爲大家介紹一下長江。大家知道,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長河,也是世界上唯一由一國擁有的最大的河流,它的源頭在我國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跨十一箇省市自治區,最後匯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長江流域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5。在長江上有上海,武漢,南京,重慶,四個特大城市,當長江流至四川東部的奉節,便衝開重山峻嶺奔騰而下,形成了雄偉壯麗的大峽谷——長江三峽,這便是我們今天要遊覽的地方,我們今天所說的三峽其實就是衢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200多公里,三段峽谷各有特色,衢塘峽雄偉險峻,巫峽幽深秀麗,西陵峽灘多水急,三峽兩岸重巒疊嶂,形態各異,船行駛在三峽中,一會兒山色全阻,一會兒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現在我們來到的便是衢塘峽,又稱夔門,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止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在三峽中最短,但是景觀最雄偉壯觀,長江在形成了陡峭的峽谷,兩岸斷巖峭壁猶如刀砍斧削,難怪古人曾發出“重江萬管玲瓏筆,難寫衢塘兩岸山”的感慨,兩岸山峯高出江面幾百米,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1500米左右,江面在此非常狹窄,最窄的地方只有100米,如果從上望下俯視就好像船行駛在地道中一般。名燮門,也稱瞿塘峽關,山岩上有「墜門天下雄」五個大字。唐代詩人杜甫寫下“歡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的名句。衢塘峽文物景觀多而集中,還有驚險萬狀的古棧道、古代巴人的懸棺、大溪文化遺址,帶會我們將去一一領略他們的風采。
長江出大寧河口進入巫峽寬谷,轉眼間迎來了小巧玲瓏的巫山縣城。大寧河上 的小三峽,有“不是三峽、勝似三峽”之譽,大寧河支流馬渡河上還有小小三峽。如果將長江三峽比喻爲一部交響樂,那麼小三峽是其中一箇精彩的樂章,而小小三峽則是一箇美妙的插曲。巫峽西起重慶大寧河口,東止巴東縣的關渡口,全長45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既長又整齊的一峽。巫峽名勝古蹟衆多,除有十二峯外 ,還有陸游古洞、大禹授書檯、神女廟遺址、孔明石碑以及那懸崖絕壁上的夔巫棧道、川鄂邊界邊域溪及“楚蜀鴻溝”題刻,還有那刻在江岸岩石上的累累纖痕等,無不充滿詩情畫意。滋潤了歷代遷客騷人的生花妙筆,留下了燦若繁星的詩章。巫峽中的人文景觀非常多,但是最引人注意的還是屹立於兩岸的巫山12峯,其中最爲秀麗的就數神女峯了,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就在神女峯的腳下,請大家抬頭向上看,她像不像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呢?她每天迎來燦爛的朝霞,有送走絢麗的晚霞,所以神女峯也被稱爲望霞峯。 關於神女峯,三峽中還流傳着一箇神話,相傳從前在三峽裏有十二條惡龍,它們興風作浪,危害百姓,王母娘孃的小女兒瑤姬知道後便和衆姐妹們一起來到凡間斬殺了十二條惡龍,並向大禹傳授天書幫大禹治理好了三峽,她們被巫峽的美景所吸引,於是她們化作山峯屹立於巫峽兩岸守護着巫峽,其中神女峯便是瑤姬的化身。這個傳說故事寄託了三峽人民征服險灘,戰勝惡水的美好願望。大家請抬頭看,天空中的雲彩,似煙非煙、似雲非雲,變化多端,唐代大詩人元稹一生寫了大量的詩句,其中有“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名句,相信它的意思也一定有不少的朋友知道吧,看到過大海的人,再大的江河也不放在眼裏,而看過巫峽的雲彩,還有哪裏的雲彩值得看呢?
出了巫峽,江面頓然開闊,視野舒展,是有名的香溪寬谷。寬谷地帶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古代出過兩位傳誦千古的名人,一爲屈原,一爲王昭君。昭君出塞的故事家喻戶曉,因屈原自沉汨羅江而逐漸形成的端午節則沿襲至今。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就來到了三峽中的最後一峽——西陵峽,峽谷因“楚之西寨”和位於宜昌的西邊而叫做“西陵峽”。它西起秭歸的香溪口,東至宜昌市的南津關,是三峽中最長的一箇峽,全長66公里,而現在,這樣的情況已成爲歷史,今天的西陵峽大部分已經成爲葛洲壩平湖庫區,船行駛在西陵峽中也感覺是那樣的平穩和舒適。西陵峽景觀很多,但我今天主要要介紹的是幾個有特色的小峽谷,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和三國曆史有關的“兵書寶劍峽”大家聽這個名字也許已經猜到幾分了,在長江的北岸,在有一塊形如“兵書”和一塊“寶劍”。之所以我說和三國有關係,是因爲相傳三國時期 諸葛亮入川的時候,路過三峽,將他親自寫的一部書和一把寶劍,藏於江邊的峭壁三,讓後世卓越者去攀取,船駛過這段峽谷,前面就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青灘”,三峽就是這樣讓人在風景中找尋歷史,在歷史中找尋自己,讓自己去感觸世界。在這裏不的不說的另外一箇峽谷就是“燈影峽”燈影峽離西陵峽還有9公里,這段峽谷不是算高,-但是山色明淨,晶瑩閃亮,好似撒滿了月光,。因此也叫“明月峽”,在這裏怪石林立,石頭各有各的姿態,似人似物,意趣橫生,頗有神氣之美,引人聯想,發人情思,最有趣的最高岸馬牙山上幾塊禿立的岩石,象〈西遊記〉裏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一行,當夕陽從後山照射山頂時,這師徒四人又很象中國民間的皮影戲中的人物影象,所以這裏才叫“燈影峽”。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5
第一章:長江三峽巫峽導遊詞同學們,剛纔我們感受到的是瞿塘峽的雄偉。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向您展示長江三峽第二峽——巫峽的神奇與美麗。
武俠,以巫山命名,西起巫山縣東部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官渡口,全長44公里。它是由長江穿越巫山主脈背斜形成的。峽谷中有許多景點,包括三臺、八景、十二峯和孔明紀念碑,但最著名的是巫山十二峯。河北岸有六座山峯,從西到東依次爲登龍、聖泉、朝雲、女神、松鸞、集賢。南岸也有六座山峯,但在河中只能看到封飛、翠屏和何炬,而其他三座山峯,即景潭、雲起和瑞星,並不與河流相交。所以陸游在《三峽歌》中說:“巫山遇九峯,弓滿秋色綠”。
請朝我手指的方向看,也就是向着雲楓。海拔1324米,每次日出,雲海在峯頂翻騰。說到這裏,請注意周圍的景觀。除了山和水,我們還能看到什麼?有霧,是的,有霧。下雨了,是的,下雨了。當霧和雨交織在一起時,一箇奇妙的景觀——巫山餘雲——就形成了,這就是雲和雨的非雲。唐代詩人元稹曾寫過一首詩:“一朝海難水,萬古琥珀”。可見巫山性是天下第一。你知道性是如何形成的嗎?那是因爲巫山位於巫峽口,山連山,峯巒疊嶂,氣候垂直分佈非常明顯。長江上豐富的水汽蒸發上升後,不同高度會出現各種雲形。
同學們都很期待,看看雲裏有沒有突兀的石柱,看起來像個潑辣的姑娘。這就是華麗的女神峯。柱子高約6.4米,海拔1112米。武俠是三峽神話傳說的搖籃,其中關於神女峯的傳說最爲感人。相傳西王母的小女兒姚姬,見有一羣惡龍在此廝殺騷擾百姓,便停下來殺了惡龍殺了人。然後,他派人幫助大禹開鑿三峽,疏通河道,控制洪水,留在地球上航行過往船隻,最終變成神女峯。故事到此結束,同學們!難道我們不值得努力學習,發揚女神的奉獻精神造福人類嗎?
請休息一下,然後我給你看剩下的.山峯!
第二章:長江三峽武俠導語據說武俠是三峽最美的峽谷。暑假,我真的體會到了。
來到武俠,首先看到的是巫山女神的十二座山峯,像一串綠色的寶石,鑲嵌在河邊。巫山女神十二峯各有特色。有的像苗條的少女,站在山峯上;有的像鳳凰一樣展翅,很美。每一座山峯都是一箇動人的身影。其中,神女峯最美,最有名。神女峯就像一箇亭亭玉立的女孩,站在懸崖上看着洶湧的河流,因此得名神女峯。雲朵,就像在人柱上披了一層薄紗,更加深情美好。
坑,我們來到了三峽的一箇大支流,就是大寧河。這條大寧河也位於巫峽,它不僅是三峽最大的支流,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大寧河是一條美麗的河流。大寧河也有三峽,即龍門峽、八武峽和崔迪峽。叫“小三峽”,小三峽的景色比大三峽更壯觀。都說“三峽山水天下第一,寧河山水三峽第一”。
我們進入小三峽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雄偉的龍門峽。龍門峽就像一扇雄偉的大門,帶你進入小三峽,所以得名龍門峽。過了雄偉的龍門峽,就到了神奇的八武峽。巴巫峽千年巴人懸棺多,只看一箇個掛在幾十米高的絕壁之上。古人很聰明,把這麼重的懸棺放在這麼高的懸崖上。這些懸棺在三峽是看不到的。
最後,我到達了小三峽中最美麗的峽谷,即崔迪峽谷。崔迪峽谷的兩岸佈滿了茂密的森林。崔迪峽谷的水比其他兩個峽谷的水更清澈。在崔迪峽谷的兩側,到處都可以看到正在起飛的白鷺和一羣羣貪婪的猴子。三峽找不到第二名。難怪大寧河的小三峽比長江的大三峽更美。
長江三峽最美的巫峽,不能說也不能寫!如果你有時間,你真的很想玩!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6
Chers visiteurs,
Bonjour tout le monde!Je suis heureux d'avoir l'occasion de vous servir.Jesuis le guide touristique de Chongqing China Youth Travel Agency, mon nom defamille est Wen, vous pouvez m'appeler Xiaowen.Pendant que vous visitezChongqing, je ferai de mon mieux pour vous servir. S'il y a des choses que Xiaowen ne fait pas bien, j'espère que vous pouvez les soulever afin que je puisseles améliorer. S'il y a des choses que vous faites bien, j'espère également quevous pouvez me donner l'affirmation Pour renforcer ma confiance.Je vous souhaiteà tous un bon voyage, un bon repas et un séjour confortable.Merci à tous!
Chers visiteurs, nous commen?ons notre voyage dans les trois gorges enpartant de chaotinmen.Tout le monde a dit: "Ne marchez pas dans les TroisGorges, ne comptez pas pour traverser la rivière Yangtze."Ne pas nager dans lesTrois Gorges, ne pas comprendre la rivière Yangtze. "Au début de notre voyagedans les Trois Gorges, je vous présente la situation générale des trois gorgesde la rivière Yangtze.
Au début, nous devons parler des trois gorges de la rivière Yangtze.Commenous le savons tous, la rivière Yangtze est notre Rivière mère, la première enChine et la troisième au monde. Elle provient du Mont Tanggula sur le plateauQinghai – Tibet, coule à travers 11 provinces et villes de la Chine, y comprisQinghai, Tibet et Yunnan, et se déverse finalement dans la mer de Chineorientale, avec une longueur totale de plus de 6300 km. La superficie du bassinversant représente 1 / 5 de la superficie de la Chine.
La rivière Yangtze coule d'Ouest en est et s'étend sur 683 km àChongqing.Lorsque la rivière Yangtze coule à travers le Fengjie de Chongqing,elle a traversé les montagnes et les montagnes et s'est précipitée vers le baspour former les trois gorges majestueuses et magnifiques de la rivière Yangtzeque nous allons voir aujourd'hui.Les trois gorges de la rivière Yangtze sontl'une des ? dix plus grandes attractions touristiques en Chine ? et les ? 40meilleures attractions touristiques en Chine ?.Il se compose de la gorge deQutang, de la gorge de Wuxia, de la gorge de Xiling et de la zone de gorge aumilieu, de la ville de Baidi à Chongqing Fengjie à l'Ouest et du col Nanjin àYichang dans la province de Hubei à l'Est. Il traverse les cinq comtés deFengjie, Wushan, Badong, Zigui et Yichang, avec une longueur totale de 193 km.Il est célèbre pour "qutangxiong, Wuxia et Xiling dangereux".
Le poème de du fu intitulé ? l'eau de tous les étangs se bat pour une porte? parle de la première gorge des trois gorges de la rivière Yangtze, la gorge del'étang de l'étang de l'étang de l'étang de l'étang de l'étang de l'étang del'étang de l'étang de l'étang de l'étang de l'é gorge de Qutang s'étendde la ville de Baidi à Fengjie, Chongqing, à l'Ouest, à la ville de daxi,Wushan, à l'Est, avec une longueur totale de 8 km. C'est la plus courte desTrois Gorges, mais la plus spectaculaire.
La deuxième gorge est Wuxia.Wuxia commence à l'ouest de l'embouchure de larivière Daning de Wushan et se termine à l'est du ferry de badongguan, Provincede Hubei, avec une longueur totale de 45 km. Il est célèbre pour sa profondeuret sa beauté. Il y a des milliers d'années, Wuxia a été loué par le chant uniquede "il était difficile d'obtenir de l'eau à travers la mer, mais Wushan n'estpas un nuage".
La dernière gorge est la gorge Xiling.Xiling gorge commence à Xiangxi Kou,Zigui, Hubei, à l'Ouest, et se termine à nanjinguan, Yichang, à l'Est, avec unelongueur totale de 70 gorge de Xiling était autrefois célèbre pour sesplages et ses eaux abruptes, mais en raison de la retenue d'eau du projet desTrois Gorges, la situation de l'eau est devenue douce. La gorge haute est sortiedu lac Pinghu. ? l'exception d'une partie du paysage inondant le fond duréservoir, la plupart des paysages magnifiques sont encore anciens.
Le projet Three Gorges, situé dans la gorge de Xiling, est le plus grandprojet de conservation de l'eau au monde et le plus grand projet jamaisconstruit en construction du projet Three Gorges se compose de troisparties principales: le barrage, la centrale hydroélectrique et la structure denavigation. La hauteur du barrage est de 185 mètres, la capacité installéetotale est de 1820 kWh, la production annuelle d'électricité est de 84,7milliards de kWh et le niveau de stockage de l'eau est de 175 mètres.Le projetThree Gorges a trois fonctions principales: la production d'électricité, lalutte contre les inondations et la navigation.
Chers visiteurs, sur le chemin de notre visite des Trois Gorges, noustraverserons des endroits célèbres comme baiheliang, Fengdu Mountain,shibaozhai, etc. ensuite, nous irons au temple Zhang Fei à Yunyang pourvoir.
Le temple Zhang Fei, également connu sous le nom de temple Zhang Huan Hou,a été construit à la fin de la dynastie des trois royaumes, Shu Han, il y a plusde 1700 ans d'histoire, peut être appelé à travers les vicissitudes de la vie,et a duré longtemps.Cependant, en raison de la retenue d'eau du projet ThreeGorges, la foire du temple de zhangfei a été submergée, de sorte que le Conseild'?tat a adapté le projet de protection de la relocalisation du temple dezhangfei.? partir de 1998, après six ans de travail acharné, Zhang feimiao afinalement déménagé de la montagne feifeng à Yunyang à la ville actuelle dePanshi.Aujourd'hui, 90% de la construction du temple Zhang Fei est faite dematériaux qui ont été enlevés de l'ancien temple, qui conserve encore lescaractéristiques géographiques de l'ancien temple.
Zhang feimiao a la réputation d'un endroit pittoresque à Bashu et d'unendroit pittoresque à Wenzao.D'où vient cette réputationcoutez – moiattentivement.Le temple zhangfei est un groupe de b?timents anciens parfaits. Ilest situé sur la montagne et s'assoit près de la rivière. Il est stratifié etmal disposé. Les temples dans le temple sont imposants, simples et lourds. Il ala réputation d '"un endroit pittoresque dans le Sichuan" et est digne de cenom.Les érudits et les poètes, après chaque visite du temple Zhang Fei, seronttouchés par la beauté du temple Zhang Fei. Par conséquent, ils ont donné despoèmes, laissant beaucoup d'inscriptions de personnages célèbres et depeintures, coupons et ainsi de suite dans le temple Zhang Fei. Par conséquent,les gens ont appelé le temple Zhang Fei "une station de culture etd'algues".
En parlant de tant de choses sur le temple Zhang Fei, je pense que voussavez déjà que le temple Zhang Fei a été construit pour commémorer Zhang Fei, uncélèbre général de la dynastie Shu et Han à l'époque des trois royaumes.Legénéral Shu Zhang Fei est courageux et courageux. Une génération de héros a étéadmirée par beaucoup de gens dans les temps anciens et modernes.Beaucoup d'amistouristes peuvent se demander pourquoi la foire du temple Zhang Fei a étéconstruite à Yunyang, où il n'y a pas de lien évident avec l'endroit où ZhangFei a combattu dans le Sud et le nord.Selon la légende, pendant la période destrois royaumes, Wu Shu a combattu et Guan Yu est mort après la défaite. ZhangFei était stationné à Langzhong à ce moment – là. Il a entendu que son frèreavait été tué. Il était très en colère dans son c?ur. Il a immédiatementconvoqué des soldats et des chevaux Pour se préparer à attaquer Wu pour vengerGuan Yu.Ses hommes, Zhang Da et Fan Jiang, savaient qu'il était difficile degagner l'expédition, mais ils avaient peur de la puissance de Zhang Fei, alorsils ont tué Zhang Fei pendant qu'il dormait ivre et ont enlevé sa tête pour serendre à l'état de Wu.Mais je ne sais pas, Wu Shu a parlé de paix, deuxpersonnes ont entendu, effrayé, la tête de Zhang Fei a abandonné la rivièreYangtze.Le même jour, un pêcheur a récupéré la tête de Zhang Fei et l'a enterréesur la rive.Plus tard, la population locale a également construit un temple pourelle, le premier temple Zhang Fei.Par conséquent, il y a la légende merveilleusede Zhang Fei "enterrez – vous dans le corps, enterrez la tête dans lenuage".
Les principaux b?timents du temple zhangfei sont le b?timent Jieyi, lasalle principale, la salle latérale, le pavillon d'aide au vent et la salle desazalées.
Chers visiteurs, maintenant nous sommes arrivés au "b?timent Jieyi", commeson nom l'indique, il est nommé d'après Liu Bei, Guan Yu, Zhang Fei Taoyuantrois Jieyi.Il s'agit d'un b?timent en bois de trois étages, avec des colonnesrouges et des tuiles jaunes avec des puits d'algues, un b?timent typique enforme de casque.En entrant dans le b?timent Jieyi, s'il vous pla?t regardez ànotre droite, nous pouvons voir sur la plate – forme: Liu, Guan, Zhang troispersonnes tiennent haut leurs verres à vin, regardant vers le ciel, Jieyi pourles frères de ce genre d'amour.Ce groupe de statues, l'image vivante des troishéros de cette année – là a versé du sang pour sacrifier le ciel, non pas pourla même année, le même mois, mais pour la même année, le même mois, quand lamort de cette générosité, tragique réappara?t devant nos yeux, nous ne pouvonspas nous empêcher de soupirer la grandeur des trois héros.Maintenant, s'il vouspla?t regardez sur notre gauche, le calligraphe de la dynastie Song, HuangTingjian a écrit "youlan Fu" par ordre de l' sculpture en bois deyoulan Fu est la plus grande sculpture en bois du temple, avec 6 morceaux de 12images, 2,07 mètres de haut et 3,86 mètres de large.Il est placé au fond dub?timent Jieyi, nous pouvons le voir dès que nous entrons dans la porte, donnantaux gens un sentiment magnifique.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7
各位遠道而來的遊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此次長江三峽四日遊的導遊員。我姓謝,大家叫我小謝就可以了。在這次旅程中,我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現在,我們站在像巨型遊輪的朝天門廣場,馬上就要揚帆開始我們的美妙旅程。在旅程開始之前,我就對大家將要遊覽的長江三峽的一些情況給大家做個簡要的介紹。
首先呢,我想爲大家介紹一下長江。大家知道,長江是我國長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長河,它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它的源頭在我國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跨十一箇省市自治區,後匯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長江流域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5。
當長江流至重慶東部的奉節,長江便衝開重山峻嶺奔騰而下,形成了雄偉壯麗的大峽谷——長江三峽,我們今天所說的三峽其實就是衢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公里,三段峽谷各有特色,衢塘峽雄偉險峻,巫峽幽深秀麗,西陵峽灘多水急,三峽兩岸重巒疊嶂,形態各異,船行駛在三峽中,一會兒山色全阻,一會兒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長江三峽不僅自然景觀卓越被稱爲我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他的人文景觀也是不容小覷的。在長江三峽中,瞿塘峽以雄著稱,所以又被稱爲夔門。它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止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在舉世聞名的三峽中短,但是景觀雄偉壯觀,長江在這裏切過中生代石灰岩,形成了陡峭的峽谷,兩岸斷巖峭壁猶如刀砍斧削,難怪古人曾發出“重江萬管玲瓏筆,難寫衢塘兩岸山”的感慨,兩岸山峯高出江面幾百米,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1500米左右,江面在此非常狹窄,窄的地方只有100米,如果從上望下俯視就好像船行駛在地道中一般。當然,夔門雖雄,但是他就像一位剛柔並濟的男子,他也有充滿書卷味道的景觀。那就是白帝城的人文氣息。白帝城是觀“夔門天下雄”的地點。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范成大、陸游等都曾登白帝,遊夔門,留下大量詩篇。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更是膾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三國蜀漢皇帝劉備討伐東吳,兵敗白帝城,憂傷成疾,臨終前在白帝城永安宮向丞相諸葛亮託孤。白帝廟內現陳列有“劉備託孤”大型泥塑。廟內還陳列有瞿塘峽懸棺內的文物和隋唐以來73塊書畫碑刻,以及歷代文物1000餘件,古今名家書畫100餘幅。其中“竹葉字碑”詩畫合一,風格獨特;“三王碑”鐫鳳凰、牡丹、梧桐,精美華麗,堪稱瑰寶。其中還有著名的春秋戰國之交的巴蜀銅劍,其形如柳葉,工藝精湛。東、西兩處碑林,陳列着70多塊完好的石碑,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歷史。
如果說瞿塘峽是一位英氣勃發的男子的話,那麼巫峽則是一位嬌羞的美人了。巫峽西起重慶大寧河口,東止巴東縣的關渡口,全長45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既長又整齊的一峽。巫峽中的人文景觀非常多,但是引人注意的還是屹立於兩岸的巫山12峯,其中以秀麗的神女峯爲出名。在下面的旅途中我講會爲大家一揭神女峯的神祕面紗。
下面我要說的就是不在重慶境內的以險著稱的西陵峽了。它西起秭歸的香溪口,東至宜昌市的南津關,是三峽中長的一箇峽,全長66公里。然,現在的西陵峽已不是以前那個灘多水急之地。今天的西陵峽大部分已經成爲葛洲壩平湖庫區,船行駛在西陵峽中也感覺是那樣的平穩和舒適。西陵峽不僅有燈影峽,兵書寶劍峽等令人歎爲觀止的峽谷,還有世界上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大壩。他位於湖北宜昌市的三鬥坪。三峽大壩建成後全壩長1983米,壩高爲185米,運行水位175米,總蓄水量393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1820千瓦,年發電量847億度,相當於1991年全國總髮電量的1/8,相當於十座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三峽大壩建成後,我國每人每年將可以增加用電70度。
好了,給大家的遊前簡介就做到這裏,現在請大家隨着我一起登上我們的遊輪,開始我們爲期四天的長江三峽遊。請大家在上船的時候注意安全哦!!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8
歡迎大家來到三峽旅遊團,我們今天要去的是三峽中的巫峽,也就是古代漁人傳唱的“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現在是秋高氣爽的早晨,我們能看到兩岸的紅葉都蒙着一層薄薄的霜,林石間飄渺着隱隱霧氣,因而樹林更顯清幽,山澗則更爲寂靜。雖然現在是深秋,但在多年前的此時,山谷中常迴盪着猿猴的鳴叫聲,接連不斷,淒涼哀婉,令人深感秋季的蕭瑟,因而有了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到了三峽,就不得不說這裏的山,它有泰山的雄偉,黃山的奇峻,香山的秀麗。現在我們放眼望去。兩岸是連綿不斷的高山,靈巧地將太陽遮了起來,幽暗中山的輪廓若隱若現。據說只有在正午與午夜時分,才能看見太陽與月亮。在那極高的山峯之上,古樹參天怪石嶙峋。山澗之間拉下一條白緞,急流衝蕩而下,我們能感到臉上都蒙着一層水氣。在此青山綠水,叢林蒼翠之中,江上泛舟點點,別具一番詩情畫意。
三峽的水沒有西湖之靜,亦沒有長江的濁,卻變換多姿。夏天的時候,江河水漲,將一箇個小山包與墨綠的江水連爲一體。每當此時,來往的船隻都不能航行。但三峽水流之快是無人能比的。傳說古代帝王有急事宣召,便令人早上從白帝城出發,夜晚就到了江陵。這其間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你乘千里快馬,駕飛騰的風,也趕不上三峽水流的速度。
若是在春天與冬天,這裏又是另一番風情,它不象桃花潭那般煙雨朦朧,確是白色急流不住地迴旋,莽莽蒼蒼。碧綠的水潭映照着一草一木,悠悠地流淌。
在這樣的山水之中置身於三峽之中,我們每個人都回感到亦真亦幻,似處在一幅美倫美奐的名家山水畫中,思緒不斷起伏,不禁讓人吟起李白的早發白帝城。這次三峽之旅就在古代文人對三峽的翩翩情思中結束。
長江三峽的旅遊導遊詞範文 篇12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代表宜昌國際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叫李樂,在接下去的時間裏將由我爲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俗話說,風景美不美,全靠導遊一張嘴,還有句老話是“觀景不如聽景”,但我們今天要遊覽的景點,就算我一句話都不說,您還是會由衷的讚歎一箇字——“美”!老子說“大美無言”,今天就讓您體會體會!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遊覽著名景點——長江三峽。有人說:“不走三峽,不算到過長江。不遊三峽,不算瞭解長江。”首先呢,我想爲大家介紹一下長江。大家知道,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長河,它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它的源頭在我國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跨十一箇省市自治區,最後匯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長江流域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5。
當長江流至四川東部的奉節,便衝開重山峻嶺奔騰而下,形成了雄偉壯麗的大峽谷——長江三峽,這便是我們今天要遊覽的地方,我們今天所說的三峽其實就是衢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200多公里,三段峽谷各有特色,衢塘峽雄偉險峻,巫峽幽深秀麗,西陵峽灘多水急,三峽兩岸重巒疊嶂,形態各異,船行駛在三峽中,一會兒山色全阻,一會兒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現在我們來到的便是衢塘峽,又稱夔門,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止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在舉世聞名的三峽中最短,但是景觀最雄偉壯觀,長江在這裏切過中生代石灰岩,形成了陡峭的峽谷,瞿塘峽兩端入口處,兩岸斷巖峭壁猶如刀砍斧削,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門戶,故稱“夔門”,也叫瞿塘峽關,山岩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左邊的名“赤甲山”,相傳古代巴國的赤甲將軍曾在此屯營,又因尖尖的山嘴活像一箇大蟠桃,故有桃子山別名。右邊的名白鹽山,不管天氣如何,總是現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好象有一層鹽撒在上面。
這裏山高峽窄,仰視碧空,雲天一線,唐代詩人杜甫曾寫下“歡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的名句。峽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處不足五十公尺,波濤洶湧,奔騰呼嘯,令人驚心動魄。在白帝城下的礁石上,有兩根鐵柱,是古代“鐵鎖關”的遺蹟。鐵鎖關是用鐵鏈“斷江”或“鎖江”。據載,公元九~四年(唐天佑元年),張武在瞿塘峽口“作鐵捆,絕江中流,立柵於兩端,謂之鎖峽”。建立鐵鎖關的目的,起初是防禦外敵人侵,後來曾一度成爲關卡,商旅往來均須繳納稅銀。在白鹽山的絕壁上,有一列之字形石孔,自下而上至山腰。在山下起點處,有“宋開慶路元帥”字樣依稀可辨,上邊有一箇平坦的臺子,叫望鄉臺。相傳這是孟良梯,其實是古代人民鑿孔栽木或採藥的古棧迢遺址。在北岸一處黃褐色懸崖上,有幾個豎立的洞穴,約寬半公尺,從前裏面置有長方形的東西,從遠處看去,狀如風箱,故名風箱峽。那些風箱是戰國時代遺留的懸棺,共發現九副,棺中有青銅劍和人骨,現在懸棺已墜毀,洞穴仍存。
“巴東三峽巫峽長”,長江出大寧河口進入巫峽寬谷,我們也就進入了畫廊般的巫峽。巫峽西起重慶大寧河口,東止巴東縣的關渡口,全長45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既長又整齊的一峽。巫山春秋爲夔子之國,戰國時是楚國的巫郡。據晉代郭璞《巫咸山賦》載,唐堯時有一御醫巫咸深得堯心,生前封於此山,死後葬于山中,故以巫爲地名。一說因在重巒疊嶂的巫山懷抱之中,故稱巫山。巫峽谷深狹長,日照時短,峽中溼氣蒸鬱不散,容易成雲致霧,雲霧千姿萬態,似煙非煙、似雲非雲,變化多端,有的似飛馬走龍,有的擦地蠕動,有的像瀑布一樣垂掛絕壁,有時又聚成滔滔雲紗,在陽光的照耀下,形成巫峽佛光,因而古人留下了“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絕唱。屏列於巫峽南北兩岸巫山十二峯極爲壯觀,而十二峯中又以神女峯最爲峭麗。古往今來的遊人莫不被這裏的迷人景色所陶醉。三峽水庫到達175米以後,巫峽水位僅提高80米,對幽深秀麗的峽谷風光沒有大的影響,相反地有杉木壤溪、神女溪等更幽深的峽谷景觀可以開發,給遊覽巫峽增添更多的奇情野趣。
好,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就來到了三峽中的最後一峽——西陵峽,它西起秭歸的香溪口,東至宜昌市的南津關,是三峽中最長的一箇峽,全長66公里,曾經的西陵峽以灘多水急著稱,自古三峽船伕世世代代在此與險灘激流相搏。“西陵峽中行節稠,灘灘都是鬼見愁”。而現在,這樣的情況已成爲歷史,隨着葛洲壩工程的建成蓄水,水位上升,險灘礁石永睡於江底,加上解放後的航道整治,西陵峽中灘多水急的奇觀、船伕搏流的壯景不復見了。今天西陵峽的大部分已經成爲葛洲壩平湖庫區,船行駛在西陵峽中也感覺是那樣的平穩和舒適,我們沿途可欣賞博大恢弘的三峽工程及西陵峽兩岸的美妙景色。
西陵峽景觀很多,但我今天主要要介紹的是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提起三峽工程,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會爲此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然而三峽工程的建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早在19xx年,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建設三峽工程的構想,到1994年破土動工,距最初構想有近80年了。三峽工程共分爲三期,嚴格的說是四期,1992年—1994年爲籌建期,修築了長28公里的三峽壩區專用公路,一期是從1994年到1997年,以大江截流爲標誌,相信大江截流時的壯觀場面大家已經從電視上看到過。二期是從1997年到20xx年,以第一臺發電機組安裝完成爲標誌,水位將抬升到135米。第三期工程從20xx年到20xx年,以二十六臺機組全部發電,大壩建成爲標誌,水位將抬升到175米。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是綜合治理長江中下游地區防洪問題的關鍵,工程還有發電、航運、灌溉和發展庫區經濟等多項綜合效益,對我國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峽大壩建成後全壩長1983米,最大壩高爲185米,最高運行水位175米,總蓄水量393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1820千瓦,年發電量847億度,相當於1991年全國總髮電量的1/8,相當於十座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三峽大壩建成後,我國每人每年將可以增加用電70度。
好了各位朋友,關於長江三峽呢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與配合。希望能再次見到各位。最後祝大家一路順風,萬事如意。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9
女士們,先生們:
長江三峽旅遊,可以從重慶順流而下,快鏡頭地觀賞三峽奇特風光,也可以從上海、南京或武漢逆流而上,慢節奏地飽覽長江沿途美景。然而,從長江三峽門戶宜昌出發,暢遊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是長江三峽旅遊最佳起始點。
長江三峽東起湖北宜昌南津關,西至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由西陵峽、巫峽、瞿塘峽組成,全長193公里。它是長江風光的精華,神州山水中的瑰寶,古往今來,閃耀着迷人的光彩,無數中外遊客爲之傾倒。朋友,讓我們開始神奇壯麗的三峽之旅吧……
西陵峽
風光綺麗的西陵峽,西起秭歸縣香溪河口,東至宜昌市南津關,全長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因位於“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稱)的西邊,故得名。西陵峽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奇、險化爲西陵峽的壯美。西陵峽中有三灘(泄灘、青灘、崆嶺灘)、四峽(燈影峽、黃牛峽、牛肝馬肺峽和兵書寶劍峽),峽中有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灘多水急,自古三峽船伕世世代代在此與險灘激流相搏。“西陵峽中行節稠,灘灘都是鬼見愁”。隨着葛洲壩工程的建成蓄水,回水白裏,水位上升,險灘礁石永睡於江底,加上解放後的航道整治,西陵峽中灘多水急的奇觀、船伕搏流的壯景不復見了。今天我們沿途可欣賞博大恢弘的三峽工程及西陵峽兩岸的美妙景色。
南津關
這就是南津關,長江三峽的起始點,長江上游的分界線。這裏有著名的西陵峽口風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旅遊渡假區。主要景點有嫘祖廟、桃花村、白馬洞、三遊洞、下牢溪、龍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閒樂園等景點。穿過南津關後,江面由20__多米驟然左右變窄到300米,展現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斕、氣象萬千的壯麗畫卷。
燈影峽
過南津關西行約10公里,就到了燈影峽。燈影峽又名明月峽,峽雖不長,但景緻不凡,可謂“無峯非峭壁,有水盡飛泉”。峽壁明淨可人,純無雜色,如天工細心打磨而出。當這明淨的峽壁被明淨的天空映襯着時,酷似一幅水墨國畫,崖壁映入江水中,靜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麗之趣。若晚間過此,月懸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種“淨界”,難以言喻,所謂“明月峽”,由此得名。燈影峽得以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馬牙山上有四塊奇石,酷似《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高興歸來的生動形象:手搭涼蓬、前行探路的孫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豬八戒;肩落重擔、緊步相隨的沙和尚;安然座騎,合掌緩行的唐僧。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每當夕霞晚照,從峽中遠望。極似皮影戲(當地人叫燈影戲),故名燈影峽。
仙人橋
船繼續西行不久,在江北可見一跨徑15米,寬僅1米有餘的天然石橋,這就是仙人橋。這裏是欣賞西陵秀色的最佳點,站在仙人橋上俯視,上下百里的西陵峽裏大半盡收眼底,但見,雲卷細浪,霧散輕煙,千輪萬舟,形如柳葉,使人彷彿置身天上。傳說有一樵夫爲仙女所愛,但仙凡路隔,難結連理,仙女乃拋下裙帶化爲仙人橋,引渡樵夫登臺而上。宋代詩人田鈞有詩云:“仙人橋上白雲封,仙人橋下水洶洶,行舟過此停橈問,不見仙人空碧峯!”
黃牛峽
乘船繼續西上約10公里,翹首南望,便可於彩雲間見一排陡峭的石壁,絕壁下九條蜿蜒下垂的綠色山脊,宛如九龍奔江,氣勢十分雄偉壯觀。那橫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黃牛巖,巖下河谷便是黃牛峽。
黃牛峽中亂市星羅棋佈,犬牙交錯。其間,河道似九曲迴腸,泡漩如沸水翻滾,水急礁險,號稱黃牛灘。古歌謠發出了:“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行太遲。三朝有又三暮,不覺鬢成絲。”這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的艱難,因爲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喫力,又要時刻小心,所以行駛緩慢。
感慨黃牛一名由來,貫穿着夏禹開江治水的神話故事。相傳玉帝降生夏禹到人世來治理洪水,同時又派遣天神下界來協助他。當他率民開鑿到現在的黃牛峽,天神化爲神牛前來協助。一日,天剛麻亮,有一民婦送茶飯給治水的民夫。她來到江邊,猛然看到一頭巨大、雄壯的黃牛,身繞霞光,揚蹄騰越,憤怒地以角觸山,頓時天崩地裂,響聲如雷鳴。民女嚇的瞠目結舌,大聲呼喊起來。喊聲驚動了神牛,便一下跳下山岩。從此把影像留在石壁間。傳說諸葛亮撰寫的《黃陵廟記》也有這樣的記述:熟視於大江重複石壁間,有影象現焉,鬢髮鬚眉,冠堂宛然如彩畫者。前豎旗旌,右駐以黃犢;前面還有塊岩石呈黑色,吉人牽牛壯。“策牛者何人,爾行何日也?”這是人們對征服大自然的美麗想象,黃牛象徵人民改造河山的偉大創造力。黃牛助禹開江有功,古人便在山下修了黃牛廟來四時祭祀;今日,在這裏投資3.9億元的國債支持項目黃牛巖生態旅遊區正在抓緊建設。
中堡島—三峽大壩壩址
船過西陵長江大橋,就到了三峽大壩壩址。這裏原來是個長方形的小島,成爲中堡島,是1總理親自選定的大壩壩址。中堡島是個神奇的島,歷史上不論發生多大的洪水,都淹不了這個小島。1870年的特大洪水淹了位置比中堡島高的多的黃陵廟,卻沒能淹沒中堡島,這中“水漲島高”的奧祕,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解釋。
崆嶺峽
船駛過三峽大壩後,再西行約10公里,便駛入了一箇險峻的峽谷之中,這就是三峽中著名的崆嶺峽。崆嶺峽峭壁聳立,如斧削刀劈一般。此峽又稱空冷峽,全長約2.5公里。據《輿經紀勝》描述,它:絕崖壁立,湍流迅急,挽舟甚難,務空其(船),然後得過。兩岸絕壁之間,夾一天下聞名的險灘—崆嶺灘。這裏水流湍急,大小礁石密佈水中。因而有所謂: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纔是鬼門關”的民謠流傳千年。峽中原有一塊突出水面的礁石,上刻三個打字“對我來”。航船經過這裏,必須直衝着這塊礁石駛去,便可藉着流水的回沖力,安全地擦石而過;如果想要躲開它,反而會被它撞沉。1900年,有一艘外國輪船開進峽江,船長不知其中奧妙,又不聽峽江水手告誡,結果被礁石撞沉。解放後,經過多次航道整治,炸掉了這塊礁石。葛洲壩建成後,水位抬高,險灘也不復存在。航船到這裏安然無虞,只是少了一處夠刺激的景觀。
牛肝馬肺峽
出崆嶺峽,行不多時,便進入了牛肝馬肺峽。全長4.5公里。在九畹溪入長江處,對岸(北岸)懸崖峭壁上,有幾片重疊下垂黃褐色的岩石,形如牛肝,在它旁邊還有一塊肺狀岩石,叫做馬肺,因而這段峽谷就叫牛肝馬肺峽。其實都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鈣沉澱而形成的鐘乳石。
大家看,牛肝石還保持原樣,而馬肺下半部殘缺不全,這是清光緒26年侵入西陵峽的英帝國主義軍艦炮轟兩岸岩石,打掉了馬肺的下半部,同時也留下了帝國主義侵略我國大好河山的罪行。郭沫若詩留下:兵書寶劍存形似,馬肺牛肝說寇狂的詩譴責這個罪行。
兵書寶劍峽
船過新灘,便到了兵書寶劍峽。在峽谷北岸陡崖石縫中,看去好似放着一箇象書卷的東西,傳說是諸葛亮的“兵書”兵書石的下面突起一根上粗下尖,豎直查向江中,酷似下面浮雕的一柄寶劍的石頭。
經過考古學家實地考證,所謂兵書乃是半山腰古代懸棺葬的遺物。寶劍石是絕壁上突出的巖塊,是石灰岩沿着垂直髮育的節理崩塌跨落而形成的。
此段峽谷還有兩段傳說:其一說諸葛亮將他一生的用兵經驗寫了一本書,有一次他得了重病,環顧周圍的人都不配授予,又怕後人生吞活剝,照本指揮作戰,死守老本,便選了險要之地把這部書放在難於攀登的峭壁上,讓後世有才智的人去取。另一說是秦末張良的兵書。
香溪名人故里
船行出西陵峽不久就到了香溪寬谷。在這綠水悠悠的香溪之濱,歷史上曾出現過兩位著名人物:一位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一位是漢代的王昭君。傳說有一天,昭君在溪邊洗臉,無意中把頸上項鍊的珍珠散落溪中,從此溪水清澈,水中含香,故名香溪。香溪河似一條流香溢美的綵帶,她架起了通向充滿神奇的神農架原始森林的橋樑。三峽工程蓄水後,遊船可從長江直到昭君村,中途也可達到屈原故里—樂平裏。
同學們,剛纔我們感受到的是瞿塘峽的雄偉壯觀,接下來,繼續帶大家領略的是長江三峽第二峽——巫峽的神奇與秀麗。
巫峽以巫山得名,它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到巴東縣的官渡口,全長44公里。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峽內景點衆多,有三臺、八景、十二峯以及孔明碑等景點,但最著名的還要數巫山十二峯了。在江的北岸有六峯,它們由西向東依次是登龍、聖泉、朝雲、神女、松巒、集仙六峯。南岸也有六峯,但在江中能看見的只有飛鳳、翠屏、聚鶴三峯,而其餘的淨壇、起雲、上升三峯並不臨江。所以陸游在三峽歌中說:“巫山十二見九峯,船頭彩翠滿秋空”。
請大家順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就是朝雲峯。它海拔1324米,每當日出時分,峯頂就會雲海翻騰。說到這裏請大家注意周圍的景觀,它除了山、水之外,我們還能看到什麼?有霧,對了有霧。有雨,對了還有雨。霧和雨纏繞在一起就形成了是雲非雲、是雨非雨的奇妙景觀——巫山雲雨。唐代詩人元稹曾賦詩:“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可見巫山雲雨乃是天下雲雨之冠。大家知道雲雨是怎麼形成的嗎?那是因爲巫山地處巫峽口,這裏山連山、峯疊峯、氣候垂直分佈十分明顯。長江上豐富的水汽蒸發上升後,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就會出現各種不同的雲霧形狀。
同學們再往前看,雲霧中是否有一突兀的石柱,它形似一箇矯健的少女。這就是豔壓羣芳的神女峯。石柱高約6.4米,海拔1112米。巫峽是三峽神話傳說的搖籃,其中關於神女峯的傳說最爲動人。傳說西王母的小女兒瑤姬騰雲路過巫峽時,看見一羣孽龍在此毆鬥,騷擾百姓,於是她就停了下來,擊斃孽龍,爲民除害。而後又派人幫助大禹鑿開三峽、疏通河道、治理了水患,自己也留在人間爲過往的行船導航,最終化爲了神女峯。故事講到這裏,同學們!神女這種造福人類的奉獻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努力學習,發揚光大嗎?
下面請大家休息一下,之後我會帶領大家領略其餘各峯!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10
長江三峽導遊詞三各位朋友大家好,在這裏我對大家參加我們的旅遊團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裏將由我爲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遊覽萬里長江上著名的景區——長江三峽。
首先呢,我想爲大家介紹一下長江。大家知道,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長河,也是世界上唯一由一國擁有的最大的河流,它的源頭在我國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跨十一箇省市自治區,最後匯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長江流域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5。在長江上有上海,武漢,南京,重慶,四個特大城市,當長江流至四川東部的奉節,便衝開重山峻嶺奔騰而下,形成了雄偉壯麗的大峽谷——長江三峽,這便是我們今天要遊覽的地方,我們今天所說的三峽其實就是衢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200多公里,三段峽谷各有特色,衢塘峽雄偉險峻,巫峽幽深秀麗,西陵峽灘多水急,三峽兩岸重巒疊嶂,形態各異,船行駛在三峽中,一會兒山色全阻,一會兒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現在我們來到的便是衢塘峽,又稱夔門,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止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在三峽中最短,但是景觀最雄偉壯觀,長江在形成了陡峭的峽谷,兩岸斷巖峭壁猶如刀砍斧削,難怪古人曾發出“重江萬管玲瓏筆,難寫衢塘兩岸山”的感慨,兩岸山峯高出江面幾百米,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1500米左右,江面在此非常狹窄,最窄的地方只有100米,如果從上望下俯視就好像船行駛在地道中一般。名燮門,也稱瞿塘峽關,山岩上有「墜門天下雄」五個大字。唐代詩人杜甫寫下“歡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的名句。衢塘峽文物景觀多而集中,還有驚險萬狀的古棧道、古代巴人的懸棺、大溪文化遺址,帶會我們將去一一領略他們的風采。
長江出大寧河口進入巫峽寬谷,轉眼間迎來了小巧玲瓏的巫山縣城。大寧河上的小三峽,有“不是三峽、勝似三峽”之譽,大寧河支流馬渡河上還有小小三峽。如果將長江三峽比喻爲一部交響樂,那麼小三峽是其中一箇精彩的樂章,而小小三峽則是一箇美妙的插曲。巫峽西起重慶大寧河口,東止巴東縣的關渡口,全長45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既長又整齊的一峽。巫峽名勝古蹟衆多,除有十二峯外,還有陸游古洞、大禹授書檯、神女廟遺址、孔明石碑以及那懸崖絕壁上的夔巫棧道、川鄂邊界邊域溪及“楚蜀鴻溝”題刻,還有那刻在江岸岩石上的累累纖痕等,無不充滿詩情畫意。滋潤了歷代遷客騷人的生花妙筆,留下了燦若繁星的詩章。巫峽中的人文景觀非常多,但是最引人注意的還是屹立於兩岸的巫山12峯,其中最爲秀麗的就數神女峯了,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就在神女峯的腳下,請大家抬頭向上看,她像不像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呢?她每天迎來燦爛的朝霞,有送走絢麗的晚霞,所以神女峯也被稱爲望霞峯。關於神女峯,三峽中還流傳着一箇神話,相傳從前在三峽裏有十二條惡龍,它們興風作浪,危害百姓,王母娘孃的小女兒瑤姬知道後便和衆姐妹們一起來到凡間斬殺了十二條惡龍,並向大禹傳授天書幫大禹治理好了三峽,她們被巫峽的美景所吸引,於是她們化作山峯屹立於巫峽兩岸守護着巫峽,其中神女峯便是瑤姬的化身。這個傳說故事寄託了三峽人民征服險灘,戰勝惡水的.美好願望。大家請抬頭看,天空中的雲彩,似煙非煙、似雲非雲,變化多端,唐代大詩人元稹一生寫了大量的詩句,其中有“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名句,相信它的意思也一定有不少的朋友知道吧,看到過大海的人,再大的江河也不放在眼裏,而看過巫峽的雲彩,還有哪裏的雲彩值得看呢?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11
大家好!在這裏我對大家參加我們的旅遊團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裏將由我爲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遊覽萬里長江上著名的景區——長江三峽。
首先呢,我想爲大家介紹一下長江。大家知道,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長河,它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它的源頭在我國青藏高原的唐
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跨十一箇省市自治區,最後匯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長江流域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5。
當長江流至重慶東部的奉節,長江便衝開重山峻嶺奔騰而下,形成了雄偉壯麗的大峽谷——長江三峽,我們今天所說的三峽其實就是衢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公里,三段峽谷各有特色,衢塘峽雄偉險峻,巫峽幽深秀麗,西陵峽灘多水急,三峽兩岸重巒疊嶂,形態各異,船行駛在三峽中,一會兒山色全阻,一會兒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長江三峽不僅自然景觀卓越被稱爲我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他的人文景觀也是不容小覷的。在長江三峽中,瞿塘峽以雄著稱,所以又被稱爲夔門。它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止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在舉世聞名的三峽中最短,但是景觀最雄偉壯觀,長江在這裏切過中生代石灰岩,形成了陡峭的峽谷,兩岸斷巖峭壁猶如刀砍斧削,難怪古人曾發出"重江萬管玲瓏筆,難寫衢塘兩岸山"的感慨,兩岸山峯高出江面幾百米,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1500米左右,江面在此非常狹窄,最窄的地方只有100米,如果從上望下俯視就好像船行駛在地道中一般。當然,夔門雖雄,但是他就像一位剛柔並濟的男子,他也有充滿書卷味道的景觀。
那就是白帝城的人文氣息。白帝城是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范成大、陸游等都曾登白帝,遊夔門,留下大量詩篇。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更是膾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三國蜀漢皇帝劉備討伐東吳,兵敗白帝城,憂傷成疾,臨終前在白帝城永安宮向丞相諸葛亮託孤。白帝廟內現陳列有"劉備託孤"大型泥塑。廟內還陳列有瞿塘峽懸棺內的文物和隋唐以來73塊書畫碑刻,以及歷代文物1000餘件,古今名家書畫100餘幅。其中"竹葉字碑"詩畫合一,風格獨特;"三王碑"鐫鳳凰、牡丹、梧桐,精美華麗,堪稱瑰寶。其中還有著名的春秋戰國之交的巴蜀銅劍,其形如柳葉,工藝精湛。東、西兩處碑林,陳列着70多塊完好的石碑,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歷史。
如果說瞿塘峽是一位英氣勃發的男子的話,那麼巫峽則是一位嬌羞的美人了。巫峽西起重慶大寧河口,東止巴東縣的關渡口,全長45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既長又整齊的一峽。巫峽中的人文景觀非常多,但是最引人注意的還是屹立於兩岸的巫山12峯,其中以秀麗的神女峯最爲出名。在下面的旅途中我講會爲大家一揭神女峯的神祕面紗。
下面我要說的就是不在重慶境內的以險著稱的西陵峽了。它西起秭歸的香溪口,東至宜昌市的南津關,是三峽中最長的一箇峽,全長66公里。然,現在的西陵峽已不是以前那個灘多水急之地。今天的西陵峽大部分已經成爲葛洲壩平湖庫區,船行駛在西陵峽中也感覺是那樣的平穩和舒適。西陵峽不僅有燈影峽,兵書寶劍峽等令人歎爲觀止的峽谷,還有世界上第一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大壩。他位於湖北宜昌市的三鬥坪。三峽大壩建成後全壩長1983米,最大壩高爲185米,最高運行水位175米,總蓄水量393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1820千瓦,年發電量847億度,相當於1991年全國總髮電量的1/8,相當於十座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三峽大壩建成後,我國每人每年將可以增加用電70度。
好了各位朋友,關於長江三峽呢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一點印象,不詳盡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海涵!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12
人們都說:“長江三峽天下險。”我們乘着船,暢遊長江。放眼望去,蔚藍的天空飄着幾絲白雲,黃褐色的江面上架着一座雄偉壯觀的長江大橋,像彩虹嗎?又想了想,應該像一條鋼鐵巨龍。大橋兩端各有一座橋頭堡,頂上的紅旗,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更加鮮豔奪目。
江邊,停泊着飄有各色旗幟的輪船,灰色的炮艦,淡綠色的雙體船,灰褐色的貨船,高大的客船,還有長江大橋下的牌子上寫的火車渡輪船……一艘艘船隻如衛隊,數也數不清。
長江的水真急啊,急得驚心動魄,驚濤拍岸,而且可以看得見那冒着的白泡,卷着枯枝敗葉向下沉的漩渦;長江的水真渾啊,渾得可以看得見水中泥沙,遠遠看去,長江彷彿是一條黃色的飄帶鑲嵌在綠色的大地上。我們的船頭激起了白色的浪花,讓我感到船在前進,岸在後退。
我登過南京連綿起伏的紫金山,遊覽過綠樹簇擁的黃山,卻從沒見過長江 三峽這一帶的山。三峽的山真雄偉啊,一座座高聳入雲,像一箇個腳踏大地,頭頂雲天的巨人,屹立在長江邊上;三峽的山真險峻啊,懸崖峭壁,如刀削斧砍,讓人望而生畏;三峽的山真奇特呀,有兵書寶劍峽、燈景峽、風霜峽、十二女峯,非常有名。
長江三峽,水美山奇,不愧是中國的“四大自然景觀”之一啊!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13
親愛的先生們、女士們:
大家都知道我們今天要參觀的便是長江三峽了,在我國流傳這樣的一句話:“三峽天下壯,請君乘船遊。”接下來就請大家和我登上“輕舟”號,一起去領略一下三峽獨特的魅力吧!
三峽的形成與長江是息息相關的,而長江呢,是我國第一大河流,發源於青藏高原,全長6300餘公里,途徑我國11個省市自治區,最終注入東海,同時它也世界第三大河流,是僅次於亞馬遜河以及尼羅河。長江在途徑四川東部奉節時,衝開了崇山峻嶺,奔騰而下,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長江三峽,但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三峽,則是瞿塘峽、巫峽以及西陵峽的總稱了。她西起四川東部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201公里。其中瞿塘峽以雄偉險峻,巫峽以幽深秀麗,西陵峽以灘多水急而着稱。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現在即將進入的便是長江三峽的第一峽谷瞿塘峽了。瞿塘峽全長8公里,在三峽中以雄偉險峻着稱。大家可以看到,在峽谷入口處有兩塊天然的絕壁對立,形成一箇天造地設的大門,這便是夔門了,有一句話叫做:夔門天下雄。浩浩蕩蕩的長江經過此處,由於河道突然變窄,使得江水如同萬馬奔騰,十分壯觀。而夔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有錢的門,爲什麼這樣說呢?如果大家不相信的話,可以拿出新版的十元人民幣,看看它的背後,便是夔門了。所以我建議大家在這裏拍張照,一來可以作爲留戀,二來也可以給大家帶來多多財氣,同時我也在這裏祝願大家的財運能夠像這江水進入夔門一樣滾滾而來。
進入夔門之後,便真正進入瞿塘峽了,由於這裏地勢險峻,兩岸崇山無數,使得長江在這裏變成了一條細帶,向上看只能看到雲天一線,向下看卻看到波濤洶湧,是不是讓人感到膽戰心驚呢?瞿塘峽雖然較短,但是卻同時擁有風箱峽、古棧道等諸多景點,特別是風箱峽中的懸棺更是令人驚奇。大家可以看到,在前面峭壁中有一條裂縫,裂縫中是不是有幾個類似於風箱的東西呢?那便是古人的懸棺了!據考證,這些懸棺已有XX0多年的歷史,但古人是如何把笨重的懸棺放上懸崖上的則是未解之謎了。
隨着遊船出了大寧河口,我們現在到的便是長江三峽中幽深秀麗的巫峽了,它西連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關渡口,全長45公里,是三峽中最完整的一箇峽谷,因此人們又稱它爲大峽。雖然巫峽的美景衆多,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巫山十二峯了,那麼今天我將重點給大家介紹我們眼前的神女峯。大家抬頭往上看,在那羣峯之巔聳立着一座山峯,峯頂有一人形石柱,看上去就像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深情俯視着長江,那便是傳說中的神女峯了。傳說在很久以前,三峽中有十二條惡龍,它們危害百姓,無惡不作,王母娘孃的小女兒瑤姬知道後,便與衆姐妹商量來到人間屠殺惡龍,並教給大禹治水的方法,而她們呢也被三峽美麗的景色所吸引,於是就變爲巫山十二峯守護着三峽,神女峯便是瑤姬的化身了。
好了,現在隨着遊船使出神女峯,放眼望去,大家可以看到,江面突然變得開闊,而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便是三峽中最後的一箇峽谷,西陵峽了,西陵峽全長45公里,是三峽中最長的峽谷,素以灘多水急而着稱,但是後來隨着三峽大壩的修築,這已經成爲了歷史,現在船行於江面上,大家可以感到十分的平穩。西陵峽歷來有三灘四峽,三灘分別是青灘、泄灘、崆嶺灘,而四峽則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下、燈影峽以及牛黃峽,西陵峽更是灘中有灘,峽中有峽,大灘有小灘,灘多水急。三峽的船伕世世代代在這裏與激流殊死搏鬥,每當有船伕駛進西陵峽時,就會發生“觸礁船破碎,滿江屍浮沉”的慘劇,大家可以順着我的手勢看到,在青灘之上有一座白骨塔,是專門用來堆積死難船伕的屍首的。那麼說到這裏呢,大家不用擔心,其實自從修建了三峽大壩,這裏的江水也變得十分平緩,這裏也就從險點變爲景點了。
隨着三峽的建成,這裏的水位也不斷上升,已經淹沒了兵書寶劍峽和牛肝馬肺峽,而人們現在也已經把牛肝馬肺峽的相關文物送到文物保護區了,待建成之後將對遊人開放,大家有機會的話也是可以去參觀的。
好了,各位朋友我今天給大家的講解就到這裏,那麼我們今天的行程呢,到這裏也就要告一段落了,短短的一天我們就參觀了三峽各個景區,大家的激情與活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我也希望自己的講解能給大家帶累美好的回憶,如果我有什麼做的不周到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指正。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奉節縣遼寧小學新芽6號文學社,歡迎大家的觀光旅遊。大家可以叫我袁導。今天,我將帶領你們遊覽壯麗的瞿塘峽和聞名天下的白帝城。
各位遊客,衆所周知,風景如畫的長江三峽,早已聞名中外。三峽第一峽–瞿塘峽,與奉節白帝城緊緊相連。瞿塘兩岸,青山壯美如仙境,名勝古蹟也衆多。
瞿塘峽,雖然在長江三峽中長度距離最短,但氣勢格外險峻壯觀。仔細聆聽,從山間還會不時傳來”啾啾”的鳥鳴。由當年李白耳邊的“兩岸猿聲啼不住”的情景,以蛻變爲“兩岸時有猴啼聲”。小猴們悠閒時正在林間樹枝上窺視江中上下來往的遊輪、快艇,還聞聽遊客們的陣陣喝彩聲和照相機拍照時的咔嚓聲。
不遠處,只見岸邊的奉節臍橙林,綠滿了山坡。在夔門前的開闊地帶與風雨廊橋之間的不遠處,斜臥着一座座熱鬧的果農小院。翠綠的臍橙林間,每逢秋季,馳名中外黃霜霜的奉節草堂臍橙掛滿了枝頭。不遠處,時而傳來汽車的鳴笛聲和公雞喔喔的啼鳴聲。
遊客們,瞿塘峽內,從宋代以來,幾十塊摩崖石刻,隨着葛州壩三峽電站蓄水175米而上漲,早已被能工巧匠們克隆鐫刻到高處一些的石崖上去了……
此時,真是山頂雲霧繚繞,山底遊輪、快艇正從狹窄的江面上穿梭而過。
瞿塘峽不遠處,便是高峽平湖中的人間仙境,江中小島——千百年來聞名中外的白帝城。從奉節新縣城往東乘車或坐船8公里後,便很快地來到白帝城。
遊客們,下車後,首先映入你們眼簾的是20xx年才新修建的風雨廊橋。它橫跨在長江與支流梅溪河的交匯處。風雨廊橋是三峽蓄水後連接白帝城與夔門江岸的景觀橋。風雨廊橋連接着白帝城島的古色古香的建築,它宏偉壯觀。橋柱矗立在江中,高六、七十米。風雨廊橋長約300多米,寬7米。建築工匠們採用仿古建築的外觀,與白帝城渾然連爲一體,使之交相輝映。橋面上等距離地分佈着三個橋中亭閣,供遊人通行及休閒留影。並通過雕刻、繪畫、書法等形式,再現了三國故事,以及當代文人騷客吟誦所見所聞所感,以及歷代詩家吟誦白帝城、夔州等處景物的詩詞歌賦。
從風雨廊橋到白帝城遊覽後,可以乘坐遊艇到瞿塘峽口參觀古炮臺,夔門古象館、摩崖石刻等景點。
經過風雨廊橋,可便捷地來到白帝城。白帝城位於長江北岸,長江三峽電站175米蓄水後,它已成爲江中小島城。但它仍然是三峽旅遊線上久負盛名的景點。1700多年前,大詩人李白先生“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千里江陵一日還”的詩句,早已膾炙人口。三峽電站蓄水後,白帝城就像一顆璀璨的江中明珠。
遊客們,沿着江中小島的石梯而上,大家便會很快地進入白帝城。白帝城內最著名的景觀——託孤堂,堂中塑有劉備託孤的彩色羣像。三國時,蜀國君主劉備爲了替結拜兄弟復仇,不聽軍師諸葛亮的勸阻,而去攻打東吳,結果一敗塗地,被東吳大將陸遜火燒連營700餘里。後來在手下衆將拼死保護之下,才退守到白帝城。他自我感到無臉面再見蜀中父老,最後病故於夔州(今奉節縣)永安宮。
你看,劉備半躺在龍牀上,頭上繫着一根紅綢帶,身上蓋着紅色龍被,面容憔悴。在牀前跪着他的兩個小兒子——劉禪、劉永,正在傷心地聆聽年過花甲的劉備有氣無力的臨終遺囑。
接着,我們再來參觀觀星亭。傳說諸葛亮當年曾在此亭夜觀星象,觀星亭因此而得名。觀星亭石桌底座側面雕刻着大詩人杜甫在夔州所寫的《秋興八首》,他以身居夔州,北望長安爲主題,借景抒情,託物寓意。最有觸景生情的是他吟詠出了那“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詩句。
白帝城內還有明良殿、武侯祠、懸棺陳列室、東西碑林,丹青樓、竹藝館等展館。
遊客們,最值得一觀的是明良殿。在人物塑像閣內,大家可見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文臣武將,面容栩栩如生。再往北走,可見李白,杜甫、劉禹錫等詩人的雕塑活靈活現,一一呈現在遊人眼前。看到這兒,讓我想起了前不久遊覽我們的鄰居縣城巫山時的所見情景:在巫山縣城長江岸邊,數十位歷代詩人和文臣武將的塑像,被展現在長江碼頭岸邊。他們不懼日曬雨淋,風餐露宿,彷彿正在瞭望小三峽,詩興即將大發,作賦靈感即將噴發。從中可見奉節人心靈也很美:把劉關、張,諸葛孔明、杜甫、李白、劉禹錫等歷代名人都雕塑在樓閣亭廳之內。唯恐他們備嘗風吹雨淋後身患感冒喲……
遊客們,假如你們鳥瞰白帝城,她四面環水,在三峽平湖中早已成了一座江中小島。雄偉險峻的夔門,在高峽平湖映襯下,白帝城的美景更蔚爲壯觀。
遊客們,我們從白帝城向東瞭望,便可看到不遠處的夔門古象館,及附近的多處景點。
遊客們,詩城奉節的好山好水,養育了百萬兒女,是生我養我的家鄉。袁導怎能不爲詩城奉節壯觀的夔門、瞿塘峽的壯麗美景,歷史悠久的白帝古城而感到驕傲呢?
遊客們,難道你們也不爲瞿塘、白帝的壯美景觀而感到驕傲嗎?
各位遊客,今天我們就遊覽這兒吧!歡迎大家下次光臨!再見!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15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片緣分的天空下,與大家相識,爲大家服務。首先,我做一箇簡單的自我介紹,我姓陸,大家可以叫我小陸。在接下來的遊覽中,大家有什麼問題儘管問我,我很樂意幫助大家。預祝我們這次大壩之行時刻有快樂相伴,愉悅相隨。
夢想了近百年,爭論了半個世紀,三峽工程可謂是命運多舛。但不管怎樣,一箇規模宏大,建築雄偉的全球之最,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上奇蹟般的誕生了。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遊覽這個傳奇的證明——三峽大壩。
今天我們要遊覽的是罈子嶺,185觀景臺,截流紀念園這三個景點。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三峽工程的1:1250的微縮模型,它反映的是20xx年三峽工程全面竣工之後的壩區景觀。先讓我們來確認一下我們目前所處的位置吧!當然就是罈子嶺了,關於它這個名字的來歷是因爲其山體形狀酷似四川人做泡菜的罈子倒扣在山頂上而得名,海拔262。48米,只要大家登上罈子嶺的頂部觀景臺,便可俯瞰三峽壩區的施工全貌,飽覽西陵峽黃牛巖的秀麗風光和秭歸新縣城的遠景。模型上的藍色水流代表長江,長江的左岸右岸是如何區分的呢?順水而立,您的右手方向爲右岸,即通常所說的江南,相對地,各位剛纔來的這一邊爲長江的左岸,即爲江北,背對的是長江的下游宜昌方向。現在大家可以走出模型室,去看一下這邊巨大的天書——銀版天書。我可以毫不誇張地告訴你它是中國目前最大的一本書。大家看到這本書已經被翻開,上面記錄着三峽工程的有關介紹。現在大家可以登上罈子嶺親自感受一下大壩的全貌。
遊客朋友們,歡迎大家再次乘坐我們的觀光車前往下一個景點185觀景平臺,因其海拔高達185米,所以取名185觀景平臺。它與大壩的壩頂是等高的,從左手方向看去,就是已經修建完工的攔河大壩的正面。離我們最近的就是垂直升船機的修建部位。從您的右手方向看去就是已經蓄水到165 米水位的三峽水庫。大壩的正常蓄水水位達175米,也就是我們腳下的10米高度的地方。現在我們下車就可以一覽無餘地近觀大壩的背影和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這裏可以近距離向下俯視泄洪場景,雷霆萬鈞的洪流被踩在腳下。攔河大壩,雙線五級船閘,垂直升船機,左右岸發電站廠房,右岸地下電站發電廠房共同打造了這顆璀璨的三峽明珠。所以站在這片集全球多項工程之最的與一區,心中的自豪與快感真是溢於言表啊!
遊客朋友們,馬上我們將要到達的是最後一箇景點截流紀念園。如果說在罈子嶺,185觀景臺看三峽大壩和泄洪閘令人蕩氣迴腸,唱的是大江東去;那麼到三峽截流紀念園則是抒情滿懷,誦的是歷史見證。現在請大家和我一起再遊覽中回味一下這一偉大的歷史。
截流紀念園是以展現截流紀念園的壯觀景象爲主題的綜合性公園,它於1995年在三峽壩區建成開放。它是以三峽工程的截流爲主題,集遊覽,科普,表演,休閒等功能爲一體的國內首家水利工程主題公園。大家所看到的這個景區佔地面積93萬平方米,投資3000多萬。景區分入口區,綜藝眺望區,遺址展覽區和遊樂休憩區等四個區域,有截流記事牆、演藝廣場、親水平臺、幻影成像、大型機械展示場、攀爬四面體、平拋船等十幾個景觀組成。截流是水電工程建設最激動人心的場景,1997年進行的大江截流河20xx年進行的導流明渠截流,是三峽工程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兩次截流的綜合技術難度世所罕見,但都取得了一系列技術創新的成果,使我國的河道截流技術躍居世界領先水平。截流紀念園正式緊扣長江截流這一主題,再現了這個改造自然地驚人壯舉。
三峽截流園體現了人定勝天、天人合一的截流文化主題精神。在整個園區的景觀設計上,緊扣截流的主題表現了長江、大壩、工程等鮮明的形象特徵,營造出了水利工程所特有的遺蹟景觀效果。儘可能保留了原址上一流工程堆料和物件,像大家所看到的:用於支撐堆放砂石料的隔牆、100多箇截流時留下的四面體,還有77噸裝卸車和平拋船等大型施工機械。現在大家看到的用金黃色的字體寫着“截流再現”四個大字的就是我們的截流再現放映廳,它是採用現代高科技的幻影成像技術,直觀生動地向大家再現長江三峽的截流。大家看着這些是否彷彿置身於那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呢?三峽截流紀念園的建成開放,彷彿了三峽工程的文化內涵,爲三峽遊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如同大家所看到的不僅使我們的眼球得到了享受,更多的是讓我們對大壩的歷史有了一定的認識。
遊客朋友們,看完了截流再現的這些歷史見證,大家心中應該長蠻了很多的感慨與感動吧!那就讓我們帶着這份感慨與感動靜靜地結束我們今天的遊覽吧!雖然在這個短暫的相識之後和大家說再見有很多的不捨,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期待與大家能夠再次相逢。在這裏感謝大家在旅途中的配合與協作,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給予我寶貴的意見,讓我從你們這裏學會成長。最後送上我最真摯的祝福:願大家在以後的每一天神馬都給力!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16
開船之際我先爲大家講講我們的長江,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各拉丹東西南側,全場6300km。約佔我國國土面積的五分之一是我國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的第三長河。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蘇上海,最終注入了東海。
長江三峽是長江一段山水壯麗的大峽谷。三峽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全長191公里。瞿塘峽長8km。西起奉節白帝城,東到湖北南津關,是三峽中最短的一箇峽。瞿塘峽兩岸斷崖陡峭猶如刀削一般。長江在陡峭的峽谷中變得波濤洶湧,雄偉險峻。瞿塘峽雖短,卻氣勢雄偉。巫峽全場45km,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一箇峽。西起巫山大寧河口東到湖北巴東縣關渡口。
峽谷幽深曲折整個峽區奇峯突兀,怪石磷峋,由於巫峽谷深峽長,日照的時間比較短,溼氣難以揮發,所以在巫峽很容易見到雲霧繚繞的,霧氣飄渺的獨特風景。
然後就是西陵峽了,西陵峽西起香溪鎮東至宜昌南津關。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一箇峽。全長66km,整個峽區由高山峽谷和險灘礁石組成。著名景點有兵書寶劍峽燈影峽等等。榮獲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世界紀錄的山峽大壩也位於西陵峽中段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三鬥坪。大壩長1983m高185m。能夠抵禦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接下來我們要去的第一個景點就是著名的鬼城——豐都了。豐都,自古以來就是文化名城,以其鬼文化而文明。有“中國神曲之鄉”的說法。傳說這裏是人死後靈魂歸宿的地方。這裏流傳着許多著名神鬼傳傳說這裏是人死後靈魂歸宿的地方。
《西遊記》《聊齋志異》鍾馗傳等等、豐都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文化內涵,迷人的傳說,秀美的風光和難以替代的觀賞價值,不可多得的鬼文化研究載體向中外遊客展現出神祕的東方神韻。鬼城”是人們憑想象建造的“陰曹地府,人們憑想象,類似人間的法律機制先後建成了先後建成了“閻王殿”、“鬼門關、“陰陽界、“十八層地獄等一系列陰間機構。各關卡的鬼神形象又是千姿百態,崢嶸古怪。刑具令人恐怖萬分,不寒而慄。奈何橋是豐都鬼城中一箇蘊含中國傳統文化意味的地方,奈何橋是豐都鬼城中一箇蘊含中國傳統文化意味的地方,建於明代,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它位於豐都名山廖陽殿前,由三座大小、形制完全相同的石拱橋並列而成。橋面窄小,青石鋪砌,呈弧形,每次只能行走一人。橋的兩側石欄雕花,橋下爲一方池塘。橋頭設有關卡,由引薦厲鬼日遊神和夜遊神晝夜把守。民間傳說它是人死後到陰間報到的必經之路當然,除了奈何橋,精彩的還有黃泉路、天子殿和十八層地獄等等,具體的等我們到了豐都我再一一詳細解答。現在大家先慢慢欣賞長江三峽的美麗風光吧。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17
各位旅客朋友們:
現在,我們到了著名的長江三峽了,三峽位於長江上游的重慶與湖北之間,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而這兒的風光,雄奇險拔卻又不失莊雅秀麗,是個休閒的好地方。
三峽總長二百公里,大家看看兩邊都是連續不斷的山,山沒有一點缺口,如一條綠龍一帶。這兒的山都高聳入雲,遮天蔽日,把天空鎖成了一條帶子。要不是現在是正午,連太陽也瞧不見呢!
三峽是個“多景”的地方。一年四季,這個地方都有絕然不同的美景等你欣賞。在夏天,這兒水勢浩大,水流湍急,是一種奔放的美感。但出於安全起見,還是要略加小心。秋天呢,是一種悽婉的美感,每到帶霜的早晨,都有猿那哀轉的嘯叫,真可謂催人淚下。
要是你是個喜歡清幽美感的人,可真是來對時間了!像今天這樣的春日,展現了三峽的清幽美。這兒有如雪的急流和碧綠的深潭,迴旋着清波還倒影了世間萬物的影子,遊客依次可以探下頭看看,喏,那還有倒映的太陽呢!在你們兩邊的山峯上,長着許多奇怪的松柏,很有趣味。現在,我們面前是兩邊的瀑布。這水飛流激盪,是文雅中躍動的美感,好了,隨着船的前行,我們好好享受水清樹秀、山高草盛的美景吧!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我們旅行就此結束了。願這次三峽之旅能在你心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再見!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18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代表宜昌國際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叫李樂,在接下去的時間裏將由我爲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俗話說,風景美不美,全靠導遊一張嘴,還有句老話是“觀景不如聽景”,但我們今天要遊覽的景點,就算我一句話都不說,您還是會由衷的讚歎一箇字——“美”!老子說“大美無言”,今天就讓您體會體會!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遊覽著名景點——長江三峽。有人說:“不走三峽,不算到過長江。不遊三峽,不算瞭解長江。”首先呢,我想爲大家介紹一下長江。大家知道,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長河,它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它的源頭在我國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跨十一箇省市自治區,最後匯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長江流域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5。
當長江流至四川東部的奉節,便衝開重山峻嶺奔騰而下,形成了雄偉壯麗的大峽谷——長江三峽,這便是我們今天要遊覽的地方,我們今天所說的三峽其實就是衢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200多公里,三段峽谷各有特色,衢塘峽雄偉險峻,巫峽幽深秀麗,西陵峽灘多水急,三峽兩岸重巒疊嶂,形態各異,船行駛在三峽中,一會兒山色全阻,一會兒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現在我們來到的便是衢塘峽,又稱夔門,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止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在舉世聞名的三峽中最短,但是景觀最雄偉壯觀,長江在這裏切過中生代石灰岩,形成了陡峭的峽谷,瞿塘峽兩端入口處,兩岸斷巖峭壁猶如刀砍斧削,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門戶,故稱“夔門”,也叫瞿塘峽關,山岩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左邊的名“赤甲山”,相傳古代巴國的赤甲將軍曾在此屯營,又因尖尖的山嘴活像一箇大蟠桃,故有桃子山別名。右邊的名白鹽山,不管天氣如何,總是現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好象有一層鹽撒在上面。
這裏山高峽窄,仰視碧空,雲天一線,唐代詩人杜甫曾寫下“歡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的名句。峽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處不足五十公尺,波濤洶湧,奔騰呼嘯,令人驚心動魄。在白帝城下的礁石上,有兩根鐵柱,是古代“鐵鎖關”的遺蹟。鐵鎖關是用鐵鏈“斷江”或“鎖江”。據載,公元九○四年(唐天佑元年),張武在瞿塘峽口“作鐵捆,絕江中流,立柵於兩端,謂之鎖峽”。建立鐵鎖關的目的,起初是防禦外敵人侵,後來曾一度成爲關卡,商旅往來均須繳納稅銀。 在白鹽山的絕壁上,有一列之字形石孔,自下而上至山腰。在山下起點處,有“宋開慶路元帥”字樣依稀可辨,上邊有一箇平坦的臺子,叫望鄉臺。相傳這是孟良梯,其實是古代人民鑿孔栽木或採藥的古棧迢遺址。在北岸一處黃褐色懸崖上,有幾個豎立的洞穴,約寬半公尺,從前裏面置有長方形的東西,從遠處看去,狀如風箱,故名風箱峽。那些風箱是戰國時代遺留的懸棺,共發現九副,棺中有青銅劍和人骨,現在懸棺已墜毀,洞穴仍存。
“巴東三峽巫峽長”,長江出大寧河口進入巫峽寬谷,我們也就進入了畫廊般的巫峽。巫峽西起重慶大寧河口,東止巴東縣的關渡口,全長45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既長又整齊的一峽。巫山春秋爲夔子之國,戰國時是楚國的巫郡。據晉代郭璞《巫咸山賦》載,唐堯時有一御醫巫咸深得堯心,生前封於此山,死後葬于山中,故以巫爲地名。一說因在重巒疊嶂的巫山懷抱之中,故稱巫山。巫峽谷深狹長,日照時短,峽中溼氣蒸鬱不散,容易成雲致霧,雲霧千姿萬態,似煙非煙、似雲非雲,變化多端,有的似飛馬走龍,有的擦地蠕動,有的像瀑布一樣垂掛絕壁,有時又聚成滔滔雲紗,在陽光的照耀下,形成巫峽佛光,因而古人留下了“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絕唱。屏列於巫峽南北兩岸巫山十二峯極爲壯觀,而十二峯中又以神女峯最爲峭麗。古往今來的遊人莫不被這裏的迷人景色所陶醉。三峽水庫到達175米以後,巫峽水位僅提高80米,對幽深秀麗的峽谷風光沒有大的影響,相反地有杉木壤溪、神女溪等更幽深的峽谷景觀可以開發,給遊覽巫峽增添更多的奇情野趣。
好,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就來到了三峽中的最後一峽——西陵峽,它西起秭歸的香溪口,東至宜昌市的南津關,是三峽中最長的一箇峽,全長66公里,曾經的西陵峽以灘多水急著稱,自古三峽船伕世世代代在此與險灘激流相搏。“西陵峽中行節稠,灘灘都是鬼見愁”。 而現在,這樣的情況已成爲歷史,隨着葛洲壩工程的建成蓄水,水位上升,險灘礁石永睡於江底,加上解放後的航道整治,西陵峽中灘多水急的奇觀、船伕搏流的壯景不復見了。今天西陵峽的大部分已經成爲葛洲壩平湖庫區,船行駛在西陵峽中也感覺是那樣的平穩和舒適,我們沿途可欣賞博大恢弘的三峽工程及西陵峽兩岸的美妙景色。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19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爲大家服務。我是來自重慶中國青年旅行社的導遊,我姓溫,大家可以叫我小溫。在大家遊覽重慶的期間,我會竭盡所能爲大家服務,如果小溫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夠提出來,以便我的改進;做得好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給予我肯定,以增強我的信心。我預祝大家的這次旅途,玩得開心,喫得撐心,住得舒心。謝謝大家!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從朝天門出發,就開始了我們的三峽之旅。大家都說:“不走三峽,不算到過長江。不遊三峽,不算瞭解長江。”在我們的三峽之旅開始之時,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長江三峽的整體情況。
一開始講長江三峽,就不得不說說長江。衆所周知,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中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我國青海,西藏,雲南等11個省市,最後匯入東海,全長6300多千米,流域面積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5。
長江自西向東流淌,在重慶境內約長683千米。長江流經重慶奉節時,衝破了那裏的崇山峻嶺,奔騰而下,就形成了我們今天即將見到的,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長江三峽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首。它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及中間的峽谷地帶組成,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橫穿奉節、巫山、巴東、秭歸和宜昌5個縣,全長193公里,它以“瞿塘雄,巫峽秀,西陵險”而馳名。
杜甫的詩句“衆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講的就是,長江三峽的第一峽——瞿塘峽。瞿塘峽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到巫山大溪鎮,全長8千米,是三個峽中最短的,卻是最雄偉壯觀的。
第二個峽是巫峽。巫峽西起巫山大寧河口,東到湖北巴東關渡口,全長45千米,以幽深秀麗著稱,固有“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絕唱來讚美巫峽。
最後一箇峽便是西陵峽。西陵峽西起湖北秭歸香溪口,東到宜昌南津關,全長70千米。曾經的西陵峽以灘多水急而著稱,但由於三峽工程蓄水的原因,這裏的水勢已變得平緩,高峽出平湖,除部分景觀淹沒庫底之外,多數綺麗風光依然如舊。
位於西陵峽內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即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我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三峽工程建築由大壩、水電站廠房和通航建築物三大部分組成,壩高185米,總裝機容量1820千瓦時,年發電量847億千瓦時,蓄水位爲175米。三峽工程具有發電、防洪、通航三大作用。
遊客朋友們,在我們的這次三峽之旅的途中,我們會經過像白鶴梁,豐都名山,石寶寨等等,著名的名勝遺蹟,接下來,我們就去雲陽的張飛廟看一看。
張飛廟又名張桓候廟,始建於三國蜀漢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可謂歷經滄桑,經久不衰。但是,由於三峽工程的蓄水,張飛廟會被淹沒水底,於是,國務院爲張飛廟量身定做了搬遷的保護項目。從1998年開始,經過了6年的艱辛工作,終於將張飛廟從雲陽的飛鳳山搬遷至現在的盤石鎮。張飛廟現在90%的構建都是從老廟拆遷來的材料,仍然保持着老廟的地理特徵。
張飛廟有“巴蜀一勝境,文藻一勝地”之譽。這個稱譽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大家聽我細細道來。張飛廟是一組完美的古建築羣,它依山取勢,坐巖臨江,層層疊起,錯落有致,廟內殿宇巍峨,古樸厚重,有“巴蜀一勝境”之譽,當之而不愧。文人騷客,每每遊覽了張飛廟之後,都會爲張飛廟之美景所觸動,於是,揮毫賦詩,留下了很多名人字畫碑刻、楹聯等在張飛廟裏,所以,人們就稱張飛廟爲“文藻一勝地”。
講了關於張飛廟的這麼多,我想大家已經知道,張飛廟是爲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建。蜀將張飛,剛毅勇猛,一代英雄爲古今很多人所敬仰。很多遊客朋友可能要問,爲何張飛廟會建在雲陽,這兒與張飛南征北戰的地方都沒有明顯的聯繫?相傳,三國時期,吳蜀交戰,關羽戰敗而死,當時張飛正駐守閬中,聽聞自己的兄弟被殺害,心中怒火重重,立即召集兵馬,準備出征伐吳,爲關羽報仇。他的部下張達、範疆知道這次出征很難勝利,可他們又害怕張飛的威武,於是,趁張飛醉酒睡着之時,將其殺害,並取下頭顱,準備投奔吳國。殊不知,吳蜀談和了,兩人聽說後,驚恐萬分,將張飛的頭棄之長江。當天,一漁夫在打漁時打撈起了張飛的頭顱,便將他的頭葬在岸邊。後來,當地的百姓還爲其修建了寺廟,就是最早的張飛廟。因此,就有了張飛“身葬閬中,頭葬雲陽”的奇妙傳說。
張飛廟內的主要建築有結義樓、正殿、旁殿、助風閣、杜鵑廳等。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結義樓”,顧名思義,它是以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而命名的。這是一箇三層的木結構建築,紅柱黃瓦帶藻井,典型的盔頂式建築。進了結義樓,大家請看我們的右邊,我們抬頭可見臺基上:劉、關、張三人高舉酒杯,仰天長望,結義爲兄弟的那一派豪情。這組雕像,形象生動的將當年三位英雄灑血祭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時的那份慷慨、悲壯再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不禁想感嘆三位英雄的豪爽。現在,請大家在看看我們的左邊,映入眼簾的是宋代書法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20
各位朋友:
現在,我們到了著名的長江三峽了,三峽位於長江上游的重慶與湖北之間,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而這兒的風光,雄奇險拔卻又不失莊雅秀麗,是個休閒的好地方。
三峽總長二百公里,大家看看兩邊都是連續不斷的山,山沒有一點缺口,如一條綠龍一帶。這兒的.山都高聳入雲,遮天蔽日,把天空鎖成了一條帶子。要不是現在是正午,連太陽也瞧不見呢!
三峽是個“多景”的地方。一年四季,這個地方都有絕然不同的美景等你欣賞。在夏天,這兒水勢浩大,水流湍急,是一種奔放的美感。但出於安全起見,還是要略加小心。秋天呢,是一種悽婉的美感,每到帶霜的早晨,都有猿那哀轉的嘯叫,真可謂催人淚下。
要是你是個喜歡清幽美感的人,可真是來對時間了!像今天這樣的春日,展現了三峽的清幽美。這兒有如雪的急流和碧綠的深潭,迴旋着清波還倒影了世間萬物的影子,遊客依次可以探下頭看看,喏,那還有倒映的太陽呢!在你們兩邊的山峯上,長着許多奇怪的松柏,很有趣味。現在,我們面前是兩邊的瀑布。這水飛流激盪,是文雅中躍動的美感,好了,隨着船的前行,我們好好享受水清樹秀、山高草盛的美景吧!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我們旅行就此結束了。願這次三峽之旅能在你心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再見!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21
親愛的遊客和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乘船遊覽美麗的長江三峽。我叫邱勁松,是長江海外旅行社的專職導遊。牌照號碼40067,城市旅遊投訴電話。今天能站在這裏爲大家服務,我感到非常高興和榮幸。希望三峽之旅和我的服務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好吧,讓我們請大家和我一起去參觀長江上的著名景點——長江三峽。
首先,我想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長江。衆所周知,長江是中國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長的河流。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發源於我國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峯西南側,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跨越十一箇省、市、自治區,最終流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水量居世界第三,僅次於亞馬遜河和剛果河,相當於黃河的20倍。長江接收數百條河流,流經山脈和山谷。它強大而壯觀。它形成了從重慶到湖北舉世聞名的大峽谷,造就了壯麗的三峽景觀長廊——長江三峽。這是我們今天想去的地方。我們今天說的三峽,其實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西起重慶奉節白蒂,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200多公里。瞿塘峽,又名夔門,西起重慶奉節白蒂,東至巫山縣大溪鎮,全長8公里,是舉世聞名的三峽中最短的一座,但它的景觀最壯麗,以其雄偉和陡峭而聞名。巫峽西起重慶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官渡口,全長44公里。西陵峽以其深邃美麗的風景而聞名,西起秭歸香溪口,東至宜昌南津關。它是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全長76公里。它以蕭條著稱。三峽兩岸山巒重疊,形狀各異。船行三峽,山擋一時,豁然開朗一時。壯麗的風景、厚重的歷史文化和衆多的名勝古蹟使三峽成爲中國著名的黃金旅遊線路和世界聞名的觀光勝地。因爲三峽,長江變得更加壯麗,因爲三峽,風景變得格外美麗。三峽風景是長江風景的精華,是中國風景中的瑰寶。從古至今,三峽留下了歷代詩人作家永恆的絕唱,三峽旅遊一直是長江不變的主題。三峽之所以存在,是因爲長江,長江以三峽爲榮。
美國人羅斯福曾經說過,每一箇美國人都必須去看科羅拉多大峽谷,因爲峽谷是隨着時間慢慢被雕刻出來的。與科羅拉多大峽谷的純沙礫溝壑的粗糙度相比,三峽將山、水、人文景觀完美結合,是世界五大峽谷中唯一可以在大江上乘船遊覽的大峽谷。世界上有許多大河和大峽谷,但要麼有沒有峽谷的河流,要麼有沒有河流的峽谷。中國只有長江三峽,既有名河,又有壯麗的峽谷。
在這裏,有些遊客朋友可能會問,美麗的長江三峽是怎麼形成的?
其實有很多關於三峽形成的美麗傳說。最典型、流傳最廣的應該是“大禹開江”論點是長江的主流最早並沒有流過三峽,而是流過古老的南江“水”。當時由於天下洪水,大禹鑿巫山,使河水向東流,最終使長江“在長江中下游的五大湖泊(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洪澤湖、巢湖)中,三峽的水自此暢通,長江的主流由現在的河道(即北江)改變。有大禹引河治理三峽的歷史記載。春秋時期的孔子,漢代的諸葛亮,北魏的李道元,歷代名人都有論述。這些關於三峽形成的精彩神話傳說,只反映了古代人民在長期抗洪鬥爭中的強烈願望。從地質發展的角度來看,長江三峽顯然不是人工挖掘或鬼斧神工的結果,而是強烈造山運動引起的海陸變遷和河流發育的結果。
三峽地貌的巨大變化可謂滄桑。在古代,三峽地區是一片廣闊的海洋。1.8億年前的印支造山運動導致了華南大陸和華北大陸的整合。我國地勢東高西低,而西南仍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古長江由東向西流向古地中海。7000萬年前,燕山運動導致巫山南北隆起,切斷了古長江。所以巫山以東的古長江向東流,巫山以西的古長江依然向西流。4000萬年前的新生代之初,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中國西部地區迅速崛起,形成了世界最高峯的屋脊、整個青藏高原和中國高西低東的地形,迫使廣大的西部水流向東沖刷切割阻斷長江的巫山山脈。長江從左向右奔流,最後在洶湧的波濤中劈開了巫山山脈,奔騰形成了雄偉獨特的三峽大峽谷。長江將永遠是“不歸之河”,從此“當我看着那條長河不停地流淌;!
好了,親愛的朋友們,剛纔我們參觀了長江三峽的前峽,現在我們在三峽的最後一箇峽——西陵峽和西陵峽有很多景觀,但今天我主要想介紹一下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提到三峽工程,每個中國人都會引以爲豪。然而,三峽工程的建設並非一帆風順。早在1920年,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就提出了修建三峽工程的設想。後來毛主席還提到了斬斷巫山餘雲的偉大構想,女神要平安。到1994年,三峽工程分爲三個階段,嚴格來說是四個階段。1992年至1994年,三峽壩區修建了一條長28公里的專用公路。第一階段從1994年到1997年,以河流關閉爲標誌。相信大家都在電視上看過截流的壯觀場面。二期從1997年到20xx年,標誌着第一臺發電機組的安裝完成,水位將上升到135米。項目三期,從20xx到20xx,全部26臺發電,以建壩爲標誌,水位升至175m。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綜合治理長江中下游防洪問題的關鍵。該項目還具有發電、航運、灌溉、發展水庫經濟等多項綜合效益,對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具有重要作用。三峽大壩建成後,全壩長1983米,最高壩高185米,最高運行水位175米,總蓄水量393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1820千瓦,年發電量847億千瓦時,相當於我國1991年總髮電量的1/8,相當於廣東大亞灣核電站的10座。三峽大壩建成後,中國每年人均用電量將增加70度。好了,親愛的朋友們,我在這裏給大家介紹一下長江三峽,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一點印象,請大家在沒有細節的地方補充很多海涵。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22
各位遊客: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們旅行社對大家參加我們的旅行團表現熱烈的歡迎!,一上車我就感覺到大家的目光非常的熱情,在我的身上“刷、刷、刷”地上下掃描,可能前面的朋友看得清楚一點,後面的朋友看的清楚嗎?不管看得清還是看不清,能夠在這陽光燦爛的日子裏與大家相會,就是緣份啊!真誠的友誼來自自我介紹,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小*或*導,而在我旁邊的就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他的駕駛精練是非常豐富的,所以大家可以盡情的欣賞窗外的風景,在這次旅途中就有我和王師傅爲大家服務,爲各位服務也是小吳的榮幸,此次旅遊,希望能夠用我的真心、細心、耐心換的大家的放心、開心、和舒心。
大家知道,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長河,當長江流至四川東部的奉節,便衝開崇山峻嶺奔騰而下,形成了雄偉壯麗的大峽谷:長江三峽,也是我們今天要遊覽的地方,今天所說的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 200 多公里,三峽兩岸重巒疊嶂,形態各異,船行使在三峽中,一會兒山色全阻,一會兒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現在我們來到的便是瞿塘峽,有稱夔門,歷來被冠爲“夔門天下雄”的尊號。瞿塘峽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止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 8 公里 ,在舉世聞名的三峽中最短,但是景觀最雄偉壯觀,兩岸山峯高出江面幾百米,海拔高度大多在 1000 至 1500 米左右,江面在此非常狹窄,最窄的地方只有 100 米 ,如果從上望下俯視就好象船行使在地道中一般,大家從這個角度看過去的夔門,就是大家使用的新版人民幣 10 元背後的風景圖案,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拿出一張 10 元紙幣來比較一下,抓緊時間用相機在這裏留下永恆的紀念哦!瞿塘峽文物景觀多而集中,還有驚險萬狀的古棧道、古代巴人的懸棺、大溪文化遺址,我們將一一去領略他們的風采。
長江出大寧河口進入巫峽寬谷,我們也就進入了畫廊般的巫峽了,巫峽西起重慶大寧河口,東止巴東縣的關渡口,全長 45 公里 ,是長江三峽中既長有整齊的一峽。巫峽中的人文景觀非常多,但是最引人注意的還是屹立於兩岸的巫山 12 峯,其中最爲秀麗的就是神女峯了,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就在神女峯的腳下,請大家抬頭向上看,她像不像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呢?她每天迎來燦爛的朝霞,有送走絢麗的晚霞,所以神女峯也被稱爲望霞峯。
關於神女峯,三峽中還流傳着一箇神話,相傳從前在三峽裏有 12 條惡龍,它們興風作浪,危害百姓,王母娘孃的小女兒瑤姬知道後便和姐妹們一起來到凡間斬殺了 12 條惡龍,並向大蜀傳授天書幫大蜀治理好了三峽,她們被巫峽的美景所吸引,於是她們化作山峯屹立於巫峽兩岸守護着巫峽,其中神女峯便是瑤姬的化身,傳說故事是優美的,它更是寄託了三峽人民征服險灘,戰勝惡水的美好願望,大家請抬頭看,天空中的雲彩,似煙非煙、似雲非雲,變化多端,唐代大詩人元稹一生寫了大量的詩句,其中有“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去巫山不是雲”的名句,相信它的意思也一定有不少的朋友知道吧?看到過大海的人,再大的江河也不放在眼裏,而看過巫峽的雲彩,還有哪裏的雲彩值得看呢?
好了,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就來到了三峽中最後一峽:西陵峽,它西起秭歸的香溪口,東至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 76 公里 ,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峽,自古以來,就以灘多水急而著稱,但是這一切,都永遠成了歷史。現在的西陵峽大部分已經成爲葛洲壩平湖庫區,船行使在西陵峽中我們也感覺是那樣的平穩和舒適,由於漲水的原因,很多景點都被淹沒了,但現在小吳告訴一箇好消息,經過考古專家反覆考察論證,將被淹的牛肝馬肺和兵書寶劍移到秭歸新縣城以東的鳳凰山上了,而這些文物和景觀落戶新地後,這裏慢慢也會成爲三峽又一道靚麗的風景。
各位朋友,在遊船上坐“電梯”的感覺,大家還是第一次體念吧!提到三峽工程,是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會爲此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箇水利工程,是綜合治理長江中下游地區防洪問題的關鍵,工程還有發電、航運和發展庫區經濟等多項綜合效益,對我國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起着重要作用。三峽大壩建成後全壩長 1983 米 ,最大壩高爲 185 米 ,最高運行水位 175 米 ,總蓄水量 393 億立方米,年發電量 847 億度,它相當於十座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從去年 7 月 1 日起,三峽工程大壩壩頂已經對遊客開放了,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乘坐電瓶車登上巍巍大壩,可以零距離的來感觸這一舉世矚目的宏偉工程。
好了,關於長江三峽呢?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與配合。此次旅遊活動中我如果有什麼做的不好的,盡情提出改善,以便以後更好的爲大家提供服務,最後祝大家工作好、身體好、今天好、明天好、現在好、將來好、不好也好、好上加好、給點掌聲好不好!謝謝!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23
大家好。我叫李昂。我是帶你去三峽的導遊。就叫我李導吧。好吧,我就不多說了。我先給你看。
從三峽全長700裏看,兩岸羣山相連,沒有中斷。羣山重疊而連續,覆蓋着太陽和天空。如果不是中午的夜晚,太陽和月亮永遠不會出現。
夏天,當洪水漫山遍野時,向上和向下的水流都被阻塞了。有時候皇帝的信需要緊急傳達。所以,雖然從白蒂到江陵有1200英里之多,但它們都是早上出發,晚上到達。即使你騎着飛奔的馬,司機的大風也沒有那麼快。想想船有多快!
更神奇的是,在春天和冬天,白色的急流和深綠色的棕褐色圍繞着清澈的波浪旋轉,反映出海峽兩岸的風景。高高的山峯上生長着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瀑布順崖而下,飛花飛舞,在山峯和樹林之間濺起水花,清澈的水,光榮的樹,高高的山,鬱鬱蔥蔥的草,真的很有趣。
秋天楚清霜降的早晨,森林蕭瑟而平靜,山澗無聲,猿猴啼叫良久。悲傷的聲音異常,在山谷中久久迴盪。所以漁民說:巴東三峽的巫峽最長,聽了猿猴的話眼淚溼了衣服。
這就是美麗的三峽,神奇的三峽!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24
女士們,先生們:
長江三峽旅遊,可以從重慶順流而下,快鏡頭地觀賞三峽奇特風光,也可以從上海、南京或武漢逆流而上,慢節奏地飽覽長江沿途美景。然而,從長江三峽門戶宜昌出發,暢遊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是長江三峽旅遊最佳起始點。
長江三峽東起湖北宜昌南津關,西至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由西陵峽、巫峽、瞿塘峽組成,全長193公里。它是長江風光的精華,神州山水中的瑰寶,古往今來,閃耀着迷人的光彩,無數中外遊客爲之傾倒。朋友,讓我們開始神奇壯麗的三峽之旅吧!
西陵峽
風光綺麗的西陵峽,西起秭歸縣香溪河口,東至宜昌市南津關,全長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因位於“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稱)的西邊,故得名。西陵峽以“險”出名,以“奇”着稱,奇、險化爲西陵峽的壯美。西陵峽中有三灘(泄灘、青灘、崆嶺灘)、四峽(燈影峽、黃牛峽、牛肝馬肺峽和兵書寶劍峽),峽中有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灘多水急,自古三峽船伕世世代代在此與險灘激流相搏。“西陵峽中行節稠,灘灘都是鬼見愁”。隨着葛洲壩工程的建成蓄水,回水白裏,水位上升,險灘礁石永睡於江底,加上解放後的航道整治,西陵峽中灘多水急的奇觀、船伕搏流的壯景不復見了。今天我們沿途可欣賞博大恢弘的三峽工程及西陵峽兩岸的美妙景色。
燈影峽
過南津關西行約10公里,就到了燈影峽。燈影峽又名明月峽,峽雖不長,但景緻不凡,可謂“無峯非峭壁,有水盡飛泉”。峽壁明淨可人,純無雜色,如天工細心打磨而出。當這明淨的峽壁被明淨的天空映襯着時,酷似一幅水墨國畫,崖壁映入江水中,靜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麗之趣。若晚間過此,月懸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種“淨界”,難以言喻,所謂“明月峽”,由此得名。燈影峽得以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馬牙山上有四塊奇石,酷似《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高興歸來的生動形象:手搭涼蓬、前行探路的孫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豬八戒;肩落重擔、緊步相隨的沙和尚;安然座騎,合掌緩行的唐僧。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每當夕霞晚照,從峽中遠望。極似皮影戲(當地人叫燈影戲),故名燈影峽。
仙人橋
船繼續西行不久,在江北可見一跨徑15米,寬僅1米有餘的天然石橋,這就是仙人橋。這裏是欣賞西陵秀色的最佳點,站在仙人橋上俯視,上下百里的西陵峽裏大半盡收眼底,但見,雲卷細浪,霧散輕煙,千輪萬舟,形如柳葉,使人彷彿置身天上。傳說有一樵夫爲仙女所愛,但仙凡路隔,難結連理,仙女乃拋下裙帶化爲仙人橋,引渡樵夫登臺而上。宋代詩人田鈞有詩云:“仙人橋上白雲封,仙人橋下水洶洶,行舟過此停橈問,不見仙人空碧峯!”
黃牛峽
乘船繼續西上約10公里,翹首南望,便可於彩雲間見一排陡峭的石壁,絕壁下九條蜿蜒下垂的綠色山脊,宛如九龍奔江,氣勢十分雄偉壯觀。那橫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黃牛巖,巖下河谷便是黃牛峽。
黃牛峽中亂市星羅棋佈,犬牙交錯。其間,河道似九曲迴腸,泡漩如沸水翻滾,水急礁險,號稱黃牛灘。古歌謠發出了:“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行太遲。三朝有又三暮,不覺鬢成絲。”這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的艱難,因爲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喫力,又要時刻小心,所以行駛緩慢。
感慨黃牛一名由來,貫穿着夏禹開江治水的神話故事。相傳玉帝降生夏禹到人世來治理洪水,同時又派遣天神下界來協助他。當他率民開鑿到現在的黃牛峽,天神化爲神牛前來協助。一日,天剛麻亮,有一民婦送茶飯給治水的民夫。她來到江邊,猛然看到一頭巨大、雄壯的黃牛,身繞霞光,揚蹄騰越,憤怒地以角觸山,頓時天崩地裂,響聲如雷鳴。民女嚇的瞠目結舌,大聲呼喊起來。喊聲驚動了神牛,便一下跳下山岩。從此把影像留在石壁間。傳說諸葛亮撰寫的《黃陵廟記》也有這樣的記述:熟視於大江重複石壁間,有影象現焉,鬢髮鬚眉,冠堂宛然如彩畫者。前豎旗旌,右駐以黃犢;前面還有塊岩石呈黑色,吉人牽牛壯。“策牛者何人,爾行何日也?”這是人們對征服大自然的美麗想象,黃牛象徵人民改造河山的偉大創造力。黃牛助禹開江有功,古人便在山下修了黃牛廟來四時祭祀;今日,在這裏投資3.9億元的國債支持項目黃牛巖生態旅遊區正在抓緊建設。
中堡島—三峽大壩壩址
船過西陵長江大橋,就到了三峽大壩壩址。這裏原來是個長方形的小島,成爲中堡島,是周恩來總理親自選定的大壩壩址。中堡島是個神奇的島,歷史上不論發生多大的洪水,都淹不了這個小島。1870年的特大洪水淹了位置比中堡島高的多的黃陵廟,卻沒能淹沒中堡島,這中“水漲島高”的奧祕,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解釋。
牛肝馬肺峽
出崆嶺峽,行不多時,便進入了牛肝馬肺峽。全長4.5公里。在九畹溪入長江處,對岸(北岸)懸崖峭壁上,有幾片重疊下垂黃褐色的岩石,形如牛肝,在它旁邊還有一塊肺狀岩石,叫做馬肺,因而這段峽谷就叫牛肝馬肺峽。其實都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鈣沉澱而形成的鐘乳石。
大家看,牛肝石還保持原樣,而馬肺下半部殘缺不全,這是清光緒26年侵入西陵峽的英帝國主義軍艦炮轟兩岸岩石,打掉了馬肺的下半部,同時也留下了帝國主義侵略我國大好河山的罪行。郭沫若詩留下:兵書寶劍存形似,馬肺牛肝說寇狂的詩譴責這個罪行。
兵書寶劍峽
船過新灘,便到了兵書寶劍峽。在峽谷北岸陡崖石縫中,看去好似放着一箇象書卷的東西,傳說是諸葛亮的“兵書”兵書石的下面突起一根上粗下尖,豎直查向江中,酷似下面浮雕的一柄寶劍的石頭。
經過考古學家實地考證,所謂兵書乃是半山腰古代懸棺葬的遺物。寶劍石是絕壁上突出的巖塊,是石灰岩沿着垂直髮育的節理崩塌跨落而形成的。
此段峽谷還有兩段傳說:其一說諸葛亮將他一生的用兵經驗寫了一本書,有一次他得了重病,環顧周圍的人都不配授予,又怕後人生吞活剝,照本指揮作戰,死守老本,便選了險要之地把這部書放在難於攀登的峭壁上,讓後世有才智的人去取。另一說是秦末張良的兵書。
香溪名人故里
船行出西陵峽不久就到了香溪寬谷。在這綠水悠悠的香溪之濱,歷史上曾出現過兩位著名人物:一位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一位是漢代的王昭君。傳說有一天,昭君在溪邊洗臉,無意中把頸上項鍊的珍珠散落溪中,從此溪水清澈,水中含香,故名香溪。香溪河似一條流香溢美的綵帶,她架起了通向充滿神奇的神農架原始森林的橋樑。三峽工程蓄水後,遊船可從長江直到昭君村,中途也可達到屈原故里—樂平裏。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25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美麗的長江三峽旅遊觀光。
大家都知道,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它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納百川千流,自西向東,橫貫中國腹地,全長6300餘公里。它滿載四季浪歌,永不停息地直奔東海。長江是僅次於南美亞馬遜河和非洲尼羅河的世界第三大河,她是孕育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搖籃。它流經四川盆地東緣時衝開崇山峻嶺,奪路奔流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東起湖北宜昌市南津關,西至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由西陵峽、巫峽、瞿塘峽組成,全長193公里。它是長江風光的精華,神州山水中的瑰寶,古往今來,閃耀着迷人的光彩,無數中外遊客爲之傾倒。朋友們,讓我們開始神奇壯麗的三峽之旅吧……
⊙西陵峽
風光綺麗的西陵峽,西起秭歸縣香溪河口,東至宜昌市南津關,全長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因位於“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稱)的西邊,故叫西陵峽。西陵峽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奇”、“險”化爲西陵峽的壯美。
西陵峽中有“三灘”——泄灘、青灘、崆嶺灘,“四峽”——燈影峽、黃牛峽、牛肝馬肺峽和兵書寶劍峽。雖然現在由於大壩的修建有的景觀已經不復存在,但三峽秀麗的風光仍不改色。
西陵峽峽中有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灘多水急,自古三峽船伕世世代代在此與險灘激流相搏。“西陵峽中行節稠,灘灘都是鬼見愁。”以前船隻要經過這一帶,便常發生“觸礁船破碎,滿江屍浮沉”的慘劇。青灘上就有一座“白骨塔”,是專門用來堆積死難船工屍骨的地方。不過現在大家不用擔心了,因爲新中國成立以後,政府已對這裏進行了治理,現在已經是有驚無險了。
⊙南津關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南津關——長江三峽的起始點,長江中上游的分界線。這裏建有著名的西陵峽口風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旅遊度假區,主要景點有嫘祖廟、書匕花村、白馬洞、三遊洞、下牢溪、龍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閒樂園等景點。穿過南津關以後,江面由20__多米左右變窄到300米,展現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瀾、氣象萬千的壯麗畫卷。
⊙燈影峽
過了南津關,我們就到了燈影峽。
燈影峽又名明月峽,峽雖不長,但景緻不凡,可謂“無峯非峭壁,有水盡飛泉”。峽壁明淨可人,純無雜色,如天工細心打磨而出。當這明淨的峽壁被明淨的天宇映襯着時,酷似一幅水墨國畫,崖壁映入江水中,靜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麗之趣。若晚間過此,月懸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種“淨界”,難以言喻,所謂“明月峽”,由此得名。燈影峽是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馬牙山上有四塊奇石,酷似《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高興歸來的生動形象:手搭涼蓬、前行探路的孫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豬八戒;肩落重擔、緊步相隨的沙和尚;安然坐騎、合掌緩行的唐僧。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每當夕霞晚照,從峽中遠望,極似皮影戲(當地人叫“燈影戲”)中人物,故名燈影峽。
⊙黃牛峽
乘船繼續西上不久,翹首南望,便可於彩雲間見一排陡峭的石壁,絕壁下九條蜿蜒下垂的綠色山脊,宛如九龍奔江,氣勢十分雄偉壯觀。那橫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黃牛巖,巖下河谷便是黃牛峽。
我們可以看到,這裏亂石星羅棋佈,犬牙交錯。其間,河道似九曲迴腸,泡漩如沸水翻滾,水急礁險,號稱黃牛灘。古歌謠發出了“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這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的艱難,因爲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喫力,又要時刻小心,所以行駛極慢。
黃牛一名的由來,貫穿着夏禹開江治水的神話故事。相傳玉帝降生夏禹到人世來治理洪水,同時又派遣天神下界來協助他。當他率民開鑿到現在的黃牛峽,天神化爲神牛前來相助。一日,天剛麻亮,有一民婦送茶飯給治水的民夫。她來到江邊,猛然看到一頭巨大、雄壯的黃牛,身繞霞光,揚蹄騰躍,忿怒地以角觸山,頓時山崩石裂,響聲如雷鳴。民婦嚇得瞠目結舌,大聲呼喊起來。喊聲驚動了神牛,便一下跳下山岩。從此把影像留在石壁間。
⊙香溪寬谷
由於大壩蓄水,著名的香溪河、九畹溪水面比蓄水前要寬3到4倍,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已被江水淹沒,永沉江底;牛肝馬肺峽經文物部門的全力搶救現已被送到了秭歸縣的鳳凰山文物保護區,修復後今年年底將對遊人開放。隨着長江水位的不斷上漲,峽江兩岸前來觀賞“高峽出平湖”的遊客絡繹不絕。
這裏就是香溪寬谷。我們可以看到,這裏丘陵連綿、溝壑縱橫、樓田層層、桔樹成林。在寬谷的東端、長江的北岸,我們可以看到一條小溪,當地人把它叫做“香溪”。在這裏,歷史上曾出現過兩位著名人物:一位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一位是漢代的王昭君。傳說有一天,昭君在溪邊洗臉,無意中把頸上項鍊的珍珠散落溪中,從此溪水清澈見底、芳香四溢,水中含香,所以人們叫把這裏叫做香溪。聽當地人說溪水不僅香甜可口,而且還有美容和養顏的功能呢!不信大家可以試試看。大家請看,在香溪旁邊的那座雕像就是王昭君了,她的故鄉就在香溪河上游的興山縣寶瓶村。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美人所生活的空氣和我們那裏有什麼不同。近年,那裏修復了她的故宅,宅門外聳立着由內蒙古送來的漢白玉昭君雕像,寄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之意。
⊙巫峽
到了香溪口,西陵峽的峽谷段就算走完了。船再行穿過一段山舒水緩的寬谷地帶,便進入巫峽。巫峽因巫山得名,東起湖北巴東縣的官渡口,西止重慶巫山城東的大寧河口,是三峽中唯一一箇地跨兩個省市的峽谷。巫峽全長45公里,它同時也是三個峽谷中最完整的一箇峽谷,因此人們也稱它爲“大峽”。
我們可以看到,巫峽峽長谷深,迂迴曲折,奇峯連綿,雲霧升騰。船在峽中行,時而大山當前,“山窮水復疑無路”;時而峯迴路轉,“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有人把巫峽比喻成一條“迂迴曲折的山水畫廊”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
⊙巴東神農溪
船過巴東縣,江北有一支流,就是神農溪。近幾年來,神農溪漂流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外觀光客。神農溪發源於神農架的莽莽青山之中,溪水清冽明淨,兩岸山峯奇峻。在現已開發出來供遊客漂流的溪段上,也有三個峽,爲綿竹峽、鸚鵡峽、龍昌峽,因而又稱“神農三峽”,以區別於長江上的大三峽和大寧河上的小三峽。遊客登岸從巴東縣城驅車北行,經過約50公里的行程,就到了神農溪的漂流起點葉子壩。坐在一種形似豌豆角的扁舟,在碧水清被上悠然漂流,依次漂過綿竹峽、鸚鵡峽、龍昌峽,會使您感到一種原始的野趣。神農溪上連一隻小小的機動船都沒有,空氣異常清新,峽間格外幽靜,只是偶爾有幾聲鳥鳴,間或有幾聲縴夫悠長的號子,更使人有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這在神農溪以外是很難找得到的。出神農溪,便又回到了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26
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
山依水伴情相依,走南闖北朋友伴。今天有緣能成爲各位的導遊,那麼希望彼此也能成爲朋友。首先,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是大家的隨行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劉,這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在這裏我代表我們海外旅行社歡迎九州各地朋友來到來到美麗的長江三峽旅遊觀光。
大家都知道,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它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納百川千流,自西向東,橫貫中國腹地,全長6300餘公里。長江是僅次於南美亞馬遜河和非洲尼羅河的世界第三大河,孕育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搖籃。它流經四川盆地東緣時衝開崇山峻嶺,奪路奔流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長江三峽東起湖北宜昌市南津關,西至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由西陵峽、巫峽、瞿塘峽組成,全長193公里。它是長江風光的精華,神州山水中的瑰寶,古往今來,閃耀着迷人的光彩,無數中外遊客爲之傾倒。朋友們,讓我們開始神奇壯麗的三峽之旅吧。
現在映入眼簾的是風光綺麗的西陵峽,它西起秭歸縣香溪河口,東至宜昌市南津關,全長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因位於“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稱)的西邊,故叫西陵峽。西陵峽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奇”、“險”化爲西陵峽的壯美。西陵峽中有“三灘”——泄灘、青灘、崆嶺灘,“四峽”——燈影峽、黃牛峽、牛肝馬肺峽和兵書寶劍峽。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長江三峽的起始點——南津關,長江中上游的分界線。這裏建有著名的西陵峽口風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旅遊度假區,主要景點有嫘祖廟、書匕花村、白馬洞、三遊洞、下牢溪、龍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閒樂園等景點。我就不一一介紹了,穿過南津關以後,江面會由20__多米左右變窄到300米,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色彩斑瀾、氣象萬千的壯麗畫卷。
過了南津關,我們就到了燈影峽。燈影峽又名明月峽,峽雖不長,但景緻不凡,可謂“無峯非峭壁,有水盡飛泉”。峽壁明淨可人,純無雜色,如天工細心打磨而出。到了香溪口,西陵峽的峽谷段就算走完了。船再行穿過一段山舒水緩的寬谷地帶,便進入巫峽。巫峽因巫山得名,東起湖北巴東縣的官渡口,西止重慶巫山城東的大寧河口,是三峽中唯一一箇地跨兩個省市的峽谷。巫峽全長45公里,它同時也是三個峽谷中最完整的一箇峽谷,因此人們也稱它爲“大峽”。
在我們見識了巫峽,領略了瞿塘峽後,船已過夔門關,便到了三峽的終點——白帝城。位於長江北岸的白帝城自古有“詩城”之稱。白帝城原名紫陽城,它是新莽時公孫述割據四川之際建築的。因爲傳說城中有井,井中白霧騰空,其形狀宛如一條白龍,直衝九霄,於是公孫述自稱白帝,城也改名白帝城。公孫述被東漢光武帝劉秀消滅後,後人便在這裏修了一座白帝廟。白帝城因三國故事“劉備託孤”的廣泛流傳,一直名聞中外。三峽工程蓄水後,水將淹至半山腰,形成水霧繚繞、仙山瓊閣般的勝境。
遊客朋友們,美好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不知不覺中壯麗的長江三峽之旅就要結束了,感謝各位的大力支持與合作,預祝大家宜昌之旅一路平安,事事如意!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27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代表宜昌國際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叫李樂,在接下去的時間裏將由我爲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俗話說,風景美不美,全靠導遊一張嘴,還有句老話是觀景不如聽景,但我們今天要遊覽的景點,就算我一句話都不說,您還是會由衷的讚歎一箇字美!老子說大美無言,今天就讓您體會體會!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遊覽著名景點長江三峽。有人說:不走三峽,不算到過長江。不遊三峽,不算瞭解長江。下面我們去瞭解一下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的南津關,跨重慶奉節、重慶巫山、湖北巴東、湖北秭歸、湖北宜昌,長二百零四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重慶瞿塘峽、重慶巫峽和湖北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峯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於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因此水利資源極爲豐富。
長江三峽,它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用武之地;這兒有許多名勝古蹟:白帝城、黃陵、南津關孫夫人廟等。他們同旖旎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長江三峽是世界大峽谷之一,以壯麗河山的天然勝景聞名中外。
三峽全長193公里(千米),兩岸懸崖絕壁,江中灘峽相間,水流湍急,唐代大詩人李白經過這裏留下了優美的詩句: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三峽特產:美景、美人、美石,美景有:三峽自然風光、三峽人家、三峽大壩,美人:有王昭君;美石有:景觀奇石幻彩虹、三峽浪。
長江三峽,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乘船遊覽的大峽谷,是中國最早向世界推薦的兩條黃金旅遊線之一(另一條爲絲綢之路)。
瞿塘峽
瞿塘峽,位於重慶奉節境內,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箇峽。它是雄偉險峻的一箇峽。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門戶,名燮門,也稱瞿塘峽關,山岩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左邊的名赤甲山,相傳古代巴國的赤甲將軍曾在此屯營,尖尖的山嘴活像一箇大蟠桃,右邊的名白鹽山,不論天氣如何,總是迂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瞿塘峽雖短,卻能鎮渝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摹山的雄偉氣勢。古人形容瞿塘峽說,案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
(1)重慶奉節白帝城
重慶奉節地處長江三峽西首和庫區腹心,東臨三峽大壩,西靠重慶萬州,南連張家界,北接西安,是渝東、陝南、鄂西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幅員面積約爲4099平方公里,總人口100萬,是長江三峽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和絕世奇觀天坑地縫所在地。
白帝城歷史悠久回味無窮,在奴隸社會時期,這一帶曾是巴、蜀兩國的領地,並於西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16年)建爲夔子國。封建社會時期,無論是設縣、設州、設路,這裏一直都保持着行政和軍事的顯赫地位。唐時設夔州府,轄十九州縣。宋時置夔州路。奉節在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建爲魚復縣,時我國早期所建縣邑之一,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唐貞觀23年(公元649年),爲旌表諸葛亮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奪的忠君愛國思想而改爲奉節縣沿用至今。
長江三峽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境內有世界最大的小寨天坑、世界最長的天井峽地縫、世界級暗河龍橋河、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的長江三峽第一峽的瞿塘峽,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勝白帝城、劉備託孤的永安宮、諸葛亮的八陣圖、瞿塘峽內的摩崖石刻、懸棺羣等自然、人文景觀,構成了分別以白帝城瞿塘峽和天坑地縫爲中心的兩大特色旅遊區。
水陸交通四通八達。210國道和渝巴高等級公路在縣境內縱橫交錯,並背靠206國道、 318國道、縣內通車裏程6000餘公里;黃金水道長江橫貫縣境43公里,港口年貨物吞吐量400多萬噸,居重慶市第二位。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將兩大特色旅遊區連貫成有機整體。
(2)重慶夔(ku)門
夔門位於長江三峽瞿塘峽之口,爲三峽西大門,南白鹽山,北赤甲山,拔地而起,雙峯欲合,如門半開,故稱夔門,素有夔門天下雄之稱。與劍門天下險、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並稱巴渝名勝。在奉節前往小寨天坑的路上,還有一座旱夔門。
西陵峽
西陵峽在湖北宜昌市秭歸縣境內,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約長6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以灘多水急聞名的山峽。
整個峽區由高山峽谷和險灘礁石組成,峽中有峽,大峽套小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西向東依次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燈影峽四個峽區,以及青灘、泄灘、崆嶺灘、腰叉河等險灘。
(1)兵書寶劍峽
長江北岸,有一疊層次分明的岩石,看似一堆厚書,還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豎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寶劍,故得名。傳說是諸葛亮存放兵書和寶劍的地方。
(2)牛肝馬肺峽
長江三峽旅遊線上的牛肝馬肺峽,兩岸峯巒崔嵬,江面狹窄,江流湍急,北岸兩團重疊而懸的鐘乳石最爲有趣。它們一團形似牛肝,一團形似馬肺,牛肝馬肺峽因此而得名。過去的馬肺上,長有一株古松,船在遠處即可看到,儼如峽中的衛士,成爲天然的航標。遺憾的是,今天已不能看到牛肝馬肺的全貌了。
長江三峽
(3)崆嶺峽
內有崆峪灘,是長江三峽中險灘之冠。灘中礁石密佈,枯水時露出江面如石林,水漲時則隱沒水中成暗礁,加上航道彎曲狹窄,船隻要稍微不小心即會觸礁沉沒。
(4)燈影峽
又名明月峽,河谷狹窄,岸壁陡峭,峯頂奇石騰空,巖間瀑布飛泉。南岸馬牙山上,有四塊岩石屹立,形似《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陳運和《長江三峽》詩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猶如性格相似又各具特徵的兄弟般講述優美的神話傳說,新鮮指點衆多的歷史古蹟,耐看。
我們今天到的是重慶景區,它裏面的主要景點有:
涪陵白鶴梁
白鶴梁古稱巴子梁,又因白鶴羣集樑上而稱白鶴梁,是涪陵城區長江之中的天然石樑,長1600米、平均寬度爲15米。自唐代廣德元年(公元763年)以來,這道江中天然石樑上,題刻有衆多詩文圖案和長江枯水水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被譽稱爲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碑林。
豐都鬼城
豐都是神曲之鄉,道教72洞天福地之一,一座融合了巴渝文化和鬼文化的古城。豐都鬼城以鬼國京都、陰曹地府聞名於世,傳說中人類亡靈的歸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間文化於一體的民俗文化藝術寶庫,是重慶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石寶寨是中國現存體積最大、層數最多的穿鬥式木結構建築,地處重慶市忠縣忠州鎮和萬州區之間的長江北岸。十二層閣樓通高50米,依玉印山而建,重檐高聳,飛檐展翼,渾然一體,宏偉壯觀,是重慶及三峽旅遊熱門景點之一。
萬州大瀑布
重山重水大重慶,山因水而雄,水因山而媚,巴山渝水蘊涵了太多的驚喜和壯麗。地處重慶東北向,距重慶主城287公里的亞洲第一瀑萬州大瀑布,集山青、水秀、瀑寬、洞奇、潭幽、湖大、虹美爲一體。遊客們再也無需遠赴貴州黃果樹瀑布,在重慶萬州就能體驗到大瀑布的壯觀與震撼。
雲陽張飛廟
始建於蜀漢末期的張飛廟,地處重慶雲陽城隔江相望的飛鳳山麓,依山座巖臨江,由一組匠心獨運的古建築羣組成。既有北方建築雄奇的氣度,又有南方建築俊秀的質韻,素有巴蜀勝境的美譽,爲長江三峽沿線一處主要旅遊熱點。
神女溪山水景觀令人稱絕。翠屏、飛鳳、起雲、上升、淨壇五峯,棋佈溪水兩岸。神女溪中游,內側南岸是上升峯,西北是起雲峯。峯巒疊翠,雲遮霧繞,江流曲似九迴腸。多處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乃峽中之奇峽,景中之絕景。
好啦,我的解說完畢了,祝你們今天玩得開心。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28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風光秀麗的長江三峽旅遊觀光。我是大家此行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x,。今天,很榮幸可以和大家一同遊覽長江三峽,體驗她的雄偉奇幻和幽深秀麗。途中若有什麼問題或需要,請儘管提出來,我將盡力爲大家解決。祝願大家遊得開心、玩得愉快!
有人說長江三峽是一幅濃淡相宜的國畫,描繪了山河的壯美,秀麗,多姿多彩;有人說長江三峽是一曲波瀾壯闊、氣勢恢弘的交響樂,飽含了人世間絕美的音符;要我說長江三峽就是一首古老的長詩,講述着古往今來無數動人的故事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自西向東奔流,當它流經四川盆地東緣時,便衝開崇山峻嶺、奪路奔流,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縣,東到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公里。三段峽谷各有特色,瞿塘峽雄偉險峻,巫峽幽深秀麗,西陵峽灘多水急。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千古絕唱,也是長江三峽的真實寫照。今天我們登船從長江三峽的門戶宜昌出發,逆流而上品味三峽的美景,追溯詩仙的足跡,感受三峽的獨特魅力。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風光綺麗的西陵峽,它西起秭歸縣香溪河口,東至宜昌市南津關,全長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因位於“楚之西塞”和夷陵的西邊,故名西陵峽。西陵峽又分東西兩段,中間被三峽大壩所分割。東段葛洲壩至三峽大壩之間的38公里長的區域,不受大壩蓄水影響,仍然保持着原始的三峽風貌;西陵峽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北宋歐陽修曾稱讚“西陵山水佳”,陳毅元帥也留下了“西陵甲三峽,忘返興猶稠”的詩篇。
西陵峽峽中有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且灘多水急。以前,三峽船伕世世代代都在此與險灘激流相搏。船隻只要經過這一代,便常發生“觸礁船破碎,滿江屍浮沉”的慘劇。“西陵峽中竹節稠,灘灘都是鬼見愁”就是西陵峽險灘的
真實寫照。不過現在大家不用擔心了,隨着解放後的航道整治,尤其是葛洲壩和三峽大壩的建成蓄水,壩上水位抬升,西陵峽一改往日的洶湧澎湃,變得溫柔多情了,呈現在大家眼前的是“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
現在我們的船已經駛出了西陵峽,到達了“香溪寬谷”,寬谷兩岸丘陵綿延、樓田層層,在這段寬谷中,有3個看似一般、卻不平凡的城鎮:香溪、秭歸和巴東。香溪孕育了一位芳溢九州的絕代佳人——王昭君;秭歸誕生了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巴東曾出過北宋名相——寇準。這短短47公里的香溪寬谷可真算得上是名人輩出。
船駛過香溪寬谷,我們就到了幽深秀麗的巫峽,巫峽從巴東官渡口到巫山大寧河口,全長45公里,是三峽中最連貫、最整齊的峽谷。穿行於悠悠巫峽之中,極目遠山近水,傾聽風聲鶴語,叩問雲雨蒼天,放歌心中情愫,彷彿徜徉在精神的畫廊之中,早已分不清是人在峽中,還是峽在心中。
峽內層巒疊嶂,奇峯綿延,江流曲折,儼然是一幅天然的山水國畫。船行巫峽間,只見前邊的山峯時而閉合,似有斷江之勢,待靠近後,又見兩山如門緩緩打開,真是“山合江斷疑無路,峽開水來又一峯。”
穿行峽谷之間,巫山十二峯便屹立在峽江兩岸,江北6峯,江南6峯,均高出江面千米左右,有的如龍騰霄漢,有的似鳳凰展翅,有的青翠如屏,有的峯若聚仙······千姿百態,引人入勝。“雲遊巫山十二峯,飄然神女下天宮”。大家請抬頭看,那羣山簇擁、挺拔入雲的山峯旁,有一人形石柱,遠遠望去,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深情地俯視着長江,那就是神女峯了。您看,在巫山雲霧的繚繞中,她顯得多麼含情脈脈,嫵媚動人。神女峯海拔912米,神女高7米,關於神女峯,這裏有個美麗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箇漁夫在江中打魚,不幸遇到狂風暴雨,船毀人亡。而他的妻子卻堅信他還活着,每天望着他返航的江面苦苦守候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這位癡情的妻子不顧白天黑夜,不顧風霜雨
雪的在那兒等啊等啊,可最後,漁夫終究沒能回來,而那位忠貞的妻子也傷心地化爲岩石,佇立在山峯之巔,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神女峯”了。這個感人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在民間流傳,神女峯也成爲恆久愛情、夫妻間同甘共苦的美好象徵。著名詩人舒婷曾來到巫山,仰望神女峯,以“與其在懸崖上獨守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的詩句,打動了無數人的心靈。
船過大寧河寬谷,便到了以“雄”著稱的瞿塘峽。瞿塘峽東起大溪鎮,西到白帝城,峽長雖然只有8公里,卻有“西控巴蜀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羣山”的雄偉氣勢,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畫卷和文化藝術走廊。
瞿塘峽雖短,但三峽內的景點卻很多,如風箱峽、石棧道等等。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便是風箱峽。大家請看前面那個黃褐色的峭壁,上面有一道裂縫,裂縫上放着幾個好似風箱的東西,風箱峽由此得名。那麼那些酷似風箱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呢?原來竟是古代的棺木。據考證,那些懸棺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至於古人是怎樣把這麼重的棺木掛上懸崖,至今仍是一箇千古之謎。
遊船繼續上行,峽口處江面寬不到百米,兩岸懸崖峭壁如同刀劈,雲天一線,水急浪高,山勢險峻,山岩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這便是三峽的西大門——夔門了,夔門的奇特景觀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題詞作畫,大家請看這兩岸的峭壁上佈滿了歷代碑刻,篆書、隸書、楷書、行書一應俱全。大家請看,這是十元的人民幣,在它的背面就是這雄偉險峻的夔門了。
朋友們,美好的時光總是匆匆易逝,我們已經體驗了三段峽谷的不同風情和獨特魅力。至此,長江三峽之旅也接近尾聲了。感謝大家這一路上對我工作的支持與配合,不周之處請大家多多包涵並提寶貴意見。希望我的服務能夠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歡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綠水流。美好祝願常相伴,三峽等您再來遊!朋友們,再見!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29
坐穩了!現在我們置身的是最奇最險的西崚峽,這裏山谷較窄,因而水流較急。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說,若是着急趕路,一天可走一千多里,即使你的馬快得像風一樣,也不及船行。大家都聽過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吧,說的也是這種情景。
OK,我們即將到達下一個景點三峽大壩了,我的任務也到此結束了,相信大家都度過了愉快的一段時間。其實三峽之美還遠不止這些,更多的美等待人們去發現,去感受。祝大家能好好享受這美麗的自然。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30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們旅行社對大家參加我們的旅行團表現熱烈的歡迎!,一上車我就感覺到大家的目光非常的熱情,在我的身上“刷、刷、刷”地上下掃描,可能前面的朋友看得清楚一點,後面的朋友看的清楚嗎?不管看得清還是看不清,能夠在這陽光燦爛的日子裏與大家相會,就是緣份啊!真誠的友誼來自自我介紹,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小*或*導,而在我旁邊的就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他的駕駛精練是非常豐富的,所以大家可以盡情的欣賞窗外的風景,在這次旅途中就有我和王師傅爲大家服務,爲各位服務也是小吳的榮幸,此次旅遊,希望能夠用我的真心、細心、耐心換的大家的放心、開心、和舒心。
大家知道,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長河,當長江流至四川東部的奉節,便衝開崇山峻嶺奔騰而下,形成了雄偉壯麗的大峽谷:長江三峽,也是我們今天要遊覽的地方,今天所說的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 200 多公里,三峽兩岸重巒疊嶂,形態各異,船行使在三峽中,一會兒山色全阻,一會兒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現在我們來到的便是瞿塘峽,有稱夔門,歷來被冠爲“夔門天下雄”的尊號。瞿塘峽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止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 8 公里 ,在舉世聞名的三峽中最短,但是景觀最雄偉壯觀,兩岸山峯高出江面幾百米,海拔高度大多在 1000 至 1500 米左右,江面在此非常狹窄,最窄的地方只有 100 米 ,如果從上望下俯視就好象船行使在地道中一般,大家從這個角度看過去的夔門,就是大家使用的新版人民幣 10 元背後的風景圖案,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拿出一張 10 元紙幣來比較一下,抓緊時間用相機在這裏留下永恆的紀念哦!瞿塘峽文物景觀多而集中,還有驚險萬狀的古棧道、古代巴人的懸棺、大溪文化遺址,我們將一一去領略他們的風采。
長江出大寧河口進入巫峽寬谷,我們也就進入了畫廊般的巫峽了,巫峽西起重慶大寧河口,東止巴東縣的關渡口,全長 45 公里 ,是長江三峽中既長有整齊的一峽。巫峽中的人文景觀非常多,但是最引人注意的還是屹立於兩岸的巫山 12 峯,其中最爲秀麗的就是神女峯了,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就在神女峯的腳下,請大家抬頭向上看,她像不像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呢?她每天迎來燦爛的朝霞,有送走絢麗的晚霞,所以神女峯也被稱爲望霞峯。
關於神女峯,三峽中還流傳着一箇神話,相傳從前在三峽裏有 12 條惡龍,它們興風作浪,危害百姓,王母娘孃的小女兒瑤姬知道後便和姐妹們一起來到凡間斬殺了 12 條惡龍,並向大蜀傳授天書幫大蜀治理好了三峽,她們被巫峽的美景所吸引,於是她們化作山峯屹立於巫峽兩岸守護着巫峽,其中神女峯便是瑤姬的化身,傳說故事是優美的,它更是寄託了三峽人民征服險灘,戰勝惡水的美好願望,大家請抬頭看,天空中的雲彩,似煙非煙、似雲非雲,變化多端,唐代大詩人元稹一生寫了大量的詩句,其中有“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去巫山不是雲”的名句,相信它的意思也一定有不少的朋友知道吧?看到過大海的人,再大的江河也不放在眼裏,而看過巫峽的雲彩,還有哪裏的雲彩值得看呢?
好了,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就來到了三峽中最後一峽:西陵峽,它西起秭歸的香溪口,東至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 76 公里 ,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峽,自古以來,就以灘多水急而著稱,但是這一切,都永遠成了歷史。現在的西陵峽大部分已經成爲葛洲壩平湖庫區,船行使在西陵峽中我們也感覺是那樣的平穩和舒適,由於漲水的原因,很多景點都被淹沒了,但現在小吳告訴一箇好消息,經過考古專家反覆考察論證,將被淹的牛肝馬肺和兵書寶劍移到秭歸新縣城以東的鳳凰山上了,而這些文物和景觀落戶新地後,這裏慢慢也會成爲三峽又一道靚麗的風景。
各位朋友,在遊船上坐“電梯”的感覺,大家還是第一次體念吧!提到三峽工程,是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會爲此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箇水利工程,是綜合治理長江中下游地區防洪問題的關鍵,工程還有發電、航運和發展庫區經濟等多項綜合效益,對我國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起着重要作用。三峽大壩建成後全壩長 1983 米 ,最大壩高爲 185 米 ,最高運行水位 175 米 ,總蓄水量 393 億立方米,年發電量 847 億度,它相當於十座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從去年 7 月 1 日起,三峽工程大壩壩頂已經對遊客開放了,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乘坐電瓶車登上巍巍大壩,可以零距離的來感觸這一舉世矚目的宏偉工程。
好了,關於長江三峽呢?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與配合。此次旅遊活動中我如果有什麼做的不好的,盡情提出改善,以便以後更好的爲大家提供服務,最後祝大家工作好、身體好、今天好、明天好、現在好、將來好、不好也好、好上加好、給點掌聲好不好!謝謝!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31
遊客朋友們,在我們的遊船即將起航之際,我先將長江三峽的整體情況向大家做個簡要介紹。
說道長江三峽,就不能不提到長江。大家都知道,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也是全世界第三長河,它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其源頭沱沱河發源於我國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11個省、市、自治區,最後匯入東海,全長6300多公里,且流域面積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5。
當長江流到重慶市奉節縣時,它衝開崇山峻嶺奔騰而下,形成了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我們今天所說的三峽其實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全長193公里。三段峽谷各有特色,瞿塘峽雄偉險峻,以“雄”著稱;巫峽幽深秀麗,以“秀”爲特色;西陵峽灘多水急,以“險”出名。三峽兩岸重巒疊嶂,形態各異,船行駛在三峽中,一會兒山色全阻,一會兒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在長江三峽中,瞿塘峽以雄著稱,又稱夔峽。它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止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在長江三峽中最短,但是景觀最雄偉壯觀。瞿塘峽的兩端入口處,斷巖峭壁猶如刀砍斧削,江面在此非常狹窄,最窄處相距不足百米,形如門戶,故被稱爲夔門。山岩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1997年6月22日,25歲的新疆小夥子阿迪力徒步橫跨夔門天險,只用了13分48秒79的時間就走過了全長640米的鋼絲,創造力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順流而下我們還能看到風箱峽,鳳凰飲泉、孟良梯、倒吊和尚等奇景。接下來便是巫峽了。巫峽西起重慶巫山大寧河口,東到湖北巴東縣的關渡口,全長45公里,是長江三峽中較長且最整齊的一箇峽谷。由於巫峽谷深峽長且雲霧繚繞,在陽光照射下形成了巫峽佛光,因而古人留下了“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絕唱。屹立於兩岸的巫山12峯爲巫峽景觀之最,其中又以神女峯最爲俏麗,在接下來的旅途中我們將一起來揭開她的神祕面紗。除十二峯之外,巫峽還有小三峽、金盔銀甲峽、鐵官峽、孔明碑等自然人文景觀。
三峽中最後一箇峽便是以險著稱的西陵峽了。它西起湖北秭歸的香溪口,東至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66公里。然,現在的西陵峽已不是以前那個灘多水急之地。今天的西陵峽大部分已經成爲三峽工程的平湖庫區,船行駛在西陵峽中感覺是那樣的平穩和舒適。西陵峽不僅有燈影峽,牛肝馬肺峽等令人歎爲觀止的峽谷,還有着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大壩。三峽大壩位於湖北宜昌市的三鬥坪,壩長1983米,最大壩高爲185米,最高運行水位175米,總蓄水量393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1820千瓦,年發電量847億度,相當於1991年全國總髮電量的1/8,相當於十座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在三峽大壩建成後,三峽風光呈現出了另一片高峽出平湖的震撼景色!長江三峽不僅自然景觀卓越被稱爲我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1985),它的人文景觀也不容小覷。沿線我們還可以參觀遊覽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張飛廟、白帝城等著名的旅遊景區。好了,長江三峽的基本情況我就先介紹到這裏,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味壯麗的三峽風光吧!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被譽爲“神曲之鄉”、“人類靈魂之都”的豐都鬼城。
鬼城景區主要是兩座山,一是名山,二是雙桂山。名山有哼哈祠、報恩殿、奈何橋、大雄寶殿、鬼門關、黃泉路、望鄉臺、天子殿等景點。接下來就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來一同感受鬼國神宮的奇妙吧!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牌坊就是鬼城牌坊,是進入遊覽區的大門,進了這個大門就是聞名天下的鬼城了。首先我們來看看牌坊上的“天下名山”四個大字,豐都鬼城就在這座山上。這座山既是天下有名的山,同時,他的名字就叫名山。名山原名其實叫“平都山”,因爲大文豪蘇軾來登山時曾寫下了“平都天下名山”的詩句,從此就更名爲名山了。相傳漢代有陰長生、王方平兩人曾先後在這裏修道成仙、白日飛昇。於是名山便成了道教的“洞天福地”之一了。到了宋代,陰長生、王方平的名字被人們簡化連讀爲“陰王”。“陰王”即“陰間之王”,也就是“閻王”,於是名山就變成了陰王的所居之地,久而久之,以訛傳訛,名山就成了“陰曹地府”的鬼都了,並逐漸修建起了鬼國的各種建築,形成了現在的鬼城。大家請看,鬼城牌坊兩旁的這兩句詩“下笑世上士,沉魂北酆都”,是李白寫的,意思是說,可笑世間那些一心求官的讀書人。,到頭來其靈魂還是到豐都鬼城來報道來了。現在就請各位遊客朋友跟隨我的步伐跨進鬼城牌坊大門,到陰曹地府走一遭吧。我們首先步入的是哼哈祠。這位鼓着鼻子的是哼將叫鄭倫,那位張大嘴巴的是哈將叫陳奇,這兩位就是我們俗稱的哼哈二將了。大家看,他們身材雄偉,面做憤怒狀,頭戴寶冠,上半身裸露,手指金剛杵,一箇鼓鼻再哼,一箇張口在哈,雙目圓睜,兇猛可畏。哼哈二將是護法神,是佛寺山門中的兩大金剛,那爲什麼又跑到名山來了呢?其實是因爲名山是儒道佛兼容的地方,且山上有佛教的大雄寶殿,所以哼哈二將在這裏站崗也就不足爲奇了。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所在之處便是報恩殿了,殿內供奉的是地藏菩薩目連,他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稱“神通第一”、“孝行第一”。地藏菩薩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合稱爲佛教四大菩薩。文殊稱爲“大智”、普賢稱爲“大行”、觀音稱爲“大悲”,而地藏稱爲“大願”、因爲地藏菩薩曾在佛祖面前立下大願,要度盡六道衆生拯救衆苦,直到地獄成空,沒有一箇“罪鬼”受苦之時,自己才成佛。但按照佛教的說法,六道輪迴永無休止,所以地藏菩薩就只能一直呆在地獄永無止境的度救“罪鬼”。但爲什麼這裏不叫地藏殿,而要叫報恩殿呢?其實這是“目連救母”的故事。目連的母親青提因爲不敬佛門而被打入地獄受苦,成爲惡鬼,目連爲了救度母親,使其解脫,以報其哺育之恩。受到了釋迦牟尼的指點,在七月十五地藏出生的這天設盂蘭盆會,歷盡艱辛纔將母親就出來。後來“目連救母”的故事被廣爲流傳,這裏也被叫做了報恩殿。
各位朋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奈何橋,橋下的水池就是血河。奈何橋原是廖陽殿(大雄寶殿)的附屬建築,長7.2米,寬2.5米,始建於明代。奈何二字源於梵文音譯,意思是“地獄”,所以奈何橋便成了陽間通往陰曹地府之橋。傳說人死後都要走黃泉路、進鬼門關、過奈何橋。奈何橋不僅是通往陰間的通道,也是檢驗人在世時是善是惡的關口。善人死後能順利的過橋,而惡人就要被守橋鬼卒打落到血河中被銅蛇鐵狗撕咬吞噬。所以在新中國成立前,每年的農曆十月十六都要舉行“血河大會”,爲的是就親人脫離苦海順利超度,人們用布帶放入水池中,將青蛙、蟲子“釣”上來放生。據說這些青蛙蟲子就是自己的親人變的,這樣就把親人救出來了。奈何橋的兩邊還各有一座石橋,左爲金橋,右爲銀橋。傳說在世爲官清廉、品德高尚的人有神佛接引通過金橋飛昇成仙,而在世行善積德的人有白無常接引,通過銀橋由閻王發落轉世投富貴人家。還有傳說就是過奈何橋的人必須三步跨過去,一旦跌倒就要掉進血河裏,因爲你前世作過惡事。那現在,各位朋友請隨我過奈何橋。記住,要三步跨過,千萬別跌倒喲!
各位遊客朋友們,我們的長江三峽遊就到此結束了,感謝大家的傾聽和對我工作的配合和支持,希望壯麗的長江三峽能給您留下一段美好的記憶,祝大家旅途愉快,一帆風順!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32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本次遊覽三峽的導遊——_。我將帶大家去遊覽美麗的長江三峽,請跟我來吧!我們今天要去的是三峽中的巫峽,也就是古代漁人傳唱的“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現在是秋高氣爽的早晨,我們能看到兩岸的紅葉都蒙着一層薄薄的霜,林石間飄渺着隱隱霧氣,因而樹林更顯清幽,山澗則更爲寂靜。雖然現在是深秋,但在多年前的此時,山谷中常迴盪着猿猴的鳴叫聲,接連不斷,淒涼哀婉,令人深感秋季的蕭瑟,因而有了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到了三峽,就不得不說這裏的山,它有泰山的雄偉,黃山的奇峻,香山的秀麗。現在我們放眼望去。兩岸是連綿不斷的高山,靈巧地將太陽遮了起來,幽暗中山的輪廓若隱若現。據說只有在正午與午夜時分,才能看見太陽與月亮。在那極高的山峯之上,古樹參天怪石嶙峋。山澗之間拉下一條白緞,急流衝蕩而下,我們能感到臉上都蒙着一層水氣。在此青山綠水,叢林蒼翠之中,江上泛舟點點,別具一番詩情畫意。
三峽的水沒有西湖之靜,亦沒有長江的濁,卻變換多姿。夏天的時候,江河水漲,將一箇個小山包與墨綠的江水連爲一體。每當此時,來往的船隻都不能航行。但三峽水流之快是無人能比的。傳說古代帝王有急事宣召,便令人早上從白帝城出發,夜晚就到了江陵。這其間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你乘千里快馬,駕飛騰的風,也趕不上三峽水流的速度。
若是在春天與冬天,這裏又是另一番風情,它不象桃花潭那般煙雨朦朧,確是白色急流不住地迴旋,莽莽蒼蒼。碧綠的水潭映照着一草一木,悠悠地流淌。
在這樣的山水之中置身於三峽之中,我們每個人都回感到亦真亦幻,似處在一幅美倫美奐的名家山水畫中,思緒不斷起伏,不禁讓人吟起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這次遊覽長江三峽到此結束了,遊客朋友們,你們一定被這美麗的長江三峽迷住了吧!如果有機會,再讓我們一起細細遊賞一番吧!拜拜!
長江三峽石寶寨導遊詞 篇33
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小張,本次三峽之旅就由我來爲你們講解,希玩得愉快!
首先,我們現在乘船進入的是三峽中最短的一段瞿塘峽,它同時也是最雄偉壯觀的一段。大家看我們兩側的山脈,可以說是連綿不絕,這些高大的山像屏障一樣將三峽罩了起來。這裏的水面比較開闊,夏天時甚至可以漫過低矮的山丘。大家現在可以觀賞一下兩邊的著名山峯,自由拍照,注意安全。
好,現在我們進入了三峽的畫廊巫峽,大家應該也感覺到了,這裏比較曲折,景色又最秀麗,因而得了這畫廊的名號。可以看到這裏草木茂盛,江水清澈,碧波盪漾,讓人感覺到一種從心底湧上來的寧靜。而秋天時,這兒又是另一種景象:一切都籠在一種清冷、寂靜裏,所以猿猴迴盪在山谷裏的鳴叫便帶上了一種特殊的感情色彩。於是古時的遊者便像漁歌中所唱那樣: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