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精選23篇)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核心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主峯金頂3077米,最高峯萬佛頂3099米,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箇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爲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峨眉山平疇突起,巍峨、秀麗、古老、神奇。它以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佛教文化、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地貌而著稱於世。被人們稱之爲“仙山佛國”、“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唐代詩人李白詩曰:“蜀國多仙山”。古往今來,峨眉山就是人們禮佛朝拜、瀏覽觀光、科學考察和休閒療養的勝地。峨眉山千百年來得香火旺盛、遊人不絕,永葆魅力。
絢麗的自然風光
峨眉山高出五嶽、秀甲九州,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詩人譚鍾嶽將峨眉山佳景概括爲十景:“金頂祥光”、“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曉雨”、“白水秋風”、“雙橋清音”、“大坪霽雪”、“靈巖疊翠”、“蘿峯晴雲”、 “聖積晚鐘”。現在又新闢了21處新景觀,如珠湖擁翠、虎溪聽泉、龍江雲棧、龍門飛瀑、雪洞煙雲等,無不引人入勝。進入山中,重巒疊嶂,古木參天;峯迴路轉,雲斷橋連;澗深谷幽,天光一線;萬壑飛流,水聲潺潺;仙雀鳴唱,彩蝶翩翩;靈猴嬉戲,琴蛙奏彈,奇花鋪徑,別有洞天。春季萬物萌動,鬱鬱蔥蔥;夏季百花爭豔,奼紫嫣紅;秋季紅葉滿山,五彩繽紛;冬季銀裝素裹,白雪皚皚。登臨金頂極目遠望,視野寬闊無比,景色十分壯麗。觀日出、雲海、佛光、晚霞、令你心曠神怡;西眺皚皚雪峯、貢嘎山、瓦屋山,山連天際;南望萬佛頂,雲濤滾滾,氣勢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鋪錦繡,大渡河、青衣江盡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巔,真有“一覽衆山小”之感慨。
悠久的佛教文化
峨眉山爲普賢菩薩道場,是我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相傳佛教於公元1世紀即傳入峨眉山。近20xx年的佛教發展歷程,給峨眉山留下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造就了許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爲中國乃至世界影響甚深的佛教聖地。目前,全山共有僧尼約300人,寺廟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報國寺、伏虎寺、清音閣、洪椿坪、仙峯寺、洗象池、華藏寺、萬年寺等。寺廟中的佛教造像有泥塑、木雕、玉刻、銅鐵鑄、瓷制、脫紗等,造型生動,工藝精湛。如萬年寺的銅鑄“普賢銅像”,堪稱山中一絕,爲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阿彌陀佛銅像、三身佛銅像、報國寺內的脫紗七佛等,均爲珍貴的佛教造像。還有貝葉經、華嚴銅塔、聖積晚鐘、金頂銅碑、普賢金印,均爲珍貴的佛教文物,峨眉山佛教音樂豐富多彩,獨樹一幟。峨眉山武術作爲中國武術三大流派之一享譽海內外。這些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秀甲天下的峨眉山,終年常綠,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國”之美稱。由於特殊的地形,充沛的雨量,多樣的氣候和複雜的土壤結構,爲各類生物物種的生長繁衍創造了絕好的生態環境,因此在方圓154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生長着高等植物3200多種,佔中國物種總數的1/10,相當於整個歐州植物種類的總和。在峨眉山生長的植物中,有被稱之爲植物活化石的珙桐、桫欏,有著名的峨眉冷杉、楨楠、洪椿;有品種繁多的蘭花、杜鵑花等,還有許多各類名貴的藥用植物和成片的竹林。這些植物爲峨眉山披上秀色,還給各類動物創造了一箇天然的樂園。峨眉山有2300多種野生動物,其中有珍稀的大熊貓、黑顴、小熊貓、短尾猴、白鷳雞、枯葉蝶、彈琴蛙、環毛大蚯蚓等。特別是見人不驚,與人同樂的峨眉山猴羣,已成爲峨眉山中獨具一格的“活景觀”而聞名中外。
神奇的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運動奠定了峨眉山地質構造的輪廓,新構造期的喜馬拉雅運動,及其伴隨的青藏高原的強烈抬升,造就了雄秀壯麗的的峨眉山。峨眉山地層出露較全,在全世界出露的13個系的地層中,除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其餘10個系均有出露。由於山體抬升具有間隙性和各斷層抬升速度不同,決定了峨眉山整個地貌是西南方向高山峻嶺,東北方向則爲低緩的淺丘平原,以及人們常稱的峨眉山是“三大層七小層”,即接引殿爲第三層之麓,洗象池爲第二層之麓,報國寺爲第一層之麓。正是大自然的內外營刀雕刻,創作出無數奇特秀麗的景觀,把峨眉山打扮得絢麗多姿,使雄、秀、奇、幽、險集於一山之中。
當年大詩人李白也是沿着同樣的道路前往峨眉山的。峨眉山在李白的心中十分崇高。他在登山時就情不自禁地寫下了<<登峨眉山>>一詩:
蜀中有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臨,絕怪安可息。
蜀中有那麼多的雄奇的大山,李白對峨眉山情有獨鍾。因此,在他出川遠遊的時候,路經樂山,也要上岸去遊覽一下心中的峨眉山。
李白到了白水寺,見到了好友廣浚和尚,在寺前的明月池畔,二人論琴比劍,廣浚爲李白彈響了高山流水般的琴聲,琴聲如此悠揚,不僅讓李白如沐春風,而且周圍的青蛙也被琴聲吸引,學着琴聲一起和鳴。李白很爲廣浚的琴聲所感動,寫下了他那篇著名的<<聽蜀僧浚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峯。
爲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但峨眉山上的猴子只怕一種人,那就是峨眉山的僧人,它知道僧人的武術相當歷害,那可不是一般人惹得起的。所以這裏又要讓大家瞭解一下峨眉武術的精華。
峨眉武術名揚天下。在唐宋的時候,峨眉山中部分僧道在運糧、背柴、挑水等勞動過程中,經常在陡險曲折的山道中行走,練成了強健的身體,也養成了好動的習慣。經課之餘,練拳踢腿,使槍弄棒,無形之中形成一種風氣。由於他們平日裏參禪打坐,俱有雄厚的內功基礎。僧道之間,切磋武技,取長補短,模仿山猿動作,自創新路,時間一久,就練出了一種獨特的武術風格。這便是峨眉派武術的來歷。南宋峨眉山武僧德源長老集山中僧道武技之所長,結合自身體驗,進行總結,編撰成<<峨眉武術>>一書。自此,峨眉山僧道纔有了系統的武術理論和實踐經驗,在武林中自成體系,被稱爲峨眉派武術。
武術也是一種文化現象,故有其生命力。峨眉武術,傳至明代,臻於成熟,技驚天下,與少林、武當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明代峨眉永慶寺的一箇武僧月朗,武藝超羣,其頭堅如鐵,人稱“鐵頭和尚”。一天,他從山林中砍柴回寺,突然山道間出現一隻猛虎,揮之不去。和尚一怒之下,上前一把抓住老虎的脖子,就象牽一隻小羊羔似的,把它帶回了寺廟,用鐵鏈拴住。後來經過方丈的教育,才放虎歸山。
清朝白龍洞湛然法師,精於武術,結合前輩經驗和生平所學,寫出了<<峨眉拳譜>>一書,使峨眉派武術理論進一步發展。他概括了峨眉派武術的特點及形成的經過:“一樹開五花。五花八葉扶。皎皎峨眉月,光輝滿江湖。”這就是說峨眉派武術是博採各家之長,結合自身特點而成。“八葉”是指主要的八派武術:“僧、嶽、趙、杜、洪、化、宇、會。”“僧”就是指峨眉僧家所創的流派。
清嘉慶年間,峨眉山龍神堂極善法師一次上山看到雨後的黑龍江水宛如烏龍飛昇、旋繞而進,頓時悟出練拳之道,應柔中含剛,盤旋中寓猛進之勢。於是將自已學的“形小而弱的蛇行拳,改爲形大勢長,拳剛、掌巧、腿變的烏龍拳。這套拳路,經他苦練十載,才獲成功。
時至民國,峨眉派武術,雄威猶在。清音閣李真法師內功深厚,精於劍術,有“峨眉劍仙”之譽。年逾古稀,威風不減,當其舞劍,但見寒光閃閃,飛龍繞身,令人膽寒。舞畢,靜若處子,神泰安然。而且門人衆多,遍及甘、陝。享譽四海的海燈法師,名噪武壇的李瑛大師,就是其中的皎皎者。
金頂的永慶和尚,武藝驚人。據說在1935年的一箇月明之夜,他在寺外繞大樹三圈,騰起一腿往大樹踢去,頓時樹葉紛飛,宿鳥驚起,樹身晃動不已。這顆大樹頗壯,如果沒有千斤之力,很難動搖。三年以後的一箇夏天,永慶手拿短鋤,身上背上草蓆,食物從1000多米高的捨身崖騰空而下,(這個捨身崖就是處在峨眉山頂的一處山崖,被稱爲是中國自殺率最高的地方,至於原因我們以後再說。)那麼永慶從這裏跳下,輕颺谷底,目的是爲了掩埋一位當時峨眉山聲望最高的一位女長老的屍體,表現出他勇武和悲憫的情操。
這種例子還有很多,在這兒我就不一一例舉了。不過總得來說峨眉武術樸實無華,重實戰,攻擊性強;攻守互應,剛柔相濟,虛實結合,從不擺花架子,所有套路編排全部從實戰出發,講求“拳打一條線”,在很狹窄的地方比如在小巷子裏也可以施展得開。俗話說“南拳北腿”,峨眉地處不南不北之地,感覺更象是手腿並用,有“拳打三分,腳踢七分”的說法。施展開來可以說是“勁如風、站如釘,重如山,輕如毛,守之如處女,犯之如猛虎”。峨眉武術還包括各種武術器械和人們常說的“武功”。功夫包括內功、外功、硬功、輕功、氣功等。內功練“精、氣、神”;外功、硬功專練身體某一部分的剛猛之力,像鐵頭功、鐵膝蓋等。輕功專練縱跳,像飛檐走壁;氣功是練氣與養氣。禪武和一的上乘功夫,一旦練成,可以以柔克剛,制敵於瞬間。據說還有一種軟功練成以後全身關節可以自由伸縮彎曲,非常歷害。
但是峨眉山真正歷害的,真正最有名氣的還是峨眉山的的佛教。佛教傳入中國是在東漢末年。按照常規的看法,佛教最早進入中原地區後,在六朝時期,佛教在中原大地上很是熱鬧的時候,四川的佛教傳播卻是悄無聲息的。隨着時間的流逝,許多東西都已經煙消雲散了,最後佛教在中國留下了四大道場,峨眉山就居其一,這又讓人們大喫一驚。文殊菩薩選中了五臺山作爲道場,地藏菩薩選中了九華山作爲道場,觀音菩薩在普陀山顯靈說法,普賢菩薩則選中了峨眉山。在中國衆多的佛教勝地中,峨眉山成了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
峨眉山的寺廟成百上千,直到今天還給我們留下了26座,而且幾乎座座寺廟都名聞天下。報國寺的雄偉廣博,伏虎寺的幽深秀麗,清音閣、洪椿坪的玲瓏精緻,仙峯寺、洗象池的離奇聖潔,萬年寺的雄渾古樸,華藏寺的金碧輝煌,與峨眉山著名的冷杉、含笑、珙桐、桫欏、楠木、香樟,以及數不清的珍稀類動物一起,構成了峨眉山的靈魂。
佛教在峨眉山居於壟斷地位也來之不易,這也是經過了長期與道教爭奪大山的過程。四川是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對於峨眉山這樣的鐘靈之地,道教豈能放過。曾經峨眉山的許多顯赫之地,都被道教所佔有,峨眉山裏也曾遍佈道教的宮觀。在後來的爭鬥爭中,道教沒有佔到上風,佛教的勢力一天天增大。儘管道士們傳說,軒轅黃帝退位後,也曾到峨眉山修煉而昇天,呂洞賓也曾到峨眉山的紫芝洞,千人洞隱修,就是搬出這些人來,也還是以失敗告終。峨眉山上最後一箇道教宮觀,是紀念呂洞濱的純陽殿,也在清代乾隆年間被改成了佛教寺廟。現在攀登在山上,只依稀可見天皇臺、真人峯、九老洞之類的地名,讓人遙想起這兒曾是道教的勝地。
客心隨流水,遺響如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今天寺前還留有“廣浚彈琴處”和“李白聽琴處”。從此以後,青蛙們也學會了演奏。廣浚去世後,寺的周圍琴聲不絕,其叫聲如廣浚的琴聲那樣悠揚婉轉,這就是峨眉山的“彈琴蛙”。直到今天,人們到白水寺前,還要去一睹彈琴蛙的風采。
峨眉山地處四川省西南部,系邛崍山脈北嶺南支,總面積300多平方公里,最高峯萬佛頂,海拔3099米。境內羣峯挺秀,山色綺麗,具有“雄、秀、奇、險、幽”的特色。尤以“秀甲九州”聞名於世,以“峨眉天下秀”與“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險”“夔門天下雄”並稱爲巴蜀四大風景名勝。峨眉山又是著名的佛教勝地,被稱爲普賢萻薩的道場,與山西五臺山、漸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因此,我們說峨眉山是一箇集秀麗的自然風光與悠久的佛教文化於一體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1983年,國務院公佈爲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0年入選“中國旅遊勝地40佳”。1996年12月同樂山大佛一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近幾年,峨眉山還獲得了全國文明山、衛生山、安全山的榮譽。峨眉山市也成爲中國十大優秀旅遊城市之一。
據<<峨眉山志>>記載,峨眉山有大峨、中峨、小峨之分,民間呼之爲大峨山、二峨山和三峨山。而目前供中外遊客遊覽的峨眉山主要指大峨山。它的最高峯3099米,山勢雄偉秀麗,經歷代文人墨客的反覆渲染,最後終於送給它一箇靚麗的雅號:“峨眉天下秀”。
關於峨眉山名稱的來歷,我翻閱了許多資料,各說不一。但是有三種說法較有代表性。
第一種說法是因爲山的形狀像蛾的眉骨而得名。任豫的<<益州記>>中說:“峨眉在南安縣界,兩山相對如峨眉。”張華的<<博物志>>說:“觀此山如初月。······真如螓首峨眉,細而長美而豔。”第二種說法是以水取名。<<水經注>>有“俄水之眉,故名俄眉”之說。俄水即大渡河,繞峨眉山而過,眉是指的支流。大渡河的一條支流從峨眉山而來,因此得名。
第三種說法是以山勢取名,“峨”是形容它的高,“眉”是形容它的秀。如同姑孃的蛾眉,秀美無比。其實峨眉山遠看像美麗的少女,走近了才知道它心胸之博大,內涵之豐富,身軀之偉岸,體格之剛勁,其性格更像一箇奇偉的男子。峨眉山的挺拔峻秀,高大雄偉,是中國其他同類文化含量很高的大山所不能匹比的。泰山、嵩山、華山和兩個衡(恆)山,這古老的中華五嶽,除了南嶽衡山稍顯高大外,其他不過是峨眉山的小兄弟。峨眉山不僅僅是高大而已,它不是一座文化荒山,作爲文化大山,比起中華五嶽來,它過之而無不及,儘管它一直遠離中華文化的中心,但是它卻在這一隅小角落裏,積澱出了厚厚的文化層,其文化積澱的層面之高,與它的偉岸的身軀十分相宜。峨眉山可以說是無壑不秀,無壑不幽,無山不峻,它的那些深溝幽谷爲它提供了無比的肚量,使它能夠將各種紛呈的文化都容納進來。這一點,讓中國的許多大山、名山都感到困惑不解,在中國的西南的四川的西南的一角,居然出現了這麼一座大山。
那麼是誰造就了峨眉山的偉岸身軀呢?近現代的地質學家爲我們解開了這個玄奧的謎底:峨眉地區幾億年前還是一片澤國水鄉,大約距今6千萬年左右,強烈地殼運動震撼了峨眉大地,把地下沉積物擡出海面,同時受到擠壓變形和斷裂的影響,形成一系列的背斜、向斜和斷裂組成的復背斜地質構造,東部下降爲峨眉平原,西部上升成氣勢巍峨的峨眉山。地質學家說中國地質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運動奠定了峨眉山地質構造的輪廓,新構造 期的喜馬拉雅山運動及其伴隨的青藏高原的強烈抬升,造就了雄秀壯麗的峨眉山。峨眉山地層從前寒武紀以來,基本上各時代地層均有沉積。峨眉山獨特的地質特徵,爲各種生物的滋生繁衍和雄秀地貌自然景觀的形成創造了先決條件。
峨眉山高出五嶽,秀甲天下,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歷代名人學士讚辭很多。清代詩人譚鍾嶽將峨眉佳景概爲十景:“金頂祥光、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曉雨、白水秋風、雙橋清音、大坪霽雪、靈巖疊翠、羅峯晴雲、聖積晚鐘”。其實峨眉佳景何止十處?只要各位細心體察,就會看出峨眉山是以“雄、秀、奇、險、幽”的自然風光在祖國名山大川中獨樹一幟。(以下分別闡述)
(雄)它海拔3099米,在川西南平壩上,孑然獨立,氣宇軒昂,聳立天際,登上山頂,極目遠眺,但見山陵起伏,江河如帶,原野空闊,沃地千里,令人心懷開朗,神馳氣壯,這是“雄”的特色。
(秀)全山重巒疊嶂,千嶺萬壑,佳木繁蔭,鬱鬱蔥蔥,呈藍露翠,這是“秀”的特色。
(奇)每當雲海茫茫,金頂俯視,則霓彩攝身,霞光護體,入夜則磷燈萬點,閃爍迷離,不時有驚濤響於幽壑,雷霆動於崖底,這是“奇”的特色。
(險)山中到處有懸崖絕壁,高者達七百餘米,遊山大道或築於半崖之上或闢於絕壁之間,拾級而登,坡有鑽天之號,穿谷而前,天有一線之名,這是“險”的特色。
(幽)山中有許多深邃的巖洞和如練的飛瀑,到處是碧翠的深壑,清激的泉流,應和着猿啼蛙噪,鳥唱蟲鳴,寧靜安詳,這是“幽”的特色。
這五大特色是許多名山也不能兼備的。一般的名山,遊人只要登上絕頂,全山之勝,盡收眼底。而峨眉山則不同,峯巒交錯,互爲屏障,道路迂迴是~景物殊異,如不細心觀摩,便難於認識它那獨特的神韻。特別是峨眉山的四大奇觀,遍覽華夏也難尋其二:那便是日出、雲海、佛光和聖燈。
(日出)高山觀日出,萬里山河,到處可見,不足爲奇。但登峨眉觀日出,就大不一樣了。泰山、廬山、黃山觀日都在海拔20xx米以下,而峨眉山觀日出,卻在3000米以上,視點高了,踞高望遠,更加浩瀚壯觀,故有詩云:
雲海茫茫浩無垠,一輪旭日冉冉升。霞光萬道驅昏暗,山湧銀濤頂燦金。
(雲海)峨眉山是白雲的故鄉,是白雲的世界,許多佛寺,都冠上了一箇“雲”字,臥雲庵、白雲寺、集雲寺······隱沒在白雲深處的銀色世界裏。峨眉山的雲海非常的秀美,在無風之時,“海波”不興,但見遠處山尖,露出雲層,宛如茫茫大海中的島嶼,再回顧峨眉三峯,也成了三個孤島,故峨眉山又稱“秀島”、“蓬萊仙島”。風起雲湧之時,遠山近樹,忽隱忽現,變幻無窮,使人遐思無限。
(佛光)峨眉山的佛光又稱峨眉寶光,金頂祥光,是峨眉山的十景之一。佛教界認爲是從佛的眉字間放射的救世之光,吉祥之光,如果能看見,你就是與佛有緣,運氣特別好。佛光一般是下午2點到5點間,雨過天晴纔有機會出現。峨眉佛光在中國乃至世界類似自然奇觀的地位是首屈一指的,首先,它發現的時間要比其它地方早1900多年,並且色彩相當的秀美,而且一年四季都有,年平均出現75次,而其它地方每隔幾十年纔有一次,甚至幾十年以後都會消失,因此,峨眉寶光堪稱世界之最是當之無愧的。
聖燈)峨眉聖燈又名“佛燈”,被人們贊爲是“萬盞明燈照普賢”。能觀看這一奇觀更不容易,首先它必須具備4個自然條件纔會出現:①雨後初晴②天上沒有明月③山下沒有云層④山頂沒有大風大雨。這種奇特景觀出現的原因可能性很多:⒈原始森林中古樹兜發光⒉磷火發光⒊燈光星光倒映在水田之中所發的光⒋螢火蟲發光⒌磷化物的燃燒現象⒍一種叫密環菌在高溫條件下發光。這樣,就形成了無數光點,在山谷中騰湧,就象童話中仙山撒下的寶珠,一位唐代的詩人就這樣寫到:
莽莽空中稍稍燈,
坐看迷濁變清澄。
須知火盡煙無益,
一夜闌邊說向僧。
那麼這是峨眉山的4大奇觀。
古老而神奇的峨眉山終年常綠,從山腳到山頂景區氣候可以分爲亞熱帶、溫帶及亞寒帶氣候,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說法,山頂與山腳的平均溫差爲攝氏14度,加之低雲、多霧、雨量充沛,因而它既是瓊花瑤草的王國,又是珍禽異獸的樂園。因此峨眉山又有“天然動物樂園”、“植物王國”之稱。景區植被覆蓋率達86%,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200多種,而具有藥用價值的有1600多種,200多科,如天麻、峨參、川貝、黃蓮等。特有種屬中尚有距今1億多年到7千萬年的孑遺植物,如桫欏、珙桐、洪椿、水杉、銀杏等30多種,屬世界著名的花卉杜鵑、報春、蘭花就有50多種。這些植物不僅給峨眉山披上了一件絢麗的外衣,而且還給各類動物創造了一箇天然的樂園,在這山上有2300多種野生動物,其中有珍稀的大熊貓、小熊貓、短尾猴、白鷳雞、枯葉蝶、彈琴蛙、環毛大蚯蚓等。彈琴蛙是峨眉山中的珍稀動物,它發出的聲音就象彈奏古箏一樣,非常的優美動聽。峨眉環毛大蚯蚓最大體徑可達2釐米,體長80-100釐米,在地球上至今尚未發現比峨眉環毛大蚯蚓還要大的蚯蚓。它分佈在海拔500-1200米的中山區,每到寒冬季節,能鑽到深達1-2米的土層中避冬禦寒,當地人稱它爲“透山龍”。
峨眉山的生態猴區也是全國最大的,分佈在半山腰的一線天和洪椿坪一帶。由於它們見人不驚,與人同樂,與人相親,便成爲了山中獨具特色的“活景觀”。峨眉山猴尾巴特別短,故稱短尾猴,學名藏獼猴,由於它們長期生活在佛教名山,故稱“猴居士”。全山幾百只猴子,它們各有自已的“陣地”,各有自已的“大王”。因爲環境的關係,每一箇片區的猴子都有自身的“特色”,於是就是了文明猴、流氓猴和強盜猴之分。不過俗話說“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它是山中一霸,爲了大家的安全,我還是提醒大家“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到時候誰玩誰都很難說的。
“三皇九老洞,萬古一仙峯”,九老洞是峨眉山道教的一箇著名的勝地,以洞裏曾經住着九位老仙人而得名。九老洞撲朔迷離,帶有十分濃厚的神祕色彩。仙人居住的洞中究竟是什麼樣子,確實沒有人知道其中的詳情。據說,九老洞裏深不可測,相傳在宋代時,曾有一人打着火矩進入洞中30餘里,能聽到裏面傳出來的雞犬之聲,洞壁上刻有許多奇文異字。據說,再往裏走,洞中有九個支洞,各支洞又有九個小洞,九條陰溝,深不可測。
峨眉山佛教與道教的爭鬥幾乎是看不見硝煙的。佛教採取的鬥爭策略是爭取道士歸依佛門,在佛門僧侶的說服下,衆多的道士放棄了原來的信仰,成爲佛教的僧侶。這樣對道教來了一箇釜底抽薪,道教在峨眉山也就難以立足了。
在峨眉山萬年寺的象牙坡下,有一箇白龍寺。以前也是道教的宮觀,因爲它是傳說中的白蛇與青蛇的修煉之處,即使後來變成了佛廟,還是將寺的名字取名爲白龍。白龍就是白蛇,進入白龍寺,已經看不到白蛇的一點痕跡,哪怕有關她的故事傳說也沒有一絲蹤影。所幸的是,在寺側,被翠竹環繞,流水淙淙的地方,有一箇洞,是白娘子修煉之地,看到洞旁大書“白娘子修道處”,終於感到了一絲欣慰,它證明了白娘子的存在和在峨眉山的活動。原來的洞已經堵塞,現在的洞是後人修復的。
白娘子一生正氣,經常懲惡除善,儘管在峨眉山經過千年的修煉,已經得道成仙,但依然眷念人間溫情,表現出了神仙的人性的一面。她與許仙一見鍾情,兩人一起到了風光旖麗的杭州西湖,始終受到法海和尚的阻繞,於是,爲了人間最美好的愛情與法海和尚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引出了一段雷鋒塔的故事。
白娘子與法海的鬥爭,是峨眉山上佛教與道教爭鬥的縮影,而法海佔上風,也是峨眉山佛教佔上風的真實反映。當然,中國人之所以喜愛這個故事,主要是感動於白娘子與許仙的可歌可泣的愛情。
於是,峨眉山這座大山,展示給人們的,就不再是僅僅是嚴肅、刻板的宗教文化,也不僅僅是佛光、聖燈、雲海、日出等奇絕的自然風光,還有人間最美的愛情。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2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來到旅遊勝地——峨眉山,峨眉山著名的金頂有“日出”、“雲海”、“佛光”、“聖光”四大奇觀。
日出在早上五六點,站在捨身巖上(捨身岩石懸崖峭壁,懸崖下面是萬丈深淵,人如果失足跌下去就會粉身碎骨的。)遠望東方,只見天邊一脈鑲上金邊。灰色的雲朵緩緩浮動,金邊映射周圍厚厚的灼灼雲朵,慢慢的,灰雲裂開了一條縫,縫中透出橙黃的光芒,雲縫越來越大,顏色也逐漸與周圍雲朵變爲橙黃,稍頃,紅日露出一點兒弧形的金邊,弧形越來越大雲朵也爲它讓開一條道路,當橙紅的旭日冉冉上升,露出大半個腦袋時,速度忽然增快,像一箇打足氣的皮球,一剎間,跳出地平線,穩穩當當的嵌在地平線上,頓時光芒四射,人們的臉上被塗了一層酒後紅暈,金頂也披了一件金色的綵衣。這時呀你會忘記山頂寒氣襲人的晨霧,不停地跳躍歡呼,久久不願離去。
“聖光”實在晴朗的夜晚,捨身巖的林莽中,忽然一見兩點如豆的鏽,漸次千點,萬點,飄曳騰湧,忽高忽低,彷彿銀河繁星墜落谷中,“時而散舞,星星點點,時而相聚,網網團團,令人眼花繚亂,心動神搖。”此種現象,自古稱作“萬盞明燈朝普賢。”聖光現象極爲奇特,其成因,有人說是磷火,有人說是螢火蟲,有人說是附在樹枝上的“密環茵”遇到空氣中的溼度含量在百分之半以上時發的光。觀“聖光”由來已久,古人留下來不少體題詠,大家可以找一找。
“雲海”和“佛光”,如果身臨其境,也是妙趣橫生美不勝收。峨眉山的獨特美景看也看不完,等着你去細細遊賞,峨眉山永遠歡迎你的光臨。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3
龍門洞
這裏便是峨眉山的入口處“龍門洞”。這一帶的巖體是極爲寶貴的地質標本。路邊這塊石碑,便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於1964年7月命令峨眉縣人民政府把這一帶劃爲“地質剖面保護點”而立的。
這裏谷底潭深水碧,古代傳說有龍居住,所以稱爲龍門洞。以前這裏飛瀑流泉,林深谷幽,隨着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自然王國的領地日漸縮小,原始生態的身影向深山退卻,所以龍門瀑布的壯觀已成爲歷史的記載。遊客朋友們,現在峨眉山已被聯合國列入人類自然與文化遺產而加以保護,爲了我們能再次目睹龍門昔日的仙姿,也爲了把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峨眉山這座綠島完整地交給我們的子孫後代,讓我們自覺地加入環境保護者的行列。
普賢船
這裏公路下面河心中的那塊巨大的奇石,長約35米,寬2.5米,其形狀酷似一首航船,它便是“普賢船”,當地人把它喚作“石船子”。別看它其貌不揚,可是大有來歷。傳說當年普賢菩薩撐着這條滿載佛經的船來到此地時,這裏還是汪洋一片,普賢菩薩搬書上岸後,爲不讓海浪把船捲走,於是施展佛法,將船點化成此巨石,從此它便停泊在這仙山腳下了。明朝時期,曾有人在山崖上刻有“藏舟於壑”四個大字,便是說的這件事情。
良寬詩碑亭
這座極爲普通的跨溪鐵索橋,卻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動人的故事。 傳說1820xx年初冬,日本和尚良寬在日本的宮川海濱見隨海潮漂來一物,近前一看,原來是一段橋桁,上面有着一行醒目漢字:“峨眉山下橋’。良寬早已嚮往仙山佛國,於是心靈一動,吟詩一首:不知落成何年代?書法遒美且清心;分明峨眉山下橋,流寄日本宮川濱。
此詩既出,便在日本民間廣爲傳誦,影響很廣。爲了使中日兩國人民之間這一動人的故事成爲美好的傳說永遠流傳下去。1990年8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的批准,日中友好漢詩協會在樂山市和峨眉山市有關部門及峨眉山管理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下,在這裏修建了良寬詩碑亭。同時修建了這道鐵索橋,以方便遊人參觀。 這便是日中友好漢詩協會會長柳田聖山題寫的亭額:“日中詩碑亭”。這是柳田聖山先生撰寫的碑文。它說明了詩碑亭的建造經過,藉此表達了希望世界和平,中日兩國人民友好萬年的良好願望。
清音閣
這便是清音閣有名的牛心石。你看這浪花四濺,水珠翻飛的驚心動魄的場面;你聽這動地的轟鳴聲,已經持續了億萬年的歷史。衝擊這塊巨石的,便是黑白二水千古不斷的激流。左邊的這條江叫“黑龍江”,它發源於九老洞下的黑龍潭,經洪椿坪穿白雲峽到此;右邊的這條江叫“白龍江”,它經雷洞坪繞白水寺而來,兩條江上分別架有二道石拱橋,象兩道彩虹勾通左去廣福寺右上萬年寺的路徑。這樣如詩如畫的“雙橋清音”是“峨眉山十景”之一。
廣福寺
清音閣的左邊便是廣福寺,原是前牛心寺別院。這座寺廟初建於明代,清朝初年重建。“廣福”即“廣種福田”的意思。這座寺廟現在仍是清音閣的一座屬廟,若從報國寺景區而來,廣福寺就是進入清音閣景區的第一座寺廟。
牛心寺
清音古剎背後這座山便是牛心嶺,嶺上便是牛心寺。牛心寺爲唐代所建,初取名延佛寺,唐慧通禪師改爲臥雲寺。宋繼業三藏擴建更名爲“牛心寺”。原先的寺廟因爲某些原因現在已經荒廢,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座寺廟是圓照濟悟上人修建的。
“一線天”棧道
前面高崖擋路的地方便是白雲峽,大家不用擔心,中間有峽谷可以通行。白雲峽,兩邊石巖壁立,下面流水寒徹;頂上古木參天,只見青天一線,所以又叫“一線天”。這是在七千萬年以來,由於地殼運動,使地殼迅速上升,河水強烈地下切,把這岩石切了個深槽。古時僧人來往過此,全靠在石壁上鑿石穿孔,橫穿進木樁作梁,再在樁上面鋪橫木條當橋板,人踏上去,棧道吱吱作響,上下閃動,夠人擔驚受怕的。1980年後,爲方便遊人通行,改建成了現在的鋼筋水泥預製板棧道。這樣雖不及古棧道原始風味濃郁,便平坦寬敞,免去擔憂,便可盡情欣賞這裏的自然美景了。
洪椿坪
我們大家走到這裏,就到了洪椿坪了。這裏海拔1120米,周圍是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樹種有黃心、夜合、紅回香、黑殼楠、潤楠等。植物羣落結構複雜,具有熱帶雨林的一些特性,是全球保存較完整的典型的亞熱帶原始的常綠闊葉林,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存價值,這便是有名的洪椿古樹。《莊子》一書中載,此樹以八千歲爲春,以八千歲爲秋,是神奇的萬歲之樹,所以人們把洪椿當作“樹神”。傳說歸傳說,似不可信,但根據植物學家認定,這裏的洪椿樹確有一千年高壽。願意當壽星的,都來和這千年壽星合影留唸吧,把它的祝福帶回你的家中。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4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我就帶大家暢遊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
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峨眉山的“雄、秀、神、奇、幽”,獲得了“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仙山佛國”、“天下峨眉秀”等讚譽。難怪明代詩人周洪漠由衷地詠歎:“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
峨眉山層巒疊嶂,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譽。下面我們來領略一下峨眉的甲山秀色,魅水柔情吧?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傾倒無數古人的十景吧。
我們先來到入山第一大寺,這裏有傳說之中四川省最大的一口銅鐘——聖積晚鐘。據載此鍾於夏曆晦望二日之夕敲擊,每擊可歷一分五十秒,近能聞洪壯之聲,靜能聞韻澈之聲。
草豐竹秀,澗谷環流,古楠聳翠,曲徑通幽;這就是我們美不勝收的“蘿峯晴雲”,“一塵不染三千界,萬法皆因十二因”正是點染了這個絕塵脫俗的好地方。而“峨眉山十景之勝”的“靈巖疊翠”古剎坍塌,靈巖依舊殿宇重疊,密林掩映,丹巖凝翠。
來到與龍門洞合稱“水聖雙絕”的清音閣,玲瓏精巧的樓閣居高臨下,黑白二水拍擊着巋然不動的牛心石,我們再來看看龍門峽上渾然天成的“九龍吐水”“九龍游水”,感受一下它的神奇與壯闊。
莊子曾言:“上古有大椿者,以八百歲爲春,八百歲爲秋”,我們現在就很榮幸的看到這些見證了歷史滄桑的古樹,親身感受自然地神韻。
“晴雪初霽,幽峭精絕”,這就是峨眉雪的形式美態——大坪霽雪。
下面我們看到的是妙絕神奇的“九老仙府”和最富感情色彩的“象池月夜”。看到它們,我們會不由得讚歎自然地鬼斧神工。
我要隆重的介紹的是峨眉山的精華所在——金頂祥光。它包括浩瀚壯闊的日出奇觀,正所謂:“不徙高寒處,安知天地寬”,說的正是它的博大;還包括變幻萬千,氣象雄偉的雲海;神奇玄妙,聖潔會贏的佛光;還有人稱“萬盞明燈朝普賢”的聖燈。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當下贏得萬千寵愛的十個景點吧?
曠世之作“十方普賢像”凝結了海峽兩岸藝術家的結晶,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與觀賞審美價值。
接着,我們看到的這些可愛活潑的小猴子正是“峨眉山的精靈”,它們嬉鬧頑皮滑稽可掬而又極通人性,見人不驚,與人同樂,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樂趣呢。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是峨眉山最高峯——萬佛頂。在晨或暮,我們有機會聽到古樸莊重的“祝願古鐘”,可消除各種煩惱與雜念。
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總理同志在考察峨眉時曾語重心長的做了指示,而爲了緬懷這位偉人,便有了今天的“總理登山紀念亭景區”。
來到清音平湖,我們會不由得讚美大自然的秀麗多姿:綠樹濃蔭,蟬鳴聲聲,山風陣陣,絲絲水氣洗盡凡塵,好一派山水之情,逍遙之樂!
接下來我們要領略的是深具文化底蘊的“第一山亭”。巧奪天工的“摩崖石刻”,“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秀甲瀑布”,熱情洋溢的“迎賓石灘”莊嚴凝重而又古樸典雅的“名山起點”,山高雲低而又雄秀縹緲的“峨眉金頂”……
欣賞完這些美景,大家是否覺得意猶未盡呢?那我們再去一些更奇秀的景點吧?
“四面八方”相信大家都能輕易理解,但“四面十方”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大家應該很想一睹爲快吧?
經歷了420_年之內的18場地震,卻安然無恙,大家應該很想看一下這座古建築史上的奇蹟吧?
兩岸對峙,險如刀削,傾崖壁立,“一線天”能不能帶給我們曲徑通幽之感呢?
在抗戰時期曾經收留了蔣介石的“洪椿坪”,能不能讓我們找到一絲歷史的氣息呢?
在月圓之夜借宿“洗象池”,感受一下“象池夜月”,應該會是一種不同凡響的感受吧?
還有氣勢如虹的“伏虎寺”,傳奇的“神水閣”,必定會使你深深迷醉,流連忘返。
還有一箇不能不去的地方就是“樂山大佛”了,這個景區集聚了樂山山水人文景觀的精華,屬峨眉山國家級風景區範圍,更是是聞名遐邇的風景旅遊勝地。難怪被詩人譽爲“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我就帶大家暢遊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峨眉山的“雄、秀、神、奇、幽”,獲得了“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
作爲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峨眉佛教自然有極深的歷史淵源,佛教徒多半能在這裏找到歸屬感。
相信讀過武俠小說的人都會知道“峨眉派”吧?那麼大家又知不知道峨眉在世界武術界的地位呢?它就是震威全國,譽滿全球的中國武術的發源地之一啦。
哈哈,各位親愛的遊客們,我們的峨眉之遊在歡樂中就要告一段落啦,如果大家覺得意猶未盡的話,不妨挑個好日子,重遊一次吧?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5
各位遊客; 你們好!
很榮幸成爲你們這次旅遊的導遊”我姓潘/潘長江的潘' 你們可以叫我潘導’如果親熱點可以叫我小潘' 今天我們一起瀏覽一下峨眉山、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 最高峯萬佛頂海拔3099米”以“旅遊勝地。和”佛教勝地’享譽海內外?1996年月12月6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是一箇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爲一體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峨眉山平疇突起“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 巍峨:秀麗‘古老/神奇’巍峨的峨眉山高出五嶽、山勢雄偉、景色秀麗? 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語‘朋友們我們現在已進入峨眉山地內”看,峨眉山重巒疊嶂、古木參天:如果你登上金頂極目遠眺? 視野寬闊‘景色十分壯麗/觀日出:雲海“佛光“晚霞‘令你心曠神怡”現在/遊客們來到這裏觀光正是時候" 春天萬物復甦/生機勃勃:樹木鬱鬱蔥蔥" 滿山蒼翠欲滴‘不過夏天來也不錯,那時百花爭豔? 奼紫嫣紅;秋季紅葉滿山,五彩繽紛“絢麗多彩;冬天更是景色迷人/對南方遊客更有吸引力、銀裝素裹’白雪皚皚的峨眉山別有一番景緻’
喜歡動物的朋友如果你運氣好就會看到珍稀的大熊貓”黑鸛’小熊貓" 短尾猴' 白鷳雞/峨眉山有2300多種野生動物’特別是見人不怕:與人同樂的峨眉山猴羣”已成爲峨眉山中獨具一格的’活景觀‘而聞名中外“
朋友們下面我們下車瀏覽第一個景點:九老仙府’。請朋友們注意安全。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等一會小潘繼續給你們講解”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6
Hi,大家好,患有大家來到峨眉山,我叫王顥儒,大家可以叫我王導。
峨眉山,比五嶽還要高,它海拔3099米高,山頂上溫度大約是15度,山上有3000多種植物,峨眉山地勢陡峭,以雲海、霧、佛光爲重點景點,請大家緊跟我。、
峨眉山上有一箇傳說:這裏是普賢菩薩的道場,聽說來這給她上香,就能長命百歲,好運連連,心想事成,所以,大家來這裏一定要給她上香,就可以得到幸福了。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山頂了,大家抬頭往上看,看見那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寺廟沒,那就是金頂,就在那上方有一座普賢菩薩的雕塑,她有四種表情的臉,分別是笑、生氣、祝福、幸福,這四種表情。
“笑”指你一生開開心心,沒有煩惱的日子。
“生氣”指永遠沒有笑容,都是憤怒,很刺兒。
“祝福”指一生運氣好,長命百歲,壽比南山。
“幸福”指一生安全,運氣好,心想事成,快快樂樂。
現在我的講解結束了,請大家自行遊覽,不要喧譁,不要亂扔垃圾,請尊重他人。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7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核心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主峯金頂3077米,最高峯萬佛頂3099米,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箇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爲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峨眉山平疇突起,巍峨、秀麗、古老、神奇。它以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佛教文化、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地貌而著稱於世。被人們稱之爲“仙山佛國”、“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唐代詩人李白詩曰:“蜀國多仙山”。古往今來,峨眉山就是人們禮佛朝拜、瀏覽觀光、科學考察和休閒療養的勝地。峨眉山千百年來得香火旺盛、遊人不絕,永葆魅力。
絢麗的自然風光
峨眉山高出五嶽、秀甲九州,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詩人譚鍾嶽將峨眉山佳景概括爲十景:“金頂祥光”、“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曉雨”、“白水秋風”、“雙橋清音”、“大坪霽雪”、“靈巖疊翠”、“蘿峯晴雲”、 “聖積晚鐘”。現在又新闢了21處新景觀,如珠湖擁翠、虎溪聽泉、龍江雲棧、龍門飛瀑、雪洞煙雲等,無不引人入勝。進入山中,重巒疊嶂,古木參天;峯迴路轉,雲斷橋連;澗深谷幽,天光一線;萬壑飛流,水聲潺潺;仙雀鳴唱,彩蝶翩翩;靈猴嬉戲,琴蛙奏彈,奇花鋪徑,別有洞天。春季萬物萌動,鬱鬱蔥蔥;夏季百花爭豔,奼紫嫣紅;秋季紅葉滿山,五彩繽紛;冬季銀裝素裹,白雪皚皚。登臨金頂極目遠望,視野寬闊無比,景色十分壯麗。觀日出、雲海、佛光、晚霞、令你心曠神怡;西眺皚皚雪峯、貢嘎山、瓦屋山,山連天際;南望萬佛頂,雲濤滾滾,氣勢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鋪錦繡,大渡河、青衣江盡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巔,真有“一覽衆山小”之感慨。
悠久的佛教文化
峨眉山爲普賢菩薩道場,是我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相傳佛教於公元1世紀即傳入峨眉山。近20xx年的佛教發展歷程,給峨眉山留下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造就了許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爲中國乃至世界影響甚深的佛教聖地。目前,全山共有僧尼約300人,寺廟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報國寺、伏虎寺、清音閣、洪椿坪、仙峯寺、洗象池、華藏寺、萬年寺等。寺廟中的佛教造像有泥塑、木雕、玉刻、銅鐵鑄、瓷制、脫紗等,造型生動,工藝精湛。如萬年寺的銅鑄“普賢銅像”,堪稱山中一絕,爲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阿彌陀佛銅像、三身佛銅像、報國寺內的脫紗七佛等,均爲珍貴的佛教造像。還有貝葉經、華嚴銅塔、聖積晚鐘、金頂銅碑、普賢金印,均爲珍貴的佛教文物,峨眉山佛教音樂豐富多彩,獨樹一幟。峨眉山武術作爲中國武術三大流派之一享譽海內外。這些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秀甲天下的峨眉山,終年常綠,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國”之美稱。由於特殊的地形,充沛的雨量,多樣的氣候和複雜的土壤結構,爲各類生物物種的生長繁衍創造了絕好的生態環境,因此在方圓154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生長着高等植物3200多種,佔中國物種總數的1/10,相當於整個歐州植物種類的總和。在峨眉山生長的植物中,有被稱之爲植物活化石的珙桐、桫欏,有著名的峨眉冷杉、楨楠、洪椿;有品種繁多的蘭花、杜鵑花等,還有許多各類名貴的藥用植物和成片的竹林。這些植物爲峨眉山披上秀色,還給各類動物創造了一箇天然的樂園。峨眉山有2300多種野生動物,其中有珍稀的大熊貓、黑顴、小熊貓、短尾猴、白鷳雞、枯葉蝶、彈琴蛙、環毛大蚯蚓等。特別是見人不驚,與人同樂的峨眉山猴羣,已成爲峨眉山中獨具一格的“活景觀”而聞名中外。
神奇的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運動奠定了峨眉山地質構造的輪廓,新構造期的喜馬拉雅運動,及其伴隨的青藏高原的強烈抬升,造就了雄秀壯麗的的峨眉山。峨眉山地層出露較全,在全世界出露的13個系的地層中,除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其餘10個系均有出露。由於山體抬升具有間隙性和各斷層抬升速度不同,決定了峨眉山整個地貌是西南方向高山峻嶺,東北方向則爲低緩的淺丘平原,以及人們常稱的峨眉山是“三大層七小層”,即接引殿爲第三層之麓,洗象池爲第二層之麓,報國寺爲第一層之麓。正是大自然的內外營刀雕刻,創作出無數奇特秀麗的景觀,把峨眉山打扮得絢麗多姿,使雄、秀、奇、幽、險集於一山之中。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8
歡迎各位遊客朋友們來到”天下秀“的峨眉山,我是大家這次旅遊的導遊。相信大家對峨眉山並不陌生,作爲佛教聖地,峨眉山可謂是天下皆知。今天我就帶領大家來一同欣賞峨眉山的壯美景觀。
龍門洞
這裏便是峨眉山的入口處“龍門洞”。這一帶的巖體是極爲寶貴的地質標本。路邊這塊石碑,便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於1964年7月命令峨眉縣人民政府把這一帶劃爲“地質剖面保護點”而立的。
這裏谷底潭深水碧,古代傳說有龍居住,所以稱爲龍門洞。以前這裏飛瀑流泉,林深谷幽,隨着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自然王國的領地日漸縮小,原始生態的身影向深山退卻,所以龍門瀑布的壯觀已成爲歷史的記載。遊客朋友們,現在峨眉山已被聯合國列入人類自然與文化遺產而加以保護,爲了我們能再次目睹龍門昔日的仙姿,也爲了把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峨眉山這座綠島完整地交給我們的子孫後代,讓我們自覺地加入環境保護者的行列。
普賢船
這裏公路下面河心中的那塊巨大的奇石,長約35米,寬2.5米,其形狀酷似一首航船,它便是“普賢船”,當地人把它喚作“石船子”。別看它其貌不揚,可是大有來歷。傳說當年普賢菩薩撐着這條滿載佛經的船來到此地時,這裏還是汪洋一片,普賢菩薩搬書上岸後,爲不讓海浪把船捲走,於是施展佛法,將船點化成此巨石,從此它便停泊在這仙山腳下了。明朝時期,曾有人在山崖上刻有“藏舟於壑”四個大字,便是說的這件事情。
良寬詩碑亭
這座極爲普通的跨溪鐵索橋,卻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動人的故事。 傳說1820xx年初冬,日本和尚良寬在日本的宮川海濱見隨海潮漂來一物,近前一看,原來是一段橋桁,上面有着一行醒目漢字:“峨眉山下橋’。良寬早已嚮往仙山佛國,於是心靈一動,吟詩一首:不知落成何年代?書法遒美且清心;分明峨眉山下橋,流寄日本宮川濱。
此詩既出,便在日本民間廣爲傳誦,影響很廣。爲了使中日兩國人民之間這一動人的故事成爲美好的傳說永遠流傳下去。1990年8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的批准,日中友好漢詩協會在樂山市和峨眉山市有關部門及峨眉山管理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下,在這裏修建了良寬詩碑亭。同時修建了這道鐵索橋,以方便遊人參觀。 這便是日中友好漢詩協會會長柳田聖山題寫的亭額:“日中詩碑亭”。這是柳田聖山先生撰寫的碑文。它說明了詩碑亭的建造經過,藉此表達了希望世界和平,中日兩國人民友好萬年的良好願望。
清音閣
這便是清音閣有名的牛心石。你看這浪花四濺,水珠翻飛的驚心動魄的場面;你聽這動地的轟鳴聲,已經持續了億萬年的歷史。衝擊這塊巨石的,便是黑白二水千古不斷的激流。左邊的這條江叫“黑龍江”,它發源於九老洞下的黑龍潭,經洪椿坪穿白雲峽到此;右邊的這條江叫“白龍江”,它經雷洞坪繞白水寺而來,兩條江上分別架有二道石拱橋,象兩道彩虹勾通左去廣福寺右上萬年寺的路徑。這樣如詩如畫的“雙橋清音”是“峨眉山十景”之一。
廣福寺
清音閣的左邊便是廣福寺,原是前牛心寺別院。這座寺廟初建於明代,清朝初年重建。“廣福”即“廣種福田”的意思。這座寺廟現在仍是清音閣的一座屬廟,若從報國寺景區而來,廣福寺就是進入清音閣景區的第一座寺廟。
牛心寺
清音古剎背後這座山便是牛心嶺,嶺上便是牛心寺。牛心寺爲唐代所建,初取名延佛寺,唐慧通禪師改爲臥雲寺。宋繼業三藏擴建更名爲“牛心寺”。原先的寺廟因爲某些原因現在已經荒廢,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座寺廟是圓照濟悟上人修建的。
“一線天”棧道
前面高崖擋路的地方便是白雲峽,大家不用擔心,中間有峽谷可以通行。白雲峽,兩邊石巖壁立,下面流水寒徹;頂上古木參天,只見青天一線,所以又叫“一線天”。這是在七千萬年以來,由於地殼運動,使地殼迅速上升,河水強烈地下切,把這岩石切了個深槽。古時僧人來往過此,全靠在石壁上鑿石穿孔,橫穿進木樁作梁,再在樁上面鋪橫木條當橋板,人踏上去,棧道吱吱作響,上下閃動,夠人擔驚受怕的。1980年後,爲方便遊人通行,改建成了現在的鋼筋水泥預製板棧道。這樣雖不及古棧道原始風味濃郁,便平坦寬敞,免去擔憂,便可盡情欣賞這裏的自然美景了。
洪椿坪
我們大家走到這裏,就到了洪椿坪了。這裏海拔1120米,周圍是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樹種有黃心、夜合、紅回香、黑殼楠、潤楠等。植物羣落結構複雜,具有熱帶雨林的一些特性,是全球保存較完整的典型的亞熱帶原始的常綠闊葉林,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存價值,這便是有名的洪椿古樹。《莊子》一書中載,此樹以八千歲爲春,以八千歲爲秋,是神奇的萬歲之樹,所以人們把洪椿當作“樹神”。傳說歸傳說,似不可信,但根據植物學家認定,這裏的洪椿樹確有一千年高壽。願意當壽星的,都來和這千年壽星合影留唸吧,把它的祝福帶回你的家中。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9
蜀中有仙山,峨眉邈難匹”。游完樂山以後,我們下一個目的地就是大家朝思暮想的峨眉山了。當年大詩人李白也是沿着同樣的道路前往峨眉山的。峨眉山在李白的心中十分崇高。他在登山時就情不自禁地寫下了<<登峨眉山>>一詩:
蜀中有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臨,絕怪安可息。
蜀中有那麼多的雄奇的大山,李白對峨眉山情有獨鍾。因此,在他出川遠遊的時候,路經樂山,也要上岸去遊覽一下心中的峨眉山。
李白到了白水寺,見到了好友廣浚和尚,在寺前的明月池畔,二人論琴比劍,廣浚爲李白彈響了高山流水般的琴聲,琴聲如此悠揚,不僅讓李白如沐春風,而且周圍的青蛙也被琴聲吸引,學着琴聲一起和鳴。李白很爲廣浚的琴聲所感動,寫下了他那篇著名的<<聽蜀僧浚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峯。
爲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隨流水,遺響如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今天寺前還留有“廣浚彈琴處”和“李白聽琴處”。從此以後,青蛙們也學會了演奏。廣浚去世後,寺的周圍琴聲不絕,其叫聲如廣浚的琴聲那樣悠揚婉轉,這就是峨眉山的“彈琴蛙”。直到今天,人們到白水寺前,還要去一睹彈琴蛙的風采。
峨眉山地處四川省西南部,系邛崍山脈北嶺南支,總面積300多平方公里,最高峯萬佛頂,海拔3099米。境內羣峯挺秀,山色綺麗,具有“雄、秀、奇、險、幽”的特色。尤以“秀甲九州”聞名於世,以“峨眉天下秀”與“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險”“夔門天下雄”並稱爲巴蜀四大風景名勝。峨眉山又是著名的佛教勝地,被稱爲普賢萻薩的道場,與山西五臺山、漸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因此,我們說峨眉山是一箇集秀麗的自然風光與悠久的佛教文化於一體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1983年,國務院公佈爲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0年入選“中國旅遊勝地40佳”。1996年12月同樂山大佛一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近幾年,峨眉山還獲得了全國文明山、衛生山、安全山的榮譽。峨眉山市也成爲中國十大優秀旅遊城市之一。
據<<峨眉山志>>記載,峨眉山有大峨、中峨、小峨之分,民間呼之爲大峨山、二峨山和三峨山。而目前供中外遊客遊覽的峨眉山主要指大峨山。它的最高峯3099米,山勢雄偉秀麗,經歷代文人墨客的反覆渲染,最後終於送給它一箇靚麗的雅號:“峨眉天下秀”。
關於峨眉山名稱的來歷,我翻閱了許多資料,各說不一。但是有三種說法較有代表性。
第一種說法是因爲山的形狀像蛾的眉骨而得名。任豫的<<益州記>>中說:“峨眉在南安縣界,兩山相對如峨眉。”張華的<<博物志>>說:“觀此山如初月。······真如螓首峨眉,細而長美而豔。”第二種說法是以水取名。<<水經注>>有“俄水之眉,故名俄眉”之說。俄水即大渡河,繞峨眉山而過,眉是指的支流。大渡河的一條支流從峨眉山而來,因此得名。
第三種說法是以山勢取名,“峨”是形容它的高,“眉”是形容它的秀。如同姑孃的蛾眉,秀美無比。其實峨眉山遠看像美麗的少女,走近了才知道它心胸之博大,內涵之豐富,身軀之偉岸,體格之剛勁,其性格更像一箇奇偉的男子。峨眉山的挺拔峻秀,高大雄偉,是中國其他同類文化含量很高的大山所不能匹比的。泰山、嵩山、華山和兩個衡(恆)山,這古老的中華五嶽,除了南嶽衡山稍顯高大外,其他不過是峨眉山的小兄弟。峨眉山不僅僅是高大而已,它不是一座文化荒山,作爲文化大山,比起中華五嶽來,它過之而無不及,儘管它一直遠離中華文化的中心,但是它卻在這一隅小角落裏,積澱出了厚厚的文化層,其文化積澱的層面之高,與它的偉岸的身軀十分相宜。峨眉山可以說是無壑不秀,無壑不幽,無山不峻,它的那些深溝幽谷爲它提供了無比的肚量,使它能夠將各種紛呈的文化都容納進來。這一點,讓中國的許多大山、名山都感到困惑不解,在中國的西南的四川的西南的一角,居然出現了這麼一座大山。
那麼是誰造就了峨眉山的偉岸身軀呢?近現代的地質學家爲我們解開了這個玄奧的謎底:峨眉地區幾億年前還是一片澤國水鄉,大約距今6千萬年左右,強烈地殼運動震撼了峨眉大地,把地下沉積物擡出海面,同時受到擠壓變形和斷裂的影響,形成一系列的背斜、向斜和斷裂組成的復背斜地質構造,東部下降爲峨眉平原,西部上升成氣勢巍峨的峨眉山。地質學家說中國地質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運動奠定了峨眉山地質構造的輪廓,新構造 期的喜馬拉雅山運動及其伴隨的青藏高原的強烈抬升,造就了雄秀壯麗的峨眉山。峨眉山地層從前寒武紀以來,基本上各時代地層均有沉積。峨眉山獨特的地質特徵,爲各種生物的滋生繁衍和雄秀地貌自然景觀的形成創造了先決條件。
峨眉山高出五嶽,秀甲天下,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歷代名人學士讚辭很多。清代詩人譚鍾嶽將峨眉佳景概爲十景:“金頂祥光、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曉雨、白水秋風、雙橋清音、大坪霽雪、靈巖疊翠、羅峯晴雲、聖積晚鐘”。其實峨眉佳景何止十處?只要各位細心體察,就會看出峨眉山是以“雄、秀、奇、險、幽”的自然風光在祖國名山大川中獨樹一幟。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0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我就帶大家暢遊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
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峨眉山的“雄、秀、神、奇、幽”,獲得了“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仙山佛國”、“天下峨眉秀”等讚譽。難怪明代詩人周洪漠由衷地詠歎:“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
峨眉山層巒疊嶂,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譽。下面我們來領略一下峨眉的甲山秀色,魅水柔情吧?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傾倒無數古人的十景吧。
我們先來到入山第一大寺,這裏有傳說之中四川省最大的一口銅鐘——聖積晚鐘。據載此鍾於夏曆晦望二日之夕敲擊,每擊可歷一分五十秒,近能聞洪壯之聲,靜能聞韻澈之聲。
草豐竹秀,澗谷環流,古楠聳翠,曲徑通幽;這就是我們美不勝收的“蘿峯晴雲”,“一塵不染三千界,萬法皆因十二因”正是點染了這個絕塵脫俗的好地方。而“峨眉山十景之勝”的“靈巖疊翠”古剎坍塌,靈巖依舊殿宇重疊,密林掩映,丹巖凝翠。
來到與龍門洞合稱“水聖雙絕”的清音閣,玲瓏精巧的樓閣居高臨下,黑白二水拍擊着巋然不動的牛心石,我們再來看看龍門峽上渾然天成的“九龍吐水”“九龍游水”,感受一下它的神奇與壯闊。
莊子曾言:“上古有大椿者,以八百歲爲春,八百歲爲秋”,我們現在就很榮幸的看到這些見證了歷史滄桑的古樹,親身感受自然地神韻。
“晴雪初霽,幽峭精絕”,這就是峨眉雪的形式美態——大坪霽雪。
下面我們看到的是妙絕神奇的“九老仙府”和最富感情色彩的“象池月夜”。看到它們,我們會不由得讚歎自然地鬼斧神工。
我要隆重的介紹的是峨眉山的精華所在——金頂祥光。它包括浩瀚壯闊的日出奇觀,正所謂:“不徙高寒處,安知天地寬”,說的正是它的博大;還包括變幻萬千,氣象雄偉的雲海;神奇玄妙,聖潔會贏的佛光;還有人稱“萬盞明燈朝普賢”的聖燈。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當下贏得萬千寵愛的十個景點吧?
曠世之作“十方普賢像”凝結了海峽兩岸藝術家的結晶,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與觀賞審美價值。
接着,我們看到的這些可愛活潑的小猴子正是“峨眉山的精靈”,它們嬉鬧頑皮滑稽可掬而又極通人性,見人不驚,與人同樂,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樂趣呢。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是峨眉山最高峯——萬佛頂。在晨或暮,我們有機會聽到古樸莊重的“祝願古鐘”,可消除各種煩惱與雜念。
來到清音平湖,我們會不由得讚美大自然的秀麗多姿:綠樹濃蔭,蟬鳴聲聲,山風陣陣,絲絲水氣洗盡凡塵,好一派山水之情,逍遙之樂!
接下來我們要領略的是深具文化底蘊的“第一山亭”。巧奪天工的“摩崖石刻”,“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秀甲瀑布”,熱情洋溢的“迎賓石灘”莊嚴凝重而又古樸典雅的“名山起點”,山高雲低而又雄秀縹緲的“峨眉金頂”……
欣賞完這些美景,大家是否覺得意猶未盡呢?那我們再去一些更奇秀的景點吧?
“四面八方”相信大家都能輕易理解,但“四面十方”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大家應該很想一睹爲快吧?
經歷了400年之內的18場地震,卻安然無恙,大家應該很想看一下這座古建築史上的奇蹟吧?
兩岸對峙,險如刀削,傾崖壁立,“一線天”能不能帶給我們曲徑通幽之感呢?
在月圓之夜借宿“洗象池”,感受一下“象池夜月”,應該會是一種不同凡響的感受吧?
還有氣勢如虹的“伏虎寺”,傳奇的“神水閣”,必定會使你深深迷醉,流連忘返。
還有一箇不能不去的地方就是“樂山大佛”了,這個景區集聚了樂山山水人文景觀的精華,屬峨眉山國家級風景區範圍,更是是聞名遐邇的風景旅遊勝地。難怪被詩人譽爲“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我就帶大家暢遊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峨眉山的“雄、秀、神、奇、幽”,獲得了“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
作爲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峨眉佛教自然有極深的歷史淵源,佛教徒多半能在這裏找到歸屬感。
相信讀過武俠小說的人都會知道“峨眉派”吧?那麼大家又知不知道峨眉在世界武術界的地位呢?它就是震威全國,譽滿全球的中國武術的發源地之一啦。
哈哈,各位親愛的遊客們,我們的峨眉之遊在歡樂中就要告一段落啦,如果大家覺得意猶未盡的話,不妨挑個好日子,重遊一次吧?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1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峯萬佛頂海拔3099米。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氣候多樣,植被豐富,共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樹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羣,常結隊向遊人討食,勝爲峨眉一大特色。它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爲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峨眉山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山爲峨眉山的主峯,通常說的峨眉山就是指的大峨山。大峨、二峨兩山相對,遠遠望去,雙峯縹緲,猶如峨眉山畫眉,這種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使唐代詩人李白髮"峨眉高出西極天"、"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之讚歎。峨眉山以多霧著稱,常年雲霧繚繞,雨絲霏霏。瀰漫山間的雲霧,變化萬千,把峨眉山裝點得婀娜多姿。
峨眉山層巒疊嶂、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詩人譚鍾嶽將峨眉山佳景概括爲十種:"金頂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曉雨"、"白水秋風"、"雙橋清音"、"大坪霽雪"、"靈巖疊翠"、"羅峯晴雲"、"聖積晚鐘"。現在人們又不斷髮現和創造了許多新景觀,如紅珠擁翠、虎溪聽泉、龍江棧道、龍門飛瀑、雷洞煙雲、接引飛虹、臥雲浮舟、冷杉幽林等。峨眉新十景爲:金頂金佛、萬佛朝宗、小平情緣、清音平湖、幽谷靈猴、第一山亭、摩崖石刻、秀甲瀑布、迎賓灘、名山起點。無不引人入勝。進入山中,重巒疊嶂,古木參天;峯迴路轉,雲斷橋連;澗深谷幽,天光一線;萬壑飛流,水聲潺潺;仙雀鳴唱,彩蝶翩翩;靈猴嬉戲,琴蛙奏彈;奇花鋪徑,別有洞天。春季萬物萌動,鬱鬱蔥蔥;夏季百花爭豔,奼紫嫣紅;秋季紅葉滿山,五彩繽紛;冬季銀裝素裹,白雪皚皚。登臨金頂極目遠望,視野寬闊無比,景色十分壯麗。觀日出、雲海、佛光、晚霞,令人心曠神怡;西眺皚皚雪峯、貢嘎山、瓦屋山,山連天際;南望萬佛頂,雲濤滾滾,氣勢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鋪錦繡,大渡河、青衣江盡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巔,真有"一覽衆山小"之感嘆。
峨眉山山區雲霧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部分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一月平均氣溫約6.9度,七月平均氣溫26.1度;因峨眉山海拔較高而坡度較大,氣候帶垂直分佈明顯,海拔1500米~2100米屬暖溫帶氣候;海拔 2100米~2500米屬中溫帶氣候;海拔2500米以上屬亞寒帶氣候。海拔20xx米以上地區,約有半年爲冰雪覆蓋,時間爲10月到次年4月。
峨眉景區隨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氣候特徵。清音閣以下爲低山區,植被蔥鬱、風爽泉清,氣溫與平原無大差異,早晚略添衣着即可。清音閣至洗象池爲中山區,氣溫已較山下平原低4℃-5℃,遊客需備足衣物。洗象池至金頂爲高山區,人行雲中,風寒雨驟,氣溫比山下報國寺等處低約12℃左右。山上爲遊客準備了大量棉大衣,可供遊人租用。峨眉山中間有一條"界線",山下被稱爲"陽間",山上被稱爲"陰間"。積雲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在峨眉山的那條界線的位置。因此,遊人在金頂時時常會聽見雷聲,但只有"陽間"在下雨,"陰間"不會下雨。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2
龍門洞
這裏便是峨眉山的入口處“龍門洞”。這一帶的巖體是極爲寶貴的地質標本。路邊這塊石碑,便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於1964年7月命令峨眉縣人民政府把這一帶劃爲“地質剖面保護點”而立的。
這裏谷底潭深水碧,古代傳說有龍居住,所以稱爲龍門洞。以前這裏飛瀑流泉,林深谷幽,隨着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自然王國的領地日漸縮小,原始生態的身影向深山退卻,所以龍門瀑布的壯觀已成爲歷史的記載。遊客朋友們,現在峨眉山已被聯合國列入人類自然與文化遺產而加以保護,爲了我們能再次目睹龍門昔日的仙姿,也爲了把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峨眉山這座綠島完整地交給我們的子孫後代,讓我們自覺地加入環境保護者的行列。
普賢船
這裏公路下面河心中的那塊巨大的奇石,長約35米,寬2.5米,其形狀酷似一首航船,它便是“普賢船”,當地人把它喚作“石船子”。別看它其貌不揚,可是大有來歷。傳說當年普賢菩薩撐着這條滿載佛經的船來到此地時,這裏還是_一片,普賢菩薩搬書上岸後,爲不讓海浪把船捲走,於是施展佛法,將船點化成此巨石,從此它便停泊在這仙山腳下了。明朝時期,曾有人在山崖上刻有“藏舟於壑”四個大字,便是說的這件事情。
良寬詩碑亭
這座極爲普通的跨溪鐵索橋,卻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動人的故事。 傳說1820_年初冬,日本和尚良寬在日本的宮川海濱見隨海潮漂來一物,近前一看,原來是一段橋桁,上面有着一行醒目漢字:“峨眉山下橋’。良寬早已嚮往仙山佛國,於是心靈一動,吟詩一首:不知落成何年代?書法遒美且清心;分明峨眉山下橋,流寄日本宮川濱。
此詩既出,便在日本民間廣爲傳誦,影響很廣。爲了使中日兩國人民之間這一動人的故事成爲美好的傳說永遠流傳下去。1990年8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的批准,日中友好漢詩協會在樂山市和峨眉山市有關部門及峨眉山管理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下,在這裏修建了良寬詩碑亭。同時修建了這道鐵索橋,以方便遊人參觀。 這便是日中友好漢詩協會會長柳田聖山題寫的亭額:“日中詩碑亭”。這是柳田聖山先生撰寫的碑文。它說明了詩碑亭的建造經過,藉此表達了希望世界和平,中日兩國人民友好萬年的良好願望。
清音閣
這便是清音閣有名的牛心石。你看這浪花四濺,水珠翻飛的驚心動魄的場面;你聽這動地的轟鳴聲,已經持續了億萬年的歷史。衝擊這塊巨石的,便是黑白二水千古不斷的激流。左邊的這條江叫“黑龍江”,它發源於九老洞下的黑龍潭,經洪椿坪穿白雲峽到此;右邊的這條江叫“白龍江”,它經雷洞坪繞白水寺而來,兩條江上分別架有二道石拱橋,象兩道彩虹勾通左去廣福寺右上萬年寺的路徑。這樣如詩如畫的“雙橋清音”是“峨眉山十景”之一。
廣福寺
清音閣的左邊便是廣福寺,原是前牛心寺別院。這座寺廟初建於明代,清朝初年重建。“廣福”即“廣種福田”的意思。這座寺廟現在仍是清音閣的一座屬廟,若從報國寺景區而來,廣福寺就是進入清音閣景區的第一座寺廟。
牛心寺
清音古剎背後這座山便是牛心嶺,嶺上便是牛心寺。牛心寺爲唐代所建,初取名延佛寺,唐慧通禪師改爲臥雲寺。宋繼業三藏擴建更名爲“牛心寺”。原先的寺廟因爲某些原因現在已經荒廢,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座寺廟是1920_年圓照濟悟上人修建的。
“一線天”棧道
前面高崖擋路的地方便是白雲峽,大家不用擔心,中間有峽谷可以通行。白雲峽,兩邊石巖壁立,下面流水寒徹;頂上古木參天,只見青天一線,所以又叫“一線天”。這是在七千萬年以來,由於地殼運動,使地殼迅速上升,河水強烈地下切,把這岩石切了個深槽。古時僧人來往過此,全靠在石壁上鑿石穿孔,橫穿進木樁作梁,再在樁上面鋪橫木條當橋板,人踏上去,棧道吱吱作響,上下閃動,夠人擔驚受怕的。1980年後,爲方便遊人通行,改建成了現在的鋼筋水泥預製板棧道。這樣雖不及古棧道原始風味濃郁,便平坦寬敞,免去擔憂,便可盡情欣賞這裏的自然美景了。
洪椿坪
我們大家走到這裏,就到了洪椿坪了。這裏海拔1120米,周圍是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樹種有黃心、夜合、紅回香、黑殼楠、潤楠等。植物羣落結構複雜,具有熱帶雨林的一些特性,是全球保存較完整的典型的亞熱帶原始的常綠闊葉林,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存價值,這便是有名的洪椿古樹。《莊子》一書中載,此樹以八千歲爲春,以八千歲爲秋,是神奇的萬歲之樹,所以人們把洪椿當作“樹神”。傳說歸傳說,似不可信,但根據植物學家認定,這裏的洪椿樹確有一千年高壽。願意當壽星的,都來和這千年壽星合影留唸吧,把它的祝福帶回你的家中。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3
歡迎大家來到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峯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箇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爲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區。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峨眉山平疇突起,巍峨、秀麗、古老、神奇。它以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佛教文化、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地貌而著稱於世。被人們稱之爲“仙山佛國”、“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唐代詩人李白詩曰:“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明代詩人周洪謨讚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當代文豪郭沫若題書峨眉山爲“天下名山”。古往今來,峨眉山就是人們禮佛朝拜、遊覽觀光、科學考察和休閒療養的勝地。峨眉山千百年來香火旺盛、遊人不絕,永葆魅力。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4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導遊。今天我們要去的風景名勝區是聞名中外的峨眉山。
關於峨眉山還有一箇傳說:從前,峨眉縣城西門外,有一箇西坡寺。有一年,來了一箇白髮蒼蒼的老畫家,這畫家和寺裏一箇和尚交情很好。後來,老畫家跟和尚告別了,臨走時送給了和尚四幅畫,並囑咐和尚要把這四幅放在箱子裏,過上七七四十九天才能拿出來掛。可和尚覺得這麼好的畫放在箱子裏太可惜了,於是就把那四幅畫掛起來了。一天,他出去後回來,見到四位姑娘,覺的很眼熟。侯來才發現那些姑娘是牆上的畫。
他立刻去追,應爲姐姐們跑得快,他只抓住了四妹。四妹見不得脫身,就喊:“大姐、二姐、三姐,快來救我!”三個姐姐見四妹被和尚拖住不放,就罵:“這和尚真不害羞!”四妹因爲隔得遠,只聽到“不害羞”三個字,以爲姐姐們在罵她,羞得滿臉緋紅,無地自容,便立刻變成一座山峯。和尚忽然不見了姑娘,面前卻出現了一座大山,心想,你變成山我也在旁邊等着你,反正不能放走你。三個姐姐見四妹變成了一座山,也變成三座山等着她。
後來,和尚死在山旁邊,變成了一箇瓷羅漢,依然守着山。人們在那裏修了一箇廟,就叫“瓷佛寺”。四姐妹變成的四座山峯,一座比一座美。後來人們就把娥眉的“娥”字改寫成山傍的“峨”字。大姐就叫大峨山,二姐就叫二峨山,三姐就叫三峨山,四妹就叫四峨山。至今,大峨山、二峨山和三峨山,還並肩站在一起,只有四峨山隔了一段距離。
峨眉山的風景美不勝收。多少文人墨客慕名拜訪,他們留下的詩詞文章、行蹤遺蹟,尋之不盡、數之不清。唐代詩人李白詩曰:“蜀國多仙山,峨嵋邈難匹。”;明代詩人周洪漠讚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當代文豪郭沫若題書峨眉山爲“天下名山”;峨眉山還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古往今來,峨眉山就是禮佛朝拜、遊覽觀光、科學考察、休閒療養的勝地。峨眉山千百年來就是香火旺盛、遊人不絕、永葆魅力。
遊客們,峨眉山已經到了,請大家帶好要帶的東西,我們就出發旅遊觀光。在遊覽期間,請大家不要隨地吐痰、亂扔垃圾,要保護環境和着仙境般的峨眉山。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5
各位遊客:
大家早上好!
我是旅遊公司的王導。歡迎來到四川天府之國峨眉山。它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我希望你在這裏度過難忘而快樂的一天。
峨眉山風景區佔地15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約3099米。它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被稱爲植物王國和動物世界,也被詩人描述爲“峨眉的世界秀”。到目前爲止,峨眉山有2300種動物,其中有許多品種,如大熊貓和大鯢…
首先,我將帶你去國保寺風景區。這裏有許多古建築。寺廟相對集中,文化景觀豐富。地處峨眉山低山區,交通十分便利。
一會兒我帶你去一線天,猴山,最後去金頂。
這是視線,兩邊高掛,只看到天空和線,所以叫視線。
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猴山,那裏的猴子特別懶,會搶遊客的零食水果和相機…請注意,這裏有一隻流氓猴子,它會揭開一位小姐的裙子!感興趣的人也可以和猴子合影。
然後,我們坐索道去了金頂。今天運氣好的話可以看到佛光。關於佛光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個傳說。那是幾千年前的事了。從前有一箇人,名叫普公,天天上山採藥,給患病的人煎藥,讓菩薩看。菩薩看到這一幕,深受感動,給了她快樂。後來,人們把看到佛光視爲好運的象徵。並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金鼎祥光”。
我們參觀了整個峨眉山。你應該對峨眉山印象深刻。你又有機會去峨眉山了!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6
各位遊客:
大家好。
今天,我將帶你遊覽峨眉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峨眉山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被譽爲“植物王國”、“動物天堂”、“地質博物館”、“仙山佛國”和“世界峨眉秀”。難怪明代詩人周洪由衷感嘆:“爲什麼要下海找蓬萊?”
峨眉山山山多,山色壯闊,風景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四季,十里不同日”之稱。讓我們領略一下峨眉山的秀美山川,旖旎的水和柔情。
首先來看十個甩了無數古人的場景。
我們首先來到了山裏最大的寺廟,那裏有四川省傳說中最大的青銅鐘——勝記晚鐘。據記載,這個鍾在夏曆的第二天晚上敲響,每次敲響持續一分五十秒,可以聞到雄壯的聲音,但仍然可以聞到押韻的聲音。
草豐竹美,谷流轉,古南蒼翠,曲徑幽靜;這就是我們美麗的“羅風清雲”,“一塵不染三千界,萬法皆因十二因”,這是觸摸這個完美地方的好地方。然而“峨眉山十景勝”的“靈巖疊翠”古寺卻坍塌了,靈巖的大殿依然重重疊疊,密林掩映,晏丹一片翠綠。
和龍門石窟一起來到被稱爲“水神聖而獨特”的印青亭。精緻的亭臺樓閣居高臨下,黑白的水拍打着一動不動的牛心石。我們來看看龍門峽上天然的“九龍吐水”和“九龍游泳水”,感受一下它的神奇和雄偉。
莊子曾說:“古有八百歲爲春,八百歲爲秋。”現在我們很榮幸地看到這些見證了歷史變遷、感受到自然魅力的古樹。
“雪初清,幽”,這就是峨眉雪的`形式美——大坪薛稷。
下面我們看到的是精彩神奇的《九老仙府》和最動情的《似池月夜》。看到它們,我們不禁讚歎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來介紹一下峨眉山的精髓——金頂祥光。它包括壯麗的日出奇觀,俗話說:“不遷移到寒冷的地方,就知道世界是廣闊的”,這恰恰是它的偉大之處;還包括天氣壯麗、千變萬化的雲海;神奇而神祕,聖潔會贏得佛光;還有一種神聖的燈叫“萬盞明燈對着溥儀”。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十個贏得了成千上萬好感的景點。
代表作《十方莆仙造像》凝聚了海峽兩岸藝術家的結晶,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
然後,這些可愛活潑的‘小猴子’就是“峨眉山精靈”。他們貪玩,風趣,極富人情味。他們看到人並不驚訝,和別人一起開心,這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樂趣。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峨眉山的最高峯——萬佛峯。在清晨或黃昏,我們有機會聽到簡單而莊嚴的“祝古鐘”,可以消除各種煩惱和雜念。
當我們來到印青平湖時,我們不禁要讚美大自然的美麗和多樣性:樹蔭下,蟬鳴聲,山風,洗去所有灰塵的絲絲溼氣,山河的感覺,幸福的快樂!
接下來,我們將欣賞到文化底蘊深厚的“第一山亭”。精彩的“摩崖石刻”、秀甲瀑布、溫馨的“迎賓灘”、莊嚴典雅的“名山起點”、峨眉金頂…
欣賞完這些美景,你是否覺得自己還在意猶未盡?然後讓我們去一些更美麗的景點。
相信大家很容易理解“四方”,但到底什麼是“四方十方”?你應該很想看。
400年18次地震,安然無恙。你應該很想看看這座古建築歷史上的奇蹟。
海峽兩岸對峙危險如刀,懸崖聳立。“一線天空”能給我們帶來曲徑通幽的感覺嗎?
在“西鄉池風景區”過夜,在月圓之夜感受“夜月如池塘”,應該是一種非同尋常的感覺。
還有雄偉的“胡夫寺”和傳說中的“水笙館”,一定會讓你沉醉不已,流連忘返。
另一處遊覽地是“樂山大佛”,匯聚了樂山山水和人文景觀的精華,屬於峨眉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難怪被詩人譽爲“山是佛,佛是山”!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7
峨眉山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四川中南部,她高出五嶽,秀甲天下。在我國的遊覽名山中,峨眉山可以說是最高的一箇,最高峯萬佛頂海拔3099米。山體南北方向延伸,綿延23公里,面積115平方公里。長久以來,峨眉山以其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神話般的佛教勝蹟而聞名於世。她古雅神奇,巍峨媚麗。其山脈綿亙曲折、千巖萬壑、瀑布溪流、奇秀清…峨眉山不僅以秀麗的景色名揚四海,更以她那日出、雲海、佛光、聖燈等使峨眉山久盛不衰。
峨眉日出和東海日出大不一樣,峨眉日出是綿綿雲朵悄悄托起一輪紅日,霧露中的水珠和冰晶將陽光中豐富的色彩展現得淋漓盡致。
峨眉山的雲海非常的秀美,在無風之時,“海波”不興,但見遠處山尖,露出雲層,宛如茫茫大海中的島嶼.風起雲湧之時,遠山近樹,忽隱忽現,變幻無窮,使人遐思無限。
峨眉山的佛光又稱峨眉寶光,金頂祥光,色彩相當的秀美,是峨眉山的十景之一。
峨眉聖燈又名“佛燈”,被人們贊爲是“萬盞明燈照普賢”。
峨眉山爲中外著名的旅遊勝地,有"天下名山"、"峨眉天下秀"之稱.峨眉山古木參天,流泉飛瀑,風景獨秀,隨着季節的'變化和山勢的不同,陰、晴、風、雨、雲、霧、霜、雪的渲染,景色奇麗,形成了著名的"峨眉十景",各俱佳趣,引人入勝。
尊敬的遊客們,你們身在峨眉山之中,是否想多看看這大自然的天地,這奇妙的峨眉山呢?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8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歡迎來到峨眉山,這是中國著名的佛教文化山,山清水秀,氣候宜人。峨眉山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因其“雄偉、美麗、秀麗、幽僻”而獲得“植物之鄉”、“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仙山佛鄉”、“峨眉人間秀”等讚譽。
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是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相傳佛教於公元1世紀傳入峨眉山。近20__年來,佛教的發展給峨眉山留下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造就了許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漸成爲在中國乃至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佛教聖地。現在我們位於海拔3077米的峨眉山第二高峯金頂。在這裏,導遊將爲您介紹金頂四大奇觀:
第一:日出
清晨五六點,站在獻出生命的岩石上,向東望去,只見地平線上有一條礦脈,灰色的雲在金邊緩緩飄動,金邊周圍的厚厚的雲在明亮地照耀着。慢慢地,灰色的雲裂開了一條縫,露出橘黃色的光。雲縫越來越大,顏色隨着周圍的雲逐漸變成橙色。過了一會兒,紅日露出一點彎彎的金邊,弧線越來越大,雲彩也爲之讓路。當橙紅色的太陽緩緩升起,露出大半個腦袋時,速度突然加快,像一箇空氣充足的球,猛地跳出地平線。人們的臉上塗上了一層醉醺醺的紅暈,金鼎也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這時候你會忘記山頂的晨霧,長時間保持跳躍和歡呼。
第二:雲海
在峨眉金頂觀雲海,是一種欣賞和享受。一箇陽光明媚的日子,站在岩石前,巨大的白雲在岩石下翻湧,山峯如孤島,只露出綠色的山峯。雲海變化迅速,有時平鋪,稱爲“雲毯”;有時海浪翻滾,叫“雲濤”;有時四面環山,稱爲“雲峯”;有時它們聚在一起,被稱爲“雲”;有時分爲洞穴,稱爲“雲洞”。有了風,雲朵飄渺多變,神奇莫測,如騎龍過鳳,騎車結對,飛禽走獸。金頂海雲在古代被稱爲“鬥羅面雲”或“鬥羅面世界”。多洛是梵語,一箇樹名。“走遠路”是指這棵樹的花絮盛開,盛開。
第三:佛光
佛光,古稱“光相”,是太陽光以一定角度照在雲上而產生的衍射現象。又名“金頂祥光”,是“峨眉山十景”之一。每當雨雪初歇,午後謎一般,陽光燦爛,光線反射雲海。遊客站在站臺上看燈。他們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被雲層表面的一圈七色光暈所籠罩。他們舉手投足,影子跟着移動,也就是並排站着,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也被稱爲“給自己拍照”。佛光有不同的大小、顏色和形狀,也有不同的名稱。白而不羞,名爲“水光”,大如簸箕,名爲“碧石光”,小如鐃鈸,名爲“少年之光”,光略放出,且偏向東方,名爲“仙人頭”或“仙人掌光”,光暈如虹,名爲“金橋”,出現佛光還有一種現象叫“反轉現象”,即早晨光暈出現在金頂以西,極難看見。
第四:聖燈
在峨眉山金頂的一箇晴朗的夜晚,在峽谷的林莽岩石下,我突然看到一點兩點,如豆的星光,漸漸地成千上萬點,忽上忽下,忽高忽低,彷彿銀河的星星掉進了岩石山谷,“有時跳舞,星星;有時聚在一起,網刺眼,心在抖。”這種現象自古以來就被稱爲“萬燈朝莆仙”
“聖燈”現象極其奇特。有人說是野火,有人說是螢火蟲,有人說是樹枝上附着的“蜜環菌”遇到空氣中溼度含量在100%以上時發出的光。
聖光觀歷史悠久,古人留下了許多銘文。唐朝詩人薛能去峨眉山的時候,寫過一首詩《峨眉聖光》:“浩瀚的空氣中有一點光,坐着看就變得清澈。需要注意的是,火盡煙滅,據說是通宵在酒吧邊上對和尚說的。”
女士們,先生們,在瞭解了金頂四大奇蹟後,請和我一起參觀華藏寺。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9
到過峨眉山的人,對萬年寺無樑磚殿一定很熟悉。但從它的建築特色來看,說它是殿,倒不如說它是一座塔,或者是塔和殿的巧妙結合,塔最早起源於印度,隨佛教傳入我國後,和傳統的樓臺亭閣相結合,便創造出數以千計的,種類各異的,多姿多彩的,令人賞心悅目的古塔。萬年寺磚殿塔正是這古塔林中別具特色的一座,早以它的建築奇特,結構精巧,端莊雄傳,氣勢磅礴聞名遐邇。
萬年寺磚殿上部的圓拱形建築,就是一種原始的覆體式的喇嘛塔,這種喇嘛塔在西藏較多,喇嘛教中首領人物死後,多建這種塔埋藏,故西藏喇嘛朝峨眉山只到萬年寺和金頂膜拜,其原因大概就在這裏。喇嘛教從唐代傳入我國,但喇嘛塔的建造卻是從元代纔開始廣泛傳播,明清最爲盛行。據峨眉山史料記載:明萬曆二十八年(1620_年)白水寺臺泉和尚從尼泊爾請回“舍利”數珠,受萬曆皇帝朱翊鈞所施重金,當年建造磚殿塔,七月告成。說明磚殿是爲埋藏“舍利”而建的一種墳冢式的覆體喇嘛塔,而不是爲了供奉普賢菩薩而專門修的普賢殿。
磚殿外頂部正中和四隅的小體建築,有人說是指東南西北中,那隻是說明位置。又有人說是象徵風調雨順,似乎又覺得依據不足。實際上,頂部的五個小體建築仍然是五個小塔,同樣有基座,塔身和塔剎,完全是塔的結構,只不過造型簡單罷了,是一座典型的金剛寶座塔,在佛教內容上屬密宗的塔,以五方佛爲供奉對象,是供奉金剛界五部主佛“舍利”的塔,在我國明代最盛。如北京真覺寺塔和雲南昆明官渡妙湛寺塔都是在那段時間修造的。萬年寺磚殿塔是覆體喇嘛塔和金剛寶座塔的巧妙結合。它既有覆體喇嘛塔的渾厚大方,又有金剛寶座塔的雄壯觀。四邊望角再塑以四靈之獸,更是錦上添花,恰到好處,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想象和高超技藝,是古塔建築中不可多見的瑰寶。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20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我是段若愚,你的導遊。今天我就來講解一下峨眉山的風景和文化。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最高峯海拔3099米,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峨眉山自然風光秀麗,佛教文化豐富,是人們拜佛、拜佛的好去處。
峨眉山比五嶽高。峨眉山有“金頂、祥光”、“玩琴蛙”等十大美景。人們也創造了許多新的景觀。站在山上,清漪河盡收眼底。在峨眉之上,真的是一種“天底下其他山都顯得矮小”的感覺。
在峨眉山生長的植物中,有著名的峨眉冷杉、楠木等。蘭花、杜鵑花等有很多種。這些植物也爲各種動物創造了一箇天然的天堂。峨嵋山的猴子,與人同樂,成爲峨眉山獨一無二的“生活景觀”,享譽海內外。
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峨眉山逐漸成爲在中國乃至世界影響深遠的佛教聖地。這些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因此被稱爲“仙山佛國”。峨眉山千百年香火繚繞,魅力永存。
這次峨眉山之行結束了。你有機會帶着家人去參觀峨眉山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佛教文化。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萬佛峯最高峯海拔3099米。地勢險峻,風景秀麗,有天下第一的美譽。植物有3000多種,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樹種。山路兩旁有許多猴子,它們經常成羣結隊地向遊客乞討食物,這是峨眉的一大特色。它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約有26座寺廟,其中有八座重要寺廟佛教活動頻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爲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峨眉山風景名勝區面積154平方公里,包括大額、二額、三額、四額四座山,大額山是峨眉山的主峯,通常被稱爲大額山。大冶山和二冶山相對。遠遠望去,雙峯縹緲,宛如峨眉山畫眉。這種氣勢磅礴,險峻險峻的氣勢,使得唐代詩人李白髮的峨眉比西方極地的天空還要高,蜀中還有許多仙山。峨嵋山以多霧的天氣而聞名,一年四季都充滿霧。雲霧繚繞的羣山,變化很大,優雅地裝點着峨眉山。
峨眉山山山多,山色壯闊,風景秀麗,氣象萬千,被譽爲十里四季不同日的山的奇妙比喻。清代詩人譚仲嶽將峨眉山的美景概括爲十種:金頂祥光、相池月色、九老仙府、洪春曉宇、白水秋楓、雙橋印青、大坪薛稷、靈巖迭翠、羅風青雲、盛記晚鐘。如今,人們發現並創造了許多新的景觀,如紅珠託綠、湖西亭泉、龍江棧道、龍門瀑布、雷洞雲、連飛虹、臥雲浮舟、冷杉林等。
峨眉十大新景點有:金頂金佛、萬佛宗、小平愛、印青平湖、右谷侯伶、一號山亭、摩崖石刻、秀甲瀑布、迎賓潭、名山起點。都很迷人。入山,山疊古木參天;峯迴路轉,雲斷橋;幽深的山谷幽深靜謐,天空閃閃發光;萬和飛,水聲潺潺;仙雀鳴,彩蝶舞;猴子玩,青蛙玩;奇怪的花店小路,獨特的洞穴。春天,萬物發芽茂盛;夏天,鮮花盛開,五彩繽紛;秋天滿是紅葉,五彩繽紛;冬天覆蓋着銀和雪。爬到金頂,可以遠眺,視野開闊,景色壯麗。看日出,雲海,佛光,日落,令人神清氣爽。雪峯以西,貢嘎山、瓦屋山,羣山連天;向南望萬佛頂,雲濤滾滾,氣勢磅礴;在北面俯瞰一百英里的平原河流,你可以看到大渡河和清漪河。登上峨眉山真的是一種感嘆,其他的山在天底下都顯得矮小..
峨眉山雲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部分屬於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1月平均氣溫6.9度左右,7月平均氣溫26.1度。由於峨眉山海拔高、坡度大,氣候帶垂直分佈明顯,海拔1500米至2100米屬於暖溫帶氣候;海拔2100米至2500米屬於溫帶氣候;海拔2500米以上,屬亞寒帶氣候。海拔20__米以上的地區被冰雪覆蓋半年左右,從10月到次年4月。
峨眉山風景區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呈現不同的氣候特徵。印青館下面是低矮的山區,植被茂盛,涼風習習,春意盎然。氣溫和平原差別不大。早晚加衣服就好。青銀閣到西鄉池景區是中山區,氣溫比山下平原低4℃-5℃,遊客需要準備足夠的衣服。從西鄉池風景區到金頂,是一箇高山地區,四周雲霧繚繞。氣溫比山腳下的國保寺低12度左右。山上有大量供遊客穿的棉衣,遊客可以租用。峨眉山中間有一箇邊界。峨眉山腳下叫太陽,山上叫墳墓。積雲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在峨眉山的邊界。所以遊客在金頂經常聽到打雷的聲音,但只在太陽底下下雨,在墳墓裏不下雨。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21
親愛的遊客們,大家上午好!我是峨眉山旅行社裏的導遊。今天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我叫賴詩茵,大家可以叫我詩茵姐姐!
今天,我希望我的講解可以讓你們瞭解峨眉山這一世界的遺產。
看!前面就是雄偉的峨眉山了,峨眉山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位於神祕的北緯30度附近,在四川省西南部,以其'‘雄、秀、神、奇、靈'’和深厚的佛教文化。遊客你們猜一猜 ,峨眉山景區面積是多少平方公里呢?答對了!峨眉山景區面積是154平方公里,峨眉山分別有四個山,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山爲峨眉山的主峯,峨眉山就是指的大峨山。大峨、二峨兩山相對,遠遠望去,猶如畫眉,這種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瀰漫山間的雲霧,變化萬千,把峨眉山裝點得婀娜多姿。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22
四川"天府之國",人們總是將兩者緊密的聯繫在一起。自古,巴山蜀水、人傑地靈、風景秀麗。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數不勝數。那麼這一次呢?將帶大家去領略一下一次別樣的旅行。我們將由成都出發前往峨眉山,途中游覽樂山。距離呢?大約在160公里左右,行車時間要用三個小時。
那爲什麼要反此次旅行稱爲別樣的旅行呢?因爲,此次遊覽路線可以把它說成是一次佛教文化之旅,大家可以體驗一種佛教文化始終貫穿於整個行程當中。樂山!有號稱世界第一大佛之稱的樂山大佛,"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體驗一下它的輝宏氣勢,並且可以讓大家置身其間,臨時抱一抱佛腳。峨眉山!稱"峨眉天下秀"、"仙山福地",又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在中國,甚至國外,佛教徒或信教民衆中影響極爲深遠。而且,在由成都出發至雙流、新津、彭山、眉山、夾江。在夾並分道,一邊前往樂山大佛,一邊前往峨眉山。一路之上,大家可聽可看的東西真的是太多啦!並能領略到川西南地區所特有的田園和"竹籠"風光。四川自古"天府之國"農業發達,"水旱從人,不知飢瑾"(那一箇是四川地區的人民勤勞樸實,但是四川自古交通難爲。
這雖然是它的缺點,卻也成爲四川少有破壞,保留下衆多的民俗,特有的風情。連抗戰期間蔣介石先生也將自已的行政官邸搬到四川重慶)。而且,從成都不能超過樂山、峨眉的途中大家還可以看到川西壩子非常有特點的一種民居方式被稱做"竹籠"式的建築。在沃野千里的田野上,星星點點的房屋總是座落於蔥綠的竹林當中,形成一種獨特的景觀。
好了!該言歸正傳介紹一下峨眉和樂山啦!先講一講樂山。樂山!古稱嘉州。古語有云:"蜀之山水在嘉州,州之勝曰凌雲".這裏山靈水秀,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會合於凌雲山下,龜城山、凌雲山、烏尤山、馬鞍山臨江屏列,風光雄秀西南。
凌雲冊位於樂山城岷江東岸,卓然秀拔,唐朝時在這裏倚山開鑿的佛像是當今世界上的第一大佛。大佛依山而建,威鎮三江,面對峨眉,歷經丟掉風雨,依然完好無缺,不得不讓我們吧爲觀止!那大家認爲這個世界第一大佛是雕鑿的我們衆多佛像中的那一位呢?它是一尊彌勒坐佛像。
在1989年,一位來自廣東順德的老先生在遊歷樂山大佛時,拍攝了一組照片,無意中發現烏山、龜城山、凌雲山聯接在一起時就好像是一尊佛像仰臥。烏尤山、形如其頭,且五觀、口、鼻、眼可以清晰可見。凌雲山狀如其身,龜城山狀如其腳,遊客觀後,無不謂之其神似。還將其同三峽神女、雲南石林的阿詩瑪石像相比較。一時之間引來無數的遊客紛紛前來一睹睡佛的尊容。
據史料記載,秦孝文王時,蜀郡守李冰鑿離堆,以"避沫水之害".而這離堆呢?就是今天的烏尤山,爲睡佛的頭頂。但無匚不成書的是,樂山鹼化是人工與大自然在無意中的一種巧合吧!也可能不願意如此,樂山鹼化開鑿的位置端坐於睡佛的心臟部位,是無意這中的一種匚合,還是古人在開鑿時的一種刻意安排。現在我們已無從得知。
開鑿樂山大佛的發起人是當時的海通法師。對於這位高僧的生平,已無法考證了。只知道他是貴州人,結束於凌雲山。他見三次水匯聚山下,驚濤拍岸,過往船隻時有船毀人亡之情。於是發宏誓,開鑿佛像,欲仰仗無邊法。"易暴浪爲安流".於是海通曆盡艱辛,到江淮兩湖一帶募化錢財,動工鑿佛。後人爲紀念海通法師,就在巨佛左面約30米處將一座崖墓改造成"海師洞".海通修大佛的業績載於唐韋皋《嘉州凌雲大佛像記》中,大佛修建完工,爲當時的劍南西川節度使的韋皋,敘述了海通開鑿大佛的緣由,及章仇兼瓊繼修,韋皋以"俸錢五十萬佐其費"得以峻工的經過據史料記載,大佛建成以後,曾有一覆蓋大佛全身的樓閣,名大佛閣,寧時稱"天寧閣",後毀於兵災。
大佛曆邊爲九曲棧道,左邊爲凌雲棧道。瞻仰大佛,可沿九曲棧道而下,九曲棧道爲唐時修建大佛開鑿,共173階。大佛腳下右側有一洞,題爲"天洞".入"天洞"上凌雲棧道。凌雲棧道開鑿於1983年全長500米是一條獨具特色的路線,棧道出口,即名樓。壁津樓。
參觀完樂山大佛後呢,各位遊客可以通過峨樂高速公路直達峨眉山。天下名山僧佔多,自古既是如此更何況峨眉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蜀國多仙山,峨眉藐難匹".大詩人李白讚美峨眉山的詩句至今仍淬於民間。但峨眉冊的百里秀色,那短短几句詩又怎能道其萬一呢?欲識"廬山真面目"髯到峨眉走一遭。峨眉山海拔高度爲3099米。與莽莽崑崙一脈相連。在平均海拔只有500米左右的四川盆地川西地區突然拔地而起,真可稱得上是"雄秀西南".《水經注》裏記載:"從成都遠望大峨、二峨兩山相對屹立,細長俊美,好象美女的兩道彎彎的蛾眉".峨眉山由此而得名。
有關四川峨眉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23
近代詩人趙樸初詩;“天著霞衣迎日出,峯騰雲海作舟浮”。
峨眉山觀日出,浩瀚壯闊,綿綿的雲朵悄悄地將朝陽托起。北宋詩人蘇東坡詠道:“秋風與作雲煙意,曉日令草木姿。”有的說:這朝陽的溫馨育着山川草木;有的說:這陽光照亮了巴蜀大地;有的說:我伴隨着日輪,遊在浩無邊際的太空。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屹立於大渡河與青衣江之間,位於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東距樂山市37公里,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有“峨眉天下秀”之稱。是一箇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爲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區。峨眉山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佛光是峨眉山最壯觀的奇觀。峨眉山主峯萬佛頂海拔3079、3米。全山山勢巍峨俊秀而又樹木蔥蘢,有“雄秀”之稱。因爲山體巨大,登山路線近百里,體弱者很難登頂。近年來建成了登山索道,遊人已可以輕鬆登臨,在極頂俯瞰萬里雲海。在金頂可欣賞“日出”、“雲海”、“佛光”和“聖燈”四大絕景。峨眉山山上共有小佛寺數十處,寺內珍藏有許多精美的佛教文物。許多篤信佛教的老人不辭艱苦,一步一歇,歷經十數日始上山頂。峨眉山優美的自然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它成爲人們探奇攬勝、求仙修道的理想處所。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