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四川稻城導遊詞範文(精選6篇)
最新的四川稻城導遊詞範文 篇1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稻城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稻城縣位於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東側。東南與涼山州木裏縣接壤,西界鄉城縣,並與雲南省中甸縣毗鄰,北連理塘縣,總幅員面積7323平方 公里,呈長條形。1990年,全縣轄3個區、14個鄉以及金珠集市1個,隸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全縣有藏族、漢族、納西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黎族、白族等民族,共有人口25445人,其中藏族24496人,佔全縣總人口的96.27%。縣人民政府駐金珠集市,海拔3740米,是甘孜州第四高城,距州府康定432公里,距省會成都810公里。稻城山川秀麗,文化悠久。馳名的有終年積雪不化的貢嘎雪山,風光絢麗的“五色海”,星羅棋佈的海子山大小湖泊(海子),水流湍急的稻城河.有名的查合溫泉等風景名勝,讓人流連忘返。還有貢嘎郎吉嶺寺的佛像,扎郎寺的雕刻,日依寺的壁畫,海子山發掘的“恐龍牙齒”化石和“桉樹”化石,波瓦山發現的“樹葉”化石等古蹟文物,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縣境內,屬橫斷山系的貢嘎雪山和海子山,坐落南北,約佔全縣總面積的三分之一。縣境地形複雜,北高南低、西高東低,最高點爲南部的貢嘎雪山薩內日峯,海拔6032米,最低處爲東義區南部色空村,海拔1900米。全縣 地勢自西北而東南,山脊河谷相間,天然劃分爲三個類型區:北部爲典型的丘狀高原,海子山駢稻城河,海拔3600—5020米,高差1420米,丘狀、冰蝕 巖盆和斷陷盆地遍於表面,草原遼闊,是發展畜牧業的良好基地;中部爲半高山山原地貌,波瓦山駢赤土河,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南部高山狹谷區,俄初山駢 東義河,海拔 20xx~5000米以上,溪流發達,森林茂密,宜於經濟林木的發展。
全縣水系縱橫。稻城河流均屬金沙江水系,三大河流爲 稻城河、赤土河、東義河,均流入木裏縣水洛河注入金沙江。在高山狹谷中還有終年流水不斷的溪溝60多條,其中積水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2條。全 縣河流天然落差大,電力蘊藏量達22.6萬千瓦,待開發利用。縣境內還有大小湖泊(海子)1145個,面積3200平方公里,最大的爲興伊錯湖,面積 7.5平方公里,爲常年淡水湖。這些湖泊均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縣境北部冰蝕地形區,難以直接利用,但爲縣內河流提供了豐富的水源。
稻城溫泉資源豐富,出-有20餘處,分佈在茹布鄉、省母鄉、蒙自鄉、日瓦鄉、各卡鄉等。特別是縣城東南3公里處貢巴山北麓的“茹布查卡”(查合溫泉),出 口處水溫一般爲68℃,最高水溫達80℃,流量1.33公升/秒,晝夜流量高達 7000立方米,可建裝機容量20xx千瓦以上的地熱電站。該處泉水無色、無沉積物,不含硫,爲村民世代飲用,又能浸泡治病,馳名州內外,是本縣得天獨厚的自然財富。
最新的四川稻城導遊詞範文 篇2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稻城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稻城縣位於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東側。東南與涼山州木裏縣接壤,西界鄉城縣,並與雲南省中甸縣毗鄰,北連理塘縣,總幅員面積7323平方 公里,呈長條形。1990年,全縣轄3個區、14個鄉以及金珠集市1個,隸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全縣有藏族、漢族、納西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黎族、白族等民族,共有人口25445人,其中藏族24496人,佔全縣總人口的96.27%。縣人民政府駐金珠集市,海拔3740米,是甘孜州第四高城,距州府康定432公里,距省會成都810公里。稻城山川秀麗,文化悠久。馳名的有終年積雪不化的貢嘎雪山,風光絢麗的“五色海”,星羅棋佈的海子山大小湖泊(海子),水流湍急的稻城河.有名的查合溫泉等風景名勝,讓人流連忘返。還有貢嘎郎吉嶺寺的佛像,扎郎寺的雕刻,日依寺的壁畫,海子山發掘的“恐龍牙齒”化石和“桉樹”化石,波瓦山發現的“樹葉”化石等古蹟文物,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縣境內,屬橫斷山系的貢嘎雪山和海子山,坐落南北,約佔全縣總面積的三分之一。縣境地形複雜,北高南低、西高東低,最高點爲南部的貢嘎雪山薩內日峯,海拔6032米,最低處爲東義區南部色空村,海拔1900米。全縣 地勢自西北而東南,山脊河谷相間,天然劃分爲三個類型區:北部爲典型的丘狀高原,海子山駢稻城河,海拔3600—5020米,高差1420米,丘狀、冰蝕 巖盆和斷陷盆地遍於表面,草原遼闊,是發展畜牧業的良好基地;中部爲半高山山原地貌,波瓦山駢赤土河,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南部高山狹谷區,俄初山駢 東義河,海拔 20xx~5000米以上,溪流發達,森林茂密,宜於經濟林木的發展。
全縣水系縱橫。稻城河流均屬金沙江水系,三大河流爲 稻城河、赤土河、東義河,均流入木裏縣水洛河注入金沙江。在高山狹谷中還有終年流水不斷的溪溝60多條,其中積水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2條。全 縣河流天然落差大,電力蘊藏量達22.6萬千瓦,待開發利用。縣境內還有大小湖泊(海子)1145個,面積3200平方公里,最大的爲興伊錯湖,面積 7.5平方公里,爲常年淡水湖。這些湖泊均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縣境北部冰蝕地形區,難以直接利用,但爲縣內河流提供了豐富的水源。
稻城溫泉資源豐富,出-有20餘處,分佈在茹布鄉、省母鄉、蒙自鄉、日瓦鄉、各卡鄉等。特別是縣城東南3公里處貢巴山北麓的“茹布查卡”(查合溫泉),出 口處水溫一般爲68℃,最高水溫達80℃,流量1.33公升/秒,晝夜流量高達 7000立方米,可建裝機容量20xx千瓦以上的地熱電站。該處泉水無色、無沉積物,不含硫,爲村民世代飲用,又能浸泡治病,馳名州內外,是本縣得天獨厚的自然財富。
民族
不管環境如何惡劣,生活遭遇怎樣的艱辛,他們始終堅信:“明天的太陽一定會從東方升起”勇敢的闖蕩世界,盡情的享受生命,仁慈的善待生靈,不斷的積德行善。正如他們的歌中唱到的“血管裏響着馬蹄的聲音,眼裏是聖潔的太陽”,“胸膛是野心和愛的草原”。
這就是稻城康巴人,象山一樣雄健的體魄,象草原一樣寬闊的胸膛,象溪流般清澈純淨的心靈。
稻城是一箇藏族聚居縣。唐朝時期(667),吐蕃王朝第三十二世贊普松贊干布舉兵征服了白狼國,從此稻城隸吐蕃。被統治長達220xx年。據古藏文文史資料《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記載,吐蕃統治時期由於宏揚佛法,創立寺廟,藏傳佛教隨政治力量深入人心。歷時數百年,吐蕃逐步與康區境內諸部落聯合爲同一民族。據有關專家考察認爲,藏族是在千百年曆史進程中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主要是古代羌人諸部長期交錯雜居,相互自然同化。共同發展的結果。因此,稻城藏族的形成無疑是吐蕃和稻城土著人以及白狼部落融合的結果。
解放前,稻城漢族很少。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趙爾豐在稻城實行“改土歸流”,設置地方流官統治時,隨之而來的清兵、商人來稻城,從那時起稻城有了漢族的活動,有的與當地人結婚繁衍子孫,而且逐漸改變了當地人刀耕火種的生產狀態。據《甘孜州文史資》第七輯載:稻城第一個漢人是隨趙爾豐當兵來稻城,以後流落在稻壩茹布村,與當地藏族女人結婚的周萬靈,生育子女二男一女,以後遷居鄉城(定鄉)。
民國時期從內地來稻城經商、做生意的較爲頻繁,民國二十六年(1937)劉文輝統治康區時,派部隊鎮守各地,後有的撤走,有的流落在當地,稻城也是如此。
解放後,黨和政府爲幫助和建設少數民族地區,派幹部、科技人員、教師、醫生和解放軍指戰員等支援稻城,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漢族與稻城藏族通婚安家落戶,生兒育女,爲建設稻城發展生產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利用科學方法引進和試種了青稞、小麥、玉米等作物良種,科學種植各種蔬菜,以及縫紉、釀造、雕刻、銀爐等手工藝作業和房屋、橋樑建造業,給稻城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大的影響。另外,漢族還把他們的風俗習慣、生活習性帶到了稻城。1990年,全縣共有漢族1284人,佔總人口的5.04%。
稻城縣的人口中,除藏族、漢族外,其他民族人口很少。清末民初各保、正、村清查人口時,全縣總人口中除20餘戶漢族外。其餘均爲藏族。以後由於外地與稻城通婚,流落、做工、經商等原因。以及解放後派往福城支援建設的人員,逐漸改變了稻城的民族成份。1990年人口普查時統計,全縣其他民族共有56人,佔0.22%。
信仰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宗教滲透到藏區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民俗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稻城藏族全民信教,全縣共有大小寺廟14座,教派衆多。不僅有原始宗教-苯教(呷拉貢寺),還有藏傳佛教的若干流派,鄧坡寺-寧瑪派(紅教),扎郎寺,熱烏寺-噶當派、薩迦派(花教),蚌普寺、直共寺-噶舉派(白教),貢嘎郎吉嶺寺、雄登寺-格魯派(黃教)等。宗教傳入和發展。
藏傳佛教有規模地傳入稻城是在公元11世紀末期到15世紀末期的近四百年的時間裏,由於統治階級在藏區一貫採用懷柔-和封建土司政策,促使藏、番的寺俗封建領主統治力量的擴大和加強,薩迦政權及弟悉帕摩主巴政權時期,教主均兼攝政務,即政教合一的統治形式。這一時期。爲不同封建領主統治基礎服務,藏傳佛教形成了不同派別如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各派爲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廣收信徒, 積極傳播和發展。
據傳,最早傳入稻城的是噶舉派,距今已有820餘年的歷史。噶舉派噶瑪巴?都鬆軟巴(1110~1193),新龍人,於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0),遊至邦普(奔波)這塊寶地,建立了稻城縣最早的白教寺廟、明永樂年間,洛增郎吉(原系白教徒)從師宗喀巴後,建黃教寺於翁根寺上。廣收信徒。弘揚佛教,嚴格修行,不重酒色財氣,重經重律。在藏傳佛教的傳入和發展過程中,格魯派是最後一箇傳入稻城的教派,但它後來居上,發展較快,勢力最強,到目前其社會影響及僧侶人數、寺廟規模均居前列。
解放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廣大羣衆的宗教信仰自由.特別是經過民主改革和四反運動,廢除了寺廟的封建特權和剝削。壓迫制度,廣大羣衆獲得了經濟和政治上的徹底解放。“0”期間,由於“左”的思想影響,寺廟遭到了一些破壞,宗教政策貫徹受到了一定阻撓,但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作了糾正。到1990年,經州、縣批准開放了12座寺廟,並建立了寺廟管理委員會。全縣現有格魯派(黃教)、噶舉派(白教)、薩迪派(花教)三種教派。格魯派、噶舉派是稻城縣的兩大主要教派,爲廣大羣衆所虔誠信仰
風俗
稻城大地山河俊秀,草場廣茂,少有地理及精神方面的約束。在這種水土的潤養中,稻城人不但體格健碩英武,人性中更多了自由豪邁的一面,尤其是稻城漢子們,心氣之間,鬥志之盛,絕不是勞作于田壟或伏身於寫字間的人可與之相比的。他們的額頭與眼睛純潔而明亮,帶着健康而清新的曠野氣息。稻城女人勤勞善良、勇敢大方,懷着對生活最美好的憧憬,她們甘爲親人、爲信仰耗盡其所有,無論疾病、貧窮,能在她們身上感覺的只有忍耐和寬容。
稻城人美德:仁愛、節儉、從容和有禮貌。重信守諾,少言多行。民風強悍純樸,有經商和旅行的傳統,對生活以及宗教充滿熱情並執着。
稻城人的愛好:馬、刀、槍、及自己的家人。
稻城人的信仰:“然而在稻城,人間的戀愛其實並不算一回事,羣衆們所崇拜的唯一英雄事業,乃是在靈性方面的”(摘自雲丹嘉措之《五智-彌伴傳奇》)。
稻城人均是敢愛敢恨的磊落漢子。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四處流傳。但稻城人最執着的追求是佛法。這種執着中柔合他們的性格因素,顯得堅強了許多。康區有全藏最有力最鮮豔的風馬旗,還有全藏最大最高的瑪尼堆,這些像塔像城一樣在康巴地區大地上靜佇的東西寄託了稻城人無比的虔誠和供奉。稻城還有全藏最執着的朝聖者,他們結着伴,磕着等身長頭,在遠如雲南到啊裏的衆多神山聖湖間堅毅向前。稻城自古都是藏傳佛教興盛的地方,名寺遍寺。
稻城得念青貢嘎日松貢布神山以及貢嶺寺、雄登寺、奔波寺、著傑寺等深厚的宗教基礎,更是如此。
稻城人的裝束:稻城人愛美。歷來重儀容一修飾。
稻城男人裝束上最明顯的是英雄結以示勇武。稻城街頭時可見到。英雄結既纏扎於頭髮間的紅色絲線穗。稻城人比較團結,英雄結這種這種尚武精神的傳統遺留一則可以增強集體榮耀感,二則可以起到修飾儀容的作用。
稻城一帶的稻城女孩衣着明麗繁複,特別是頭飾,鑲金嵌珠,盡顯富貴,奪人眼目。
最新的四川稻城導遊詞範文 篇3
“香格里拉”一詞,源於藏經中的香巴拉王國,在藏傳佛教的發展史上,其始終作爲“淨土”的最高境界而被普遍提及,在古代詞彙中它又成了“伊甸園”、“理想國”、“世外桃源”、“烏托邦”的代名詞。據說其暗藏在青藏高原雪山深處的某個隱祕地方,全部王國被雙層雪山圍繞,有8個成蓮花瓣狀的區域,中心矗立的內環雪山,被稱爲卡拉巴王官,宮內住着香巴拉王國的國王。那裏有雪山、冰川、峽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礦及污濁的空氣,是美、曖昧、坦然、散逸、滿足、寧靜、和諧等所有人類美妙理想的歸宿。正由於領有這些,“香格里拉”的傳說,纔像謎一樣吸引着千千萬萬的信徒香客,也吸引着西方世界的探險家。
只管沒有人能說出香格里拉的詳細地輿地位,但這並不影響人們深信她的存在。從18世紀中葉以來,試圖尋找這個失蹤了的天堂的探險就從不結束過,無論是在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仍是在印度的克什米爾高原,簡直所有有雪山的處所都能看到尋找者艱澀的腳印跟被夕陽拉長的背影。進入20世紀,大批西方探險家、冒險者、揹包遊覽家也參加了尋找行列,他們對香格里拉所存在的不亞於藏傳佛教徒的熱忱,敏捷將尋找幻想國的高潮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並漫延至寰球。小說《消散的地平線》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版的,它的呈現顯然對香格里拉熱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並且使香格里拉這一詞彙深深地植入西方的文明價值觀點。4做糊賊船蹬曲在尋找香格里拉的進程中,一直有人宣稱本人找到了真正的香格里拉,但同時也不斷有人否認找到的香格里拉是真正的香格里拉。
進入20世紀末,.人們驚疑地發明中國雲南迪慶的自然地貌、人文陳跡與藏經中的香巴拉王國聖境驚人的類似。香格里拉就在迪慶,新聞登時震驚世界,世界各地遊客紛至諮來,競相爭睹香格里拉這一失落的天堂。在迪慶的發現使已經神性化的香格里拉再次回到事實的地平線。遊客在用眼睛觀賞大自然賦予迪慶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的同時,也在居心親歷香格里拉帶給我們的精力慰藉。
迪慶的驚喜尚未褪去,有人再次發現四川省稻城縣亞丁也有與傳說中香格里拉完整一致的人文地理景觀。那裏雪峯、峽谷、草甸、湖泊、寺廟以及舒適的村落甚至比迪慶還要像希爾頓筆F的香格里拉。考方學者把之稱爲最後的香格里拉‘’
這最後的香格里拉的稻城亞刁―生態旅遊區位於四川省’恃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日瓦鄉境內,間隔成都930公里。地理上處於青藏高原南緣,橫斷山的東側。在考古學者的眼中,亞丁有着小說《消逝的地平線》中所刻畫的全體地理人文景觀:由三座呈品字鼎峙的雪山組成貢嘎雪峯、雄險如削的東義峽谷、閃耀着七彩光韻的深谷湖泊羣、綠草如茵野花如織的高山草甸、莊嚴正穆的喇嘛寺廟、安靜純樸的康藏風情,以及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協調相處等都無不吐露出那個隱逸在雪山之中的永恆、和諧、安靜的香格里拉韻味。“最後的香格里拉”神奇之旅尋找“香格里拉”是良多人的幻想,稻城亞丁“最後的香格里拉”神奇之旅具備兩重魅力:豐盛多樣的山水景觀所形成的良好天然生態系統和以康藏風情和藏傳佛教文化爲主的人文景觀。然而因爲亞丁海拔高、地勢陡峻、氣象嚴寒再加上交通關閉,這片神奇的地方長期以來被冰封於雪峯之中,罕爲人知。近年來,跟着甘孜州的全面開放以及成雅高速公路、二郎山地道的貫通和川藏公路的改良,這裏己逐步成爲揹包旅行者的樂園。
到稻城亞丁有三種旅遊線路可供取捨:
第一種,從成都出發向西經雅安、康定、理塘然後向南經稻城到亞丁,全程930公里,約需6―7天。沿途碧峯峽風景區、貢嘎山海螺溝冰川公園、海子山風景區同樣擁有較高的欣賞價值。
第二種,依然從成都動身,沿第――條路線旅行完亞丁之後再退回稻城經鄉城跨過金沙江進入雲南境內,再經迪慶中甸、麗江、攀枝花、西昌返回成都,全程2500公里。沿途除第一條線路的全部景觀外,還能夠領略雲南迪慶中甸另一箇香格里拉的神奇美景。此外,麗江、攀枝花、西昌的如畫風景同樣讓您流連忘返。
第三種,沿第二條路線在達到麗江之後持續南下,經大理至昆明,而後抉擇火車或飛機返回成都,全程3000公里。沿途除第一、第二條路線的景觀外,又增添了雲南大理、春城昆明兩處看點。
實在對遊客來說,稻城與迪慶誰是真正的香格里拉並不主要,當咱們雙腳踏上這片神奇土地,凝聽到陽光觸摸雪峯的聲音,與秋草一起感觸隨風而舞的歡樂,把自己熔化在人與做作的譴緒之情時,香格里拉豈非不正在你腳下嗎小材料?稻城亞丁景緻區,由仙乃日、央邁勇、夏納多吉3座雪冷組成中心區。景區海拔2900米,北峯仙乃日(藏語觀世音菩薩)海拔6032米,南峯央邁勇(藏語文殊菩薩),海拔5958米,東冷互納多吉(藏語金剛菩薩)海拔5958米。三座雪峯各自拔地而起,呈三角鼎破,藏傳佛教稱爲“日松貢布”,意爲三座神山。除了它巍峨奇絕的天然景色,還有看神祕的宗教文化,漂亮的喇嘛廟,以及風貌奇特的藏城市寨,集神山、湖泊、草句、寺廟、藏寨於一體,是一方安樣靜設的淨土。
最新的四川稻城導遊詞範文 篇4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海子山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峯果銀日則海拔爲5020米,共有1145個大小海子。其規模密度在我國是獨一無二的,故名海子山。海子山位於理塘與稻城兩縣之間
海子山位於四川甘孜稻城縣境內,縣城以北60公里,界於理塘、鄉城,稻城三縣之間,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川遺蹟,素有“稻城古冰帽”之稱。
海子山方圓328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擁有1145個大小海子,區內最低海拔3400米左右,最高海拔5050米,平均海拔4000米,是古地中海隨喜瑪拉雅山系隆起而抬升起來的高原丘陵,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員留給人類的古冰體遺蹟。
海子山曾經是一片浩瀚的汪洋大海,蔚藍色的海底世界裏,海藻叢生,游魚如織,綠茵成材的海岸上,珍禽異獸,歡暢嬉戲,修然自得。後來風吼海哮,地殼擠壓碰撞之聲引起了海潮,隆起了海子山。
海子山是以高寒溼地生態系統爲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其高寒溼地生態系統是四川省和我國都少見的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區域。溼地生態系統功能非常完整,草甸和灌叢保存非常好,沒有過牧現象;湖泊沒有其他地方出現的萎縮現象;除星羅棋佈的湖泊羣外,海子山的高寒草甸和高山灌叢坡度小於30度的有1/3以上是溼地生態系統。原始森林保存完好,冷雲杉林和川滇高山櫪林的林齡均在620xx年以上,還有千年古柏,千年古楊樹。這些構成了海子山自然保護區完好的生態系統。
海子山區內珍稀動植物豐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白脣鹿,林麝,馬麝,豹,雪豹,中華秋沙鴨,金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胡兀鷲,綠尾虹雉,斑尾榛雞,雉鶉等。二級保護動物更多。較其它自然保護區相比有如下特點:動物種羣數量大,密度高。只要有森林的地方各種保護動物就非常多。其中林麝,馬麝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四川省密度最高的。白馬雞,岩羊等也是四川省密度最高的。珍稀植物也非常豐富,星葉草遍地都是。最值得注意的是:保護區發現溫泉蛇,目前全世界僅發現於我國西藏,是西藏的特有物種,發現100多年來沒有發現的第二個分佈點。
海子山於1998年列爲省級自然保護區,20xx年被列入《中國可建地質公園推薦名錄》,逐漸成爲我國研究冰蝕地質,地貌和第四世紀冰川運動的重要科考基地。
海子山自然保護區位於稻城北部,總面積328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300-4700米。該高原面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體遺蹟,即“稻城古冰帽”。嶙峋怪石及大小海子星羅棋佈,在平均海拔4500米高的山上,1145個大小海子如上帝失手撒下的一千顆鑽石一般閃爍在山間,其規模密度爲我國之最。
對於海子山,遊客的反應往往不同,有人喜其“蠻荒”,下了車便不捨離去,而有人則厭其“蒼涼”匆匆逃之夭夭。不管怎
麼樣,海子山都有着不同於景區歲月的獨特魅力,值得每一箇路過的遊客駐足細品。
海子山位於理塘與稻城之間,平均海拔4500米,其南北走向93公里,東西延綿47公里,面積達3287平方公里,屬兩縣所共有。海子山獨特的景觀是大大小小的的花崗石漂礫(礫石)組成的石河、石海及形態各異的冰蝕巖盆(海子)。目光所及沒有樹木、河流,就連野草也只是偶爾叢生,“蠻荒”得像是“勇氣號”拍攝的火星表面。 雅安海子山:位於雅安南部的望魚古鎮旁。海拔1400多米。 從望魚古鎮前行15分鐘,尋一路口進山。沿山坳上行,旁邊是竹林與茶地,耳邊聽着溪水潺潺,神清氣爽。約2個小時,翻過山去,兩山之間的一片谷地,就是海子山高山溼地。據說,這裏有三個海子,“大海子”、“李海子”、“王海子”,至於名字的來歷已經說不清了。
海子山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峯果銀日則海拔爲5020米,共有1145個大小海子。 其規模密度在我國是獨一無二的,故名海子山。海子山位於理塘與稻城兩縣之間。海子山是四川省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區內大大小的花崗岩漂礫(礫石)及形態各異的冰蝕巖盆(湖泊)充斥了你的眼球。沒有樹木、河流就連野草也只是偶爾叢生,“蠻荒”得象是火星表面。這些大大小小的礫石與湖泊就是青藏高原乃至世界規模最大、最典型的古冰帽遺蹟——“稻城古冰”。
海子山藏語全稱爲“夏學雅拉嘎波”(意爲東方白犛牛山),系我國藏區四大神山之一。該山地跨道孚、康定、丹巴三縣,其西北面與塔公
草原相連,形成雪山與草原交相輝映的壯美景觀。雅拉雪山主峯海拔5820米,終年積雪覆蓋,盛夏時日,在如花似錦的塔公草原上觀瞻雅拉雪峯,有如臨仙界之感。
雅拉雪山已被甘孜州列爲全州18個生態旅遊區之一,名爲“雅拉雪山天然生態旅遊區”。該區風景優美,觀光旅遊資源類型衆多,而且組合緊湊絕妙。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在金字塔形的雅拉雪峯下,有一箇碧藍的高山湖泊–友措,湖水與冰川之間爲冰瀑布連接,湖周山坡爲紅杉和杜鵑灌叢,構成一幅精妙絕倫的天然畫卷。
在塔公寺後面,依次排列着三座丘草山,山上由嘛尼經幡組成三角形或四方形衆多旗陣,在風中招展,更增加了三座山的神祕色彩,其場面亦十分引人注目,十分壯觀。這便是被稱爲藏傳佛教密宗事部三怙主的三座神山。
古冰帽也叫古冰蓋,是第四紀冰期被冰川所長期覆蓋所留下來的遺蹟。稻城古冰帽的形成主要得益於青藏高原的隆起,由
於青藏高原的強烈隆升並達到臨界高度,高原季風驟起,一舉改變北半球大氣環流,大冰期形成,儘管第四紀冰期中青藏高原是否有大冰蓋存在已經被科學學們否定, 但並不排除在局部形成冰蓋的可能,我們看到的稻城古冰帽便是其中最大、最典型的一塊。後來隨着全球氣溫的回升和間冰期的到來,冰蓋逐漸消融、冰川退後。我們看到的衆多的古冰川遺蹟便在冰期與間冰期的反覆中逐漸形成。
七月的署假,在瀘州火熱似火,火辣辣的烤大地,我和媽媽準備到爸爸那裏去避署,與爸爸一起度過快樂的署假。
十三日的清晨,我和媽媽坐上了爸爸一位好朋友的車去稻城縣。這一路上,不是走進寸草不生的峽谷,就是走進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或是走在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這些地方的天氣變化多端,一會兒是傾盆大雨,一會兒是陽光明媚。公路旁一般有一條波濤兇勇的河水,遠遠望去,像兩條長龍,在大地母親身上盤旋着。我們經過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等着名地方。三天兩夜,幫到達了我夢寐以求的地方——稻城。
稻城位於四川省西部,縣城海拔3790米,生活着三萬勤勞、熱情樸實的藏族人同,這裏有終年不比、神聖的冰川;也有號稱古冰帽、大大小小的湖泊;還有清澈風底,無色無味的溫泉……
爸爸見了我們,笑紅了臉,興奮極了!我們在爸爸住的地方放下行禮,休息一日,就去了世界聞名,青山秀水的聖地——亞丁
亞丁距離縣城有130公里。大約兩個小時後,我們就到達了亞丁山的腳下,而我們即將走的是蜿蜒般旋的公路,傳說,共有九十九道彎,實際上只有二十四道彎。但還是弄得我頭昏眼花,昏昏欲睡。而正當我到達山頂後,是一片蒼以翠頸拔,無邊無涯的森林,這時,讓我感到我置身於一片茫茫的綠色海洋中。在茂密的森林中,竟有一條哈達似的雪水灑向山下,沾起一滴滴晶瑩剔透的露珠,又好似一顆顆美麗透明的珍珠。這,使我豁然開朗,神清氣爽。沒想到如此之高的山上,還有這麼美麗,這麼神聖,這麼純潔的地方。
我信一邊走一邊欣賞着,不知不覺地,我們來到了一片空曠而又漂亮的草地,中間有一條平靜的雪河,平得沒有一點水花,靜得沒有一點水聲,完全像一肌鏡子,它一年四季,映着萬里晴空,映着萬里雪飄,映着萬里牛羊。兩旁碧綠的草地中點綴着不計其數的野花,紅的,黃的……五彩繽紛,遠遠望去像一片綠色的海洋;近近品味,又像一塊五彩的地毯。一陣形霧瀰漫過來,讓我感到這裏是人間仙景。
而我們這時面對地是三座神山,意爲三個菩薩。其中有座神山似一位英俊剛烈,神采奕奕的少年,意爲金剛菩薩;另一座神仙浩白無瑕,宛若一位端莊嫺靜、冰清玉潔的少女,意爲文殊菩薩;最後一座神山看似觀世去而來,有慈祥的目光視美不勝收的景色。
我們帶着戀戀不捨的心情離開三座神山,來到了海子山。據說,海子山海拔五千多米,上麪人煙稀少,只有牛羊狼羣和野兔,上億年前,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呢。
初見海子山,會讓你感到,這裏似乎是別的星球。因爲這裏有數不勝數的石頭星羅棋步地安置在草地上,這些石頭奇形怪狀,有的小到藥丸,有的大到橋墩,真是慰爲壯觀!
這裏是人間天堂,這裏是海外仙山,蓬萊聖境”!真是:不枉千里行,美景盡收心。神山對草美,雪流青翠暢。萬石壯千里,河山傲祖國。
最新的四川稻城導遊詞範文 篇5
去往稻城的路,有些艱難,陰雨的天氣低得彷彿觸手可及,雨停後的陽光灑在山上,映出整片金色的草地。我停在一箇距離稻城10公里的叫做紅草地的草甸上,那裏有我從未見過的植物,也正是這樣的光景給了我駐足的理由,即便就此而止也不虛此行了吧。
讓我沒想到的是這個月份的格桑花也是如此豔麗,日落前的風吹在臉上,吹起了遮臉的面紗,虔誠的教徒不知疲倦地繞着塔一圈又一圈地轉動。
在這陰晴不定的夜裏,晚飯過後走在稻城的街上,大片的雲也遮不住天空的星芒,我開始擔憂明天會是怎樣的天氣,前行的路是否還會依然順利。
不好不壞的天氣,路上遇到幾個喇嘛在文殊菩薩央邁勇的腳下竊竊私語,大概是聚在一起爲了研習佛法,也可能只是想在好的天氣下曬曬太陽。
這片神山的雲和太陽好像在鬥法,神山的另一頭卻大大不同,彷彿一幅極美的畫卷,山裏無數小黃葉子的植物映照着神山的壯麗,直到太陽下山的’最後一刻,見到山下最後一面的柔美,我才捨得離開。
從稻城去到鄉城的距離不算遠,路上的寺廟和壁畫雖是精美絕倫卻也極少有人欣賞,這裏原來是閉關修行的場地,看樣子至少有兩位活佛在此修行。隨處可遇見的法事和迷離的光影,配上這獨有的白藏房,鄉城獨有的味道令人無法抽離其中。
一路上不停追着陽光,在蜿蜒的路上飛奔,爲了去看一眼塔公的日落,泛黃的公路,跨河回家的犛牛令我駐足合影,一切結束後打算回到小鎮上彌補瞌睡的我坐在返程的車上發呆,在這令人眷戀神往的稻城亞丁,會是誰帶着怎樣的夢想而來,又有誰會揹負着遺憾就此離開。
最新的四川稻城導遊詞範文 篇6
稻城縣位於四川省西南邊緣,甘孜州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橫斷山脈東側,稻城縣跨北緯27°58’~29°30’、東經99°56’~100°36’,南北長174公里,東西寬63公里。東與九龍縣相接,西與鄉城縣相鄰,北接理塘縣,南與木里藏族自治縣接壤,西南與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相鄰,面積7323平方公里。
稻城縣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境內最高海拔6032米,最低海拔20xx米,垂直高差達4032米。
北部爲高原寬谷區,其中的海子山爲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體遺蹟,素有“稻城古冰帽”之稱。其冰蝕地表發育完全,冰蝕巖盆星羅棋佈,3200多平方公里內便有大小海子1145個。中部爲山原區,包括俄初山和東義河。
稻城縣土地總面積7323平方公里,其中自然土965648372畝,佔全縣總面積的99.36%。由於全縣地處高原的高山區、山原區和丘原區,多峽谷、溝壑。平壩,岩層複雜,成立母質成分多樣,垂直地帶性明顯。全縣土壤多爲物理風化土,質地差,岩石碎塊多,石灰性的土壤面積較大,土壤中普遍偏砂,土層薄,缺磷、少氮、富鉀,養分缺乏。
稻城縣土壤普查結果,全縣土壤共有12個土類,15個亞類,18個土屬,27個土種。
稻城縣境內有三大河流–稻城河、赤土河、東義河。支流有巨龍河、俄初河等,均匯入木裏縣的水洛河注入金沙江,屬金沙江水系。稻城河源於海子山西南麓,河叉發育,階地寬廣,流長104公里;赤土河源於波瓦山西北麓,流長121公里;東義河源於俄初山南麓,流長111公里。
稻城縣地處亞熱帶氣候帶,受青藏高原複雜地形的影響,呈現出高原型氣候和大陸性氣候特點,屬高原季風氣候,一年之中絕大多數時間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全年有效光照達1750小時左右,夏多雨霧,午後多雨。就是有雨雪也多在夜間降落。稻城縣高原地帶,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