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著名景點導遊詞(精選3篇)

貴州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

  紅楓湖地區的規模開發,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早在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征戰雲南回師的明軍萬餘人,在明威將軍焦琴的統領下,分駐在今貓跳河中游一帶,建立威清衛,實行軍屯。今紅楓湖鎮中一、中八、右二、右七、後五、後六、劉官堡、陳亮堡、龍井堡等地,都是昔日屯軍的駐地。屯軍“三分戍守,七分屯田,”揭開了這片熱土農業開發的序幕。之後,經過歷代農民前仆後繼的辛勤勞作,把這片荒漠的處女地,建成了清鎮的“糧倉”。

  1958年,興建紅楓湖,紅楓湖水淹區近百個村寨的1.8萬居民,獻出了他們世代經營的良田沃土和林地園地7萬多畝,房屋萬餘間,異地搬遷或就地往高處搬遷,艱苦興家,重新創業,這是何等豪邁而令人欣佩的舉措。幾十年來,他們在國家的扶持和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與沒有動遷的居民和諧相處、團結互助、發展生產、建設家園,經過一段貧困的日子後,與紅楓湖相依爲命,安居樂業,過上小康的生活。

貴州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2

  甲秀樓位於貴陽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市內小型人文風景區,猶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漢的黃鶴樓,成都的望江樓,昆明的大觀樓一樣,甲秀樓鼠陽的市徽和標誌。

  甲秀樓始建於明萬曆20__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曆史。最先倡導修建甲秀樓的是當時的貴州巡撫江東之,他以河中的一塊形狀像鰲的巨石作爲基礎,修建一座橋連接兩岸,並築一樓用以培育風水,取名“甲秀樓”。建樓的用意深遠,不但刻意點明貴陽山水甲秀黔中,而且激勵人們努力學習,使貴陽“科甲競秀”,人才輩出。

  自此以後,貴陽果然出了許多著名人物,如明末以“詩書畫三絕“聞名於世的楊世友,清代的兩個狀元,文狀元趙以炯和武狀元曹維城。所以甲秀樓鼠陽人傑地靈的象徵,鼠陽山水與文化的精華。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甲秀樓的石牌坊,上面題詞是“城南勝蹟”,各位朋友可以在這裏留影。我們腳下的這座橋叫浮玉橋,它的橋面並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箇起伏,像一條浮在水上的玉帶,增加了橋樑造型的美感。在全國的風景橋中,浮玉橋是有名的,它與杭州蘇堤上的“六橋煙雨”,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可以媲美。浮玉橋橫跨在明淨的南明河上,兩岸楊柳依依,非常美麗。

  浮玉橋上的甲秀樓是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高約20米,四個角上刻有珍禽異獸的圖案,底層有12根石柱託檐,四周護以雕花漢白玉欄杆,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築的美感。浮玉橋原先有九個橋孔,橋下的涵碧潭在此迴旋盪漾,形成“長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觀。橋上的這個亭子叫涵碧亭,從遠處眺望,半圓形的橋孔與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剛好是個正圓,橋、亭、樓的影子一齊映在水中,恍恍漾漾,給人以“鏡中景,水中樓”的朦朧感覺。詩人更把這種感受寫成了一幅楹聯,用“水從碧玉環中出,人在青蓮瓣裏行”的詩句點出了它的神韻。

  甲秀樓爲貴陽主要名勝,素有“小西湖”之稱,歷代文人墨客往來於此,觸景生情,留下很多墨寶,其中尤以清人劉玉山所撰長聯最爲著名,洋洋灑灑174個字,凝結了貴州的歷史文化,開頭便是:“五百年穩佔鰲磯,獨撐天宇,讓我一層更上,眼界開拓。”

貴州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黃果樹風景名勝區——天星橋景區。

  當您還在爲黃果樹大瀑布的雄偉神奇所激動的時候,您很快又會被天星橋的秀色所吸引,於是慕名而來,想要看看那天星橋是何等模樣。大概是有水必有橋吧,老天爺在黃果樹大瀑佈下遊不遠的地方,架起了一座橋,兩端接地,中間懸空,因爲是天然生就的,所以叫做"天生橋"。這是喀斯特地區特有的景觀,由水的侵蝕而形成巨大的空洞。可是來到這裏,東張西望總尋不到那橋的蹤影。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那橋就在腳下。"過橋不見橋"是天星橋景區的第一絕,那橋就在山水疊壓處。原來,這白水河逶迤曲折地翻過了幾個灘壩之後,便悄然無聲地從一箇巨大的"無底洞"溜走了,它潛入地下,變成一段伏流。

  現在我們就要進入天然大盆景了,若能得"三象"之妙,將會其樂無窮。天然盆景區有一副對聯,“風刀水劍刻就萬頃盆景,根筆藤墨繪製千古絕畫”,形象而生動的描繪了天然盆景的鬼斧神工。

  眼前的天然大盆景,集山水分盆景與樹樁盆景的靈秀,給人的感覺是小巧玲瓏,實際上又是它們的放大型。這裏有挺拔的石芽、石峯、石林,有陡峭的石壁,有狹窄的石縫,有怪目的山岩,岩溶形態的多樣不亞於雲南的路南石林。"盆景"的命脈是水,水中有石,石間有水,水色山光比那光禿禿的旱石林更覺有趣。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便能生長植物,這裏有古樸蒼勁的枯藤老樹,也有生長旺盛的青枝綠葉。崖畔上長着許多仙人掌,碧綠厚實的巨大洲山人掌上,開出朵朵黃色的小花。奇怪!仙人掌是旱生植物,常常長在炎熱、乾燥的地方,而在這水域中竟然長得如此茂盛又是一大奇蹟。原來,這裏的小氣候很特殊,具有乾熱的特點。仙人掌分佈在若干孤立的石崖上,漸漸繁衍起來。每年春夏之交,岩石上洲山人掌總是盛開着鮮豔的黃色花朵,它的花瓣向絲綢一樣又柔嫩又光亮。到了秋天,仙人掌就長滿引山球,它是一種可以食用的果實,據說這是沙漠裏的居民最美味的水果。

  石景、水景與樹景在這裏結合得如此完美,兼有山水盆景與樹樁盆景兩者之長,而目自然而然,這難道不是人間罕見的天然大盆景嗎?石之絕、水之絕和樹之絕,這就是天星盆景的三絕。

  我們踏上了"數生步",在彎彎曲曲的石林中穿過,它就像是人生的旅途,一步步從腳下開始,一步步在曲折中邁過。這些墊腳石中間有水流淌,人走在上面,必須一步步跳過去,在貴州方言裏叫做"跳蹬"。巧的是這些跳蹬剛好365步,正好是一年的週期。這365塊跳蹬,包言着世界上每個人的生日。從第一塊開始,您就可以隨意取一箇數字,比如您或您的至愛親朋的生日,一盲數下去,到您心中默唸的那個數州享下來,然後舉目四望,一定會看到美不勝收的景色。因爲此地無處不佳,所以無論默唸什麼數字都能獲得好的運兆,都能獲得意外的驚喜,這一佳景因此取名爲"人生旅程"。

  現在我們來到"水上石林"。這水上石林與別處的石林不同,它並不以刺破青天的雄姿取勝,而是以千姿百態的變化爭雄。變化多端的跌水、溪流與石頭相遇,形成石水相依的自然奇觀。看浪花飛濺、聽驚濤拍岸,絕對有一種超然物外的感覺。

  遊客朋友們,天星橋景區是大自然給人類的一份珍貴的饋贈,我們必須小心翼翼地保護它,關愛它。天星橋景區到這裏就觀賞結束了,祝大家一路順風!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