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自然風光導遊詞(精選3篇)

雲南自然風光導遊詞 篇1

  昆明,雲南省省會,具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是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昆明自然風光優美,名勝古蹟衆多,氣候四季如春,鮮花長開不謝,風景四季如畫,素有“春城”和“花都”的美譽。昆明各類旅遊設施齊全,是國際著名的風光旅遊城市、國家級的旅遊度假區和國務院首批公佈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

  昆明全市土地面積2.1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4.9萬公頃,湖泊面積377平方公里。全市範圍是高原紅壤地區,適宜種植稻穀、小麥、蠶豆、玉米、馬鈴薯等糧食作物,烤煙、花卉、蔬菜、油菜等經濟作物和桃、梨、蘋果、柑桔、葡萄、板栗等經濟林木。市域內有林地面積102.6萬公頃。

  昆明地處雲貴高原中部,地理位置爲東經120°45′、北緯25°2′。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瀕滇池,三面環山,“城枕羣山廓面湖,山川風景堪畫圖”。屬於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於受印度洋西南暖溼氣流的影響,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5度。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是極負盛名的“春城”。

  “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季春。”昆明氣候溼潤,終年蒼翠滿城,花枝不斷,四時如春。優越的氣候條件使400多種花卉在昆明1500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競相開放,其中尤爲茶花、蘭花、杜鵑花、報春花馳名中外。昆明植物園是植物花卉薈萃之地,有近4000種熱帶、亞熱帶植物,以茶花最爲著名。土特產品有咖啡、椰子糖、椰茸、天然椰子汁、椰子醬、香蕉、菠蘿及菠蘿蜜等。

  昆明作爲一座中國西南地區的歷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歷史也爲昆明留下了衆多的文物古蹟和風景名勝。昆明必遊景點有: 滇池 、 石林 、 翠湖公園 、雲南民族村 、 金殿公園 、 西山森林公園 、 九鄉風景區 、 圓通山 、 大觀樓 、 筇竹寺 、世界園藝博覽園等。炮臺、海口崖州古城、海口人民公園、海口兒童公園、萬綠園、假日海灘、寰島遊樂城共十一箇景點,還有金牛嶺烈士陵園、濱海公園 、海口體育館等景點。

雲南自然風光導遊詞 篇2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

  哈巴雪山自然保護區位於中甸縣東南部,距中甸縣城120公里,總面積爲21908公頃。主峯海拔5396米,海拔最低點僅1550米。

  哈巴雪山是第四紀阿爾卑斯——喜馬拉雅構造運動而隆起的。整個保護區4000米以上是懸崖陡峭的雪峯,亂石嶙峋的流石灘和冰川。海拔4000米以下地勢較平緩,地貌呈階梯狀分佈,保護區內氣候呈明顯的立體分佈,海拔從低至高依次分佈着亞熱帶、溫帶、寒溫帶、寒帶氣候帶,可稱整個滇西北氣候的縮影。

  哈巴雪山山頂發育的現代冰川爲懸冰川,是我國緯度最南的海洋性溫冰川。至今還保留有許多古冰川遺蹟——角峯、刃脊、U形谷和羊背石,最典型的古冰水形成的衆多的冰磧湖,如黑海、圓海、黃海、雙海等,湖水因湖底石色而異,水溫極低,無水藻和魚類生存。

  哈巴雪山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高山森林垂直分佈的自然景觀及滇金絲猴、野驢、獼猴爲目的而設立的寒溫帶針葉林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哈巴雪山有“天然動物園”的美譽。

  自然保護區風光主要由哈巴雪山主峯、高山冰磧湖、杜鵑花、雪山瀑布羣構成,高山冰磧湖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

  哈巴雪山主峯終年冰封雪凍,顯得挺拔孤傲,四座小峯環立周圍,遠遠望去,恰似一頂閃着銀光的皇冠寶鼎。隨着時令、陰晴的變化交替,雪峯變幻莫測,時而云遮霧罩,寶鼎時隱時現;時而云霧飄渺,絲絲縷縷盪漾在雪峯間,“白雲無心若有意,時與白雪相吐吞”。

  到哈巴雪山旅遊,令人最難忘的要數這裏的杜鵑花。自殺保護區幾乎集中了整個滇西北杜鵑種屬,從山腳到山頂分佈着近200個品種,佔整個雲南杜鵑種類的70%左右。被國內外生物學家雀爲“世界花園之母”。自然保護區內海拔高差大,氣候呈垂直分面,在不同的海拔地段,可欣賞到不同種類的杜鵑花。每到花期,杜鵑花破雪綻放,隨山衍展,白雪紅花,交相輝映。最爲奇者是遊人可踏花而行,移步於羣芳之上,俗稱“花上飛”,是哈巴雪山自然風光中的一絕。

  哈巴雪山自然保護區內,自然景觀除雪山、湖泊、杜鵑外,還有許多縣泉飛瀑。或清漪奇秀,絲絲縷縷,或氣勢洶湧,聲喧如雷,令無數遊人流連忘返。

雲南自然風光導遊詞 篇3

  好啦,各位朋友,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就是四洞溝景區的大門口。四洞溝景區於1990年正式對外開放,20_年9月被百龍旅遊集團託管經營。請大家抬起頭來,我們的面前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門樓,上書“四洞仙境”四個大字,這是著名的書法家、全國政協副主席赴樸初老先生生前來四洞溝觀光遊覽後留下來的墨寶,意思是說四洞溝景區內峽谷幽深、溝壑縱橫、滿山滴翠、飛泉成瀑,宛若一處美妙的仙境。

  來到赤水之後,大家心裏肯定在納悶,赤水怎麼這麼多“洞”呀?實際上,在貴州黔北地區,“洞”是古漢語的遺留用語,我國最古老的文字工具書《說文解字》上解釋說:“洞者,疾流也!”從這裏可以看出,“洞”並不是指山洞或溶洞,在當地人的口語中,“洞”就是指瀑布之激流,“一簾瀑布”就是“一洞”。那麼我們四洞溝景區就是一條由四個大的梯級瀑布組成的幽深峽谷,總長4.5公里,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壯觀的瀑布,還可以欣賞翠竹、綠樹、繁花、桫欏和緩緩流淌的小溪以及千姿百態的丹霞奇石。請大家來到四洞溝景區的導遊圖前來,圖上清晰地標示了我們今天所要欣賞的四個梯級瀑布:水簾洞、月亮潭、飛蛙崖、白龍潭。等一會兒我們便從這個大門進去,沿着溪流兩岸的遊道,忽左忽右,宛如當年的紅軍四渡赤水一樣,不時地跨過閔溪,溯溪而上,去欣賞四洞溝的美麗景色,約需4個小時的時間。

  【天恩橋】在驗票口的前方,溪流之中,顯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進入景區的第一個景點:天恩橋。您看,兩座巨型石板橋橫臥溪流之上,恍若上天所賜,專爲大家的到來而精心鋪設的一樣,故名天恩橋。實際上,天恩橋的每塊石板均重達5噸以上,修建於160多年前,耗費了當地老百姓300多箇工時。

  【過驗票口】經過驗票口後,我們就完完全全地投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啦。這條淙淙流淌的小溪名叫閔溪,溪水清澈乾淨,溪底丹霞岩石泛發紅光,溪旁河柳叢生,挨挨擠擠,遊道兩旁篁竹比比皆是,構成一箇恬淡的世外桃源,所以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中外遊客稱四洞溝景區爲“萬竹之園”、“沒有敗筆的景區”,從而使四洞溝景區獲得了“小家碧玉”的美譽。今天,我們就要親手去撩開“小家碧玉”那迷人的面紗。

  【發電房】我們的面前出現了一排房子,大家猜一猜,這排房子除了居住外,原來還有什麼用途?(略爲停頓)大家沒有猜到吧,這曾是四洞村的發電房,修建於1963年,當時造價僅1萬餘元,發電量只有幾個千瓦,不夠村子裏的照明用電,後來雖然更換了一臺20千瓦的發電機,但終因發電量太小而旅遊業已蓬勃地發展起來了,所以被淘汰了,這棟房子也變成了居民用房,等會兒往前走幾步您就能看到已被廢棄不用的引水壩在無形中變成了閔溪汛期來臨時減緩洪水衝擊力的阻力壩,又在爲新的造福人類的事業默默地奉獻着。

  【擦耳巖、猴跳石】我們前進方向的右邊有一塊石頭,名叫擦耳巖,雖然我們今天所走的遊道已十分地寬敞,但在旅遊開發之前,這裏地勢險峻,卻又是當地村民進出的必經之道,所以每每經過只能擦耳而行。從擦耳巖的位置往溪流中望過去,溪流中幾塊巨石隨意擺放,不成規則。據當地老百姓相傳,有一年,道教鼻祖張三丰帶着一箱寶物準備去給東海龍王祝壽,當他走到四洞溝時,因迷戀溝中美景耽誤了時辰。雞叫了三遍之後,張三丰還沒有起身趕路的念頭,致使裝着寶物的巨箱不劈自開,但見箱蓋、箱體四散五裂,片刻之間便化爲紅色巨石橫臥溪流之中,令張三丰懊惱不已。年長日久,這幾塊巨石便成了我們面前的這幅模樣,因經常有猴子在這些巨石上跳來跳去,故曰猴跳石。

  【轎亭】顧名思義,轎亭就是轎伕營運的“車站”。這些轎伕全部是四洞溝土生土長的苗家漢子,其轎子又叫滑竿,全部就地取材,加工而成,兩根竹竿架上一把軟竹躺椅,人躺在上面,可以盡情地悠哉悠哉。因四洞溝景區由四個瀑布即四洞組成,而每個洞之間的距離差不多,所以從轎亭開始,坐滑竿的話,其政府指導價是每洞20元,最低優惠價是每洞10元;不過,我們團隊中重量級的人物坐轎的話,那就得付重量級的錢,給多少就看您自己的啦。

  【竹筍、竹蓀】赤水市位於雲貴高原與四川盆地的交接之處,年均氣溫17℃,降水量1200—1300毫米,生態植被良好,氣候四季宜人,是竹子的理想生存地。您看遊道兩旁,竹子成片成林,蔚爲壯觀。大家都知道,春天是萬物生長髮芽的季節,也是竹筍拱土而出的時節,但是在赤水市任何一箇地方,竹子都是在夏秋季節發芽成筍,拔節生長,持續時間長達6個多月,您說奇怪不奇怪?!而且在竹林中還生長着一種特別名貴的食物:竹蓀。這個“蓀”是由“草”頭和“孫”字組成的,是一種叫隱花菌的菌類植物,屬擔子菌綱、鬼筆科。當枯死的竹竿和飄落的竹葉腐爛變黴以後,在一定的氣候、土壤、陽光等條件下,加上強烈的溫差變化,年長日久便生長出竹蓀這種名貴的滋補食品。遠在古代,竹蓀便作爲貢品進貢皇帝,被譽爲“京果之王”,如今釣魚臺國宴也經常以竹蓀烹製佳餚接待國際貴賓。從清朝中期至解放前,四洞溝等地出產的竹蓀價格最高時竟與黃金等價,一家三口的農戶只要採到四兩到半斤的竹蓀便可保證全家人一年都不幹活,也不愁喫穿。竹蓀生長在哪裏,哪裏就充盈着散逸的清淡幽香,將其曬乾後,這種幽香更加芬芳,泌人心脾。竹蓀質地細膩,味道鮮美,清脆爽口,煮湯時加一點竹蓀,不但可以調味,而且還可以防腐,幾天內不會變味,因此它具有色、香、味三絕的特點。竹蓀的蛋白質含量達到30—40%,含有人體必需的19種氨基酸、賴氨酸、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不僅對高血壓、支氣管炎、風溼病有特殊療效,而且對膽固醇、脂肪過厚等病症也有明顯療效,同時,對人體肝臟益處多多,具有治癌防癌的作用。

  【樹抱石】在遊道的右上方,一堵石壁之上赫然生長着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強勁有力的根莖緊緊地纏住石壁,我們叫它樹抱石。這是一棵榕樹,屬大葉科,因果實和樹皮皆成黃色,所以又名黃果樹。傳說古時候,赤水河兩岸有一戶姓黃的人家和一戶姓馬的人家因一場糾紛而打起了官司,姓黃的人官司敗了以後便傾家蕩產,不得不借住在山裏的巖洞中生存,死後魂靈轉化爲一棵樹,得名黃果樹。但是黃姓人家的後代不甘心,又層層上告,終於轉敗爲贏,逼得姓馬的人也只有遠逃深山,連衣服都沒有穿的,死後魂靈轉化而成的樹也是沒有樹皮,赤條條的,得名馬林光樹。目睹緊抱着石頭的榕樹根鬚,品味着黃馬兩姓人家的爭鬥,我們明白:和氣是多麼地可貴,和爲貴啊!爲人處世,行事做人,都應以和善爲本,而不應爭強好勝。

  【雙船石】請大家隨着我手指的方向望過去,在溪中,兩塊巨型的丹霞石並排順溪而臥,彷彿兩條漁船沿溪而下,直奔赤水河,入長江而去。清朝一位本土佚名詩人賦詩曰:南天門下石雙船,並列停靠水讓關;若有仙人親駕馭,長江水裏都循環。現在我們已經欣賞到了雙船並行的雄姿,那麼詩中的“南天門”又在哪兒呢?我們慢慢往前走,去找南天門吧。

  【神龜石、撐腰巖】前進方向的右邊大山中伸出一塊巨石,遠觀如一隻巨大的烏龜從大山中伸出它的頭部,因其巨大,恐修道成仙,故名神龜石。在神龜石的下方自然形成一箇巖罩,巖罩有一箇充滿陽剛氣息的名字,叫撐腰巖。我們大家可以找來細竹竿或枯枝折彎後撐在巖罩之中,凡有“腰痠背痛腿抽筋”的朋友,只要您誠心地在撐腰巖中撐上一根棍子或竹竿,包您回家以後“腰不酸背不痛腿也不抽筋”了。

  【南天門】站在撐腰巖前,朝對面大山望去,但見一堵巨大的石壁矗立在遠方,石壁上自然形成一幅規模宏大的天宮宮殿圖,右下方便是通往仙境的南天門,當地曾有俗語“跨過渡仙橋,爬上天堂巖,穿越南天門,便可到達神仙宮殿。”由此可以看出,我們已經到了仙境中很久了,因爲渡仙橋在景區的外面。(如若天氣不太晴朗,能見度低,就要求客人展開想象力充分地想象南天門。)

  【鯨魚上岸、猿猴做夢】停,請大家停下來,往前看:溪流右邊,遊道左邊,一塊巨石橫嵌其中。雖然竹林和小樹擋住了部分視線,但我們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不是一隻鯨魚在往前跑着趕路嗎?!噢,原來不僅大海里有鯨魚,四洞溝也有鯨魚,得知各位朋友今日來四洞溝觀光遊覽,便急着跑上岸來歡迎大家的到來。繞過鯨魚石,透過溪邊的桫欏樹葉望過去,溪中一塊石頭神似一隻猴頭正在打瞌睡,做起了美夢,而且美夢正酣啊!真乃是“鯨魚上岸催路走,猿猴美夢正當頭。”

  【水簾洞瀑布】(岔路口標牌處開講)今天遊覽四洞溝的第一洞—水簾洞瀑布馬上就要到了,大家也許已經聽到水簾洞瀑布訇然作響的聲音啦。水簾洞瀑布寬37.5米,高31米,取意瀑布傾瀉而下如白紗珠簾懸掛石壁。清代本土詩人黃三之有詩讚曰:首洞橫灘一字河,水穿石孔鼓琴歌;湖中小石時藏露,儼若清波擁翠螺。瀑佈下方水潭名叫碧波潭,潭中有竹筏供大家遊玩,到上面照相每人1元,坐在上面繞潭遊玩一圈每人2元。瀑布左邊石壁上鐫刻有“水簾洞”三個硃紅大字,可做拍照留影的背景。三個大字下方便是太皇石,穿過太皇石便可到達瀑布背面去伸手觸摸瀑布。因太皇石這處巖罩過於低矮,既使皇帝來了也要低頭勾腰才能穿過,連皇帝都要鞠躬的人就只有太皇帝了,故此石得名太皇石。

  【清心湖、中國臺灣島】與水簾洞瀑布進行“親密接觸”之後,登上幾步石階,我們便到了清心湖。清心湖乃人工湖泊,平均水深不到2米,因漸離水簾洞瀑布的轟響可以清心怡神而得名。湖上有竹筏供大家乘坐遊玩,前進近300米僅收每人2元錢,還可以親耳免費聆聽原汁原味、優美動聽的苗家山歌。竹筏行到中途,溪湖之中出現一箇小島,形似中國臺灣島,而又好像赤水市著名的地方小喫——豬兒粑,我們叫它中國臺灣島。在四洞溝,“中國臺灣島”被緊緊地簇擁在大家庭之中,享受着大家庭的溫暖,這昭示着真正的“中國臺灣島”在不久的將來也必將會回到祖國的懷抱。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