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精選28篇)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1

  各位尊敬的遊客朋友:

  大家早上好!

  歡迎各位來到號稱“世界遺產”的麗江古城參觀、遊玩。

  我們隨着悠悠的玉泉水,就來到了被稱爲“高原姑蘇”和“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麗江古城又叫大研鎮,它是保存最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其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爲什麼呢?據說是麗江最早的統治者姓“木”,如“木”加框,就變成“困”,因此就沒給古城建造城牆。

  古城形成於南宋後期,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悠久文化歷史了,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三萬人。1986年成爲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除了同蘇州古城一樣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外,還在古城選址、街道和房屋佈局、納西民居等方面別具一格。

  瞧!這是一對水車,有人叫它“子母水車”,還有人叫它“情人水車”,它的右下方是題詞。

  看!那位納西族老人,他穿着傳統的藍色民族服裝,頭戴紅軍帽,在悠閒的散步,呀!還向我們招手呢。

  好涼快呀!原來是身後的水龍柱噴出來的泉水,龍是管水的,而古城裏木建築最怕火,但水能克火,這水龍柱預示着不讓古城着火的意思。千百年來,這裏的人們守護着這座美麗的古城。也請各位遊客愛護古城,不要亂扔垃圾,保護環境。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2

  各位先生們女士們大家好,很高能當您們的導遊,我叫丁子軒,大家可以叫我丁導遊。

  我們這次的旅遊是麗江古城,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它位於麗江壩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獅子山,東南面臨數十里的良田闊野。麗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國向聯合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的古城之一。雲南省的古城麗江把經濟和戰略重地與崎嶇的地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實、完美地保存和再現了古樸的風貌。古城的建築歷經無數朝代的洗禮,飽經滄桑,它融匯了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色而聲名遠揚。麗江還擁有古老的供水系統,這一系統縱橫交錯、精巧獨特,至今仍在有效地發揮着作用。麗江古城始建於宋末元初,就是公元13世紀後期。古城地處雲貴高原,海拔2400餘米,全城面積達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古城現有居民6200多戶,25000餘人。其中,納西族佔總人口絕大多數,有30%的居民仍在從事以銅銀器製作、皮毛皮革、紡織、釀造業爲主的傳統手工業和商業動。

  以上所述麗江古城是具有綜合價值與整體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只有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加以保護,才能使其得以水久傳世,井更好地發揮其所具有的世界和歷史意義。好了,我就說到這裏,您們現在可以自由活動,一箇小後在這裏集合,記住不要亂丟垃圾。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3

  大家好!這兒是位於麗江古城的中央叫“四坊街”,四坊街以前叫另一箇別名,還有一箇的小故事呢!以前,四坊街中間有一箇小亭子,小亭子旁邊有個小池。夏天,小池的荷花綻出嫩芽;秋天,小池上飄滿紅葉,是詩人吟酒作對的好地方,由於亭子是方形的,“方”諧音“坊”,所以改名“四坊街”。

  我們看,麗江古城沒有城牆吧!因爲當時統治者姓“木”,如果古城砌牆的話,那麼,“木”就成了“困”字,很不吉利,所以,便不砌城牆。

  好!我們來下一個景點啊。大家看,這兒有幾口井連在一起,是不是有點兒古怪。用這幾口井還有講究呢:第一眼的井水最乾淨,是喝的;第二眼的井水是第一眼井的水流下來的,是供洗菜用的;然後又流入第三眼井裏,是用來洗手洗衣的。千百年來人們一直這樣使用着。

  我們不要到處亂畫亂扔,我講完了,大家自己分散玩一箇小時,玩完後在這兒集合。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4

  各位來賓

  大家好!歡迎來到麗江古城,我叫劉,大家可以叫我劉導,今天,我非常高興能成爲各位的導遊,我將盡我所能把麗江最美麗的景觀介紹給各位。

  麗江古城,在1997年12月4日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成爲一座世界文化名城。麗江縣城雖然地處雲南西北高原,終年看見雪山,然而這裏沒有嚴寒,沒有酷暑,不要暖氣,不要空調,是一箇冬暖夏涼的地方。

  麗江工業不多,所以空氣清新潔淨,到處青山碧水,天空分外湛藍,陽光充足明媚,令人賞心悅目。但麗江晝夜之間的溫度比較大,所以大家到麗江後應注意適當增減衣服,以免引起感冒。

  從麗江往北眺望,高聳雲天的玉龍雪山壯美雄奇。民謠說它“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它的海拔5596米,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雲南省級保護區。這裏素有“動植物寶庫”的’美譽,這裏的植物有杜鵑、牡丹、丁香等人間庭園的奇珍,動物有金錢豹、雲豹、羚羊等國家保護動物,同時這裏又是巨大的天然水庫。

  下面,請大家在河邊瀏覽及拍照時注意安全,不要亂丟垃圾,有什麼問題請及時聯繫我!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5

  尊敬的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導遊任思綺,大家可以叫我任導遊。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將帶大家遊覽古色古香的麗江古城。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請大家注意,要做文明遊客,不要亂扔垃圾,也不要亂塗亂畫,祝大家旅途愉快。

  遊客們,現在我們來到古城口,映入大家眼簾的是兩架古老的水車,它們常年地轉着,那吱吱的聲音似乎在歡迎大家的到來。看,那邊有兩個銅人,你們說雕得像不像?其實呀,那兩個銅人是真人打扮成那樣的.,專門和大家拍照片留作紀念。

  朋友們,來到麗江古城,你一定要看看東巴許願風鈴,它是由一根紅繩、一頂草帽、一塊木牌組成的,傳說只要你在木牌上寫上你的願望再掛起來就可以實現。

  大家一定很期待下一個景點是什麼吧?大家看看腳下,這些路是用青石板鋪成的,今天剛下過雨,所以請大家小心地滑。大家是否聽見流水的聲音呢?那就是古城中很有特色的小橋流水,這水很清,清得能見到水底的沙石,每隔一段距離都有一座小木橋。小溪旁邊有許多,的古代式建築那些都是客棧,它們的裏面都是按照四合院設計的,進入裏面就像真的穿越到古代一樣。沒事兒的時候還可以到院子裏喝喝茶,就像那句詩:小橋流水人家,多麼愜意的生活呀!

  聽,遠處傳來了一陣陣歡聲笑語,讓我們一起去麗江著名的四方街。看,許多人圍着一箇大火盆在跳舞呢!如果你不喜歡這些的話還可以到那邊的商店裏看看那些民族特色飾品。

  麗江古城的水車、銅人、街道……樣樣都美,是不是讓大家流連忘返了呢?希望大家能記住古城的神祕和古老。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到這兒呢,麗江古城就游完了,朋友們,有緣再見。

  謝謝大家今天的合作!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6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今天,我要帶大家去麗江古城遊覽。

  走進古城一看,你們就會大喫一驚,因爲這著名的古城竟然沒有城牆和城門!原來,納西族首領姓木,他覺得城門和城牆立起來的話,就變成了一箇“困”字,認爲很不吉利,便沒有讓城門與城牆聳立起來。

  沿着小路走,就會漸漸進入麗江古城。只見路旁的建築物泛着古老又陳舊的’氣息,每一片瓦都充滿了以前的氣味。腳下,逐漸變成了晶瑩剔透的五彩磚。那五彩磚光彩奪目,使人聯想到那位補天女神。幾百年以來,人行馬踏,雨水一衝,這裏便充滿靈氣,有了詩意。大家可以認真地想一想,說不定一會兒就成詩人了呢!

  穿過小巷,就來到了熱鬧非凡的大街。在鱗次櫛比的茶坊酒樓裏與充滿納西族風味的小喫店門口,有慕名而來的各地遊客;在紀念品店門前,人們冥思苦想;在服裝店門前,人們有的忍痛割愛,有的如願以償。真是應有盡有!麗江古城真是一箇美麗而熱鬧的地方啊!希望您能把這次旅行作爲永恆記憶,同時也希望您能把麗江古城的美麗帶給您的家人。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7

  大家好!

  我是你們遊覽麗江古城的導遊。我很高興能與大家共渡這快樂時光!

  我姓張。大家可以叫我張導遊。請大家跟我來。這裏是麗江古城。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麗江古城。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稱爲“保存最爲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麗江古城地處雲貴高原,海拔2400餘米,全城面積達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古城現有居民6200多戶,25000餘人。其中,納西族佔總人口絕大多數,有30%的居民仍在從事以銅銀器製作、皮毛皮革、紡織、釀造業爲主的傳統手工業和商業活動。

  好了,現在大家跟我進古城看看。

  麗江古城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濃烈人文氣息的小城。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鋪的大多都是紅色角礫岩,雨季不會泥濘、旱季也不會飛灰,石上花紋圖案自然雅緻。看,光滑潔淨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結構的房屋、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

  前面就是古城中心的四方街了。這裏工藝品琳琅滿目。人氣興旺。來古城沒有不來四方街的。位於古城與新城交界處的大水車是麗江古城的標誌,古城大水車旁有一塊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歡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納西淨地》是較爲出名的歌曲之一。現在給大家十分鐘拍個照吧,你一定感覺很好的!

  在麗江古城區,修建有橋樑354座,其密度爲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橋樑的形制多種多樣,較著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古樸自然。城市佈局錯落有致,既具有山城風貌,又富於水鄉韻味。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祝大家旅愉快!

  再見!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8

  大家好!

  我是青旅社的鄒,大家可以叫我小芳,但不是村裏的那個小芳。歡迎各位來到號稱世界遺產的“麗江古城”。

  親愛的遊客們,我們已經到了美麗的’古城了,在古城前面,大家會看見兩架大風車在水裏歡快地轉動,裏面的水珠也會測出來,所以,請大家小心。這兩架風車代表着古城的標誌。下面,我來介紹一下麗江古城: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古城形成於南宋後期,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3萬人,1997年被列入爲世界文化遺產。

  古城的中心是四方街,地面上是五彩石鋪成的,踏上去就會發出清脆的響聲,四方街上沒有哪兩座客棧裏央的設計是一樣的,大家也可以進去參觀一下。說了那麼多,我還是帶大家去一條小溪吧,大家看!這條小溪就是放河燈。放河燈是一條種古老的習俗,據說每天晚上龍王會來巡遊古城,放一盞河燈吧!不過,請大家不要亂扔垃圾。

  遊客們,麗江古城到處都有讓人流連忘返的美景,說也說不盡,希下次再來。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麗江古城。

  麗江納西人歷來重教尚文,許多人擅長詩琴書畫。在古城多彩的節慶活動中,除了通宵達旦的民族歌舞和鄉土戲曲,業餘演奏的“納西古樂”最爲着名。其中,《白沙細樂》爲集歌、舞、樂爲一體的大型古典音樂套曲,被譽爲“活的音樂化石”;另一部麗江《洞經音樂》則源自古老的道教音樂,它保留着許多早已失傳的中原辭曲音韻。麗江納西古樂曾應邀赴歐洲多國演出,受到觀衆的熱烈歡迎和讚譽。由於樂隊成員多是來自民間年逾古稀的老人,因此又有“納西壽星樂團”的美譽。

  大智大慧的納西先民,在漫長的社會實踐和生產勞動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東巴文化。東巴文化以東巴教爲載體,以東巴經爲主要紀錄方式,它是伴隨着納西族漫長曆史發慌逐步形成和演化的活形態文化,約形成於唐宋時期,有近千年曆史。東巴教是納西族原始宗教,且兼收幷蓄其他宗教,篤信萬物有靈,爲多神教。東巴文是一種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圖畫象形文字。納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箇單字,但詞語異常豐富,能充分表達細膩的情感,也能記敘說明覆雜的萬事萬物,還能寫詩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書寫並保留下來的經-文共有兩萬餘冊。卷帙浩繁的經書,內容豐富多采。涉含哲學、歷史、天文、宗教、巫醫、民俗、文學、藝術等各方面,堪稱納西族古代社會的百簡科全書。東巴文化以其自己獨特的科研價值和藝術價值,幾百年來始終吸引着許多中外學者和有志之士,前來研究翻譯和觀賞。東巴文化是納西人民對世界人類的偉大貢獻。

  納西古樂是古城文化的靈魂與象徵,是麗江古城一道典雅的風景。納西古樂是唐宋以來的一些詞牌和曲牌音樂。在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以後,這種音樂就陸續地傳到了麗江。這種音樂在中原地區早已成爲絕音,但自傳至麗江後被廣泛地傳播開來,在鄉村在小鎮隨處都聽到這美妙的聲音。納西古樂保存至今,還有22個曲目,其中有的融進了納西族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演奏風格。納西古樂被中外學者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稱爲“音樂活化石”、“和平之音”、“仙樂天音”。聆聽納西古樂使人真正感受到“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的意境。經過近二十年的弘揚與宣傳,納西古樂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世界樂壇上找到了自己應有的位置。1995年大研古樂會出訪英國引起轟動;1997年2月在香港藝術節演出受到高度評價;1998年在被稱爲中國最高音樂殿壇的北京音樂廳演出,進一步證明了納西古樂的藝術價值;1998年5月受挪威國王的邀請,在挪威國慶節上隆重演出;之後,相繼前往法國、比利時、瑞典、中國臺灣、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受到了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納西古樂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放射出燦爛的光輝,日益爲世界所認識和青睞。

  聞名於世的麗江壁畫,分佈在古城及周圍15座寺廟內,這些明清壁畫,具有多種宗教及各教派內容融合併存的突出特點。遺存於麗江白沙村大寶積宮的大型壁畫《無量壽如來會》,把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繪在一起,反映了納西族宗教文化的特點。

  麗江一帶迄今流傳着一種圖畫象形文字“東巴文”。這種納西族先民用來記錄東巴教經-文的獨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圖畫象形文。如今分別收藏在中國以及歐美一些國家圖書館、博物館中的20190多卷東巴經古籍,記錄着納西族千百年輝煌的歷史文化。其中稱作《磋模》的東巴舞譜,包括數十種古樂舞的舞蹈藝術中,是極爲罕見的珍貴文獻。被譽爲古代納西族“百科全書”的東巴經,對研究納西族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穿過了五一街便看到了許多小橋,在我們腳下這座小石橋大家不防坐下來休息一下,看到橋旁“百歲坊”字樣,不難猜測這就是百歲坊,試想一下百歲坊的由來,一般人都會想百歲坊老人有關,這就對了。好了,關於麗江古城的介紹就先到這了,剩下的時間大家請盡情的欣賞古城風景,在欣賞的同時呢別忘了保護古城的環境。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10

  各位嘉賓,我是暴龍俱樂部的導遊,我姓黃,你們可以叫我小黃或黃導,現在小黃將要帶大家去遊覽的是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下面小黃提醒你們二點:一我們是作爲一箇團隊出來的,要統一行動,等一下進古城時請跟緊小黃;二保管好隨身錢物。好了,下面我們進古城了。

  可能大家很奇怪,怎麼就沒有看到城門呢?其實這也是麗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門,也看不到城牆,因爲古城根本沒有城牆和城門,因爲納西族的頭領姓“木”,如果建了城牆和城門就變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沒有城牆,也沒有城門了。現在一不小心你就站在了一百年的歷史上了,這種感覺,在路上、在各個庭院中,您隨處都能感受到。站在這裏向東望去,眼前一片開闊,這便是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廣場,佔地約五畝,爲什麼叫四方街,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爲廣場的形狀很象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權鎮四方”之意,也有人說這裏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11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董芯語。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麗江古城。旅途中,請大家做個文明遊客,不要亂丟垃圾,也不能亂塗亂畫。

  朋友們,你們看,這裏是古城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個高大的水車,如果你仔細聽,你會發現它在奏響一首動聽的歌謠,向我們表示歡迎呢!瞧,路邊還有一叢叢五顏六色的花朵,它們隨風起舞,真是美不勝收。在水車旁,還有兩個精美的藝術品,其實是真人裝扮而成的。

  瞧,我們到了小巷,小巷的路彎彎曲曲,宛如走也走不到盡頭,小路是由青石板鋪的,方方正正的青石板因爲歷史悠久,所以已經變得很滑,請大家小心點,不要滑倒喲!小路兩旁的店鋪古香古色,裏面有精美的圍巾,精緻的小玩偶,還有五彩繽紛的繡花鞋,大家可以帶一下作爲紀念。

  朋友們,下面,我們來到了小橋流水這個景區,溪水是從玉龍雪山上流下來的,要是把手放到水裏,就感到冰涼冰涼的。淙淙而流的水聲,彷彿是大自然在彈奏一支優美的樂曲,溪邊還有美麗的鮮花,猶如給小溪掛上了一條色彩繽紛的綵帶。小溪上還架着小橋,過了橋,就是客棧和飯店,累了的話可以約上幾個朋友,坐着喝喝茶,聊聊天,多愜意呀!

  接着呢,我們到了四方街,晚上,當地熱情好客的人們會拉上游客們圍着篝火跳舞,形成一片沸騰的海洋。

  遊客朋友們,我們已經到最後一站了,這就是東巴許願鈴。一頂小草帽下面有一根紅線,上面有個小鈴鐺和小木牌,木牌一面是東巴形象文,另一面是寫願望的,據說可以實現願望呢!

  今天的遊覽就到此結束了,祝大家身體健康,我們有緣再見!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12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彭,大家可以可以叫我小彭。今天,我要帶大家去麗江古城遊覽。

  走進古城一看,你們就會大喫一驚,因爲這著名的古城竟然沒有城牆和城門!原來,少數民族首領姓木,他覺得城門和城牆立起來的話,就變成了一箇“困”字,認爲很不吉利,便沒有讓城門與城牆聳立起來。

  沿着小路走,就會漸漸進入麗江古城。只見路旁的建築物泛着古老又陳舊的氣息,每一片瓦都充滿了以前的氣味。腳下,逐漸變成了晶瑩剔透的五彩磚。那五彩磚光彩奪目,使人聯想到那位補天女神。幾百年以來,人行馬踏,雨水一衝,這裏便充滿靈氣,有了詩意。大家可以認真地想一想,說不定一會兒就成詩人了呢!

  穿過小巷,就來到了熱鬧非凡的大街。在鱗次櫛比的茶坊酒樓裏與充滿少數民族風味的小喫店門口,有慕名而來的各地遊客;在紀念品店門前,人們冥思苦想;在服裝店門前,人們有的忍痛割愛,有的如願以償。真是應有盡有!

  麗江古城真是一箇美麗而熱鬧的地方啊!希望您能把這次旅行作爲永恆記憶,同時也希望您能把麗江古城的美麗帶給您的家人。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13

  各位旅客:

  現在我——方舟將要帶大家去遊覽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

  我們即將來到這被稱作爲“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在此各位遊客就會想,我怎能口出狂言,敢把這高原小城稱得如此誇張,其實一點都沒有被我誇大,麗江古城就是因爲有玉泉水貫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城內亦有多處龍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這種有利的條件,街道自由佈局,不求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穿牆過屋,“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詩意是這座古城的真實寫照,這裏雖是雲貴高原小鎮,卻頗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古城形成於南宋後期,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三萬人,1986年成爲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除了同蘇州古城一樣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外,還在古城選址、街道和房屋佈局、納西民居等方面別具一格。}麗江的世界文化遺產由白沙古鎮、束河古鎮和大研古鎮三部分組成,但對於各位嘉賓來說,吸引力最大的是大研古鎮,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隨着小黎從右邊的入口進入,看見了顯眼的水車後,緊接着右邊是寫有題詞的照壁,古城裏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象各位嘉賓看到得着一塊。再往右是水龍柱,龍是管水的,古城裏的土木建築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這個水龍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災的願望。千百年來,古城人民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古城,也請各位朋友象古城人民一樣愛護古城,不亂扔菸頭垃圾。再看世界文化遺產標誌,圓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類創造的文明,圓圈和方框相連,代表人與自然要和諧統一,麗江古城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傑作。右邊的這些石刻稱得上是麗江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濃郁的納西風情畫。我們腳下是“巴格圖”,是納西先民根據五行學說創造的,東巴祭司常用它來定方位和占卜等。

  我在古城給大家講了那麼多,大家也看了那麼多,但是馬上就要進入古城了,怎麼就沒有看到城門呢?其實各位遊客是看不到的,這也是麗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門,也看不到城牆,因爲古城根本沒有城牆和城門,因爲納西族的頭領姓“木”,如果建了城牆和城門就變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沒有城牆,也沒有城門了。

  今天,我們的遊覽就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的支持,再見!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14

  各位尊敬的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古城西安,我就是你們這回西安之旅的導遊。我姓徐,大家就叫我徐導好了。今天參觀的第一個景點是世界遺產之一,秦兵馬俑。景點位於西安臨潼,我們坐的車也是去臨潼的,行程大約四十分鐘。我想提到西安的臨潼,你們肯定會想到舉世無雙的秦兵馬桶。

  好了,我們現在已經到了秦始皇陵園,請大家按次序下車。你們知道秦兵馬俑的來歷嗎?原來以前的朝代,皇帝逝世都是找一些活人陪葬,後來到了秦朝,一箇大臣對秦始皇說:“之前的朝代乃是用活人陪葬。我覺得這樣對您不是很妥當,不如讓能工巧匠們打造出一支用泥土做成的您那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如何?”秦始皇覺得這個想法挺不錯,就答應了下來。其實要不是那時候秦始皇的一點頭,今天就見不着這氣魄雄偉的兵馬俑軍隊。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目前已發掘了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xx0平方米,差不多有平時的50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8000個左右。

  20xx年麗江古城導遊詞20xx年麗江古城導遊詞你們請看,那身材魁梧,頭戴曷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的就是將軍俑。有的神態自若,目光炯炯,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有的則是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似在考慮如果作戰,戰勝敵人。滿是大將風範。

  不管是將軍俑、武士俑還是騎兵俑,都好像在暗下決心,爲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甚至連陶馬也好像在打算一定要精忠報國,走進它的身旁,似乎能感愛到輕微的呼吸聲……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慨。

  各位親愛的遊客們,時光飛逝,今天的秦兵馬能之旅也就告一段落了,現在我們準備啓程回賓館,接着後幾天的活動內容……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15

  親愛的遊客們看來今天我們這個團隊身體素質都非常棒啊,大家知不知我們現在所處的位?海拔有多高?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在海拔2400米的地方。大家都沒有出現高原反應,非常好。

  走進大研鎮,大家有沒有發現大研鎮沒有城牆,據說因爲古代麗江世襲的統治者均姓木,若築城牆、木字加上框便成了“困”字、因而古城沒有城牆。我們走在麗江彩石鋪成的街道上可以看見一座座古樸的民居,當地的居民以木石與泥土構築起美觀適用的住宅,融入了漢、白、藏民居的傳統,我們現在看見的就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廂房與壁圍成的三合院。每房三間兩層,朝南的正房供長輩居住,東西廂房一般由下輩住用。

  房屋多檐下,裝飾一塊魚形或葉狀木片,名曰“懸魚”,以祈“吉慶有餘”。但在這樸素的民居中,也隱藏着一座宮殿,那就是木府大院,木府大院是一座仿紫禁城的納西宮廷式建築,可以說得上是氣勢恢宏,然而這裏面住的不是慈禧,而是少數民族的世襲統治者木府家族。城內早年依地下湧泉修建的白馬龍潭和多處井泉至今尚存,人們創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頭塘飲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順序而下,既科學又衛生。居民還以水洗街,只要放閘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順勢下泄,便可滌盡污穢,保持街市清。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16

  各位遊客:大家好!

  我叫周楊,是大家這次遊麗江的導遊。

  我們正前往麗江古城的路上。這座古城位於盆地的中心,建於宋朝,到現在已有800多年的歷史,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古城。城口那一雙水車,大家稱它爲子母水車,是古城的標誌。大家順着水就可以進城,逆着水就能出城,不會迷路。

  大家隨我進城。街道兩邊清澈的河水,彎彎曲曲的小橋,微風拂動的柳樹,這雲南高原小鎮,是不是有江南水鄉的特色呢?大家從這個大石橋往遠處看,山頂上有皚皚白雪的,就是玉龍雪山。

  現在,我們來到四方街,這是古城的中心,道路通向四面八方,著名的茶馬古道從這裏經過。白天人們在這裏買賣商品,每當夜幕降臨,納西族人手拉手跳舞、唱歌。

  祝各位遊客在古城玩得開開心心。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17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叫翟齊賢,很榮幸這次擔任大家的麗江古城的導遊。歡迎大家來到號稱“世界遺產”的麗江古城遊玩!

  麗江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麗江古城又叫大研鎮,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組成。麗江古城是由玉龍泉水貫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城內亦有多處龍潭,泉眼出水。古城就利用這種有利條件,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穿牆過屋,“家家流水,戶戶垂揚”的詩意是着座古城的真實寫照,頗有江南水鄉的特色。所以麗江古城的一大特色是:水傍街,街依水。

  首先我帶大家來到古城口,大家看到城口有一隊水車吧,有人說它是子母水車,也有人說它是情人水車。往前進我們就看到古城裏有三房一壁的居民,往右是水龍柱,龍是管水的,古城裏的土木建築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這個水龍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災的願望。

  馬上就要進入古城,怎麼就沒有看到城門呢?這也就是麗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門,也看不到城牆,因爲古城根本沒有城牆和城門,納西族的頭領姓“木”,如果建了城牆和城門,就變成了“困”字了,所以古城沒有城牆和城門。

  現在我將先帶你們去古城最中心最熱鬧的地方?四方街。

  四方街到了,是麗江古城的街巷心臟。這條四方街如蛛網般交錯,四大主街和兩條側街均從麗江古城方街的四角和腰部左右輻射開去,東南西北各有一條出路,這樣說明這條四方街很繁華。地面是由五彩石鋪成的,所以非常堅固,如果你用腳踏上去,就會發出非常清脆的聲音。這裏還是購物天地,商品琳琅滿目,你想買什麼,就有什麼。有小孩喜歡的風鈴、棉花糖;有女士喜歡的首飾、項鍊等。

  遊客們,麗江古城還有一箇特別習俗,那就是放河燈。放河燈是一種古老的習俗,據說每天晚上黑龍潭的龍王會順着河水巡遊古城,放一盞河燈不僅能保護古城的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龍王的保護,而在今後日子裏吉祥如意、心想事成。聽了這一個傳說趕快放一盞河燈許一箇心願吧。

  遊客們,麗江古城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們會喜歡這些景色。歡迎下次再來!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18

  各位旅客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號稱“世界遺產”的麗江古城。

  現在我們正漫步古城,眼前已呈現一幅古樸、典雅、幽靜的畫面。大家看,納西風格的民居鱗次櫛比,清清的溪流穿街過巷,一座座小橋如彩虹橫跨小溪,一排排垂柳在清風中搖曳。還有更好的呢!大家跟緊我!看看兩旁,古城中店鋪林立,各式商品琳琅滿目,尤其是那光亮的各式銅器及花樣翻新的各色皮革時裝,一直都是廣大遊客所稱道的。這麼多精緻的商品,大家是不是想仔細欣賞一番呢?好吧,那我們先分散一會,各自選購,十分鐘後在這裏集合。

  相信大家剛纔的購物是開心愉快的,現在繼續我們的行程吧!麗江自古就是重要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四方街、麗江木府(木家院)是歷史的見證。說到木府,據傳,麗江世襲土司爲木姓,木字若加上框,即成“困”,木府便因忌諱而不設城牆。中國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麗江遊記中寫道:“宮室之麗,擬於王者”,“民居羣落,瓦屋櫛比”,是對當年麗江古城之繁盛景觀的真實寫照。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19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麗江古城,我是小導遊李思毅,我很高興爲大家做這次導遊,希望大家在這次旅遊中玩得開心。現在,我將帶大家遊覽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請跟我來。

  朋友們!現在我們正在慢步古城。大家看,在我們的周圍是鱗次櫛比的納西風格的民居。清清的溪流穿過街道,一座座小橋如彩虹橫跨小溪,一排排垂柳在清風中搖曳,雖是雲貴高原小鎮,頗有江南水鄉的特色。還有更多好看的呢!大家跟我往前走!看看兩旁,古城中店鋪林立,各式各樣的商品應有盡有,尤其是那各式的光亮銅器,一直都是廣大遊客爲之稱道的,好了,下面請大家慢慢欣賞吧!大家千萬別掉隊了,請大家相互照應!

  朋友們!麗江古城自古就是重要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四方街、麗江木府是麗江歷史的見證。

  各位遊客朋友,今天的麗江古城一日遊就快要結束了,大家玩得開心嗎?回答是肯定的吧!那下次有機會我還帶你們來再次目睹麗江古城的風光!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20

  導遊對我們說,下雨天是拜訪麗江古城最好的天氣。可我卻偏愛淡淡的陽光斜斜地照進來,微微有些陰霾,卻並不潮溼的古城。

  古城的石板路是一種當地特有的五色石,乍看上去好象是用不同的彩色小瓷片拼成的,事實上它們天生就是如此。石板經過歲月的洗刷後變得光滑,鞋跟叩在上面,發出落寞而清脆的響聲。

  古城的河的像蘇州河那樣寬,可以容下小船和人,可以架得起那樣的石拱橋。那是一條條明澈晶瑩的小溪,溪裏的水草和石子都看得很清楚。淡淡的陽光射進去,跳出來,伴隨着那丁丁鼕鼕的流水聲,愉悅而明亮。

  古城的房子都是小小的,矮矮的,古色古香。黛青色的瓦片,窗臺上斜搭着的竹竿,帶木格子的門窗,矮矮的石階,門前擺的幾個做工樸拙的小竹椅,看了讓人感覺心裏靜靜的。有些屋子裏面賣些當地的特產,像柚木籽編的小包,柚木雕刻的小象,各種各樣美麗的扎染,銀製的首飾器皿,小巧而雅緻的東巴石,刻着納西族東巴文字的小木牌,還有當地人做的帶有濃郁的民族風味的木雕。流暢圓潤的線條,協調有致的色彩,讓人感覺古城人真的像古城的水一樣輕靈秀氣。

  古城的另一條小街上有很多家很古樸很漂亮的餐館和茶館。招牌上分別寫着漢字和東巴文字,屋內是原木的地板、原木的桌子、藤編的椅子,桌上還鋪着深藍色的扎染桌布,墜下長長的流蘇,充滿粗糙的溫情。坐在這裏,細啖一杯普洱茶,會是很好的享受。手中握着熱熱的茶杯,聞聞微風,聞聞陽光,你彷彿就能感受到古城特有的氣味:像你手中的普洱茶,醇厚而沁人。

  古城的四方街有人在彈奏東巴古樂。那樂曲初聽上去挺熱鬧,又是嗩吶,又是銅鑼,但是那調子裏卻有股說不出的蒼涼,悽婉得令人不忍卒聽。幾個穿着納西族服飾的老婦坐在小凳子上談笑,古銅色的臉上,咧開沒牙的嘴,笑容異常的甜美而淳樸。

  靜默着,呼吸着,體味着。如果你是個簡簡單單的人,古城就是那麼一箇恬然而質樸的地方,可以讓你挑着扁擔從從容容地走在落霞裏,可以讓你坐在屋前的竹椅上慢條斯理地品茗,可以讓你在暮年回首的時候,也能夠微笑着回想,自己生命中水一樣清純、蜜一樣甜美、茶一樣清香的歲月。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21

  大家好!我是你們遊覽麗江古城的導遊。我很高興能與大家共渡這快樂時光!我姓張。大家可以叫我張導遊。

  請大家跟我來。這裏是麗江古城。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麗江古城。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稱爲“保存最爲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麗江古城地處雲貴高原,海拔2400餘米,全城面積達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古城現有居民6200多戶,25000餘人。其中,納西族佔總人口絕大多數,有30%的居民仍在從事以銅銀器製作、皮毛皮革、紡織、釀造業爲主的傳統手工業和商業活動。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22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在美麗的麗江古城。我代表我們“神遊”旅行社誠摯地歡迎你們家到來。我是今日的導遊員,我的名字十分好記,徐悲鴻的“徐”,大家叫我小徐就行了。在今日的行程中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對小徐講,小徐時刻待命爲大家服務。

  大家是不是第一次到麗江來啊?(是!)好,我們此刻就去揭開麗江神祕的面紗。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與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爲“保存最爲完好的四大古城”。它位於麗江壩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獅子山,東南面臨數十里的良田闊野。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後裔、納西族的故鄉。

  親愛的遊客們看來今日我們這個團隊身體素質都十分棒啊,大家知不知我們此刻所處的位臵海拔有多高?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也就是說我們此刻在海拔2400米的地方。大家都沒有出現高原反應,十分好。走進大研鎮,大家有沒有發現大研鎮沒有城牆,據說因爲古代麗江世襲的統治者均姓木,若築城牆、木字加上框便成了“困”字、因而古城沒有城牆。我們走在麗江彩石鋪成的街道上能夠看見一座座古樸的民居,當地的居民以木石與泥土構築起美觀適用的住宅,融入了漢、白、藏民居的傳統,我們此刻看見的就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廂房與壁圍成的三合院。每房三間兩層,朝南的正房供長輩居住,東西廂房一般由下輩住用。房屋多檐下,裝飾一塊魚形或葉狀木片,名曰“懸魚”,以祈“吉慶有餘”。但在這樸素的民居中,也隱藏着一座宮殿,那就是木府大院,木府大院是一座仿紫禁城的納西宮廷式建築,能夠說得上是氣勢恢宏,然而那裏面住的不是慈禧,而是納西族的世襲統治者木府家族。城內早年依地下湧泉修建的白馬龍潭和多處井泉至今尚存,人們創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頭塘飲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順序而下,既科學又衛生。居民還以水洗街,只要放閘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順勢下泄,便可滌盡污穢,

  堅持街市清。

  古城,以江南水鄉般的美景,別具風貌的佈局及建築風格特色,被譽爲“東方威尼斯”,“高原姑蘇”等稱號。但古城沒有寒山寺的鐘聲,卻有着動聽優美的音樂。麗江納西人歷來重教尚文,許多人擅長詩琴書畫。在古城多彩的節慶活動中,除了民族歌舞和鄉土戲曲,業餘演奏的“納西古樂”最爲着名。我們一路走來都聽到了優美的音樂,大家肯定想不到這些樂曲都是由七八十歲的老人彈奏出來的吧?他們有“納西壽星樂團”的美譽。納西古樂中,最著名的是大型組曲“北石細裏”,據諧音俗稱“別時謝禮”,漢譯“白沙細樂”。白沙細樂相傳忽必烈當年南征過麗江,納西酋長麥良到渡口相迎,二人結爲知交。臨別時,忽必烈留下半支樂隊,他們與納西樂工共同創作的。

  聞名於世的麗江壁畫,分佈在古城及周圍15座寺廟內,這些明清壁畫,具有多種宗教及各教派資料融合併存的突出特點。遺存於麗江白沙村大寶積宮的大型壁畫《無量壽如來會》,把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繪在一齊,反映了納西族宗教文化的特點。

  請大家往麗江城的西北看,我們能夠看到一座雄偉的雪山,這座山叫做“玉龍山。”主峯海撥5596米,雪山終年積雪,至今尚未被人類征服,還是一座處女峯。在納西族的傳說中,玉龍山是“三朵神”的化身,所以在納西人心目中玉龍山是一座神山。玉龍山上不僅僅有奇特的雪景,因其山體氣候的垂直分佈,植被和自然景觀也極其豐富。雪山下有草甸,犛牛在廣闊的原始森林旁悠然散步,遠處的木屋裏不時傳出納西姑孃的歌聲,冰川,峽谷,瀑布,還有漫山的杜鵑花,玉龍山能夠被稱爲世外桃源啊!

  可是,玉龍雪山不輕易被人看到她白雪皚皚的頂峯,因爲她很容易被雲霧遮住,僅有當太陽出來時,纔會打開讓您一睹芳容,但很快又沒有了。

  在玉龍雪山景區內,從雲杉坪索道處往下步行幾百米便能夠到白水河。白水河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犛牛,遊客朋友們注意這些犛牛不是免費的,同它合影或騎行,每次收費10元。白水河的對面有一塊草坪,它叫做雲杉坪。杉坪納西語稱“吾魯遊翠閣”,意爲“玉龍山中的殉情之地”。

  玉龍山的一側有一箇巨大的峽谷,虎跳峽,又稱“金沙劈流”。金沙江穿峽而過,江面險窄,最窄處僅有30米,相傳老虎能一躍過江,故稱“虎跳峽”。全峽長約16公里,高差3900米,全長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有18個險灘錯落排列在峽谷中,平均不到一里就有一箇。浪濤翻卷,勝過著名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爲世界最深的峽谷之一。此外在虎跳峽沿江的巖壁上,有12個珍貴的古巖畫魚,使這條世界大峽谷又添奇觀。如果能穿夠越這樣一條峽谷,所有的驚險,壯闊,山川的秀美及困難都經歷了,那麼世界上就沒有什麼好畏懼的了。

  好了,我們此刻去下一個景點。位於麗江城西8千米處有一箇高原湖泊,也是麗江縣境內最大的湖泊,“拉什海”。山水相映,碧翠環抱是它的特徵,拉市海每年都引來越冬的水鳥,有調查顯示,這片水域每年有3萬隻左右的水鳥來此越冬,其中包括斑頭雁、中華秋沙鴨、黑頸鶴、天鵝、白鷺等57種鳥類和珍稀瀕危鳥類。那裏已建立了包括拉市海在內的4個高原溼地自然保護區。那裏是候鳥的樂園。

  拉什海旁邊的這條古路叫做啊“茶馬古道”,是過去交通不便時,商人販運茶葉鹽巴去藏區換毛皮等物的地方。走在茶馬古道上必須經過一箇古鎮,束河古鎮,它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是納西族從農耕禮貌向商業禮貌過渡的活標本,古鎮核心保護區面積約一平方公里,有1000多戶人家,3000多人。束河,即是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依山傍水,建立於明代萬曆年間的大石橋,大覺宮,至今還保存完好,這些多元的文化景觀,都是麗江古城的補充與延伸。

  如果說麗江古城已變成越來越熱鬧的城市的話,束河古鎮就能夠說是一箇真正寧靜的世外山村。

  剛纔我們看過了高原湖泊–拉什海,俗話說“好事成雙”,美景更是成雙成對的出現,此刻我們來看看拉什海大的“妹妹”,瀘沽湖。瀘沽湖因當地摩梭語稱“落水”爲“瀘沽”,因而得名。瀘沽湖總面積77700餘畝,最深處達90米,爲雲南省第二深水湖。那裏的人們都說瀘沽湖是天堂滴下的雨露,一天之中變幻無窮,日出時分,湖水是舍紅的,太陽冉冉升起,周圍山川倒映其中,湖水又變成了翠綠的,夕陽西下,風平浪靜,湖水又變成了墨綠色的,到了晚上,天上星星閃動,湖面更是波光粼粼。

  瀘沽湖四周崇山峻嶺,一年有三個月以上的積雪期。瀘沽湖森林資源豐富,風光秀美,青山四合。獨木舟是湖區主要交通工具。瀘沽湖畔居住着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母系社會的生活方式,男不娶,女不嫁,各自居住母家,家中以“母親”爲首,以“女性”爲主,是神奇的“東方女兒國“,過去有許多遊客對這樣的婚俗很好奇,便追着摩梭人問,其實這是對她們的不尊重,小徐當然相信這樣的事情不會在我們的隊伍裏出現。

  (我看今日我們這個團隊裏有幾位男士,請問你們看過三國演義嗎?好的,那麼明白諸葛亮“五月渡瀘”的故事發生在哪裏嗎?沒錯就是麗江。)萬里長江從青藏高原南下,其上游金沙江到了麗江縣石鼓鎮,突然掉頭北轉,構成了V形的大灣,這就是著名的長江第一灣。那裏水流很急,地理位臵十分重要,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忽必烈就是從那裏南下,恢復的大理,紅二方面軍也是從那裏渡江北上。但由於江面寬闊,看過去江水平緩如鏡。江灣兩岸綠柳依依,白雲藍天下羣山隱隱,不遠處就是整齊劃一的田原、炊煙裊裊的村鎮,在這樣一片高原上竟有如江南水鄉一般的景緻,讓人嘖嘖稱奇。長江第一灣不僅僅是麗江的重要風景名勝區,並且是進入老君山景區的咽喉重地。

  既然提到了老君山風景區我們必須得去看一看,爲什麼叫老君山呢?相傳那裏是太上老君是煉丹的地方。從萬里長江第一灣,溯江而上,就到了被譽爲“滇省衆山之祖”的老君山。九十九龍潭、丹霞地貌、黎明被稱爲該風景區三絕。常言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難道聖賢就沒有犯錯的嗎?傳說太上老君煉丹經過此地時誤落寶鏡,構成山頂99個清潭子,捱了玉皇大帝一頓臭罵。但99個清潭到今日演化成個清澈見底的龍潭,對於我們來說可是好事啊!再說黎明,難不成是因大明星黎明而得名嗎?開個玩笑!黎明之奇在於那裏的太陽一天三次升起又三次落下。因爲那裏有三座異形高峯前後相錯,並且一峯比一峯高,每年農曆冬至日前後約兩個月時間裏,每一天上午約八點半,太陽從第一座山峯右腰部升起,緩緩向右上爬升,約半小時後隱入第二座山峯後,這時剛剛纔迎來“日出”的黎明街立刻又“日落”,一會兒,太陽第二次從第二座山峯右側升出,半小時後又隱入山峯後,再過半小時後太陽第三次從第三座山峯右側上部升起。短短時間看到三次“日出”、“日落”,這種輝煌壯麗的奇景,也許僅有在黎明這個地方,才能領略得到。麗江老君山丹霞地貌區

  丹霞風光不僅僅分佈廣,面積大,並且山體壯觀、景色絢麗、發育典型,具有頂平、身陡、麓緩的明顯特點。相當於1.4個廣東丹霞山,是國內面積最大、發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

  康熙微服私訪記裏有個石頭記,麗江卻有個石頭城,他就是寶山石頭城。歷史上把那裏稱作是“百戶人家一石居”,爲什麼有這麼一說呢?如果不是我們今日親眼所見,也許永遠想不到108戶人家在一塊麪積僅0.5平方公里的天然巨石上生活。進入城內,依石而建的人家瓦頂毗鄰,按“五橫三縱”的自然格局分佈,房子的柱子,房檐取自自然之石,不足爲奇,奇的是屋裏的,桌,竈,牀,甚至舀水的慄瓜都是用天然石料改造而成的。寶山石城還有一箇奇特的洞穴,“滴血求子洞”洞內泉水常年不斷,泉水乳白色,那裏的人們都說如果婚後不離的或只生女不生男的,滴一滴血,便可靈驗。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我們的旅程到那裏就結束了,感激大家對小徐本次工作的支持。小徐有什麼不足之處還期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預祝大家歸途愉快。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23

  大家好,我是你們在麗江古城遊覽的導遊,很榮幸能和大家一起體會古城的古老與神祕。我姓X,名,你們可以稱呼我小X,也可以叫我X導。

  現在,請大家跟我來,你們看,我們面前這幅地圖,這塊像碧玉大硯似的城樓就是我們中外聞名的麗江古城了,所以我們的古城又稱爲“大研鎮”,始建於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了,清末民初就已成爲滇西北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古城內居住的大部分居民是納西族,除此之外還有藏族、漢族、彝族等。我們納西族以胖爲美,女士被叫作“胖金妹”,男士稱爲“胖金哥”,過去“胖金哥”們除了“琴棋書畫菸酒茶”之外,別的事都由女人去辦。所以麗江被稱爲男人的天堂。大家也可以依此互稱。

  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古城的南城門,城口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那一雙水車了,有人說它們是母子水車,也有人說它是情人水車。請看水車後面,這裏就是江於1999年題詞的照壁。

  我們的古城崇尚依水而居,隨意在城中行走,你都可以看到“小橋、流水、人家”的景緻,依水而行,你會到達著名的四方街,還有酒吧一條街,如果有時間,你可以去四方街購買雲南的特產,也可以去美食街和酒吧一條街看看電視劇“北京青年”的拍攝場地。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古城統治者——木王爺的府邸,因爲“木”字加“口”就變成了“困”,所以木王爺沒有在古城外修城牆。古城是按道教的八卦設計的,如果各位在城裏迷了路,只要按照“順水進城,逆水出城”的方法走,就一定不會出錯了。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就帶領大家到這裏,下面的時間留給各位自行遊覽,如果你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撥打我的電話,希望這次的麗江之行能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謝謝大家!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24

  好了,現在大家跟我進古城看看。

  麗江古城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濃烈人文氣息的小城。

  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鋪的大多都是紅色角礫岩,雨季不會泥濘、旱季也不會飛灰,石上花紋圖案自然雅緻。看,光滑潔淨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結構的房屋、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25

  Chers amis,

  Bienvenue à Venise, la vieille ville de Lijiang.

  L’ancienne ville de Lijiang est située au milieu du barrage de Lijiang sous la montagne de neige Yulong. La ville couvre une superficie de 3,8 kilomètres carrés et a une population permanente d’environ 30 000 habitants, dont plus de 16 900 Naxi.Parce qu’il est entouré de montagnes vertes, l’eau bleue de la ville est comme une grande Encre de jade et s’appelle “Dayan Town”.C’est la seule ville historique et culturelle chinoise qui n’a pas de mur, avec les montagnes environnantes comme barrière naturelle.On dit que c’est parce que les dirigeants héréditaires de Lijiang ont le nom de famille Mu, le mur de construction de la ville doit être comme des caractères en bois encadrés, et devenir le mot “piège”, le chef du clan Mu en raison du tabou et ne pas construire le mur de la ville antique est une ville célèbre avec de beaux paysages, une longue histoire et une culture splendide. C’est aussi la ville antique la plus intacte et la plus de style Naxi rare en Chine.Le nom Naxi de l’ancienne ville de Lijiang est “yixi Zhi”, ce qui signifie la ville marchande dans la baie de Jinsha River, aussi appelé “Gong benzhi”, ce qui signifie la ville marchande de l’entrep?t, de sorte que nous pouvons savoir qu’il a été développé pour s’engager dans l’économie et le commerce.Logiciel de groupe de guides touristiques

  La ville antique a été construite à la fin de la dynastie Song du Sud et a une histoire d’environ 800 ans.Les dynasties passées ont été le Centre des échanges politiques et militaires dans le nord – ouest du Yunnan et les échanges économiques et culturels entre les nationalités Naxi, Han et tibétaine.Au début de la dynastie Yuan, Kublai Khan s’est rendu à Dali dans le Sud, a traversé la rivière gesac et est entré dans la rivière Lijiang. Il a été formé par la garnison dans la zone de la vieille ville, et a laissé de nombreux noms de lieux Naxi pertinents.Au début de la dynastie Ming, la construction de rues dans la vieille ville et le commerce de bazar ont pris forme, et à la fin de la dynastie Ming, il y avait une scène prospère.Xu xiake, un voyageur célèbre de la dynastie Ming en Chine, a écrit dans les voyages de Lijiang que “la beauté du Palais, le roi proposé”, “la communauté résidentielle, le rapport Zhi”, qui est un vrai portrait du paysage florissant de la ville antique de Lijiang à cette époque.Parce que l’ancienne ville est située dans le Yunnan, le Sichuan et le Tibet, c’est la ville importante de l’ancienne route du cheval de thé historique.Depuis la dynastie Qing, les voyages d’affaires se sont multipliés et les échanges de gangs de rue se sont poursuivis, ce qui en fait une importante station de transit ville antique de Lijiang a été classée ville historique et culturelle nationale par le Conseil d’?tat en 1986 et patrimoine mondial par l’UNESCO en 1997 en raison de la concentration de l’essence de la culture Naxi et de la préservation complète du style historique formé depuis les dynasties Song et yuan.En parlant de cela, vous pourriez vous demander, que voyez – vous principalement dans l’ancienne ville de Lijiang?Nous pouvons escalader la rivière pour voir l’eau, peut marcher dans la rue à l’h?pital, peut également entrer dans la ville pour traverser le pont, voir la disposition de la ville antique.

  Chers amis, nous sommes maintenant à l’entrée de la vieille disposition de l’ancienne ville peut être considérée comme une veine d’eau, avec la tendance rivière yuhe est divisée en rivière Ouest, rivière moyenne et rivière est. Dans la ville antique, elle est divisée en plus d’affluents qui traversent les rues et les ruelles et traversent les murs pour entrer dans les maisons.Si l’un de vos amis s’est égaré dans la vieille ville, rappelez – vous: Entrez dans l’eau, sortez contre l’eau.

  Maintenant, s’il vous pla?t, suivez – moi le long de la rue Xinhua sur la rive ouest de la rivière pour entrer dans la vieille ville!

  Les trois montagnes dans l’aménagement de la ville antique sont reliées par l’écran et le Sichuan. Le système d’eau utilise les trois rivières traversant la Ville, l’eau courante de la famille, l’aménagement des canaux et des canaux dans l’aménagement de la rue et le style de “Qu, you, Narrow, and da”. L’art de conception de la montagne et de l’eau et l’agencement des b?timents sont extrêmement rares dans les villes antiques existantes en Chine. C’est le résultat de la recréation des ancêtres Naxi selon la tradition nationale et l’environnement.

  Chers amis, voici Sifang Street.

  Situé au c?ur de la vieille ville, Sifang Street est une petite place trapézo?dale ouverte d’environ 400 mètres carrés entourée de pavés bien entretenus.On dit que le chef du clan Mu a fait imiter son sceau et l’a pavé de pierres à cinq fleurs, ce qui signifie qu’il a rassemblé des dizaines de magasins et de magasins autour de la place.Toutes sortes de marchandises ont été rassemblées ici à travers l’ancienne route Tea Horse de toutes les directions, et d’ici à toutes les directions.C’est l’ancienne route Tea Horse qui a créé la splendeur de la rue Sifang, faisant de l’ancienne ville de Lijiang une ville de marché importante sur l’ancienne route Tea Horse dans le nord – ouest du Yunnan.

  Les rues et les ruelles de l’ancienne ville sont pavées de pierres de brèche rouge, sans poussière ni eau.Après de nombreuses années et mois d’abrasion des marches, lisse et propre, après de fortes pluies, montrant des marques colorées, les gens locaux l’appellent “pierre à cinq fleurs”.

  Dans la rue Sifang, il y a encore l’ancien dispositif de nettoyage des rues par l’eau de la rivière, qui peut nettoyer régulièrement les rues et garder la ville propre, ce qui est très facile.Il y a une porte mobile sur la rivière Ouest à l’ouest de la rue Sifang, qui utilise la différence de hauteur entre la rivière Ouest et la rivière est pour drainer l’eau pour rincer le marché et la rue. Les résidents aiment également utiliser des seaux pour pomper l’eau pour rincer la rue wuhuashi devant la porte.

  Le point culminant à l’ouest de Sifang Street est kokong Fang, qui est un b?timent de porte de trois étages avec un style unique. Il a été construit pour la famille Yang dans cette ruelle.Au cours des 180 années qui se sont écoulées entre la première année de Yongzheng et l’abolition de l’examen impérial à la fin de la dynastie Qing, Lijiang a produit plus de 60 personnes et 7 érudits.Il n’est pas surprenant que “One gate and three examples” ait été construit dans les plaines centrales avec une culture développée, mais c’est un grand plaisir avec un effet sensationnel dans la région frontalière minoritaire de Lijiang, qui a longtemps été gouvernée par le chef de la préfecture. Par conséquent, le Gouvernement et le peuple ont fait don de fonds pour construire l’atelier kokong ici.

  La chose la plus étrange dans l’architecture de la vieille ville de Lijiang est que les planificateurs de la construction urbaine ont habilement appelé l’eau claire de Yuquan.Quand l’eau de source coulait sous le double pont en pierre à la tête de la ville.Les gens divisent l’eau de source en trois, traversant les rues et les ruelles, comme les méridiens du corps humain.L’eau de source coule dans des milliers de familles dans toute la Ville, ce qui crée le style unique de “l’eau de source coule devant les familles, et les saules balayent les avant – toits”.L’eau, non seulement fait de la ville antique de Dayan une nouvelle vitalité, mais devient aussi une belle vue de la ville antique de Dayan.

  Quand il y aura de l’eau dans la Ville, il y aura des ponts.Une pierre traversant le canal, c’est – à – dire une famille, l’eau autour de la maison des gens, naturellement partout sur le pont et la route d’accè vieille ville de Lijiang est à la fois une ville ancienne et une ville de pont.Il y a plus de 300 ponts dans la vieille ville de Lijiang.L’ancienne route, le petit pont et l’eau courante constituent l’environnement résidentiel paisible de la vieille ville de Lijiang.Tout cela ajoute à la “Venise de Chine” Une splendeur rustique.

  Chers amis, l’endroit que nous allons visiter est le manoir en bois, le manoir en bois est le “grand jardin” de la culture de la vieille ville de Lijiang.

  Le chef du clan Naxi Mu a connu 470 ans dans les 3 dynasties Yuan, Ming et Qing. Il a été appelé “conna?tre les poèmes et les livres, et garder l’étiquette”.Le Manoir en bois était à l’origine le Bureau du chef du peuple Lijiang, Xu xiake a soupiré le manoir en bois “la beauté du Palais, destiné au roi.”Le Manoir Mufu a été reconstruit au printemps 1998 après avoir été endommagé par la guerre et les troubles, et un musée de la vieille ville a été créé dans le manoir.

  Le Manoir en bois restauré et reconstruit couvre une superficie de 46 Mu. Il s’assoit à l’Ouest et à l’Est. Le long de l’axe central, il y a 15 b?timents, dont le manoir Zhongyi, le manoir Yimen, l’ancienne salle du Conseil, le manoir wanjuan, le manoir Dharma, le manoir guangbi, le manoir Yuyin et le manoir Sanqing. Il y a 162 b?timents, grands et petits. Il y a 11 plaques accordées par plusieurs générations d’empereurs accrochées dans le Bureau du Gouvernement. Il est écrit “loyauté” et “loyauté envers le pays”.Le Manoir du bois est divisé en deux chambres, de la porte de l’instrument à l’intérieur de la salle du Conseil, des rouleaux, de la salle du Dharma.C’est la Cour avant, c’est – à – dire la Cour principale, tandis que le jardin de jade et la tour de lumière bleue, la tour vocale, la salle Sanqing et d’autres sont la cour arrière.

  Les mots “ciel, pluie et parfum” dans le grand livre de l’atelier de cartes en bois sont l’homonyme de “lecture” en langue Naxi, reflétant l’enthousiasme de la nation Naxi pour le respect de la connaissance.

  L’arche Zhongyi est également connue sous le nom d’arche de pierre. L’architecture de sculpture de Pierre exquise est bien connue de loin et de près. Il y a un dicton populaire pour “Trois temples de pagode Dali, l’arche de Pierre Lijiang”.

  La salle du Conseil est majestueuse et est l’endroit où les chefs de département discutent de l’administration.

  La Tour guangbi est la porte du jardin arrière, appelée “Jia dianxi” dans l’histoire.

  La Tour Yuyin est l’endroit où les chefs re?oivent des ordres sacrés et des fêtes de chant et de danse.

  La salle Sanqing est le produit de l’adoration du tao?sme par le chef du clan Mu.

  Mufu est un magnifique jardin d’art architectural, qui reflète pleinement le style architectural des plaines centrales de la dynastie Ming, tout en préservant la simplicité et la rugosité des b?timents des plaines centrales de la dynastie Tang et Song.

  Visitez l’ancienne ville de Lijiang, ne manquez pas d’écouter la musique ancienne de musique antique Naxi, connue à l’étranger sous le nom de “musique perdue en Chine”, se compose de “Baisha fine Music” et “Lijiang Dongjing Music”, dont la valeur réside dans le fait qu’elle conserve miraculeusement une partie de la musique poétique perdue depuis les dynasties Tang et Song.Après des centaines d’années de développement et de changement, la musique antique Naxi a formé un style unique de mélange de la musique Han et Naxi, avec une forte couleur folklorique nationale.Vivre dans la vieille ville de Lijiang, le meilleur arrangement pour la nuit est d’écouter la musique antique de xianasi.

  Nager ici, tout le monde à l’ancienne ville peut être considéré comme une bénédiction oculaire, le reste du temps pour vous de libre circulation.J’espère que tout le monde pourra s’amuser, manger confortablement et dormir en paix.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26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遊覽麗江古城的導遊。我很高興能與大家共渡這快樂時光!我姓張。大家可以叫我張導遊。

  請大家跟我來。這裏是麗江古城。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麗江古城。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稱爲“保存最爲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麗江古城地處雲貴高原,海拔2400餘米,全城面積達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古城現有居民6200多戶,25000餘人。其中,納西族佔總人口絕大多數,有30%的居民仍在從事以銅銀器製作、皮毛皮革、紡織、釀造業爲主的傳統手工業和商業活動。

  好了,現在大家跟我進古城看看。

  麗江古城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濃烈人文氣息的小城。

  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鋪的大多都是紅色角礫岩,雨季不會泥濘、旱季也不會飛灰,石上花紋圖案自然雅緻。看,光滑潔淨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結構的房屋、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

  前面就是古城中心的四方街了。這裏工藝品琳琅滿目。人氣興旺。來古城沒有不來四方街的。位於古城與新城交界處的大水車是麗江古城的標誌,古城大水車旁有一塊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歡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納西淨地》是較爲出名的歌曲之一。現在給大家十分鐘拍個照吧,你一定感覺很好的!

  在麗江古城區,修建有橋樑354座,其密度爲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橋樑的形制多種多樣,較著名的有鎖翠橋、大石橋……

  古城內的木府原爲麗江世襲土司木氏的衙署。五鳳樓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樓高20米。因其建築形制酷似五隻飛來的綵鳳,故名“五鳳樓”。這裏還有白沙民居建築、羣束河民居建築羣……一會大家自由參觀吧。

  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古樸自然。城市佈局錯落有致,既具有山城風貌,又富於水鄉韻味。麗江民居既融和了漢、白、彝、藏各民族精華,又有納西族的獨特風采,很獨特吧!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祝大家旅愉快!再見!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27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歡迎大家來到麗江,麗江是一片美麗的土地,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麗江古城,這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歷史。

  麗江古城建設於宋末元初,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曆史了。

  麗江古城以四方街爲中心,向四面發散出無數的.街道,形成了網狀佈局,每條街道上面都有小橋,小橋兩邊都住着人家,橋下有潺潺的流水.

  這一條條的溪流,都是從終年積雪的玉龍雪山上滲透到黑龍潭中形成的。

  古城的街道是由五花石鋪砌而成的,色彩斑斕,這些街道旁有叮叮噹噹敲打着銀器的小店,有掛着水一樣碧綠的 翡翠玉器店,還有售賣東巴象形文字的字畫店。

  麗江還有豐富的民族風彩,他們服飾色彩豔麗,名具特色,食物不僅美味可口,而且還種類頗多,令人垂延三尺。

  麗江最主要的民族是納西族,在納西族,每個家庭血統按母系計算,財依母系繼承,婦女在家庭中和社會上享有崇高地位,被稱爲摩梭人,就是納西族的一支,可見納西族是個重女輕男 的獨特民族。

  麗江古城這一高原上的明珠,是不是讓你流連忘返呢?感謝大家的觀賞。如果喜歡這裏的話,以後常來啊!

關於麗江古城導遊詞 篇28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在美麗的麗江古城。我代表我們“神遊”旅行社誠摯地歡迎你們家到來。我是今天的導遊員,我的名字非常好記,徐悲鴻的“徐”,大家叫我小徐就行了。在今天的行程中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對小徐講,小徐時刻待命爲大家服務。

  大家是不是第一次到麗江來啊?(是!)好,我們現在就去揭開麗江神祕的面紗。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與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爲“保存最爲完好的四大古城”。它位於麗江壩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獅子山,東南面臨數十里的良田闊野。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後裔、納西族的故鄉。

  親愛的遊客們看來今天我們這個團隊身體素質都非常棒啊,大家知不知我們現在所處的位臵海拔有多高?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在海拔2400米的地方。大家都沒有出現高原反應,非常好。走進大研鎮,大家有沒有發現大研鎮沒有城牆,據說因爲古代麗江世襲的統治者均姓木,若築城牆、木字加上框便成了“困”字、因而古城沒有城牆。我們走在麗江彩石鋪成的街道上可以看見一座座古樸的民居,當地的居民以木石與泥土構築起美觀適用的住宅,融入了漢、白、藏民居的傳統,我們現在看見的就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廂房與壁圍成的三合院。每房三間兩層,朝南的正房供長輩居住,東西廂房一般由下輩住用。房屋多檐下,裝飾一塊魚形或葉狀木片,名曰“懸魚”,以祈“吉慶有餘”。但在這樸素的民居中,也隱藏着一座宮殿,那就是木府大院,木府大院是一座仿紫禁城的納西宮廷式建築,可以說得上是氣勢恢宏,然而這裏面住的不是慈禧,而是納西族的世襲統治者木府家族。 城內早年依地下湧泉修建的白馬龍潭和多處井泉至今尚存,人們創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頭塘飲水、

  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順序而下,既科學又衛生。居民還以水洗街,只要放閘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順勢下泄,便可滌盡污穢,保持街市清。

  古城,以江南水鄉般的美景,別具風貌的佈局及建築風格特色,被譽爲“東方威尼斯”,“高原姑蘇”等稱號。但古城沒有寒山寺的鐘聲,卻有着動聽優美的音樂。麗江納西人歷來重教尚文,許多人擅長詩琴書畫。在古城多彩的節慶活動中,除了民族歌舞和鄉土戲曲,業餘演奏的“納西古樂”最爲着名。我們一路走來都聽到了優美的音樂,大家肯定想不到這些樂曲都是由七八十歲的老人彈奏出來的吧?他們有“納西壽星樂團”的美譽。納西古樂中,最著名的是大型組曲“北石細裏”,據諧音俗稱“別時謝禮”,漢譯“白沙細樂”。白沙細樂相傳忽必烈當年南征過麗江,納西酋長麥良到渡口相迎,二人結爲知交。臨別時,忽必烈留下半支樂隊,他們與納西樂工共同創作的。

  聞名於世的麗江壁畫,分佈在古城及周圍15座寺廟內,這些明清壁畫,具有多種宗教及各教派內容融合併存的突出特點。遺存於麗江白沙村大寶積宮的大型壁畫《無量壽如來會》,把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繪在一起,反映了納西族宗教文化的特點。

  請大家往麗江城的西北看,我們可以看到一座雄偉的雪山,這座山叫做“玉龍山。”主峯海撥5596米,雪山終年積雪,至今尚未被人類征服,還是一座處女峯。在納西族的傳說中,玉龍山是“三朵神”的化身,所以在納西人心目中玉龍山是一座神山。玉龍山上不僅有奇特的雪景,因其山體氣候的垂直分佈,植被和自然景觀也極其豐富。雪山下有草甸,犛牛在廣闊的原始森林旁悠然散步,遠處的木屋裏不時傳出納西姑孃的歌聲,冰川,峽谷,瀑布,還有漫山的杜鵑花,玉龍山可以被稱爲世外桃源啊!

  但是,玉龍雪山不輕易被人看到她白雪皚皚的頂峯,因爲她很容易被雲霧遮住,只有當太陽出來時,纔會打開讓您一睹芳容,但很快又沒有了。

  在玉龍雪山景區內,從雲杉坪索道處往下步行幾百米便可以到白水河。白水河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犛牛,遊客朋友們注意這些犛牛不是免費的,同它合影或騎行,每次收費10元。白水河的對面有一塊草坪,它叫做雲杉坪。杉坪納西語稱“吾魯遊翠閣”,意爲“玉龍山中的殉情之地”。

  玉龍山的一側有一箇巨大的峽谷,虎跳峽,又稱“金沙劈流”。 金沙江穿峽而過,江面險窄,最窄處僅有30米,相傳老虎能一躍過江,故稱“虎跳峽”。 全峽長約16公里,高差3900米,全長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有18個險灘錯落排列在峽谷中,平均不到一里就有一箇。浪濤翻卷,勝過著名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爲世界最深的峽谷之一。此外在虎跳峽沿江的巖壁上,有 12個珍貴的古巖畫魚,使這條世界大峽谷又添奇觀。如果能穿夠越這樣一條峽谷,所有的驚險,壯闊,山川的秀美及困難都經歷了,那麼世界上就沒有什麼好畏懼的了。

  好了,我們現在去下一個景點。位於麗江城西8千米處有一箇高原湖泊,也是麗江縣境內最大的湖泊,“拉什海”。山水相映,碧翠環抱是它的特徵,拉市海每年都引來越冬的水鳥,有調查顯示,這片水域每年有3萬隻左右的水鳥來此越冬,其中包括斑頭雁、中華秋沙鴨、黑頸鶴、天鵝、白鷺等57種鳥類和珍稀瀕危鳥類。這裏已建立了包括拉市海在內的4個高原溼地自然保護區。這裏是候鳥的樂園。

  拉什海旁邊的這條古路叫做啊“茶馬古道”,是過去交通不便時,商人販運茶葉鹽巴去藏區換毛皮等物的地方。走在茶馬古道上必須經過一箇古鎮,束河古鎮,它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是納西族從農耕文明向商業文明過渡的活標本,古鎮核心保護區面積約一平方公里,有1000多戶人家,3000多人。 束河,即是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依山傍水,建立於明代萬曆年間的大石橋,大覺宮,至今還保存完好,這些多元的文化景觀,都是麗江古城的補充與延伸。

  如果說麗江古城已變成越來越熱鬧的城市的話,束河古鎮就可以說是一箇真正寧靜的世外山村。

  剛纔我們看過了高原湖泊–拉什海,俗話說“好事成雙”,美景更是成雙成對的出現,現在我們來看看拉什海大的“妹妹”, 瀘沽湖。瀘沽湖因當地摩梭語稱“落水”爲“瀘沽”,因而得名。瀘沽湖總面積77700餘畝,最深處達90米,爲雲南省第二深水湖。這裏的人們都說瀘沽湖是天堂滴下的雨露,一天之中變幻無窮,日出時分,湖水是舍紅的,太陽冉冉升起,周圍山川倒映其中,湖水又變成了翠綠的,夕陽西下,風平浪靜,湖水又變成了墨綠色的,到了晚上,天上星星閃動,湖面更是波光粼粼。

  瀘沽湖四周崇山峻嶺,一年有三個月以上的積雪期。瀘沽湖森林資源豐富,風光秀美,青山四合。獨木舟是湖區主要交通工具。瀘沽湖畔居住着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母系社會的生活方式,男不娶,女不嫁,各自居住母家, 家中以“母親”爲首,以“女性”爲主,是神奇的“東方女兒國“ ,過去有許多遊客對這樣的婚俗很好奇,便追着摩梭人問,其實這是對她們的不尊重,小徐當然相信這樣的事情不會在我們的隊伍裏出現。

  (我看今天我們這個團隊裏有幾位男士,請問你們看過三國演義嗎?好的,那麼知道諸葛亮“五月渡瀘”的故事發生在哪裏嗎?沒錯就是麗江。)萬里長江從青藏高原南下,其上游金沙江到了麗江縣石鼓鎮,突然掉頭北轉,形成了V 形的大灣,這就是著名的長江第一灣。這裏水流很急,地理位臵十分重要,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忽必烈就是從這裏南下,恢復的大理,紅二方面軍也是從這裏渡江北上。但由於江面寬闊,看過去江水平緩如鏡。江灣兩岸綠柳依依,白雲藍天下羣山隱隱,不遠處就是整齊 劃一的田原、炊煙裊裊的村鎮,在這樣一片高原上竟有如江南水鄉一般的景緻,讓人嘖嘖稱奇。長江第一灣不僅是麗江的重要風景名勝區,而且是進入老君山景區的咽喉重地。

  既然提到了老君山風景區我們必須得去看一看,爲什麼叫老君山呢?相傳這

  康熙微服私訪記裏有個石頭記,麗江卻有個石頭城,他就是寶山石頭城。 歷史上把這裏稱作是“百戶人家一石居”,爲什麼有這麼一說呢?如果不是我們今天親眼所見,也許永遠想不到108戶人家在一塊麪積僅0.5平方公里的天然巨石上生活。進入城內,依石而建的人家瓦頂毗鄰,按“五橫三縱”的自然格局分佈,房子的柱子,房檐取自自然之石,不足爲奇,奇的是屋裏的,桌,竈,牀,甚至舀水的慄瓜都是用天然石料改造而成的。寶山石城還有一箇奇特的洞穴,“滴血求子洞”洞內泉水常年不斷,泉水乳白色,這裏的人們都說如果婚後不離的或只生女不生男的,滴一滴血,便可靈驗。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我們的旅程到這裏就結束了,感謝大家對小徐本次工作的支持。小徐有什麼不足之處還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預祝大家歸途愉快。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