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西雙版納導遊詞(通用5篇)

介紹西雙版納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來到着名的傣族聚居區,橄欖壩,我是大家今天行程的導遊,今天我將帶領大家遊覽頗具少數民族特色的着名旅遊景區——西雙版納傣族園,希望我能讓大家滿意。

  傣族園並不是一箇人造的景區,而是在原來的曼將、曼春滿、曼聽、曼乍、曼噶5個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組成的基礎上,興建的人與自然文景區。景區面積339公頃,南臨瀾滄江,北依龍得湖。這5個村寨現有居民326戶1536人,他們世世代代都是以農耕爲業,創造和傳承了燦爛的本民族優秀文化。在這裏可以充分瞭解傣族悠久的歷史文化,接觸神祕的南傳上座部佛教文化、可以體驗濃郁的傣家生活習俗,觀賞傳統的手工藝製作、民間歌舞等多姿多彩的文化藝術,也可以盡情去參與到歡樂的潑水節中。

  我們參觀的第一個村寨叫曼將。傣語曼,即寨子之意;將,是指篾圈或篾套,專用於搬抬大石頭,曼將即“篾套寨”。大家看這些原滋原味的傣家竹樓就是傳統的傣族民居,屬於幹欄式建築,分上下兩層,下層用於堆放雜物、停放車輛和關牲口,上層是住人的。從前這兒還是一片森林,常有野獸出沒,住在樓上可以防止野獸侵犯,並且可以防潮防震。

  現在,我帶大家去傣家參觀做客,大家注意,進屋之前要脫鞋;傣家人行禮之後,各位要在胸前雙掌合十,微微彎腰,答禮致謝。

介紹西雙版納導遊詞 篇2

  行走在20餘米高之上,把雨林踩在腳下堪輿望天樹媲美,這纔是真正體現了挑戰自我的、自強不息的勇士精神!

  來到版納,最令人心動的就是那成片的竹林以及掩影在竹林中的一座座美麗別緻的竹樓。從外形上看,它像開屏的金孔雀,又似鶴然起舞的美麗少女,美麗的景緻讓人恍然如在夢中。

  一棵一棵高聳入天的大樹,巨大的樹冠,濃蔭四布、遮天蔽日,像一把一把的大傘,樹屋就蓋在這些粗大的樹幹上“樹上旅館”裏。

  入夜,隨着最後一屢陽光消失,林中漸漸暗下來,螢火蟲帶着微弱的亮光飛來飛去,好像是森林的衛士,與你做伴;聆聽嘩嘩溪流進入夢鄉……

  旅行中沒有一箇地方能夠比尋找一段即將被時間湮沒的道路更具有吸引力,何況它在一箇如此神祕的區域上,曾經承載着商業、軍事、王朝的興衰往事。

  茶馬古道歷史悠久,蘊含瞬息萬變的景觀和豐厚的人文內涵,從來就不缺乏吸引人們的理由。西雙版納是普洱茶原產地,是雲南茶馬古道的起點區域。

介紹西雙版納導遊詞 篇3

  大家看着樓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是房東地位的象徵,級數越多地位越高,土司家的樓梯一般在9級以上。樓上分爲三個部分:陽臺、客廳、和臥室。客廳和廚房是一箇大的通間,這根柱子是吉祥柱,據說摸一下可以帶來好運!柱子加工成多面體,是爲了防止毒蛇順着柱子爬入房內。和客廳一牆之隔的就是臥室,這是不允許外人蔘觀的。因爲傣族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相信人有靈魂,一家人的靈魂就關在臥室裏,如果外人打開了門,就驚動了靈魂。進入臥室有兩扇門,靠裏面的門是供老年人出入的,靠樓梯的門是供年輕人出入的。臥室裏面是一箇通間,傣家人隔帳不隔牆,代表全家人的心永遠相通,沒有隔閡,只是以顏色來區分:老年人用黑色蚊帳,新婚夫婦用紅色蚊帳,年輕人用白色蚊帳。臥室裏有根大柱是昇天柱,平時家裏人不得隨便靠在上面,也不能掛雜物,只有當家中的老人死後才能將遺體靠在這根柱旁沐浴、更衣,讓死者的靈魂通過木柱昇天。

  傣家人以“男善建築,女善耕織”而聞名。各位現在看到這紡車和織機是傣族婦女用來織錦的,織出的錦叫“傣錦”,在歷史上是中國名錦之一,史稱“五彩娑羅布”。傣家的織錦歷史悠久,是國務院公佈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史料記載,唐代時傣族先民就用攀枝花紡紗織布。傣家的女孩長到12歲時就開始學習織布繡花,她們織出來的圖案可分爲幾何圖形和花草樹木圖案,造型抽象、誇張、變形,十分神祕,尤其象徵吉祥和睦的圖案更加美妙。如織五顏六色的筒裙是爲了紀念祖先,織成孔雀圖案象徵吉祥,織成大象圖案象徵五穀豐登。

介紹西雙版納導遊詞 篇4

  位於雲南之南,自古至今都是中國遙遠邊獲的西雙版納,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與外界的聯繫主要是通過一條條幽深、險峻的茶馬古道來完成的。

  在西雙版納這一條千百年來的古山道——茶馬古道上走一遭,感受千百年的歷史在腳下走過“青石板上的馬蹄印、密林裏的古茶樹、草窠裏深藏的清代誥封碑……”。

  古人都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生活在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少數民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爲他們不僅居住在“竹”樓裏,喫着“竹”筒飯、喝着“竹”筒酒,真是比神仙還逍遙。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中有竹子種類逾百,滿山遍野,竹浪起伏,而各民族村寨也是鳳尾竹掩映,十分秀麗。

  在西雙版納傣族的民歌裏更是有“有寨就有竹林綠,有竹就有人家住”的佳句,描述了這裏各民族與竹子的密切關係。這裏的人們對於竹子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來西雙版納感受這獨特的竹子文化。

  “水花放,傣家狂”,“潑溼一身、幸福終生”!象徵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人們盡情地潑盡情地灑,笑聲朗朗,全身溼透,興致彌高。

  潑水節是西雙版納一年中最盛大的民族節日。每年的公曆4月1 2日舉行,被稱爲“波水節”。

介紹西雙版納導遊詞 篇5

  尊敬的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陳_。您就叫我陳導遊吧。您現在在西雙版納。您想知道西雙版納在那裏嗎?就在祖國的西南邊陲。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生活着傣族、哈尼族、漢族等14個民族。

  遊客們,咱們現在是在西雙版納的植物王國。這裏有聳立雲霄的望天樹,有“見血封喉”的箭毒木,我在這裏提醒大家:不要接近“箭毒木”,否則,會發生生命危險。這裏還有一七零零年的古茶樹,有會跳舞的草,還有徑裏有水得扁擔藤。下雨了,您也不用擔心。因爲這裏有一種“天然雨傘”。剪下一張叫“海芋葉”的'植物,就可以避免大雨了。

  遊客們,咱們現在是在西雙版納的動物王國。這時,長臂猿和黑靈貓有可能這正看着您。這時,悠然自得的象羣正甩着鼻子在叢林中散步玩耍。這時,綠孔雀正展開五彩繽紛、五顏六色的羽毛爲你跳舞助興,兀鷲在空中盤旋,虎豹在迷離深處出沒……

  當我們走進西雙版納的村子,您會看見一幢幢別有情趣的建築:竹樓、竹涼亭、尖頂佛塔……身穿各色民族衣服的男女老少快樂的說着笑着,他們是這塊土地上最美麗的風景……

  西雙版納還有很多美麗的風景,下次,我還會帶領您再來西雙版納。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