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雲南翠湖公園的導遊詞(精選5篇)
2024年雲南翠湖公園的導遊詞 篇1
昆明以及周邊的城市,有許許多多旅遊勝地,比較有名的有“滇池”、“石林”、“大觀樓”、“雲南民族村”、“世博園”、“翠湖”等等,各有特色。
翠湖公園是昆明的名勝之一。所以,翠湖公園是我們計劃中的第一站。
一進翠湖公園,一棵棵立在湖邊的垂柳,就像一箇個苗條的少女在湖邊梳理秀髮,給人美的享受。
走在湖邊,眺望一波碧水、真令人心曠神怡。數只遊船、從水上悄悄劃過,留下一路波紋。湖水澄清,都看得到水裏的魚兒嬉戲。
在公園的西南方有一箇湖心小亭,被層層垂柳包圍着,掩映在綠陰和湖光之中,顯得更加古樸、典雅。
夏秋之交,湖面上大片大片的荷花開出白色、粉色的花朵。散發出陣陣清香,一片片荷葉就像一箇個翠玉大圓盤,有的高出水面,有的貼在水面。
翠湖多美啊,乘一小舟,盪漾在翠湖上,尤如進入了仙境一般。
湖的東岸是葦塘;南岸是閒圓,涼亭,北岸有花廳;西岸是兒童樂園,裏面的娛樂玩具各種各樣。這五光十色的兒童世界,真叫人流連忘返。
我們到達“翠湖”那天,正趕上“荷花節”,那滿池塘滿池塘的荷花,讓我看花了眼,媽媽更是拿個相機拍過不停,看見這裏,覺得漂亮,看到那裏,更漂亮,讓我不由的想起了周敦頤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中通外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真是太美了!
翠湖就是昆明春城的一顆明珠。有時間來欣賞一下翠湖的荷花和它那引人入勝的風景。
從翠湖出來,我們又乘坐公交車到“雲南民族村”去逛逛。
到達目的地後,我們看見綠油油的爬山虎包裹着石牆,遠遠望去,像用綠磚鋪成的,石牆上刻着五個蒼勁有力的燙金大字“雲南民族村”。
進入民族村後,聽媽媽說:“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共有五十六個民族,雲南聲的少數民族就有三十二個,幾乎佔了中國的一大半。”“哇!”我聽了感覺很驚訝,沒想到雲南的少數民族這麼多。我們在民族村逛了逛,裏面有許多少數民族的村寨。還有一家唯一的“傣味館”,那裏全是一些稀奇古怪的食物。我們點了一道炸蜂蛹來喫,是真的蜂蛹來炸的,我都不敢吃了。
在不知不覺當中,我們來到雲南旅遊的第一天就結束了。在雲上四季連鎖酒店(昆明寶善店)休息一晚,明天我們就要踏上去麗江的旅程啦!
2024年雲南翠湖公園的導遊詞 篇2
翠湖公園,位於昆明市中心五華山西路,雲南大學正門對面,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稱“翠湖”。雖然面積不算太大,但卻很有特色,這裏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箇湖灣,後來因水位下降而成爲一汪清湖,佔地面積21公項。元朝以前,這裏還屬於城外的小湖灣,多稻田、菜園,所以又叫“菜海子”。明朝沐英在翠湖西面湖畔“種柳牧馬”。清初藩王吳三桂“填菜海子之半,作新府”,改名“洪化府”,後又改稱“承華浦”。清康熙年間雲貴總督範承勳、巡撫王繼文於湖中建碧漪亭,水光瀲灩,綠樹成蔭。唐繼堯時在湖中築有東西堤和南北堤,把湖一分爲四,堤畔遍植垂柳,湖內多種荷花,舊有“十畝荷花魚世界,半城楊柳撫樓臺”之聯,被譽爲“城中碧玉”,是昆明城老十景之一。文革期間,無人問津,幾近荒廢。
聽說翠湖公園現在是觀賞海鷗的季節,近在咫尺,卻無暇顧及,先遠後近,是我的旅遊計劃。昨天去雲南大學辦事,看到前面氣氛異常熱烈,走到近前,才發現是翠湖公園。雖然沒帶相機,還是忍不住“忙裏偷閒”,“鑽”進去轉悠了一大圈。(在網上找了一些照片,胡亂湊合一篇遊記)
冬天進入翠湖公園,就等於走進了鳥的世界,天上飛的、水面遊的全是
紅嘴鷗以及少數別的什麼鳥類,嘰嘰喳喳、人歡鳥鳴,熱鬧非凡。
翠湖公園簡介:翠湖公園在昆明城中,明代以前是滇池一箇美麗的港灣,清初成爲旅遊勝地。翠湖現有二十一公項。園內雕樑畫棟,碧波漣漪……楊柳拖青,奼紫嫣紅,清新秀麗,恬靜幽雅。“翠湖春曉”、“翠湖嬉鷗”。讓人流連忘返。
二十多年前的翠湖公園可謂冷冷清清,一潭死水,幾個老翁……。近年來,新增加了不少亭、臺、迴廊、曲橋等建築,精緻玲瓏,亭閣均有匾對,歌詠園中的景觀。觀魚樓前有黃奎光書題聯雲:“有亭翼然,佔綠水十分之一;何時閒了,與明月對飲而三。”
翠湖公園大致上可分爲五個景區:東北面有個竹林島,這裏人最多,人們自發地在此唱歌跳舞,也有“討錢”的,打扮得怪模怪樣,着實大剎風景;東南面是金魚島,環境清幽;中部是“湖心亭”,亭臺、樓榭、曲廊環繞着一渺池水;湖心亭東面的“唐堤”右側是“水月軒”;湖心亭西南面是棕櫚島。不過,遊玩公園我不是很喜歡,一般到了城市,公園是不去的。
紅嘴鷗俗稱“水鴿子”,體型大小與鴿子相似。紅色的小嘴扁扁的,尖端呈黑褐色,身體大部分爲白色,展翅高飛時,翩翩猶如白衣仙子。 該鳥夏季在北方繁殖,冬季就遷移到高原湖泊、壩塘和水田中越冬。在雲南的高原湖泊中,秋冬季都可發現
靜若處子。紅嘴鷗一但安靜下來,便如同江南水鄉的鴨子,往返於湖面暢遊,十分可愛。大部分時間,則在遊人的歡呼聲中,在湖面上空飛翔盤旋。自上世紀的八十年代末起,每年冬季都有大量海鷗從西伯利亞飛到昆明過冬,就象滇池海埂,其中有一部分就在翠湖棲息。每年此時,“逛翠湖,賞海鷗”便成爲遊客的一大樂趣。尤其是冬季,在翠湖,外地遊客能對昆明“春城”留下深刻的印象。
2024年雲南翠湖公園的導遊詞 篇3
翠湖公園位於昆明市區的螺峯山下,五華山西麓,雲南大學正門對面,原名菜海子。這裏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箇湖灣,後來因水位下降而成爲一汪清湖。亦因湖東北曾有九個出水泉眼,又名"九龍池"。翠湖水光瀲灩,綠樹成蔭,樓現波心,環境優美,是昆明城內的一顆綠寶石。享有"城中之玉"的美稱。
翠湖公園內縱貫南北的是阮堤,是1834年雲貴總督阮元撥款所築。直通東西的是唐堤,由時任孫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國聯軍總司令的唐繼堯撥款所築。兩道長堤,分湖爲四。堤畔植柳,湖內種荷,荷柳相映,清翠秀麗。兩道長堤將翠湖分成五片景區–湖心島景區以湖心亭和觀魚樓等清代建築爲主;東南面是水月軒和金魚島;東北面是竹林島和九龍池;南邊是葫蘆島和九曲橋;西邊是海心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冬天有成千上萬只北方飛來的紅嘴鷗在翠湖越冬,嬉鬧戲水,爭搶食餌,給翠湖增添了無限的情趣。這是由於昆明四季溫暖如春,適合海鷗過冬,加之昆明人視鷗如友,愛護海鷗,昆明市政府也規定不準捕捉海鷗,不準放爆竹驚嚇海鷗。 這樣,紅嘴鷗與昆明人結下了"朋友"之情,每年11月份,它們就飛來昆明過冬,第二年3-4月,它們又離開昆明飛往我國東北及西伯利亞等地。
每當這時,逛翠湖賞海鷗便會成爲昆明人以及許多外地遊客的一大樂趣。冬春時節,上萬只紅嘴鷗雲集翠湖,成千上萬的人投食喂鷗,成爲春城一大景觀。
“翠湖”面積21公頃,水面就佔了15公頃。兩道長長柳堤呈“+”字交匯於園心,把全湖分而爲四。南北橫堤叫“阮堤”、是道光年間雲南總督阮元仿西湖“蘇堤”美韻修築,東西縱堤叫“唐堤”,於民國年間修建。兩堤交接處,是湖心小島,以湖心亭爲主軸,構成中心遊區。湖心亭又叫“碧漪亭”,亭閣外型美觀,飛檐黃瓦,點綴着翠湖春色,亭內有前後兩個內院,爲各種展覽舉辦之地。
湖心亭西側有建於嘉慶年間的蓮華禪院和放生池,是有名的“濠上觀魚”處,如今禪院變爲遊藝宮,“放生池”成了一座水上園林;西北角有“來爽樓”,設有流冰場;西南角是“葫蘆島”;棕櫚挺拔,東南角有一箇由三個半島連成的大花園爲“水月軒”花木繁盛;東北角有“知春亭”,逢節便有人聚此對唱山歌,別有一番情趣。如今的翠湖之美,又增添了雪白的紅嘴鷗,從頭年11月到次年3月,成羣地從遙遠的北方飛到這兒過冬,一年一度,從不間斷。“翠湖觀鷗”已成爲昆明最熱門的景觀之一。
2024年雲南翠湖公園的導遊詞 篇4
我們一下飛機,就感覺一陣陣清涼撲面而來,不知不覺已到了“四季如春”的昆明,住在一箇公園叫“翠湖”的岸邊上!
走進翠湖公園有一箇大池塘,池塘裏開着粉紅色和雪白色的荷花。風輕輕吹拂,荷花搖動着,走近一看,池塘裏還有小魚,它們“東跑西躥”好像在捉迷藏。有孩子們跑來跑去,老人們有的散步、跳舞、做操、打拳,有的在涼亭里拉“二胡”,有的在公園裏大聲朗讀英語,有的揹着音箱在公園裏盡情的唱歌,彷彿在開一箇盛大的“音樂會”。
我聽我爸爸的一位同事講起,夏天結束後,到了冬天,冬天的翠湖還是一箇歡樂、熱鬧的公園。冬天紅嘴鷗就會從“西伯利亞”飛到昆明的翠湖。紅嘴鷗在翠湖公園“飛來飛去”它們非常喜歡這個四季如春的地方。每當紅嘴鷗從“西伯利亞”飛來的時候,“成千上萬”的人來這兒觀賞紅嘴鷗,人們把公園擠得“水泄不通”!給它們喂喫食物,紅嘴鷗也樂得開心的“自由自在”飛翔,成了“翠湖”公園一道美麗的景象!
2024年雲南翠湖公園的導遊詞 篇5
翠湖公園(公共開放式公園),位於昆明市中心,由海心亭,水月軒,觀魚樓等亭臺及大片湖水組成。園內花木繁茂,柳樹成蔭。每年十月至來年二月有成千上萬的紅嘴鷗在空中俯衝爭食與遊人嬉戲。有時湖面上成千隻紅嘴鷗一起從湖面飛起,繞湖嗚叫飛行,聲勢頗爲壯觀,這裏你可以體會到人與自然完美的統一。
每當千葩竟放,薰風襲人的時候,漫步在翠湖的湖堤上,滿眼望去儼然是西湖之景,故有“門道錢塘天下勝,阮堤知否是蘇堤”之說,湖堤縱橫的翠湖,唐堤與阮堤將湖水一分爲四,交千於湖心島,堤畔島岸,柳絲垂水,飛絮如煙,“翠湖煙柳”因此得名。“東西高樓西面廊”中“翼然亭子起中央”,佔綠水一角,閒時可坐望明月,體會“對影成三人”的浪漫情致。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