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麗江古城的導遊詞範文(通用6篇)

介紹麗江古城的導遊詞範文 篇1

  各位遊客:

  今天我們要去麗江古城遊覽。我國有兩大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們分列一南一北,各具特色,北方是山西的平遙古城,南方是雲南的麗江古城。麗江古城由大研、白沙、束河三個相對獨立的城建單元組成,大研古城是它們的集中代表,所以人們也常常把大研古城叫做麗江古城。從地域來講,麗江大研古城是一座馳名中外的少數民族高原古城。

  古城形成於宋末元初,明清以來一直是滇西北商貿中心和連接滇川藏的茶馬古道重鎮,至今已有800多年曆史了。古城面積3.8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左右,居住着6200餘戶人家,常住人口約有2.5萬多人,其中納西族人口約佔67%。麗江古城在1986年12月8日被國務院公佈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腳下是“巴格圖”,又叫青蛙八卦圖,是納西先民根據五行學說創造的占卜工具。圖案正中爬着一隻青蛙,背上似有占卜經文,腹部橫穿着一支箭,象徵五方五行五色八位。箭桿朝東,象徵“木”,木色青;蛙嘴朝南,嘴吐“火”,火色紅;蛙腹居中,化爲“土”,土色黃;箭頭朝西,象徵“鐵”,鐵色白;蛙尾朝北,撒出“水”,水色黑。此外,蛙的左肢指向東南,右肢指向西南,左腳指向東北,右腳指向西北,加上東、南、西、北,象徵八方卦位。圖案周圍標有十二種動物形象,從正東方起的次序是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犬、亥豬、子鼠、丑牛。這樣,木、火、土、鐵、水五行各配公母而得十,然後循環配與十二種動物而得六十序數。巴格圖對研究納西先民的原始宇宙觀,乃至對研究八卦起源,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遊客們,現在我們到了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廣場,它是由成排連接的鋪面圍成的一塊近似長方形的廣場街面,街場佔地約有6畝。爲什麼叫四方街,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爲廣場的形狀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權鎮四方”之意。也有人說是因爲這裏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我國南方也有一條被稱爲“茶馬古道”的貿易通道,它是藏區以及麗江的馬匹、毛皮、藥材等特產和南方的茶葉、絲綢、珠寶等商品的一條貿易通道,麗江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而四方街則是這個重鎮的貿易中心。

  也許大家已注意到四方街並不水平,而是向東稍有傾斜,這是爲什麼呢?四方街就如納西諺語所說的,是個除了雞轡頭什麼都有賣的熱鬧集市,沒幾天就會有許多垃圾,古城又沒有固定的清潔工,古城人民就根據地勢,巧妙地利用西河水自然沖洗街場。做法是:下午集市散了,人們就用三塊鋪板在街頭河上一閘,西河水就漫上河岸流向街場,四周店鋪的主人則用棍子乘着水勢挑撥,污水流入東河,去灌溉千頃農田。利用河水自流洗街,既乾淨,又免了掃地之勞,這在我國的城市中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這是科貢坊。麗江在清朝的雍正元年,也就是公元1723年實行“改土歸流”,即由原來的土司統治改變爲由中央政府委派的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統治,麗江從此就由封建領主社會進入了封建地主社會。社會制度的變革極大地激發了民間子弟的讀書熱情,從“改土歸流”到清末廢除科舉180年的時間裏,麗江先後出了六十幾位舉人和七位進士。“一門三舉”在文化發達的中原地區不足爲奇,可在麗江這樣一箇長期由土司統治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卻是一樁具有轟動效應的大喜事,於是官府和民衆捐資在這裏建了一座兩層的科貢坊。清朝末年,這個小巷裏又出了麗江最後一位進士和庚吉,於是鄉親們在被燒燬後的原址上重建科貢坊,並且升爲三層。實際上,從“改土歸流”到清末取消科舉,光古城就有兩家“一門三舉”。現在,人口只有三十多萬的納西族,卻擁有成百的專家教授;每年的高考錄取人數,按人口平均數在省內也一直名列前茅。可以說,納西族是一箇崇尚文化、善於學習的民族。

  遊客們,謝謝大家的配合。下面,遊客們可以自由活動1小時。活動完了就到這兒來集合。注意安全喲!

介紹麗江古城的導遊詞範文 篇2

  大家好,歡迎你來到夢想之都–麗江古城,我是本次麗江古城一日遊的導遊小楊,當然大家也可以叫我楊導。

  這次遊覽我不給大家說它的傳說、歷史,因爲它的小橋流水,戶戶垂柳的風光足以讓你陶醉在這“東方威尼斯”–麗江古城。在這裏流行一句話叫做喝茶、發呆、烤太陽、白日做夢。爲什麼這麼說呢?那是因爲這裏有古樸的民居,優雅的茶館、酒吧,有好客的主人,有純淨的空氣,燦爛的陽光,不管你是喝茶還是發呆,這裏茶館的老闆都歡迎。如果你在大街上走着,聽見歌聲,可以隨時坐下來,當然可以隨時坐下來還是因爲這裏散步一茶館,五步一酒吧。當你聽得高興了,可以給歌手一些錢,如果聽倦了還可以繼續到其他地方散心。

  歷經古城是一箇被水環繞的地方,這兒簡直就是個“世外桃源”。你可以看着小魚快活地在水中游動,也可以自由自在地徜徉;可以在四方街爲親人、朋友挑選小禮物,也可以在街頭尋找自己喜歡的小喫……

  不過,在各位遊客享受麗江的美麗、悠閒和風味各異的小喫時,小楊還要提醒大家可別忘了保護環境,保護我們麗江的優雅和美麗喲!

介紹麗江古城的導遊詞範文 篇3

  古城中的店鋪熙熙攘攘,店中的商品更是百貨齊全。銀光耀眼的銀器、圖案新穎的披肩、小巧精緻的民族娃娃、也成了古城中的一道風景。

  古城中心――四方街更是熱鬧,由整齊繁華的鋪面圍成一塊方形街面,稱四方街,自清初,就有四方商旅來這裏貿易,使麗江古城成爲滇西北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手工藝品產地。

  夜幕降臨,古城中的遊客們沒有選擇走出古城,而是留在了古城中的客棧中,在古城客棧中繼續欣賞古城的美。天漸漸黑了下來,古城中的人絲毫沒有減少。酒吧一條街到了夜晚也開始熱鬧起來,在酒吧的二樓,不論是誰,都對起歌來,樓上沒有地方了,就到樓下來,連橋都沒放過。有了對歌的人們,兩邊的酒吧也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天空中下起了雨,透過雨看見朦朦朧朧的古城,也是一番美景,兩邊的房子變得模糊了,雨打在小溪中,濺起一朵朵水花,雨聲伴着對歌的聲音,歌聲顯得更好聽了。雨越下越大,人們依然不想離開,打起傘,接着遊古城。在古城的高處抬眼望去,一把把傘像一朵朵漂亮的花兒,空中迴盪着歌聲和雨聲,故然有種想永遠留在這裏的感覺。

介紹麗江古城的導遊詞範文 篇4

  麗江古城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的麗江市,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與同爲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爲“保存最爲完好的四大古城”大研古城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光滑潔淨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結構的房屋、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濃烈人文氣息的小城,明亮的陽光下,總會有步履緩慢的上了年紀的納西老人悠閒地踱步,他們身着藏滿歷史的靛藍色衣服,頭戴紅軍時期的八角帽,對眼前身後獵奇的目光視而不見、不屑一顧。

  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鋪的大多都是紅色角礫岩,雨季不會泥濘、旱季也不會飛灰,石上花紋圖案自然雅緻,與整個古城環境相得益彰。位於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麗江古城的中心,位於古城與新城交界處的大水車是麗江古城的標誌,古城大水車旁有一塊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歡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納西淨地》是較爲出名的歌曲之一。

介紹麗江古城的導遊詞範文 篇5

  各位嘉賓,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我們美麗的七彩雲南,很榮幸能認識大家,我是本次的導遊小普,旁邊的是我的小夥伴小李,我們很榮幸能爲大家導遊。我們今日要去的地方呢是被譽爲“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也許各位朋友可能會想,小普怎樣會口出狂言這樣誇讚麗江呢?其實呢我一點都沒有誇大,麗江古城就是因爲玉泉水貫穿全城,又分爲西河、中河、東河,在古城裏再分成更多的支流走街過巷,穿牆過屋。街道自由佈局,不求工整,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穿牆過屋。“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詩句是這個城市的真實寫照,所以那裏雖然是雲貴高原的小鎮,卻頗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下頭我就先給大家說說麗江的歷史吧,麗江古城坐落在玉龍雪山下,四周青山環抱,城中碧水瀅瀅,宛如一方碧玉大硯,古時“硯”和“研”相通,於是明代土司將古城改名“大研”,寓意文脈昌盛,人傑地靈之意。

  也許未來之麗江之前大家都聽說過麗江古城有一箇特點,那就是這是一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那爲什麼會沒有城牆呢,據說麗江世襲統治者都是姓木,築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木氏土司因忌諱而不設城牆。

介紹麗江古城的導遊詞範文 篇6

  說話間我們已經來到古城入口了,我們面前的水車,有人說他是母子水車,也有人說它是情侶水車。怎樣就沒有看到城門呢?其實各位嘉賓是看不到的,這也是麗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門,也看不到城牆,因爲古城根本沒有城牆和城門,因爲納西族的頭領姓“木”,如果建了城牆和城門就變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沒有城牆,也沒有城門了。大家請看,這是題詞“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照壁,端莊秀美。“三坊一照壁”是納西族民居的建築特色。往右是水龍柱。反映了當時古城土木結構建築對防火的重視,這也算納西先民的智慧。這個是世界遺產紀念碑,標誌是由圓圈與方框相連,表示人與自然要和諧統一。下頭我們就去古城遊覽吧!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