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華山的導遊詞(精選5篇)
寶華山的導遊詞 篇1
寶華山隆昌寺是我國佛門“律宗第一名山”,位於江蘇句容西北,距南京30多公里,始建於南北朝梁代天監元年(公元520__年),原名千華寺、千華社。明萬曆33年(公元1620__年),釋妙峯奏請擴建獲准,明神宗賜“讓國聖化隆昌寺”額,遂改名爲“隆昌寺”,是近代最大的傳戒道場,盛名海內外。
大雄寶殿供奉香港寶蓮寺贈的“天壇大佛”母佛,高5.24米。“超越千古,光輝萬世”的“天壇大佛”藝術瑰寶源於此尊母佛。寺內銅殿、無樑殿,結構獨特,建於明萬曆33年,爲省級保護文物。
198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寶華山隆昌寺爲全國重點開放寺廟。隆昌寺是國內保留下來的一座最大的律宗道場,也是明、清以來影響最大的傳戒道場,全國有百分之七十的僧尼來此受戒。特別是隆昌寺第七代祖師福聚率衆僧赴京參加放皇戒(即授御戒)以後,威望愈來愈高。據山志載:雍正十一年四月十九日(1733年)清世宗諭和碩莊親王等:朕欲賜各省僧人一千五百衆於愍忠寺受皇戒,爾等可寄信與江南總督,令其將大寶華山住持福聚送赴來京,其放戒所需執事之僧人,即着福聚揀選一併前來。其來京之期,於明春正月間起程,二、三月間到來即可。再着將福聚放皇戒之意,傳佈在波所住各省僧人知悉,如有願受皇戒者,亦着於明春來京。
俟僧衆受戒圓滿之日,仍送福聚等回山。欽此。”釋福聚住持率寶華山120名執事僧,於次年二月奉召到京。他們到京後,除福聚被多次引見,召見於便殿和圓明園賜予紫衣,御製佛經等物以外,首先諭將愍忠寺改爲法源寺,而後命莊親王送福聚進法源寺,主法源席,開三壇大戒。登壇之少,感堂殿放光五色寶光,上衝霄漢。觀者如堵四方,最後上諭:寶華山執事僧一百二十衆及新受皇戒僧一千八百一十九人,每班十人,次第引見。名義上是受皇戒,實際上是寶華山和尚授戒。從此以後寶華山名聲大振,成爲全國授戒名寺,每年冬春傳戒。
各地求戒僧衆峯擁而來。1920__年(光緒二十六年)一次開戒,雲集受戒者達1200餘衆;1955年農曆三月初一舉行授戒,來自12省求戒者達289人,歷時18天;1957年11月舉行授戒,來參加受戒的僧尼有996人,(其中印度僧1名)。據不完全統計,寶華山律院先後授戒七十餘期,“得戒僧徒遍於天下,以數十萬計。”凡在寶華山受戒,取得隆昌寺戒牒者,走至全國名山、古剎都會受到熱忱接待。隆昌寺非但聞名全國,而且在東南亞國家佛教界也享有一定盛譽。
寶華山的導遊詞 篇2
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江蘇句容西北部,地處312國道南側,距南京主城區僅30公里,車程40分鐘。整座寶華山以近30平方公里的森林景觀爲 主體、依託享譽東南亞的千年古剎隆昌寺、並融合數百種珍稀生物,名副其實成爲以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相互著稱的“律宗*名山”, 還有“一嶺、二龍、四池、七臺、九洞、十二泉、三十六峯”等傳奇景點。寶華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上寶華,歷代 文人墨客登山、訪寺者無數,留下許多傳奇故事和大量詩文墨寶。
寶華山是我國佛教聖地之一。山中隆昌寺距今1400多年。寺廟殿宇宏敞,伽藍千間,曲廊逶迤,大雄寶殿雕樑畫棟,琉璃覆頂,金佛危坐,金剛屹 立,神情各異,用大理石砌成的廣場可容千人。每當朝霞夕照,寺內晨鐘暮鼓,經聲佛號,沉抑悠長,迴盪山谷,可謂“巷巷竹林寺,杳杳鐘聲 晚。”清乾隆皇帝七次下江南,六上寶華山,爲大雄寶殿親筆題匾“光明法界”。隆昌寺因律戒嚴明“爲金陵四百八十梵剎之 *上者”,被佛教稱爲“律宗*山”,不但全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僧尼來此受戒,而且東南亞許多國家的僧人也前來朝佛受戒。
寶華山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交匯區,其優越的自然條件生長着豐富的植物物種資源,1984年被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素有寧鎮山脈“天 然植物園”之稱。寶華山自然保護區目前仍保留了一些中國特有植物種和古樹名木,如寶華玉蘭、銅錢樹、蘇木蘭、老鴉柿等。其中,寶華玉蘭 是特產於寶華山的珍貴樹種,是1932年由我國著名林學家鄭萬鈞教授在寶華山考察時首次發現並命名的,已被列入重點保護植物,也是江蘇省的植物 名片。
寶華山還是秦淮河的源頭之一,據《寶華山志》記載,“秦淮其源二,一出句容華山,一出溧水東廬山;合流入方山;自通濟水門入於郡城 ”。
江蘇省動物名片——中華虎鳳蝶也驚現寶華山,其堪稱我國蝴蝶中的瑰寶,被列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虎鳳蝶* 具特色的是在有黃色襯底的圓形前翅上,背表自前緣向後翅延伸着7根像虎斑一樣的粗黑條紋,它與背表綴着黃、紅色新月斑和藍色圓斑的後翅和諧地 結合起來,再配以凹進的肛角與尖細的燕尾,形成一幅自然天成的傑作。
隆昌寺始建於梁天監元年(520xx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興盛時有僧人3000多,全國70%的僧尼到此受戒,是“律宗*名山 ”。寺中戒臺、千人鍋爲全國之*,明代敕造的銅殿、兩座無樑殿爲國內僅存,大雄寶殿內供奉的是香港寶蓮寺贈的高7.84米的“天壇大 佛”。寺廟殿宇宏敞,伽藍千間,曲廊逶迤,大雄寶殿雕樑畫棟,琉璃覆頂,金佛危坐,金剛屹立,神情各異,用大理石砌成的廣場可容千人。 每當朝霞夕照,寺內晨鐘暮鼓,經聲佛號,沉抑悠長,迴盪山谷,可謂“巷巷竹林寺,杳杳鐘聲晚。”清乾隆皇帝七次下江南,六上寶華 山,爲大雄寶殿親筆題匾“光明法界”。隆昌寺因律戒嚴明“爲金陵四百八十梵剎之*上者”,被佛教稱爲“律宗*山 ”,不但全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僧尼來此受戒,而且東南亞許多國家的僧人也前來朝佛受戒。
天龍福地廣場以寶華山36座山峯中天龍峯命名。一代天子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六上寶華山,六進隆昌寺,而天龍峯則爲乾隆皇帝爲百姓祈福之地 。相傳乾隆皇帝曾在此爲江山社稷求萬年,爲天下蒼生謀福祉,爲百姓祈求風調雨順,人壽年豐、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美好生活。寶華山天龍福地 廣場佔地5000平方米,由百福圖、壽星像、十二生肖柱、民俗文化牆四部分組成。
寶華山森林覆蓋率達92%,有天然氧吧之稱,既是遠離喧囂, 融入自然、放鬆身心的度假勝地,也是舉行戶外定向越野、露營活動的理想場所。
真人cs野戰基地、拓展訓練基地位於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內,佔地約六千平方米
,依託天然地形建設。景區真人cs野戰項目針對不同人羣設置了陣 地攻防戰、戰、深入敵後、《三國演義》戰、斬首行動、解救人質、保護首長、無間道、大逃殺等十餘種任務戰。拓展訓練則通過數十種高空、 地面、場地項目的實施,達到增強團隊活力、溝通力、自我價值實現、創造力和凝聚力的目的,爲熔鑄卓越的團隊營造良好的協作氛圍。
寶華玉筍
“寶華玉筍”高級綠茶,產於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山間古木、溪流、綠蔭、雲霧、溶洞、泉水、花卉遍佈其間,向以 “林麓之美、峯巒之秀,洞壑之深、煙霞之勝” 享譽海內外。
寶華玉蘭炭雕
寶華玉蘭炭雕,不僅能夠裝飾空間,還具有淨化 空氣、吸收有毒物質的神奇功效。寶華玉蘭是寶華山獨有的樹種,近期,經有關專家學者論證,全球單體寶華玉蘭僅存38棵,生長於寶華山,且寶華 山有一棵全球“腰*粗”的寶華玉蘭,其學術研究價值堪比大熊貓,因此又被稱爲“植物中的大熊貓”。寶華山景區以寶華玉 蘭爲素材,以活性炭爲載體,製作了寶華玉蘭炭雕系列旅遊紀念品,打破了寶華山無特色旅遊紀念品的空白局面,充實了“食、住、行、遊、購 、娛”旅遊六要素的內容。
寶華山的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朋友:
寶華山景區距南邊的__市、東邊的__市、西邊的__市都約30公里,海拔437.2米,因濟公的原型寶誌和尚是山上隆昌寺的開山祖師而得名。隆昌寺是景區最主要的景點,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元年(公元502年),它的三壇大戒非常出名,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傳戒道場,僧人取得隆昌寺的戒牒相當於獲得北大、清華的畢業證書,寶華山景區也因此有“律宗第一名山”的美譽。
寶華山景區有北大門和南大門兩個大門,一般從北大門進入景區,因爲公交車都是經過北大門的,312國道也位於北邊。山上有盤山公路,建議自駕,比坐公交方便,車輛開進景區在購買門票的同時還需購買停車票,小型車(15座以下)10元/輛,大型車15元/輛。非自駕的遊客可以乘坐景區內的遊覽車,單程10元;或者步行,從山腳到隆昌寺約需30-40分鐘。
從北大門依次看過北泉湖、開國上將許世友挖掘的煤洞“將軍洞”後,便來到登山步道“乾隆御道”,步行的遊客從這裏走臺階上山,自駕的遊客如果是4月份來,也建議把車停在路邊,走一段步道再返回停車處,看一下山腰上三百萬年前的珍稀品種“寶華玉蘭”,花大如蓮,白如雪,基部爲紫紅色。到“秦淮之源”也可以停下,爬幾步臺階到山頭俯看蒼茫的山色,注意這裏的“秦淮之源”只是立塊牌子向遊客介紹寶華山景區是秦淮河的源頭,而不是在這裏能夠看見秦淮河的源頭。
如果是上午從南京、鎮江等地出發,玩到山上的隆昌寺一般已近中午,可以先在寺廟門口的寶月齋喫素齋解決午飯問題,推薦素面,參考價20元。然後再參觀隆昌寺,寺廟的大門朝北,徽派建築風格,值得一看的一是清康熙年間的漢白玉戒臺,清代以來,有數以十萬計的僧衆在這上面受戒;二是清光緒年間的五口千人大鍋;三是明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建造的銅殿和無樑殿。每年10月,一般來說大致在10月8日-10月18日,隆昌寺舉行三壇大戒,既受男衆,又受女衆,遊客可以觀摩,但需尊重佛教禮儀,勿大聲喧譁、指指點點。
山上的.烏龍洞洞穴,只能在洞口“看下”,配備了探照燈、繩索等洞穴探險裝備的有經驗的戶外團隊,才能下到洞裏去看,是鐘乳石溶洞。山上其他還有山龜聽經、高僧墓地羣、天龍福地廣場等景點。北坡的叢林人真人cs(寶華山景區店),如果想玩的話可以網上找一找團購,有優惠的票價。
寶華山景區的南坡比較幽靜,自駕的遊客可以從南大門出,不走回頭路,非自駕遊客還是建議原路返回,北大門出,因爲南大門沒什麼車經過。若一定要走,那麼可以走一下燒香古道,出南大門後沿305縣道向西步行2公里到寶華大道上,有句容102路寶華專線的公交站。
每年4月下旬,寶華山景區會舉辦泡山節,有野營、爬山、放風箏等諸多活動。
寶華山景區的景區內有山一方國際度假村,在山的南邊,北大門外有寶華山景區莊,都可以住宿,住在寶華鎮上也行,不過還是回到鎮江或南京住宿比較好,選擇多,喫喝玩樂俱全。
寶華山的導遊詞 篇4
寶華山距南邊的XX市、東邊的XX市、西邊的XX市都約30公里,海拔437.2米,因濟公的原型寶誌和尚是山上隆昌寺的開山祖師而得名。隆昌寺是景區最主要的景點,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元年(公元520xx年),它的三壇大戒非常出名,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傳戒道場,僧人取得隆昌寺的戒牒相當於獲得北大、清華的畢業證書,寶華山也因此有“律宗第一名山”的美譽。
寶華山有北大門和南大門兩個大門,一般從北大門進入景區,因爲公交車都是經過北大門的,312國道也位於北邊。山上有盤山公路,建議自駕,比坐公交方便,車輛開進景區在購買門票的同時還需購買停車票,小型車(15座以下)10元/輛,大型車15元/輛。非自駕的遊客可以乘坐景區內的遊覽車,單程10元;或者步行,從山腳到隆昌寺約需30-40分鐘。
從北大門依次看過北泉湖、開國上將許世友挖掘的煤洞“將軍洞”後,便來到登山步道“乾隆御道”,步行的遊客從這裏走臺階上山,自駕的遊客如果是4月份來,也建議把車停在路邊,走一段步道再返回停車處,看一下山腰上三百萬年前的珍稀品種“寶華玉蘭”,花大如蓮,白如雪,基部爲紫紅色。到“秦淮之源”也可以停下,爬幾步臺階到山頭俯看蒼茫的山色,注意這裏的“秦淮之源”只是立塊牌子向遊客介紹寶華山是秦淮河的源頭,而不是在這裏能夠看見秦淮河的源頭。
如果是上午從南京、鎮江等地出發,玩到山上的隆昌寺一般已近中午,可以先在寺廟門口的寶月齋喫素齋解決午飯問題,推薦素面,參考價20元。然後再參觀隆昌寺,寺廟的大門朝北,徽派建築風格,值得一看的一是清康熙年間的漢白玉戒臺,清代以來,有數以十萬計的僧衆在這上面受戒;二是清光緒年間的五口千人大鍋;三是明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20xx年)建造的銅殿和無樑殿。每年10月,一般來說大致在10月8日-10月18日,隆昌寺舉行三壇大戒,既受男衆,又受女衆,遊客可以觀摩,但需尊重佛教禮儀,勿大聲喧譁、指指點點。
山上的烏龍洞等洞穴,只能在洞口“看下”,配備了探照燈、繩索等洞穴探險裝備的有經驗的戶外團隊,才能下到洞裏去看,是鐘乳石溶洞。山上其他還有山龜聽經、高僧墓地羣、天龍福地廣場等景點。北坡的叢林人真人cs(寶華山店),如果想玩的話可以網上找一找團購,有優惠的票價。
寶華山的南坡比較幽靜,自駕的遊客可以從南大門出,不走回頭路,非自駕遊客還是建議原路返回,北大門出,因爲南大門沒什麼車經過。若一定要走,那麼可以走一下燒香古道,出南大門後沿305縣道向西步行2公里到寶華大道上,有句容102路寶華專線的公交站。
每年4月下旬,寶華山會舉辦泡山節,有野營、爬山、放風箏等諸多活動。
寶華山景區內有山一方國際度假村,在山的南邊,北大門外有寶華山莊,都可以住宿,住在寶華鎮上也行,不過還是回到鎮江或南京住宿比較好,選擇多,喫喝玩樂俱全。
寶華山的導遊詞 篇5
寶華山靜臥於長江之濱,西與南京鐘山、棲霞山綿延相連,是寧鎮山脈的第二高峯,“東臨鐵甕,西控金陵,南負句曲,北俯大江”,氣勢雄偉,挺拔而壯麗。寶華山原名花山,盛夏季節黃色野花漫山遍野。開山之祖南朝梁代高僧寶誌登山結庵講經傳教,此山遂名聲大震。寶誌圓寂後,遂改花山爲寶華山。寶華山歷史悠久。山腳下的“丁沙地遺址”距今近7020__年,曾出土過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實物,是一處“寧鎮地區早期的新文化遺存”。
寶華山“水流石不動,山靜雲自飛”。以佛教傳世的寶華山更有“二龍四池七臺九洞十二泉”之勝景,集“林麓之美、峯巒之秀、洞壑之深、煙霞之勝”於一體,人在山中走,如在仙境行。
寶華山的“霧海”比之黃山雲海毫不遜色。那乳白色的嵐氣時濃時淡,變幻莫測;濃時如絮,淡時如煙,峯巒寺廟,時隱時現;如青春少女神祕的面紗,似九天仙女飄臨凡間;溪水潺潺,松濤和鳴,鶯聲燕語,一切盡沉醉在濃淡相宜的曉嵐靄氣之中。乾隆皇帝曾六上寶華山,發出了由衷的慨嘆:“寶華深處秀,問路語吾曾。”康熙也數度來遊,賜銀賜物、不吝墨寶。
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92%。古木參天,葉稠蔭翠,根株蟠結,綠草茸茸,落英繽紛。山上珍稀樹木繁多,椴樹、銀杏、紫蘭等樹種成長良好。其中,“寶華玉蘭”更是寶華山所獨有。其花大如蓮、白如雪,每至傳戒期則競相爭豔,那濃郁的花香和婀娜的姿態給教徒們送來了一片溫馨、幾多親切。
寶華山在我國佛教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山中隆昌寺已歷盡1500餘年滄桑,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傳戒道場。是故,寶華山被稱爲“律宗第一名山”。
站在寶華山頂峯的拜經臺極目北眺,但見長江如帶,蘇北平原煙樹蒼茫;西望棲霞山、湯山,山青如洗,楓葉如畫;東顧鎮江,金、焦二山如浮現在揚子江中的兩塊碧玉,山光水色美不勝收。“萬山堆裏看雲松,曲庵幽溪復幾重;爲愛泉聲過林去,不知煙寺耳聞鍾。”這是對寶華山的真實寫照。
丁沙地遺址位於南京和鎮江之間的龍潭鎮西南3公里處,屬江蘇省句容縣寶華林場。遺址是一海拔28.2米高出地面6米的崗地,東西長250、南北寬200米,面積約5萬平方米,其南爲丁沙地村,東南7公里爲寧鎮山脈中海拔434米的寶華山、北面3.5公里處爲東西橫亙的長江。距今7000左右,出土石器、骨器、陶器等實物,是寧鎮地區發現的較早期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屬於良渚文化時期。
1998年7月-11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現一處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作坊,共出土玉料70件,分爲玉璞及加工後的殘剩料兩類。殘剩玉料是玉器初步加工時切割下來的邊角料,多爲三角形、圓條形和窄長條形。其中片切割玉料是以硬度較高的片狀砂岩質石鋸爲工具。發掘時發現了一半成品,片狀砂岩質石鋸還鑲嵌在未切割完的玉料中,清晰地反映了石錯與玉料之間的加工關係。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