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旅遊導遊歡迎詞(通用3篇)
青海旅遊導遊歡迎詞 篇1
青海湖,地處青海高原的東北部,西寧市的西北部,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面積達4456平方公里,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還要多。湖面東西長,南北窄,略呈橢圓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約21米多,最大水深爲32.8米,蓄水量達105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爲3260米。
青海湖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鹹水湖,中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擁有多項中國之最,青海湖是國家AAAAA級國家自然景區。
青海湖每年12月封凍,冰期6個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湖中有5個小島,以海心山最大。鳥島位於湖的西部,面積0.11平方公里,是斑頭雁、魚鷗、鸕鷀等10多種候鳥繁殖生息場所,數量多達100,000只以上。現已建立鳥島自然保護區,湖中盛產青海湖裸鯉,濱湖草原爲良好的天然牧場。
湖內島嶼:
海心山
位於青海湖中心略偏南,距鳥島約25公里,島形長,中部寬而兩端窄,長2.3公里,寬0.8公里,面積1.14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海拔3266米,由花崗岩、片麻岩組成,島東緣有一泉眼,可供飲用。南部邊緣岩石裸露形成陡崖,東、西、北爲平緩灘地。島上大部分爲沙土覆蓋,生長着冰草、芨芨草、鐮形棘豆、嵩草、披針葉黃花、西伯利亞黃精等,植被覆蓋度在50%以上,鳥禽集中在島崖邊及碎石灘地棲息。
海西皮
海西皮,位於布哈河口以北的6公里與鳥島同處在布哈河沖積灘地的頂端,島的東北緣有斷層陡崖緊靠湖邊,陡崖外有一近似圓柱形的岩石屹立於湖中,是鸕鷀的繁殖場所,島上植被覆蓋度在90%以上。
沙島
於湖東北,海晏縣境內,曾是湖中最大的島嶼,長約13公里,最寬處約2.8公里,面積18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海拔3252米,是湖中砂壟突出水面受風沙堆積形成。1980年沙島東北端與陸地相連而成爲半島,並圍成33平方公里沙島湖,表面均由沙礫覆蓋,無植被,是魚鷗棲息繁殖地。
三塊石
又名孤插山,位於湖西南,是由7塊密集在一起的石灰石、礁石組成,高約17米,面積約0.056平方公里,距鳥島、海心山20公里。島上僅在碎石塊間隙生長有牛尾蒿等。植被覆蓋不到5%。
鳥島
又名小西山或蛋島(因鳥蛋遍地故名)。位於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處,島的東頭大,西頭窄長,形似蝌蚪,全長1500米,1978年以後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與陸地連在一起。鳥島坡度平緩,地表由沙土、石塊覆蓋,島的西南邊有幾處泉水湧流。主要植物有二裂季陵菜、白藜、冰草、鐮形棘豆、西伯利亞蓼、嵩草、早熟禾等。鳥島是亞洲特有的鳥禽繁殖所,是我國八大鳥類保護區之首,是青海省對外開放的一箇重要地點。
青海旅遊導遊歡迎詞 篇2
塔爾寺與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倫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並稱爲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咯巴誕生的地方。由於寺院規模宏大完整,交通方便,已成爲人們遊覽參觀藏傳佛教寺院最集中的地方和青海省最主要的旅遊勝地。壁畫、堆繡和酥油花爲塔爾寺的藝術三絕。塔爾寺是國家4A級旅遊景點,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塔爾寺位於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南面的蓮花山中,距省會西寧市25公里。它與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倫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並稱爲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是格魯派僧人和信教羣衆的宗教活動中心之一。
塔爾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降生地。宗喀巴成名後,有許多有關他靈蹟的傳說。據說在他誕生後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株白旃檀樹。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宗喀巴母親按兒子來信所示,在信徒們幫助下,以這株旃檀樹和宗喀巴所寄獅子吼佛像爲胎藏,砌石建塔,這是塔爾寺最早的建築。後來,該塔一再改建易名,成爲現在大金瓦殿中的大銀塔,是全寺的主供神物,漢語塔爾寺即由此塔得名。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禪師仁欽宗哲堅贊於塔旁建一靜房,聚僧坐禪。20xx年後,再建彌勒佛殿一座,塔爾寺初具規模,取藏名“袞本賢巴林”,意爲“十萬佛身像彌勒洲寺”。
400多年來,塔爾寺逐步發展成一座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古建築羣,全寺佔地600餘畝,僧舍房層9300多間,殿堂52座,僧人最多時達3600餘人。全寺四山環繞,殿宇宏偉,佛像莊嚴,梵塔棋佈。其中,大金瓦殿和大經堂爲全寺主體建築。大金瓦殿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建築面積456平方米,上下三層,飛檐四出,各抱形勢,歇山式金頂,覆以鎦金銅瓦,牆面用琉璃瓦砌成,圖案精美,殿內紀念宗喀巴的大銀塔,譽爲“世界一莊嚴”,殿堂正門上方懸有清代乾隆皇帝親題的“梵教法幢”匾額。大經堂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20xx年),民國元年(公元)遭火焚後重修,總面積爲2750平方米,經堂內長柱18根,短柱90根,皆用特製地毯包裹,地上鋪設地氈坐墊,可供3000僧人集體誦經,正西方供有無數佛像、藏文經典,設有0、班禪以及寺院法臺座,柱間滿掛各種堆繡的卷軸畫。
此外,尚有彌勒殿、九間殿、三世0靈塔殿、釋迦殿、依怙殿、小金瓦殿、花寺、居巴扎倉、丁科爾扎倉、曼巴扎倉、如來八塔、過門塔、菩提塔、時輪塔、印經院、大喇讓以及各-府邸等。除各種造型精美的佛像、法器、卷軸畫,還保存有宋代的哥窯瓷壇、玉雕、明代的龍瓷瓶、清代的龍魚瓶、竹雕壽星、玉雕觀音等珍貴工藝品,藏有歷代統治階級賜贈的各種匾額和漢藏文碑刻。
青海旅遊導遊歡迎詞 篇3
西寧植物園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山灣,是一座天然公園,原來只是西山林場的一箇苗圃,1980年擴建爲西寧植物園,佔地面積1000餘畝,以臺地爲主,分山上、山下兩個旅遊區。山上爲林區,有樹種1000餘畝,主要樹種是雲杉、油松等。高大的杉樹,像一座座綠塔,參天而立。茂密的松林,遮天蔽日。
山下建有盆景園、丁香園、薔薇園、松柏園、丁香園、岩石園等9個園中園,其中以盆景園最誘遊人興致。盆景園內有各類盆景數百盆,共54科,110屬,415種。其造型獨特,建築風格頗具蘇州園林韻味,被譽爲“不是名園賽名園,不是江南賽江南”。許多外地遊客都慕名而來。
丁香園是園中第二大景緻,每當4月之時,滿園丁香在微風吹拂下,散發着陣陣清香,令這裏的遊客陶醉,也正因爲如此,丁香被譽爲西寧市的市花。
在蘋果園裏遊人可在蘋果樹下,親自動手,大家圍桌而坐,品着“蓋碗茶”,飲着青稞酒,喫着“手抓羊肉”,興致所致還可引吭高歌,故叫“野飲園”,在這兒你可以體驗自然生活,領悟自然。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也相應提高,在節假日外出旅遊、休閒,植物園爲青海人民提供了旅遊場所,也成爲西寧的新八景之一。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