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詞解說陽朔西街(通用3篇)
導遊詞解說陽朔西街 篇1
濃濃的鄉村氛圍中流淌着純正的小資情調,樸素的民風裏包容着令人驚訝的國際元素,陽朔人愛喫的餈粑與米粉、正宗的意大利咖啡與西餐、古老的中國畫、最前衛的休閒風尚、國語、英文、法語、意大利語乃至西班牙語……種種看似不可能的,全部糅合在長度不足1000米的嶺南小街裏。“…
不逛洋人街,等於沒到陽朔來。”“不住地球村,遊人興趣減三分。”—如今的陽朔西街已經不是一條單純意義上的旅遊街,而是一箇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品牌。陽朔西街西街寬僅8米,長1000多米,由本地產的帶有檳榔花紋的大理石鋪就而成,經歷幾百年的踐踏,依然暗青油亮,路兩旁是清代遺留下來的老式磚房,飛檐、青瓦、白牆、紅窗的特色透露出南方小城鎮獨有的風韻和嶺南建築的質樸典雅。
這樣一條碧玉型的南方村鎮街,它的名氣並不亞於紐約的華爾街、倫敦的唐寧街、巴黎的香榭里舍大街,或者是北京的東西長安街、王府井大街,它以其獨特的風情、無窮魅 力吸引着國內外無數賓客。“洋人街”:西街是外國人在中國最密集的一條街,每年來這裏居住休閒遊的外國人相當於這裏常住人口的三倍。在這裏,每時每刻都會看到不同國籍不同膚色、操着不同語音的老外,或攜手挽臂,或揹着揹包,比肩接踵,款款而來。他們無拘無束,談笑風生。在酒吧飲啤酒,在網吧找信息,在街頭親切交談,在小商店討價還價買中意的中國貨。所有酒吧、餐廳、旅店的格局幾乎都各不相同,充滿異域情調。
許多洋人是來“留學”的,向陽朔人學中文;有的是來休閒度假的,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或半年;還有的是來“打工”的,幫老闆做事,學做中式飯菜;還有的在這裏孕育跨國婚戀的溫牀。每年數十萬老外來來往往,在西街觀光、生活、工作、學習,這在中國任何一箇地方都是沒有的,所以,人們把中國獨一無二的西街叫作“洋人街”。這裏幾乎所有的招牌都是中英文對照,從老闆到服務員到街邊的小攤大媽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沒有地域的差異,閒散、悠閒的生活,讓很多到這裏旅遊的遊客久久不想離去。“偷得浮生幾日閒”,就是這裏最大的生活體驗。“地球英語角”:西街作爲中西文化的交匯點,東方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文明在此融合、交流、珠聯璧合。這裏是中國人學外語,外國人學中文的理想課堂。西街有幾十家外語學校、培訓中心、口語訓練營及電腦培訓班。那些臨街的酒吧、餐廳提供的不單單是餐飲,更大的作用在於讓中外友人互教互學,交流信息,切磋中西文化。只要你會說“Hello”“Good morning”“Good night”或漢語的禮貌用語,就會很快找到知音。
人說陽朔是“中國英語第一縣”、“地球英語角”,名副其實。位於陽朔縣城,交通文便。西街以酒吧和西餐出名,帶有廣西鄉村特色的家庭旅店也遍佈整條街道。可以在這裏輕鬆的找到滿意的住宿、餐飲和娛樂的場所。休閒推薦:帶上在百忙中想讀而沒有時間細讀的書、想聽而又沒有環境情緒聽的CD(不帶也無所謂,反正西街上絕對有您喜愛的東西)、邀上您最親近的朋友,關掉手機與手提電腦,要一杯咖啡或茗茶,讓美景與音樂陪伴,悠閒地度過最愜意的一段時光,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導遊詞解說陽朔西街 篇2
西街被戲稱洋人街,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陽朔縣,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在全國叫西街有很多地方。其中最爲出名的爲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西街,陽朔西街被戲稱“洋人街”,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另有黟縣西街、宜陽西街和襄城西街、泉州西街等等,都有傳奇歷史故事。
陽朔西街又被戲稱洋人街。不到1公里的陽朔西街,由石板砌成,呈彎曲的S形。街上擺滿了各種旅遊紀念品。西街是外國人在中國最密集的一條街,每年來這裏居住休閒遊的外國人相當於這裏常住人口的三倍。西街是全中國最大的外語角,其涉外婚姻比例之高爲全中國之最。爲此,旅遊界專家、學者稱之爲“中國旅遊業中的陽朔現象”,中國的“地球村”。這種現象引起中國人的關注,世界的關注。其充滿了異國情調的夜景更是風情萬種。
西街上的飯店、餐館、網吧、酒吧等等都是中西合璧的,幾乎所有的招牌都是中英文對照,從老闆到服務員到街邊的小攤大媽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這裏已經沒有地域的差異了,閒散、悠閒的生活,讓很多到這裏旅遊的遊客久久不想離去。“偷得浮生幾日閒”,也許在這裏才能感受到什麼是生活。
陽朔縣“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陽朔位於桂林市南面63公里,是最早確定的“國家級風景旅遊名勝區”之一,是一座有20xx多年曆史的灕江邊最美的城鎮,媲美桂林,遊人如雲。不到一公里的陽朔西街,位於縣城中心,全長517米,寬8米,大理石路面,呈彎曲的S形,房屋建築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濃厚。薈萃各種旅遊紀念品、小喫於街市。其充滿了異國情調的夜景更是風情萬種,風俗濃郁。
導遊詞解說陽朔西街 篇3
喫過美味的中餐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陽朔西街,聽說那兒有很多外國人,是練英語的好地方。
一走進街道,那兒就是人山人海,遊人如織。令人賞心悅目的是街道兩旁的房子很特別,它是仿古造型,由紅磚、紅木、青瓦建成的兩層小樓,樓頂四角是翹起來的,上面有些還雕龍畫鳳呢。這是吸引我目光的還有一家古代的酒家,店門旁掛着一面旗,旗上寫着一箇大大的繁體“酒”字,真人又彷彿回到了古時候。
街道的地面是不是用水泥鋪成的呢?你也許會說,肯定是的!那你錯了,那是由大塊青石鋪就的。
走着走着,不覺我們來到了一家其貌不揚的小店,只見店裏的一位阿姨在畫畫,她在哪畫呢?你也許會說,在紙上畫!NO,你說錯了,大錯特錯,正確的答案是在衣服上畫,沒想到吧。她的畫很美,栩栩如生。後來阿姨把我的畫像描到了衣服上,還特意加上我的名字呢,嗨!太有個性了。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