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鴉片戰爭博物館的導遊詞(通用6篇)
廣東鴉片戰爭博物館的導遊詞 篇1
鴉片戰爭博物館又稱虎門林則徐紀念館,是我國重要的鴉片戰爭文物史料展館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它以“虎門銷煙”的歷史背景爲參照,館本部在東莞虎門鎮建成。
1839年6月,民族英雄林則徐就是在這裏,將從英美船隻上收繳的上百萬公斤鴉片當衆銷燬,從而製造了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事件。
館內的重頭戲是名爲“虎門故事”的展覽,它用蠟像再現了從前的生活和街景。利用實物、照片、模型、影片等,把鴉片戰爭描述的清楚而不枯燥。最爲震撼人心的畫面,可能是將鴉片煙槍一折爲二的雕像,充滿了力量感。
在鴉片戰爭博物館,參觀者不僅可以在此瞻仰林則徐在西方列強壓迫下的慷慨大義,也可以從詳實的史料中全面瞭解到鴉片戰爭的始末和歷史意義,場館在免費對公衆開放後,已成爲東莞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
除了本館外,鴉片戰爭博物館的範疇還包括了威遠炮臺、海戰博物館及沙角炮臺。
廣東鴉片戰爭博物館的導遊詞 篇2
記得去年的夏天,爸爸、媽媽帶我參觀了位於東莞市虎門鎮的鴉片戰爭博物館。
從廣州坐車出發,約一小時就到了虎門,踏進博物館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林則徐紀念碑。林則徐是福建人,清朝時的一箇大人物,著名的“虎門銷煙”就是他組織和指揮的。是我們的民族英雄。離開林則徐紀念碑往左走,就到了銷煙池,銷煙池有兩個,呈方形,比游泳池小一些,池子旁邊有一涵洞,通向大海。爸爸說,別看池子不起眼,一百多年前,林則徐就在這兩個池子裏銷燬了二萬多箱鴉片,也就是著名的虎門銷煙。我問爸爸爲什麼要銷燬呢?爸爸說,鴉片是毒品,是英國侵略者用來毒害中國人的,人吸食鴉片後就會上癮,骨瘦如柴,什麼事都幹不了,弄得家破人亡,害國害民。我心想:這些外國人怎麼那麼壞,林則徐真是太偉大了,鴉片燒得太好了。
離開了銷煙池,再往前走就到了一幢三層樓的門前,上面寫着“鴉片戰爭博物館”,走進大廳,陳列櫃裏擺了很多東西,有鴉片煙具、大炮、火藥缸、大刀、長矛,還有洋槍洋炮等等。有一樣東西,特別引人注目,它黑黑的、圓圓的,大小有的象乒乓球,有的象鉛球。講解員阿姨說,這就是鴉片,它是從嬰粟這種植物裏提練出來的,當時主要在印度種植,提練好後英國人把它運到中國來,毒害中國人。阿姨說,虎門銷煙後,英國人不服輸,發動了鴉片戰爭,英國人用大船大炮打敗了中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把香港給搶去了。
走出博物館,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國家不強大,就會有人來欺負我們,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讓祖國更加強大。
廣東鴉片戰爭博物館的導遊詞 篇3
最近,學校組織我們去虎門參觀鴉片戰爭博物館。這一次參觀,使我認識到鴉片、大麻等毒品給國家帶來的危害是多麼嚴重,後果是多麼可怕。
來到鴉片戰爭博物館,一進門口,就看到六枚橫放着的銅鐵鑄成的大炮,黝黑黝黑的,像是凝固了沉重的歷史。大炮後面聳立着一尊5米多高的石雕像,那就是近代偉大的民族英雄——林則徐。聽老師介紹,清朝道光皇帝於1938年12月命林則徐爲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菸,經過整頓海防,將英美商人的兩萬多箱鴉片在虎門付之一炬,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虎門硝煙”。我聽了,心裏暗暗佩服這位英雄。
進入館內,我們觀看了記載鴉片戰爭經過的壁畫、實物展示。十九世紀前期,英國人用輪船把鴉片私運到中國的沿海地方買給我們國人,大量的白銀流進他們的口袋。鴉片就是大麻,吸了就會上癮,長期抽食,人的身體就會跨掉。從展示的圖片可以看到,那些抽大煙的人面黃肌瘦、有氣無力。長期下去,誰來生產勞動,誰來保家衛國?
當年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拯救了中華民族人民。可誰能料想到,現在出現的新型毒品,嗎啡、海洛因、可卡因、冰毒……這些依然橫行,甚至毒性越來越強。毒品,它摧毀多少善良的人性,壓彎多少堅硬的脊樑,擊碎多少快樂的心靈,粉碎多少民族的希望?
願人們攜起手來,衆志成城,將毒品這個惡魔逐出世界。那時,我們將會迎來嶄新的每一天。
廣東鴉片戰爭博物館的導遊詞 篇4
林則徐紀念館位於虎門鎮口社區,管理的銷煙池舊址是1839年林則徐銷燬英美鴉片的歷史遺存。具有炮臺神韻的門樓、陳列大樓,抗英羣雕、林則徐銅像、虎門銷化鴉片紀念碑、抗英大炮等,共同營造了濃郁的歷史氛圍。
《虎門海戰半景畫》,採用藝術與聲、光相結合的現代展示手法,具有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全國禁毒教育展覽》是青少年禁毒教育的重要課堂,海戰博物館被列爲全國禁毒教育基地之一。
沙角炮臺管理所管理的炮臺舊址位於虎門鎮沙角社區,保存完好並對外開放的有沙角門樓、瀕海臺、臨高臺、捕魚臺、節兵義墳、林公則徐紀念碑、功勞炮、克虜伯大炮等文物遺存。沙角炮臺是扼守珠江口的重要要塞,依山傍海,景色秀麗。
威遠炮臺管理所管理的炮臺舊址位於虎門威遠島南面社區,包括威遠、鎮遠、靖遠、南山頂、蛇頭灣、鵝夷等炮臺,這些炮臺構成立體的海防防禦體系,被譽爲“南方海上長城”。
廣東鴉片戰爭博物館的導遊詞 篇5
鴉片戰爭博物館(虎門林則徐紀念館、海戰博物館,三個館名一套班子),坐落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是紀念性和遺址性相結合的專題博物館,管理的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臺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鴉片戰爭時期的歷史見證,管理面積約80萬平方米。
鴉片戰爭博物館始建於1957年,建館初期館名爲“林則徐紀念館”,1972年更名爲“鴉片戰爭虎門人民抗英紀念館”,1985年重新定名爲“虎門林則徐紀念館”,爲利於對鴉片戰爭遺址的管理,又增加一箇館名——鴉片戰爭博物館。1987年7月和1988年1月先後成立沙角炮臺管理所和威遠炮臺管理所,分別管理沙角和威遠島諸炮臺遺址。1999年12月,海戰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鴉片戰爭博物館負責收藏、研究、陳列林則徐銷煙與鴉片戰爭文物史料,保護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臺舊址及有關文物,利用這些文物資料向廣大觀衆進行愛國主義宣傳教育。
鴉片戰爭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是《虎門銷煙》、《鴉片戰爭海戰陳列》。
虎門林則徐紀念館位於虎門鎮口社區,管理的銷煙池舊址是1839年林則徐銷燬英美鴉片的歷史遺存。具有炮臺神韻的門樓、陳列大樓,抗英羣雕、林則徐銅像、虎門銷化鴉片紀念碑、抗英大炮等,共同營造了濃郁的歷史氛圍。
由___同志親筆題寫館名的“海戰博物館”,位於虎門鎮南面社區,由陳列大樓、宣誓廣場、觀海長堤等組成紀念羣體。基本陳列《鴉片戰爭海戰陳列》被評爲“20___年度全國十大精品陳列之最佳形式設計獎”。《虎門海戰半景畫》,採用藝術與聲、光相結合的現代展示手法,具有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全國禁毒教育展覽》是青少年禁毒教育的重要課堂,海戰博物館被列爲全國禁毒教育基地之一。
沙角炮臺管理所管理的炮臺舊址位於虎門鎮沙角社區,保存完好並對外開放的有沙角門樓、瀕海臺、臨高臺、捕魚臺、節兵義墳、林公則徐紀念碑、功勞炮、克虜伯大炮等文物遺存。沙角炮臺是扼守珠江口的重要要塞,依山傍海,景色秀麗。
威遠炮臺管理所管理的炮臺舊址位於虎門威遠島南面社區,包括威遠、鎮遠、靖遠、南山頂、蛇頭灣、鵝夷等炮臺,這些炮臺構成立體的海防防禦體系,被譽爲“南方海上長城”。
多年來,鴉片戰爭博物館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堅持貫徹“保護爲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文物工作方針,努力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充分利用文物資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每年接待國內外觀衆超過400萬人次。___等7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到該館視察。1996年,中央六部委(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共青團中央、解放軍總政治部)公佈該館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中宣部公佈該館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___年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爲“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20___年7月被中宣部、民政部、人事部、文化部評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先進單位”。
廣東鴉片戰爭博物館的導遊詞 篇6
鴉片戰爭博物館(虎門林則徐紀念館、海戰博物館,三個館名一套班子),坐落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是紀念性和遺址性相結合的專題博物館,管理的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臺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鴉片戰爭時期的歷史見證,管理面積約80萬平方米。
鴉片戰爭博物館始建於1957年,建館初期館名爲“林則徐紀念館”,1972年更名爲“鴉片戰爭虎門人民抗英紀念館”,1985年重新定名爲“虎門林則徐紀念館”,爲利於對鴉片戰爭遺址的管理,又增加一箇館名——鴉片戰爭博物館。1987年7月和1988年1月先後成立沙角炮臺管理所和威遠炮臺管理所,分別管理沙角和威遠島諸炮臺遺址。1999年12月,海戰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鴉片戰爭博物館負責收藏、研究、陳列林則徐銷煙與鴉片戰爭文物史料,保護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臺舊址及有關文物,利用這些文物資料向廣大觀衆進行愛國主義宣傳教育。
鴉片戰爭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是《虎門銷煙》、《鴉片戰爭海戰陳列》。
虎門林則徐紀念館位於虎門鎮口社區,管理的銷煙池舊址是1839年林則徐銷燬英美鴉片的歷史遺存。具有炮臺神韻的門樓、陳列大樓,抗英羣雕、林則徐銅像、虎門銷化鴉片紀念碑、抗英大炮等,共同營造了濃郁的歷史氛圍。
由親筆題寫館名的“海戰博物館”,位於虎門鎮南面社區,由陳列大樓、宣誓廣場、觀海長堤等組成紀念羣體。基本陳列《鴉片戰爭海戰陳列》被評爲“20xx年度全國十大精品陳列之最佳形式設計獎”。《虎門海戰半景畫》,採用藝術與聲、光相結合的現代展示手法,具有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全國禁毒教育展覽》是青少年禁毒教育的重要課堂,海戰博物館被列爲全國禁毒教育基地之一。
沙角炮臺管理所管理的炮臺舊址位於虎門鎮沙角社區,保存完好並對外開放的有沙角門樓、瀕海臺、臨高臺、捕魚臺、節兵義墳、林公則徐紀念碑、功勞炮、克虜伯大炮等文物遺存。沙角炮臺是扼守珠江口的重要要塞,依山傍海,景色秀麗。
威遠炮臺管理所管理的炮臺舊址位於虎門威遠島南面社區,包括威遠、鎮遠、靖遠、南山頂、蛇頭灣、鵝夷等炮臺,這些炮臺構成立體的海防防禦體系,被譽爲“南方海上長城”。
多年來,鴉片戰爭博物館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堅持貫徹“保護爲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文物工作方針,努力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充分利用文物資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每年接待國內外觀衆超過400萬人次。等7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到該館視察。1996年,中央六部委(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共青團中央、解放軍總政治部)公佈該館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中宣部公佈該館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xx年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爲“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20xx年7月被中宣部、民政部、人事部、文化部評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先進單位”。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