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廣東的導遊詞(精選4篇)
介紹廣東的導遊詞 篇1
連州地下河位於歷史文化古城連州東北26公里處。它是一箇典型的巨型天然石灰岩洞,具有亞熱帶喀斯特地貌。據地質學家分析,溶洞是2億年前地殼運動形成的,現在旅遊面積6萬平方米。最高點47.8米,最寬點53.6米,洞內空氣清新,冬暖夏涼。它是旅遊和暑假的聖地。
連州鐘乳石自古聞名。據《連州志》記載,唐代文學家劉禹錫於820年回來擔任連州刺史時,曾在《連州刺史壁》中稱讚連州鐘乳石:“山美水高,靈水靈,鐘乳石天下第一,三百歲珍珠。”歷代地方官員都用鐘乳石來祭奠朝廷。
連州地下河洞分三層,全長1860米,最高點47.8米,最寬點53.6米,面積4.3萬平米。洞內溫度常年保持在18℃左右,溼度96%-98%,含氧量21.4%—21.6%,二氧化碳含量爲0.01%—0.019%,空氣清新,冬暖夏涼。地下河位於下層,水流由北向南,蜿蜒曲折,穿過三個美麗的峽谷:“龍門峽”、“蓮花峽”、“香蕉峽”,全長1400米。它穿過四座山的底部。河水錶面平靜,流速緩慢。最寬點10米,最窄點只有1米。6米,水深1-7米,沿河兩岸佈滿了鐘乳石、應時、石柱、石花、石簾等。,形狀各異,如飛象過江、鳥啄蟲、八仙過海、獅子座蓮花、地下龍宮、海獅迎賓等。土地二、三層有佛光、董培馬蹄鐵、關公雕像、巴西仙人掌、南天門、連州白玉鵲橋、恐龍化石、孟姜女哭長城、仙洞、伊甸園等景點。,豐富多彩,令人難忘。很多遊客都在這裏留下了讚美詩,比如著名詩人楊迎賓的題詞:“人山人海,天有洞。”那麼,當山川是上界的時候,爲什麼一定要找到天堂呢?1988年5月遊覽地下河後,著名作家秦牧寫了一篇遊記《神祕而壯麗的地下河》。
古往今來,連州的地下河一直是附近大東村的人們避暑和帶孩子玩遊戲的地方,但沒人知道洞穴深處隱藏着一條長長的.地下河。據地質調查,大約2億年前,連州地下河位於茫茫大海中,然後隨着地殼運動的變化,海底上升到陸地。在地殼穩定的第二個時期,這裏發生了大規模的崩塌,從而形成了現在的洞穴。
介紹廣東的導遊詞 篇2
清遠是一箇有兩千多年曆史的古城,最早的名字叫中宿縣,因爲境內有秀美的中宿峽而著名。於漢朝改名爲清遠郡,清遠一名由此而來。早期歸韶關管轄,1983年劃歸廣州,爲清遠縣,1988年撤縣建市,從一箇粵北山區一躍成爲廣東省佔地面積最大的地級市,佔地1.9萬平方米,相當於10個深圳那麼大。
清遠市位於廣東省的西北部,南靠廣州,佛山,北倚湖南,東鄰韶關,西接肇慶,廣西。是粵北山區的主要組成部分。距離廣州市60多公里且全程高速,交通十分方便。且山川秀美,人傑地靈。以前人們說清遠清遠,清貧而偏遠,但是現在清遠清遠,清新而逸遠啊!
20__年2月28日清遠被評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主要有三大旅遊資源:一遊山,二玩水,三賞民族風情。那麼山就有:飛霞山,英西峯林,萬山朝皇。水還分冷熱,冷水就是小北江,漂流等,熱的就是衆多的`溫泉。民族風情包括連南瑤族篝火晚會,三排搖寨等。
來清遠的三部曲:遊飛霞,喫清遠雞,喝白茶。這裏說的白茶,就是藤婆茶拉是連州三寶之一。連州三寶就是黃精,蜜棗,藤婆茶拉。連州是清遠的兩市之一,是廣東省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曾經兩次被國民黨定爲廣東省的省會,其政治地位相當於現在的廣州,故有小廣州之稱。說起這個就得說一下清遠得管轄範圍了,清遠地大物博啊,主要管轄兩市五縣一區。兩市除了剛說得連州市還有就是英德市拉。英德紅茶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吧?它就是我們英德市的特產啊。英德除了紅茶出名之外旅遊資源也是很豐富的啊,比如英西峯林拉,英德寶晶
宮拉。五縣就是清新縣,清新縣是清遠市最富有的一箇縣,擁有一箇全國唯一的以溫泉爲主題的國家四a級旅遊度假區,還擁有全亞洲第一個滑草場,每年接待遊客200多萬,因而也成爲全清遠的首富了。還有就是陽山縣,這裏可是九分石頭一分土,一頂草帽一分田。第三個就是廣東省第一支礦泉水的產地佛岡了。另外兩個都是少數民族自治縣:一箇是連山瑤族自治區,另一箇就是廣東省唯一一箇腳踏三省的連山壯族瑤族自治區。一區就是青城區了。
介紹廣東的導遊詞 篇3
各位團友:
小樓仙源是增城八景之一,今天我們參觀的景點有:歷史悠久的何仙姑家廟、何仙姑紀念塔、觀音山神仙洞、東南亞藤類之冠的盤龍古藤。另外,在參觀過程中還可以體味一下三個至今未曾解開的謎:一是爲什麼何仙姑家廟方圓幾里的井水都略帶鹹味,唯獨仙姑井水清純甘洌?二是爲什麼仙桃生長在缺土少壤的瓦頂屋脊上,不需澆水施肥,依然枝繁葉茂?三是爲什麼盤龍古藤找不到根?
大家瞭解何仙姑其人其事嗎?根據《全國古今圖書集成仙部》、《中國人名大辭典》、《安慶府志》、《會仙觀記》、《全唐詩外集》、《辭海》、《增城縣誌》等古今書籍都記載:何仙姑,原名何素女,又叫何二孃,增城小樓仙桂村人,生於唐朝開耀二年(682年),自幼性情柔靜,秉承孝道,勤奮讀書,過目能誦,擅長繡織,深受鄰里誇讚。唐景龍元年(720xx年)因反抗父母包辦婚姻,投井後成仙。話說何仙姑在迎親之日驟然不見了,家人驚慌失措,見家井旁遺留素女的繡花鞋,父母深知大事不妙,命人下井打撈,誰知撈不見屍。男家礙於面子,上縣衙打官司,提出不見活人要屍骸的要求。而何仙姑成仙后騰雲仙遊蒲田(今福建省內),獲悉父母受屈,巧逢蒲田縣令即將調增城赴任,就懇求縣令允許她隨官船返增城爲父母沉冤昭雪。縣令答應了她的請求,當啓航之時,未見何仙姑到來,但見船舵後方水中,有一女屍逆水追隨而至,屍至增城,果然是何仙姑真身。“逆水流屍”一事當然難以置信,縣官就署批“昇仙得道”了結此案。
此外還傳說在唐朝玄宗年間,漢鍾離、張果老、曹國舅、鐵柺李、韓湘子和藍采和等七仙,準備於三月三赴瑤池,參加一年一度的王母娘娘聖誕,爲了湊夠八仙向王母娘娘敬酒,呂洞賓決定下凡遍遊天下,最後尋覓超度何仙姑成仙。
何仙姑成仙之事驚動了當年的唐天后武則天。武則天賜贈何仙姑三件寶:一是在其家鄉建祠奉祀;二是賜紫霞一襲;三是在唐天寶十年下旨建一碑以作紀念。
各位團友,何仙姑家廟到了,讓我們一起進廟參觀。
介紹廣東的導遊詞 篇4
羅浮山,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區位優勢。她,山清水秀,道佛相容;洞天奇觀,湧泉飛瀑隨處可見。山勢雄偉壯麗,自然風光旖旎。古蹟繁多,寺觀遍立,歷代名人詠題佳作不勝枚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爲一體;旅遊資源的開發極具潛力。
羅浮山,享有“嶺南第一山”之稱。廣汕公路穿越其境。她方園260多平方公里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它又是我國道教名山,道教稱它爲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它與南海縣境內的西樵山爲姐妹名山,故又有東樵山之稱。
羅浮山地處粵東“旅遊休閒走廊”的中心地段;是構成‘廣州一香港一惠州”旅遊金三角的支掌型景區和代表景區。整個羅浮山由朱明洞、黃龍觀、酥醪、飛雲頂四大景區組成;羅浮淨土園林是黃龍觀景區內新開發的旅遊景點。它西連發達的城市羣,南接港澳與東南亞,東鄰90年代興起的大惠州,與廣州、深圳、惠州、香港的距離最遠不超過130公里;交通極爲便利。羅浮山以廣大、奇峭、峻拔稱雄;以飛瀑。流泉、密林、清秀稱幽。她共有大小山峯432座。飛瀑名泉980多處、洞天奇景18處、石室幽巖72個。主峯飛雲頂,海拔1296米,峯頂盤圓平坦,花草並茂,雲霧繚繞,日出的瑰麗可與泰山媲美。每年重陽節;登高觀日出者有數十萬之衆;蔚爲壯觀。
飛瀑名泉、洞天奇景是羅浮山自然天成之傑作代表。山山有瀑,處處流泉。白石灘飛瀑從87米高的`懸崖傾瀉,濃霧遮天,陽光下彩虹耀眼;瑰麗壯觀。身處巖下,’‘夏暑不知逢六月”。白水門瀑布跌宕千尺響如霄,聞之骨寒;水簾洞瀑布“天上珠簾直下垂”;黃龍洞瀑布“飛作滿天風雨聲”。名山多聚泉、古剎具神水。沖虛觀內的“長生井”,寶積寺後的“卓錫泉”、酥醪觀旁的“釀泉”並稱羅浮三大名泉,水豐不竭;甘甜清冽;能與西樵的無葉井齊名,和杭州的虎跑泉並列。羅浮山仙洞密佈、大洞十八、小洞數百。這洞,乃道教之謂洞天,每個洞天都是由幾座山環抱而成的小天地。洞中清靜幽秀,其間泉水淙淙,古木森森。
羅浮山地處北線,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適宜多種植物生長。有植物3000多種。其中1200多種爲藥用植物,是個天然的中草藥庫。廣東過去四大市場之一的藥市就設在羅浮山沖虛古觀在則,稱洞天藥市。土特產酥醪萊、雲霧甜茶和四時佳果則別具風味。蘇東坡的“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是最好的寫照。
羅浮山除去綺麗壯觀的自然風光之外;諸多的神話、傳奇、古蹟以及道佛兩教竟相繁衍的盛況;爲其披上一層神祕的面紗,素有“神仙洞府”之稱。從東晉葛洪來此建庵,修道煉丹,著畫立說,開創爲嶺南的道教聖地;到唐代道佛(教)共處,道士僧人齊集如雲;有“五百花首遊羅浮”之盛會。山上寺觀遍立,有九觀十八寺之多。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