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地接導遊詞2024(精選3篇)
澳門地接導遊詞2024 篇1
大家好,我是這次負責帶大家參觀澳門著名名勝古蹟媽閣廟的導遊,希望我的解說能爲大家打來一箇愉快的旅程。首先允許我介紹一下媽祖廟。
媽閣廟早期稱娘媽廟、天妃廟或海覺寺;後定名"媽祖閣",華人俗稱"媽閣廟"。媽祖"在福建話裏是"母親"的意思。此廟背山面海,沿崖而築,周圍古木參天;廟門口有一對石獅,雕工精美,形態逼真,傳說是300年前清人的傑作;廟內花木錯落,岩石縱橫,景色清幽,由大殿、石殿、弘仁殿、觀音閣4座建築物組成。
而出遊媽閣廟的最佳時期是在春節期間,因爲這段時間香火最旺,而且還會舉行不少傳統活動。不少善男信女紛紛前來拜神祈福,廟前空地會蓋搭一大竹棚,作爲臨時舞臺,上演神功戲。
媽閣廟由"神山第一"殿、弘仁殿、正覺禪林、觀音閣等部分組成,各建築規模雖然細小簡陋,但卻能充分融合自然,佈局錯落有致。
入口大門
大家可以看到入口大門的花崗石建築,它寬4.5米,只開有一箇門洞,門楣有"媽祖閣"三字,兩側爲對聯,三部份均有琉璃瓦頂等裝飾,其中門楣頂部更有飛檐狀屋脊,脊上裝有瓷制寶珠及鰲魚。
牌坊
緊跟媽閣廟大門後的是一箇三間四柱沖天式牌坊,也由花崗石建造而成,並有四隻石獅分置在柱頭上。
弘仁殿
大家現在來到了規模最小的弘仁殿,殿堂只有3平方米左右。
觀音殿
位於最高處的觀音殿,主要由磚石構築而成,其建築較爲簡樸,爲硬山式做法。
正覺禪林
大家現在來到的是正覺禪林,這座禪林不管在規模上或是在建築形式上都較爲講究,建築由供奉天后之神殿及靜修區組成。修區建築爲一般民房,屬硬山式磚結構,而神殿則爲一四架樑結構、主殿前有一內院,兩側側廊爲捲棚式屋頂、主殿區被二列各三枝柱分爲三個開間,屋頂爲琉璃瓦坡頂,兩邊側牆頂部爲金字形"鑊耳"山牆,有防火意思,具濃烈的閩南特色,位於內院前之正立面,由左至右可分爲五部份,中間最高兩邊漸低,牆身有泥塑裝飾,牆頂則以琉璃瓦裝飾,而在琉璃瓦檐下是三層象徵斗拱之花飾,此外,中間部份尚開有一半徑爲1.1米的圓形窗洞,而琉璃瓦頂上之飛檐及瓷制寶珠裝飾,亦顯示出此殿之重要性。
媽祖閣平時香火不絕,每年農曆除夕、三月廿三日媽祖寶誕、九月九日重九節,這裏更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見證聖火
20__年5月3日下午,北京奧運會聖火途經澳門的媽閣廟。來自奧林匹亞的聖火將與媽閣廟的香火相遇,澳門將以最具代表性本土文化迎接奧運聖火的方式,展示其中西文化薈萃的特性。
好了今天的遊覽就到此結束,希望這次的解說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請大家多多關注更多澳門景點,再見。
澳門地接導遊詞2024 篇2
在座的各位大家早上好,非常高興在週末的早上見到大家,感謝大家對我們旅遊俱樂部的支持和信任,讓我們有這樣的一次機會與你們同行併爲大家服務,我心裏非常的高興,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姓冉,名x,大家就叫我冉x。
豐富的’旅遊生活體驗即將結束了,小伍也要跟大家說拜拜了!臨別之際也沒什麼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個字吧;第一個字緣,大家聚在一起就是緣!第二個字是原諒的原,小伍有什麼做的不周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含!
第三個字就是圓滿的圓,此次行程圓滿的結束多虧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最後一箇字還是源字,財源的源,祝大家的財源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也祝大家工作好,今天好,明天好,現在好,將來也好,一切都好,好上加好,給點掌聲好不好!
謝謝!
澳門地接導遊詞2024 篇3
陽江市傳統手工業產品久負盛名,五金刀剪生產歷史悠久,是最具特色的優勢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發展,陽江現有五金刀剪企業1500多家,佔全國總數的一半以上,日用五金刀剪產量佔全國的60%,出口占全國的80%。產品遠銷歐洲、美國、日本等100多箇國家和地區。陽江已成爲中國最大的刀剪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
陽江刀剪歷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公元557年民族英雄冼夫人屯兵兩陽,在陽江地區製作兵器,清《馮氏族譜》載:“……馮大將軍之墓生平所用八十二角鵝眉錦大刀納於冢中”。馮大將軍即冼夫人孫子馮盎,曾任宋康令,公元646年病死,葬於陽江北山。這“鵝眉宣錦大刀”即陽江俗稱的“大殺刀”。其後,制刀工藝傳至民間,生產各種民用刀,奠定了陽江制刀業的悠久基礎。
清初,陽江刀一直以小作坊(打鐵鋪)形式生產,縣城形成了大規模的制刀作坊,其生產基地即現在的打鐵巷。打鐵巷附近一帶集中了十數間這類打鐵鋪,打出的產品時時供不應求,打鐵鋪除生產菜刀外,同時還生產禾鐮、鐮刀、布剪、日用小刀、剪等,產品多是木柄的低檔產品。從那時開始,陽江刀逐漸被人認識推崇,知名度日益提高。
至此,陽江小刀聞名海內外,推動了陽江制刀業的迅猛發展。1949年,全縣約有300多名個體小刀生產者,年產小刀60多萬把。
目前,陽江刀剪企業達1500多家,成爲陽江工業的重要支柱和優勢行業。經過多年的不斷髮展進步,陽江刀剪已經成爲集小刀、菜刀、剪刀、套刀、多用鉗以及與刀剪生產相配套的特種鋼、塑料、電鍍、機械設備生產的五金刀剪產業,湧現出“十八子”、“銀鷹”、“永光”、“盛達”、“廚樂”、“巧媳婦”、“美惠子”等一批知名品牌,進一步提高了“陽江刀剪”的知名度,有力地提升了陽江刀剪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
1998年,“中國菜刀中心”落戶陽江市十八子集團有限公司。1999年,“中國剪刀中心”落戶廣東宏鷹集團公司。20xx年10月,“中國小刀中心”又落戶陽江市陽西永光刀剪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和中國日用五金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授予陽江市“中國刀剪之都”。20xx年6月,陽江市在中國(陽江)刀具城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陽江)國際刀剪博覽會。成爲舉世公認的刀剪之都。
陽江建市以來,基礎設施建設超前發展,水陸交通日新月異,成爲鏈接粵中與粵西的交通走廊。陽江地處廣州和湛江兩城市之間,毗鄰港澳,距廣州247公里,距湛江230公里,距珠海160公里,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門129海里,是連接粵中與粵西的交通走廊。325國道、廣湛高速公里、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三茂鐵路橫貫市境。陽江港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 航空:陽江在合山建有民航機場,已開通陽江──廣州、陽江──珠海等直升機航線。交通已形成立體網絡。
陽江市地處廣東省西南沿海,是1988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地級市,轄陽春市、陽東縣、陽西縣、江城區;東與江門市相鄰,西與茂名市交界,北與雲浮市相接,南臨南海。市區距廣州219公里,距湛江220公里,距香港165公里。325國道(廣湛公路)和廣茂鐵路橫貫全市,面積7813平方公里,人口240多萬人。
陽江市是廣東省著名的濱海旅遊城市,旅遊資源豐富,有濱海沙灘、峯林溶洞、溫泉瀑布、湖光山色和燦爛的人文景觀。其中,海陵島、陽春春灣——凌霄巖爲省級旅遊度假區,海陵島的大角灣於20xx年又被評爲4A級國家旅遊區。目前,全市已開闢五大旅遊組團線路,兩大特色旅遊專線:一是“千年國粹”——東水造紙景觀再現東漢時期蔡倫造紙術;二是程村海灘吊樁養蠔,可現場摘蠔嘗試,別有一番情趣。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