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巴牌坊的導遊詞(精選3篇)
大三巴牌坊的導遊詞 篇1
走進大三巴,裏面是以前的殿堂,現在只剩下一些大柱子的地基,有點遺憾。走上右邊的臺階,站在唱詩班高臺上,下面廣場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身後就是殿堂。
最裏面是墓堂,參觀時一定要保持嚴肅,要體會這個地方宗教氣息,就要親自看看大理石上的祭檀。隔壁就是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展品有圖畫、雕刻、裝飾品。都是十六到十九世紀的作品。
遊客們,你們覺得大三巴漂亮嗎?如果你們覺得漂亮,希望你們下次再來!
一:減少客流量。減輕當地環境壓力,保持其空氣溼度二氧化碳含量長久穩定 二:獲得各方面資金支持,加大原生環境保護力度。
三:建立網上博物館,通過3D圖像讓人足不出戶即可欣賞到當地美景 四:建立防護欄,嚴厲禁止遊客手觸壁畫雕像,違者予以重罰
五:建立預覽制度,每天限定參觀人數(仿造拉斯科洞窟壁畫例子)
青少年對文物保護可以力所能及地做好以下事情:
1、多參觀博物館,多瞭解文物和文物蘊藏的歷史文化,做一箇歷史文化的傳承者;
2、瞭解文物法規政策,做好文物及相關法規知識的宣傳,讓更多的人增強文物保護意思,加入文物保護行列;
3、生活中見到有人兜售文物或假文物,以及有人破壞文物的現象要及時進行舉報(向110或當地文物部門或當地黨委政府)。
大三巴牌坊的導遊詞 篇2
各位尊敬的遊客,你們好,很高興今天能爲你們服務。我叫朱嘉怡,大家可以叫我朱導。今天我們一起遊覽澳門大三巴牌坊,希望大家能在大三巴牌坊留下美好的回憶。
大三巴是聖保祿教堂正前壁的遺址,聖保祿教堂附屬於聖保祿學院該學院於1594年成立,1762結束,是遠東地區第一所西式大學。因爲1595年和1601年先後兩次失火,1835年的一場大火將教堂燒燬,只剩下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臺階。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國的牌坊,所以叫大三巴牌坊。
現在,請大家跟我一起去大三巴。看!這座建築真奇特,最上面是一箇三角形的屋頂,象徵向天父召喚。正中有一隻白鴿,圍繞着太陽、月亮和星星,表示天主聖神的地位。下面一層層長方形的建築,有三十多根柱子,表面不僅有許多精美的雕刻,還有各種各樣的雕像,有聖母、耶蘇、海星之母……訴說着各種各樣的故事,就像一幅美麗的畫。
大三巴牌坊的導遊詞 篇3
到了香港,澳門肯定不會放過。去了澳門,大三八牌坊當然也不容錯失。
大三巴牌坊原本是一座大教堂。她先後幾次着火,一燒就是上十個小時。最後一次就被燒成了現在這樣。
爲什麼還有一面沒有被燒燬呢?原來大三巴牌坊這是中國工匠和日本工匠運用鬼斧神功砌成的。我去看時,她已經很舊了。燒後幾百年,原來的菩薩卻還在。不知有多少個,仍然保留着他們的原貌。
大三巴牌坊邊上,還有很多箇地下室。不過現在都被泥土掩埋了。保安看守着它們,不準遊人參觀。所以我只能站在警戒線外,看着這滿目蒼涼的昔日城堡。地下室圍着大三巴,她只有一面,象一堵牆。據說,她曾經是當時亞洲最豪華的教堂呢!
有幸站在這兒,看到如今只剩下一幢牆的大教堂,讓我感觸不已。歷史悠久的古蹟,如果她沒有遭遇浩劫,現在應該是何等的宏偉壯觀。
再來說澳門。澳門雖小—古蹟俱全。在這個小小的地方,原只有4.7平方公里,現在埋海,擴大到28.4平方公里。可以說澳門是隻有60個天安門廣場那麼大的城市,人口呢?有人會說,至少100萬。不,澳門只有52萬人口。而且澳門是一國兩制。中國行使主權,澳門人自己管理自己。
總之,我們要保護古蹟,保護古城。爲我們的後代留下文明的卷宗。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