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安全演練方案(通用3篇)

小學安全演練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20xx年3月28日是第十六個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主題是“強化安全意識,提高避險能力”。爲進一步開展好第十六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活動,結合我校現有校舍條件的狀況,爲堅決杜絕因樓道擁擠而產生傷害事故,學校學前組特製定如下應急預案演練方案:

  二、時間安排

  20xx年4月1日早操後

  三、演練順序

  從學前一班開始,接着學前二班,最後學前三班

  四、建立突發學生樓道擁擠應急機制

  (一).學前年級組要制定科學完善的幼兒一日生活作息時間,科學有序的安排幼兒出操時間,避免各個班同時上下樓梯,造成擁擠。

  (二).加強幼兒園公共樓道的安全管理,安裝和維護好樓梯照明設施,安裝消防應急燈,在樓梯張貼明顯的上下樓梯的標誌。

  (三).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緊急疏散預案,規劃各班緊急疏散路線圖,進行緊急疏散演練。

  (四).在幼兒出操時間加強樓道安全疏導,各班老師必須保障兩人,一人負責帶隊,一人負責幼兒行進中的保護,行政值班領導帶領一名後勤人員和四名年級組教師及時進行前後樓梯的疏導和監督。

  (五).發生幼兒擁擠事故,必須及時啓動應急預案,預案程序如下:

  1.發生幼兒擁擠事故,幼兒園在班教師要在第一時間發出呼救,幼兒園領導、分管領導、保健醫生必須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立即採取緊急疏散措施,保健醫生馬上對受傷幼兒進行緊急搶救,值班領導撥打120急救。

  2.在緊急搶救的同時,幼兒教師要及時向幼兒家長告知。

  3.對於重大事故幼兒園領導必須按照緊急預案的要求在第一時間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

  4.做好事故的調查報告,對於負責人按照責任追究制度進行處理。

小學安全演練方案 篇2

  (一)交通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的工作原則:

  1、教育性原則;經常召開全體校車駕駛員安全工作會議,不斷強化安全行駛要求,使全體駕駛員高度重視安全工作。

  2、預防性原則;堅持預防爲主,防患於未然;一旦出現突發情況,即應迅速啓動應急預案,儘可能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3、統一指揮原則;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規範安全工作管理,使安全工作做到經常化、制度化;堅持責任到人,強化安全督查。

  4、緊急處置原則;

  5、協調一致原則;

  6、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原則。

  (二)交通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的指揮體系:

  1、成立學校校車交通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領導小組職責:主要是對各部門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指揮。小組成員將分別擔任本單位交通安全事故工作組負責人或成員,上一級行政因外出公幹等特殊情況無法達到現場或不能履行職責,經授權由下一級行政(副組長)代履行職責。

  3、領導小組組長是應急預案的總指揮,根據事故等級啓動應急預案和發佈解除救援行動的信息,各小組按統一指揮、分級響應、崗位責任、互相配合的運行原則,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做好穩定教育教學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後及安撫工作;對應急工作中發生的爭議採取緊急處理措施;向當地上級或當地有關部門通報應急救援行動方案,並提出要求支援的具體事宜,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各項工作。

  (三)應急響應過程和應急處理程序:

  1、接警與通知:一旦出現交通安全事故,我校所有在現場的教職工均有權、有義務立即報告。一般情況報告程序:現場教師或知情教師在第一時間內,立即向學校交通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正副組長或組員報告情況;交通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成員在第一時間內趕赴的事故現場,並馬上展開營救工作,同時立即向武進經濟開發區領導、區教育局、區校車辦、交警、急救、消防等部門報告情況,請求支援。

  2、學校校車交通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正副組長必須掌握的情況有: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種類、強度、危害;在基本掌握事故情況後,領導小組應立即啓動應急預案,迅速趕赴現場組織搶救。

  3、同時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報案並配合公安部門開展工作,還應根據需要通知急救、醫療、消防等部門參與現場救護。

  (四)現場應急搶救、現場保護:

  1、在場人員(包括行政、教職工)應首先檢查學生受傷情況。如果有學生受傷,根據先重後輕的原則立即對受傷學生進行應急救護處置。同時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報案並配合公安部門開展工作,還應根據需要通知急救、醫療、消防等部門參與現場救護。

  2、醫護人員到達現場後,應馬上對受傷師生進行救護處置,儘快確認傷者中哪些需要送醫院救治,撥打“120”送醫院救治。急救車到達後,組長應立刻向急救人員報告情況,派班主任及校醫隨車參與救治。

  3、政教處及時通知家長事故情況和學生被送往的醫院地址,請家長到醫院。

  4、搶救小組應組織在場人員,組織事發現場人員簡單調查事件發生的過程,用分隔調查形式,不誘導;並實事求是做好書面記錄,被調查人員要簽名。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好標記、拍照,詳細記錄和繪製事故現場圖,並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待公安交警部門到達後及時移交現場保護。

  (五)聯絡、教育:

  1、接到校長通知啓動預案後,當天寫出書面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採取的措施;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事故報告部門、部門負責人和報告人。報告內容經校長審查同意後送交上級部門。屬校方責任保險事故還要及時報知保險公司。之後隨時將事故應急處理情況報上級主管部門。

  2、做好教師和學生教育工作,穩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絕對不能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對情緒反應較大者安排心理教師進行輔導;如有新聞媒體要求採訪,必須經過校長和上級部門同意,統一對外發布消息。未經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接受採訪,以避免報道失實。

  (六)家長接待和後勤支援:

  1、組長根據通知啓動本組工作及通知保衛人員防止肇事車輛逃脫。

  2、看望、援助、救助傷亡師生家庭。如有個別家長來訪,政教處、班主任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分別協助處理傷亡學生和教師的善後工作。

  3、要依法調解安撫,不要信口開河,隨心所欲,掌握合法、合理、合情的原則。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決。學校在無力調解學校學生意外傷害事故處理時,組長報請上級部門介入調解解決。

  4、事故處理結尾階段,由學校起草《協議書》。《協議書》要寫清協議雙方的身份;事故的簡要經過,包括事發時間、地點、雙方達成的補償協議;雙方簽名等內容。整理病歷卡複印件、醫藥費發票原件和複印件報保險公司理賠。

  5、保衛組織人員嚴格覈查外來人員身份,不準非當事人家長和閒人進入校園,保證校園的治安秩序的穩定。根據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的處理辦法》有關條款規定,在事故處理過程中,受傷害學生的監護人、親屬或其他有關人員,在事故處理過程中無理取鬧,擾亂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或者侵犯學校、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的權益的,應當報告區公安局依法處理。

  (七)事故調查:

  1、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處理及調查工作。調查事故原因,整理事故記錄,形成書面報告。

  2、向經發區領導及教育局報告事故處理結果。對違反本預案,不履行應急救援工作的,發佈假消息的,不服從應急救援指揮的人員進行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總結經驗教訓,查找制度、政策、設施等存在的問題,制定防範措施。

小學安全演練方案 篇3

  一演練內容及目的:

  組織全校師生以“緊急疏散、災害救助、逃生自救、生存訓練”爲重點內容的應急避險演練。通過活動一方面檢驗處置學校突發公共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不斷完善應急預案和操作辦法;另一方面要強化師生安全意識,不斷提高自救自護和互助逃生能力。

  二應急避險演練組織機構:

  (一)、應急避險演練領導小組:

  總指揮:

  副總指揮:

  組員:

  (二)、應急避險演練工作小組:

  1、應急指揮協調小組:

  2、應急疏散引導小組:

  各班主任

  3、應急醫療救助小組:

  4、後勤保障小組:

  三演練時間地點:

  時間:

  地點:本校校園,籃球場邊操場

  四演練安排流程:

  114點30分,鈴聲響,全校師生在籃球場邊操場前集合。

  2校長對學生進行以“緊急疏散、災害救助、逃生自救、生存訓練”爲重點內容的安全教育。

  3各班回教室,班主任佈置逃生撤離教室的步驟及方法。

  (1)以座位爲準,前排同學走前門,後排同學走後門。

  (2)第一個同學聽到防空防災警報後,立即跑出教室,後面同學立即跟上。

  (3)六年級同學注意下樓梯時的安全,不要推來推去。

  415點00分,聽人防辦防空防災警報,學生排隊演練。

  學生排中間,教師排外圈。

  5各班清點人數,報告總指揮。

  6校長總結,演練結束。

  五演練注意事項:

  1、所有參演的學生,應聽從各班主任的指揮。

  2、六年級下樓時成一路縱隊,注意安全,步伐要小,腳步要輕,爭取時間,不要被絆倒,防止擁擠和慌亂。其他班級按撤離要求直接從教室疏散到操場指定的安全地帶。各班在操場呈南北隊形站立,全部到達指定位置後一律面朝北方。

  3、參加演練的學生不準亂跑、亂喊,不準打鬧擁擠,以免造成恐慌和混亂局面。

  4、疏散組織人員應瞭解參加演習的學生可能存在的逃生本能心理反應,及時採取措施,防止意外發生。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