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幫扶解困工作方案範文(通用3篇)
企業幫扶解困工作方案範文 篇1
一、領導高度重視
市委、市政府下發關於幫扶重點項目企業的通知後,局黨組便立即召開黨組會,研究部署幫扶工作,會上,組織全局黨員幹部認真學習了有關文件精神,要求大家從促進全市經濟發展的高度出發,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努力做好這項工作。併成立了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專人負責,強化責任,一抓到底。同時還對幫扶工作組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幫扶企業工作不同於以往的扶貧工作,要迅速改變思路,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二是到企業中幫扶要量力而行,盡力而爲,實事求是,不搞虛的;三是要加強紀律,廉潔自律,服務熱情周到,不給企業添任何麻煩。
二、深入調查研究,解決實際困難
我局幫扶企業山東匯富彩板有限公司,位於臨沂高新區內,於xx年2月創立,註冊資金8000萬元人民幣,佔地152畝,建築面積21000平方米,該廠計劃總投資2·5億元(分兩期投資,第一期投資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5億元,流動資金1億元。建成投產後主要生產新型高耐蝕節能複合板材,可實現年產18萬噸規模,實現年銷售收入18·2億元左右,利潤可達1億元左右。幫扶工作一開始,該企業剛剛硬化完廠區路面,廠房框架也剛剛建成,生產機器還沒有安裝好,在資金上還有很大缺口,審批手續上也還不完備。接洽完工作後,我們幫扶組就深入到廠區實地考察,在同企業管理者深入交流後,我們根據企業和體育局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真心實意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一是加強交流,幫助樹立科學發展理念。我們認爲一箇企業首先要有科學的發展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是企業能夠長久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打造一箇知名品牌的基本要求,爲此,我們幫扶組先後兩次到企業召開座談會,同企業管理層深入交流,互相學習,提高了對這一問題的認識,統一了思想,真正樹立了“以人爲本”的理念,綠化美化了廠區環境,職工食宿條件也得到加強,爲企業廣大職工營造了一箇健康有序的生產生活環境。二是多方協調,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在我們進駐幫扶企業時,由於各種原因,生產用電問題始終沒有解決,直接影響到企業各項工作的迅速開展,我們把這一實情向高新區有關單位領導進行了協調,在他們的大力支持下,電力問題很快得到解決。在立項、土地審批、環評審批等方面也都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大力扶持和幫助,我們幫扶組進駐後積極配合該企業做好協調工作,現在大部分審批手續已辦理完備,只有城市規劃審批手續正在協調相關部門按程序辦理。該廠09年共投資億元,固定資產投資8000萬元,其中流動資金7000萬元,申請銀行貸款4000萬元,通過我們幫扶組和企業向有關銀行協調,現在已經完全到位,生產已經正常運轉,產品銷路看好,未來發展前景比較樂觀。
三是做好市場調查和宣傳推介工作。我們幫扶組經常性地到生產第一線,實地考察調研,幫助企業努力做好生產、銷售、市場調查等工作,通過學習參考國家有關政策、分析國際經濟特別是鋼鐵行業形勢,爲企業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技術參考。同時,大力爲該企業作好宣傳推介工作,把本門類企業生產所具有的風險小、市場穩固成熟等優勢,重點向金融業遊說推介,儘可能使各銀行瞭解熟知該門類企業特別是該企業的狀況和發展前景,願爲企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三、存在問題和困難
經過一年的幫扶,現在企業已經投產,從產品投放市場看,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但目前企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首先存在的問題是流動資金上還有缺口,根據廠負責人和財務部的預算,大約還需要20xx—3000萬的貸款資金或政府扶持資金,假如政府扶持資金能夠到位,這將對企業的生產規模、生產效率是個很大的促進;二是人才需求上有缺口,需要引進和招聘部分專業技術人員和營銷人員,以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拓寬企業產品銷售的路子;三是存在幾個亟待解決的生產問題,例如城市規劃審批手續等,還需要協調相關管理部門抓緊解決;四是由於第一次到企業幫扶,缺少經驗和辦法,工作力度不大,影響了幫扶效果。
四、幾點建議和意見
一是在企業幫扶工作中,政府扶持資金(無息或低息)最爲重要。作爲企業幫扶不是扶貧,在扶志和提供信息支持的同時,最重要的是資金支持,沒有資金這一硬件支持,基本談不上幫扶企業;二是改革“一對一”幫扶的做法,把與企業發展相關的部門組合到一起,共同幫扶多箇企業,例如把規劃、環保、安檢、國土、工商、稅務、銀行系統等有效組合成一箇大的幫扶組,同時幫扶多箇企業,會收到更好的幫扶效果。
企業幫扶解困工作方案範文 篇2
深入推進婦聯幹部駐村幫扶工作,儘快幫助貧困村和貧困戶脫貧致富,確保幫扶任務如期實現,特制訂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積極動員婦聯幹部參與駐村幫扶工作,圍繞落實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要求,認真梳理幫扶思路,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改革幫扶機制,拓展幫扶羣體,深化幫扶內容,創新幫扶載體,最大限度地幫助困難婦女兒童,爲建成富裕美麗幸福和諧新夯實基礎。
二、工作安排
(一)幫扶對象:縣鎮村(5個鎮36個村)
(二)幫扶任務:以扶貧攻堅爲主要目標,通過選派幹部駐村幫扶,辦實事、解民憂、推動發展,紮實落實四個一要求,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三)幫扶形式:建立1+1+N(幫扶工作組+機關婦委會(婦代會)、對口聯繫部門、轄區內企業等)的聯動工作機制,做好一箇摸底、兩個對接、多點幫扶(即:摸清困難婦女兒童數量、與對口幫扶部門和貧困村做好對接、工作組聯繫2個以上幫扶點實行多點幫扶)。
三、工作內容
(一)積極發動羣衆。積極宣傳黨和國家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法律法規,積極瞭解掌握羣衆思想動態,積極幫助羣衆轉變觀念、增強羣衆法制意識、發展意識。
(二)建立幫扶臺賬。通過深入細緻的調研,及時找準和發現問題,收集民意和掌握幹部羣衆發展意見,填寫幫扶臺賬。
(三)制定幫扶計劃。把經濟發展作爲首要任務,立足聯繫村實際,摸清當地產業、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基本情況,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按照規劃到村、幫扶到戶原則,幫助村兩委科學制定並組織實施工作規劃。
(四)發展項目,落實發展資金。因地制宜助推駐點村特色產業發展,培育致富帶頭人。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增強致富能力,拓寬就業渠道,增加經濟收益。
(五)加強組織建設。協助上級黨委、政府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採取思想上幫、方法上教、行爲上帶、制度上管等方式,加大對農村黨組織、村委會班子和黨員幹部隊伍建設,提高村級民主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水平,確保黨組織、村委會班子達到五好要求。
(六)注重民生工作。幫助解決貧困村上學難、行路難、就業難、養老難等問題,主動關心農村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兒童、傷殘羣衆,積極爲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提供服務。深入排查農村矛盾糾紛問題,加大調處化解力度,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領導幹部要帶頭下鄉駐村,調研指導幫扶工作。制定本單位定點扶貧和幹部下鄉駐村工作方案,建立住村幹部工作檔案,完善考覈、獎懲制度,逐步形成長效機制。要根據所駐村實際情況,保障工作經費,加大資金、項目協調力度,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二)嚴肅紀律。駐村婦聯幹部要堅持與一三五下鄉駐村,真正解決各鎮村的.實際問題。要輕車從簡,不給基層增添負擔。要嚴格遵守各項規定和當地鄉規民約,嚴禁參與和封建迷信活動,嚴禁喫請收禮和索要土特產品,樹立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
企業幫扶解困工作方案範文 篇3
一、年度目標
緊緊圍繞貧困戶、貧困村的農業產業發展,以農業科技爲支撐、以農田水利爲保障、以新型經營主體爲紐帶,抓重點、補短板,通過建基地、打基礎、強科技,大力推進農業產業扶貧,鞏固脫貧成果,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二、重點工作
(一)加快融入農業優勢產業。堅持“區域、流域、全域”佈局,圍繞優勢特色農業產業佈局,倡導有勞動力的貧困戶發展“五小經濟園(小禽園、小菜園、小藥園、小茶園、小魚塘)”等庭院經濟,帶動貧困戶融入區域優勢農業生產的產業體系,提高農業產業扶貧效果。鼓勵貧困戶緊靠都市近郊、依託星級鄉村旅遊線路、發展創意農業、體驗農業、休閒觀光農業等創建農業主題公園2個、美麗休閒鄉村2個。建設或提升產業特色鮮明、加工水平較高、設施裝備先進的現代農業園區8個,帶動當地80%的貧困戶合理分享產業鏈增值。新建初加工設施43座,新(改)建糧油基地6萬畝,新建茶葉基地4萬畝,改造提升茶葉基地萬畝(XX縣、XX縣、XX縣各萬畝),新(改、擴)建年出欄規模生豬500頭、肉牛100頭、羊300只、家禽只以上的畜禽標準化養殖場68個,改擴建水產養殖示範基地2個。通過“特色產業+農業就業”的模式,帶動1萬戶貧困戶自主發展農業產業或務工參與農業生產,年增收節支3000元。
(二)提升農業產業基礎水平。堅持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爲抓手,統籌協調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和“宜機化”改造,大力推廣適宜丘陵山區糧油生產和特色產業發展的各類農機裝備,促進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爲產業發展奠定基礎,爲貧困羣衆增收節支拓寬渠道。啓動20xx-20__年高標準農田萬畝(含高效節水灌溉面積萬畝)建設,完成20xx-20xx年高標準農田建設,帶動40個貧困村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降低貧困戶生產成本。補貼農機具1000臺(套)以上,新增農機動力萬千瓦(每區縣各萬千瓦),新(改)建提灌站10座(每區縣各2座),提高貧困戶的農機使用率;
在XX縣建設發酵罐容積不低於100m3,存欄不少於300頭豬,配套沼渣沼液農田消納面積不少於60畝的農村沼氣工程種養循環項目1處,受益貧困戶戶均年增收360元。
(三)加強農業科技支撐。開展肉牛飼草和中藥材等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試點,探索解決貧困戶飼草和川明參生產問題。把貧困戶優先列爲高素質農民培訓對象,今年培訓高素質農民2690人(含省級調訓),打造12個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展示窗口、基層農技人員指導服務、主推技術示範推廣農民(貧困戶)的教育培訓農業科技示範基地(XX區、XX區、XX縣各2個,XX縣、XX縣各3個),每區縣各推廣應用農業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5個以上,提高對周邊貧困戶的輻射帶動能力。
(四)完善構建帶貧機制。堅持建立長效帶貧機制,一是通過政策引導、項目支持、財政補助等方式,引導新型經營主體進行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開展農業社會服務化,與貧困村、貧困戶,推進“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業主+貧困戶”等組織方式,完善“持有資產+保底收益+效益分紅”的聯動發展、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就業帶動、保底分紅、股份合作等形式,讓貧困戶參與、分享更多全產業鏈增值收益,全市創建農民合作社省級示範社XX個、家庭農場省級示範場7個。二是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紮實開展清產覈資,支持將項目資金形成資產量化給集體經濟組織,培育運行機制健全的村集體經濟組織1000個,通過村集體經濟收入使貧困戶年人均增收10元。三是以區縣爲單位建立帶貧主體目錄,加強產業扶貧風險監測,將參與產業扶貧的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主體作爲風險評估的主要對象,聚焦生產、加工、經營、帶貧能力和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等重點領域,系統評估生產經營、帶貧能力等方面主要風險,強化利益聯結機制、決策諮詢、項目管理、產品銷售、技術支撐、保險保障等風險防範措施,加強業務培訓,增強幹部羣衆產業扶貧風險意識和防範能力。
(五)搭建扶貧產銷平臺。對五個貧困區縣的農產品進行質量監測,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省級例行監測合格率97%以上,監督抽查不合格樣品查處率100%,推介“翡翠米”等優質農產品品牌4個以上,持續推廣“巴食巴適”等區域公用品牌,全市有效期內“三品一標”超221個。組織涉及貧困戶農產品的企業參加農博會、市(州)長品牌農產品推介會、農產品產銷對接、迎春大聯展等展示展銷活動,在各類展示展銷平臺推廣特色優質農產品240個(次、件)以上。倡導申報使用“扶貧”集體商標,號召全社會優先購買,推動各級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等帶頭參與消費扶貧,直接採購貧困村、貧困戶、“扶貧”產品。引導“益農信息社”“供銷e家”等電商平臺開設“扶貧”標識產品銷售專區,拓寬扶貧產品銷售渠道,帶動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和貧困戶增收。
(六)注重精準識別成果運用。根據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協調扶貧、人社、民政、財政等相關部門,採取外出務工、提供就業崗位、發展產業增收、低保兜底、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財政補助等措施,釋放疊加效應,鞏固或提升已脫貧萬人的年人均收入。對未脫貧的759戶1942人建立臺賬進行動態管理,使之年人均收入超過國家扶貧標準且不愁喫穿。優化駐村農技員、產業發展指導員、農業技術巡迴服務小組和農技專家服務團,提供產業扶貧亟需的精準指導和諮詢服務,增強貧困村產業發展科技支撐能力,對依靠農業產業脫貧的貧困戶實現農業科技服務力量和技術精準幫扶全覆蓋,技術到位率達到95%。駐村農技員要配合貧困村村兩委制定20xx年貧困村村農業產業實施方案,每個貧困村培養或鞏固農業產業示範戶1-3名。協調人社部門,對因缺技術致貧的X萬戶貧困戶提供農技培訓等支撐;
對主要致貧原因是缺技術的X戶X人,常態化進行農業產業規劃、技能技術培訓和跟蹤指導服務。
三、資金籌措
依託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項目、農田建設項目、省級現代農業項目、發展工程項目省級財政農業公共安全與生態資源保護利用工程項目等項目,預計20xx年農業產業扶貧專項投入資金X萬元,其中中央資金X萬元、省級資金X萬元、企業(業主)投入X萬元。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