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防踩踏工作方案(精選9篇)
學校防踩踏工作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看例子,我能說出踩踏事件產生的原因。
2通過觀察圖片情景模擬我能說出防踩踏事件的自救。
教學過程:
一、校內安全教育
(一)校園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可請學生列舉一些現象)
(二)學生集會、集體活動、課間活動中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
二、瞭解踩踏事件悲劇的發生
(一)、圖片、例子回放
國外踩踏事件國內踩踏事件
(二)、討論:
1、踩踏事件產生的原因。
2、怎樣預防踩踏事件的產生?
3、怎樣面對學校踩踏事件?
三、預防對策大家談
(一)、可能導致踩踏事故的原因是什麼?
人羣較爲集中時,前面有人摔倒,後面人未留意,沒有止步。人羣受到驚嚇,產生恐慌,如聽到爆炸聲、槍聲,出現驚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無組織無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擁擠踩踏。
人羣因過於激動(興奮、憤怒等)而出現-,易發生踩踏。因好奇心驅使,專門找人多擁擠處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員集中而踩踏。
(二)、假設情境: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怎麼辦?
(三)、如何預防和避免踩踏事故
1、發覺擁擠的人羣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擁來時,應該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旁邊有可以暫時躲避的地方,可以暫避一時。切記不要逆着人流前進,那樣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羣之中,一定要先穩住雙腳。一定不要採用體位前傾或者低重心的姿勢,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然彎腰提鞋或繫鞋帶。
4、如有可能,抓住一樣堅固牢靠的東西,儘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待人羣過去後,迅速而鎮靜地離開現場。
(四)、掌握自救方法
學校防踩踏工作方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爲了增強全校師生的安全意識,預防校園踩踏事件發生,增強學生的自救自護本領,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決定開展“第二初級實驗中學學生防踩踏應急疏散演練活動”。
1、使每個學生熟悉疏散路線,牢固掌握疏散要領;使全體學生迅速、有序地通過教學樓疏散通道,安全地撤離。
2、使全體學生在疏散瓶頸地段文明禮讓,不做危險動作;發生意外事件,從容應對,穩妥處置,避免踩踏事故發生。
二、組織領導:
演練總指揮:
現場指揮:
成員:各級部主任、全體班主任
三、具體演練活動安排
(一)演練時間:20xx年3月14日上午9:30(課間操時間)
(二)演練地點:膠州市第二初級實驗中學1號、2號教學樓
(三)做好演練預演組織工作:
1、各班認真學習《第二初級實驗中學學生預防踩踏演練活動方案》。對學生進行演練的安全教育工作,把一些要注意的地方要跟學生反覆宣講,確保演練安全、萬無一失。
2、各班能學會迅速組編成兩隊,從前門出,爲了提高撤離的速度,最好邊撤離邊組隊,形成一箇動態組隊、撤離的局面。
3、各班按方案撤離的路線及時組織撤離,各位老師明確其職責。各樓層的保護引導人員在樓梯口、轉彎口等要指揮學生安全撤離,確保隊伍的安全。
四、演練內容:
1、鈴聲倒計時5分鐘,班主任進入責任班級,再次對學生進行演練前的教育輔導。
2、倒計時3分鐘前,學生試聽信號(險情信號反覆3次;險情解除信號反覆3次)。
3、倒計時3分鐘,全體人員各就各位,巡視人員考勤,並把人員到位情況上報副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總指揮。
4、總指揮宣佈:“第二初級實驗中學學生預防踩踏事件訓練活動現在開始!”
5、學生出教室,在班主任的`組織下按照規定路線撤離。
6、集合地點:七八年級:2號教學樓前,七年級在東,八年級在西,班級分別是從東到西1——14班、1——15班;九年級自行組織。
五、演練準備工作的安排
1、演練工作組會議:20xx年3月12日8:00在黨建室召開全體工作組成員會議。
2、全體演練工作人員(應急救援人員、班主任、安全崗人員)會議:20xx年3月13日9:30點在黨建室召開全體演練工作人員會議。
3、各班班會安排:20xx年3月11日下午第四節各班班主任組織召開班會,對學生進行演練相關培訓。
4、準備工作檢查:20xx年3月14日8:00進行準備工作檢查。
六、演練的程序及內容
(1)聽到警報聲後,在課堂的任課老師立即發出指令:“大家分別從前後門疏散,面向疏散方向成兩列縱隊集合”。教師在確認無人遺留後最後離開教室。
(2)老師迅速到達隊列前方,帶領本班隊伍疏散。
(4)到達集結區域,每班按2路縱隊站立,班主任及時清點並上報本班人員情況。
七、演練的要求
1、樓梯間只允許同時通過兩列縱隊,其中靠牆一路通過時用手扶牆,靠欄杆一路手扶欄杆,方便上行的救援人員通過。
2、各班按方案撤離的路線及時組織撤離,各位老師明確其職責。各樓層的保護引導人員在樓梯口、轉彎口等要指揮學生安全撤離,確保隊伍的安全
3、疏散演練師生應嚴格遵守七個不準:不準嬉笑、不準推拉、不準滯留、不準超速、不準超越(特別是班與班之間)、不準蹲下、不準逆行。
八、意外情況處置
1、演練引導老師或安全崗人員發現師生摔倒、受傷等情況,立即發出“停止前進”的指令,情況允許時可發出“向後轉”的指令。
2、演練引導老師和就近安全崗老師進行簡要商量評估,視情況進行處置:
(1)發生個別人員摔倒或受輕傷,及時扶持後讓其隨隊疏散到集結地點後再行處置;
(2)發生多人摔倒或有人員嚴重受傷,由一人控制現場,另一人立即向指揮部報告。
3、指揮部根據情況迅速派出搶險救援組及校醫到場處置。
4、若情況嚴重,總指揮的應對程序爲:
(1)及時停止演練。現場總指揮通過校園廣播發出指令:“全體注意,停止前進,向後轉,目標各班教室,前進”。
(2)全力進行傷員救治。組織搶險救援組進行積極救治,同時撥打急救電話120。
(3)視情決定是否上報上級相關部門。
5、到達集結區域,班主任清點本班人員情況,發現有受傷人員或心理狀況不穩定的人員,及時向搶險救護組報告;情況嚴重時,搶險救護組向現場總指揮報告,現場總指揮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送醫。
九、總結工作安排
1、20xx年3月14日9:45,總指揮進行現場點評。
2、20xx年3月15日前,組織協調組做出總結報告。
3、20xx年3月20日下午放學前,所有演練資料交德馨室歸檔。
學校防踩踏工作方案 篇3
一、目的:
爲加強學校安全管理,提高學校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組織指揮能力;讓師生瞭解踩踏事故可能發生時的應急措施,掌握防護要領;提高並強化師生的`居安思危意識和應急避險自救能力。
二、科目:
主要針對踩踏事故的應急處置。
三、人員:
全體學生、全體教職工。
四、地點及路線:
教學樓、教室、辦公室、走廊、樓梯、學校廣場
五、機構的組成及職責:
(一)應急指揮部:
1、人員組成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2、職責
負責現場的部署,指揮協調各職能小組開展工作,迅速引導人員疏散,及時控制事態發展;協調配合各部門開展應急救援行動;協調做好善後的處理工作。
3、地點
應急指揮部設置在辦公樓一樓教導處。
信息聯絡員:
(二)疏散引導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成員:
集結地點:辦公樓一樓大廳
具體分工:
辦公樓疏散總協調:。綜合實驗樓疏散總協調:。1號教學樓疏散總協調:。學前綜合樓疏散總協調: 。
校院、操場總協調:。操場(安全地)指揮:三至五年級引導:。一、二年級引導:。幼兒園引導:
2、職責
引導人員疏散自救,確保人員安全快速疏散。在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走錯的地方安排專人職守,其餘人員分片搜索未及時疏散人員,並將其疏散至安域。
(三)安全防護救護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成員:
集結地點:門衛值班室
2、職責
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護,並視情況撥打120或直接轉送醫療機構。
(四)現場警戒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成員:
集結地點:門衛值班室
2、職責
控制各出入口,無關人員不許進入現場,緊急事件過後保護現場。
(五)後勤服務組:
組長:
成員:
職責:爲救急工作提供後勤服務,併爲安置人員提供必要的生活休息設施。
六.應急處置措施:
1.發現人及身邊同學在發現學生在因擁擠而摔倒時,爲避免踩踏事故,要及時切斷後面學生的通行、搶扶被壓倒的學生。其他學生一經察覺或發現前面擁堵,一定停止前行,不要向前衝撞或前推,要耐心等待擁堵解除。
2.一旦發生踩踏事故,立即報告學校安全工作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內容必須準確全面,要包括具體時間,地點及簡要情況,由應急領導小組確定啓動應急預案。
3.學校安全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現場指揮,協調控制,對患者進行搶救,疏散組迅速對後面擁擠的學生進行疏散。
4.對受傷學生進行逐個瞭解情況,一般傷情,學校應立即把受傷的學生送到二院檢查治療,有嚴重受傷者,現場救助組要立即撥打“120”請求救助,將重傷學生送到指定醫院救治,應急領導小組應指派專人護送和照顧。
5.通訊聯絡組立即通知受傷學生的監護人趕赴醫院,協助救治。
6.學校要做好其它學生的思想穩定工作,解除他們的恐慌心理,保證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學校防踩踏工作方案 篇4
爲確保發生學生遇到踩踏時各項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穩定社會秩序和校園秩序,根據市政府和教體局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製定本預案。
一、組織機構與職責
(一)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小組成員將分別擔任應急預案中各工作組負責人或成員,上一級行政因外出公幹等特殊情況無法到達現場或不能履行職責,經授權由下一級行政(副組長)代爲履行職責。
校長是應急預案的總指揮,根據事故等級啓動應急預案和發佈解除救援行動的信息,各小組按統一指揮、分級響應、崗位責任、互相配合的運行原則,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
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做好穩定教育教學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後及安撫工作;對應急工作中發生的爭議採取緊急處理措施;向當地上級或當地有關部門通報應急救援行動方案,並提出要求支援的具體事宜,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各項工作。
當學校在救援時用到醫療救護等其他應急救援機構時,這些應急機構的指揮系統就會與學校的指揮系統構成聯合指揮。學校應急指揮應該成爲聯合指揮中的一員。學校的應急指揮主要任務是提供救援所需的學校信息,配合其他部門開展應急救援。當聯合指揮成員在某個問題上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時,則由負責該問題的聯合指揮成員代表做出最後決策。
(二)貫徹預防爲主的方針
領導小組成員在突發事故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制定應急預案和落實各項措施,完善工作機制和應急保障系統。
2、辦公室做好預案的發放、登記、修改和重新修訂,定期組織教職工學習應急預案的內容;加強對教師師德規範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
3、德育部門要識別容易出現踩踏的風險所在,重點防範,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學生行爲規範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4、後勤部門要經常性地對學校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以及場地、房屋和設備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要確保走廊、樓道的暢通,照明設備正常。
5、健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凡使用學校場館,組織300人以上的大型活動都要經主管校長同意,主管校長要落實負責人員的安全工作職責,貫徹誰審批誰負責和誰組織誰負責的原則。
6、後勤部門確保校車在校,司機值班,校醫室常備一定應急醫療物資;德育部門確保醫生值班。
7、值日行政履行值日工作職責,堅守學校,有事外出必須告知另外的值日行政,或請其他行政代爲履行值日工作職責。
8、辦公室印製全校教師通訊錄,年級組印製年級班主任通訊錄,並定期覈對電話號碼,所有行政、年級主任、班主任、值班人員確保24小時內通訊錄中能有一箇電話暢通。年級組收集各班學生家長通訊錄,並送交電子文檔到校醫室電腦儲存,交一份複印件到學生宿舍。班主任要在身邊常備家長通訊錄。
(三)啓用應急預案的情況
1、重傷2人以上;
2、死亡1人以上。
二、應急響應過程
(一)接警與通知
事故發生後,在場人員(包括行政、教師、職工、臨工、學生)必須立即將所發生的事故的情況報告校長,校長必須掌握的情況有: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種類、強度、危害;在基本掌握事故情況後,首先通知德育副校長和值日行政,然後通知各工作組組長立即啓動應急預案。值日行政和德育部門領導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
校長還要將事故有關情況上報教體局和醫療機構,通報應該包括以下信息:發生事故的學校名稱和地址;通報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種類、程度、危害;已採取和準備採取的應急行動。
(二)現場應急搶救、現場保護 組長: 副組長:
成員:組織活動的幹部和教師、班主任。
1、在場人員應首先檢查學生受傷情況。如果有學生受傷,根據先重後輕的原則立即對受傷學生進行應急救護處置。同時,叫旁邊教師或學生聯繫校長,校長接到報警後,馬上通知組長趕赴現場,組長在趕赴現場的同時通知搶救組成員迅速到現場。校醫到達後,馬上接替在場行政、教師對受傷學生進行救護處置,儘快確認傷者中哪些需要送醫院救治。如需送醫院救治,由校醫確定送到哪一所醫院,搶救小組組長馬上通知本校司機或撥打120急救電話將學生送往醫院救治,受傷人員較多時,由副組長通知本校教師動用其私人小車運送學生。在急救車到達前,校醫負責受傷學生救護處置。組長通知學校門衛要確保急救車進校後有人引導。急救車到達後,組長應立刻向急救人員報告情況,派班主任和校醫隨車參與救治。
2、班主任及時通知家長事故情況和學生被送往的醫院地址,請家長到醫院。
3、組織事發現場人員調查事件發生的過程,用分隔調查形式,不誘導;並實事求是做好書面記錄,被調查人員要簽名。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好標記、拍照,詳細記錄和繪製事故現場圖,並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
(三)聯絡、教育 組長: 成員:班主任
1、接到校長通知啓動預案後,安全處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採取的措施;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事故報告部門、部門負責人和報告人。報告內容經校長審查同意後送交教體局。屬校方責任保險事故還要及時報知保險公司。之後隨時將事故應急處理情況報上級主管部門。
2、德育主任、班主任分別做好教師和學生教育工作,穩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絕對不能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對情緒反應較大者安排心理教師進行輔導;如有新聞媒體要求採訪,必須經過校長或上級部門同意
學校防踩踏工作方案 篇5
爲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理校園發生擁擠踩踏事故,特製定學校預防擁擠踩踏事件的應急預案:
一、適用範圍
本預案針對各中小學幼兒園集會、做操、上下課等時段以及緊急避險疏散學生擁擠現象,採取的有效防範擁擠踩踏事件的發生。各學校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的大型活動,都要有主辦方的應急防範擁擠踩踏事件的預案。
二、工作原則
各校要加強學生集會、做操、上下樓、放學回家緊急疏散等組織工作,明確落實責任分工,做好預防訓練,在危險地段要有人看守,有人指揮、有人施救、有人報告。
三、組織機構:
成立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四、處置措施:
1、在易發“擁擠踩踏”事件時段,學校要安排人員值班,並在各梯道要定點、定位、定人頭管理和監控學生上下樓。
2、各校課間操時間,明確規定當天該節任課教師下課後在樓道組織疏導,注意學生動態,政教處及值班教師,在每一層樓梯口進行指揮疏導。體育帶操教師在廣播上提示學生不得擁擠,形成“天天講安全,時時重安全,處處保安全”的氛圍。
3、一旦發生擁擠現場負責的’老師要做好現揚指揮,緊急疏散人員分道分流,避免發生人員傷亡事件。
4、一旦發生擁擠踩踏事件,現場負責的老師,要第一時間向學校領導報告,情況嚴重的還要迅速向120呼救。報告內容不得主觀果斷,不得瞞報、謊報。
5、學校要建立應急領導小組,加強應急處置工作的領導。學校各處室、教師都要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一旦發生事故無論是誰在現場都要毫無條件靠前指揮、救護,保證學生生命安全,保證學校正常教育秩序,維護校園安全穩定。
6、各校要加強平常的應急處置教育,開展“學生緊急疏散”演練,讓師生從明確掌握集會、做操、放學、火災、地震等緊急疏散的路線,在教師指揮下確保校園平安。
五、報告制度
實行即時報告、第一時間報告的制度
1、發生擁擠踩踏事故,學校應第一時間向局領導小組組長及分管領導報告,並視情況決定迅速向“120”呼救,不得延誤搶險施救時機。
2、凡學校各部門活動集會或組織課活動要嚴格組織,在活動前向領導報告,批准後方可開展活動。
3、局領導小組負責適時向市有關部門報告情況。
4、事件處置結束後,有關學校要寫出事件處置的書面報告,交校園安全管理辦公室。
學校防踩踏工作方案 篇6
一、指導思想
爲了有效應急處置學校內可能發生的擁擠、踩踏安全事故,確保事故處理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事故造成的損失,切實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維護學校和社會穩定,保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特制訂本預案。
二、領導機構與職責:
1.學校成立嚴防擁擠踩踏墜樓事故發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肖世強
成員:劉正臻 江繼波 江昊世 蘇書鑫
各樓負責人及責任人:
求知樓:劉正臻、蘇書磊、江志林、李文傑、孫慧、各班主任
求真樓:江昊世、蘇書鑫、孫紅芬、姜岱鋒、王海明、各班主任
求索樓:江繼波、魯永超、隋晶、丁召環、各班主任
領導小組職責:
全面領導學校擁擠踩踏墜樓事故安全工作,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及學校實際,研究制訂工作意見,並對辦公室、預防檢查小組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
統一指揮擁擠踩踏墜樓安全事故處理,協調各方力量進行應急救援。統一組織事故善後處理工作,落實整改措施,儘快恢復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生活秩序。
定期組織學校擁擠踩踏墜樓安全工作總結、研討,形成評估和反饋意見,並負責對學校擁擠踩踏墜樓安全工作的年度考覈與評價。
2.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組織協調組),全面負責日常工作及領導小組交辦的事宜,劉正臻副校長任主任,蘇書磊、高仕良爲成員。辦公室職責:下發上級有關文件和本辦制訂的各項文件、通知,指導下屬各相關部門或人員實施應急處理預案。接到事故報告,立即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隨時掌握應急處理進展情況,協調各方關係,具體負責人員調度,組織後勤保障,保障應急處理工作的有序進行。根據工作計劃和領導小組的指示,在學校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擁擠踩踏事故安全的宣傳預防演練工作,並組織人員對開展工作的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及時向領導小組反饋檢查情況,提出階段性工作建議。
3.通訊聯絡組:江志林 劉曉文 胡月嬌。負責事件發生後一切對內對外的通訊聯絡。
4.疏散引導組:江昊世 孫紅芬 姜岱鋒 王海明 丁召環 孫慧。負責事故發生後組織實施有序撤離。
5.搶險救護組:江繼波 魯永超 隋晶 陳娜 牟佩義。當發生安全事故應立即向就近醫療機構發出醫療求援,撥打“120”醫療搶救電話。要及時果斷將受傷人員送到醫院搶救。主動向醫療人員報告發病情況,做好秩序維護等工作。並向主管領導彙報。
6.後勤保障組:劉正臻 蘇書磊 李文傑。負責事故處理過程中的全部物質供應和後勤保障。
7.善後處理組:蘇書鑫 各級部分管主任。做好受傷學生及家長的看望和安撫工作,做好其他師生的情緒穩定工作,保證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日常工作開展:
1.完善制度。在上級下發有關制度和工作意見的基礎上,要求對本校擁擠踩踏事故安全制度進行全面修訂完善,並上報。
2.強化督查。在領導小組的具體指導下,由監督檢查組牽頭,以各項安全制度落實爲重點,結合學校其它安全工作,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結果以通報全體教職工。
3.落實職責。校長爲學校擁擠踩踏事故安全第一責任人,班主任、值班教師、上課教師爲直接責任人,管理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分別在自己的崗位職責內負責,實行學校擁擠踩踏事故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
4.加強教育。加強對廣大師生宣傳教育,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團隊活動、主題班會、黑板報等多種途徑和形式對學生深入開展預防擁擠踩踏事故的專題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發生擁擠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嚴重後果及其防範措施,瞭解在樓梯間打鬧、搞惡作劇的危險性。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覺性和責任感。
5.添置設備。學校對照配備標準,逐步完善和提高照明等設施的配備,保證走廊樓道和安全出口暢通。
四、事故應急處理。
1.報告制度。安全事故發生後必須及時報告。具體爲:師生發現有學生受傷,打電話、口頭向學校分管領導報告;發現較嚴重事故,應立即向校長報告,由校長向上級教育部門及當地政府報告,同時立即啓動學校安全應急預案。在事故處理中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定時報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發生較嚴重學校安全事故,由校長負責救援指揮。校長應當機立斷,立即啓動學校應急預案,按照預備方案,各就各位,組織救援行動。初步摸清情況,徹查事故原因,並建立相關名冊,做好各種記錄。
3.醫療求援。學校發生較嚴重擁擠踩踏安全事故,應立即向就近醫療機構發出醫療求援,並撥打“120”醫療搶救電話。要及時果斷將受傷人員送到醫院搶救。主動向醫療人員報告發病情況,做好秩序維護等工作。
4.聯繫家長。學校發生較嚴重擁擠踩踏安全事故,應及時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繫,如實說明情況,不盲目猜測。做好學生家長思想安撫,防止過激行爲發生。設立家校聯絡處,及時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力所能及地爲家長做好服務工作。妥善處理相關問題,確保問題的解決。
5.人員調度。事故應急處理人員由領導小組組長統一調度,辦公室具體安排,必要時可向衛生、公安部門抽調人員支援事故處理。明確分工,落實職責,聽從指揮,確保到位。
6.信息公開。保障廣大師生和家長在事故發生和處理過程中的知情權,及時、準確做好信息公開,並如實向上級部門彙報,不瞞報、謊報。對一些謠傳也要及時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五、事故責任追究。
1.對導致事故起因的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追究。
2.對事故瞞報、謊報和不及時上報的.行爲進行嚴肅追究。
3.對事故處理中的翫忽職守、推諉扯皮等影響應急方案順利實施的行爲進行嚴肅追究。
4.對事故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違犯刑律由公安司法部門對相關管理者實行連帶責任追究,追究刑事責任。
六、教師職責及對學生的安全教育要求
1.班主任要經常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教育學生上下樓梯時要靠右行,不要擁擠,防止踩踏積壓等不安全事故的發生,對有違犯規定的學生要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其改正錯誤行爲。
2.上下樓梯的教師要對學生上下樓梯故意打鬧等不良現象及時給予制止,防止擁堵現象的發生。
3.學生在上學期間,教學樓的安全出口門都要打開,便於學生及時有效地疏散。
4.學生在經過樓梯發生擁擠踩踏安全事故時,教師要及時組織疏導,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5.一旦發生擁擠踩踏安全事故,值班教師或所在老師要馬上報告學校領導,同時根據傷情撥打120急救電話,組織送往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處理。
6.所有教師都有責任教育學生遵守學校規定,特別是對上下樓道應該注意安全的問題要經常講,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
7.上課期間一旦發生火災、地震等緊急情況,班主任、任課教師負責組織好本班學生,做好疏散等工作,學校馬上組織人力搶救。
八、應對突發事件處置程序
發生事故後,領導小組立即啓動應急預案,所有成員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同時,迅速撥打電話報警並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請求援助。報告應該包括以下信息: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種類、程度、危害;已採取和準備採取的應急行動。
學校防踩踏工作方案 篇7
一、領導機構與職責
(一)機構設置
1、學校成立嚴防擁擠踩踏事故發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2、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全面負責日常工作及領導小組交辦的事宜,辦公室設在學校安全辦公室,由具體負責。
3、成立監督檢查組。由學校德育團隊負責日常的監督檢查工作,辦公室及領導小組成員隨時督察。
4、成立醫療救護組。當發生安全事故應立即向就近醫療機構發出醫療求援,撥打“120”醫療搶救電話。要及時果斷將受傷人員送到醫院搶救。主動向醫療人員報告受傷情況,做好秩序維護等工作,並向主管領導彙報。
(二)機構職責
1、領導小組職責
(1)全面領導學校擁擠踩踏事故安全工作,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及學校實際,研究制訂工作意見,並對辦公室、預防檢查小組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
(2)統一指揮擁擠踩踏安全事故處理,協調各方力量進行應急救援。統一組織事故善後處理工作,落實整改措施,儘快恢復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生活秩序。
(3)定期組織學校擁擠踩踏安全工作總結、研討,形成評估和反饋意見,並負責學校擁擠踩踏安全工作的年度考覈與評價。
2、辦公室職責
(1)下發上級有關文件和本校制訂的各項文件、通知,指導各部門或人員實施應急處理預案。
(2)接到事故報告後,立即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隨時掌握應急處理進展情況,協調各方關係,具體負責人員調度,組織後勤保障,保障應急處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3)根據工作計劃和領導小組的指示,在學校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擁擠踩踏事故安全的宣傳預防演練工作,並組織人員對開展工作的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及時向領導小組反饋檢查情況,提出階段性工作建議。
二、日常工作開展
(一)完善制度
在上級下發有關制度和工作意見的基礎上,要求對本校擁擠踩踏事故安全制度進行全面修訂完善,並上報。
(二)強化督查
在領導小組的具體指導下,由辦公室牽頭,以各項安全制度落實爲重點,結合學校其它安全工作,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結果以通報全體教職工。
(三)落實職責
校長爲學校擁擠踩踏事故安全第一責任人,各部門、上課教師爲直接責任人,管理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分別在自己的崗位職責內負責,實行學校擁擠踩踏事故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
(四)加強教育
加強對廣大師生宣傳教育,要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團隊活動、主題班會、黑板報等多種途徑和形式對學生深入開展預防擁擠踩踏事故的專題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發生擁擠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嚴重後果及其防範措施,瞭解在樓梯間打鬧、搞惡作劇的危險性。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覺性和責任感。
(五)添置設備
學校要對照配備標準,逐步完善和提高照明等設施的配備。
三、事故應急處理
(一)報告制度
安全事故發生後必須及時報告。具體爲:師生發現有學生受傷,打電話、口頭向學校值班教師報告,再由行政向上級部門報告;發現較嚴重事故,應立即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由領導小組向上級門及當地政府報告,同時立即啓動學校安全應急預案。在事故處理中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定時報告制度。
(二)救援措施
一旦發生較嚴重學校安全事故,由校長負責救援指揮。校長應當機立斷,立即啓動學校應急預案,按照預備方案,各就各位,組織救援行動。初步摸清情況,徹查事故原因,並建立相關名冊。
(三)醫療求援
學校發生較嚴重擁擠踩踏安全事故,應立即向就近醫療機構發出醫療求援,並撥打“120”醫療搶救電話。要及時果斷將受傷人員送到醫院搶救。主動向醫療人員報告發病情況,做好秩序維護等工作。
(四)聯繫家長
學校發生較嚴重擁擠踩踏衛生安全事故,應及時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繫,如實說明情況,不盲目猜測。做好學生家長思想安撫,防止過激行爲發生。設立家校聯絡處,及時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力所能及地爲家長做好服務工作。妥善處理相關問題,確保問題的解決。
(五)人員調度
事故應急處理人員由領導小組組長統一調度,辦公室具體安排,必要時可向衛生、公安抽調人員支援事故處理。明確分工,落實職責,聽從指揮,確保到位。
(六)信息公開
保障廣大師生和家長在事故發生和處理過程中的`知情權,及時、準確做好信息公開,並如實向上級部門彙報,不瞞報、謊報。對一些謠傳也要及時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四、事故責任追究
1、對導致事故起因的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追究。
2、對事故瞞報、謊報和不及時上報的行爲進行嚴肅追究。
3、對事故處理中的翫忽職守、推委扯皮等影響應急方案順利實施的行爲進行嚴肅追究。
4、對事故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違犯刑律由公安司法部門對相關管理者實行連帶責任追究,追究刑事責任。
學校防踩踏工作方案 篇8
一、預防措施
1、完善制度。在上級下發有關制度和工作意見的基礎上,要求對本校擁擠踩踏事故安全制度進行全面修訂完善,並上報。
2、強化督查。在領導小組的具體指導下,由辦公室牽頭,以各項安全制度落實爲重點,結合學校其它安全工作,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結果以通報全體教職工。
3、落實職責。校長爲學校擁擠踩踏事故安全第一責任人,行政值日、上課教師爲直接責任人,管理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分別在自己的崗位職責內負責,實行學校擁擠踩踏事故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
4、加強教育。加強對廣大師生宣傳教育,要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多種途徑和形式對學生深入開展預防擁擠踩踏事故的專題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發生擁擠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嚴重後果及其防範措施,瞭解在樓梯間打鬧、搞惡作劇的危險性。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覺性和責任感。
5、添置設備。學校要對照配備標準,逐步完善和提高照明等設施的配備。
二、現場處置及救援措施
1、一旦發生較嚴重學校安全事故,由校長負責救援指揮。校長應當機立斷,立即啓動學校應急預案,按照預備方案,各就各位,組織救援行動。初步摸清情況,徹查事故原因,並建立相關名冊。
2、事故應急處理人員由領導小組組長統一調度,明確分工,落實職責,聽從指揮,確保到位。
3、立即向就近醫療機構發出醫療求援,並撥打“120”醫療搶救電話。要及時果斷將受傷人員送到醫院搶救。主動向醫療人員報告發病情況,做好秩序維護等工作。
三、事故報告及現場保護
1、安全事故發生後必須及時報告。具體爲:師生發現有學生受傷,打電話、口頭向學校行政值日報告,再由行政值日逐級報告;發現較嚴重事故,應立即向領導小組報告,由領導小組向上級教育部門及當地政府報告。
2、在組織搶救工作的同時,要嚴格保護事故現場,防止與事故有關的殘骸、物品、文件等被隨意挪動或丟失,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及疏散交通等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作出標誌或繪製現場簡圖並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3、應及時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繫,如實說明情況,不盲目猜測。做好學生家長思想安撫,防止過激行爲發生。設立家校聯絡處,及時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力所能及地爲家長做好服務工作。妥善處理相關問題,確保問題的解決。對一些謠傳要及時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四、事故調查及處理
1、按照國家、省市有關政策和法規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時組織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2、任何隱瞞不報、謊報、故意延遲不報或故意破壞事故現場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對有關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對事故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違犯刑律由公安司法部門對相關管理者實行連帶責任追究,追究刑事責任。
學校防踩踏工作方案 篇9
一、演練目的
爲進一步加強校園安全工作,提高全體師生的防踩踏安全防範意識,增強其防踩踏、自救、自護的能力,確保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順利進行,爭創平安和諧校園;培養師生掌握正確的逃生要領,從容應對地震緊急事件的發生,安全疏散撤離危險區,最大限度地保護廣大師生的人身安全。
二、時間、地點:
時間:XX年9月15日上午9:30
地點:X區X小學教學樓、運動場
三、組織領導:
總指揮:
副指揮:
成員:、
四、演練步驟:
(一)防踩踏應急逃生演練
1、啓動程序
廣播員()在學校廣播中宣佈:老師們,全體同學,X小學“防踩踏”應急演練活動馬上就要開始,請大家做好準備,各就各位。
總指揮發出活動開始指令:“X區X小學防踩踏”應急演練活動現在開始。”
2、演練
(1)信號員發出“警報”(由校園廣播系統發出)
(2)上課教師(演練時爲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課,轉而成爲教室演練負責人,指揮學生靠門學生立即打開前後門,迅速組織將學生分成兩路縱隊,並指揮其有秩序出門。
(2)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有秩序從樓梯向下撤離,並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事先指定的地點站好。
(3)各班撤離後在操場集中,各班主任清點本班學生人數,及時上報給演練總指揮。
(4)撤離路線、次序:
五、教師分工:
、:宣佈演練開始、結束命令,接受班主任、工會主席的人數報告。
、:拉響警報,組織離開教學樓的學生在運動場空曠處集合。
、:協調各方面工作,把大廳門打開,確保安全,然後留於正門外組織疏散。負責清點教師人數並報告。
、保安:爲整個演練提供各種後勤保障,如有傷害發生,負責緊急救治。
各班主任:警報響起後,組織學生迅速進行撤離。
、:警報響起後,負責二樓南側樓梯口疏散。
、:警報響起後,負責二樓北側樓梯口疏散。
、:報響起後,負責一樓南側樓梯口疏散。
、:警報響起後,負責一樓北側樓梯口疏散。
、:警報響起後,負責一樓保健室室對面教學樓門口的疏散工作,並要求學生不要停留在風雨操場中,要迅速撤離至運動場。
、:警報響起後,負責迅速打開所有安全通道。然後留於二年級一班外教學樓門口組織疏散,留於六年級二班外教學樓門口組織疏散
、:負責本次活動的拍攝工作。
六、管理人員職責
防踩踏演練要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班主任在演練中起着班級總指揮的重要作用,學校領導和老師都要預先做好部署,明確分工、職責,親臨指揮,既要確保演練順利進行,通過演練來提高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使學生得到鍛鍊,也要防止在演練過程中發生意外的事故。管理人員及老師應做到:
1、明確職責,負起責任,演練開始前要到達所負責的崗位,疏散路線及每個拐彎處等,都要有人負責。
2、要嚴肅,要當作真的危險發生,而不是一種遊戲。
3、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當的動作。
4、當發生意外事故時,要及時作出處理。
5、集合後及時清點人數:班主任清點學生並報告校長,工會主席清點教師並報告校長。
五、演練應急措施
1、發生踩踏事故時,應及時送受傷者到醫院診治。(班主任)
2、及時向學校、家庭、教育局及有關部門報告。()
3、注意事故現場保護,調查事故發生原因,並做好有關材料。()
4、妥善處理事故(、)。
七、注意事項
1、要有順序地疏散,在出教室門時,不準學生互相擁擠,避免跌倒,出現踩踏事故。
2、老師指揮學生有秩序疏散。
3、逃生過程中,以雙手護頭,以防被砸。
4、逃生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後。
5、逃生途中不能穿過建築物,要儘量避開建築和電線。
6、逃生到操場後,站好等待救援
八、演練結束
當各班到齊集中地點,經查實人數無誤後,可以宣佈演練結束。班主任老師帶回後要及時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學生應急逃生演練的效果。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