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颱風安全工作方案(精選3篇)
夏季防颱風安全工作方案 篇1
一、總則
1、編制目的
按照國家規定的“藍、黃、橙、紅”四色預警和四級響應的要求,結合工程部的實際,爲進一步提高防汛指揮調度、應急搶險和災後救助的效率,增強廣大市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避險自救能力,全力避免人員傷亡、減輕災害損失,提高工程部應對防汛防颱的能力,保障公衆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區域安全和社會穩定,作好施工現場“防颱防汛”工作,加強現場組織管理,認真落實搶險準備工作,以對付突發性自然災害事故的發生,特製定本應急預案。
2、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xx省防洪條例》等國家相關法律、規章、規範性文件,地方性法規和規章以及《xx市風暴潮海嘯災害應急預案》等制定本預案。
3、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本工程部內防汛防颱突發公共事件。本預案指導工程部的防汛防颱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工作。本預案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變化,及時修訂並報上級審定、備案,預案構成種類將不斷補充、完善。
4、工作原則
以人爲本,預防爲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依法規範,加強管理;快速反應,協同應對;依靠科技,資源整合。防汛防颱預案要以“實行全面規劃、統籌兼顧、預防爲主、及時搶險、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按照新時期防汛防颱的要求,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營造一箇穩定、祥和、安全的環境。
二、工程簡況
1、地理位置及工程簡況
工程位於x區,屬於浙東南沿海平原,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溫暖溼潤區,年平均氣溫17.9°C,年溫差一般爲20°C,極端最高氣溫39.3C和最低氣溫-5C,年平均降雨量1695mm,且集中在4-6月降雨期和7-9月臺風期,年平均蒸發量1310.5mm,主導風向夏季爲東南風,冬季爲西北風,夏秋之交受颱風襲擊,最大風力達12級以上,瞬時最大風速可達40m/S,基本風壓0.6KN/m2,全年降水量大於蒸發量,屬溼潤地區。常見的氣象災害有颱風、暴風、連陰雨、等。
本工程擬建工程南東側爲隔路臨海,北側和東側爲城市道路,西側緊貼相鄰用地。
2、重點防護對象
生活區、辦公區等臨時設施和塔式起重機等大型機械。
三、應急行動小組人員組成及分工
1、應急領導小組成員
根據規定,工程部成立防汛指揮部,總指揮由工程經理擔任,副指揮由擔任,組員:、等擔任。
2、工程應急領導小組
設通信組,警戒組,疏散組,應急器材供應組,搶險組通信組(技術部)
組長:成員:、
主要任務:發生事故第一時間通知工程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召集小組成員,對外聯絡,及時向主管部門彙報等。
(1)警戒組(安全部)
組長:、
成員:、
主要任務:負責保護事故現場,避免閒雜人員圍觀、監視事故發展情況等。
(2)疏散組(工程部)
組長:、
成員:、
主要任務:組織人員撤離、安排疏散路徑、方向,引導救護車、消防車等進入現場等。
(3)應急器材供應組(物質部)
組長:、
成員:
主要任務:負責應急器材的發放、管理及維護工作。
(4)搶險組(電工及雜工)
組長:、
成員:、
主要任務;指揮人員搶救傷員或物資等,急救員對傷員進行必要處理,電工負責現場照明、安全用電管理。
3、應急小組職責:
(1)全體成員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爲員工服務的思想。
(2)認真學習和熟練執行應急程序。
(3)服從上級指揮調動。
(4)改造和檢查應急設備和設施的安全性能及質量。
(5)組織隊員搞好模擬演練。
(6)參加本範圍的各種搶險救護。
4、應急行動程序通則:
(1)應急小組成員應牢記分工,按小組行動。
(2)應急小組成員在接到報警後,10分鐘內各就各位。
(3)通信組負責接聽事故彙報,並負責通知所有應急小組成員。
(4)根據事故情況上報相應主管部門。
聯繫電話如下:
1)工程部
負責人:、
聯繫電話:、
2)緊急醫療電話
急救電話;120
3)常用電話:
火警:119
匪警:110
交通肇事:112
四、應急物資準備、保管及防災演練
1、應急物資
適量的黃沙、編織袋、水管、抽水泵、簡易單架、跌打損傷藥品、包紮紗布。
2、應急物資保養
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並加強日常管理,排水設施保證疏通。
3、防災演練
工程部安全員負責組織每年進行一次按防颱風“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後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存。
夏季防颱風安全工作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冬春季節轉換時期是傳染性疾病高發、火災事故易發季節,爲積極應對各類春季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有效防範火災事故,特製定本學校傳染病防控及“清明節”期間學生安全工作預警方案。
一、高度重視春季傳染病預防工作。
高度重視春季傳染病預防工作,制訂防控工作方案,加強學校的安全檢查,繼續貫徹落實好學生晨檢工作。做好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切實做到對患有傳染性疾病師生的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同時進一步開展校園衛生環境淨化活動,消除衛生死角,特別要做好各個教室、閱覽室、等人羣聚集場所的通風、換氣和衛生管理工作。
二、加強對麻疹、手足口病、水痘等流行性疾病的宣傳教育。
採取多種形式,積極開展麻疹、手足口病、水痘、結核病、流感等流行性傳的染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有病及時就醫,不斷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同時加強體育鍛煉,確保“學生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規定的有效落實,增強學生體質;同時,充分利用5乖乖網、給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長進行宣傳,積極爭取家長對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配合與支持。
三、加強對學校食品衛生的安全管理。
加強對配餐公司的配餐衛生的監督和管理,確保配餐公司嚴格執行定點採購、索證和消毒、食品留驗及登記制度,確保各項管理制度落實到位。嚴防病從口入,堅決杜絕集體食物中毒等惡性事故的發生。
四、加強對學生飲用水的衛生管理。
高度重視學校飲用水衛生安全管理,健全學校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飲用水突發污染事故和水源性傳的染病應急處理預案,設專兼職學校飲用水衛生管理人員。認真做好飲水器消毒;學校要定期更換消毒濾芯,積極爭取當地衛生部門定期到校進行水質檢測,確保飲用水的質量。
五、加強“清明節”期間學校安全管理。
清明節即將到來,隨着上墳祭祀、旅遊踏青、春耕等各種野外用火行爲的不斷增多,極易引發火災事故,我們本着對學生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做好“清明節”期間學校安全工作。3月30日大課間時間,對學生進行一次全校性的“清明節”安全教育講座。
一要加強教育。
加強對師生員工的山林防火知識和法律法規教育,廣泛宣傳因不文明祭祀引發山林火災的.案例,進一步提高師生的山林防火意識,教育全體師生在封山育林和重點林區嚴格做到“三個嚴禁”:嚴禁燃放煙花爆竹;嚴禁燒荒用(玩)火;嚴禁帶火種進入。
學生自行郊遊、野外活動時要嚴格禁止野炊、燒烤、燃放煙花爆竹等野外用火活動。
二要倡導文明祭祀 。
充分利用“5乖乖”網絡的作用,向家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積極營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責”的工作氛圍。倡導文明祭祀,教育學生告知並提醒家長在清明節上墳祭祖時,不燒紙錢,不燃放鞭炮,提倡用植樹、送花等有益於保護生態環境的文明方式祭奠。
三要嚴禁組織學生參與救火。
如當地發生山林火災,不允許組織學生參加撲火工作。遇有學生自發撲救山林火災情況時,要及時加以勸阻,嚴防學生傷亡事故發生。
四要加強安全防範。
做好山林防火工作的同時,要進一步規範各種用電、用火、交通等安全防範措施的落實,對學校各種專業教室、用電線路及重點場所要進行全面徹底排查,發現問題要及時進行整改。
五要加強值班值守。
加強“清明節”期間的值班值守工作,主要領導和值班人員手機要24小時保持開機狀態,確保通訊暢通。發生重大事件時,要第一時間上報學校安全工作負責人,再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對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而引發安全責任事故,將依法追究責任。
夏季防颱風安全工作方案 篇3
一、組織機構:
1、組長:田彥貴 副組長:王小平 馬列夫
2、組員:田珠 田彥龍 王成 虎小梅 霍佰燕 李廷勳
二、考生住宿安排及具體負責人;
1、住宿時間: 6月27日至6月29日。
2、(1)男生住宿點:“福田”旅店,總住人數爲74人,主要負責王小平 王成 李廷勳 田彥龍
(2)女生住宿點:“伊苑”旅店,總住人數爲46人,主要負責人:馬列夫 虎小梅 霍佰燕
(3)路途護送,各點負責人:
一中:田 珠 二中:霍佰燕 田彥龍
三中:王 成 李廷勳 回中:虎小梅
三、具體要求:
1、安全責任重於泰山,事先預防,有的放矢。
(1)交通安全: 各點負責人負責路途護送,杜絕考試期間考生往返乘坐“三無”車輛和農用車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車輛,確保考生考試期間交通安全。
(2)食品衛生安全
提醒考生不得在街邊攤點、流動商販、露天燒烤等處飲食,忌食生冷食品,防止食物中毒。
(3)其他
各點負責人做好考試期間考生應試技能教育、心理疏導教育、自身安全教育、生活保健教育、考風考紀教育及應試健康教育,積極引導考生以積極向上的精神迎接中考,增強抵禦挫折的能力,並密切關注考生的思想動態,若發現有異常情況,及時向組長彙報,同時與考生家長取得聯繫,做好各項防範工作。
2、明確責任,加強管理,樹立良好形象
(1)各點負責人必須做到與考生同吃、同住、同行,嚴禁學生私自外出、不得結夥打架、結夥購物及進網吧。
(2)各考生必須按時就寢,按時起牀,做到講衛生,講文明。 午休時間: 12:30-2:00 晚寢時間: 8:30
(3)各點負責人必須按時查宿,清點人數,保證考生充足的睡眠,
以最佳狀態迎接考試。
3、提高服務意識及處突能力
(1)各班主任必須熟知本班考生聯繫方式,遇到突發事件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繫,並保證24小時通訊暢通。
(2)考試結束,各班主任負責集合本班學生,組織學生統一回家,杜絕學生在縣城逗留。
四、附:學生住宿登記表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