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質健康管理工作實施方案(通用8篇)
小學體質健康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篇1
爲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xx——20xx年)》《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確保20xx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到規定要求,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進而全面增進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人才,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製定本方案。
一、組織機構
我校成立學生手機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此項工作。
組長:
副組長:
組員:李順文、全體體育教師
二、總體要求
加強對學生體質健康重要性的宣傳,中小學校要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大課間、課外體育鍛煉、體育競賽、班團隊活動、家校協同聯動等多種形式加強教育引導,讓家長和中小學生科學認識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瞭解運動在增強體質、促進健康、預防肥胖與近視、錘鍊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素養,增強體質健康管理的意識和能力。
三、具體措施
1、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並列入課表形成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減少學生的.每天體育鍛煉時間和體育課。
2、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程。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剛性要求,小學一至二年級每週4課時,小學三至六年級每週3課時,不得以任何理由擠佔體育與健康課程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
3、保證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的器材設備和場地。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完善校園運動設施建設,添置必要的器材設備,確保安全科學適用,堅決杜絕一些器材設備被封存備檢不使用以及體育設施成人化的現象,力求儘快達標。加強體育設施的維護管理,加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
4、保證學生體質監測和學生體檢。我校現已配齊配齊監測器材,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教育部要求每年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監測工作,做到一年兩次檢測。規範監測方法,公示監測結果,確保監測數據的客觀真實準確。並將監測結果在規定的時間上報。每年都要對學生進行一次健康體檢。要加強對學生的測試及體檢結果數據分析和運用,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方案。通過多種途徑向學生介紹疾病預防處方、營養處方、運動處方,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5、保證學生及幼兒近視眼防控措施。針對目前學生近視率居高不下的現狀,按照上級文件精神,要把學生近視防控工作作爲一項長期重點工作,作爲學校健康教育重要內容,常抓不懈。每學期要對學生視力狀況進行2次篩測並建檔。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及學生家長都要經常矯正學生不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每天科學地做好眼保健操,使學生養成科學用眼和自覺保護視力的良好習慣。
6、保證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紮實做好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加強監督檢查和問責力度,杜絕學生飲食安全事故和傳染病的流行。要積極開展疾病預防、營養常識、衛生安全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將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
7、保證學校“體育、藝術2+1項目”的實施。繼續深入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廣泛組織各種文體興趣活動小組,每年組織召開運動會等活動。
8、保證學校體育衛生經費投入。進一步健全對學校體育衛生投入的長效機制,將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體育活動經費納入投資計劃,保證體育支出,並隨公用經費標準提高而逐步增加。
小學體質健康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篇2
爲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長。預防肥胖、近視眼等健康問題,提升孩子們的身體健康水平。特製定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制度,本制度適用於全體師生。
一、健全責任機制
將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納入學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開體質健康工作會。體育組擬定體質健康監測計劃。
二、器材經費準備
1、活動場地平整、乾淨、佈局合理、符合要求。
2、體育設施及設備不存在安全隱患,達到國家器材配備標準。
3、管理人員及時登記造冊,並落實使用登記制度。
4、每年學校用於體育設施設備購置資金不低於規定標準。
5、兩大球類場地、器材建設方面符合規定標準。
三、活動情況安排
1、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要求,開齊開足體育課。保證每週4節體育課,確保不以任何理由擠佔體育課和體育活動時間。
2、保證每天校內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提供優質鍛鍊資源,加強體育家庭作業指導,協助家長落實在家期間堅持鍛鍊1小時。
3、體育課上教師全程指導,學生不離開教師監管,體育課訓練包括體育技能、體能訓練、健康知識和活動遊戲。
4、上午下午各進行一次眼保健操,由大隊委派人檢查。
5、每學期召開一次運動會,並有活動資料。
6、每年學校組織一次體檢活動。每期進行一次視力測查。
四、體質健康監測
1、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等文件要求,建立“監測—評估—反饋—干預—保障”體系。
2、監測堅持科學、統一、系統的原則,做到組織嚴密、取樣客觀、操做規範、結果正確。
3、德育處牽頭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學校體育組、保健室協同各班班主任共同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小組,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協同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
4、學校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
5、體質健康測試嚴格執行工作程序,遵守操縱規定,使用國家指定的測試器材和數據彙總方式,實行技術監視和醫務保障制度。
6、學校學生可以通過監測結果公告和監測報告等獲取有關信息。
7、按規定時間及時將本校“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數據,報送至“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管理系統”。
五、近視防控
1、堅持預防爲主的原則。把近視眼防控的重點放在預防工作上,要面向全體學生實施預防措施,有效預防近視眼的發生,降低學生近視眼發病率。
2、堅持綜合防控的原則。針對導致近視眼發生的多種因素,採取綜合防控措施。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控制學生近距離用眼時間;普及視力保護知識,培養學生科學用眼習慣;落實學生體育活動時間,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3、堅持常抓不懈的原則。把近視眼防控工作作爲學校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齡、學段要求,將其貫穿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堅持常抓不懈,促進近視眼防控工作經常化、制度化。
4、堅持全員參與的.原則。充分發揮全體教師和家長、社區的作用,建立教師全員參與,學校、家長、社區聯動的機制,形成共同做好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的合力。
六、健康監測管理
1、學校每學期對學生健康情況進行檢查和監測,填寫學生健康檔案。
2、班主任每學期至少上兩次健康教育主題班會,反映在班主任工作記錄上。
3、學校宣傳體育活動和健康用眼。
小學體質健康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篇3
爲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xx—20xx年)》《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確保20xx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結合我校體育工作的現狀,爲進一步規範和加強學生身體素質,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特製定本方案:
一、完善體育管理機制,明確個人職責
牢固樹立和強化“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堅持把增強學生體質健康作爲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充分保證學校體育課正常開展和學生體育活動時間及鍛鍊效果。學校對此十分重視,由學校教導處專人主管具體的體育工作,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開足體育課,2名專職體育教師工作目標明確,在開學初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制定了每個年組本學期的活動計劃,確保全體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鍛鍊。
二、強化措施,上好兩操
1、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
保證學生每天早上的’早操、上下午的眼保健操有序開展及各半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落實和完善陽光體育大課間制度。開學初教導處就指定了學校大課間總課表,並制定了大課間活動檢查記載表,每日都有教學指導、常規指導進行專項檢查、監督,保證了有效實施和開展。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減少學生每天體育鍛煉時間。
2、保證開齊上好體育課
認真執行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落實情況,保質保量開齊上好體育課,學校及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強佔體育課。
3、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
我校按照教育部要求的每年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監測工作,做到每學年初,教導處制定學校《國家學生體質健康實施方案》,秋季開學初先對學生進行常規訓練,體育教師、班主任跟蹤學生的訓練全過程,不斷進行技術指導,時刻注意關愛學生身心狀況。規範監測方法,學校組織統一對每個項目的測試,嚴格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並將監測結果在規定時間上報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庫和上級有關部門。
三、開展課外體育活動,豐富學校文體生活。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重要途徑之一。它是培養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環節,是增強體質的有效措施,是發展競技體育,發現和培養體育人材的必經之路。
(1)課間操
學校加強對課間操的管理,由體育老師按時組織。建立課間操常規機制,嚴格紀律,教師全員參與,保證課間操順利開展。學校還專門成立課間操檢查小組,在精神面貌、出勤人數、動作質量等方面加強嚴格督查,並以班級爲單位進行每週一次的課間操檢查評比,由學校總值導和科任組長打分後公佈成績,頒發循環紅旗。強化了學生正確、認真鍛鍊身體的態度。
(2)班級體育鍛煉
學校組織學生以班級爲單位,利用兩個大課間、課餘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由各班主任負責,體育教師與班主任密切配合,幫助各班把體育鍛煉納入班級教育計劃,做好組織發動工作,進行思想教育,保證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開學初,要求各班級根據班級的學生年齡、學生的愛好等情況成立了班級體、藝“課外活動小組”,定時組織訓練。
(3)體育競賽
學校以全面鍛鍊學生身體、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爲出發點,在保證開齊、開足體育課程和課間操的基礎上,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貫徹小型多樣、單項分散的原則,按季節氣候的不同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活動;我校是市足球特色學校,足球運動氛圍濃厚,活動項目豐富多彩。力爭通過這些體育競賽活動,來激發學生興趣,鍛鍊學生身體,活躍學校文體生活。
小學體質健康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篇4
爲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xx—20xx年)》《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確保20xx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體藝廳函〔20xx〕16號)要求結合我校體育工作的現狀,爲進一步規範和加強學生身體素質,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特製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二、強化措施,上好兩操
1、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
保證學生每天上下午的眼保健操有序開展及各半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落實和完善陽光體育大課間制度,並有效實施和開展。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減少學生每天體育鍛煉時間。
2、保證開齊上好體育課
認真執行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落實情況,保質保量開齊上好體育課,學校及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強佔體育課。
3、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
按照教育部要求的每年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監測工作,做到一年兩次檢測。規範監測方法,公示監測結果,確保監測數據的客觀真實準確。並將監測結果在規定的時間上報。
每年都要對學生進行一次健康體檢。要加強對學生的測試及體檢結果數據分析和運用,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方案。通過多種途徑向學生介紹疾病預防處方、營養處方、運動處方,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4、保證學生及幼兒近視眼防控措施。
針對目前學生近視率居高不下的’現狀,按照上級文件精神,要把學生近視防控工作作爲一項長期重點工作,作爲學校健康教育重要內容,常抓不懈。每學期要對學生視力狀況進行2次篩測並建檔。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及學生家長都要經常矯正學生不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每天科學地做好眼保健操,使學生養成科學用眼和自覺保護視力的良好習慣。
5、保證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
紮實做好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加強監督檢查和問責力度,杜絕學生飲食安全事故和傳染病的流行。要積極開展疾病預防、營養常識、衛生安全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將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
6、保證學校“體育、藝術2+1項目”的實施。
繼續深入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廣泛組織各種文體興趣活動小組,每年組織召開運動會等活動。
7、保證學校體育衛生經費投入。
進一步健全對學校體育衛生投入的長效機制,將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體育活動經費納入投資計劃,保證體育支出,並隨公用經費標準提高而逐步增加。
三、開展課外體育活動,豐富學校文體生活。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重要途徑之一。它是培養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環節,是增強體質的有效措施,是發展競技體育,發現和培養體育人材的必經之路。
1、強化課間操的質量
學校加強對課間操的管理,由體育老師按時組織。建立課間操常規,嚴格紀律,保證課間操順利開展。成立課間操檢查小組,在精神面貌、出勤人數、動作質量等方面,並以班級爲單位進行每學期一次的課間操檢查評比,由科任組長打分後公佈成績。強化學生正確認識鍛鍊身體的含義。
2、加強班級體育鍛煉的監管
學校組織學生以班級爲單位,利用兩個大課間間操餘下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由各班主任負責,體育教師與班主任密切配合,幫助各班把體育鍛煉納入班級教育計劃,做好組織發動工作,進行思想教育,保證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
3、開展體育競賽活動
學校以全面鍛鍊學生身體、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爲出發點,在保證開齊、開足體育課程和課間操的基礎上,將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貫徹小型多樣、單項分散的原則,按季節氣候的不同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活動。力爭通過這些體育競賽活動,來激發學生興趣,鍛鍊學生身體,活躍學校文體生活,在校內形成濃厚的體育氛圍。
四、加強領導,廣泛宣傳
1、學校校長是學生體質健康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安全教育和管理,指導學生科學鍛鍊。加強學校體育場館、設施的維護管理,確保安全運行。完善學校體育和學生校外體育活動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安全責任,強化安全措施,建立校園意外傷害事件的應急管理機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學生意外傷害保險制度。
2、加大素質教育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傳力度,形成學校、家庭和全社會共同重視學生體質健康的氛圍。要通過多種途徑,採取多種方式廣泛傳播健康理念,使學校和家庭形成珍視健康、熱愛體育、崇尚運動、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3、引導家長爲孩子科學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培養其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的心態,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體育鍛煉的習慣,及時糾正學生在家不良的讀書和寫字姿勢,用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參加體育鍛煉,使家長配合學校共同做好學生體質健康工作,以促進學生體質健康常態機制的形成。
小學體質健康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篇5
根據上級通知要求和學校工作具體部署,堅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進而提高學生體質,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製定本管理實施方案。
一、組織管理
1、成立以校長爲第一責任人的領導小組,學校課程中心、德育中心、體育教師和各班班主任爲直接責任人,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學生體質管理。
2、學校制定《學生體質管理實施方案》,有序開展工作,並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納入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中。學校專人負責,實行崗位責任制,校長爲實施第一責任人。
3、嚴格執行學校課程計劃,按照上級要求開齊各年級體育課程。規範課程內容,規範教師行爲,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實施內容
1、堅決執行市教委關於“五課、兩操、兩活動”的要求,規範體育課教學流程管理,做到專課專用。
2、體質健康測試。根據學生的生長髮育規律,從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等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分年段進行測試。
3、加強作業管理要求,爲學生配置與年齡和技能相適應的體育類活動作業,結合課內和課外興趣課課程科目、社團訓練設計多項體育項目促進學生體質健康鍛鍊的意識,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體質健康水平切實得到提高。
4、全面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每天陽光運動不少於1小時。每個學生掌握至少2項日常鍛鍊的體育技能,教師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課,保證學生每節課間休息並進行適當身體活動,減少靜態行爲。
三、措施要求
1、做好學生、教師、家長的宣傳教育工作,讓學生懂得增強體質健康的重要性,讓教師重視學生體質健康,讓家長支持學校開展學生提高體質活動。
2、加強對學生《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組織和管理,積極組織多種多樣的體育鍛煉形式,將體育課的組織形式與課間操以及各種體育課外活動有機結合,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發展。
3、有計劃性地開展體育測驗活動,督促、指導和加強學生平時鍛鍊和瞭解自身體質健康狀況。
4、學校保證學生體育鍛煉時間,安排好兩操,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並作好安排、記錄、保證鍛鍊的質量。
5、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繫,合理制定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計劃與內容,做到科學、合理、易操作、安全性強。
6、加強學生運動安全教育,在日常體育鍛煉、測試、競賽活動中做好安全防範工作。對安全事故要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7、綜合防控近視。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鐘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鐘。避免不良用眼行爲,監督並隨時糾正孩子不良讀寫姿勢,應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要求,讀寫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
8、加強健康教育。通過有計劃地開展學校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與公共衛生意識,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自覺地採納和保持有益於健康的行爲和生活方式,減少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爲一生的健康奠定堅實的基礎。
小學體質健康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篇6
一、《標準》的實施工作在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的領導下,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管理,體育行政部門指導。《標準》由學校負責組織實施。各學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應按照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採集、彙總、上報《標準》的有關數據。
二、本《標準》應在校長領導下,由教務處(科)、體育教研部(體育組)、校醫院(醫務室)、學生工作部、輔導員(班主任)協同配合,共同組織實施。《標準》的測試應與學生的健康體檢有機結合,避免重複測試。各測試項目的成績,由體育教研室(體育組)彙總,並按照《標準》的要求評定成績、確定等級,記入《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登記卡》,在畢業時放入學生檔案。
三、學生達到《標準》良好等級及以上者,方可評爲三好學生、獲獎學金(高等學校);達到優秀成績者,方可獲獎學分(高等學校或實驗新高中課程標準的學校)。對《標準》測試成績不及格者,在本學年度准予補考一次,補考仍不及格,則學年評定成績不及格。學生畢業時《標準》成績達到60分爲及格,准予畢業;《標準》成績不及格者,高等學校按肄業處理。
四、獎勵與降低分數的辦法
(一)屬下列情況之一者,獎勵5分,不同項可累計加分:
1、早操、課間操和課外體育鍛煉出勤率達到98%以上,並認真鍛鍊者;
2、獲等級運動員稱號者;
3、參加校運動會及以上體育比賽獲名次者;
4、學生體育幹部在組織各項體育活動中,工作認真負責者。
(二)對體育課、早操、課間操、課外體育鍛煉無故缺勤,一年累計超過應出勤次數1/10或因病、事假缺勤,一學年累計超過1/3者,其《標準》成績應記爲不及格,該學年《標準》成績最高記爲59分。
五、因病或殘疾學生,可向學校提交免予執行《標準》的申請,經醫生證明,體育教研室(體育組)覈准後,可以免予執行《標準》,年填表格(見附表7)存入學生檔案。
六、各地教育、體育行政部門對本地各級各類學校實施《標準》的情況,要認真檢查監督,定期抽查,並進行通報,對弄虛作假、徇私舞弊者,給予批評教育,情節嚴重者,給予行政處分。
七、爲使《標準》的實施更加科學、準確、簡便易行,各學校選用的測試器材必須是經國家質量監督部門檢測達到測試要求的合格產品,同時應積極創造條件使用計算機,努力做到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
八、各級各類學校在試行本《標準》時,《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中學生體育合格標準》、《小學生體育合格標準》即不再施行,與此同時,《標準》成績即作爲《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達標成績。
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可以根據本辦法,制訂具體實施意見。
十、本辦法由教育部負責解釋。
小學體質健康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篇7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及《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精神,牢固樹立“快樂體育”、“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推進體育課程的改革,狠抓體育教學六認真工作,強化學校特色體育項目建設,大力開展青少年陽光體育活動,堅持開展學生體育訓練工作,積極推進“體育藝術2+1項目”,本着“求實、創新、協作、奮進”的精神繼續做好體育工作,力爭在各項體育競賽中爭創佳績。
二、工作要點
(一)開發體育組課改內容資源,深化課改研究。
開發新課程內容資源,體現不同階段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基本要求的體育課程內容,是實施體育新課程標準和實現課程目標,爲此急需解決的操作中的現實問題。
1、組內採用集體備課。
2、加強備課制度,所有教師均採用統一備課格式。
3、積極開展課堂觀察和課例研究活動,每學期組織一次課程標準和整體把握教材培訓。
(二)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爲重點,提高學習效率。
1、執行好體育課程標準,上好每節課,積極開展教研活動。
2、加強教師自身的業務學習,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制定好單元計劃及做好教例、案例和課堂觀察課例研究的資料積累。
三、具體工作內容
1、積極實施“大課間”活動,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做到“人人有項目,班班有活動”,加強大課間活動的指導和評比。
2、體育課、大課間、體育活動時,任課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確保安全無事故。
3、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培養學生運動興趣,成立多支對體育運動喜愛的學生體育社團。
4、繼續抓好趣味田徑、花樣跳繩學生的技能練習,努力提高運動質量,調整好場地安排與進退隊伍的紀律秩序。
5、優化課堂結構,提高40分鐘效率,重視課的密度和強度,教學形式靈活多樣,使體育課成爲學生提高體質的主要途徑。
6、每年開展體育節系列活動。舉辦校田徑運動會,開展兩項以上單項競賽,提倡“集體項目競賽”。
7、抓好學校各運動隊的訓練工作,逐步提高我校田徑、健美操和門球運動隊的訓練水平和運動水平,爲區級比賽打好基礎。
8、備課要求。
(1)認真備課,保持兩週餘量;
(2)每學期教研組檢查備課兩次;
(3)認真參加培訓及教研組活動,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9、上課要求。重在培養興趣,重在全面提高。
(1)進一步加強思想進修學習,不出現體罰與變相體罰現象。
(2)熟悉課的重點難點,做到心中有底有收穫。
(3)教師在課前做好準備工作,不上無準備的課。
10、做好學生每年的體質健康測試工作,及時上傳有關數據。爲班主任提供準確的學生體質健康數據,確保學生健康卡上的數據完整、準確,爲學生的成長服務。
小學體質健康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篇8
爲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__—2030年)》《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確保2030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結合我校體育工作的現狀,爲進一步規範和加強學生身體素質,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特製定本方案:
一、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完善管理機制,明確職責
牢固樹立和強化“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堅持把增強學生體質健康作爲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充分保證學校體育課正常開展和學生體育活動時間及鍛鍊效果。由學校教導處主管體育課堂教學,德育處主管兩操和運動會、體育比賽。體育教研組工作目標明確,在開學初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制定了每個年段組體育與健康活動計劃,確保全體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鍛鍊。
三、強化措施,上好兩操
1、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
保證學生每天上、下午的眼保健操有序開展及各半小時的體育大課間活動時間,落實和完善陽光體育大課間制度,並有效實施和開展。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減少學生每天體育鍛煉時間。
2、保證開齊上好體育課
認真執行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落實情況,一二年級每週4節,三到六年級每週3節,保質保量開齊上好體育課,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擠佔體育課。
3、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
我校按照教育部要求的每年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監測工作,做到每年秋季對學生進行檢測,規範監測方法,嚴格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並將監測結果在規定時間上報上級有關部門。
四、開展課外體育活動,豐富校園生活。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重要途徑之一。它是培養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環節,是增強體質的有效措施,是發展競技體育,發現和培養體育人材的必經之路。
(1)課間操
學校德育處加強對課間操的管理,由體育老師每人一週輪流組織。建立課間操常規,嚴格紀律,保證課間操順利開展。值周老師負責課間操檢查與評比,在精神面貌、出勤人數、動作質量等方面,並以班級爲單位進行每學期一次的課間操檢查評比,公佈成績。利用班隊活動開展主題教育,強化學生正確認識鍛鍊身體的含義。
(2)班級體育鍛煉
學校組織學生以班級爲單位,利用兩個大課間間操餘下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由各班主任負責,體育教師與班主任密切配合,幫助各班把體育鍛煉納入班級教育計劃,做好組織發動工作,進行思想教育,保證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
(3)舉行體育競賽或春季、秋季運動會
學校以全面鍛鍊學生身體、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爲出發點,在保證開齊、開足體育課程和課間操的基礎上,將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貫徹小型多樣、單項分散的原則,按季節氣候的不同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活動。力爭通過這些體育競賽活動,來激發學生興趣,鍛鍊學生身體,活躍學校文體生活,在校內形成濃厚的體育氛圍。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