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季送清涼活動方案(通用9篇)
2025年夏季送清涼活動方案 篇1
我市酷熱天氣已經來臨,爲切實保障生活無着流浪、乞討人員的基本生存權益,幫助其順利度夏,經研究,決定從20xx年7月15日至20xx年10月15日在全市開展“夏季送清涼”集中救助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專項行動。
各區縣(自治縣)民政局和救助管理站要以保障生活無着流浪、乞討人員生命安全爲着力點,把專項行動作爲當前重點工作之一,切實加強領導,認真進行動員部署,完善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積極協調公安、市政、衛生等部門開展聯合救助,最大限度防止生活無着流浪、乞討人員因酷暑、飢餓、疾病等因素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
二、加大主動勸導救助力度。
各區縣(自治縣)民政局和救助管理站要密切關注氣候變化,排查薄弱環節和隱患,跟蹤重點區域,完善應急預案,做好夜間和重點區域的巡查。特別是今年我市強降雨天氣較多,災情嚴重,各地要加大本地橋樑、涵洞、危舊建築物、易滑坡地帶等生活無着人員聚居地的勸導力度,對不願進站接受救助的,要發放避暑藥品和食品,確保其生命安全。
三、加強站內管理。
各區縣(自治縣)民政部門要督促、指導救助管理站落實24小時值班、巡查、服務接待等制度。救助管理站要保持24小時求助熱線和語音電話的通暢,發現或接到生活無着人員線索後,要在1小時內到達現場並實施救助,對距離較遠無法及時趕赴現場的,要及時指導鄉鎮(街道)、村(居)委會、熱心羣衆實施應急救助,解除求助人員生存危機;要準備好充足的救助物資,及時啓動臨時救助程序,確保受災羣衆得到有效救助;要嚴格按照民政部“六必須”“六不得”的要求,進一步強化安全防護意識,全面排查整改消防安全漏洞,完善技防設備並保證正常運行,把好食品、藥品安全關。
四、嚴肅救助工作紀律。
各區縣(自治縣)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站要紮實開展專項行動,不得以任何理由漠視、拒絕,甚至遺棄生活無着人員。對老年人、未成年人以及行動不便等人員必須採取護送方式返鄉。對因思想麻痹、工作疏忽、責任落實不到位等造成嚴重後果的,將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對工作中的難點問題要及時上報,對重大責任事故,要在2小時內向市民政局報告。
請各區縣(自治縣)民政部門於20xx年10月底前將“夏季送清涼”集中救助專項行動工作總結上報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
2025年夏季送清涼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範圍
各級工會組織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夏季高溫期間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送清涼和送健康活動,重點開展對高溫作業、高空作業、露天施工、危險品儲運等危險因素較大的企業、工地和車間的慰問活動,爲一線高溫作業職工平安度夏提供有效幫助。
二、活動重點
各級工會要結合本地、本行業實際,因地制宜開展活動。一是深入基層,到車間、到工地,爲冒高溫戰酷暑的生產一線職工送去清涼和健康;二是督促企業按照本行業有關作業環境與衛生標準的要求,採取足夠的防暑降溫措施,保證高溫作業條件下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三是積極配合勞動監察部門,加強對企業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落實國家《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四是要推動企業安排好高溫暑期的生產進度,嚴格遵守高溫作業時間要求,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落實高溫津貼及中暑職工工傷保險等待遇。
三、活動時間
20xx年7月1日—8月20日
四、工作要求
各級工會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防暑降溫工作的重要性,把防暑降溫作爲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重點任務擺上日程,積極爭取同級黨政的重視與支持,妥善安排本次活動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確保活動高質高效。
(一)加強領導。各級工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以實際行動參與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紮實做好職工羣衆工作,瞭解職工訴求,努力爲職工羣衆辦實事,推動企業爲廣大職工創造安全、良好的工作環境。
(二)強化考覈。市總工會將進行不定期的檢查,並將該項活動納入今年爲職工辦好事辦實事的重要內容,納入年度綜合目標考覈的重要內容。
(三)嚴格檢查。各級工會要充分發揮羣衆性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網絡作用,配合有關部門,在暑期開展針對職工的專項監督檢查活動,重點對大型建築工地、露天作業場所、高溫作業場所進行檢查,解決影響職工在生產作業和生活環境中的突出問題。
(四)走訪慰問。各級工會領導要親自帶隊,深入一線,爲高溫作業的職工帶去清涼,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慰問。各級工會要安排一定的經費,購買必要的防暑降溫用品和設備,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組織醫療服務隊,宣傳暑期防病知識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慰問活動。
(五)加強宣傳。充分利用工會宣傳陣地和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通過專題講座、案例教育等形式,加強高溫天氣勞動保護法規政策的宣傳教育,普及高溫防護、中暑急救等衛生知識,幫助職工強化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意識,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
2025年夏季送清涼活動方案 篇3
目前正值夏季高溫時節,氣溫日益炎熱,爲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保障廣大職工和農民工的健康權益,推動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確保職工平安度夏,縣總工會決定今年夏季繼續開展“送清涼”活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意義
開展夏季送清涼活動是工會組織關心愛護廣大職工和農民工的一項重要活動內容,是推動改善職工和農民工生產生活條件、防暑平安度夏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各級工會要高度重視,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因地制宜開展活動,切實維護高溫天氣廣大職工和農民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爲廣大職工和農民工做實事、做好事。
二、活動時間
活動時間定爲7、8兩個月。
三、活動內容
各級工會組織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夏季高溫期間,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送清涼”活動,爲一線高溫作業職工平安度夏提供有效幫助。
(一)要深入基層,重點開展對高溫作業、高空作業、露天施工、危險品儲運等危險因素較大的企業、工地和車間等一線職工的慰問活動,及時爲他們送去防暑降溫物品。
(二)要協助並監督企業保證防暑降溫資金的投入,保證在高溫作業場所配備有效的通風、隔熱、降溫設施,並指派專人負責管理。企業要按照標準供給職工足量、合乎衛生要求的清涼飲料,給高溫作業職工配備個人防護用品,不得將其變相爲現金髮放,更不得任意削減。有條件的單位可組織醫療服務隊,宣傳暑期防病知識、提供相關醫療服務。
(三)要督促企業在作業場所按規定配備安全生產和職業防護設施,同時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勞動保障的法律法規,認真落實國家新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切實保障高溫季節特殊行業崗位的各項津貼標準及相關待遇的落實。
(四)要發揮羣衆性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網絡的作用,積極協助督促企業行政部門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嚴格控制職工加班加點;不得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對不適合高溫、高溼作業的職工特別是孕期、哺乳期、年齡較大以及患有高溫禁忌症的職工要及時轉崗,暫不能調動崗位的,應在高溫、高溼天氣對其加強預防中暑保護措施,保障廣大職工(含外來務工人員)良好的工作環境。對發現的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危害勞動者身體健康的行爲,要依法予以制止,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要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和上級工會報告。
四、活動的要求
各級工會組織要堅持“以職工爲本”,充分認識高溫中暑問題對職工身體健康的危害,積極爭取同級黨政的重視與支持,妥善安排本次活動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確保活動高質高效。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把此項活動作爲深入職工羣衆的重要形式,納入今年爲職工羣衆辦好事實事的重要內容,認真調查分析職工羣衆生產生活現狀,掌握他們的願望要求和存在的問題,工會幹部要親自帶隊,深入企業、工地,爲冒高溫戰酷暑的生產一線職工送去黨和政府、工會組織的關懷。要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和企事業單位參與活動,多方籌措資金,落實慰問物資,爲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堅實保障。要重視擴大活動的社會影響,積極主動聯繫媒體做好活動的宣傳報道工作。活動結束後,要及時總結工作情況、編報信息並填報《20xx年工會“送清涼”活動統計表》(見附件),於9月1日前報送至縣總工會。
2025年夏季送清涼活動方案 篇4
爲深入貫徹落實黨和政府關於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的要求,切實發展和諧勞動關係,促進實現體面勞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按照省總工會要求,市總工會決定在全市各級工會中廣泛開展以高溫一線職工爲主要走訪慰問對象的“夏季送清涼”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一、活動時間:
20xx年6月底至7月底。
二、活動範圍及對象:
重點項目、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一線職工。
三、活動內容:
堅持以“職工爲本”,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送清涼走訪慰問活動。通過向一線職工贈送防暑降溫用品,增設防暑降溫設施,督促防暑降溫政策的落實等相關措施讓廣大職工體會到黨和政府及工會組織的關心,切實維護好、調動好、發揮好職工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督促企業簽訂勞動安全衛生和女職工特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保障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
四、實施步驟:
1、在新河化工園的在建項目(商務區辦公大樓)現場舉行“送清涼保安全”活動啓動儀式。市總工會主席、黨組書記嚴風先主持。
邀請市領導出席活動,做指示講話,爲一線職工發放防暑降溫物資。
2、重點慰問一線環衛、車間工人。市總工會領導邀請市領導,現場組織發放防暑降溫物資。
3、在全市發文動員各級工會結合自身行業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送清涼保安全”活動。重點督促抓好在建項目和高溫行業的勞動保護工作。
4、加大“送清涼保安全”活動的宣傳力度,進一步營造關心職工、愛護職工的社會氛圍。
2025年夏季送清涼活動方案 篇5
爲有效改善職工夏季生產生活條件,切實維護廣大職工的職業安全與健康權益,市總工會決定x年在全市工會組織中繼續開展向職工(農民工)“夏送清涼”活動,進一步帶動全社會共同做好職工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現將有關事項安排如下:
一、活動的意義
開展x年夏季送清涼活動是工會組織關心愛護廣大職工和農民工的一項重要活動內容,是推動改善職工和農民工生產生活條件、防暑平安度夏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工會組織服務職工的一項具體工作。各級工會要高度重視,結合本單位實際,因地制宜開展活動,切實維護高溫天氣廣大職工和農民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爲廣大職工和農民工做實事、做好事。
二、活動時間
x年x月x日(小暑)—x月xx日(處暑)
三、主要內容
督促落實《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與“查保促”活動相結合,有效預防和控制高溫中暑及高溫作業引發的各類事故;加強職工防暑降溫和安全衛生知識宣傳教育,切實維護職工安全健康權益。採取送清涼物資、送政策宣傳、送健康體檢、送法律維權、送文化晚會、送安全培訓等多種方式,及時爲奮戰在高溫、露天生產第一線的苦、髒、累、險職工和農民工,送去黨委、政府和工會組織的關懷。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周密部署。
全市各級工會組織要認真按照通知要求,加強領導、周密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具體要求,確保活動順利開展,切實把活動做實、做好。
2、厲行節約,講求實效。
各級工會要把“夏送清涼”活動作爲落實“三嚴三實”要求的具體實踐,及時與企業、職工溝通協調,統籌安排走訪慰問活動,簡化程序,確保不影響企業、職工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做到不擾民、不增加基層負擔,切實體現工會機關作風整頓活動的成效。
3、加強宣傳,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
各級工會要認真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充分運用工會的新聞媒體和宣傳陣地,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動員全社會力量都來關心關愛苦髒累險崗位的一線職工,營造夏送清涼的社會氛圍。
4、創新方式,豐富內容,廣泛深入開展送清涼活動。
各級工會要按照“不能僅僅是一次活動,也不能僅僅是工會一家送清涼”的活動要求,努力提高送清涼活動的精細化和精準度,全面推動送清涼活動的深入開展。及時總結活動情況和典型經驗,並做好《x年工會“夏送清涼”活動工作情況統計表》彙總和填報工作,於x月x日前報送至市總工會
2025年夏季送清涼活動方案 篇6
進入七月,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節——三伏天。炎炎烈日下,仍有無數工作在城市一線的工作人員冒着烈日辛勤工作。《早報》攜手本市具有良好社會美譽度、熱心參與公益事業的知名企業爲辛勤工作在第一線的工作者們送去慰問,帶去清涼,同時也爲參與企業打造一次走進客戶羣體、聆聽受衆需要、良好互動、增強美譽的機會。
一、活動宗旨:
打造《早報》貼近讀者的媒體形象,樹立知名企業的在消費者心中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強品牌影響力。
二、活動名稱:
攜名企走基層 清涼送到心坎上
三、主辦單位:
xx日報社
四、協辦單位:
中北巴士、xx市環衛處、xx市城建局、xx市交警支隊、礦業集團礦區、xx市知名企業
五、出版媒介:
早報·壹周
六、出版日期:
20xx年7月20日(暫定)
七、特刊版面:
16個全綵版
八、特刊發行:
跟隨《早報》發行,另加印400份在各送清涼單位現場贈閱。
九、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 7月10日—19日,《早報·壹周》推出系列專欄——烈日下的勞動者。用具有視覺衝擊力圖片反映高溫從業人員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狀態,引發社會關注。
第二階段:7月20日—27日,在最熱的三伏天裏,《早報》攜手參與活動商家走進公交車司機、環衛工人、城建工人和礦區工人工作一線,爲在烈日酷暑中堅守崗位的辛勤勞動者送去慰問和消暑用品,體現社會和企業的關懷。
第三階段:根據記者對活動現場的全程採訪報道,出版紀念專版。
十、特刊出版:
第一板塊:現場直擊。通過記者對高溫勞動羣體的採訪,圖文並茂的體現不同工種的工作環境。
第二板塊:清涼送到心坎上。對參與商家單獨報道,通過記者現場觀察,對商家對一線工作者的慰問、贈送、互動等環節的採訪,及企業領導的參與原因、一線勞動者的感受等細節的採寫,體現參與商家的社會責任感,圖文並茂,極具衝擊力和宣傳效果。
十一、商家參與方式:
1.商家可通過報名加入本次活動,活動費用爲2萬元(可抵部分品牌產品,產品全部贈送給被慰問單位的一線勞動者);
2.所有實物產品均統一放置於印有參與商家品牌LOGO的包裝袋內;
3.《早報》對本次活動的所有宣傳中,均提及參與活動的品牌商家;
4.在特刊中對參與商家進行圖文並茂的新聞宣傳;
5.參與商家可在特刊上刊登彩色二分之一版硬廣一次;
6.《早報》對此次參與商家均將贈送活動紀念牌匾一箇,並將對其新聞宣傳;
7.活動當天組織參與品牌商家負責人與相關領導出席發車儀式,並對各品牌負責人進行專訪;
8.贈送一篇參與商家的企業宣傳軟文(800字以內)。
2025年夏季送清涼活動方案 篇7
夏日炎炎,氣溫日漸攀升,一期停車檢修在即,爲充分體現工會組織對職工的關愛之情,體恤一線職工的應盡職責,降低高溫環境作業下,人身事故發生率,提高職工工作積極性,保證安全、高效、優質的完成停車檢修任務,經分廠領導班子研究決定,特在檢修期間開展以“戰高溫、鬥酷暑、一線行”活動爲主題的送清涼活動。圍繞廣大職工的生活條件和飲食衛生,避免檢修過程中因高溫導致的中暑事件,工會將會在檢修期間,在幹法路上每日(除陰雨天外)九時和十五時分別準備兩桶涼茶爲大家解渴降溫。備註:爲方便大家飲用,兩桶涼茶中有一桶暫定爲白開水。
1、爲節約資源,本次活動將不提供一次性杯子,如有此方面要求的請自帶。
2、因條件限制,每次提供量可能不足,請大家取水時根據自己所需量,儘量不要照成浪費。
3、請大家安排好時間,如人員過多時請遵守秩序,每日會有工作人員爲大家服務。
4、活動準備的水具請飲完歸還,不允許帶入工作現場,如有需要請自備。
5、工會會在活動地點爲大家放置醫藥箱,如有需要的請與工作人員聯繫。
在活動過程中,會根據大家提出的意見調整方案,如有不足之處請互相諒解。此次活動由多晶分廠工會主辦,請想提出建議的員工與工會聯繫。
2025年夏季送清涼活動方案 篇8
入夏以來,防暑降溫工作日趨緊迫,爲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切實維護高溫期間廣大職工(含農民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防控高溫中暑和各類事故發生,確保平安度夏,市總工會決定繼續在全市開展夏季送清涼活動。
一、活動範圍
各級工會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夏季高溫期間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送清涼和送健康活動,重點開展對高溫作業、高空作業、露天施工、危險品儲運等危險因素較大的企業、工地和車間的慰問活動,爲一線高溫作業職工平安度夏提供有效幫助。
二、活動內容
各級工會要結合本地、本行業實際,因地制宜開展活動。一是深入基層,到車間、到工地,爲冒高溫戰酷暑的生產一線職工送去清涼和健康;二是督促企業按照本行業有關作業環境與衛生標準的要求,採取足夠的防暑降溫措施,保證高溫作業條件下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三是積極配合勞動監察部門,加強對企業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落實國家《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四是要推動企業安排好高溫暑期的生產進度,嚴格遵守高溫作業時間要求,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落實高溫津貼及中暑職工工傷保險等待遇。
三、活動時間
20xx年7月10日—8月20日
四、活動要求
(一)加強領導。各級工會需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以實際行動參與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紮實做好職工羣衆工作,瞭解職工訴求,努力爲職工羣衆辦實事,推動企業爲廣大職工創造安全、良好的工作環境。
(二)強化考覈。市總工會將不定期進行檢查,並將該項活動納入今年爲職工辦好事辦實事的重要內容,納入年度綜合目標考覈的重要內容。
(三)嚴格檢查。各級工會要充分發揮羣衆性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網絡作用,配合有關部門,在暑期開展針對職工的專項監督檢查活動,重點對大型建築工地、露天作業場所、高溫作業場所進行檢查,解決影響職工在生產作業和生活環境中的突出問題。
(四)走訪慰問。各級工會領導要親自帶隊,深入一線,爲高溫作業的職工帶去清涼,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慰問。各級工會要安排一定的經費,購買必要的防暑降溫用品和設備,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組織醫療服務隊,開展暑期防病知識宣傳等形式多樣的慰問活動。
(五)加強宣傳。充分利用工會宣傳陣地和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通過專題講座、案例教育等形式,加強高溫天氣勞動保護法規政策的宣傳教育,普及高溫防護、中暑急救等衛生知識,幫助職工強化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意識,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
(六)認真總結。活動結束後,各直屬工會請於8月25日前將活動總結及相關統計數據(見附件)報市總工會法律保障部。
2025年夏季送清涼活動方案 篇9
一、活動時間
20xx年6月25日-9月15日,爲期80天。
二、救助對象
流浪乞討人員;外來務工不着、尋親不遇等臨時生活陷入困境人員。
三、活動內容
加大流動巡查力度。活動期間,救助車輛城區每日巡查不低於2次,重點巡查繁華街道、車站、公園、背街小巷、橋樑涵洞、廢棄廠房、城郊結合部等流浪乞討人員相對集中滯留的地方,確保做到及時發現,主動救助。
適當提高救助標準。對巡查中自願接受救助對象,在提供常態救助的基礎上,按原救助標準提高20給予救助。對露宿街頭不願入站受助的,予以發放必要的防暑降溫藥品、飲品和食品,保障其基本生活。
開啓避暑休息場所。在滯站人員託養機構(市社會福利院)設置休息室3個作爲臨時避暑休息場所,配備包括被褥牀單、杯盆毛巾以及涼蓆、電風扇等夏季常用生活用具,配置清涼油、電蚊香、殺蟲劑等防暑、防蚊蟲用品,保證涼茶、涼開水不間斷供應,併爲受助人員提供新鮮衛生的飯菜和食品,每日對休息場所進行消毒處理,保持室內乾淨整潔通風,確保臨時休息場所環境衛生、清涼。
重點救助突出保護。對街頭流浪乞討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及時送醫院救治,確保其生命安全。對疑似被脅迫、誘騙、利用的流浪乞討年老、殘疾和未成年人等特殊對象,及時聯繫公安部門人員到場,經調查甄別後對其實施保護性救助。要突出對未成年人的重點救助保護,爲其提供臨時庇護場所,保障其臨時基本生活。對以乞討爲業、以要錢爲目的的流浪乞討人員,有強討強要或擾亂社會公共秩序言行、影響城市環境和交通的,及時聯繫公安、城管部門人員到場予以協助,對經教育勸導後自願受助的,爲其提供生活救助和返鄉乘車憑證。
人性救助彰顯關愛。主動聯繫救助服務點、各社區和車站,發現有途中因被搶被盜、尋親不遇、務工不着等臨時生活陷入困境人員,勸導其入站接受救助,及時幫助其聯繫親友或單位,視其困難情況提供救助服務,並主動聯繫其返鄉途中需持續救助的救助站並說明情況,助其順利返鄉。對自行返鄉有特殊困難的,組織人員將其送迴流出地。
尋親服務同步進行。對主動救助的滯留受助人員,積極開展尋親服務工作。對流浪人員經快速查詢不能確認其身份的,通過電視、報紙、全國救助管理系統、互聯網尋親網站等適當形式發佈尋親公告,隨時關注相關信息。進一步加強與周邊各站的協調溝通,促進協查工作。對有待覈實的身份線索,及時報請公安部門協助覈查,並採集受助人員DNA數據,掌握反饋信息。對來站尋親人員熱情接待,提供查詢便利和必要幫助。
四、活動要求
搞好宣傳,注重引導服務。通過向廣大社區、車站工作人員,出租車司機,環衛工等發放“愛心救助信息”卡,向全社會廣泛發佈救助信息,宣傳救助政策,發動社會羣衆參與救助工作,方便羣衆發現流浪乞討人員並及時告知、引導其入站求助,或直接撥打救助熱線。鄉鎮發現生活無着流浪人員,救助站工作人員因路程較遠無法及時趕到現場的,鄉鎮民政辦應先派人迅速到場進行初步甄別,並及時向救助站說明基本情況,救助站工作人員視情予以妥善處理。
加強值班,確保熱線暢通。確保救助熱線24小時暢通,對求助電話,實行“首接負責制”,做到接報必到,並做好登記。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重大事項及時報告局分管領導和主要負責人。做好熱線電話與110、120電話的有效銜接,確保不遺漏一箇求助信息,不延誤一箇救助服務。
強化協調,推進部門聯動。依託現有救助管理工作機制,進一步主動與公安、城管、衛生、交通等部門加強協調溝通,明確各部門職責,商定有操作性的具體措施。要以此次主動救助專項活動爲契機,繼續推進救助管理工作各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協助和相互監督,針對性地做好職業乞討人員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治理、被脅迫利用和被拐騙未成年人的解救保護等工作。要重點搞好與定點醫院和車站的協調工作,確保入院治療受助人員得到有效救治,乘車返鄉受助人員安全順利返鄉。
救急救難,實現安全託底。要按照“先救治、後救助”、“救急難”的原則開展主動救助,始終把保證流浪乞討人員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對巡查中發現和求助熱線反映的流浪危重病人,要在規定時間內到達現場並緊急送定點醫院實施搶救,切實保障救助對象生命安全。要堅決防止因行動緩慢、相互推諉等導致搶救不及時而發生人爲責任死亡事件,實現安全託底。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