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精選30篇)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1

  目標:

  1.通過運用手掌、指尖做搓、團、壓等動作,提高手的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

  2.學習使用請謝謝不用謝等禮貌用語。

  3.體驗親子活動的樂趣。

  準備:

  音樂《伸出雙手來》《圓圈舞》《唐老鴨》,彩色膠泥若干,布娃娃3個,碗若干,彩虹傘一把,盤子13只。

  過程:

  對家長的指導語:手的精細動作能力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例如,6個月以內寶寶的主要精細動作是抓握,6~12個月寶寶的主要精細動作是捏,而2~2.5歲寶寶的精細動作又有了跨越式發展。本次活動的目的是通過製作湯圓鍛鍊寶寶手掌、手指的精細動作能力以及手眼協調能力,同時也讓寶寶和家長體驗到親子活動的快樂。

  1.問候時光

  教師出示一箇布娃娃,並以布娃娃的口吻一一向寶寶問好,被問候的寶寶要點頭向大家示意。

  2.歡樂模仿操

  家長和寶寶一起在教師的帶領下跟着音樂複習模仿操伸出雙手來,在此基礎上學習新操圓圈舞。重點讓家長引導寶寶學習跟着節奏做操。

  3.手指遊戲

  一箇手指頭啊,變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啊,爬啊,爬啊;兩個手指頭啊,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白兔啊,蹦啊,跳啊;三個手指頭啊,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花貓啊,喵喵喵;四個手指頭啊,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烏龜啊,爬呀,爬呀;五個手指頭啊,變啊變啊變呀,變成大灰狼啊,嗷

  4.親子活動:做湯圓

  (1)教師示範用彩色膠泥做湯圓,用手掌做搓長、團圓的動作,用三指做拿、捻等精細動作。(搓長:將泥放在手心,兩手前後搓動,將泥搓成圓柱體。團圓:將泥放在兩手中間,兩手均勻加力轉動,將泥團成圓球。)

  (2)教師示範把做好的湯圓餵給小動物喫,並說我請小狗喫湯圓了等。

  (3)寶寶和家長一起給小動物們做湯圓,教師引導家長指導寶寶嘗試做搓長、團圓等動作。

  (4)寶寶和家長一起請小動物喫湯圓。教師引導家長鼓勵寶寶學習用禮貌用語請謝謝等。

  5.歡樂彩虹傘

  (1)紅豆豆、綠豆豆、黃豆豆

  讓家長和寶寶各抓住一種顏色的傘邊,表示扮演相應顏色的豆豆。活動開始,教師念兒歌紅豆豆甜,黃豆豆圓,綠豆豆香。當教師說我們要抓黃豆豆時,抓着黃顏色傘邊的家長和寶寶趕快跑開。遊戲反覆進行。

  (2)洗衣服

  請寶寶坐在傘中間,家長按照教師的口令把傘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注意速度不能太快。最後教師說:衣服洗乾淨了,甩一甩就幹了。引導家長和寶寶一起做抖衣服的動作。

  延伸活動:

  在家中,家長可爲寶寶準備膠泥、面泥、陶泥等材料。在寶寶基本掌握團圓、搓長等動作後,家長可引導寶寶練習壓、拉等動作,除了做湯圓外,還可以做餃子、包子等,以鍛鍊寶寶的創造力。

  建議:

  1.活動時,家長要陪伴在寶寶身邊,避免寶寶將彩色泥團當作糖果誤食。

  2.在活動中,寶寶可能會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如有的寶寶能夠用手指做團圓、搓長等動作,但有的寶寶只能用手掌團和搓。家長要正確認識寶寶的能力發展水平,不能操之過急。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2

  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爲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在元宵節活動中,通過製作、瞭解、學習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加深幼兒對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的瞭解,獲得對節日氣氛的體驗。具體安排如下:

  一、活動時間:x月x日上午

  二、活動地點:各班級、硬地面操場、幼兒園後門綠色地帶

  三、活動準備:每個孩子人手一箇用利是封完成的彩燈(小班級可在家裏完成的親子作品。中大班在幼兒園完成)

  四、活動流程:

  (一)開展元宵節節日教育(上午第一節課)

  (二)全園孩子共慶元宵(帶上彩燈在硬地面操場進行)

  1、教師節目《開門紅》

  2、全園節日教育

  3、師生彩燈舞律動

  4、糖果派送

  (三)用利是封作品裝飾校園(根據級部區域進行)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道沒有了可以用”0″來表示,引起幼兒對生活中出現的”0″的興趣和思考。

  2、初步知道”0″在自然數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教學準備:

  10只籃子,依次放入數量爲9,8,7,6,5,4,3,2,1的實物玩具,第10只籃子內不放玩具。多媒體課件(有關”0″的課件,尺、溫度計、門牌號、車牌、比分牌、球衣編號)。數字娃娃表演。每人一箇數字。磁帶《我的朋友在哪裏》。

  教學過程:

  一、引出數字”0″

  1、依次出示籃子裏的玩具。提問:籃子裏有什麼?用數字幾表示?(複習數字1-9)

  2、第10只籃子內沒有放玩具,知道沒有用數字”0″來表示。

  3、感知”0″的形狀。

  4、讓幼兒說說還有什麼沒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討論

  1、教師:你在什麼地方見到過”0″。

  2、幼兒自由講。老師放多媒體幻燈片,幫助幼兒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東西沒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沒有。

  (2)溼度計上的”0″表示溼度0度,越往上溫度越高,越往下的溫度越低。

  (3)車牌、門牌、電話號碼、年曆、球衣上的”0″表示一箇數字。

  (4)尺子上的”0″表示起點。

  (5)球賽時比分牌上的”0″表示沒有進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進了一箇球。

  3、 總結。”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義。

  三、觀看錶演

  1、複習0-10的排序。

  2、知道”0″在自然數列中的位置。

  3、啓發幼兒說出”0″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比其它數字大。

  四、遊戲”找朋友”

  1、要求兩個數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誰大誰小,大數字娃娃站着,小的數字娃娃蹲下。

  2、要求兩個幼兒能聽音樂找朋友,並能根據老師出示的數字用相應的身體表現出來。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是一箇團圓的日子。

  2.愉快參加元宵節活動,感受節日氣氛。瞭解元宵節有關的傳說、來歷和故事,聽聽元宵節兒歌等。

  3.元宵節喫元宵,象徵的是團圓,瞭解湯圓的不同種類和味道,自己親手製作湯圓。

  4.欣賞元宵節花燈,感受元宵節歡快、喜慶的節日氣氛。

  二、活動實施概況

  1.歡歡喜喜鬧元宵:教師可以制定相關的活動,比如元宵節賞燈或者猜燈謎等。

  2.親子共度元宵節:各年級或者各班級教師在本班開展親子活動,玩親子游戲,一起製作元宵(湯圓)。

  三、活動時間

  20__年2月19日下午,大班、中班、小班請以各班具體時間爲準參加活動。

  四、活動準備

  1.幼兒園內準備相關的花燈、燈謎展示;

  2.各班親子製作湯圓的相關食材和器具準備;

  3.各班教師備好各種小禮物。

  五、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和家長一起參觀園內的花燈展示,欣賞花燈的外形和色彩以及圖案等。

  2.請各位家長互相交流猜燈謎,爲幼兒豐富燈謎的由來、結構和種類的認識。

  3.纔對燈謎的家長或者幼兒可獲得教師準備的小禮物,作爲獎勵。

  4.回到各班教室內,親子共同開展製作元宵(湯圓)的活動。

  (1)教師引導幼兒爲做元宵前的準備,洗手—認識食材—講解注意事項和要求—注意衛生—注意食物的形狀—注意安全—注意團隊合作等。

  (2)師生、親子共同動手製作湯圓,先取出湯圓的皮在手心搓圓然後壓扁,在中間放入不同味道的夾心,然後合攏搓圓就可以了。

  3.湯圓做好了之後由教師送去廚房煮元宵,然候一起喫元宵,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有賞燈猜謎的習俗,感受傳統文化的習俗,過節的熱鬧與歡樂的氣氛。

  2.積極參加猜謎活動,體驗與爸爸媽媽一同猜想和推測的快樂。

  3.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4.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時間:

  2月x日早上7:40——8:30(來園活動)

  活動對象:全體幼兒與家長

  活動準備:

  1、制定“親子同樂猜燈謎”活動方案;

  2、場地佈置——掛燈籠(保安與老伯),13日完成;

  3、收集燈謎、貼燈謎、打印燈謎答案——陳瀟麗、許海英,13日完成;

  4、購買獎品——徐娟,13日完成;

  5、宣傳:

  1)倡議書——蔣菊芳,11日完成;

  2)通知——各班班主任老師網上及家園聯繫欄中告知家長與幼兒,12日完成;

  6攝像——陳瀟麗。

  活動內容:

  1、燈謎:

  分部——燈籠懸掛於樓梯,燈謎貼在燈籠上;

  總部——燈籠懸掛於一號樓柱子中間,燈謎貼在燈籠;

  2、規則:

  猜謎活動,必須由家長陪同,選一箇燈謎,由家長念謎面,讓幼兒猜,猜出後,拿謎面到本班老師處覈對謎底,並領取小禮品。(每位幼兒只限猜1個謎語)

  告知書:

  正月十五喫元宵,看燈會,猜燈謎是我國傳統的元宵風俗活動,爲了讓幼兒感受元宵節熱鬧喜慶的節日氣氛,同時也讓幼兒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習俗,我們幼兒園將在2月14日(本週五)上午7:40—8:30進行猜燈謎活動。到時請家長朋友帶領孩子一起參與活動,感受猜謎的樂趣吧!

  猜燈謎須知:

  如果你想和孩子一起真正感受活動的樂趣,體驗猜謎過程的樂趣,那麼請你自覺遵守以下活動事項:

  1、讓孩子選擇燈籠中的謎語,然後由家長輕輕取下謎語卡片進行猜謎活動。

  2、家長用清晰的普通話把謎面念給孩子聽,並給孩子做適當的解釋,以幫助其理解

  3、在孩子猜不出的情況下,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一起猜,但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訴孩子。

  4、每位家長和孩子只能有一次兌獎機會。

  5、在兌獎處兌獎時,請根據謎面上相應的編號到指定老師處兌獎。兌獎完畢後,請將孩子送到班級。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6

  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參與制作元宵活動的興趣,體驗大家一起慶祝節日、分享勞動成果的快樂。

  2、指導幼兒學習用團、捏、滾等技能製作元宵。

  3、引導幼兒瞭解元宵節的意義、民族習俗及元宵的來歷、品種等。

  活動準備:

  1、橡皮泥。

  2、教師、幼兒提前收集關於元宵節民間習俗的資料。

  3、音樂《喜洋洋》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以喜洋洋音樂爲背景音樂)。

  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對,今天是元宵節,你們高興嗎?爲了慶祝元宵節,我們一起來表演一箇節目,好不好?

  二、元宵的來歷。

  小朋友們表演的真棒!老師知道你們不僅節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下面老師要考考你們。

  1、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節在什麼時候?(正月十五)

  2、元宵節人們有什麼習俗?(喫元宵、掛燈籠等)

  小朋友們真聰明!老師講述:元宵的來歷。

  三、說說元宵。

  1、小朋友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樣禮物,(教師展示幾種元宵)問:這是什麼?你知道它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嗎?(糯米粉、各種餡等)元宵這麼漂亮,你想不想也來做元宵呀?

  2、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誰知道元宵分幾部分?元宵是什麼形狀的?我們怎樣把元宵做成圓的呢?(把它捏圓了、用滾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後放在手裏團)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現在就開始做元宵。

  四、製作元宵。

  1、小朋友們,我們這裏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進自己面前的小盤子裏。呆會兒看誰做得多。

  2、幼兒開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放背景音樂喜洋洋)

  五、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現在,小朋友們都已經做完了,我們看看誰做的又快又好。接下來就是我們的“快樂恰恰恰“時間。請各位小朋友喫元宵。老師統計好個數,給小朋友盛元宵。(老師動員做的多的小朋友讓給做的少的小朋友。)

  七、喫元宵。

  剛纔你做了多少元宵,現在就可以喫多少元宵。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7

  目標:

  1、通過運用手掌、指尖做搓、團、壓等動作,提高手的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

  2、學習使用請謝謝不用謝等禮貌用語。

  3、體驗親子活動的樂趣。

  準備:

  音樂《伸出雙手來》《圓圈舞》《唐老鴨》,彩色膠泥若干,布娃娃3個,碗若干,彩虹傘一把,盤子13只。

  過程:

  1、問候時光

  教師出示一箇布娃娃,並以布娃娃的口吻一一向寶寶問好,被問候的寶寶要點頭向大家示意。

  2、歡樂模仿操

  家長和寶寶一起在教師的帶領下跟着音樂複習模仿操伸出雙手來,在此基礎上學習新操圓圈舞。重點讓家長引導寶寶學習跟着節奏做操。

  3、手指遊戲

  一箇手指頭啊,變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啊,爬啊,爬啊;兩個手指頭啊,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白兔啊,蹦啊,跳啊;三個手指頭啊,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花貓啊,喵喵喵;四個手指頭啊,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烏龜啊,爬呀,爬呀;五個手指頭啊,變啊變啊變呀,變成大灰狼啊,嗷

  4、親子活動:做湯圓

  (1)教師示範用彩色膠泥做湯圓,用手掌做搓長、團圓的動作,用三指做拿、捻等精細動作。(搓長:將泥放在手心,兩手前後搓動,將泥搓成圓柱體。團圓:將泥放在兩手中間,兩手均勻加力轉動,將泥團成圓球。)

  (2)教師示範把做好的湯圓餵給小動物喫,並說我請小狗喫湯圓了等。

  (3)寶寶和家長一起給小動物們做湯圓,教師引導家長指導寶寶嘗試做搓長、團圓等動作。

  (4)寶寶和家長一起請小動物喫湯圓。教師引導家長鼓勵寶寶學習用禮貌用語請謝謝等。

  5、歡樂彩虹傘

  (1)紅豆豆、綠豆豆、黃豆豆

  讓家長和寶寶各抓住一種顏色的傘邊,表示扮演相應顏色的豆豆。活動開始,教師念兒歌紅豆豆甜,黃豆豆圓,綠豆豆香。當教師說我們要抓黃豆豆時,抓着黃顏色傘邊的家長和寶寶趕快跑開。遊戲反覆進行。

  (2)洗衣服

  請寶寶坐在傘中間,家長按照教師的口令把傘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注意速度不能太快。最後教師說:衣服洗乾淨了,甩一甩就幹了。引導家長和寶寶一起做抖衣服的動作。

  延伸活動:

  在家中,家長可爲寶寶準備膠泥、面泥、陶泥等材料。在寶寶基本掌握團圓、搓長等動作後,家長可引導寶寶練習壓、拉等動作,除了做湯圓外,還可以做餃子、包子等,以鍛鍊寶寶的創造力。

  建議:

  1、活動時,家長要陪伴在寶寶身邊,避免寶寶將彩色泥團當作糖果誤食。

  2、在活動中,寶寶可能會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如有的寶寶能夠用手指做團圓、搓長等動作,但有的寶寶只能用手掌團和搓。家長要正確認識寶寶的能力發展水平,不能操之過急。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8

  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參與制作元宵活動的興趣,體驗大家一起慶祝節日、分享勞動成果的快樂。

  2、指導幼兒學習用團、捏、滾等技能製作元宵。

  3、引導幼兒瞭解元宵節的意義、民族習俗及元宵的來歷、品種等。

  活動準備:

  1、橡皮泥。

  2、教師、幼兒提前收集關於元宵節民間習俗的資料。

  3、音樂《喜洋洋》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以喜洋洋音樂爲背景音樂)。

  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對,今天是元宵節,你們高興嗎?爲了慶祝元宵節,我們一起來表演一箇節目,好不好?

  二、元宵的來歷。

  小朋友們表演的真棒!老師知道你們不僅節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下面老師要考考你們。

  1、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節在什麼時候?(正月十五)

  2、元宵節人們有什麼習俗?(喫元宵、掛燈籠等)

  小朋友們真聰明!老師講述:元宵的來歷。

  三、說說元宵。

  1、小朋友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樣禮物,(教師展示幾種元宵)問:這是什麼?你知道它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嗎?(糯米粉、各種餡等)元宵這麼漂亮,你想不想也來做元宵呀?

  2、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誰知道元宵分幾部分?元宵是什麼形狀的`?我們怎樣把元宵做成圓的呢?(把它捏圓了、用滾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後放在手裏團)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現在就開始做元宵。

  四、製作元宵。

  1、小朋友們,我們這裏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進自己面前的小盤子裏。呆會兒看誰做得多。

  2、幼兒開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放背景音樂喜洋洋)

  五、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現在,小朋友們都已經做完了,我們看看誰做的又快又好。接下來就是我們的“快樂恰恰恰“時間。請各位小朋友喫元宵。老師統計好個數,給小朋友盛元宵。(老師動員做的多的小朋友讓給做的少的小朋友。)

  七、喫元宵。

  剛纔你做了多少元宵,現在就可以喫多少元宵。

  八、教師總結

  今天,小朋友們在一起渡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我們不但知道了元宵節喫元宵,還知道了怎樣去做元宵。

  齊楚燕趙皆降服(打《史記》一句)–四國順之

  口道恆河沙復沙(打《史記》一句)–不可勝數

  故(打《史記》一句)–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

  堅持到底(打《史記》一句)–雖死不易

  死而輕於鴻毛(打《史記》一句)–故無貴無賤

  好讀書(打《論語》一句)–學而不厭

  尖(打《論語》一句)–小大由之

  莫中美人計(打《論語》一句)–戒之在色

  退席(打《論語》一句)–不在其位

  門外漢(打《論語》一句)–未入於室也

  爲儲戶保密(打《四書》一句)–慎言其餘

  洪湖歌聲融暮色(打《滕王閣序》一句)–竄梁鴻於海曲

  迴歸洛陽(打《前出師表》一句)–還於舊都

  科舉制度(打《前出師表》一句)–試用於昔日

  人家在何處(打《前出師表》一句)–以諮諏zōu善道

  子游(打《聊齋志異》一篇名)–鼠戲

  使女擇焉(打《孟子》一句)–決汝漢

  易之而教之(打《孟子》一句)–選賓爲主

  測鼠(打一詞牌名)–卜算子

  休得多言(打一文學名詞)–歇後語

  何謂狀元(打一文學名詞)–第一人稱

  平等待客(打一文學名詞)–主人公

  天女散花(打一新興詞語)–高消費

  無可奈何花落去(打一常用詞)–感謝

  你知道元宵節喫元宵的來歷嗎?不知道不要緊,下面本文就爲大家介紹一下元宵節喫元宵的來歷。

  正月十五喫元宵,“元宵”作爲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喫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節的主要喫食是元宵。元宵也叫“湯圓”、“圓子”。據說元宵象徵閤家團圓,喫元宵意味新的一年閤家幸福、萬事如意。

  喫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一說春秋未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衆人不知此爲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爲這一大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元,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元十分拿手,從此以後,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個傳說不見史料記載,不足爲信。

  關於元宵節喫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爲“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爲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貴,姜白石有詩“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詩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現代亦有與元宵節有關的故事。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之後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說要喫元宵,話剛一出口,就被袁世凱打了一箇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就給手下的人下了個命令,以後不許再說“元宵”,而只能說“湯圓”。後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圓形食品,從種類上分,可分實心和帶餡的兩種。帶餡的又有甜、鹹之分。甜餡一般有豬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鹹餡一般有鮮肉丁、火腿丁、蝦米等。用芥、蔥、蒜、韭、姜組成的菜餡元宵,稱“五味元宵”,意寓勤勞、長久、向上。

  元宵的製作方法很多,南北方有很大的差異。南方做元宵時,先將糯米粉用開水調和成皮,然後將餡“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餡兒捏成均勻的球,放在鋪有幹糯米粉的籮筐裏不斷搖晃,不時加入清水使餡沾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適中。元宵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黃豆。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9

  【遊戲主題由來】

  洗髮、理髮是每個幼兒都經歷的事,它有生活經驗作支持,貼近幼兒。對幼兒來說並不陌生,孩子們喜歡在娃娃家裏用頭梳在娃娃頭髮上梳呀梳,女孩子還喜歡給娃娃扎鞭子等,看到孩子這麼喜歡,於是我們開展了”理髮店”的主題。

  【遊戲總目標】

  1.學習扮演理髮店的理髮師,初步瞭解理髮師的工作職責、理髮程序和不同的髮型。

  2.遊戲中能大膽地進行顧客與理髮師之間的對話,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3.學習用協商、合作等友好交流的方式分配角色,嘗試解決遊戲中出現的問題。

  4.能在遊戲中正確使用禮貌用語,體驗角色扮演、交往的樂趣。

  第二次遊戲

  【上次遊戲情況分析】

  第一次玩”理髮店”的遊戲,幼兒的興致很高。遊戲前的談話活動、情景表演使幼兒初步瞭解;理髮店的工作人員是怎麼工作的,觀察到理髮師是怎麼理髮的。因此,幼兒在扮演理髮師時角色意識較強,會有模有樣的理髮。遊戲中來理髮的顧客和理髮師也會進行溝通,如”我要理髮洗頭髮吧”等等。但是在遊戲時,理髮師只知道顧客一來就馬上讓顧客坐在椅子上,開始剪頭髮,對理髮的程序不是很清楚,顯得有點混亂,常常先後順序顛倒。針對這個問題,我將本次遊戲的目標進行了調整。請家長利用雙休的時間帶幼兒去理髮店理髮,親身體驗當顧客的感覺,並瞭解理髮師理髮的.程序。

  【活動目標】

  1.瞭解理髮的程序,如:理髮→剪髮→吹頭髮。

  2.會進行禮貌的對話。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組織情景表演”理髮”,並將理髮程序畫成示意圖。

  材料準備:在遊戲區投放理髮的程序示意圖以及剪刀、電吹風等玩具,讓幼兒學當理髮師。

  環境創設:在理髮店的相應地方掛上理髮程序示意圖。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示範,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理髮的程序。

  (一)教師:理髮師是怎麼工作的?(理髮→剪髮→吹頭髮。)教師出示理髮程序示意圖。

  (二)請兩個幼兒上來,一箇當理髮師,一箇當顧客。理髮師理髮時,教師一邊指着理髮程序示意圖,一邊講解理髮程序。

  二、提出遊戲要求。

  (一)遊戲前腰先把遊戲材料擺放好。

  (二)理髮師在理髮時要看理髮程序示意圖理髮。

  (三)理髮師要主動與顧客問好,顧客要做文明的顧客。

  三、幼兒自主選擇角色開展遊戲,教師觀察指導。

  (一)觀察幼兒能否主動並適宜地擺放遊戲材料。

  (二)重點觀察理髮店裏理髮師的工作情況,如理髮程序、是否禮貌接待顧客、顧客與理髮師之間的溝通情況等。

  (三)觀察遊戲中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整理遊戲材料和環境。

  (一)整理遊戲材料和環境。

  (二)交流遊戲情況。

  教師:今天誰去理髮店理髮了?理髮師怎麼迎接?你說什麼?理髮師怎麼做?遊戲中出現什麼問題了嗎?解決了嗎?怎麼解決?

  第三次遊戲

  【上次遊戲情況分析】

  在上次遊戲中,幼兒之間玩得特別開心。理髮師有了理髮程序示意圖後,理髮時有條理,不會先後順序顛倒了。理髮師與顧客之間的對話更豐富了,理髮師會問”你要剪什麼頭髮”,顧客會用手比畫着回答。但在過程中,幼兒因爲缺乏表達這方面語言的經驗,不會表達要剪什麼髮型。因此在本次遊戲中教師畫了幾個髮型投放到理髮店以解決幼兒無法表達的問題。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喜歡閱讀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大膽的表現能力。

  3、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大膽表現故事中的擬聲詞,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重難點分析:

  重點: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大膽表現故事對話。

  難點:喜歡閱讀,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活動準備:

  《好餓的`小蛇》繪本書、故事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出示繪本《好餓的小蛇》引導幼兒觀察圖書封面

  提問:封面上有什麼?小蛇餓了,它會找什麼喫呢?會發生一件什麼有意思的事情?

  二、展開

  1、出示小蛇喫東西的圖片,引導幼兒進行猜測。

  提問:請你猜一猜小蛇肚子裏吃了什麼?(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大膽猜測)

  2、教師根據課件生動的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小蛇都找到了些什麼好喫的東西?

  總結:蘋果是圓圓的、紅色的;香蕉是長長的、黃色的;飯糰是三角形的;葡萄是一串一串的、紫色的;菠蘿是帶刺的。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小蛇喫東西的樣子。

  雙手分開表示小蛇的嘴巴,生動的表情表現“啊嗚”和“咕嘟”這兩個擬聲詞。

  4、教師第二遍完整的講述故事

  (1)教師和幼兒共同分享圖畫書《好餓的小蛇》

  (2)教師講故事,幼兒進行大膽表演。

  三、結束

  討論:最後小蛇會怎樣?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後環襯和封底。

  小結:小蛇喫飽了在呼呼呼的睡覺呢。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11

  活動目標

  學唱歌曲,嘗試仿編歌詞。

  感受歌曲中愉快的情緒,唱出歌曲中的喜悅情感。

  活動準備

  歌曲圖譜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摘果子”導入

  秋天到了,果園裏紅色的蘋果黃色的橘子都成熟了,我們一起去摘吧。

  是誰給了蘋果、橘子這麼好看的顏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理解歌詞

  1.老師範唱歌曲:你聽到歌曲裏唱了太陽喜歡誰?(根據回答出示圖片)

  2.太陽喜歡它們都給了它們什麼顏色呢?再來聽一遍!

  3.教師再次範唱歌曲。

  提問:太陽給它什麼顏色?

  根據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預設:第一句,將這句歌詞有節奏的完整念一次,引導幼兒學說一次;第二句,根據回答唱出來;第三句:你看了圖譜,知道這句歌詞了嗎?根據幼兒回答唱出來;最後一句,聽琴聲試着隨老師演唱。

  老師再來完整演唱一次,你聽聽看,歌曲裏哪些地方唱的是一樣的?

  三、幼兒學唱歌曲

  1.老師再次完整演唱,告訴幼兒歌曲的名稱。

  哪些地方唱的是一樣的?(每句開頭都是“太陽喜歡”)

  太陽從心底喜歡這些東西,那我們演唱時應該怎麼唱?(歡快、愉悅)

  2.幼兒帶着愉悅、用快樂的聲音演唱歌曲,提醒幼兒注意傾聽琴聲和同伴的聲音。

  ⑴幼兒跟着老師看着圖譜聽着琴聲學唱。

  ⑵逐步取下圖片,讓幼兒學唱歌曲。

  把顏色圖片拿掉,你還會唱嗎?

  ⑶讓幼兒仔細傾聽老師演唱,聽聽到第三句的時候有什麼不同。

  第一第二句唱的溫和平柔,第三句聲音放出來,田野很寬闊,我們唱的響一點。

  3.幼兒完整地充滿感情地演唱。

  4.幼兒再次演唱,老師在每句的後半段唱“啦”,感受不同演唱風格的美感。

  四、創編歌詞

  1.太陽喜歡的東西可真多,想一想,太陽還喜歡什麼?會給它什麼顏色呢?

  2.幼兒創編:如太陽喜歡蘿蔔,給它黃色;太陽喜歡西紅柿,給它紅色等等。

  教師可用簡單的蔬菜或標記記錄幼兒創編的歌詞。

  3.小朋友編的歌曲真好聽,現在,我們來看着圖譜唱一唱自己編的歌曲,好嗎?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12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根據觀察和想像設計有趣的房子。

  2.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想像力、創造力。

  活動準備:

  1.和幼兒人數相等的16開白紙、水彩筆。

  2.請4個小朋友扮演小兔、小狗、大象、長頸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房子”

  1.老師:小朋友,你們看,哪些小動物到我們班來做客了

  幼兒:小兔、小狗、大象、長頸鹿

  2.老師:咦,你們到我們班來有什麼事嗎?

  小兔、小狗、大象、長頸鹿一起說:“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我們的房子又破又舊了,想請小朋友幫助我們設計一幢漂亮的新房子,你們願不意願意啊?

  二、引導幼兒講述房子特徵

  1. 老師:小動物們,你們都喜歡什麼樣的房子呢?

  四個小動物一箇個站起來說:

  小兔: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最喜歡喫什麼嗎?你們就用我喫的東西做房子吧。

  小狗:我最喜歡聞香味了,我想有一棟能發出香味的房子。

  大象:我最喜歡去旅行,我想帶上一座跟我去旅行的房子。

  長頸鹿:我最喜歡高高的房子。

  2.老師:小朋友,你們聽清楚小動物的要求嗎?它們要的房子可不一樣,小動物們你們也彆着急啊,我們班的小朋友可熱心了,都會幫助你們設計房子的,你們先到旁邊休息一下吧。(小朋友,跟小動物們再見)

  3.老師提問:剛纔,小動物們要我們做什麼呀?(設計房子)小朋友見過什麼樣的房子。(高高的、矮矮的……)他們的屋頂有什麼不一樣(尖、圓頂、斜頂)房子上還有什麼(門和窗)門和窗是什麼樣子的?(方、圓、半圓)小朋友見過這麼多的房子,可是小動物的房子都是有要求的,小兔子,用它最喜歡喫的東西做房子,小朋友想一想它最喜歡喫什麼(蘑菇等)用這些東西給它設計房子吧。

  (用同樣的提問方法引導幼兒說出:小兔、小狗、大象、長頸鹿要設計的房子)

  三、 幼兒繪畫,教師巡迴輔導,並引導幼兒用直線、曲線、波浪線、或者用大面積的色塊裝飾房子。

  四.請一兩個能力強的幼兒來說一說設計的房子。

  五、請全班的小朋友互相說一說設計的房子。

  六、請全班的小朋友分組把設計的房子送給喜歡的小動物。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1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刷子完成不同的勞動任務,體驗勞動的快樂。

  2、探索並瞭解不同刷子的用途與使用方法。

  3、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刷子的認識和對刷子的探索過程。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①幼兒和家長、教師一起收集不同種類的刷子。②認識牙刷,知道牙刷定期就要更換。

  2、材料準備:不同種類的刷子如杯刷、鞋刷、奶瓶刷、眉刷、油漆刷、胭脂刷、廢舊牙刷等等;紙箱、顏料、鞋油、痰盂、杯子、梳子及化妝用品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鞋刷,讓幼兒說說鞋刷的作用,並回憶自己在生活中還見過什麼樣的刷子。

  2、請幼兒挑選一把自己最喜歡的刷子,介紹它的用途。

  3、逐一介紹勞動任務(刷牆、洗奶瓶、洗痰盂、化妝等),請幼兒找出最合適的刷子參與活動。

  4、幼兒勞動。

  5、交流討論自己勞動的方法。

  6、說說廢舊牙刷的用途。

  活動延伸:

  1、在主題探索活動區裏投放不同用途的刷子讓幼兒繼續觀察並嘗試使用。

  2、利用廢舊牙刷進行刷畫、做牙刷相框等美工活動。

  3、用刷子幫助家人刷鞋、洗杯子,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14

  活動目標:

  1、能安靜地傾聽音樂,聽辨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響效果,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大雨和小雨。

  2、在表演時不與他人相撞,並喜歡向別人學習。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音樂素材、太陽牌,烏雲牌,雨滴牌。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小雨滴》

  “寶寶們好,我是雨滴姐姐,我們一起來玩遊戲吧。”

  二、導入

  1、出示“太陽牌”:這是誰啊?太陽公公掛在天空中,天氣好不好?忽然,一陣風吹過來,呼……哎呀,誰來啦?(出示烏雲牌)大烏雲飄來了,天要怎樣了?天空下起雨來了。(出示雨滴牌)

  2、那雨滴是怎樣落到地上來的?聽,沙沙沙,沙沙沙,這是什麼聲音?(下小雨的聲音)聽,嘩啦啦,嘩啦啦,這是什麼聲音?(下大雨的聲音)

  3、雨滴姐姐給你們帶來了好聽的音樂,一起來聽聽到底是什麼聲音?(放錄音:大雨的聲音,小雨的聲音)你剛纔聽到了什麼聲音?(再次放錄音,進行分段欣賞)

  4、那雨滴是怎樣跳着舞落下來的呢?(請幼兒自由跳)這個寶寶跳地真好,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多請幾名幼兒上來表演)

  三、音樂表演

  寶寶們,現在,我們來聽着雨聲來跳舞嘍!聽到是沙沙沙下小雨的聲音就做輕輕下雨的動作,聽到嘩啦啦下大雨的聲音就做大雨點嘩啦啦落下來的動作。

  四、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15

  製作意圖:豐富幼兒的動手操作材料,增加操作的興趣。

  教育價值:

  1、鍛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

  2、鍛鍊幼兒的點數能力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選用材料:塑料桶、塑料膜、塑料盒、串珠、輔助材料

  製作方法:

  1、將塑料桶裝飾成娃娃(五官及大嘴巴)

  2、將壓好膜的紙捲成管後進行裝飾,在娃娃的兩側安上兩個塑料盒,放小珠子(小珠子分兩種不同顏色)

  適應年齡:4――5歲

  操作地點:桌子上、地毯上、玩具櫃上、小椅子上等

  做作方法:倆人同時開始喂娃娃,將串珠從各自的塑料管中喂娃娃(珠子分兩種不同顏色,並同時結束,兩人在從娃娃的大嘴巴中取出珠子,清點各自的珠子有多少,多者爲勝。

  建議:塑料管(壓膜管)可以一樣長,也可以長短不一樣,讓幼兒輪流使用,並且感知管的長短不一樣,喂珠子的快慢也不一樣。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16

  (一)加強教育教學常規化管理

  1、樹立“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以園內一日生活活動爲載體,建立科學的一日生活常規,細化每一環節的管理,帶領教師認真執行《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及教師職責》,從入園、晨間活動、集體教學、遊戲活動、用餐、午睡、離園等環節入手,加強對每一環節的具體研究。

  2、規範教學常規,強化教學行爲。本學期從教學細節入手,加強課堂教學、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和教學反思等常規工作。

  (二)有效地開展園所特色教育

  全面貫徹“一課堂一講壇一活動”的特色教育內容,打造具有林蔭特色的園所文化,全面提升幼兒園的整體實力。

  在此基礎上,本學期增加了幼兒禮儀教育培養,引導幼兒掌握生活禮儀(用餐禮儀、儀容儀表、交往禮儀)公共場所的禮儀、家庭禮儀、幼兒園禮儀等基本知識,引導幼兒學會做人,逐步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爲幼兒終生髮展奠定良好的禮儀行爲品質,形成一箇從善、從真、從美的良好禮儀氛圍。每月對幼兒的禮儀行爲習慣做評估,把幼兒良好禮儀習慣養成落到實處。

  (三)加強師資培訓

  1、學習落實《綱要》、《指南》精神,按照教師所教學段學習,做到有筆記、有考覈。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以幼兒爲中心,促進幼兒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將教育過程的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有機結合。

  2、認真鑽研教材,探索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開展教師“說課競賽、“綠蔭杯”教學競賽、“玩教具製作”評選等,教師要做好主題反思筆記,從而優化教學活動,紮實提高教學質量。

  3、加強集體備課。組織教師“備幼兒(幼兒的原有經驗與需求、備幼兒學習反應)、備目標、備教師(語言、應答)、備教具的使用、備教材等方面開展備課活動,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手中有方法”,科學合理、有條不紊,切實提高備課的能力,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17

  活動目標:

  1、觀察、理解鯊魚笑笑從找不到朋友,到魚兒們願意與它交朋友的故事情節,知道真心助人就會擁有朋友。

  2、能用語言大膽表述對故事畫面的理解。

  活動過程:

  一、導人

  1、圖1(藍色背景)。

  你們看到過大海嗎?在哪裏看到過?大海又是什麼樣子的?

  2、圖2 6(天使魚、刺魨、海星依次出現,並伴有海浪聲)。

  瞧!海底有誰?它們長得怎樣?你們記住它們的名字了嗎?

  (漂亮的魚兒們,伴着朵朵浪花,在大海里搖擺、下潛。讓我們游去海底,和這些漂亮魚兒們大聲打招呼!)

  3、圖7(鯊魚笑笑)海底世界裏還生活着一條個頭很大的鯊魚,它的名字叫笑笑。看,它笑起來我們會感覺怎樣?

  是呀!笑笑是鯊魚,只要一笑就張開大嘴露出尖尖的牙齒,真令人害怕,所以它一箇朋友也沒有。今天,笑笑又來找朋友了,它能在海底找到自己的朋友嗎?

  二、自主觀察畫面

  1、圖8、圖9(鯊魚笑笑遇見天使魚的畫面)。

  鯊魚笑笑找到朋友了嗎?你怎麼知道的呢?(鼓勵孩子用自己的經驗詮釋對畫面的理解)

  幼兒學說“對白”並表現:天使魚嚇得渾身發抖,以最快的速度逃走了。

  鯊魚笑笑又是怎麼做的?(鼓勵幼兒將前後畫面聯繫起來理解故事)

  2、圖10、圖11、圖12(鯊魚笑笑遇見海星,海星逃跑,遇見刺魨,刺魨刺傷鯊魚笑笑)。

  幼兒觀察和表述:鯊魚笑笑看到了海星,特別高興地游過去,展開了微笑大聲說:“嗨!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海星也嚇得打着滾飛快地逃跑了。

  幼兒觀察和表述:鯊魚笑笑看到了刺魨,特別高興地游過去,展開了微笑大聲說:“嗨!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刺純用自己身上的刺向笑笑刺去,飛快地逃走了。

  幼兒學講“對白”和動作表現。

  朋友們都離他而去,鯊魚笑笑又會怎樣?(幼兒猜測想象故事情節)

  3、圖13(鯊魚笑笑失落地流眼淚)觀察驗證:所有的魚兒都跑得遠遠的,不願意理睬笑笑。這時,鯊魚笑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笑容有多可怕。它嗚嗚地哭了。面對傷心的笑笑,你想對它說什麼?

  4、圖14、圖15(鯊魚笑笑看到魚JL,fII被捕,並伴有音效)。

  觀察理解:鯊魚笑笑聽了我們的話,又鼓起勇氣重新回到了海底,遠遠地看着魚兒們遊戲,突然笑笑覺得有些不對勁,發生了什麼事?

  問題:怎麼看出笑笑在船邊轉來轉去?笑笑爲什麼一直在船邊轉悠?接着笑笑會想什麼好辦法?

  5、圖15(鯊魚對漁夫笑)。

  問題:笑笑對着漁夫笑,漁夫見了會怎麼樣?

  幼兒分別扮作漁夫和笑笑,做出笑笑張開大嘴漁夫受驚嚇的動作。教師旁白:漁夫嚇得大聲尖叫,雙手一鬆,重重的漁網落進了海浪裏,小魚們都得救了。

  6、圖16、圖17(魚兒游出來感謝笑笑,笑笑和魚兒們一同遊玩)。

  問題:魚兒們獲救了,它們會對笑笑說什麼?

  從此以後,魚兒們再也不害怕鯊魚笑笑咧着嘴微笑時露出的又白又大的牙齒了。笑笑終於用微笑交到了朋友。

  三、幼兒完整欣賞故事,並輕聲地跟着老師敘述

  附故事 愛笑的鯊魚

  根據E英國]露絲·蓋樂薇《愛笑的鯊魚》原著改編

  在遙遠的`、深深的、波濤洶湧的大海里,住着一條名叫笑笑的鯊魚,它是大海里最愛笑、最喜歡交朋友的魚。

  每天,鯊魚笑笑都能看見漂亮的魚兒們,伴着朵朵浪花,在大海里下潛、搖擺、猛衝。鯊魚笑笑也想跟它們一起游泳。可是,每當笑笑向魚兒們微笑時,它們都會迅速躲開。

  笑笑問天使魚:“嗨!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天使魚嚇得渾身發抖,以最快的速度逃走了。

  笑笑問海星:“嗨!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可是海星看見它後,在海底翻着跟頭,像輪子似的拼命地向遠處滾去。

  笑笑問刺魨:“嗨!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刺魨卻把自己吹成了一箇大刺球,狠狠地紮了鯊魚笑笑的鼻子一下。

  笑笑咧着嘴對水母微笑、對章魚微笑、對鯰魚微笑。可是它們都跑了,跑得遠遠的。鯊魚笑笑想:“每個人都害怕我這又大又白的牙齒。”它嗚嗚地哭了起來,再也不喜歡微笑了。

  嘩啦!嘩啦!魚兒們搖頭擺尾,打着水花,跳着舞蹈。不過這會兒它們的動作要比平常快好多。鯊魚笑笑遠遠地看着,但是總覺有點兒不對勁兒。魚兒們全都被網住了!“救命啊!”魚兒們大叫起來,“鯊魚笑笑快來幫幫我們吧!”

  鯊魚笑笑繞着漁網轉了一圈又一圈。它能做什麼呢?怎麼樣才能幫上忙呢?鯊魚笑笑唯一能做的就是“笑”!

  鯊魚笑笑張大嘴,對着漁夫笑起來:“啊——啊——啊——”漁夫嚇得大聲尖叫,雙手一鬆,重重的漁網落進了海浪裏。漁夫喊道:“饒了我吧,我放了它們”!

  “奧耶!”魚兒們歡呼起來,“我們得救啦!謝謝你,鯊魚笑笑!”

  從那以後,在遙遠的、深深的、波濤洶湧的大海里,我們都#I-到:鯊魚笑笑和它的朋友們一起,下潛、猛衝、排水花,當然還有笑!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18

  設計意圖:

  圖形在孩子們現實生活中到處可見,世界上各種物體都是由各種形狀和它們的變體而構成.小班的時候,孩子們就認識了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長方形.當我們把各種圖形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他們都能自發地用稚氣的小手拼出很多物體.爲滿足孩子們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慾,特設計這一活動,旨在讓幼兒更好地掌握圖形基本特徵,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動手能力,培養他們的團結協作能力。

  目標:

  1、鞏固幼兒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的基本特徵的掌握。

  2、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準備:

  1、已學會各種圖形特徵。

  2、各種大小的圖形卡片,小籃數目同幼兒人數,筷子,毛線若干,筆,繪畫紙。

  3、自制"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

  過程:

  一、"找朋友"音樂進活動室,找到朋友後搭好肩膀。

  二、情景導入,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我們去圖形王國旅行,坐上火車出發囉!

  2、_站到了,標誌是什麼?由哪些圖形組成?_形有幾個?

  3、圖形王國到了,下車吧!看!那邊有許多五顏六色的小石頭,大家挑一箇自己最喜歡的撿.

  4、引導幼兒觀察,鼓勵幼兒邊操作邊交流,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石頭(顏色,形狀)

  三、鋪石頭

  1、“前面有一條路,怎麼有那麼多的坑啊?怎麼辦呢?我們用撿來的石頭把坑填平吧!”

  2、幼兒自由操作——把撿到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坑"裏

  3、發現問題-“石頭快沒有了,但還有坑沒鋪好,怎麼辦?”

  4、幼兒再次操作

  5、"老師發現這塊石頭很特別,是用兩種顏色的石頭拼起來的",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

  6、引導幼兒想辦法合作,用撿來的"石頭"鋪平所有的"坑"。

  小結:用幾個圖形能拼出一箇新的圖形.

  四、跟圖形寶寶玩遊戲

  (一)幼兒操作,擺各種圖形

  "圖形寶寶爲小朋友們準備了筷子和線,請小朋友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材料把自己喜歡的圖形寶寶拼出來"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19

  活動背景: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在這個傳統的節日裏,最高興的莫過於天真活潑的孩子們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隨之而來,例如:端午節是怎麼來的?我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當地有哪些風俗習慣……針對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我們設計了"端午糉飄香"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能積極參與節日慶祝活動。

  2、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3、願意與同伴交流分享,感受過端午節的喜悅情感。

  活動準備:

  1、區域裏展示各種親子製作的鴨蛋網,樂意與同伴交流欣賞;投放關於端午節來歷、風俗的書籍、圖片、幼兒自主閱讀交流。

  2、物質:ppt"端午節"、糉子、艾草、蒜頭、鴨蛋網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喫過糉子嗎?喫過哪些味道的糉子?"

  "你喜歡喫哪種糉子?"

  "爲什麼在這段時間裏人們都要包糉子、喫糉子?"

  (幼兒討論後,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2、說說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1)教師講述端午節的來歷。

  (2)瞭解端午節的習俗。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3)拓展談話範圍:爲什麼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3、教師小結:

  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4、幼兒品嚐糉子,體驗端午節的快樂

  (1)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糉子:形狀、口味

  (2)幼兒分享糉子

  活動延伸:

  在區角投放彩色絲線和鴨蛋,幼兒自主嘗試編鴨蛋網。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20

  活動目標:

  1、學習根據圖形的不同顏色進行有規律排序。

  2、發現顏色的排序的規律,並能夠根據規律繼續排序。

  3、嘗試自己設計不同顏色的排序規律,感受規律美,體驗排序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彩筆,多種顏色的卡紙。

  活動過程:

  一、引題激趣–認識排序。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王老師要帶你們去參觀小兔子的家,你們想不想去啊。哇!小兔子的家可真漂亮啊,我們一起來看看。

  我們現在來到了小兔子家的客廳,咦?客廳牆上的瓷磚可真漂亮啊,你們看看,在上面看到了什麼?有哪些顏色?它是按照怎麼樣的順序來的啊?這種按一定規律排列的方法,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排序。

  二、加深瞭解–探索排序。

  現在小兔子家的廚房也想像客廳一樣在牆上貼上漂亮的瓷磚,可是小兔子很煩惱不知道要怎麼去貼,小朋友們一起來幫幫它好嗎?展示紙板,讓幼兒根據排序的顏色將後面的空白處塗上對應的顏色。

  教師巡迴指導

  三、經驗提升–設計排序。

  那現在,王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來當小小設計師,爲小兔子的房間設計出漂亮的瓷磚。如果請你來設計,你會用到哪幾種顏色?是怎麼排列的?

  幼兒操作擺放顏色卡片,(教師選擇集中較好的排列,用手機拍下,傳到多媒體上播放),看!我們班的小朋友設計了這麼多漂亮的瓷磚,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瓷磚用到了哪幾種顏色,是如何擺放的。

  四、知識拓展–生活延伸。

  小兔子很感謝小朋友的幫忙,邀請我們一起來跟小兔子跳舞,聽聽音樂,其實我們也可以用舞蹈的動作來表示排序,來看看王老師的動是如何有規律的重複。

  小朋友們也一起來試試,你還可以設計出怎麼樣的動作,做出來。

  五、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真棒!跳得累了,我們一起回教室喝點水,休息下吧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2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積極參加探索、操作活動的願望。

  2、欣賞故事,對皮球的動態—蹦、滾、飛產生興趣。

  3、通過觀察、比較、理解空氣對皮球運動狀態所起的作用。

  活動準備:

  1、錄音機(自備一段音樂)。

  2、活動前,幼兒以拍、滾、拋、踢等方式玩過皮球。

  3、充足氣的皮球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癟皮球6個。

  活動過程:

  一、會跳舞的皮球。

  1、幼兒一起聽音樂做球操。

  2、教師說:“小朋友,剛纔我們做操時,皮球是怎麼運動的。請小朋友想一想,我們跳舞的時候,是怎樣運動的。”教師啓發引導幼兒互相討論並說一說。

  3、請個別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皮球蹦跳、滾動、飛起來的狀態。大家一起用肢體動作表現皮球蹦跳、滾動、飛起來的狀態。

  二、師幼共同探討誰住在皮球裏。

  1、皮球爲什麼會蹦會滾,又會飛呢?究竟誰住在皮球裏呢?教師爲幼兒設置懸念,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2、幼兒完整地傾聽教師講故事一遍。講完故事後教師提問:“皮球裏真的住着兔子、輪子和喜鵲嗎?”教師啓發幼兒互相討論,幼兒之間互相講述皮球裏住着什麼?

  三、空氣在皮球裏。

  1、啓發幼兒用多種方法探索皮球裏住着什麼?幼兒互相想辦法,講述自己想的辦法並做給其他幼兒看。

  2、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用擠一擠、敲一敲、聽一聽、聞一聞、看一看、搖一搖等方式,探索皮球裏住着誰?

  3、請部分幼兒講講自己的探索過程。

  4、教師將氣針插入球口,讓幼兒感受皮球裏的東西。最後教師小節:只要皮球裏充滿了空氣,它就會像兔子那樣蹦,輪子那樣滾,喜鵲那樣飛起來。空氣真了不起。

  5、做遊戲《比比哪個球最棒》。教師講解遊戲的規則,幼兒一起做遊戲。

  活動延伸:

  在日常活動中,讓幼兒進一步玩球(如表演拍皮球、滾皮球、踢皮球),理解空氣對皮球狀態所起的作用,從而激活了幼兒去探究、發現的好奇心。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22

  活動目標

  1、能創造性地利用各種材料將自己裝扮成一隻恐龍,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幼兒在遊戲活動中能團結協作,解決困難,達到目的。

  3、體驗創造的成就感和遊戲的樂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室內:與幼兒共同佈置一片侏羅紀的樹林。

  2、室外:創設遊戲情景,在大操場的山上佈置“侏羅紀公園”。

  3、收集各種各樣的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1、導入:“小朋友,恐龍真好玩,你能給大家說說你喜歡哪些恐龍呀?”

  幼:我喜歡的恐龍有三角龍、雷龍、翼龍、長頸龍、劍龍。幼:我喜歡的恐龍有馬門溪龍、迅猛龍、雙冠龍。

  “你們看,這邊有我們收集的各種各樣的材料,我們一起把自己打扮成一隻漂亮的恐龍,好嗎?”

  2、幼兒裝扮自己。

  發揮想象,創造性地利用各種材料把自己打扮成一隻恐龍。

  3、遊戲:“穿越侏羅紀”。

  老師和孩子們一同來到“侏羅紀公園”,唱唱跳跳,發現來了一隻兇狠的霸王龍,大家團結在一起把霸王龍趕走了,然後一起快樂地跳起舞來。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23

  一、遊戲目標:

  1、訓練幼兒思維獨創性和豐富的想像力。

  2、讓幼兒對常見動物的生活場所有基本瞭解。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二、遊戲準備:

  1、準備繪畫紙、畫筆、各種動物的名稱字卡(沒有圖的卡片)。

  2、佈置好動物園場地(可在地上標出樹、草地、池塘、山等)。

  三、遊戲過程:

  1、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面對面坐好。

  2、老師給每個幼兒分發畫紙、畫筆和一張動物的名稱卡(要求幼兒只能自己看到卡片)。

  3、幼兒根據自己卡片上的動物名稱在畫紙上畫出動物形象。

  4、畫好後讓對面的小朋友說出自己畫的是什麼動物。如果小朋友說對了,則該幼兒可以到佈置好的動物園把畫紙放到動物平時的生活場所上;如果對面的小朋友沒有猜對,則該幼兒要重新完成繪畫。

  5、最先進入動物園並正確找到動物生活場所的小朋友獲勝。

  備註:

  教師可根據幼兒不同情況適當指導繪畫。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24

  活動目標:

  1、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設想。

  2、用自己喜歡的色彩給太陽塗上漂亮的顏色。

  3、體驗藝術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課件、彩筆、油畫棒、水彩顏料、紙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發興趣

  1、師:你們喜歡猜謎語嗎?我說一箇謎語,你們來猜一猜!有位老公公,一副圓臉龐。有朝一日不見它,不是下雨就颳風。(太陽)

  2、師:對!你真聰明!(一下子就猜到了)答案就是太陽。

  3、師:孩子們,今天的太陽它來我們班做客了。(出示太陽)我們和太陽公公打聲招呼吧!

  4、師:誰知道太陽的家在哪裏?太陽光曬在身上有什麼感覺?如果沒有太陽會怎麼樣?

  師小結:太陽的家在天上,他的光曬在我們的身上讓我們感覺暖洋洋的,我們人類和動物植物的生長都離不開太陽。

  二、觀察圖片,交流想法

  1、師:太陽公公好不好啊?可是昨晚我做了一箇夢,夢見太陽公公來找我,他哭着對我說:“看看你們班的孩子們,每天都有那麼多的漂亮的衣服穿,而我總是這一件衣服。”我對他說“不要哭了,明天我讓我們班的孩子們幫你換件新衣裳吧!”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幫太陽公公換件新衣服啊?(想)

  2、師:那現在就請你想一想你想爲太陽公公換件什麼樣的衣服?然後和身邊的小夥伴互相說一說。

  3、師:誰說說,你想給太陽公公換件什麼樣的衣服?

  4、師:咱們先來看看我給太陽公公換的新衣裳吧!(出示圖片,供幼兒欣賞)。邊欣賞邊請幼兒說出圖中的太陽的新衣服是用什麼材料畫出來的。

  5、師:我給你們準備了水彩筆、油畫棒、水彩顏料,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材料來幫太陽穿上新衣服,動手吧!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幼兒動手操作

  2、教師巡迴指導。

  四、師生評價,體驗樂趣

  1、展示幼兒繪畫作品,師生評價。

  2、師:幫太陽公公換新衣你們高興嗎?看看,你們給太陽公公換的新衣服可真漂亮,太陽公公特別高興!它對你們說:謝謝你們的幫忙!我們圍一箇像太陽一樣的圓圈跳個舞吧!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25

  活動目標

  1、能動腦筋嘗試使用磁鐵.大頭針.糨糊.雙面膠等不同材料,使小圖片固定在不同質地的直立的板上。

  2、能分析比較使用不同材料進行固定的特點。

  活動準備

  1、圖片-動植物.人物。

  2、雙面膠,磁性板。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圖片及各種材料,引起幼兒動腦嘗試的慾望。

  1、教師:春天真美麗,這裏有許多小朋友自己塗、剪的秋天的花和果樹、人和動物的圖片,

  我們來把這些小圖片放在板上,看畫講故事,好嗎?

  2、討論:我們用什麼辦法讓這些小圖片固定在這幾張直立的板上呢?

  二、幼兒動腦,根據已有的經驗想出幾種方法進行嘗試。

  1、請幼兒將自己的想法表述給大家聽。

  (可以用糨糊貼,大頭針釘。)

  2、幼兒自選圖片嘗試用幾種方法來固定,並注意畫面的安排。

  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嘗試過程並與其適當交流。

  (你用什麼方法固定小圖片的?)

  3、幼兒在集體中表述自己嘗試使用的方法,並討論在什麼板上用什麼方法,哪些方法不能用。

  4、幼兒再次嘗試使用多種方法進行固定,並注意在不同質地的板上選用不同的較爲合適的方法。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26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能用自然的聲音唱出 3/4 拍“強弱弱”的特點。

  2.能用跳躍和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能創造性地用動作、表情等表現歌曲的內容。

  3.體驗小蝸牛旅行的快樂,學習小蝸牛不怕困難、開朗樂觀的精神。

  活動重點:

  學唱歌曲,能用自然的聲音唱出 3/4 拍“強弱弱”的特點。

  活動難點:

  能用跳躍和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能創造性地用動作、表情等表現歌曲的內容。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

  活動前,在自然飼養角養小蝸牛,引導幼兒觀察蝸牛的特徵和習性,增進對小蝸牛的瞭解和喜愛

  物質準備:

  1.與歌曲內容匹配的課件、小蝸牛的頭飾、蝸牛媽媽的`頭飾

  2.幼兒呈半圓形圍坐在大屏幕前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進入活動室,觀看草地圖片,發音練習,學習跳躍和連貫的不同唱法。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草地上都有誰?它們在幹什麼?”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圖片上的小狗、小雞、青蛙是怎樣唱歌的,並用跳躍

  的音聲模仿這些小動物唱歌。

  二、出示課件,觀察蝸牛的外形特點,熟悉歌曲的內容

  教師:“這是誰? 你們知道小蝸牛爲什麼這麼開心?”幼兒自由猜想小蝸牛開心的原因。 “因爲他要去旅行”“小蝸牛身上有什麼?”“有殼”“這是他的房子”“小蝸牛頭上有觸角,我們給她起名叫犄角”“小蝸牛去旅行可開心了,它還會唱歌呢,你們聽: 咿呀兒呦,呀咿兒呦”小蝸牛從來不回頭

  三、教師範唱歌曲,幼兒熟悉歌詞

  1.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啓發幼兒感受歌曲的歡快、優美。

  教師:“小朋友,你覺得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小蝸牛?

  教師小結:“這是一隻不怕困難、勇敢樂觀的小蝸牛。有一首歌唱的就是這隻勇敢的小蝸牛,名字叫做《快樂的小蝸牛》。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教師:你覺得這是一首什麼樣的歌曲?教師小結:這是一首歡快、優美的歌曲。

  2. 教師清唱歌曲,幼兒再次聽賞,

  教師:讓我們再來聽一聽歌裏都唱了些什麼?提問:你都聽到了什麼?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

  四、幼兒學唱歌曲,在和小蝸牛一同旅行的遊戲情境中演唱歌曲

  1.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圖片,完整的跟隨教師朗誦歌詞兩遍。第一遍朗誦重點指導幼兒說準歌詞

  第二遍朗誦重點指導幼兒加動作進行朗誦。

  2.幼兒完整演唱歌曲第一遍,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唱準歌詞。

  教師: 咱們把小蝸牛旅行的故事唱一唱,要把歌詞唱清楚。

  3.幼兒完整演唱歌曲第二遍,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用跳躍和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師:小朋友,小蝸牛旅行心情是怎樣的?怎麼表現?

  4.幼兒完整演唱歌曲第三遍,重點引導幼兒加動作進行表演。

  教師:“這一次,我們加上好看的動作來表現小蝸牛快樂的心情吧”四、幼兒分角色表演《快樂的小蝸牛》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變成小蝸牛去旅行嗎?”

  教師扮演蝸牛媽媽,幼兒扮演小蝸牛,進行表演 1—2 遍,引導幼兒欣賞旅途中的美景,遇到雨天如何避雨。

  五、教師帶幼兒二隨音樂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27

  【活動準備】PPT視頻、好習慣寶寶貼畫。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帶領幼兒隨着好習慣歌曲做律動。

  二、基本部分

  1、“聽”故事提問導入:小朋友你們每天早上幾點起牀?晚上又是幾點睡覺?請聽故事《小熊和大熊》

  2、安靜聽故事,情境導入。

  教師提問:小熊和大熊爲什麼上學會遲到?

  教師總結:小熊和大熊因爲喜歡看動畫片,所以看到很晚很晚,第二天早上上學都遲到了,還有了大大的黑眼圈。小朋友,我們要養成按時睡覺按時起牀的好習慣,這樣上學纔不會遲到,纔會有更健康的身體。

  3、“看”動畫提問導入:小朋友,你們平時會睡懶覺嗎?

  4、認真看動畫,啓發思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媽媽爲什麼說寶寶是個乖孩子?

  (2)故事告訴我們睡覺時的姿勢是什麼樣的?

  (3)寶寶聽小鳥說了哪句話纔沒有睡懶覺?

  5、幼兒有疑問可再次觀看動畫,老師根據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徵及個體差異,對動畫進行暫停或播放,結合劇情節點,在幼兒已有經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教師總結:寶寶每天早睡早起,是個乖孩子,故事告訴我們每天睡覺的時候要蓋好被子彆着涼,右側睡,對身體好,衣服鞋子擺放整齊,這樣纔是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6、圖譜演示

  教師出示兩張圖片並講述圖片故事,讓幼兒判斷對錯並說明原因。

  教師看圖總結:小朋友我們要向寶寶學習,早睡早起,每天和太陽公公一起做運動,身體棒棒的,太陽公公喜歡早睡早起的好寶寶。

  三、結束部分

  遊戲名稱:《手指寶寶》

  遊戲玩法:教師念兒歌,幼兒根據兒歌內容做相應的手指動作。

  兒歌:大拇哥睡了,二拇哥睡了,中三娘睡了,你睡了,我睡了,大家都睡了。大拇哥醒了,二拇哥醒了,中三娘醒了,你醒了,我醒了,大家都醒了。

  兒歌動作講解:雙手打開,“大拇哥睡了”大拇指收起,“二拇哥睡了”食指收起,“中三娘睡了”中指收起,“你睡了”雙手手心向上伸出去,“我睡了”雙手放在胸前,“大家都睡了”雙手放臉側做睡覺狀,後面兒歌“大拇哥醒了,二拇哥醒了,中三娘醒了,你醒了,我醒了”是將手指一箇一箇打開,“大家都醒了”做一箇伸懶腰的動作。

  四、活動延伸

  (1)帶領幼兒唱讀《弟子規》經典:

  “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2)教師多鼓勵幼兒早早來幼兒園參加活動,並適當給予稱讚;

  (3)和家長聯繫,習慣養成延續至家庭中落實。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28

  活動設計背景:本學期,我又接了小班,剛入園的孩子,難免有個別哭鬧。不但自己哭得很累,而且還影響其他幼兒的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我準備開展這個活動,讓幼兒喜愛幼兒園,體會到幼兒園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認識並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培養幼兒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2.培養幼兒熱愛老師的情感,並願意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處;

  3.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積極樂觀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有關《幼兒園真快樂》的視頻;

  2.好香甜的餅乾,玩好玩的’各種玩具,看好看的圖書;

  3.《幼兒園像我家》的音樂。

  活動重難點:

  1.初步感知幼兒園的環境,引發喜歡幼兒園的情感;

  2.能以愉快的情感參與活動,體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

  活動過程:

  1.幼兒觀看《幼兒園真快樂》的視頻,裏面有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唱歌做遊戲的畫面,還有和小朋友玩各種玩具的畫面,讓幼兒感受幼兒園的快樂!

  2.通過“開火車”的遊戲,組織幼兒參觀園內的主要場所。

  (1)教師當司機,請幼兒坐上小火車。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念兒歌;“小汽車,笛笛笛,跑到東,跑到西,跑到各個地方玩玩去”

  (2)帶領幼兒開着火車,參觀園內活動室、舞蹈室、閱覽室、戶外操場等。

  a.到活動室玩一玩有趣的玩具。

  b.到舞蹈室和哥哥姐姐一起學跳舞蹈。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29

  教學目標

  1、能初步瞭解人消化食物的過程。(重點)

  2、認識身體主要的消化器官及基本功能。(難點)

  活動準備

  1、《豆豆變形記》故事掛圖,錄音。

  2、可拼拆的人體內臟模型、每人一顆五香豆。

  活動過程

  一、嘗一嘗

  幼兒每人一顆五香豆,一邊喫一邊思考:五香豆喫到我們肚子去後會變成什麼?

  二、說一說

  請幼兒互相大膽交流自己的猜想。

  三、聽一聽

  教師出示掛圖,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引導幼兒思考:豆豆最後變成什麼?它是怎樣一步步變成糞便的?

  欣賞錄音故事,加深對食物消化過程的瞭解。

  四、想一想

  教師根據故事情節演示人體內臟模型。

  請幼兒邊聽,邊看,邊觸摸自己消化器官所在的身體部位,加深瞭解。

  引導幼兒互相交流,體驗發現的樂趣。

  附故事:《豆豆變形記》

  “小嘎啦”是一顆可愛的小豆豆,這會兒被送到了嘴巴里。

  只見兩排雪白的牙齒向自己壓下來,“小嘎啦”一下子被咬成了兩半。牙齒還在不停地嚼呀嚼,眼看着自己越變越小,“小嘎啦”急得直向牙齒叫:“你可別再動了,我被你嚼得不成樣子了。”牙齒慢吞吞地說:“把你磨細了,纔好————”

  牙齒話還沒說完,“小嘎啦”只覺得咕咚一下,自己走過了一條直直的管道,來到了一箇黑暗的大房子裏。這房子會不停地動,“小嘎啦”和它的朋友在房子裏轉來轉去覺得挺舒服,不一會兒睡着了。

  一覺醒來,“小嘎啦”發現自己變得粘乎乎的,來到了一箇新的地方。“這是什麼豆腐?好像是個迷宮,會不停地動,四面還有許多細細的毛。”“小嘎啦”正在擔心自己會不會迷路,突然發現自己身上不少粘乎乎的東西被細細的毛“喫”進去。還好,“小嘎啦”沒有全部被喫光,剩下一點“渣渣”。

  他急忙向前跑,不久看到了一箇寬敞的通道,“咦,前面有點亮光,一定是個門。”真的,前面是一箇門口,通向門口還有個滑梯。“小嘎啦”高興地沿着滑梯哧溜一下滑出了門口,睜開眼睛一看:“天哪,我變成了什麼呀?”

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方案 篇30

  活動目標:

  1、知道骨骼是人體的支架,初步瞭解骨骼的名稱和作用。

  2、懂得用多種方法保護骨骼,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促進骨骼的生長髮育。

  3、幫助幼兒瞭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具有一定的幫助。

  4、瞭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動物骨頭:魚骨頭、肉骨頭;骨骼支架圖一幅;操作卡若干;錄音機、磁帶、投影儀、筆等。

  活動過程:

  (一)以動物骨骼引起幼兒興趣。

  (二)瞭解人體的支架——骨骼。

  1、找找說說哪兒有骨骼?它是怎樣的?

  2、結合圖片共同整理,瞭解人體骨骼的數量和有關名稱。

  3、體驗瞭解骨骼的作用。

  (三)懂得保護骨骼的多種方法。

  1、幼兒判斷操作卡上幼兒行爲的正誤,懂得保護骨骼的多種方法。

  2、評價:集體講講、學學或者修改。

  3、師幼共同小結,用歌曲提升(加油乾的音樂)。

  內容:喝牛奶呀麼呵嘿,喝牛奶呀麼呵嘿,我們大家喝牛奶喝牛奶喝牛奶骨骼強又壯呀!(喝牛奶可更換爲曬太陽、作運動、坐得直、站得穩等)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嶁延錐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