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2.0校本教研研修方案(通用3篇)

信息技術2.0校本教研研修方案 篇1

  一、自我分析:

  《“國培計劃”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到來讓我這個曾經從事過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師能再次提升。通過這段時間的聽課,使我感受到信息技術的發展是日新月異,要使信息技術能與學科完美融合要求教師不斷的學習。我們作爲培訓團隊,同時肩負着引領全體教師的重任。自已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技術、相應的教學軟件都還不是很熟悉。希望通過此次培訓,能夠獲得實在的幫助,提升自己的此項技能,更好的進行教學,擔負起培訓全體教師的責任。

  二、研修主題

  信息技術提升工程2.0培訓團隊工作坊

  三、研修內容:

  1、認真學習並瞭解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規劃以及項目開展的意義。

  2、認真分析自身情況,結合實際確定能力點,尋找技術解決策略。

  3、不斷提升自身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探求信息技術與學科完善融合、信息技術爲課堂教學恰到好處地進行輔助教學。

  4、認真進行網絡聽課學習,完成各類作業。

  5、認真思考4N+x中哪些對我校教師的教學起到真正的輔助作用。

  四、研修措施和安排:

  1、8月20日前,完成個人研修計劃。

  2、8月30日前,完成網絡研修課程、作業等。

  3、9月上旬,挑選合我校校情的信息技術工具,對整校推進中各老師的推薦考覈的能力點再進行微調。和分管校長與其他培訓團隊一起協商,做好整校推進的準備工作。

  4、9月—10月,落實好整校推進工作。

  5、11月,在完成好自己能力點材料的同時,整理好老師們的能力點考覈材料,在校長和管理團隊的指導下,開展互評等工作,配合學校認證考覈。

  6、12月,協助做好成果輸出工作,徵集各學校信息化教學的優秀課例、文案、片段教學等。

  五、預期效果:

  1、會使用信息技術授課,學會希沃等軟件以及視頻剪輯軟件來製作個人的課件以及優質微課。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改變以往歷時長且收效微的方式,實現學生和教師都省時省力的目標,並且順利高效完成日常的學習任務,讓學生愛學習,讓老師愛教學,利用信息技術能夠解決一些課堂問題,研修活動結束後,能讓教師選擇適當的課程去使用信息技術。

  2、培訓結束後,能夠熟練使用Word、Excel、PPT等辦公軟件,熟練掌握希沃、問卷星、適合學科教學的手機APP等簡約低成本的信息技術教學工具。

  一、自我分析

  爲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和能力,更好的把信息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本人蔘加了信息技術2.0培訓。登陸國培計劃網絡研修平臺,我前段時間完成了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等級爲優秀,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我發現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水平在很多方面都有待提高,也打破自己之前的一些想法,特別是在測評時提到某些軟件、專業術語我都從來沒聽說過,更何況應用和掌握了。

  因此,我要好好利用此次學習,把握好這次難得學習機會,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彌補自己課堂教學中的缺陷,讓更多的孩子熱愛數學,學好數學。

  二、研修主題

  本人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特製定此次研修的主題爲:應用好信息技術助力新的課堂教學

  三、研修內容

  1、通過培訓,能夠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合理利用軟件、數字教育資源,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

  2、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有效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活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

  3、用教師網絡研修社區,養成網絡學習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4、利用所學知識更好的服務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四、研修具體措施與安排

  1、每天利用1—2小時登陸國培計劃網絡研修平臺,認真完成培訓期間各項任務及作業。

  2、真聆聽專家們視頻講座,做好筆記,並把理論運用於實踐,提高自己業務水平。

  3、訓期間多與同行研討交流,取長補短,不斷總結和反思,力爭讓信息技術更好的服務我們的教學。

  4、多閱讀信息技術方面的書籍,掌握教學中常用軟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

  5、利用假期學好理論知識,復課後多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教學中。

  五、預期效果

  通過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豐富自己的文化積澱,充盈自己的底氣,增強自己的理論底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結合教學實際,把個人的教學工作做得更好!爲創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信息技術2.0校本教研研修方案 篇2

  一、主題的提出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爲,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而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即原有認知結構)與從環境中主動選擇和注意的信息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心理學研究還表明,學生總是以已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來建構自己對新知識的理解,他們在進行學習活動時,頭腦裏並不是一片空白,通過以往的學習實踐或日常生活,他們已經歷史地形成了對於學習的諸多問題的基本知識經驗,這些知識經驗有時與正確的科學概念並無衝突,但有時則與正確的科學概念大相徑庭,他們的這些知識經驗稱爲教學中的“前概念”。

  學生的許多前概念是潛在的,這對他們的許多科學活動如觀察、理解、應用知識及解決問題等都產生重要影響,有時起消極作用。而我們傳統的教學往往只關注於新知識的傳授,但科學概唸的傳授並不能自動地校正學生原有的甚至是錯誤的概念,在教學之後,學生往往仍然堅持原來的觀點,所以,爲了幫助學生實現由前概念向科學概唸的轉變,必須尋找學生頭腦中的前概念及其特點,在此基礎上實施教學。

  二、活動的目的

  通過校本教研活動,明確問題產生的原因並進行成因分析,充分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努力思考和探索,力爭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探討出有效解決學生前概唸對教學效果的影響的合理辦法,也促使教師在今後的課堂教學能關注學生科學的前概念。

  三、活動內容和步驟

  1、組織討論擬訂校本教研活動主題。

  2、理論學習。

  教師根據自己對於主題的理解採取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自主反饋的辦法來提高自己。教研組集體學習有關前概念教學有關書籍如《概念轉變的科學教學》及有關論文、案例,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與反思,同時將一些優秀的資料在組內交流、學習,以實現資源共享。

  3、邀請專家,專業引領。

  鑑於目前學校教師對科學“前概念”教學的理解,缺乏專業引領,定期邀請教研員薛老師爲我們指導解疑。

  4、利用課例進行研討。

  根據活動計劃確定開課教師,採用集體備課集思廣益制定教學設計,課後針對主題進行探討、反思。

  5、小結反思。

  要求教師將個人參加校本教研活動中感觸最深的一件事、一箇教學片斷,並能通過論文、案例的形式撰寫出來,並在全組內進行交流。

信息技術2.0校本教研研修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提高寫字教學質量,完善學生的藝術個性。隨着新課程標準改革實驗的不斷深入,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人們對寫字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寫字教學有利於引導絕大多數學生對寫字、書法的興趣;有利於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具有基本規範的寫字技能;有利於促進其他學科質量的提高。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教師要特別關注認真書寫態度和良好寫字習慣的培養,注意學生對基本筆畫、漢字基本結構的把握,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對高年級的書寫評價,既要關注其書寫規範和流利程度,也要尊重他們的個性化審美情趣。

  二、課程教學目標

  1、在書法學習中,使他們養成良好規範的書寫姿勢和執筆姿勢。

  2、指導學生寫出一筆漂亮的字,對其學習成績以及將來的工作、社會交際起到深遠的影響。

  3、通過書法練習,培養學生一絲不苟、認真負責、專心致志、持之以恆的精神。

  4、讓學生直接接觸書法,接觸中國文化藝術之美,傳承祖國傳統文化。

  三、具體教學要求:

  1、加強課堂四十分鐘硬筆教學,認真上課備課,加強作業檢查批改力度。

  2、充分利用好每週一、三、五中午的習字時間,進一步鞏固課堂上的學習成果,教師加強巡迴指導,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

  3、開闢一塊展示臺,每月更換一次學生書法作品。積極組織參加書法比賽,積累參賽成果。

  4、加強書法教學的評價研究,制定評估細則

  (1)、開展“書法小組”評比活動,提高整班的雙姿及書寫合格率和優秀率。

  (2)、每月評定一批書法之星,並頒發星級證章。

  四、具體教學安排

  第一週:爲書法課程作好準備(筆墨紙張等)。

  第二週:介紹文房四寶及書法習慣(執筆、坐姿、用筆)

  第三週:楷書筆畫的寫法(一)—-點(豎點,提點,撇點)

  第三週:楷書筆畫的寫法(二)—-橫(長橫,短橫,左尖橫)

  第四周:楷書筆畫的寫法(三)—-豎(垂露,懸針)

  第五周:楷書筆畫的寫法(四)—-撇(斜撇,長撇)

  第六週:楷書筆畫的`寫法(五)—-捺(平捺,斜捺)

  第七週:回顧,並組合所學筆畫練習單個獨體字。

  第八週:練習

  第九周:楷書筆畫的寫法(六)—-折(橫折。豎折)

  第十週:楷書筆畫的寫法(七)—-提

  第十一週:楷書筆畫的寫法(八)—-鉤(1)(豎鉤,斜鉤,臥鉤)

  第十二週:楷書筆畫的寫法(八)—-鉤(2)(橫鉤,豎彎鉤,橫折鉤)

  第十三週:組合筆畫,練習獨體字

  第十四周:練習書法作品

  五、開展書法教學的注意事項

  首先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執筆運筆姿勢,執筆輕重的調控,書寫坐姿、站姿等要領;其次是教給正確的讀帖方法和臨帖方法,如看筆跡,悟其運筆過程,看結體悟其組合規律,臨帖時“字數宜少、遍數宜多”等;再次是要求學生注意寫字衛生。如桌凳、光線、寫字姿勢等,通過嚴格的學習訓練,使學生不但可以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還可以培養氣質。漢字書寫,落筆的輕重,結構的疏密,運行的緩急,氣勢的強弱,均有章法可循,訓練小學生遵守漢字書寫規律,便是“有紀律”。書寫內容爲課內外文章、詩詞、警句之類,一詞一語、一章一節,流瀉筆端,銘刻心版,便是“有文化”。要求學生書寫時學誰像誰,越像越好,這也是培養學生虛心、誠懇、一絲不苟的品德。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