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勞動的班會活動方案(精選3篇)
關於勞動的班會活動方案 篇1
時間:4月21日上午第四節
地點:教室
一.目的要求:
1. 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什麼是公益勞動,怎樣正確對待公益勞動,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爲人民服務、熱愛公益事業、團結協作、樂於助人的思想品質。
2. 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一切的勞動成果都是來之不易的,從而培養學生養成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爲習慣,並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二.會前準備:
歌曲《勞動最光榮》。
小品、名人故事、詩歌朗誦、拼字遊戲、倡議書。
三.班會過程:
(一)引言:達 . 芬奇曾經說過:勞動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勞動一世可得幸福的長眠。的確,只有親自參加勞動的人,才能尊重勞動人民,纔會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纔會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造。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就更應該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呢?“五一”是國際勞動節,那讓我們爲這個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唱出勞動的讚歌吧。
(二)全班齊聲合唱歌曲《勞動最光榮》。
主持人點撥:歌聲唱出了熱情,歌聲唱出了力量。那麼,我們之中又有多少人知道什麼是公益勞動呢?
(三)小品表演。
1. 請楊黎明、王紫薇、葛夢倩、劉文博同學表演:小品《一件小事》。
2. 主持人點撥:確實,在我們之中還有些同學對公益勞動的認識還是不夠的。
像小品中的小良同學因爲怕苦、怕累、怕髒,怕給人笑話、看着處在危險中的盲人也不敢或者說不願意去做。這一點又說明了什麼呢?請學生討論、發言。
(四)學生講話助人爲樂的故事。
1. 請王蘭蘭同學講《助人爲樂的故事》。
2. 主持人點撥,是學生明確:
以上的故事告訴我們:就連我們的偉大領袖同志也從小就養成了熱愛公益勞動,樂於助人的好習慣,我們作爲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的學生,是不是更應該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呢?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班也有些同學平時也很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
3.表揚部分同學
(五)獻給勞動者一首詩。
請高臘玲同學配樂詩朗誦我國詩人艾青的詩歌《給烏蘭諾娃》。
(六)小品表演
1.請徐逸凡、吳思怡、豆軍、計豪、甘蜜同學
表演小品《粒粒皆辛苦》。
2.主持人點撥:一粒飯,掉了真的不算什麼嗎?勞動成果真的是隨手可得嗎?學生討論、發言。(指出部分同學不尊重父母、老師、同學——–等等的勞動成果的壞習慣,要求同學們改正)
(七)拼字遊戲
分組參與拼“勞動光榮,懶惰可恥”遊戲,看誰拼得快。
(八)主持人小結。
1.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是每一位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
2.一切勞動都是艱苦的,只有嚐到勞動的艱辛,才能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九)班長宣讀“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倡議書。倡議同學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爲習慣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吧!
(十)“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簽名活動。讓同學們將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立志體現在實際的行動中。
關於勞動的班會活動方案 篇2
(一)班會目的:
1.使學生明白一些簡單的安全常識。
2.使學生掌握一些在家遇到火災的處理方法。
(二)活動地點:教室
(三)教育重點:學習防火的生活常識,培養有關防範力。
(四)班會流程:
1、第一組代表表演防火:(一人讀情節過程,三人表演)
2、大家認真觀察表演後討論:
(1)發生了什麼事?他們是怎樣處理的?發生火情就應怎樣與消防隊取得聯繫?(打火警119、講清出事地點詳細地址、火勢狀況)
(2)總結:情景表演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方面知識。還有什麼狀況可能發生火災?發生火災怎樣辦?怎樣防火?打什麼電話求救?
3、學習防觸電知識的情景表演:
(1)第二組代表表演:
(2)大家認真討論觀察表演後討論:
a.提問:發生了什麼事?他們是怎樣做的?
b.總結:情景表演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方面知識?還有什麼狀況可能發生觸電危險?發生觸電應怎樣辦?怎樣防止觸電事情發生?出了事打什麼電話求救?
(五)鞏固總結
1、火警、急救中心電話各是什麼?着火打119,急救中心120。
2遇到火情,危險狀況時,要持續鎮靜,迅速採取有效措施。
注意事項:
防火:不要在易燃物品(棉織物、柴草堆、木板堆、柴油汽油庫等)附近玩火、放鞭炮。注意(液化氣)竈的合理使用,用完電熨斗、電爐後應立即拔出插頭。
(六)學生髮表本節班會課的感想
(七)班主任總結
同學們,生命像是一根絲線,一端繫着昨日,一端繫着明天。站在兩端之間,我們才明白:因爲生命,我們纔會擁有這天,因爲這天,我們的生命才得以延續。
生活中總有一些突發事件,這些突發事件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自救互救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潛力。這天我們的目的便是培養大家的這種意識和潛力,在緊急時刻我們能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去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關於勞動的班會活動方案 篇3
活動目的:
爲了增強全體學生對冬季常見傳染病知識的瞭解和預防,以確保廣大師生身心健康、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對學生進行冬季傳染病主題班隊會。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主題:
預防冬季傳染病
二、講解冬季常見傳染病知識:
1、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在腮腺明顯腫脹前6―7日至腫脹後9日期間具有傳染性,患病初期可有發熱、頭疼、無力、食慾不振等前期症狀,發病1―2日後出現顴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後出現唾液腺腫大,通常可見一側或雙側腮腺腫大。
2、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人爲傳染源,主要在人多擁擠的密閉環境中經空氣或飛沫傳播,亦可通過直接接觸病人的分泌物而傳播。患病時出現發熱、頭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狀,還可出現腸胃不適。
3、水痘
病人從出現皮疹前2日至出診後6日具有傳染性。患病初期可有發熱、頭疼、全身倦怠等前期症狀,在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皮疹分佈呈向心性,即軀幹、頭部較多,四肢處較少。大部分情況下,病人症狀都是輕微的,可不治而愈。
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病人和隱形感染者均爲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主要症狀表現爲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少數重病病例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
三、預防冬季傳染病措施
1、在人羣聚集場所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絹或紙巾掩蓋口鼻,不要隨地吐痰,不要隨意丟棄吐痰或揩鼻涕使用過的手紙。
2、勤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
3、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應立即洗手或擦淨。
4、避免與他人公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5、注意環境衛生和室內通風,如周圍有呼吸道傳染病症狀病人時,應增加通風換氣的次數,開窗時要避免穿堂風,注意保暖。衣物、被褥等要經常在陽光下暴曬。
6、多喝水,多喫蔬菜水果,增加機體的免疫能力。
7、儘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四、鼓勵學生進行體育活動,鍛鍊身體。
五、學生談自己今後的打算。
1、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2、集體交流。
六、預防疾病諺語。
大蒜是個寶,常喫身體好。
喫米帶點糠,老少身體壯。
冬喫蘿蔔夏吃薑,體強力壯病不生。
吃了蘿蔔菜,啥病都不害。
管你傷風不傷風,三片生薑一根蔥。
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不乾不淨,吃了得病。
乾乾淨淨,吃了沒病。
生喫瓜果要洗淨,喫得衛生少生病。
要想身體好,喫飯別太飽。
暴飲暴食易生病,定時定量保安寧。
不喝酒,不吸菸,病魔見了都靠邊。
七、班主任小結。
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講究衛生,有效預防傳染病,健康成長,快樂學習,好好生活。增長學生的衛生知識,增強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讓學生瞭解了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等等,使學生們懂得了只有好的、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學習。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