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精選7篇)
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 篇1
爲充分發揮網絡在交流經驗、傳承文明、服務大局中的積極作用,促進網絡信息管理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 擴大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在互聯網上的影響,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我校響應XX市創建文明辦公室的要求,在發展網絡文明志願者,在教育活動中積極引導學生,在網絡活動中積極傳播文明、遵守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爲組織好我校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服務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XX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工作要求,以提升文明素養、爭做文明使者爲主題,以宣傳自覺遵守網絡文明、倡導推行文明上網爲重點,以提高居民在網絡環境中文明素質和減少不文明現象爲目標,充分利用社會各方面資源和力量,共同構建積極、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逐步形成多領域、全覆蓋、深層次的“文明上網”服務體系,努力培養富有理想、品德高尚、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星子人。
二、志願者選拔條件
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要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擁護和貫徹黨的基本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熱心精神文明建設,熟悉網絡宣傳工作,具備較好思想文化素質和文字寫作水平;服從組織分配,志願參加網絡文明傳播活動,無私奉獻和喫苦耐勞精神;掌握網絡技術和網絡傳播方法。
三、主要工作
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主要開展以下工作:
1、收集我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動態、創建成果、先進事蹟等情況,向省、市文明網編髮相關文字、圖片及音視頻材料。
2、圍繞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組織撰寫重要稿件和評論文章,供省、市文明網,重點新聞網站及各地相關網站刊發。
3、通過撰寫博文、討論、留言發帖等方式,參與各級文明網組織的網上討論;通過論壇跟帖、撰寫博文等方式,積極引導網上輿論,傳播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有關內容。
4、利用博客、論壇、qq、msn等網絡互動陣地,發表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言論,積極傳播推廣網絡文明;宣傳推廣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和先進典型。
四、考評機制
1、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工作列爲年度評先評優的依據之一,進行量化考覈。
2、量化要求:
①每月一篇原創文章;
②每月一篇文明相關的博客或投稿;
3、根據工作情況適時召開總結會,交流工作經驗,表彰先進典型。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志願者要充分認識開展網絡文明傳播志願服務活動的重要意義,把它作爲淨化社會文化環境,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具體舉措,特別是對我校的學生及學生關注的事件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的重要載體和抓手。
2、示範引導,宣傳推廣。要充分運用多種形式和手段,學校既要積極聯繫上級省、市、區文明創建部門,把本校的先進典型和好人好事進行投稿,同時要積極利用博客、空間、微博、貼吧、論壇等交互型媒體進行正確價值觀的傳達。
3、重在落實,務求實效。在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活動中,要突出網絡文明道德主題,強化交流互動,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吸引廣大網民的參與,使“文明上網”成爲廣大網民的自覺行動,並使文明行爲輻射到廣大羣衆的社會生活之中。
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 篇2
推動鄉村振興,人纔是根本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進展離不開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底和關鍵。致天下之治者才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振興實施正確方向是實現鄉村穩、農業興的要因素,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關鍵目標指向,擁有一支深刻瞭解農村生產生活的多元化、高素養“三農”工作保障隊伍尤爲關鍵。
留助鄉村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好進展。人興則鄉村興,人旺則鄉村旺。選拔培優鄉村振興的人纔要着力從眼下的外鄉去挖掘“千里馬”,首先,鼓舞外鄉人才積極投身鄉村建立的同時,要制定並完善好外鄉人才成長進展機制,充分激發鄉村人才的積極性、製造性,發揮鄉村人才的技術優勢,進而帶動產各個業快速進展,帶動致富。其次,從教育、就業、醫療、根底設施、居住環境等條件入手,不斷改善和優化外鄉鄉村人才的成長進展環境。通過健全的保障機制的投入,鄉村根底設施的完善,信任外鄉鄉村人才能更好地助推鄉村振興。
培育新時代人才,共建鄉村振興好進展。新時代的鄉村需要更多新時代的人纔來點燃,大學生村官規劃是想鄉村供應人才振興支撐的重要途徑,爲建立高素養專業化“三農”工作幹部隊伍供應源頭活水。大學生村官規劃自實施以來,爲鄉村振興進展供應了紮實的人才支援,在工作中,他們發揮着積極作用,一批又一批有文化、會經營、善治理、懂技術的大學生村官爲鄉村振興悄悄地奉獻着自己的`青春,是鄉村振興中不行缺少的重要人才隊伍。要建立引導並鼓舞更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幹得好”的長效機制,鼓舞更多年輕有志青年紮根基層、效勞鄉村振興。
要築巢引鳳,以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要多方引導返現農夫工、大中專畢業生、科技人員、退役軍人等等返鄉做“創客”,鼓舞支持並引導鄉村精英羣體返鄉投身到鄉村振興,不僅僅要靠當地政府部門製造便利條件、政策支持,也要同步改善鄉村根底建立,縮小城鄉根本公共效勞差距,更好解決返鄉精英羣體的後顧之憂。栽好梧桐樹,吸引鳳凰來。營造“靠環境引人才,用效勞留人才”的良好氣氛,制定人才、財稅等優待政策,爲人才搭建幹事創業的平臺,吸引更多的人才返鄉創業,推動鄉村振興全面進展升級,譜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人才振興是助力鄉村振興進展的核心靈魂,鄉村振興必需人才爲先。人纔是創新創業的支柱,只有人才支柱穩固,才能築起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大廈,翻開鄉村振興新局面。
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 篇3
農村根底設施是爲農村各項事業進展及農夫生活改善供應公共產品和公共效勞的各種設施,作爲農村公共產品的重要組成局部,它涉及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從總體上看,我國鄉村根底設施依舊薄弱,農田水利等生產性根底設施普遍存在嚴峻缺乏或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損壞嚴峻等問題,醫療衛生、文化消遣等生活性根底設施極度缺乏,與農夫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飲水、電力、通訊、道路、網絡等根底設施質量差、標準低,重建立輕管護,難以適應鄉村振興的需求。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需以此爲抓手,加快建立和不斷完善農村根底設施,爲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供應根底支撐。首先,要加大農村根底設施建立投入力度。各級財政要賜予大力傾斜支持,根據輕重緩急、逐步實施的原則,對農村根底設施建立經費予以充分保障;要制訂優待政策,積極推動農村公益性根底設施工程市場化融資,鼓舞、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村根底設施建立,開拓多元化融資渠道。其次,要結合鄉村振興規劃,統籌建立好鄉村道路、水電、網絡、醫療、文化等根底設施工程。要把農村飲水安全擺在優先位置,統籌規劃農村飲水工程和加強農村飲水安全治理,提高保障力量,保證飲用水質量;要重點解決農村低電壓、“卡脖子”、重過載等用電方面的問題,加快電網改造升級和用電公共效勞均等化,保障農村電網供電力量和供電質量,全面提升農村用電效勞水平;要全面推動“四好農村路”建立,在實現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同時,連續推動農村大路向家門口延長,打通“最終一公里”;要儘快實現互聯網在農村的`全掩蓋,提升農村地區網絡效勞質量,加快農村寬帶網絡和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掩蓋步伐,實施“光纖入戶”工程和數字鄉村戰略,推動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深度融合,爲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供應新動力。
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 篇4
長期以來,我們比擬重視城市和工業的環境污染治理,而在肯定程度上無視了農村和農業的環境問題,在思想重視程度、人財物投入力度、根底設施建立以及制度建立等許多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當前,農村“髒亂差”的現象還很普遍,環境污染相比照較嚴峻,垃圾亂倒亂放、污水橫流、廁所髒臭等現象沒有根本改觀,“垃圾靠風颳,污水靠蒸發”,成爲羣衆反映最爲劇烈的問題。農業生產中,農膜、農藥、化肥超量使用,面源污染嚴峻,導致農產品重金屬含量和農藥殘留超標。一些地方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未得到根本遏制,生態脆弱、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現象突出。
實現鄉村振興,必需補齊農村生態環境的短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珍貴財寶,沒有生態宜居的農村,就會失去對人才、產業等各種生產要素的吸引力。要聚焦農村環境頑症,集中力氣攻堅克難,全面改善鄉村整風光貌和農夫生活環境,愛護好農村清爽的田園風光、獨特的鄉土風情,打造綠水青山、空氣乾淨、環境美麗、效勞完善的漂亮鄉村,讓漂亮成爲鄉村振興的靚麗底色。一是在做好規劃的根底上,進一步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農村各類環境衛生根底設施,如生活垃圾收集系統、污水處理設施、環保衛生廁所等,奠定農村環境治理和漂亮宜居的`硬件根底。二是加快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和農村清潔工程,普遍建立村級保潔員制度,建立衛生長效保潔機制,形成“戶分類、村收集、鄉(鎮)運輸、縣處理”的城鄉統籌垃圾處理模式。三是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深入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加速生物農藥、綠色飼料推廣運用,積極開展畜禽糞便還田、秸稈綜合利用、農膜回收處理等,全程無死角推動清潔生產和加強污染防治,以綠色進展引領鄉村振興。四是加快特色鄉村建立,注意文化傳承,塑造鄉村風貌,建立鄉村田園綜合體、村落風景區,打造漂亮小鎮、漂亮村莊、漂亮田園,讓鄉村成爲農夫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園和市民休閒養生養老的生態樂園,讓良好生態成爲鄉村振興的支撐點。
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 篇5
脫貧攻堅階段,許多硬指標是可以量化的。比方兩不愁三保障,喫飽穿暖、住得安全、上得了學、看得了病等。這些都是可以用硬性指標來量化考覈的。但是鄉村振興階段,較難用一些量化指標來界定工作的好壞。局部地方連續了脫貧攻堅階段的一些政策,對知曉度、滿足度這些內容連續加以考覈。相對於鄉村振興工作來說,其必要性有待探究。建議多方調研,收集基層一線的反應,形成具有操作性的考覈監視方案。而且,對鄉村振興的考覈應有別於脫貧攻堅階段的大範圍跨省市的評比,對相關評價指標和要求,應充分參考省內或同水平區域內的總體進展水平分別制定。
鄉村振興需要更長期的謀劃和更切合當地的因地制宜和因勢利導。駐村幹部一是需要較長時間的下沉進村,二是需切實做好摸底調查工作。鄉村振興承接脫貧攻堅,但是建議對脫貧攻堅的一些成果的運用,應當通過切實的調研並結合當前市場和技術的進展變化,做出適宜的調整。這就更需要駐村幹部的長期堅持。鄉村振興是一次長考,對基層和駐村幹部的力量、韌性、急躁也是一次更長的考驗。建議對於本批次駐村幹部的亂換年限要求,輪換方式方法,做進一步的規定,應當要有打長久戰的預備。
鄉村振興急需大量專業性較強的人才,但是目前來看,基層的確缺少相關人才。大力建立各類人才隊伍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但是就目前的’需求狀況來看,可嘗試由上級部門建立一支或者多支區域內流淌的專業技術工作隊伍。這批人不駐在某一箇村,而是相對集中地在某一箇或多箇縣區內各村流淌,成爲一支救急隊伍。這個隊伍中可選派一批技術精熟、素養過硬的同志和一批年輕、學習、動手力量強的同志。一方面用於解決鄉村振興初期消失的各種新的突發的重難點問題,一方面通過在基層一線的傳幫帶,培育出一批能準時下沉到基層的有用型人才。
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 篇6
目前,我國農村的中青年勞動力絕大局部都外出務工,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是留守農村的老人和婦女,以及來回奔波的農夫工,他們多數缺乏文化學問和現代農業技能,靠體力和閱歷進展農業生產,粗放經營,缺少科技含量。農村基層幹部隊伍也比擬薄弱,存在人員嚴峻缺乏、視野不寬、年齡老化、本事恐慌等問題,尤其是農技人員數量少,力量參差不齊,複合型人才更是稀缺。新一代農夫更多的’是選擇到城市打工,不願回家務農,更加劇了鄉村勞動力和人才的匱乏。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需實現鄉村人才的振興。要實行行之有效的措施吸引農村人口迴流,通過人才流入促進農村進展,並製造條件鼓舞越來越多的各類人才參加鄉村建立,讓農村的產業、環境、時機吸引人、留住人,用源源不斷的人才爲鄉村振興注入活力。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用優待政策引導農夫工返鄉、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回鄉、城市的科技人員下鄉等,鼓舞他們到農村去創業,進展現代農業、鄉村休閒旅遊養老等產業。二要建立職業農夫制度,實施新型職業農夫培育工程,大力扶持培育新型職業農夫,特殊是扶持培育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文化能人等。三要創新鄉村人才引進使用機制,以敏捷多樣的方式,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等專業人才到鄉村掛職兼職制度,建立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才培育合作溝通機制,以及城市科技人員等定期效勞鄉村機制。四要重視提高鄉村人口素養,加強鄉村根底教育、職業教育、就業培訓等,培育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夫的“三農”工作隊伍,爲實現鄉村振興供應人才支撐。
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 篇7
爲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具體落實大力推動未成年人課外活動場所建設,滿足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進一步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引向深入,提高教育水平和實現孩子綜合素質提高,按照中、省、市文明辦和市教育局關於創建學校少年宮建設的要求,學校決定建設少年宮。
學校少年宮既是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要求,也是學校深化素質教育、優化少年成長環境質量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育人質量的重要措施。爲切實辦好我校少年宮,根據學校《少年宮建設工作規劃》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爲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爲本,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推動和諧社會、和諧舞臺建設。
二、活動目的
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場地、器材、師資力量等教育資源,積極配置活動必需的設施設備,把少年宮建成培養未成年人興趣愛好、拓展能力素質、陶冶道德情操的課外樂園。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力所能及的技能培訓活動、內容鮮活的經典誦讀活動、內容豐富的主題教育活動和倫理、心理、生理“三理”教育等活動,促進我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特殊技能的發展。
三、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少年宮管理辦公室。
主 任:
常務副主任:
副主任:
行政部:
活動部:
安全部:
科研部:
後勤部:
成 員:
四、活動安排及輔導員
略
五、活動組織管理
1、少年宮管理辦公室每期開校時,召開會議研究活動設置,落實專兼職輔導員及場地、設施等事宜。
2、活動時間安排在每週星期一、星期三下午;週六上午9:00—11:00;寒假集中8-10天、暑假集中15-20天開展。具體活動時間由教務處統籌安排。
3、由教務處牽頭,班主任動員學生自願報名,分組活動。在週末及寒暑假開展的活動,原則上應徵得學生及家長的同意,自願參加。
4、少年宮輔導員要認真設計活動方案,所有活動小組活動內容均應滲透生命安全、環境保護等教育實踐活動內容。
5、少年宮輔導員必須按時到位,認真開展活動,負責活動過程在學生的組織與教育管理,做好活動記錄。
6、班主任負責督促學生按時參加各組活動,並配合輔導員搞好學生的教育管理。
7、學校教務處統一印發活動記錄表,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考覈,並按第二課堂標準計發津貼。
8、學校每學年以藝術節、科技節、田徑運動會、球類運動會、社團才藝展示等多種形式檢驗少年宮活動成果,努力培育特色活動項目。
9、學校列專項經費爲少年宮活動提供物質(輔導材料、設施、設備)和經費保障。
10、少年宮活動場所的設施設備在保障正常教育教學需要的同時,定點掛牌,明確少年宮活動場所,保障少年宮活動順利進行。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