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特色校園建設方案範文(精選3篇)

足球特色校園建設方案範文 篇1

  爲全面提高我校學生的體質和體能,培養拼搏意識和團隊精神,根據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關於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要求,參照《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實施方案》切實提高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質量和水平,促進我校學生健康成長,推動我校足球活動的開展,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少年兒童拼搏進取、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爲宗旨,通過廣泛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建立和完善小學足球聯賽制度,在學生中普及足球知識和技能,形成校園足球文化,提高少年兒童的足球興趣,從而培養全面發展、特長突出的少兒足球后備人才。

  二、工作方針

  根據《中央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精神,進一步落實《關於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全面提高廣大學生的體質和體能,培養拼搏意識和團隊精神,在我校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普及足球知識和技能,形成以學校爲依託、體教結合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體系。學校各部門和相關組織要從全局的高度通力合作,充分發揮我校資源優勢,增加投入,創造必要條件,爲我校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

  三、組織機構

  組長:張學淦

  副組長:陳正喜徐成祥

  成員:譚凡道沈滿付戴燦傳楊志丹夏樹人

  各體育老師各班主任

  四、職責分工

  1、由分管副校長負責學校足球工作的全面開展;

  2、體育老師負責組建班級足球隊,班主任協助;

  3、楊志丹負責校內競賽組織安排工作,體育組其他成員協助;

  4、聶國巧負責組建學校小足球隊,並對運動員進行身體素質、足球技術、足球戰術的培訓與指導,負責組建學校足球隊參加校外比賽及參賽運動員的學籍和註冊管理;

足球特色校園建設方案範文 篇2

  一、教材內容:

  1、簡介足球運動的發展概況及鍛鍊價值

  2、學習腳內側踢、停球技術。

  3、教學比賽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與競技性強,體能技能與團隊意識要求高的集體性運動項目,具有集體性、競爭性強、趣味性濃等特點,足球運動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訓練和思想品質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選修教材。足球運動由於技術動作多樣,攻防頻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廣大中學生喜愛。通過足球運動,可以發展學生身體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和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增加內臟器官的功能。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等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是一項有很高鍛鍊價值的運動項目。

  本課教學內容是足球運動中的學習腳內側踢、停球技術。腳內側踢、停球技術是足球運動中最主要的基本技術,是初中足球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習和掌握這一技術。因此,本課着重要解決在各種情況下學生控制並支配球的能力,鞏固腳內側踢、停球技術同時加強準確性、熟練性,爲以後的教學競賽和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三、學情分析:

  九年級2班,男生25人,女生20人;學生運動意識較強,在課間體育活動中對足球的興趣很高,大部分喜歡參與,個別學生足球基礎較好,大部分學生都需要加以指導、提高足球動作技術。

  四、教學目標的確定:

  1、認知目標:進一步建立腳內側踢、停球技術球動作概念。

  2、技能目標:鞏固提高腳內側踢、停球技術動作和對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發展靈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五、本課的重、難點確定:

  重點:腳內側踢、停球–準確的腳型及觸球的部位、力量。

  難點:腳內側踢、停球技術–協調配合和腳對球的控制掌握能力。停球時伸腳提前量和及時後撤的掌握。

  六、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主要採用教師啓發指導,學生反覆練習的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全課的組織結構不拘泥於過分的.統一規整,而以服務練習與教學爲目標,力求合理、緊湊、流暢、新穎。全課教學的內容及手段,用循序漸進、分解和組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七、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2’ )

  1、課堂常規

  2、本課的教學內容目標及要求

  (二)準備部分( 8’ )

  1、繞操場慢跑( 3’ )學生成兩路縱隊繞操場慢跑兩圈,慢跑時速度均勻精神飽滿,隊列步調一致

  2、熟悉球性( 5’ )

  教師先進行各種方法練習和講解,然後學生自由模仿創新練習。組織形式爲散點。學生通過各種練習,培養學生的球感和對球的興趣,改善腳對球的控制能力,進一步熱身,同時活躍課堂氣氛,爲基本部分做充分的準備。

  (三)基本部分( 30’ )

  一、學習腳內側踢地滾球技術

  動作要求:直線助跑,腳尖正對出球方向,支撐腳踏在球的側方距球 15cm 左右,大腿外展,腳底與地面平行,腳尖微翹,踝關節緊張,用腳內側擊球的後中部,同推送或敲擊的方法將球擊出。

  重點:支撐腳站位

  難點:腳型固定

  組織:全班兩人一組,每組一球,同時進行練習

  教法:

  1.講解腳內側正面傳地滾球

  2.給學生做正確示範動作

  3.學生練習時,巡迴輔導,糾正錯誤動作

  要求:認真聽講解,仔細觀察教師示範,明確支撐腳站位。

  (1)踢固定球,做腳內側踢球支撐腿戰位及踢球部位模仿練習

  (2)兩人一球,一人用腳底擋球,另一人做腳內側擺腿練習

  爲了進一步建立運球的動作概念,使學生能正確掌握踢球動作,採用了學生散點看教師示範模仿練習,同時教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特別是身體的姿勢、腳型、腳法要正確。着重解決腳對球接觸力量、方向、掌握和眼視前方,同時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自主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二、學習腳內側接地滾球

  動作要點:支撐腳腳尖正對來球,接球腿大腿外展,腳尖微翹,腳底與地面平行,腳內側迎球。

  組織:全班兩人一組,每組一球,兩列橫隊,相距 五米

  三、教法:

  1.講解腳內側接地滾球。

  2.教師示範。

  3.兩人一組,隊形相距五米,練習傳球。

  練習方法:兩人一組,每組一球,一人用腳內側傳地滾球,另一人用腳內側接球,然後再用腳內側接球,然後再用腳內側傳球,兩人反覆練習

  四、教學比賽

  組織:分成兩對進行比賽

  目的是培養良好的觀察能力,進攻意識和協作配合能力,善於隱藏自己的傳球意圖,以及運球假動作新式單個戰術行動與提高傳接球技術相結合。要求:無球隊員跑動、接應要積極,防守隊員要密切注意傳球隊員的行動,搶斷、封堵要積極。

  通過比賽,進一步鞏固和提高腳內側踢、接球技術,提高傳接球的準確性、熟練性以及快速傳接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四)結束部分( 5’ )

  1、配樂伸展放鬆操( 3’ )

  在教師帶領下學生通過模仿練習,促使學生消除肌肉的疲勞,身心得到恢復。

  2、對本課進行小結,佈置收回器材( 2’ )

  五、場地器材:

  1、場地:足球場一塊;

  2、足球20只,,錄音機1臺

  六、預計教學效果:

  預計平均心率爲: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爲180次/分,出現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鐘

  90%學生能夠掌握並協調完成足球—腳背內側踢球動作;絕大多數能夠體驗到運動的樂趣、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七、教學特色:

  教師作爲促進者,能夠幫助學生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鍛鍊身體的習慣,掌握和發展學習能力;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學生能夠在輕鬆活躍的氣氛中,積極主動的認知、練習運動技術;通過教學練習使學生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並能夠預防、處理運動傷害;分層次教學,使不同的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心理體驗,發展個性;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頑強的意志,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

足球特色校園建設方案範文 篇3

  比賽地點:

  仲裁委會員:體育系學生會主席團

  裁 判 長:體育系足球老師

  裁 判 組:體育系學生會實踐部足球組

  後勤人員:學生會體育部和實踐部所有成員

  準備工作:(1)賽前組織各班班長和體育委員討論足球賽各條規章制度;

  (2)準備場地和各種器材(包括場地設備、器材和裁判用具)。

  參賽經費:各隊所需一切費用自理。

  比賽注意事項

  一、時間規定

  1、比賽時間全場90分鐘,上下半場各45分鐘,中場休息不超過15分鐘,比賽末補時,具體由記錄臺提示。

  2、各隊隊長應在規定的比賽開始前15分鐘到記錄臺簽到並填寫登記表,如8:00開始比賽的,則雙方隊長應在7:45簽到並填寫登記表。

  3、當比賽開始10分鐘未上場的球隊則被視爲自動棄權,判對方3:0獲勝,如8:00開始比賽的,則任何一方8:10仍未到場,則按上述規則處理,如雙方均違反上述規定,則取消雙方的比賽資格。

  4、比賽過程中不設暫停申請。

  二、裝備規定

  1、比賽雙方不得佩戴危及雙方的危險物品,比賽雙方只能穿膠底帆布鞋,禁止穿任何皮質球鞋(硬釘球鞋),不符合上述規定者,將不允許上場。

  2、每隊儘可能統一比賽服裝,如無統一服裝,應統一顏色的深淺或同爲深色或同爲淺色,守門員服裝應跟場上其他隊員服裝有明顯區別。

  3、各隊隊長需佩戴隊長袖標。

  三、隊員人數

  1、每隊場上隊員不多於11名,其中必須有1名守門員,如果任何一隊少於7人,則比賽不能開始。

  替補:每場比賽最多可以使用5名替補隊員。隊員換下後,不可重新上場,替補隊員應在比賽成死球時,由記錄臺向裁判示意換人,然後從中線處進場,且必須先下後上,即:離場隊員完全跨出邊線後,替補隊員才能上場,在比賽停止時,場上任場隊員可以跟守門員互換位置,但必須要提前通知裁判員。

  2、因隊員罰下場或其他原因,(如遲到而人數不足7人等情況)將終止比賽,判對方3:0獲勝。

  四、判罰細則

  1、計勝方法

  進球得分:球整體從球門柱間及橫樑下越過球門線,而非攻方隊員用手擲入、帶入,故意用手或臂推入球門,均爲攻方勝一球。

  2、犯規和不正當行爲

  下列情況將被判罰犯規與不正當行爲:

  ①踢或企業踢對方隊員 ②絆摔或企圖絆摔對方隊員

  ③跳向對方隊員 ④衝撞對方隊員 ⑤打或企圖打對方隊員

  ⑥推對方隊員 ⑦搶截對方隊員所控制的球時,在觸球前觸到對方隊員 ⑧拉扯對方隊員 ⑨向對方隊員吐唾沫 10故意手球

  以上10種情況要在犯規發生地點,由犯規隊的對方踢直接任意球,如在本方罰球區出現上述10種情況中的任何一種,應被判罰球點球。

  以下犯規,判由對方踢間接任意球

  ①動作具有危險性 ②阻礙對方進攻 ③阻擋守門員從其手中發球

  如果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出現下列情況中的任何一種,也判由對方踢間接任意球:

  ①在發出球之後未經其他隊員觸及,再次用手觸及;

  ②用手觸及同隊隊員故意踢給他的球;

  ③用手觸及同隊隊員直接擲入的界外球;

  ④拖延時間。

  紀律處罰

  警告:①犯有非體育道德行爲;

  ②用語言式行動對裁判員的規罰犯規後,隊員鼓倒掌,提_及故意將球踢向遠處等;

  ③故意延誤比賽開始;

  ④持續違反規則;

  ⑤罰任意球時守方隊員故意不退出距球9.15米以上;

  ⑥隊員在場上吸菸;

  ⑦向觀衆做怪相,打手勢及對話;

  ⑧未經裁判員許可而擅自入場或重新入場,或違反其他換人規定;

  ⑨撐同隊隊員肩跳起頂球的。

  ⑩隊員故意伸展雙臂上下襬動,並移動位置阻擋對方前進(不論是

  否發生身體接觸)。

  罰令出場

  ①嚴重犯規;

  ②犯有暴力行爲;

  ③向對方或其他任何人吐唾沫;

  ④用故意手球來破壞對方的進球或明顯的進球得分機會;

  ⑤使用無禮的、侮辱性的或辱罵性的語言;

  ⑥在同一場比賽中受到第二次警告。

  3、界外球

  球從地面或空中整體越出邊界時,即爲球出界。擲界外球隊員,必須要面向場內,每隻腳都應有一部分在邊線或邊線外,擲球隊員應用雙手將球從頭後經頭頂上擲入場內,擲界外球隊員在球未經其他隊員觸及或踢到之前,不得再次觸球,擲界外球不能直接得分。

  4、任意球

  ①直接任意球可以直接射門得分;

  ②間接任意球只有當球進球門前觸及到另一名隊員纔可得分;

  ③踢球隊員在球踢出後,未經其他隊員觸及前,不得再次觸球。

  5、點球

  在本方罰球區內違反了可判爲直接任意球的犯規條例,應由對方罰球點球。

  球須放定在罰球點上,明確主罰隊員,防守方守門員應在兩門柱間球門線上,其他隊員均應在該罰球區外及比賽場地內,並至少距罰球點9.15米處的罰球點後面,執行罰球點球時,裁判員鳴哨恢復比賽前,主罰隊員有不正當行爲(如做腳過球或明顯停頓的踢球假動作等)或攻方其他隊員過早進入罰球區或罰球弧罰中無效,應重罰,並警告犯規隊員。

  6、越位

  條件:①處於對方半場內;

  ②進攻對員較球和最後第二名防守隊員更接近球門線

  時機:①干擾比賽;

  ②干擾對方隊員;

  ③從越位位置獲得利益。

  如果隊員直接從下列情況下接到球,則不應判越位:

  ①球門球 ②擲界外球 ③角球

  7、比賽賽制:雙淘汰制

  以上規則及賽制,各位同學如有異議,請諮詢實踐部足球組。

  主辦單位:體育系學生會

  承辦單位:體育系學生會體育部

  策劃單位:體育系學生會實踐部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