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防地震應急預案範文(精選10篇)

最新防地震應急預案範文 篇1

  一、抗震減災應急機構的組成和職責

  (一)抗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二)應急機構的職責

  1、組長職責

  地震發生後,領導地震應急工作,統一組織、指揮協調抗震減災搶險的緊急救援工作。負責與現場抗震救災指揮部和縣直各有關部門應急機構保持聯繫。

  2、領導小組成員職責

  (1)迅速瞭解、收集和彙總震情、災情,及時向中心校抗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報告並及時與縣直各有關部門應急機構保持聯繫。

  (2)協助縣地震觀場工作組加強餘震監視和震情分析會商。

  (3)組織震害損失調查和快速評估,開展地震考察、宏觀異常調查,瞭解和彙總應急工作情況。

  (4)負責報送地震新聞宣傳報道。

  (5)負責處理領導小組日常事務,辦理抗震減災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事項。

  二、應急通信保障

  (一)應急通信保障是應急預案實施的重要條件,一旦發生地震,應急通信設備必須保持暢通無阻。

  (二)要優先保證與縣抗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通信。

  三、應急行動方案

  地震臨震預發佈後或破壞性地震發生後,立即啓動本預案並採取緊急措施。

  (一)一般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地震發生後,抗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要迅速瞭解震情、災情,確定應急工作規模,並將震情、災情和應急工作情況報告縣抗震減災指揮部、宣傳災區進入震後應急期,抗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立即進入工作狀態,具體實施地震應急預案,部署地震應急工作。

  (二)嚴重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發生破壞性地震後,領導小組即刻轉爲抗震救災指揮部組織實施學校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進行,開展震後搶險救災工作。

  1、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立即進入各自崗位履行各自職責。

  2、根據災情,及時組織救援隊伍的任務,迅速開展自救互救。

  3、各班要迅速疏散教室內學生,搶救被壓人員。

  4、建立避難場所,妥善安置受傷師生。

  5、及時上報災情和搶險救災情況,接受上級的有關部門的指導。

  6、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傷員的救治工作。

最新防地震應急預案範文 篇2

  一、組織領導:

  集中統一,分工協作,協調一致,服從全局,緊急處置,責權明確。

  二、防震應急的組成及職責:

  (一)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領導全局,現場總指揮;

  副組長:具體負責協調、處置等工作、人員安排;

  成員:應急疏散,現場維穩,搶險救災,後勤保障,通訊、資料收集;

  主要職責:接受和迅速執行上級領導的各項指令;組織實施本預案,規矩實際狀況,發佈各項搶險救災命令、通知等;實施防震搶救行動;收集上報災情、保證師生安全,維護校園穩定。

  三、應急措施:

  1、沉着冷靜地應對對地震,不能驚慌失措;

  2、應急措施:

  (1)發生地震時,要先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要有序組織師生撤離危險地帶,成人要優先保護兒童。

  (2)日常要加強教育,講授地震中的逃生及自護的基本方法,熟悉校園內逃生路線;

  (3)教育師生面對災難不能慌張、哭鬧或隨意亂跑,要聽從老師的指揮,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4)教師要學會如何保護好學生,如果在室外活動要把學生集中到操場中間空曠場地或集中在樹木周圍;如果在室內不要試圖跑出樓外,因爲時間來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到兩個承重牆之間最小的房間,如洗手間、廁所等。也可以躲在桌、櫃等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牆角,並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窗下躲避。趴下時,頭靠牆,使鼻子上方雙眼之間凹部枕在橫着的雙臂上面,閉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如果是正在睡覺要叫酲學生並有序組織學生躲在牀底下或牆腳下。

  (5)時刻與學生在一起,及時給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予以心理上的安慰。

  四、震後應急行動方案

  地震發生後如果能撤離要迅速組織教職工及師生撤離到安全地帶,並及時上報災情,房屋損壞及人員傷亡情況,同時搶險救護人員組織實施救助工作。如果地震發生後不能迅速撤離或被困於室內、或被建築物擠壓等千萬不要驚慌,要就近檢查受傷兒童身體狀況,並儘量爲被困學生找到飲食,同時不能盲目採取措施,要懂得發出報險信號,等待救援。

  五、工作要點

  1、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做到寧可千日無震,不可一日不防,切實把保護教職工及學生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地震發生後一定堅守崗位,認真履行職責,不得擅自脫崗和翫忽職守。凡因不負責任,翫忽職守造成師生生命和財產安全事故的,要追究其法律責任。

  2、必須堅決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要加強觀察,發現異常及時上報。

  3、做好疏散路線和有關避難安置場所等方面的準備工作。

  4、在臨震應急期內停止上課,妥善安置好學生。

最新防地震應急預案範文 篇3

  一、基本原則

  堅持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以最快的速度、有序地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二、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

  爲加強對突發事件的快速應急處置能力,我局成立防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應急指揮部),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應急處置工作,成員名單如下:

  (一)辦公室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任辦公室主任,工作人員。具體負責災情上報、處理、反饋,防震減災工作的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局防震減災措施宣傳等工作。

  (二)搶險隊

  搶險隊人員爲全局工作人員。

  城區建設項目燃氣等方面的搶險救災工作,完成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預警和預防機制

  (一)加強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把防震減災工作納入日常工作中,提高全局幹部職工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在城區道路、橋樑建設工程中,嚴格按照防震減災設計要求組織施工,根據工程類別和特點,落實防震減災措施。

  (三)結合工作特性,做好搶險救災物資的儲備,以備發現異常時能及時搶險處理,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四、工作機制

  在縣政府統一領導下,縣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負責建立建全本部門防震減災應急預案及應急預案的組織和各項實施制度,對各項目施工單位建立和完善建築工程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以及實施進行指導、協調和監督,各施工單位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成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

  五、應急準備

  (一)應急救援機構與職責

  應急處理指揮部組織本部門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開展搶險救援工作,迅速調度應急力量、救援裝備、物資等,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力爭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據事故發生狀態,統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並對應急救援工作中發生的爭議和新險情采取緊急處理措施,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做好穩定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後及安撫工作,適時將事故原因、責任及處理意見向社會公佈,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和問題,及時對預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二)應急救援物資

  積極儲備應急救援物資,並定期檢查、維護與更新,確保正常使用和調配。

  (三)應急救援互助

  應急搶險救援工作需多部門配合,縣規劃建設局在縣政府統一領導下,與公安、衛生、消防、質監、安監等部門及時溝通、密切合作,共同開展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六、應急響應

  (一)災害應急響應

  1、組織搶險救災隊伍。及時組織人員參加搶險救災,預防可能發生的各種次生災害。

  2、保障信息暢通。由辦公室負責,根據上級防災減災應急指揮部的指令,實行24小時值班,值班室設在局辦公室,負責組織收信、整理信息,按規定將險情、災情,災害發展趨勢和搶險救災情況及時報告上級部門,確保有關搶險救災信息暢通。

  3、羣衆的安全防護。及時疏散撤離羣衆,規定疏散的範圍、路線、避難場所和緊急情況下保護羣衆安全的必要保護措施。

  4、社會力量動員。在處置參與特別重大、或較大災害事件時,動員一切社會力量開展自救和互救。

  (二)事故報告

  1、報告原則

  事故報告遵循“迅速、準確、逐級上報”的原則,在第一時間上報事故。

  2、報告程序

  (1)重特大事故發生後,事故單位必須在1小時內將發生的重特大事故的情況上報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2)應急指揮部接到重特大事故報告後,迅速上報縣政府和縣應急辦。

  3、報告內容

  (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類別、人員傷亡情況。

  (2)事故的簡要經過,直接經濟損失等。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緊急搶險救援情況和採取的措施情況。

  (5)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及報告時間。

  (三)事故處置

  應遵循“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各司其職、協同配合”的原則,共同做好防災減災事故的應急處置搶險救援工作。

  1、成立現場指揮部,根據事故現場實際情況,迅速指揮救援人員、車輛、機械設備投入搶救工作,並緊急安排技術專家爲救援決策提供建議和技術支持,必要時請求衛生、公安、消防等部門協助搶險救援工作。

  2、會同相關部門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

  七、後期處置

  (一)保持與縣委、政府、上級主管部門的聯繫,統一宣傳口徑,及時發佈有關信息,做好防災減災應急宣傳教育工作,保持社會穩定。

  (二)配合縣政府,做好各項救災、安置、調查總結和恢復工作。

  (三)協助做好災後評詁工作,協調相關部門專業機構對城區道路、橋樑的破壞程度進行勘測,對不能繼續使用的道路、橋樑採取相關措施防止次生災害發生。

  八、重點目標的應急保障措施

  城區道路、橋樑是開展搶險救災的重要通道,發生災害時,應急指揮部接到災害信息或預報後,立即組織相關人員對城區重點路段進行巡查,相關搶修機械設備、人員處於待命狀態,如出現道路破壞、損壞情況,立即進行搶修,確保生命通道暢通,把財產損失降低到最低,保證人民生命安全。

  九、應急演練

  加強應急救援人員培訓,建立一支業務精湛、行動迅速、能打硬仗的`應急救援隊伍,並組織項目施工單位加強應急,提高整體應急反應能力,並根據演練情況和實際,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

  十、應急終止

  應急狀態終止後,應急小組辦公室要作出書面報告,書面報告的基本內容包括:事故發生及搶險救援經過,事故原因,事故造成的後果,包括傷亡人員情況及經濟損失等,搶險救援採取的措施,應急預案效果及評估情況,應吸取的經驗教訓以及對事故責任單位及責任人的處理情況等。

最新防地震應急預案範文 篇4

  一、總則

  1.編制目的及依據

  爲保障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縣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我鎮實際,編制本預案。

  2.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本鎮行政區域內發生地震事件或周邊地區地震對本鎮造成影響的地震事件的應對處置。

  二、組織機構

  成立鎮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和指揮全鎮地震應急與救災工作。縣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成立後,鎮抗震救災先期處置工作結束。鎮抗震救災指揮部在縣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領導下,繼續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三、主要職責

  (一)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

  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鎮抗震救災指揮部立即啓動運作,召開指揮部會議,部署抗震救災任務,開展地震應急先期處置。主要工作職責如下:

  1.災情收集與上報

  分管民政的鎮領導負責災情收集與上報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尹曙亮、劉殿如等趕赴災區。

  (1)開展人員傷亡數量、地震災區範圍、建構築物和基礎設施破壞程度等調查;

  (2)開展地震宏觀異常現象、社會影響和地質災害等調查;

  (3)每隔1小時通過電話或通訊軟件等向鎮指揮部報告一次。

  2.搶險救災

  鎮長或黨委副書記負責人員搶救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尹曙亮、劉殿如等趕赴災區各村(居)。

  (1)組織救援人員搜索營救被困羣衆,發動基層幹部羣衆開展自救互救;

  (2)配合上級救援隊伍開展搶救工作。

  (3)嚴密監視災區火災、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等次生災害的發生,出現異常情況時,應迅速上報,並組織搶救隊搶救人員和物資,防止次生災害的擴大蔓延。

  3.傷員救治

  分管醫療衛生的鎮領導負責傷員救治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孫剛、胡雪等趕赴鎮衛生院和震區醫療點。

  (1)組織開展傷員救治工作,視情況需要,在人員傷亡集中的村(居)設置醫療救護點;

  (2)醫療救護力量不足時,提出請求支援方案。

  (3)加強衛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級衛生部門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等,實行重大傳染病和突發衛生事件每日報告制度。

  4.治安維護

  分管治安的鎮領導負責治安維護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石成喜、鄭標等,組織派出所公安民警和骨幹民兵分組行動。

  (1)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做好震區社會秩序維護工作;

  (2)根據應急處置需要,對現場及相關通道實行交通管制;

  (3)做好黨政機關、水電設施、銀行等重點目標保護工作。

  5.宣傳報道

  分管宣傳的鎮領導負責,孫明軍、孫志宇等共同參加,做好震後的宣傳報道工作。

  (1)通過各種手段動員全鎮力量,積極參與抗震救災工作;

  (2)迅速與縣地震部門取得聯繫,瞭解震情及地震發展趨勢,按照上級統一口徑,及時向公衆發佈震情、災情等有關信息;

  (3)做好輿情收集分析,每隔1小時通過電話或通訊軟件等向鄉(鎮)指揮部報告一次,如有負面輿情,立即報告;

  (4)配合上級做好媒體接待和社會各界來訪工作。

  6.綜合保障

  鎮分管政工領導負責地震應急保障工作,李磊、邵坤等協助。

  (1)做好全鎮應急人員的生活保障工作。

  (2)做好上級救災人員接洽工作,協助安排辦公、食宿、嚮導等相關事宜。

  (3)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災民轉移安置、物資發放等工作。

  (二)有感地震應急響應

  有感地震發生後,鎮黨委和政府主要職責是:

  1.儘快收集震情、社情信息,上報縣政府;

  2.加強防震減災知識宣傳,維護社會穩定;

  3.協助地震部門開展地震科學考察等。

  (三)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

  當本轄區內或鄰鎮出現地震謠傳並對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響時,負責宣傳報道工作的人員迅速收集掌握謠傳範圍、內容等基本信息,上報縣政府及縣地震局,協助上級公安、宣傳、地震等部門做好謠言傳播來源調查和宣傳闢謠工作。

  四、應急結束

  地震災害的緊急處置工作完成,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後果基本消除,災區基本恢復正常社會秩序和生活秩序,上級抗震救災指揮部宣佈災區震後應急期結束時,我鎮地震應急結束。

  五、其他事項

  1.預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鎮黨委和政府按照有關規定發佈並報縣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爲提高預案的科學性、時效性和可操作性,需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預案的更新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

  2.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最新防地震應急預案範文 篇5

  一、指導思想:

  爲了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不斷增強廣大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提高全校廣大師生的突發地震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安全、有序、迅速地實施防震應急疏散,增強普及抗震安全知識,提高抗震自救能力,最大限度減輕突發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特製定本方案。

  二、防震演練領導小組:

  組長:副組長:成員:

  三、演練目的:

  堅持以人爲本,安全第一,掌握抗震安全逃生技能,增強師生突發地震災害自護、自救、互救能力。

  四、演練安排:

  1、演練時間:教學樓:不定時學生宿舍:不定時夜間:不定時2、演練對象:全體師生3、演練內容:(1)防震演練(2)疏散演練

  五、演練要求:

  1、保持鎮靜,聽從指揮,服從安排。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範,嚴禁推拉、衝撞、擁擠。3、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迅速、有序、安全地進行疏散,併到指定地點集合。

  4、安全領導小組人員和全體教師各司其職,圓滿完成本次疏散演練。

  5、要求師生在最短的時間裏(不超過1分鐘)到達指定地點。

  六、演練準備:

  1、演練前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集中宣傳活動,爲師生舉辦以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爲主的地震科普知識講座。

  2、演練前召開教師動員大會,明確此次地震應急演練的任務和注意事項。

  3、演練前班主任動員,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個班級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並非真正的地震應急和疏散,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4、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5、防震減災演練領導小組制定相關措施,明確職責,確保演練順利進行。

  七、演練程序:

  1、啓動程序

  總指揮在學校廣播系統中宣佈:老師們,全體同學們,體育中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馬上開始,請大家做好準備,各就各位。(1)信號源發出地震警報信號。(停電時信號源,鳴長哨)上課教師立即停止授課,轉而成爲教室演練負責人,立即告知學生“地震來了,不要慌”,並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課桌旁,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並儘可能保護頭部;最後一排靠裏的同學面向牆,蹲在牆角處。

  (2)一分鐘後,信號員發出解除“地震警報”信號。聽到警報聲後按預定方案進行演練。

  老師讓學生睜眼抬頭,並告知學生,地震已過,學生復位,現在撤離教室,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節。

  每班靠前後門的`兩位學生立即把門打開,教師迅速將全班學生分成兩路縱隊,並指揮其有秩序出門。2、緊急疏散演練

  (1)信號員發出“緊急疏散”信號。

  (2)學生在老師帶領下有秩序從樓梯向下撤離,並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事先制定的地點整隊。

  (3)隊伍在操場集合完畢,各班清點人數,向總指揮彙報。

  八、組織分工:

  教學樓、寢室院及夜間指揮:侯軍周(指揮協調教學樓和寢室院班級學生有序撤離)

  一樓東出口負責教師:一樓中出口負責教師:一樓西出口負責教師:二樓東樓道口負責教師:二樓中樓道口負責教師:二樓西樓道口負責教師:

  教學樓一樓指揮:(落實負責一樓樓道口撤離秩序)

  111、112學生在任課教師組織下從東出口有序疏散。113、114學生在任課教師組織下從中出口有序疏散。092、094學生在任課教師組織下從西出口有序疏散。

  要求:每班兩路縱隊按要求快走從本班出口疏散到事先指定的地點蹲下抱頭。

  教學樓二樓指揮:(落實負責二樓樓道及樓梯口撤離秩序)

  101、102學生在任課教師組織下從東出口有序疏散。103、104學生在任課教師組織下從中出口有序疏散。091、093學生在任課教師組織下從西出口有序疏散。

  要求:每班兩路縱隊按要求快走從樓梯口靠右有序撤離,疏散到事先指定的地點蹲下抱頭。

  後院指揮:(指揮協調各寢室學生有序撤離)

  王開吉負責101班、102班學生按要求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李曉亮負責103班、104班學生按要求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靳才旺負責091班、092班學生按要求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牛蘇月負責093班、094班學生按要求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

  要求:每寢室兩路縱隊按要求快走從樓梯口靠右有序撤離,疏散到事先指定的地點蹲下抱頭。女寢指揮:(指揮協調各寢室學生有序撤離)

  負責111班、112班學生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負責113班、114班學生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負責101班、102班學生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負責103班、104班學生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負責091班、092班學生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負責093班、094班學生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

  要求:每寢室兩路縱隊按要求快走從樓梯口靠右有序撤離,疏散到事先指定的地點蹲下抱頭。

  新寢室樓指揮:(指揮協調各寢室學生有序撤離)

  負責111班、112班學生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負責113班、114班學生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

  要求:每寢室兩路縱隊按要求快走從樓梯口靠右有序撤離,疏散到事先指定的地點蹲下抱頭。

  教職工撤離指揮:路秀榮(指揮協調全校教職工有序撤離)

  負責九年級組教師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負責八年級組教師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負責七年級組教師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負責體音美組教師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負責後勤組職工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

  集合地指揮:(組織好集合點師生集結工作)

  集合地班級位置安排:

  疏散順序:見各塊疏散流程圖

  集合地:學校田徑場(111(091)112(092)113(093)114(094)101(095)102(096)103(081)104(082)091(083)092(084)093(071)094(072)教職工(073))搶救組:組長:成員:

  (負責做好及時送往醫院的準備工作,負責火險發生時受傷師生及救火人員傷痛的緊急處理和救護)

  九、有關注意事項:

  1、各班主任在演練前,把演練活動目的、要求必須預告學生,以免造成混亂。同時,要給學生教授逃生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項等,真正使活動收到實效。

  2、聽到防震警報後,聽從老師安排。

  3、每個班級分成2個小組分別從教室的兩個安全出口,沿着牆角邊有秩序地進行撤離現場,不搶道,不驚慌。

  4、每個被疏散的學生用袖口捂着鼻、貓着腰,不講話。5、疏散時要有秩序,保證學生安全。

  6、各班主任按學生名冊進行點名,並向防震演練總指揮徐校長報告。

  7、警報解除。

  8、總指揮作本次防震疏散演練情況分析及有關安全意識、技能等重要講話。

最新防地震應急預案範文 篇6

  爲了進一步提高我園教師、幼兒的安全意識,增強全員地震逃生能力,制定地震逃生演練方案如下:

  一、演習時間、參加人數

  時間:20xx年6月13日10:00

  人數:全體師生317人(幼兒295人,教職工22人)

  地點:幼兒園內

  二、演習領導小組及應急小組成員

  組長

  組員:各班教師

  三、準備工作

  1、準備警報聲;

  2、各班教師:負責幼兒安全疏散、幼兒安全教育;

  3、師生事先熟悉校園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等處,逃生方法、順序、路線;

  4、幼兒園安全疏散示意圖。

  四、疏散原則

  1、靠近大門班級爲先,遠離大門班級爲後;

  2、聽見演習警報後,帶班教師應立即停止一切活動,集中幼兒,清點人數,疏散幼兒到安全地點。

  五、逃生路線

  略

  六、人員安排

  總指揮,負責疏散大班幼兒,負責疏散中班幼兒,負責疏散小班幼兒,爲機動人員。

  七、演練過程

  1、警報聲起;

  2、各班教師組織幼兒迅速撤離活動室,沿安全逃生路線疏散。具體要求:各班幼兒用雙手護着後腦,貓着身子,沿牆角邊有秩序的撤離;教師引導幼兒逃生時,教育幼兒不搶道、不驚慌;教師要組織幼兒有序撤離,不許漏下一名幼兒。

  3、集中到大操場。各班清點並報告人數,組織幼兒有序蹲着。

  4、演習結束,各班對演習進行總結。

最新防地震應急預案範文 篇7

  一、緊急疏散原則:

  指揮得力、謹慎從事、全體動員、及時疏散、保護師生、減少損失。

  二、處置應急事故的組織:

  學校安全疏散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全體教師

  三、地震臨震應急反應:

  (一)緊急避震

  1、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儘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教室。

  2、在教室內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採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儘量小,躲到桌下或牆角,以保護身體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勢:將一箇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隻手用力抓緊桌腿或牀腿。在牆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後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枕頭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4、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採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牆,兩隻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學,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臥倒或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口邊。

  6、在教室外的同學,應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放在頭上,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築物和電線。

  7、老師要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每個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現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二)緊急疏散:

  根據幼兒園各年級所處位置及學生年齡特點,緊急疏散的具體要求是:

  1、拉響警報:學校辦公室在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拉響警報,聽到警報(鐘聲)後由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組織本班級學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鐘後沒有大反應,學校再次拉響警報(哨聲),各班級應馬上按照學校規定的緊急疏散路線快速、有序地撤離教學樓。同時,柯雙喜老師負責向120求救;沈漢力校長向上級領導彙報情況。

  2、組織疏散:

  (1)安全疏散領導小組迅速組織全校師生疏散逃生,班主任及當時上課的教師負責組織本班學生疏散逃生。

  (2)疏散路線說明:

  各班學生依次分兩列縱隊從教室前後門出,不擁擠,有序排好兩列縱隊。

  3、救護摹擬演練:

  (1)救護人員安排

  由林清燦老師及時聯繫衛生所衛生員到校內處理傷病員。

  a、不擔任教學任務及疏散任務的教師在操場待命,及時把傷情較重的師生送往醫院。

  b、帶領本班學生疏散到安全地帶後,不擔任班主任的男教師如當時沒有帶班任務,則立即到操場待命,參加救護組工作。

  (2)操作過程

  a、發現學生受傷,所在班老師應立即向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報告有關情況。

  b、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後,立即組織有關人員轉移受傷學生至安全地帶。

  c、先由衛生所衛生員進行急救,待120救護車到達後送湖頭醫院就醫。

  四、疏散要求:

  1、聽到學校發出的警報聲後(鐘聲),教學樓全體師生立即快速、安全進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

  2、疏散集合地點:按集會位置在操場集中,如情況需要,再聽從指揮安排。

  3、在撤離時給學生講清楚,地震時第一不能跳樓,第二不能一窩蜂似地往外擠,應在老師的帶領下,全班同學一齊行動,把桌椅擺放得有利於避震;與外牆和窗戶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外牆倒塌或玻璃破碎時傷人;避開室內的懸掛物;留一定的通道,便於震時緊急撤離;把年小體弱或殘疾的同學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離的地方。震後有秩序的撤離。

  五、注意事項:

  1、做到不驚慌、採取就近避險。

  2、必須按疏散線路疏散,下樓時各班成兩路縱隊下樓,以免碰撞、擁擠、踩傷。

  3、遇到災情,千萬不要跳樓。

  4、當堂教師負責指揮學生疏散,不得擅離崗位,有秩序將學生撤離到操場。

  5、疏散過程中,以雙手護頭或書包、書本護頭,以防被砸。

  6、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後。

  7、疏散途中不能穿過建築物,要儘量避開建築物和電線。

  8、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後,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等到演練結束後,以班爲單位集隊,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並向校長報告。

  六、自救互救:

  疏散後,各工作小組履行自己的職責,進行震後的自救工作。

  七、災情速報:

  災情速報對象:災情內容向上級地震部門、中心學校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彙報。

最新防地震應急預案範文 篇8

  爲建立和完善抗震應急救助體系,提高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和防禦工作水平,避免或儘可能地減輕地震造成的損失,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上級文件指示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製定本預案。

  一、適應範圍

  (一)臨震應急:本預案適應各個班級在發生地震前,宣佈進入臨震應急時期作出的反應。

  (二)有感地震:有感地震是指學校師生普遍感覺到,但尚未造成直接災害的地震。

  (三)破壞性地震:破壞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數量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地震。

  二、抗震救災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地震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負責整體指揮工作。

  副組長:負責調配及運轉。

  成員:

  1.應急小組

  組長:

  成員:

  主要任務是緊急控制和穩定事故現場

  2. 現場處置工作小組

  組長:

  成員:

  主要任務是對現場傷亡人員的’救助,控制和穩定事故現場,根據案情的性質和進展決定如何調配人員和物資,一併安排其他同志到現場組織安排應急工作。

  3. 外聯及協調處置工作小組

  組長:

  成員:

  主要負責及時瞭解地震災情及應急救援工作進展情況,隨時與教育主管部門指揮中心保持聯繫,及時反饋信息,確保上報下達,信息暢通

  4. 安置組:

  組長:

  成員:級部主任,負責轉移、安置因地震而受到侵害的學生、教師等相關人員,並臨時解決喫、穿、住問題,協助做好受傷人員轉移、救護等工作。

  5.保衛組:由組長帶領學校保安門衛。負責維護治安秩序,保障交通暢通,並積極參加抗災救護工作。

  6.安置組(各級部):由級部主任任組長,負責轉移、安置因地震而受到侵害的學生、教師等相關人員,並臨時解決喫、穿、住問題,協助做好受傷人員轉移、救護等工作。

  三、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破壞性地震及防震減災工作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地震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校防震抗震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地震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抗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備,落實飲食飲水、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險設備等物資落實,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破壞性地震發生後,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震減災工作,把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全穩定。

  四、抗震救災應急預案:

  (一)、臨震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後,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依法發佈有關消息和警報,按照防震演練預案緊急疏散全校師生到安全地帶,全面組織各項抗震工作。各有關組織隨時準備執行防震減災任務。

  2、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築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大型活動。

  3、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管理,加強對煤氣、供電、供水、機房機庫等重要設備、場所的防護,保證防震減災順利進行。

  4、加強廣大師生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學生家長思想穩定工作。

  5、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基層情況,全力維護正常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二)、震後應急行動

  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在本區範圍或鄰近地區發生破壞性地震後,領導小組立即趕赴本級指揮所,各搶險救災隊伍必須在震後1小時內在本單位集結待命。

  2、領導小組在上級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級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連續的急促鈴聲和呼喊聲),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築物內的所有人員按照防震演練預案緊急撤離。

  上課時間:

  A、各班學生在上課(跟班或值日)教師的組織下按下列順序立即撤出教室到操場避震:各班按出操的順序有序撤出;

  B、所有校內其他人員立即撤到操場。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燃氣、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後滋生其它災害。(負責)

  (3)應急小組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爲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並送至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協助當地黨委、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穩定人心,迅速恢復正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4、迅速瞭解和掌握本校受災情況,及時彙總上報局辦公室。

  五、應急處理原則和要求

  發生地震,學校要迅速作出以下反應:

  1、進入防震緊急狀態後,學校指揮部將通過各種新聞媒介發佈各種命令、指示,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將通過電話、口授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

  2、在抗震減災應急行動中,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落實。

  3、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結束後,學校要及時寫出總結,報告指揮中心。

  六、發生地震報告電話

  1、消防:119

  2、交通:122

  3、衛生:120

最新防地震應急預案範文 篇9

  爲貫徹“預防爲主、防禦與救災相結合”的方針,保證我校地震應急工作及時、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生命和財產損失,提高我校在地震等突發事件時的應急反應能力,優化人、財、物等應急資源配置,建立緊急救助體系,提高行動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和上級文件的有關要求,結合本校實際,特製定以下預案:

  一、學校概況

  學校佔地面積27140平方米,有專用教室4排,功能室2排,辦公用房2排,一座食堂,一箇200米環形操場,建築面積共計2420平方米。學校現有9個教學班,435名學生,23名教職員工。各功能室共配9只滅火器,每個教室有疏散通道2處。操場面積7496平方米,如有地震災情,足可容納本校師生避難。

  二、地震應急機構設置

  成立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地震時地震應急領導小組設在傳達室。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苗春元

  副組長:趙連峯

  組員:王德花郭景芹劉洪利崔金華

  劉麗萍高明劉菲龐雲花

  組長不在時依次由副組長代行組長職責。

  學校地震應急領導小組下設5個分組:

  1.指揮組

  組長:蘇寶友

  組員:趙長木任秀勝韓光福曲傑花

  職責:負責指揮協調,及時掌握情況,並向領導小組彙報,貫徹傳達領導小組的命令,組織有關各組人員按預案對現場進行果斷處理,並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進行搶險救災。

  2.疏散組

  組長:徐少忠

  組員:各班班主任、體育教師、應急救援志願者。

  職責:在現場指揮下堅守崗位,依據預案措施及疏散路線、有秩序地進行疏散全體師生到安全地帶,疏散過程中,避免擁擠踩踏,以保證全體師生快速、安全地撤離現場。應急救援志願者負責維持疏散秩序。

  疏散位置及路線安排如下:

  一年級、四年級一班由教室東迅速撤離至操場;

  二年級、三年級一班、五六年級由中間主路迅速撤離至操場;

  三年級二班、四年級二班由教室西迅速撤離至操場。

  疏散組教師位置安排如下:

  如有災情發生,各班班主任應第一時間進入班級,進行疏散指揮。

  體育教師負責在操場組織學生。

  3.醫療救助組

  組長:柳風順

  組員:各科任教師、應急救援志願者

  職責:明確職責分工,準備醫療器械和藥品,負責將傷員運送到指定安全區並進行簡單救治後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救治。

  4.消防治安組

  組長:高明

  組員:陳偉、崔秀偉、劉洪利、馬德獻、徐正

  職責:負責維護學校內出入口秩序,做好消防治安力量的準備,瞭解校內各區域的情況,加強巡視。維持避難場所秩序,做好家長的接待和協調工作。負責搭建帳篷和應急廁所。

  5.宣傳統計心理疏導組

  組長:郭景芹

  組員:應急救援志願者

  職責:開展地震知識和預防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工作,提高師生的防震減災和自救互救的能力,根據地震局的震情預報,做好宣傳工作,並認真做好地震的調查、上報工作,爲地震災害的快速評估做好準備。

  三、接到政府地震預警的應急反應

  接到政府或教委等上級領導部門的地震預警後,學校地震應急領導小組及下屬五個分組成員應立即到崗,啓動預案。

  四、有感地震發生時應急反應

  1.校方處置措施

  (1)立即停止教學,播放廣播,組織師生按疏散路線有秩序地儘快到指定的安全地點,並清點人數及時上報,如停電無法廣播,可利用哨聲緊急疏散,緊急疏散哨爲兩短一長。此時疏散組人員和高年級學生、應急救援志願者應及時趕到現場指定地點,組織疏散學生,以防出現混亂。應急救援志願者負責維持疏散秩序。

  (2)所有使用電器設備的人員,立刻切斷電源。

  2.各班任課教師處置措施

  各班任課教師在感知地震發生時應立即告訴學生不要慌亂,如是上課時間,告訴學生不要亂動,將身體儘量縮成一箇球,用手護住頭和胸,躲在課桌底下,靠外牆的學生儘量往裏靠。感覺晃動過後,應立即組織向外疏散。

  教室內學生疏散安排如下:每班靠門的前後學生立即把門打開,1,3,5排的學生走前門2,4,6排的學生走後門撤出教室後,按班爲單位順序撤出,學生由正在上課的老師負責疏散,班主任應第一時間到位疏導學生。

  在撤離途中,如出現擁擠摔倒,後面學生應立即大聲喊“停”,同時停止不動,各班老師招呼本班學生停下,等險情排除後,再招呼按序撤出。如是課間休息時間感知地震發生,各班上一節課任課教師應迅速趕到本班,組織教室內學生疏散,其他負責疏散教師應迅速趕到指定位置並邊走邊組織學生按劃好的疏散路線進行疏散。所有師生撤離到就近的操場待命。撤離教室的時間越短越好。

  3.校方各工作小組立即進入戰備狀態,按照各小組職責到達指定位置,開展各項應急救災工作。

  五、緊急疏散原則

  指揮得力謹慎從事全體動員

  及時疏散保護師生減少損失

  六、自救互救要求

  疏散後,各工作小組履行自己的職責,進行震後的自救工作。

  七、本預案即日起正式施行

最新防地震應急預案範文 篇10

  爲保證我校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國家預防地震應急預案》和縣《預防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我校防震減災工作實際,特製定本預案。

  一、抗震減災應急機構的組成和職責

  (一)抗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電話:

  成員:

  (二)應急機構的職責

  1、組長職責

  地震發生後,領導地震應急工作,統一組織、指揮協調抗震減災搶險的緊急救援工作。負責與現場抗震救災指揮部和縣直各有關部門應急機構保持聯繫。

  2、領導小組成員職責

  (1)迅速瞭解、收集和彙總震情、災情,及時向中心校抗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報告並及時與縣直各有關部門應急機構保持聯繫。

  (2)協助縣地震觀場工作組加強餘震監視和震情分析會商。

  (3)組織震害損失調查和快速評估,開展地震考察、宏觀異常調查,瞭解和彙總應急工作情況。

  (4)負責報送地震新聞宣傳報道。

  (5)負責處理領導小組日常事務,辦理抗震減災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事項。

  二、應急通信保障

  (一)應急通信保障是應急預案實施的重要條件,一旦發生地震,應急通信設備必須保持暢通無阻。

  (二)要優先保證與縣抗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通信。

  三、應急行動方案

  地震臨震預某發佈後或破壞性地震發生後,立即啓動本預案並採取緊急措施。

  (一)一般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副總指揮:

  1、成員:各學校領導組成員、各班班主任

  2、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校安全常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有關安全技能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的防範意識和基本技能。

  (3)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照預案要求積極配備安全設施設備,強化管理,使之保持良好工作狀態。

  (4)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安全事故處理工作,把不良影響與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面保證和促進學校各項工作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二)、搶險救災隊伍

  1、搶險救災工作組

  ⑴、工作機構:

  組長:

  成員:

  ⑵、工作職責:根據事故情況,執行領導小組組長指示或命令,由工作小組組長具體負責現場指揮,全面組織救援搶險工作,及時搶救被困及重要物資,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確保師生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2、後勤保障工作組

  ⑴、工作機構:

  組長:

  成員:

  ⑵、工作職責:根據事故情況,執行領導小組組長指示或命令,確保搶險設備設施及物質供應,負責聯繫醫院對傷員進行及時救治或進行搶救,負責現場搶修及災後水、電等恢復工作,安排好師生生活、學習等工作,保證學校師生水、電等正常供應。

  3、警戒疏散工作組

  ⑴、工作機構:

  組長:

  成員:

  ⑵、工作職責: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執行領導小組組長指示或命令,負責設置警戒區,維護學校正常秩序和搶險工作秩序,確保現場的原始狀態,配合有關人員進行現場調查工作,嚴格控制進出人員及車輛,勸阻圍觀人員離開事故現場,看守搶救出來的’物資,預防和制止各種破壞活動,維護社會治安,對肇事者及有關人員採取監控措施,防止逃逸,有效、安全地疏散師生撤離危險地帶,安定師生情緒。

  4、善後處置工作組

  ⑴、工作機構:

  組長:

  成員:

  ⑵、工作職責: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執行領導小組組長指示或命令,協調相關部門,組織對傷亡人員的處置和身份確認,通知傷亡人員家屬,落實用於接待傷亡人員家屬的車輛和住宿,做好相應的接待和安撫解釋工作,並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善後處理的動態。搶險過程中和事故結束後,負責保證現場及善後過程中的穩定工作。

  5、通訊督導工作組

  ⑴、工作機構:

  組長:

  成員:

  ⑵、工作職責: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執行領導小組組長指示或命令,負責事故現場各小組與指揮部及外部的通訊暢通,確保指揮部對現場的指揮調控,負責對事故的原因、發展形勢、產生後果進行分析、預測,並落實搶險救災過程中的具體措施的指導與施行,負責事故現場處理過程和結果的對內、外信息發佈工作。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