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禮儀知識(精選5篇)

涉外禮儀知識 篇1

  涉外活動中應注意的場所禮規主要有:

  乘坐交通工具的禮規

  應自覺遵守秩序,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在飛機上,要遵守規章制度。飛行途中需躺下休息時,要先向後座的乘客打聲招呼,再把座椅放倒。用餐時,要將座椅復原,喫東西時聲音要輕。機艙內特別要注意不與人大聲聊天,以免打攪別人。下機前須將閱後的報刊整理好。

  乘坐小轎車或出租車時,後排右座爲首,左座次之,中座再次之,司機旁邊的`座位爲末座。如果由主人親自駕車,司機旁邊的座位則爲首座。不過許多國家的人對坐在什麼位置已不太在意。

  乘電梯時,如看到有人趕來時,要用手擋住電梯門,防止它關上。請遵守全世界電梯中都有的規矩——不準吸菸。乘自動扶梯的規矩是左邊上下,右邊站立,空出左邊讓有急事的人趕路,絕不可雙雙對對擋路。

  入住賓館的禮規

  對待你租用的客房的態度,可以反映出一箇人的文化修養和基本素質。請注意維護房間衛生,愛護房內的傢俱和設備。離開時,可帶走浴液、牙刷、香皂、信紙等小用品,但不能拿走毛巾或菸灰缸等物品。在賓館裏,客房以外都是公共場所,不要穿睡衣或浴衣在走廊或大廳中轉來轉去,不要在大廳內高聲說話和吵鬧。早晨遇到任何人都應道一聲“Good morning”。

  劇院禮規

  在西方國家觀看演出衣着要考究,男士最好穿深色西裝,女士則以雍容華貴、典雅大方的裙裝爲最佳選擇。但是如果去聽搖滾音樂會或爵士音樂會,則可以穿着任何服裝。聽音樂會應提前或準時到達,如果遲到,通常要等到一首曲子結束或幕間時方能入座。演出進行中,應保持肅靜,不要離座外出,也不要談話或打瞌睡。鼓掌通常在戲劇的一幕或全劇結束時,如果是歌劇,通常應在一曲詠歎調唱完時鼓掌,如果是音樂會,則應在樂隊指揮站到譜架後時鼓掌。有時,當主要演員在演出之前走上舞臺時也應報以掌聲。出於對演員辛勤勞動的尊重,應儘可能看完整場演出後再退席。

  女士優先的禮規

  受中世紀騎士之風的影響,西方國家至今在社會活動及社交場合仍奉行“女士優先”的原則,給婦女各種特權,以表示對女性的尊重。誰不遵守這一成規,誰就被認作失禮。

  男士陪女士上車,應先開門,並且用手擋在女士頭頂與車門頂之間,協助登車後自己再上車。上下電梯、樓梯或進房間時,女士先行。進入劇場或電影院,也是女士在先,男士在後。只有當需要男士去排除故障或有利於照顧女士時,男士才走在前面。按照西方“以右爲尊”的禮節,在一般情況下,男士與女士坐在一起,應讓女士在右邊;在人行道上,男士應走在靠車道的一邊來保護女士。在正式場合,這一禮儀更要一絲不苟地遵守。凡重要會見,都是夫人走在前面,丈夫跟在後面;宴請進餐,也都是先給女士上菜;拜訪時,先向女主人致意,告別時,先向女主人道謝。

  無論何種場合,有風度的男士都應儘可能地幫助女士。就餐時,男士要爲女士拉椅子;與女士同行,男士要幫她拿手包以外的物品;下雨時,男士要主動撐傘;到衣帽間存放衣物,男士要幫女士脫下大衣。

  遵守時間的禮規

  世界上時間觀念最強的是日本人、德國人、斯堪的那維亞人和英國人,他們在正式交往中都嚴守時間。在與西方人交往時可遵循下列原則:

  (1)集會、約會按時到達。西方國家的會議和演出都是準時開始的,在活動開始前就坐才符合禮節。

  (2)參加宴會提前幾分鐘。西方人的宴會也是準時開始的。可在宴會開始前幾分鐘到達,提前太多會打亂主人的計劃,而遲到則顯得對其他客人很不禮貌。

  (3)沙龍、舞會可遲到幾分鐘。這是被西方人公認的“守時行爲”,因爲到了預定時間,一切工作已準備就緒,主人這時可以專門恭候客人了。

涉外禮儀知識 篇2

  接到請柬,能否出席,應及早回覆主人,以免劇場空缺,影響氣氛。如不能出席,已送來的戲票按主人意見處理。

  請柬如附有座位號碼,應對號入座。如無座位號,應到現場瞭解座位分配情況,然後入座,不要貿然坐到貴賓座上。

  演出進行中應保持肅靜,不要談話,不要大聲咳嗽或打哈欠,更不要打瞌睡。觀看節目,主人可略作介紹,主要讓客人自己欣賞。陪同翻譯聲音要輕,否則會引起周圍觀衆不滿。演出場所禁止吸菸,更不能嗑瓜子、喫零食。

  節目在演出進行中不要鼓掌,不要叫好,更不要吹口哨。節目終了,報以掌聲。切忌對節目表示不滿或失望。除有政治問題外,一般都鼓掌。

  觀看體育比賽,要發揚優良的體育道德,尊重客隊,不起鬨,不吹口哨,不鼓倒掌、喝倒彩。對客隊的領先,應熱烈鼓掌。

涉外禮儀知識 篇3

  在走訪外國人時,需要嚴格遵守的禮儀規範,主要涉及以下六條:

  1.有約在先

  拜訪外國人時,切勿未經約定便不邀而至。儘量避免前往其私人居所進行拜訪。在約定的具體時間通常應當避開節日、假日、用餐時間、過早或過晚的時間,及其他一切對對方不方便的時間。

  2.守時踐約

  這不只是爲了講究個人信用,提高辦事效率,而且也是對交往對象尊重友好的表現。萬一因故不能準時抵達,務必要及時通知對方,必要的話,還可將拜訪另行改期。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記住向對方鄭重其事地道歉。

  3.進行通報

  進行拜訪時,倘若抵達約定的地點後,未與拜訪對象直接見面,或是對方沒有派人員在此迎候,則在進入對方的辦公室或私人居所的正門之前,有必要先向對方進行一下通報。

  4.登門有禮

  切忌不拘小節,失禮失儀。當主人開門迎客時,務必主動向對方問好,互行見面禮節。倘若主人一方不止一人之時,則對對方的問候與行禮,必須在先後順序上合乎禮儀慣例。標準的做法有二:其一,是先尊後卑。其二,是由近而遠。在此之後,在主人的引導下,進入指定的房間,切勿擅自闖入,在就座之時,要與主人同時入座。倘若自己到達後,主人這處尚有其他客人在座,應當先問一下主人,自己的到來會不會影響對方。爲了不失禮儀,在拜訪外國友人之前,就隨身攜帶一些備用的物品。主要是紙巾、擦鞋器、襪子與爽口液等,簡稱爲“涉外拜訪四必備”。入室後的“四除去”是指帽子、墨鏡、手套和外套。

  5.舉止有方

  在拜訪外國友人時要注意自尊自愛,並且時刻以禮待人。與主人或其家人進行交談時,要慎擇話題。切勿信口開河,出言無忌。與異性交談時,要講究分寸。對於主人家裏遇到的其他客人要表示尊重,友好相待。不要在有意無意間冷落對方,置之不理。若遇到其他客人較多,既要以禮相待,一視同仁。切勿明顯地表現出厚此薄彼,而本末倒置地將主人拋在一旁。在主人家裏,不要隨意脫衣、脫鞋、脫襪,也不要大手大腳,動作囂張而放肆。未經主人允許,不要在主人家中四處亂闖,隨意亂翻、亂動、亂拿主人家中的物品。

  6.適可而止

  在拜訪他人時,一定要注意在對方的辦公室或私人居所裏停留的時間長度。從總體上講,應當具有良好的時間觀念。不要因爲自己停留的時間過長,從而打亂對方既定的其他日程。在一般情況下,禮節性的拜訪,尤其是初次登門拜訪,應控制在一刻鐘至半小時之內。最長的拜訪,通常也不宜超過兩個小時。有些重要的拜訪,往往需由賓主雙方提前議定拜訪的時間和長度。在這種情況下,務必要嚴守約定,絕不單方面延長拜訪時間。自己提出告辭時,雖主人表示挽留,仍須執意離去,但要向對方道謝,並請主人留步,不必遠送。在拜訪期間,若遇到其他重要的客人來訪,或主人一方表現出厭客之意,應當機立斷,知趣地告退。

涉外禮儀知識 篇4

  涉外禮儀基本原則

  涉外交往禮儀的基本原則有三點:

  第一:接受對方。

  所謂接受對方就是你跟別人打交道時,如果不是原則問題,不是什麼國格、人格、黨紀、國法大是大非的問題,一般性溝通,要有這樣一箇理念:客人永遠是正確的,客人沒有錯,不要尋釁滋事,找別人毛病。

  第二:重視對方。

  欣賞的重視,不是找人家毛病。要欣賞的重視不是找人家毛病。有人也重視他找人家毛病。那天一箇同志跟我講了,說金老師你挺精神,但你有個問題,你背比較駝。我說我沒辦法,我這出過車禍,我腰直不了。“那你牙比較黃。”把我氣壞了,我說“我又不咬你,關你甚事?”你不能讓人家不高興。我們這裏說的重視是欣賞,比如接過名片一定要看,爲什麼欣賞?爲什麼客人來了要“坐、請坐、請上坐”?欣賞,爲什麼要使用尊稱?欣賞。

  第三:讚美對方。

  有一位著名的行爲科學家,美國著名的學者喬治枚奧先生說過,“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發現別人的優點,實際上就等於肯定自我,那說明你寬容,說明你謙虛,說明你好學”,他強調這個。所以我們在涉外交往中,你在適當的情況下,要善於發現別人的所長。

  涉外禮儀規範

  由於外商的很多習慣與國人不同,所以在拜訪外商之前,必須熟練掌握以下幾條禮儀規範:

  1、有約在先

  拜訪外商時,切勿未經約定便不邀而至。拜訪的時間一般在上午十時或下午四時左右。儘量避免前往其私人居所進行拜訪。在約定的具體時間通常應當避開節日、假日、用餐時間、過早或過晚的時間,及其他一切對對方不方便的時間。若因事急或未有約定又必須前往,儘量避免在深夜打攪對方,萬不得已在休息時間約告對方,見面首先應立即致歉意,再說明打擾的原因。

  2、守時踐約

  應邀到外商家中拜訪、作客,應按主人提議的時間準時抵達,過早過晚均不禮貌。這不只是爲了講究個人信用,提高辦事效率,而且也是對交往對象尊重友好的表現。萬一因故不能準時抵達,務必要及時通知對方,必要的話,還可將拜訪另行改期。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記住向對方鄭重其事地道歉。

  3、進行通報

  進行拜訪時,倘若抵達約定的地點後,未與拜訪對象直接見面,或是對方沒有派人員在此迎候,則在進入對方的辦公室或私人居所的正門之前,有必要先向對方進行一下通報,經主人允許後方可進入。若無人迎候,可敲門或按鈴(但敲門聲音要輕,按鈴時間不宜過長)。無人或未經允許,不得擅自進入。

  4、登門有禮

  切忌不拘小節,失禮失儀。當主人開門迎客時,務必主動向對方問好,互行見面禮節。倘若主人一方不止一人之時,則對對方的問候與行禮,必須在先後順序上合乎禮儀慣例。標準的做法有二:其一,是先尊後卑。其二,是由近而遠。在此之後,在主人的引導下,進入指定的房間,切勿擅自闖入,在就座之時,要與主人同時入座。倘若自己到達後,主人這處尚有其他客人在座,應當先問一下主人,自己的到來會不會影響對方。爲了不失禮儀,在拜訪外國友人之前,就隨身攜帶一些備用的物品。主要是紙巾、擦鞋器、襪子與爽口液等,簡稱爲“涉外拜訪四必備”。入室後的“四除去”是指帽子、墨鏡、手套和外套。

  5、舉止有方

  即使所談事情需要時間很短,也不要站在門口談話;若主人未邀請入室,可退至門外,進行室外交談。室內談話若時間較短,不必坐下,事畢不宜逗留,若談話時間較長,可在主人邀請後入座。

  在拜訪外國友人時要注意自尊自愛,並且時刻以禮待人。與主人或其家人進行交談時,要慎擇話題。切勿信口開河,出言無忌。與異性交談時,要講究分寸。對於主人家裏遇到的其他客人要表示尊重,友好相待。不要在有意無意間冷落對方,置之不理。

  若遇到其他客人較多,既要以禮相待,一視同仁。切勿明顯地表現出厚此薄彼,而本末倒置地將主人拋在一旁。在主人家裏,不要隨意脫衣、脫鞋、脫襪,也不要大手大腳,動作囂張而放肆。

  對主人準備的小喫,不要拒絕,應品嚐一下;準備的飲料,儘可能喝掉。無主人的邀請或未經主人的允許,不得隨意參觀主人的住房和庭院,在主人的帶領下參觀其住宅,即是最熟悉的朋友也不要去觸動除書籍、花草以外的室內擺設或個人用品。

  對主人家的人都應問候(尤其是夫人或丈夫和孩子),主人家的貓狗不應表示害怕或討厭,更不要去踢它或打它。

  6、適可而止

  在拜訪他人時,一定要注意在對方的辦公室或私人居所裏停留的時間長度。從總體上講,應當具有良好的時間觀念。不要因爲自己停留的時間過長,從而打亂對方既定的其他日程。事先未有約定的,談話時間不宜過長。

  在一般情況下,禮節性的拜訪,尤其是初次登門拜訪,應控制在一刻鐘至半小時之內。最長的拜訪,通常也不宜超過兩個小時。有些重要的拜訪,往往需由賓主雙方提前議定拜訪的時間和長度。在這種情況下,務必要嚴守約定,絕不單方面延長拜訪時間。

  自己提出告辭時,雖主人表示挽留,仍須執意離去,但要向對方道謝,並請主人留步,不必遠送。在拜訪期間,若遇到其他重要的客人來訪,或主人一方表現出厭客之意,應當機立斷,知趣地告退。離開時,應有禮貌地向主人表示感謝。

  涉外着裝禮儀

  在涉外交往中,一箇男人一箇女人的着裝禮儀,有一種規範性的說法,兩句話:“女人看頭,男人看腰”。

  女人看頭是看什麼呢?

  看髮型,比如染不染色,長度如何等等。像我們服務行業,政府機關一般公務員是不染彩色發的,除非把花白的’頭髮染黑。另外頭髮不宜過長,作爲女性,一般工作崗位上不長於肩部。有同志講了,長於肩部如何?長於肩部要做技術性處理,盤起來、挽起來、梳起來,不能隨意披散開來。道理很簡單,年輕姑孃的一頭飄逸的長髮是很有一些魅力的,你這兒一甩,沒準附近的每一個人就暈了。

  “男人看腰”,看什麼呢?

  不是看我們腰粗不粗,也不是看腰帶是什麼品牌,而是看這樣一箇細節,腰上掛不掛東西。我們說句涉外交往中的行話,一箇有社會地位的人,一箇有層次的人,在大庭廣衆之前腰上是不掛任何東西的。你見過普京總統腰上掛手機嗎?你見過安南腰上有一串鑰匙嗎?

  涉外西裝禮儀

  在涉外交住中,穿西裝要注意兩個比較典型的禮儀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不能穿白襪子。

  在比較重要的場合穿西裝的話,最佳的要求是襪子跟皮鞋一箇顏色,至少是深色,絕對不是白色,除非是白皮鞋,否則將產生巨大的反差。在很多國家深色西裝是正裝,黑色皮鞋是基本要求,中間夾雙白襪子他們稱爲“驢蹄子”,反差太大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袖子上的商標要拆掉。

涉外禮儀知識 篇5

  1、選節目

  選定節目要從兩方面考慮:一從活動的目的與可能出發,二要適當從客人的興趣考慮。主要應安排客人觀看具有本國民族特色的節目。對節目的內容應事先瞭解,以免因政治內容或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問題引起不愉快。組織專場晚會,如是歌舞節目,儘可能安排一些外賓所在國家的節目,以體現對外賓的友好。

  2、發邀請

  發邀請與宴請大致相同。商定邀請人數時,要考慮場地的容量,一定要給客人準備足夠的座位。

  3、排座位

  觀看演出應按客人的身份事先安排座位。觀看文藝節目,貴賓席一般是第七、八排座位(外國大劇院以包廂爲最好)。看電影則是15排前後(寬銀幕影片再靠後一些)。專場演出通常把貴賓席留給主人和主要客人,其他客人可排座位,也可自由入座。如對號入座,可將座位號與請柬一道發出。

  4、專場演出的`入席與退席

  專場演出,可安排普通觀衆先入座。主賓席客人在開幕前由主人陪同入場。他們入場時,其他觀衆應起立鼓掌歡迎。演出進行中,觀衆不得退場,演出結束,全場起立向演員熱烈鼓掌表示感謝,一般觀衆待貴賓退場後再離去。

  5、攝影

  許多國家禁止在演出期間攝影,這既是爲了保證演出效果,也是維護劇團專利。外國文藝團體演出,拍攝電影、電視、照相、錄音,尤其是現場轉播,事先必須徵得劇團同意。音樂演奏會,演出過程中,不要因拍照而隨意加燈光。我國招待外賓舉行的專場文藝演出,可以拍攝新聞照片和電視。

  6、說明書

  如是專場演出,應備有說明書,用中、外文印成,並提前將劇情介紹或說明書提供客人。

  7、獻花

  許多國家習慣在演出結束時向演員獻花。我國在專場或首場演出結束時,也往往獻花籃或花束,主賓在主人陪同下登臺向演員致謝。這種安排,主人一般不提示客人獻花,更不一定要讓客人登臺與演員握手。但我國代表團出國訪問,則應事前瞭解情況,如當地有獻花習慣,應主動表示獻花。也有客人獻花而不登臺,但不獻花而登臺則較罕見。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