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待客喫飯習俗六例

  用大喫大喝表示感謝,這是阿富汗一些地區的習俗。這裏招持客人十分誠懇,     如果你喫得差不多了,對主人說“夠了,我不想再吃了。”主人會不理睬你,你必須繼續喫下去,喫得越多,對方越高興,那纔是禮貌。如果隨便喫幾口就停嘴,     對方會不高興。到這些地方去做客,需事先帶點助消化藥。    喫多喫少,隨你便,這是文萊人的待客習俗。在文萊,家裏來了客人,不管認識不認識,只要向自己問好,主人就會笑臉相迎,熱情接待,把家中喫的東西都拿出來供客人享用。但是主人從不勸食,對方喫不喫、喫多喫少、好喫不好喫,從不過問。主人認爲這樣問客人是不禮貌的。    “我喫飯,你付錢。”在印度的一些地區,如果同商業談判對象和朋友共進晚餐館,他們會自自然然地說“你的資本比我的多,所以這筆餐費應該由你付。”不熟悉情況或初來乍到的客人,常常會被這種場面鬧得啼笑皆非。錢多的人或是受歡迎的人應該付錢—他們認爲這是對你的尊重,與摳門或挨宰不能相提並論。    喫定量,多喫自費。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瑞士人精打細算,節約成風。在這個國家承辦的世界性高層活動,一日三餐固定供應每人一份份餐,或是把這份餐費發給個人,讓你自己找地方去喫。除此之外,每人免費供應一茶。     誰要是多喫多喝,得自己另外付錢,國內外客人一視同仁,概不例外。 先訂“協議”後喫飯。    與澳大利亞人共進午餐要特別注意記住哪一頓飯該由誰付錢,如果你付錢過於積極或忘記付錢都是不禮貌的,在一般情況下,你提議喝酒,通常由你付錢,不可各自付錢,除非事先說好。     喫多少要多少,嚴格“三光”。    德國人視浪費爲“罪惡”,討厭凡事浪費的人,     所以一般人都沒有奢侈的習慣。與德國人相處,務必遵守這個習慣,才能跟他們打成一片。如與他們共進餐館,不能多要根本吃不了的東西,自已要的飯菜必須喫光,     也要用麪包蘸着喫下去或喝光,用舌頭舔光盤子的場面也司空見慣。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