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進餐禮儀有哪些(精選9篇)
西餐進餐禮儀有哪些 篇1
西餐的進餐禮儀與中餐有所不同,具體如下:
1.座次安排
西餐一般使用方桌,主人在客人出席宴會之前就已安排好席次。
席次的安排有以下幾種:
(1)英式坐法(最常用):男女主人分坐在長方桌的兩端,男女主賓分別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手邊,其他客人應男女相隔。在西方人眼裏,宴會是結交朋友的最好方法之一,所以應當避免讓熟人坐在一起。入座時,男士應幫女士入座,即輕輕拉開右手邊的椅子,在女士坐下的一瞬間再將椅子輕輕推回。
(2)法式坐法:男女主人坐在餐桌的正中,其他人員坐餐桌兩端。
(3)口形餐桌:“口”字形餐桌適用於客人衆多的宴會,此時,男女主人坐在餐桌的正中,其他方面同英式坐法。
2.餐巾使用
當主人把餐巾拿起來後,客人纔可以把面前的餐巾打開,平放在大腿上,如果餐巾過大,可將其對摺,折口朝外放置。餐巾可用於在交談前擦去嘴上的油漬。女士在喫飯之前可先用餐巾輕拭嘴脣,以免將口紅沾在餐具上。但注意不應用餐巾擦臉、擦手等。如果在用餐中要暫時離席,應當把餐巾放在椅子上,表示未喫完;宴會結束時,應把餐巾大致對摺後放在餐桌上。
3.餐具使用
西餐最常用的餐具就是刀和叉。正確使用方法是:
英式用法是保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一塊喫一塊;美式用法是將食物全部切好後,將刀放在碟子上,將左手的叉換到右手再叉東西喫,無論使用哪種方法都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切食物時,要把食物叉穩,不要讓食物飛出去。
(2)切食物時,應把雙肘緊貼身體,並切忌發出聲音。
(3)切好後,一次只應叉一塊,並將其全部送入嘴中。
(4)如果暫時不用刀叉,應將刀叉擺成八字形,刀刃向裏,叉齒朝下。如果在用完餐後,應將刀叉並列擺在餐盤的一角,刀刃向裏,叉齒朝上。注意不要把刀叉擺成十字形。
4.西餐的菜序
西餐的萊序爲:麪包和黃油、湯、魚、肉、沙拉、甜品、咖啡或茶,喫不同的菜要使用不同的餐具,所以餐桌上擺放多副叉刀,分別放在餐盤的左右兩邊。
餐盤的最右邊放着喝湯用的勺子,勺子的左邊是喫魚用的刀(對應着餐盤左邊的第一個叉子),魚刀的左邊是肉刀(對應着餐盤左邊的第二個叉子),餐盤正前方擺放着甜品叉和勺子,餐盤的左斜前方放着麪包碟和麪包刀。使用原則是由外向內地使用。
具體西餐每道菜的食用方法爲:
(1)麪包
將麪包盤內的麪包用手撕成小塊,抹上黃油,整塊放入口中。
(2)湯
身子坐直頭微低,右手持湯勺,由內向外地舀湯喝。若湯所剩無幾,可用左手微托起湯盤,使其外傾,再用湯勺舀。喝湯時切忌發出聲音。
(3)魚
首先將魚頭切下,然後用魚刀沿着魚背割下魚肉,將剩下的魚骨放入專門乘放魚骨的碟子裏,再把魚肉切成小塊食用;若是去掉魚骨的魚塊,可以直接用刀切成小塊食用。如果魚肉太腥,可擠上檸檬汁後再喫。
(4)肉
西餐的肉菜往往是牛排。喫牛排時,應從左往右食用。若喫帶骨頭的肉,可以用手拿起來啃。
(5)沙拉
沙拉一般直接用喫肉的餐叉食用,只有遇到一口喫不下的食物才用刀切後食用。
(6)甜品
西餐的甜食一般有餅乾、蛋糕、三明治、奶酪、布丁、通心粉、冰淇淋等。喫餅乾和蛋糕或三明治時,應用右手持之,一口一口咬着喫;喫奶酪時,應用刀切成小片後,用手拿着喫;喫布丁或冰淇淋時,應用叉或勺舀着喫;喫通心粉時,一般用右手持叉,在左手所持湯勺的幫助下,把通心粉纏繞在餐叉上送入口中。
(7)咖啡或紅茶
用完餐後,侍者往往會送上一杯咖啡或紅茶,客人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牛奶和糖,再用小勺輕輕攪拌,攪拌之後,把小勺放在杯碟上。再用右手握杯把飲用。
5.配酒
在西餐中,酒是主角,菜是配角,菜要配合酒來選擇。西餐宴會中的酒水一共分爲以下三種:
(1)餐前酒。通常是具有強烈辣味的酒,如雞尾酒、香檳酒、蘇格蘭威士忌、雪利酒等。
(2)佐餐酒。指在正式用餐時飲用的酒,一般爲葡萄酒。西餐在配酒方面的原則是“白酒配白肉,紅酒配紅肉”,即喫白肉(海鮮、雞肉等)用白葡萄酒搭配,喫紅肉,用紅葡萄酒搭配。但如果魚的味道過濃時,就應該用紅酒搭配。
(3)餐後酒。通常選用白蘭地或香檳酒等。
禮儀精髓:
喫西餐時,主張所謂的“一口”主義,每一口不能喫太多,更不能嘴裏一部分,嘴外一部分,要閉嘴咀嚼,不能邊喫邊說話。喫西餐時,每一道菜都要食用一點,如果有不喜歡喫的,也要少取一點,或者稍稍表示謝意。如果某種食物與你距離較遠,可請別人幫你傳遞,切不可站起來伸胳膊去取。
西餐進餐禮儀有哪些 篇2
在國外宴會上,核心是爲了談話,除了不要過量用酒外,還應把握良好的儀態,即進餐操作禮儀。
持刀
用刀時,應將刀柄的頂端置於手掌之中,以拇指抵住刀柄的一側,食指按在刀柄背上--但食指決不可觸及刀背,其餘三指則順勢彎屈,握住刀柄。
持叉
叉如果不是與刀並用,則叉齒應該向上。持叉應該儘可能持住叉柄的末端,而不能抓在叉柄的下部,叉柄倚在中指上,中指則以外側的無名指和小指爲支撐。
用左手的人可按自己的習慣持叉。因爲這種餐具登上餐桌爲時較晚,所以留給它的地位就只有在餐盤的左側了。這樣,慣用左手的人正好可以持叉進食,而慣使右手的人則必須尷尬地將叉換到右手去。因此,在叉與刀(或甜食匙)並用時,這一習慣就不得當了,它會造成過多的放下和換手的動作。
叉可以單獨用於叉餐或取食任何無需用刀或甜食匙的食品,可以用於取食某些頭道菜和餡餅,也可以用於取食那種無需切割的主菜。
刀叉並用
在這種情況下,持刀姿勢如前所述,持叉姿勢與持刀相似,叉齒應該向下。通常,刀叉並用是在取食主菜的時候,但若無需用刀切割,則用叉即可(如上所述)。這兩種方法都是正確的。
對於其它那些需要切割的食品,如甜瓜和開胃菜,則需刀叉並用。
刀除了可用於切割食品(切下的每一片都應該喫掉),還可用來幫助將食品撥到叉上。有些食品,如米飯和豌豆,或可將叉背向上取食,或可將叉翻過來當匙使用,以刀把食品撥到叉上去。這樣做時,必須用刀將食品撥到叉的內側,而不是外側,因爲那樣做可能會使自己的肘部碰到鄰座。
持匙
持匙用右手,持法同叉。但要記住,手指務必持在匙柄上端,而不是匙柄下部。
叉匙並用
很多種布丁都要叉匙並用取食。叉的持法和刀叉並用時相同,叉齒向下。或叉或匙,一件用以託盛食品,另一件則用以幫助盛取。
切割
切割或可在廚房進行,或可在餐廳進行。無論在何處進行切割,都需要有相當高的技藝。若要當衆切割肉類或禽類食品,非經過相當的家庭練習不可。切割操作必須有一把非常鋒利的切肉刀,一把帶有保險裝置的肉叉,以及足夠寬敞的操作空間。
飲酒須知
在宴會上,如果每一道食品都配有一種不同的酒,則已經斟入杯中的酒最好要在下一道食品及與之相配的酒上達之前喝完。必須注意,一旦開始用下一道食品,就不能再用前一道剩酒了。
在宴會上,任何時候都可以謝絕斟酒,謝絕時只需說一聲“不,謝謝”即可,或可用一手輕捂酒杯,以示強調。喝酒應該慢慢啜飲,啜飲一口,即應將酒杯放回原處。
中止用餐
如果暫停用餐,刀叉(或叉匙)應互成夾角置於盤上’如果已經用畢,則刀叉(或叉匙)應並排置於盤上,注意叉齒應向上。
西餐進餐禮儀有哪些 篇3
喫西餐在很大程度上講是在喫情調:大理石的壁爐、熠熠閃光的水晶燈、銀色的燭臺、繽紛的美酒,再加上人們優雅迷人的舉止,這本身就是一幅動人的油畫。爲了在初嘗西餐時舉止更加嫺熟,費些力氣熟悉一下這些進餐禮儀,還是值得的。
1、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爲佳。餐檯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摺輕輕放在膝上。
2、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用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後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喫。每喫完一道菜,將刀叉併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着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
4、喝湯時不要啜,喫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喫,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裏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淨即可。喫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5、喫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麪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麪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麪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6、麪包應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整塊麪包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麪包掰成小塊再抹。
7、喫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爲貴。喫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喫。喫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喫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喫下層,喫肉時,要切一塊喫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8、不可在餐桌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生此種情況,應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着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
9、就餐時不可狼吞虎嚥。不願喫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主人勸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禮,相反主人也許會引以爲榮。
10、進餐時,不要解紐扣或當衆脫衣。如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將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將外衣或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餐檯上。
西餐進餐禮儀有哪些 篇4
持刀
用刀時,應將刀柄的頂端置於手掌之中,以拇指抵住刀柄的一側,食指按在刀柄背上——但食指決不可觸及刀背,其餘三指則順勢彎屈,握住刀柄。
持叉
叉如果不是與刀並用,則叉齒應該向上;持叉應該儘可能持住叉柄的末端,而不能抓在叉柄的下部,叉柄倚在中指上,中指則以外側的無名指和小指爲支撐。
用左手的人可按自己的習慣持叉。因爲這種餐具登上餐桌爲時較晚,所以留給它的地位就只有在餐盤的左側了。這樣,慣用左手的人正好可以持叉進食,而慣使右手的人則必須尷尬地將叉換到右手去;因此,在叉與刀(或甜食匙)並用時,這一習慣就不得當了,它會造成過多的放下和換手的動作。
叉可以單獨用於叉餐或取食任何無需用刀或甜食匙的食品,可以用於取食某些頭道菜和餡餅,也可以用於取食那種無需切割的主菜。
刀叉並用
在這種情況下,持刀姿勢如前所述,持叉姿勢與持刀相似,叉齒應該向下;通常,刀叉並用是在取食主菜的時候,但若無需用刀切割,則用叉即可(如上所述)。這兩種方法都是正確的。
對於其它那些需要切割的食品,如甜瓜和開胃菜,則需刀叉並用。
刀除了可用於切割食品(切下的每一片都應該喫掉),還可用來幫助將食品撥到叉上。有些食品,如米飯和豌豆,或可將叉背向上取食,或可將叉翻過來當匙使用,以刀把食品撥到叉上去,這樣做時,必須用刀將食品撥到叉的內側,而不是外側,因爲那樣做可能會使自己的肘部碰到鄰座。
持匙
持匙用右手,持法同叉。但要記住,手指務必持在匙柄上端,而不是匙柄下部。
叉匙並用
很多種布丁都要叉匙並用取食。叉的持法和刀叉並用時相同,叉齒向下。或叉或匙,一件用以託盛食品,另一件則用以幫助盛取。
切割
切割或可在廚房進行,或可在餐廳進行。無論在何處進行切割,都需要有相當高的技藝。若要當衆切割肉類或禽類食品,非經過相當的家庭練習不可。切割操作必須有一把非常鋒利的切肉刀,一把帶有保險裝置的肉叉,以及足夠寬敞的操作空間。
飲酒須知
在宴會上,如果每一道食品都配有一種不同的酒,則已經斟入杯中的酒最好要在下一道食品及與之相配的酒上達之前喝完,必須注意,一旦開始用下一道食品,就不能再用前一道剩酒了。
在宴會上,任何時候都可以謝絕斟酒,謝絕時只需說一聲“不,謝謝”即可。或可用一手輕捂酒杯,以示強調。喝酒應該慢慢啜飲,啜飲一口,即應將酒杯放回原處。
中止用餐
如果暫停用餐,刀叉(或叉匙)應互成夾角置於盤上’如果已經用畢,則刀叉(或叉匙)應並排置於盤上,注意叉齒應向上。
西餐進餐禮儀有哪些 篇5
大家現在好多人都非常熱衷於喫西餐,基本上大家去西餐廳都是爲了情調與氣氛,還有西餐廳獨特的裝潢都吸引着大多數人。不過關於西餐的各種喫法包括禮儀想必大家都不是非常瞭解。那麼西餐的喫法和進餐禮儀有哪些?今天就爲大家介紹一下。
喫西餐在很大程度上講是在喫情調:大理石的壁爐、熠熠閃光的水晶燈、銀色的燭臺、繽紛的美酒,再加上人們優雅迷人的舉止,這本身就是一幅動人的油畫。爲了在初嘗西餐時舉止更加嫺熟,費些力氣熟悉一下這些進餐禮儀,還是值得的。
1、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爲佳。餐檯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摺輕輕放在膝上。
2、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用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後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喫。每喫完一道菜,將刀叉併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着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
4、喝湯時不要啜,喫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喫,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裏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淨即可。喫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5、喫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麪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麪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麪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6、麪包應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整塊麪包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麪包掰成小塊再抹。
7、喫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爲貴。喫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喫。喫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喫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喫下層,喫肉時,要切一塊喫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8、不可在餐桌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生此種情況,應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着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
9、就餐時不可狼吞虎嚥。不願喫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主人勸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禮,相反主人也許會引以爲榮。
10、進餐時,不要解紐扣或當衆脫衣。如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將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將外衣或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餐檯上。
西餐進餐禮儀有哪些 篇6
學會讚美主人
要讓讚美成爲一種習慣,但是不要讓人認爲您是在諂媚,您要學會真誠地讚美主人和主人所提供的美食。
溫馨提示:不要等到主人問及食物是否美味可口時纔開始讚美,而應該在主人詢問之前!
適量飲酒
喝酒一定要量力而行,在用餐之中主人除了提供餐酒之外,可能還會提供甜酒、香檳或是餐後酒(利口酒)等,所以每一種酒的飲用量要適當,否則到最後可能會是酩酊大醉,鬧出笑話。
溫馨提示:如果您不希望其他人爲您添酒,您要基本保證杯中的酒原封不動。
供應份量
對於每一道菜,作爲客人一般都是隻裝取其中的一小份;當您用完之後,主人詢問您是否需要多裝一份時,您的接受會是對主人最真誠的讚美,您同時可以說:“這菜太美味了,謝謝,我想再仔細品嚐一點!”如果您禮貌地回絕,您也可以說:“謝謝,我想留點空間,嚐嚐接下來的甜點。”當然主人也會問及您對菜餚的感受,合不合口味,喜不喜歡等等。
對於餐桌上的葡萄酒,請記住兩大原則。第一是千萬不要擅自爲自己添酒,如果您想多要點葡萄酒,您需要等別人主動給您倒酒,同樣的您需要詢問您的鄰座是否需要更多的葡萄酒,只有當其他人主動要求爲您添酒時,您纔可以接受,併爲自己添酒;第二是千萬不要將酒杯添滿,所倒的酒量一般不超過酒杯容量的二分之一。
沙拉喫法
沙拉一般都是在主菜之前提供,但是法國人通常都是在主菜之後、奶酪之前提供。注意在喫生菜和其他綠葉蔬菜時,千萬不要將葉子切碎,而應該用刀叉將葉子摺疊成小方塊,然後用叉子叉住,送到嘴裏。
奶酪喫法
通常在最後,主人會提供一盤奶酪。一般奶酪都是同麪包一起食用,而不是同薄脆餅乾。奶酪的切割是非常講究的,長方體的奶酪要從短邊開始切起,正方體的奶酪可以先切成兩個長方體或立體三角形,立體三角形的奶酪要從長邊開始切割,圓形的奶酪一般都是切成楔形。
溫馨提示:如果您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切奶酪,可以仔細觀察主人或是其他的客人是怎麼切割的。
西餐進餐禮儀有哪些 篇7
從總體上來講,喫西餐的禮節比中餐規定更爲嚴格。
西餐中都要用到餐巾。餐巾分爲午餐巾和晚餐巾。午餐巾可以完全打開鋪在膝上,晚餐巾只打開到對摺爲止。餐巾打開後應平鋪在大腿上,不能圍在脖子上或折在腰間。已經啓用了的餐巾應該一直放在大腿上,要等散席時纔拿回到桌子上。用餐中途需離席時,稍微折一下放在椅上。
1. 西式餐具的選用
喫西餐最麻煩的是如何正確選用餐具。餐具的`選用可遵循下列原則:
(1) 依上菜順序從外向裏選用餐具,通常叉置於餐盤左側,刀和匙置於右側。
(2) 最大的匙是喝湯用的,最大的刀叉是食肉用的。
(3) 刀叉的用法。
餐具的選用要依據上菜順序來確定。而西餐的上菜順序同中餐完全不同。首先是開胃菜或開胃酒,然後是湯、布丁、主菜、沙拉、辭品、咖啡或紅茶。通常先選擇主菜(肉類),然後再配以其他食品。
2. 喫西餐的禮儀要求
(1) 用餐就座身體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爲準。
將餐巾放在膝上,不要隨意擺弄已擺好的餐具。
(2) 文明進餐。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講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避免食物噴出或掉出。
(3) 喝湯時不要囁,喫東西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脣或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等稍涼後再喫,不要用嘴吹。
(4) 喫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麪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麪條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當地郵局可訂閱時,要用叉子先將麪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5) 麪包一般要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塊麪包去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麪包掰成小塊再抹。
(6) 喫雞時,應先用刀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喫。喫魚時不
要將魚翻身,要喫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喫下層。喫肉時,要切一塊喫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7) 不可在餐桌邊化妝或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在餐檯取食時不要站立取食,坐着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
(8) 就餐時不可高聲談笑,更不可狠吞虎咽。對自己不願喫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
(9) 可在進餐途中退席。如有重要的事情須要離開一下,應向左右的客人小聲打招呼。飲酒乾杯時,即使不喝,也應將杯口順脣上碰一碰,以示敬意。當別人爲你斟酒時,如不需要,可簡單地說一聲“謝謝”,同時以手稍蓋酒杯,表示謝絕。
(10) 在在進餐過程中,不可吸菸,直到上咖啡表示用餐結束進方可吸菸,如左右有女客人,應有禮貌地問一聲“您不介意吧”。
(11) 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兒,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喝。
(12) 喫水果時,不要拿着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4或6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着喫。
(13) 暫時離開時,刀、叉應交叉擺放或擺成“八”字,以示尚未喫完。若將刀、叉併攏放在盤子上,刀右叉左,叉面向上,就表示不想吃了。
西餐進餐禮儀有哪些 篇8
1.座次安排
西餐一般使用方桌,主人在客人出席宴會之前就已安排好席次。
席次的安排有以下幾種:
(1)英式坐法(最常用):男女主人分坐在長方桌的兩端,男女主賓分別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手邊,其他客人應男女相隔。在西方人眼裏,宴會是結交朋友的最好方法之一,所以應當避免讓熟人坐在一起。入座時,男士應幫女士入座,即輕輕拉開右手邊的椅子,在女士坐下的一瞬間再將椅子輕輕推回。
(2)法式坐法:男女主人坐在餐桌的正中,其他人員坐餐桌兩端。
(3)口形餐桌:“口”字形餐桌適用於客人衆多的宴會,此時,男女主人坐在餐桌的正中,其他方面同英式坐法。
2.餐巾使用
當主人把餐巾拿起來後,客人纔可以把面前的餐巾打開,平放在大腿上,如果餐巾過大,可將其對摺,折口朝外放置。餐巾可用於在交談前擦去嘴上的油漬。女士在喫飯之前可先用餐巾輕拭嘴脣,以免將口紅沾在餐具上。但注意不應用餐巾擦臉、擦手等。如果在用餐中要暫時離席,應當把餐巾放在椅子上,表示未喫完;宴會結束時,應把餐巾大致對摺後放在餐桌上。
3.餐具使用
西餐最常用的餐具就是刀和叉。正確使用方法是:
英式用法是保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一塊喫一塊;美式用法是將食物全部切好後,將刀放在碟子上,將左手的叉換到右手再叉東西喫,無論使用哪種方法都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切食物時,要把食物叉穩,不要讓食物飛出去。
(2)切食物時,應把雙肘緊貼身體,並切忌發出聲音。
(3)切好後,一次只應叉一塊,並將其全部送入嘴中。
(4)如果暫時不用刀叉,應將刀叉擺成八字形,刀刃向裏,叉齒朝下。如果在用完餐後,應將刀叉並列擺在餐盤的一角,刀刃向裏,叉齒朝上。注意不要把刀叉擺成十字形。
4.西餐的菜序
西餐的萊序爲:麪包和黃油、湯、魚、肉、沙拉、甜品、咖啡或茶,喫不同的菜要使用不同的餐具,所以餐桌上擺放多副叉刀,分別放在餐盤的左右兩邊。
餐盤的最右邊放着喝湯用的勺子,勺子的左邊是喫魚用的刀(對應着餐盤左邊的第一個叉子),魚刀的左邊是肉刀(對應着餐盤左邊的第二個叉子),餐盤正前方擺放着甜品叉和勺子,餐盤的左斜前方放着麪包碟和麪包刀。使用原則是由外向內地使用。
具體西餐每道菜的食用方法爲:
(1)麪包
將麪包盤內的麪包用手撕成小塊,抹上黃油,整塊放入口中。
(2)湯
身子坐直頭微低,右手持湯勺,由內向外地舀湯喝。若湯所剩無幾,可用左手微托起湯盤,使其外傾,再用湯勺舀。喝湯時切忌發出聲音。
(3)魚
首先將魚頭切下,然後用魚刀沿着魚背割下魚肉,將剩下的魚骨放入專門乘放魚骨的碟子裏,再把魚肉切成小塊食用;若是去掉魚骨的魚塊,可以直接用刀切成小塊食用。如果魚肉太腥,可擠上檸檬汁後再喫。
(4)肉
西餐的肉菜往往是牛排。喫牛排時,應從左往右食用。若喫帶骨頭的肉,可以用手拿起來啃。
(5)沙拉
沙拉一般直接用喫肉的餐叉食用,只有遇到一口喫不下的食物才用刀切後食用。
(6)甜品
西餐的甜食一般有餅乾、蛋糕、三明治、奶酪、布丁、通心粉、冰淇淋等。喫餅乾和蛋糕或三明治時,應用右手持之,一口一口咬着喫;喫奶酪時,應用刀切成小片後,用手拿着喫;喫布丁或冰淇淋時,應用叉或勺舀着喫;喫通心粉時,一般用右手持叉,在左手所持湯勺的幫助下,把通心粉纏繞在餐叉上送入口中。
(7)咖啡或紅茶
用完餐後,侍者往往會送上一杯咖啡或紅茶,客人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牛奶和糖,再用小勺輕輕攪拌,攪拌之後,把小勺放在杯碟上。再用右手握杯把飲用。
5.配酒
在西餐中,酒是主角,菜是配角,菜要配合酒來選擇。西餐宴會中的酒水一共分爲以下三種:
(1)餐前酒。通常是具有強烈辣味的酒,如雞尾酒、香檳酒、蘇格蘭威士忌、雪利酒等。
(2)佐餐酒。指在正式用餐時飲用的酒,一般爲葡萄酒。西餐在配酒方面的原則是“白酒配白肉,紅酒配紅肉”,即喫白肉(海鮮、雞肉等)用白葡萄酒搭配,喫紅肉,用紅葡萄酒搭配。但如果魚的味道過濃時,就應該用紅酒搭配。
(3)餐後酒。通常選用白蘭地或香檳酒等。
禮儀精髓:
喫西餐時,主張所謂的“一口”主義,每一口不能喫太多,更不能嘴裏一部分,嘴外一部分,要閉嘴咀嚼,不能邊喫邊說話。喫西餐時,每一道菜都要食用一點,如果有不喜歡喫的,也要少取一點,或者稍稍表示謝意。如果某種食物與你距離較遠,可請別人幫你傳遞,切不可站起來伸胳膊去取。
西餐進餐禮儀有哪些 篇9
(1)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方便使用餐具爲佳。餐檯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輕輕放在腿上。
(2)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的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後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每喫完一道菜,將刀叉併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着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更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
(4)喝湯時不要啜,喫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脣或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喫,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裏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淨即可。喫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5)喫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麪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麪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麪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6)麪包一般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塊麪包去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麪包掰成小塊再抹。
(7)喫雞時,歐美人多以喫雞胸脯肉爲貴。喫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喫。喫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喫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喫下層。喫肉時,要切一塊喫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8)不可在餐桌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生此種情況,應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着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
(9)就餐時不可狼吞虎嚥。對自己不願喫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有時主人勸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禮,相反主人也許會引以爲榮。
(10)不可在進餐時中途退席。如有事確需離開應向左右的客人小聲打招呼。飲酒乾杯時,即使不喝,也應該將杯口在脣上碰一碰,以示敬意。當別人爲你斟酒時,如不要,可簡單地說一聲"不,謝謝!"或以手稍蓋酒杯,表示謝絕。
(11)在進餐尚未全部結束時,不可抽菸,直到上咖啡表示用餐結束時方可。如在左右有女客人,應有禮貌地詢問一聲"您不介意吧?"
(12)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喝。喫水果時,不要拿着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或五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着喫。
(13)進餐過程中,不要解開紐扣或當衆脫衣。如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將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將外衣或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餐檯上。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