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餐具禮儀常識(精選7篇)
西餐餐具禮儀常識 篇1
1、西餐的餐具
廣義來說的西餐餐具包括刀、叉、匙、盤、杯、餐巾等。其中盤又有菜盤、布丁盤、奶盤、白脫盤等;酒杯更是講究,正式宴會幾乎每上一種酒,都要換上專用的玻璃酒杯。
狹義的餐具則專指刀、叉、匙三大件。刀分爲食用刀、魚刀、肉刀(刀口有鋸齒,用以切牛排、豬排等)、黃油刀和水果刀。叉分爲食用叉、魚叉、肉叉和蝦叉。匙則有湯匙、甜食匙、茶匙。公用刀、叉、匙的規格明顯大於餐用刀叉。
2、餐具排法
喫西餐的餐用到的有刀、叉、匙、盤、碟、杯等,一般講究喫不同的菜要用不同的刀叉,飲不同的酒也要有不同的酒杯。其擺法爲:正面放着主菜盤,左手放叉,右手放刀,主菜盤上方放着匙,右上方放着酒杯。餐巾放在主菜碟上或插在水杯裏,也有放在餐盤的左邊的。麪包、奶油盤放在左上方。
3、餐具的使用方法
(1)刀。
在宴席上最正確的拿刀姿勢是:右手拿刀,手握住刀柄,拇指按着柄側,食指則壓在柄背上。不要把食指伸到刀背上,除了用大力才能切斷的菜餚,或刀太鈍之外,食指都不能伸到刀背上。另外,不要伸直小指拿刀,有的女性以爲這種姿勢才優雅,其實這是錯誤的。刀是用來切割食物的,不要用刀挑起食物往嘴裏送。
如果用餐的時候,有三種不同規格的刀同時出現,一般正確的用法是:帶小小鋸齒的那一把用來切肉制食品;中等大小的用來將大片的蔬菜切成小片;而那種小巧的、刀尖是圓頭的、項部有些上翹的小刀,則用來切開小麪包,然後用它挑些果醬、奶油塗在麪包上面。切割食物時雙肘下沉,前臂應略靠桌沿,否則會令對方覺得你的喫相十分可怕,而且正在切割的食物沒準也會飛出去。
(2)叉。
叉子的拿法有背側朝上及內側朝上兩種,要視情況而定。背側朝上的拿法和刀子一樣,以食指壓住柄背,其餘四指握柄,食指尖端大致在柄的根部,若太前方,外觀不好看,太往後,又不太能使勁,硬的食物就不容易叉進去。叉子內側朝上時,則如鉛筆拿法,以拇指、食指按柄上,其餘三指支撐柄下方。拇指和食指要按在柄的'中央位置,如果太靠前,會顯得笨手笨腳。左手拿叉,叉齒朝下,叉起食物往嘴裏送,如果吃麪條類軟質食品或豌豆叉齒可朝上。
動作要輕,撿起適量食物一次性放入口中,不要拖拖拉拉一大塊,咬一口再放下,這樣很不雅。叉子撿起食物入嘴時,牙齒只碰到食物,不要咬叉,也不要讓刀叉在齒上或盤中發出聲響。喫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摺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使用刀叉要注意:不要動作過大,影響他人:切割食物時,不要弄出聲音;切下的食物要剛好一口喫下,不要叉起來一口一口咬着喫;不要揮動刀叉講話,也不要用刀叉指人;掉落到地上的刀叉不可撿起再用,應請服務員換一付。
如果在就餐的過程中,需要暫時離開一下,或與人交談,應放下手中的刀叉,刀右、叉左,刀口向內、叉齒向下,呈"八";字形狀放在餐盤上。它表示:菜尚未用畢。但要注意,不可將其交叉放置呈"十"字形狀。西方入認爲這是令人晦氣的圖案。如果喫完了,或者不想再吃了,可以刀口向內,叉齒向上,刀右、叉左並排放在餐盤上。它表示:不再吃了,可以連刀叉帶餐盤一起收走。
(3)餐匙。
在正式的場合下,餐匙有多種,小的是用於咖啡和甜點心的;扁平的用於塗黃油和分食蛋糕;比較大的,用來喝湯或盛碎小食物;最大的是公匙,用於分食湯,常見於白助餐。湯匙和點心匙除了喝湯、喫甜品外,絕不能直接舀取其他主食和菜品。進餐時不可將整個餐匙全部放入口中,應以其前端入口。餐匙使用後,不要再放回原處,也不要將其插入菜餚或"直立"於餐具中。
(4)餐巾。
一般說來,餐巾放在餐盤的正中或叉子的旁邊。大家坐下後,可以將餐巾放在胸前下襬處,不要將餐巾紮在襯衣或皮帶裏。或者餐巾可以平鋪到自己併攏的大腿上,如果是正方形的餐巾,應將它折成等腰三角形,直角朝向膝蓋方向;如果是長方形餐巾,應將其對摺,然後折口向外平鋪在腿上。餐巾的打開、折放應在桌下悄然進行,不要影響他人。
餐巾有保潔作用,防止菜餚、汁湯落下來弄髒衣服;也可以用來擦嘴,通常用內側,但不能用其擦臉、擦汗、擦餐具;還可以用來遮掩口部,在需要剔牙或吐出嘴中的東西時,可用餐巾遮掩,以免失態。如果餐巾掉在地上,應另要一塊,然後將地上的撿起來。
有事要暫時離席,餐巾應放在本人所坐的椅面上,而不是桌子上,因爲放在桌上就表示:我不再吃了,可以撤掉。
西餐餐具禮儀常識 篇2
(1)刀叉的使用:喫西餐時右手拿刀,左手拿叉。使用刀叉時,左手用叉用力固定食物,同時移動右手的刀切割食物。用餐中暫時離開,要把刀叉呈八字形擺放,儘量將柄放入餐盤內,刀口向內;用餐結束或不想吃了,刀口向內、叉齒向上,刀右叉左地並排縱放,或者刀上叉下地並排橫放在餐盤裏。
(2)餐巾的使用。將餐巾平鋪於大腿上,可以防止進餐時掉落下來的.菜餚、湯汁弄髒自己的衣服。在用餐期間與人交談之前,先用餐巾輕輕地揩一下嘴;女士進餐前,可用餐巾輕抹口部,除去脣膏。在進餐時需剔牙,應拿起餐巾擋住口部。
(3)餐匙的使用。用來飲湯、喫甜品,不可直接舀取其他任何主食、菜餚和飲料。餐匙入口時,以其前端入口,不能將它全部塞進嘴裏。
刀是用來切食物的,不要直接用刀叉起食物送入口中,也不要用刀叉同時將食物送入口中;刀上沾上醬料不可舔食;用餐刀切割食物時不要在餐盤上劃出聲音。
餐巾擺放的位置不同,寓意不同。當主人鋪開餐巾時,就表示用餐開始,當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表示用餐結束。中途暫時離開,將餐巾放在本人座椅面上。
西餐餐具禮儀常識 篇3
(1)刀。
在宴席上最正確的拿刀姿勢是:右手拿刀,手握住刀柄,拇指按着柄側,食指則壓在柄背上。不要把食指伸到刀背上,除了用大力才能切斷的菜餚,或刀太鈍之外,食指都不能伸到刀背上。另外,不要伸直小指拿刀,有的女性以爲這種姿勢才優雅,其實這是錯誤的。刀是用來切割食物的,不要用刀挑起食物往嘴裏送。
如果用餐的時候,有三種不同規格的刀同時出現,一般正確的用法是:帶小小鋸齒的那一把用來切肉制食品;中等大小的用來將大片的蔬菜切成小片;而那種小巧的、刀尖是圓頭的、項部有些上翹的小刀,則用來切開小麪包,然後用它挑些果醬、奶油塗在麪包上面。切割食物時雙肘下沉,前臂應略靠桌沿,否則會令對方覺得你的喫相十分可怕,而且正在切割的食物沒準也會飛出去。
(2)叉。
叉子的拿法有背側朝上及內側朝上兩種,要視情況而定。背側朝上的拿法和刀子一樣,以食指壓住柄背,其餘四指握柄,食指尖端大致在柄的根部,若太前方,外觀不好看,太往後,又不太能使勁,硬的食物就不容易叉進去。叉子內側朝上時,則如鉛筆拿法,以拇指、食指按柄上,其餘三指支撐柄下方。拇指和食指要按在柄的'中央位置,如果太靠前,會顯得笨手笨腳。左手拿叉,叉齒朝下,叉起食物往嘴裏送,如果吃麪條類軟質食品或豌豆叉齒可朝上。
動作要輕,撿起適量食物一次性放入口中,不要拖拖拉拉一大塊,咬一口再放下,這樣很不雅。叉子撿起食物入嘴時,牙齒只碰到食物,不要咬叉,也不要讓刀叉在齒上或盤中發出聲響。喫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摺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使用刀叉要注意:不要動作過大,影響他人:切割食物時,不要弄出聲音;切下的食物要剛好一口喫下,不要叉起來一口一口咬着喫;不要揮動刀叉講話,也不要用刀叉指人;掉落到地上的刀叉不可撿起再用,應請服務員換一付。
如果在就餐的過程中,需要暫時離開一下,或與人交談,應放下手中的刀叉,刀右、叉左,刀口向內、叉齒向下,呈"八";字形狀放在餐盤上。它表示:菜尚未用畢。但要注意,不可將其交叉放置呈"十"字形狀。西方入認爲這是令人晦氣的圖案。如果喫完了,或者不想再吃了,可以刀口向內,叉齒向上,刀右、叉左並排放在餐盤上。它表示:不再吃了,可以連刀叉帶餐盤一起收走。
(3)餐匙。
在正式的場合下,餐匙有多種,小的是用於咖啡和甜點心的;扁平的用於塗黃油和分食蛋糕;比較大的,用來喝湯或盛碎小食物;最大的是公匙,用於分食湯,常見於白助餐。湯匙和點心匙除了喝湯、喫甜品外,絕不能直接舀取其他主食和菜品。進餐時不可將整個餐匙全部放入口中,應以其前端入口。餐匙使用後,不要再放回原處,也不要將其插入菜餚或"直立"於餐具中。
(4)餐巾。
一般說來,餐巾放在餐盤的正中或叉子的旁邊。大家坐下後,可以將餐巾放在胸前下襬處,不要將餐巾紮在襯衣或皮帶裏。或者餐巾可以平鋪到自己併攏的大腿上,如果是正方形的餐巾,應將它折成等腰三角形,直角朝向膝蓋方向;如果是長方形餐巾,應將其對摺,然後折口向外平鋪在腿上。餐巾的打開、折放應在桌下悄然進行,不要影響他人。
餐巾有保潔作用,防止菜餚、汁湯落下來弄髒衣服;也可以用來擦嘴,通常用內側,但不能用其擦臉、擦汗、擦餐具;還可以用來遮掩口部,在需要剔牙或吐出嘴中的東西時,可用餐巾遮掩,以免失態。如果餐巾掉在地上,應另要一塊,然後將地上的撿起來。
有事要暫時離席,餐巾應放在本人所坐的椅面上,而不是桌子上,因爲放在桌上就表示:我不再吃了,可以撤掉。
西餐餐具禮儀常識 篇4
西餐一般有刀叉可用,而且它們不止一副,往往是兩三副。通常是刀放在你的右手,叉放在你的左手。西餐的刀叉是怎麼取呢?喫一道菜,便需要換一副刀叉。
喫色拉,喫海鮮,喫主菜,各用一副。三副刀叉你怎麼取呢?那按照順序,由外側向內側取。先拿最外面那一副,最外面那副一般是喫色拉的;然後再拿中間那副,中間這副一般是喫海鮮的;最後再拿最裏面那一副,最裏面那副是喫主菜的’,喫牛排的。
西餐刀叉的使用,大有其講究。不管你拿哪副刀叉,一般都應當是左叉右刀。英國式喫法,英國式喫法是如何操作呢?它是這樣的、用右手拿刀,左手拿叉。
比如,這是一塊牛排,它要求從左側開切的。切下來一塊,馬上就喫這一塊。美國式喫法是先把它從左側向右側切,切完了之後,右手拿的那把刀就放下來了,然後把左手的叉子換到右手,用右手執叉子叉而食之。主要是喫東西時不拿刀了,僅用右手執叉了。可見美式英式大有差異。
西餐的刀叉是不能指人的。使用西餐刀叉切菜的時候很有講究。一般的習慣是什麼呢?左手和右手肘關節這個地方應該正好夾在腰的兩側,這樣控制你的切割的動作。
你在用餐期間打算與自己身邊之人交談,總不能拿着刀叉跟別人說話啊。此時有一箇講究,你如果要跟別人交談的話,刀叉一定先要放下來。怎麼放呢?請你注意,可在盤子上把刀叉擺放成漢字的八字。
刀刃朝內,不能朝外;叉子則是弓朝上,齒朝下。這個形式表示什麼意思呢?就是要告訴服務生和別人、我這個菜沒喫完。你別亂放,千萬不要把它們並排擺放。刀叉並排擺放,刀齒朝內,叉齒朝上,則表示自己不吃了,請人立即將其收掉。
西餐刀叉使用方法
1、右手握刀的尾端,食指按在刀柄上。如果感覺不方便的話,可以換左手拿刀。但不要更換頻繁,否則會顯得粗野,邊說話邊揮舞着刀叉更是失禮之舉。
2、切割食物的時候,先用叉子按住食物,再用刀子把食物切下,然後用叉子將食物送進口中。儘量避免刀叉相碰,發出響聲。刀子一般只用來切割肉或塗抹牛油、漿料之類的,不能用來扎東西喫,有時候也可用來壓食物。
3、使用過的刀叉不要放在桌子上,必須放在盤子裏,主菜不必切肉時,刀子放在盤子裏。
4、進餐時,需要休息片刻或臨時離桌時,刀叉平放架盤中,讓刀頭與叉尖相對成一字型或是八字形,刀叉側面向自己,這樣表示用餐還沒有結束,侍者便不會去收拾餐具。
5、用餐完畢後,可將叉子的上面向上,刀子的刀刃側向內與叉子放置於餐盤中。
西餐餐具禮儀常識 篇5
很多情況下,遵循“由外而內”的規則可以告知我們就餐時如何使用刀叉或者勺子。針對右撇子,下面介紹2種風格的餐具握法。一種是歐式握法,一種是美式握法。
歐式握法
1、餐叉握法
餐叉是西餐中必不可少的餐具之一。進餐時,用左手握住餐叉,使叉齒向下。
2、餐刀握法
用右手拿起餐刀刀柄,置於餐碟上方1-2英寸的地方,食指往刀鋒的上邊沿伸出。
用餐叉叉起食物,舉起後送進口中。假如不需要餐刀,也要將其留在餐桌上,沒必要召喚服務員取走。
美式握法
1、餐叉握法
用右手拿餐叉叉柄,猶如握筆的姿勢一般。將叉柄夾在食指和中指之間,拇指輕輕按在上方,剩餘的手指自然放置。根據槓桿原理,食指應該儘可能地放在叉柄的後部,遠離叉齒,這樣用起來更輕鬆,不費力氣。
2、餐刀握法
用左手握着餐刀的刀柄,藉助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的力量握穩餐刀,三指放於齊放在刀柄的一邊。將食指置於刀鋒靠後的部位,拇指放於刀柄的另一邊。
在享用西餐時,一般認爲,使用2個餐具比只用1個的好,因爲這樣更容易夾取食物,方便進餐。在正式用餐中,雙餐具多用於食用開胃菜、主菜、沙拉、甜品和水果。原來西餐的`餐具除了比中餐的要多之外,握法也存在不同的種類,餐具的歐式握法和美式握法截然相反,也許就在餐桌上也足以透露了您是美國人還是歐洲人的身份哦!
西餐的用餐禮儀
上菜的次序
西餐在菜單的安排上與中餐有很大不同。以舉辦宴會爲例,中餐宴會除近10種冷菜外,還要有熱菜6-8種,再加上點心甜食和水果,顯得十分豐富。而西餐雖然看着有6、7道,似乎很繁瑣,但每道一般只有一種,對許多人來說,點西餐菜還是比較陌生的。以下是西餐上菜的順序,以供準備喫西餐的朋友作爲點菜參考。
1.頭盤
也稱爲開胃品,一般有冷盤和熱頭盤之分,常見的品種有魚子醬、鵝肝醬、燻鮭魚、雞尾杯、奶油雞酥盒、局蝸牛等。
2.湯
大致可分爲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等4類。品種有牛尾清湯、各式奶油湯、海鮮湯、美式蛤蜊湯、意式蔬菜湯、俄式羅宋湯。法式蔥頭湯。
3.副菜
通常水產類菜餚與蛋類、麪包類、酥盒菜餚均稱爲副菜。西餐喫魚類菜餚講究使用專用的調味汁,品種有韃靼汁、荷蘭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國汁和水手魚汁等。
4.主菜
肉、禽類菜餚是主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肉類菜餚配用的調味計主要有西班牙汁、濃燒汁精、蘑菇汁、白尼絲汁等。禽類菜餚的原料取自雞。鴨、鵝;禽類菜餚最多的是雞,可煮、可炸、可烤、可炯,主要的調味汁有咖喱汁、奶油汁等。
5.蔬菜類菜餚
可以安排在肉類菜餚之後,也可以與肉類菜餚同時上桌,蔬菜類菜餚在西餐中稱爲沙拉。與主菜同時搭配的沙拉,稱爲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番茄、黃瓜、蘆筍等製作。還有一類是用魚、肉、蛋類製作的,一般不加味汁。
6.甜品
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後食用的,可以算作是第六道菜。從真正意義上講,它包括所有主菜後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奶酪、水果等等。
7.咖啡
飲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喫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歡迎只點前菜的客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喫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餐具的使用
用刀叉喫東西時,應以叉子將左邊固定,用刀子切一小口大小,蘸上調味汁送入口中。美式的喫法是先將食物全部切成小塊,再換右手拿叉子慢慢喫。但假如喫的是多汁的肉類菜餚,肉汁會流潢盤子,並不雅觀。因此最好是切一口喫一口。如何使用刀叉
1.進餐時,餐盤在中間,那麼刀子和勺子放置在盤子的右邊,叉子放在左邊。一般右手寫字的人,飲用西餐時,很自然地用右手拿刀或勺,左手拿叉,杯子也用右手來端。
2.在桌子上擺放刀叉,一般最多不可以超過三副。三道菜以上的套餐,一定要在擺放的刀叉用完後隨上菜再放置新的刀叉。
3.刀叉是從外側向裏側按順序使用(也就是說事先按使用順序由外向裏依次擺放)。
4.進餐時,一般都是左右手互相配合,即一刀一叉成雙成對使用的。有些例外,喝湯時,則只是把勺子放在右邊——用右手持勺。食用生牡蠣一般也是用右手拿牡蠣叉食用。
5.刀叉有不同規格,按照用途不同而決定其尺寸的大小也有區別。喫肉時,不管是否要用刀切,都要使用大號的刀。喫沙拉、甜食或一些開胃小菜時,要用中號刀。叉或勺一般隨刀的大小而變。喝湯時,要用大號勺,而喝咖啡和喫冰激凌時,則用小號爲宜。
6.忌諱用自己的餐具爲他人來佈菜。
7.不能用叉子扎着食物進口,而應把食物剷起入口。當然現在這個規則已經變得不是那麼的嚴格。英國人左手拿叉,叉尖朝下,把肉紮起來,送入口中,假如是燒爛的蔬菜,就用餐刀把菜撥到餐叉上,送入口中,美國人用同樣的方法切肉,然後右手放下餐刀,換用餐叉,叉尖朝上,插到肉的下面,不用餐刀,把肉剷起來,送入口中,喫燒爛的蔬菜也是這樣剷起來喫。
8.如食用某道菜不需要用刀,也可用右手握叉,例如意大利人在吃麪條時,只使用一把叉,不需要其他餐具,那麼用右手來握叉倒是簡易方便的。沒有大塊的肉要切的話,例如素食盤,只是不用切的蔬菜和副食,那麼,按理也可用右手握叉來進餐。
9.爲了安全起見,手裏拿着刀叉時切勿指手畫腳。發言或交談時,應將刀叉放在盤上才合乎禮儀。這也是對旁邊的人的一種尊重。
10.叉子和勺子可入口,但刀子不能放入口中,不管它上面是否有食物。除了禮節上的要求,刀子入口也是危險的。
西餐餐具禮儀常識 篇6
1、瞭解餐具的擺放
西餐餐具內三層外三層,各司其職不容混淆。具體是什麼?
世界先進的西式宴會基本統一。
共同原則如下:
墊盤中間,叉左刀右,刀尖向上,刀口向內。
盤前橫勺,主食左,餐具右,其他用具酌情擺放。
酒杯的數量等於酒的種類,擺法是從左到右,依次擺放烈性酒杯、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
把西餐中餐巾放在盤子裏。如果客人需要在坐下前把一些東西放在盤子裏,餐巾就放在盤子旁邊。
2、瞭解餐具的類型和用途
餐刀。西餐中餐刀有很多種,主要有三種:
一是牛排刀切肉,鋸齒明顯,主要用於肉排。
第二種是餐刀,鋸齒不明顯或根本沒有,主要用於切割一些蔬菜、水果和其他軟食品。牛排刀和餐刀通常平行於盤子的右側;如果牛排刀放在刀的右側,通常表明牛排應該先放在其他主菜上,反之亦然。
第三,用黃油取黃油的黃油刀比較小,一般放在黃油盤或麪包盤裏。
餐叉。餐叉類似於餐刀。西餐有很多種,其中最常見、最常用的.是沙拉叉、餐叉和水果叉。這三種最小的一種是水果叉,橫放在盤子上方,主要用於喫水果或甜點。其次是沙拉叉,又稱冷盤叉,主要用於喫沙拉和冷盤。最大的一箇叫餐叉,用來喫熱菜。
勺子。最常見的勺子有三種:
首先,勺子是橢圓形的,主要用於食物和主食,起到輔助餐叉的作用。
另一箇是勺子,通常是圓頭,主要用來喝湯。這兩個勺子通常垂直於刀的右側,勺子放在勺子的外面。
此外,還有甜點勺,一般平放在正餐盤上方,主要用於喫甜點,大小明顯小於正餐勺或湯匙。
3、瞭解如何使用餐具
歐式用法。歐式刀叉用法,也叫英式用法。它的主要特點是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叉齒向下。宴會期間,這個位置基本保持不變。左手叉負責把食物送進嘴裏,右手刀負責切菜或者把菜推到叉背上,每次喫完再切一次,或者切一塊喫一塊。
美式用法。美式刀叉的使用比較複雜。它的使用分爲切菜和入口兩部分。切菜時,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叉齒向下。和歐式風格一樣。但切菜後,將右手的刀平放在管盤頂部,然後將叉子從左手換到右手。叉齒向上,像鏟子一樣,把切好的食物送到嘴裏。每次喫一口,然後把右手倒回左手,用右手從盤子裏拿起刀,切食物,爲了簡單,你也可以先切所有的菜,然後把叉子倒到右手,然後慢慢喫。
西餐餐具禮儀常識 篇7
使用禮儀
1、刀叉併攏、刀刃朝內
刀叉的擺法是個信號,藉此告訴侍者什麼時候收走盤子。若刀叉置於盤子兩側時,表示仍在進行飲食中,相反地,刀叉平行擺放時,表示用餐完畢。另外一種擺法,在大衆化的餐廳用餐時,從頭到尾只用一副刀叉,盤子收走了,用過的刀叉還會留在桌上繼續喫下一道菜。這時,不要把刀叉直接貼放在桌上,而是將刀口放在叉齒間,並且刀刃朝下。
當你用餐完畢後,可順手將盤上的刀叉併攏,並且保持刀刃的方向是朝內狀態,不僅能使你的桌面變得更爲整潔,也讓服務生可以方便收拾餐具。
2、雙手用,更優雅
當你在餐廳用餐時,會碰到有些菜不做一人份或是食物可相互Share的情況下,如:西班牙海鮮飯或大盤色拉等,這種供多人食用的菜,會附上公叉和母匙。
若在取菜時只用一隻手操作匙與叉,其實並不雅。那是職業服務生的技巧,一般人不需要會。用雙手反而較雅:右手匙在下,左手叉在上。食物盛在匙上,用叉背按壓着,再放到自己的盤子裏。食用時,匙和叉的面向下蓋,匙蓋在叉上。用畢後,匙和叉的面朝上,匙在下面。
每拿完一次,切記將盤裏的食物聚集在中間,把叉和匙的握柄朝向同伴,這樣不僅保持盤相美觀,同時也方便別人拿取。
3.餐巾的用法
餐巾是進餐時重要的用品,不但是你坐下來之後第一個會接觸到的用品,也是離席時最後的用品。因此從餐巾用法可以看出你的餐桌文化造詣。
餐巾本來就是拭髒的用品,別捨不得用髒它。
餐巾正確的用法爲,攤開在腿上,往前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用餐巾擦拭嘴巴時,只要單手拿起餐巾的一角,輕輕的’按壓嘴角就行。
喝酒前,用餐巾按一下嘴脣,免得油污和口紅在酒杯上留下印子。
不小心喫到小骨頭時,也用餐巾掩着再取出來。
忍不住咳嗽、打噴嚏時,將臉側一邊,用餐巾遮掩一下。
除了擦臉、擦汗之外,餐廳一切都要用餐巾。餐巾不可以像圍兜兜似的掛在胸前。
注意事項
西餐餐具最基本的使用方法就是“從外到裏”使用各種餐具,一般先用最外側的刀、叉、勺,逐步到最內側的刀、叉、勺。
西餐刀叉在使用的過程中,根據擺放的位置不同,可以表示兩個寓意:稍息和停止。其中,稍息位置是將刀、叉分開擺放在餐盤上,此時表示就餐者暫時休息,過一會兒還會繼續進餐。而停止位置是將刀、叉合攏擺放在餐盤上,此時表示就餐者不準備繼續食用該菜,服務人員可以將盤撤走。
談話時可以拿着刀叉,無須放下,但若需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應當注意,不管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世界上高級的西式宴會擺臺是基本統一的。共同原則是墊盤居中,叉左刀右,刀尖向上,刀口向內。盤前橫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餘用具酌情擺放。
酒杯的數量與酒的種類相等,擺法是從左到右,依次擺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盤子裏,如果在賓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盤子裏放某些物品,餐巾就放在盤子旁邊。
餐具使用禮儀
1.餐具排法
喫西餐的餐具有刀、叉、匙、盤、碟、杯等,一般講究喫不同的菜要用不同的刀叉,飲不同的酒也要有不同的酒杯。其擺法爲:正面放着主菜盤,左手放叉,右手放刀,主菜盤上方放着匙,右上方放着酒杯。餐巾放在主菜碟上或插在水杯裏,也有放在餐盤的左邊的。麪包、奶油盤放在左上方。
2.餐具的使用方法
(1)刀。宴席上最正確的拿刀姿勢是:右手拿刀,手握住刀柄,拇指按着柄側,食指則壓在柄背上。不要把食指伸到刀背上,除了用大力才能切斷的菜餚,或刀太鈍之外,食指都不能伸到刀背上。另外,不要伸直小指拿刀,有的女性以爲這種姿勢才優雅,其實這是錯誤的。刀是用來切割食物的,不要用刀挑起食物往嘴裏送。
如果用餐時,有三種不同規格的刀同時出現,一般正確的用法是:帶小小鋸齒的那一把用來切肉制食品;中等大小的用來將大片的蔬菜切成小片;而那種小巧的、刀尖是圓頭的、項部有些上翹的小刀,則用來切開小麪包,然後用它挑些果醬、奶油塗在麪包上面。切割食物時雙肘下沉,前臂應略靠桌沿,否則會令對方覺得你的喫相十分可怕,而且正在切割的食物沒準也會飛出去。
(2)叉。叉子的拿法有背側朝上及內側朝上兩種,要視情況而定。背側朝上的拿法和刀子一樣,以食指壓住柄背,其餘四指握柄,食指尖端大致在柄的根部,若太前方,外觀不好看,太往後,又不太能使勁,硬的食物就不容易叉進去。叉子內側朝上時,則如鉛筆拿法,以拇指、食指按柄上,其餘三指支撐柄下方。拇指和食指要按在柄的中央位置,如果太靠前,會顯得笨手笨腳。左手拿叉,叉齒朝下,叉起食物往嘴裏送,如果吃麪條類軟質食品或豌豆叉齒可朝上。
動作要輕,撿起適量食物一次性放入口中,不要拖拖拉拉一大塊,咬一口再放下,這樣很不雅。叉子撿起食物入嘴時,牙齒只碰到食物,不要咬叉,也不要讓刀叉在齒上或盤中發出聲響。喫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摺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使用刀叉要注意:不要動作過大,影響他人:切割食物時,不要弄出聲響;切下的食物要剛好一口喫下,不要叉起來一口一口咬着喫;不要揮動刀叉講話,也不要用刀叉指人;掉落到地上的刀叉不可撿起再用,應請服務員換一付。
如果在就餐中,需暫時離開一下,或與人交談,應放下手中的刀叉,刀右、叉左,刀口向內、叉齒向下,呈”八”;字形狀放在餐盤上。它表示:菜尚未用畢。但要注意,不可將其交叉放置呈”十”字形狀。西方入認爲這是令人晦氣的圖案。如果喫完了,或者不想再吃了,可以刀口向內,叉齒向上,刀右、叉左並排放在餐盤上。它表示:不再吃了,可以連刀叉帶餐盤一起收走。
(3)餐匙。在正式場合下,餐匙有多種,小的是用於咖啡和甜點心的;扁平的用於塗黃油和分食蛋糕;比較大的,用來喝湯或盛碎小食物;最大的是公匙,用於分食湯,常見於自助餐。湯匙和點心匙除了喝湯、喫甜品外,絕不能直接舀取其他主食和菜品。進餐時不可將整個餐匙全部放入口中,應以其前端入口。餐匙使用後,不要再放回原處,也不要將其插入菜餚或”直立”於餐具中。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