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宴席禮儀規範知識(通用6篇)

中餐宴席禮儀規範知識 篇1

  1、注重分配座位

  在中國的飲食禮儀中,坐在那裏非常重要,主座一定是買單的人,主座是指距離門口最遠的正中央位置,主座的對面坐的是邀請人的助理,主賓和副主賓分別坐在邀請人的右側和左側,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別坐在助理的右側和左側。讓邀請人和客人面對而坐,或讓客人坐在主桌上都算失禮,中國的文化是不讓客人感到緊張。邀請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部下或晚輩也可被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過分配座位,中國人暗示誰對自己最重要。

  2、注意設宴原因有喜有悲

  中國人向來「以食爲先」,飲食除了是滿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傳統習俗,聚首飯桌前大快朵頤。設宴的原因可以是慶賀,也可以是哀痛。每逢農曆新年、結婚、中國節日如中秋節等,中國人便會一家老少聚首飯桌前共賀佳節;但另方面,若有人離世,喪家會在葬禮完成後設“解慰酒”,宴請出席葬禮的親戚朋友,向他們表示謝意,可見中國人十分重視聚首飯桌前分享喜樂與悲哀。

中餐宴席禮儀規範知識 篇2

  中餐上菜有順序

  上菜順序,中餐一般講究:先涼後熱,先炒後燒,鹹鮮清淡的先上,甜的味濃味重的後上,最後是飯菜。有規格的宴席,熱菜中的主菜,比如燕窩席裏的燕窩,海蔘宴裏的海蔘,魚翅宴裏的魚翅,應該先上,即所謂最貴的熱菜先上。

  宴席裏的大致順序是:

  茶:在酒家裏,因爲要等待,所以先來清口茶。但不是必須的,因爲古人喝茶多是單獨的。

  涼菜:冷拼,花拼。

  熱炒:視規模選用滑炒,軟炒,幹炸,爆,燴,燒,蒸,澆,扒等組合。

  大菜(不是必須的):指整隻,整塊,整條的高貴菜餚,比如一頭乳豬,一隻全羊,一大塊鹿肉什麼的。

  甜菜:包括甜湯,如冰糖蓮子,銀耳甜湯等。

  點心:一般大宴不供飯,而以糕、餅、團、粉、各種面、包子、餃子等。

  水果:爽口,消膩。

  此順序非一成不變,如水果有時可以算在冷盤裏上,點心可以算在熱菜裏上。

  較濃的湯菜,應該按熱菜上;貴重的湯菜如燕窩等要爲熱菜中的頭道。

  至於季節的考慮,則還有冬重紅燒,紅燜,紅扒和沙鍋,火鍋等;夏則清蒸,白汁,清炒,涼拌爲主。此外顏色搭配,原材料的多樣化也應考慮。

  中餐禮儀之“排座次”

  作爲客人,赴宴講究儀容,根據關係親疏決定是否攜帶小禮品或好酒。赴宴守時守約。抵達後,先根據認識與否自報家門,或由東道主進行引見介紹,聽從東道主安排,然後入座:這個“排座次”,是整個中國飲食禮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從古到今,因爲桌具的演進,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應變化。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爲尊”。家宴首席爲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爲最低者。

  巡酒時自首席按順序一路敬下。

  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爲主客,左手邊依次爲2、4、6……右手邊依次爲3、5、7……直至會合。

  若爲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爲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爲首席。然後首席的左手邊坐開去爲2、4、6、8,右手邊爲3、5、7。

  如果爲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爲3、5、7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中餐宴席禮儀規範知識 篇3

  (1)座次安排。

  正式宴會,一般都事先安排座次,以便參加宴會者入席時井然有序,同時也是對客人的一種禮貌,非正式的宴會不必提前安排座次,但通常就坐也要有上下之分。安排座位時應考慮以下幾點:

  一是以主人的位置爲中心。如有女主人蔘加,則以主人和女主人爲中心,以靠近主人者爲上,依次排列;

  二是要把主賓和夫人安排在最主要的位置。通常是以右爲上,即主人的右手是最主要的位置。離門最遠的、面對着門的位置是上座,離門最近的、背對着門的位置是下座,上座的右邊是第二號位,左邊是第三號位,依次類推;

  三是在遵從禮賓次序的前提下,儘可能使相鄰者便於交談;

  四是主人方面的陪客應儘可能插在客人之間,以便與客人交談,避免自己的人坐在一起。

  (2)賓主禮儀

  主人的禮儀

  在宴會開始前,主人應該站立門前笑迎賓客,晚輩在前,長輩居後。對每一位來賓,要依次招呼,待客人大部分到齊之後,再回到宴會場所中來,分頭跟客人招呼、應酬(家庭便宴比較隨便,主人不一定在門口迎客,可在客人到達時趨前握手招呼)。主人對賓客必須熱誠懇切,一視同仁,不可只注意應酬一兩個忽略了別的客人。

  入席前,煙、茶不可全部假手他人或服務員代勞遞送,主人應儘可能地親自遞煙倒茶。

  上菜後,主人要先向客人敬酒,說一些感謝光臨的客氣話。此後每一道菜上來,都要先舉杯邀飲,然後請客人“起筷”。要照顧到客人的用餐方便,及時調換菜點或轉動餐檯。遇到有特殊口味的客人要及時調換菜點。

  席散後,主人要到門口,恭送客人離去。對那些在宴請中照顧不多的客人,應說幾句抱歉和感謝之類的話。對走在後面的客人,可略爲寒暄幾句。

  做客禮儀

  作爲應邀參加宴會的客人,如時赴約,舉止得當,講究禮節是對主人的尊重。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服飾。客人赴宴前應根據宴會的目的、規格、對象、風俗習慣或主人的要求考慮自己的着裝,着裝不得體會影響賓主的情緒,影響宴會的氣氛。

  ②點菜。如果主人安排好了菜,客人就不要再點菜了。如果你參加一箇尚未安排好菜的宴會,就要注意點菜的禮節。點菜時,不要選擇太貴的菜,同時也不宜點太便宜的菜,太便宜了,主人反而不高興,認爲你看不起他,如果最便宜的菜恰是你真心喜歡的菜,那就要想點辦法,儘量說得委婉一些。

  ③進餐。進餐時舉止要文明禮貌,“不馬食,不牛飲,不虎咽,不鯨吞,嚼食物,不出聲,嘴脣邊,不留痕,骨與穢,莫亂扔。”面對一桌子美味佳餚,不要急於動筷子,須等主人動筷說“請”之後你才能動筷。主人舉杯示意開始,客人才能用餐。如果酒量還能夠承受,對主人敬的第一杯酒應喝乾。同席的客人可以相互勸酒,但不可以任何方式強迫對方喝酒,否則是失禮。自己不願或不能喝酒時,可以謝絕。

  夾菜時,一是使用公筷;二是夾菜適量,不要取得過多,吃不了剩下不好。三是在自己跟前取菜,不要伸長胳膊去夠遠處的菜;四是不能用筷子隨意翻動盤中的菜;五是遇到自己不喜歡喫的菜,可很少地夾一點,放在盤中,不要喫掉,當這道菜再傳到你面前時,你就可以藉口盤中的菜還沒有喫完,而不再夾這道菜,最後你應將盤中的菜全部喫淨。進食時儘可能不咳嗽、打噴嚏、打呵欠、擤鼻涕,萬一不能抑制,要用手帕、餐巾紙遮擋口鼻,轉身,臉側向一方,低頭儘量壓低聲音。

  參加宴會最好不中途離去。萬不得已時應向同桌的人說聲對不起,同時還要鄭重地向主人道歉,說明原委。喫完之後,應該等大家都放下筷子,主人示意可以散席,才能離座。宴會完畢,你可以依次走到主人面前,握手並說聲“謝謝”,向主人告辭,但不要拉着主人的手不停地說話,以免妨礙主人送其他客人。

中餐宴席禮儀規範知識 篇4

  喫相對於每位參加宴會的人來說,都是必須注意的。按照國際慣例,在宴會上不論喫東西,還是喝酒水,都不能發出刺耳的聲響,這倒不是小題大作、求全責備,而是這種聲響會破壞他人的食慾,同時也影響自己的形象。

  喫中餐首先要注意筷子的使用。中式餐飲的主要進餐工具是筷子,標準的握筷姿勢。過高或過低握筷,或者變換指法握筷都是不規範的。在使用筷子夾菜時不要在菜餚上亂揮動,不要用筷子穿刺菜餚,不要將筷子含在口中,不要讓菜湯滴下來,不要用筷子去攪菜,不要把筷子當牙籤,不要用筷子指點別人。需要使用湯匙時,應先將筷子放下。

  其次要注意自己的喫相。進餐要文雅,不要狼吞虎嚥,每次進口的食物不可過大,應小塊華 夏 酒 報中國酒業風向標小口地喫。在品嚐已入口的食物與飲料時,要細嚼慢品,最好把嘴巴閉起來,以免發出聲響。喝湯時,不要使勁地嘬,如湯太熱,可稍候或用湯勺,切勿用嘴去吹。食物或飲料一經入口,除非是骨頭、魚刺、菜渣等,一般不宜再吐出來。需要處理骨刺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掩嘴,用筷子取出放在自己的餐盤或備用盤裏,勿置桌上。口中有食物,勿張口說話,如別人問話,適值自己的口中有食物,要等食物嚥下後再回話。整個進餐過程中,要熱情與同桌人員交談,眼睛不要老盯着餐桌,顯示出一副貪喫相。

  最後要注意牙籤的使用。正式宴會中,不宜當衆使用牙籤,更不可用指甲剔牙縫中的食物,如果感覺有必要時,可以直接到洗手間去除掉。在餐桌上必須用牙籤時,最好用手捂住嘴輕輕剔,而邊說話邊剔牙或邊走跑邊剔牙都不雅觀。

中餐宴席禮儀規範知識 篇5

  1.更講究的',如果來報有人來,無論尊卑地位,全席之人應出迎。

  2.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爲主客,左手邊依次爲2,4,6右手邊依次爲3,5,7直至匯合。

  3.若爲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爲主客,

  4.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爲首席。然後首席的左手邊坐開去爲2,4,6,8(8在對面),右手邊爲3,5,7(7在正對面)。

  5.如果爲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爲3,5,7席。

  6.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7.餐巾主要防止弄髒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漬。

  8.餐巾應攤開後,放在雙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入腰帶,或掛在西裝領口。

  9.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10.餐畢,要將餐巾摺好,置放餐桌再離席。

  11.入席時,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席。

  12 喝湯時,第一次舀湯宜少,先測試溫度,淺嘗。喝湯不要出聲。

  13.喝湯時不要任意攪合熱湯和用口吹涼。

  14.湯舀起來,不能一次分幾口喝。

  15.喝完湯,湯匙應擱在湯盤上或湯杯的碟子上。

  16.必須等到大家坐定後,纔可使用餐巾.

  17.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檯入座.

  18.多汁的水果如西瓜、柚子等,應用匙取食。

  19.粒狀水果如葡萄,可用手抓來喫.

  20.果汁少較翠的水果如蘋果、柿子、梨,可將之切成四片,削皮後取食。

  21.桃及瓜類,削皮切片後,取食.

  22.入座後姿勢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23.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說話。

  24.必須小口進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未嚥下,不能再塞入口。

  25.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

  26.喫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系滾湯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沖涼。

  27.送食物入口時,兩肘應向內靠,不宜向兩旁張開,碰及鄰座。

  28.好的喫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將口就食物。食物帶汁,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則湯汁滴在桌布上,及爲不雅。

  29.切記用手掏牙齒,應用牙籤,並以手或手帕遮掩。

  30.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慪氣及放屁。萬一不禁,應說聲“對不起”.

中餐宴席禮儀規範知識 篇6

  第一.入座的禮儀.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在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進餐時.先請客人.長着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喫一些.喫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喫飯喜歡用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衆人一起進餐時,就要儘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

  第三: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涼".之內的話.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佈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按 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箇一箇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箇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着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重視.

  第五:喫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裏,或放在緊靠自己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