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會議禮儀(精選4篇)

關於會議禮儀 篇1

  (一)會議座次排定

  一是環繞式。就是不設立主席臺,把座椅、沙發、茶几擺放在會場的四周,不明確座次的具體尊卑,而聽任與會者在入場後自由就坐。這一安排座次的方式,與茶話會的主題最相符,也最流行。

  二是散座式。散座式排位,常見於在室外舉行的茶話會。它的座椅、沙發、茶几四處自由地組合,甚至可由與會者根據個人要求而隨意安置。這樣就容易創造出一種寬鬆、愜意的社交環境。

  三是圓桌式。圓桌式排位,指的是在會場上擺放圓桌,請與會者在周圍自由就坐。圓桌式排位又分下面兩種形式:一是適合人數較少的,僅在會場中央安放一張大型的橢圓形會議桌,而請全體與會者在周圍就坐。二是在會場上安放數張圓桌,請與會者自由組合。

  四是主席式。這種排位是指在會場上,主持人、主人和主賓被有意識地安排在一起就坐。

  (二)會議發言人的禮儀

  會議發言有正式發言和自由發言兩種,前者一般是領導報告,後者一般是討論發言。正式發言者,應衣冠整齊,走上主席臺應步態自然,剛勁有力,體現一種成竹在胸、自信自強的風度與氣質。發言時應口齒清晰,講究邏輯,簡明扼要。如果是書面發言,要時常抬頭掃視一下會場,不能低頭讀稿。旁若無人。發言完畢,應對聽衆的傾聽表示謝意。

  自由發言則較隨意,應要注意,發言應講究順序和秩序,不能爭搶發言;發言應簡短,觀點應明確;與他人有分歧,應以理服人,態度平和,聽從主持人的指揮,不能只顧自己。

  如果有會議參加者對發言人提問,應禮貌作答,對不能回答的問題,應機智而禮貌地說明理由,對提問人的批評和意見應認真聽取,即使提問者的批評是錯誤的,也不應失態。

  (三)會議參加者禮儀

  會議參加者應衣着整潔,儀表大方,準時入場,進出有序,依會議安排落座,開會時應認真聽講,不要私下小聲說話或交頭接耳,發言人發言結束時,應鼓掌致意,中途退場應輕手輕腳,不影響他人。

  (四)主持人的禮儀

  各種會議的主持人,一般由具有一定職位的人來擔任,其禮儀表現對會議能否圓滿成功有着重要的影響。

  1、主持人應衣着整潔,大方莊重,精神飽滿,切忌不修邊幅,邋里邋遢。

  2、走上主席臺應步代穩健有力,行走的速度因會議的性質而定,對快、熱烈的會議步頻應較慢。

  3、入席後,如果是站立主持,應雙腿併攏,腰背挺直。持稿時,右手持稿的底中部,左手五指併攏自然下垂。雙手持稿時,應與胸齊高。坐姿主持時,應身體挺直,雙臂前伸。兩手輕按於桌沿,主持過程中,切忌出現搔頭、揉眼、攔腿等不雅動作。

  4、主持人言談應口齒清楚,思維敏捷,簡明扼要。

  5、主持人應根據會議性質調節會議氣氛,或莊重,或幽默,或沉穩,或活潑。

  6、主持人對會場上的熟人不能打招呼,更不能寒暄閒談,會議開始前,可點頭、微笑致意。

關於會議禮儀 篇2

  會議禮儀

  是召開會議前、會議中、會議後及參會人應注意的事項,懂得會議禮儀對會議精神的執行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會議準備

  1、確定會議主題與議題(要有切實的依據;必須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要有明確的目的)

  2、確定會議時間(會議的最佳時間,要考慮主要領導是否能出席)

  3、確定會議所需用品和設備(必備用品是指各類會議都需要的用品和設備,包括文具、桌椅、茶具、擴音設備、照明設備、空調設備、投影和音像設備等。)

  4、確定與會人員名單(包括出席會議和列席會議的有關人員。應根據會議的性質、議題、任務來確定與會人員。)

  5、確定會議地點(要根據會議的規模、規格和內容等要求來確定。有時也考慮政治、經濟、環境等因素。)

  6、擬發好會議通知(會議通知必須寫明開會時間、地點、會議主題及參加者等內容。要提前一定的時間發通知,以便使參加者有所準備。)

  會議前

  現代化的會議離不開各種輔助器材,在召開會議之前,就應該把各種輔助器材準備妥當。會議上的茶水飲料最好用礦泉水,因爲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有的人喜歡喝茶,有的人喜歡喝飲料,還有的人喜歡喝咖啡,所以如果沒有特別的要求,礦泉水是最能讓每個人都接受的選擇。

  會議中的注意事項

  1、做好會議記錄安排好專職的會議記錄員,對參會人員的發言進行記錄(特別是討論性質的會議),記錄內容會後留底。安排專人攝影(攝像、錄音),會後留底。

  2、會議秩序參會人員入座後會議正式開始,這時非參會人員應全部離開會議室;在會議進行中,雙方要關閉所有的通訊工具(或調到靜音),人員也不要隨便進出。

  3、會議服務

  (1)參會人員就坐後提醒全部參會人員關閉手機或調成靜音。

  (2)除講話人之外,服務人員是唯一走動的人,唯一關注的人,所以一定要注意着裝。如:女性的皮鞋,走動時注意不能發出聲響;動作要輕、慢、柔、避免快、重!

  (3)講師的行李包(或筆記本包)注意要放在椅子或其他上面,應避免直接放置在地上,這能反映出服務細節的水平。

  (4)會議時間較長時,可適當安排中途休息時間。

  會議後

  整理會議記錄

  (1)整理好會議中的文字記錄和圖片、視頻、音頻記錄,進行備案。

  (2)完成會議總結材料,材料內容應包括:會議議程各項內容、主要人員發言材料、會議討論內容和總結性結論。

  (3)整理完成會議總結材料後報領導審批,將審批通過的材料分發至各參會人員遵照執行。

  (4)重要會議結束後可考慮在網上發佈會議相關新聞。

  會議結束後,主方人員應將客方人員送至電梯口或送到大樓門口上車,握手告別,目送客人汽車開動後再離開。

  如果安排了與會議內容密切相關的參觀考察活動,則應在參觀點安排專門的接待人員,並懸掛歡迎性的標語橫幅。

關於會議禮儀 篇3

  會議準備

  現代化的會議離不開各種輔助器材,在召開會議之前,就應該把各種輔助器材準備妥當。

  桌椅、名牌、茶水

  桌椅是最基本的設備,可以根據會議的需要擺成圓桌型或報告型,如果參加會議的人數較多,一般應採用報告型,不需要準備座位牌,如果參加會議的人比較少,一般採用圓桌型,並且要製作座位牌,即名牌,讓與會人員方便就座。

  會議上的茶水飲料最好用礦泉水,因爲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有的人喜歡喝茶,有的人喜歡喝飲料,還有的人喜歡喝咖啡,所以如果沒有特別的要求,礦泉水是最能讓每個人都接受的選擇。

  簽到簿、名冊、會議議程

  簽到簿的作用是幫助瞭解到會人員的多少,分別是誰,一方面使會議組織者能夠查明是否有人缺席,另一方面能夠使會議組織者根據簽到簿安排下一步的工作,比如就餐、住宿等。印刷名冊可以方便會議的主席和與會人員儘快地掌握各位參加會議的人員的相關資料,加深瞭解,彼此熟悉。

  黑板、白板、筆

  在有的場合,與會人員需要在黑板或者白板上寫字或畫圖,從而說明問題,雖然現在視聽設備發展得很快,但是傳統的表達方式依然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而且在黑板或白板上表述具有即興、方便的特點。此外,粉筆、萬能筆、板擦等配套的工具也必不可少。

  各種視聽器材

  現代科技的發展帶來了投影儀、幻燈機、錄像機、鐳射指示筆或指示棒等視聽設備,給人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在召開會議前,必須先檢查各種設備是否能正常使用,如果要用幻燈機,則需要提前做好幻燈片。錄音機和攝像機能夠把會議的過程和內容完整記錄下來,有時需要立即把會議的`結論或建議打印出來,這時就需要準備一臺小型的影印機或打印機。

  資料、樣品

  如果會議屬於業務彙報或者產品介紹,那麼有關的資料和樣品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介紹一種新產品時,單憑口頭泛泛而談是不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如果給大家展示一箇具體的樣品,結合樣品一一介紹它的特點和優點,那麼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會深刻得多。

  作爲重要會議的參會人員,要注意以下幾點:

  1.準時到達,最好提前幾分鐘趕到會場。

  2.會議正式開始之前,向不認識的朋友進行自我介紹。

  3.認真做筆記。

  4.關閉手機。

  5.準備好與會議議題相關的有用文件。做到這一點意味着你已經提前做好了功課。

  6.任何時候都不要打斷別人的發言,輪到自己時再表明觀點。

  7.如果你想發言,向主席舉手示意,等他提示後再開始發表意見。

  8.注意自己的姿勢。保持挺胸抬頭,精力集中。稍微流露出心神不寧或疲勞厭倦的情緒,都會傳達出你的消極態度,從而將自己置於不利的境地。不要在筆記上亂塗亂畫,更不可以打瞌睡。事先與臨坐打好招呼,一旦打盹,讓他立即把你叫醒。

  9.當別人發言時,不要通過語言、表情、動作,或任何其他方式表達出你的不屑。

  10.在別人發言過程中,如有任何不明白之處,可以請發言人進行解釋,不要心存顧慮。(但要避免頻繁提問!)

  11.會議結束後,向主席致謝,向結識的新朋友友好道別。在日程表中輸入下次開會的時間,並記下要爲下次會議進行準備的項目。

  12.向在會議中作了精彩發言的同事表示祝賀。

關於會議禮儀 篇4

  (一) 會議座次排定

  一是環繞式。就是不設立主席臺,把座椅、沙發、茶几擺放在會場的四周,不明確座次的具體尊卑,而聽任與會者在入場後自由就坐。這一安排座次的方式,與茶話會的主題最相符,也最流行。

  二是散座式。散座式排位,常見於在室外舉行的茶話會。它的座椅、沙發、茶几四處自由地組合,甚至可由與會者根據個人要求而隨意安置。這樣就容易創造出一種寬鬆、愜意的社交環境。

  三是圓桌式。圓桌式排位,指的是在會場上擺放圓桌,請與會者在周圍自由就坐。圓桌式排位又分下面兩種形式:一是適合人數較少的,僅在會場中央安放一張大型的橢圓形會議桌,而請全體與會者在周圍就坐。二是在會場上安放數張圓桌,請與會者自由組合。

  四是主席式。這種排位是指在會場上,主持人、主人和主賓被有意識地安排在一起就坐。

  (二) 會議發言人的禮儀

  會議發言有正式發言和自由發言兩種,前者一般是領導報告,後者一般是討論發言。正式發言者,應衣冠整齊,走上主席臺應步態自然,剛勁有力,體現一種成竹在胸、自信自強的風度與氣質。發言時應口齒清晰,講究邏輯,簡明扼要。如果是書面發言,要時常抬頭掃視一下會場,不能低頭讀稿。旁若無人。發言完畢,應對聽衆的傾聽表示謝意。

  自由發言則較隨意,應要注意,發言應講究順序和秩序,不能爭搶發言;發言應簡短,觀點應明確;與他人有分歧,應以理服人,態度平和,聽從主持人的指揮,不能只顧自己。

  如果有會議參加者對發言人提問,應禮貌作答,對不能回答的問題,應機智而禮貌地說明理由,對提問人的批評和意見應認真聽取,即使提問者的批評是錯誤的,也不應失態。

  (三) 會議參加者禮儀

  會議參加者應衣着整潔,儀表大方,準時入場,進出有序,依會議安排落座,開會時應認真聽講,不要私下小聲說話或交頭接耳,發言人發言結束時,應鼓掌致意,中途退場應輕手輕腳,不影響他人。

  (四) 主持人的禮儀

  各種會議的主持人,一般由具有一定職位的人來擔任,其禮儀表現對會議能否圓滿成功有着重要的影響。

  1、主持人應衣着整潔,大方莊重,精神飽滿,切忌不修邊幅,邋里邋遢。

  2、走上主席臺應步代穩健有力,行走的速度因會議的性質而定,對快、熱烈的會議步頻應較慢。

  3、入席後,如果是站立主持,應雙腿併攏,腰背挺直。持稿時,右手持稿的底中部,左手五指併攏自然下垂。雙手持稿時,應與胸齊高。坐姿主持時,應身體挺直,雙臂前伸。兩手輕按於桌沿,主持過程中,切忌出現搔頭、揉眼、攔腿等不雅動作。

  4、主持人言談應口齒清楚,思維敏捷,簡明扼要。

  5、主持人對會場上的熟人不能打招呼,更不能寒暄閒談,會議開始前,可點頭、微笑致意。

  會議禮儀小常識

  (一)組織者

  會議組織者是會議的策劃者和服務者,應對會議進行嚴密的組織,爲會議的順利進行提供各種服務。

  (二)主持人

  如果是站立主持,應雙腿併攏,腰背挺直。單手持稿時,右手持稿的中底部:雙手持稿時,應與胸齊高。坐姿主持時,應身體挺立,雙臂前伸,兩手輕按於桌沿。主持過程中,切忌出現搔頭、揉眼、撓腿等不雅動作。

  主持人應根據會議性質調節會議氣氛,或莊重,或幽默,或沉穩,或活潑。

  主持人在主持會議時,對會場上的熟人不宜打招呼,也不宜寒暄閒談;會議開始前或會議休息時間可點頭、微笑致意。

  (三)發言者

  發言時要掌握好語速、語調、音量,開始和結束時可以用鞠躬或起立等方式致謝。

  要自謙自重。在發言時,不應自吹自擂,少用“我”字,應力戒自我推銷、自我宣傳和自我肯定。

  要尊重聽衆。發言時要着裝整潔端正,妝飾得體;發言結束時,要先道一聲“謝謝大家”,再欠身施禮,然後才能退場。

  (四)與會者

  與會者着裝應符合禮儀規範,衣着整潔,儀表大方。

  應嚴格遵守會議時間、議程。

  應按順序入場、退場。入場順序一般爲:先內賓,後賓客;先羣衆,後領導;退場順序一般爲:先賓客,後內賓;先領導,後羣衆。

  應專心“聽會”,做好記錄。

  發言應服從會議安排,或徵得主持人的許可。

  與會者應注意以下禁忌:

  不得早退或無故缺席。

  不得在會場隨意走動。

  禁止有礙視聽的不良舉止和噪音。不得讓個人通訊設備發出聲響,更不得在會場旁若無人地大聲接聽電話。

  會間不得交頭接耳;不得閉目養神;不要吸菸;不得傳閱與會議無關的讀物。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