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禮儀(精選25篇)
公關禮儀 篇1
一、禮儀的含義
1、禮儀是人們在一定交往場合中的行爲規範和交往準則。
2、“不學禮,無以立。“禮儀是一箇人道德水準和教養的重要標誌,是一箇人立足社會、成就事業、獲得美好人生的基礎。懂禮儀的人具有紳士風度,淑女風範;懂禮儀的人總是溫文爾雅,彬彬有禮;懂禮儀的人展示的是落落大方、高貴典雅的形象;懂禮儀的人態度自然得體,充滿自信,令人有說不出的舒服與自在。
我們通常所說的氣質、風度,是指人的內在美與外在美的和諧統一,是一箇人德、才、學識諸方面修養在行爲上的外化,從而產生了一種使人妙不可言的美好感覺。要提高一箇人的氣質、風度,應從禮儀修養入手。
3、禮儀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1)外在:相貌、服飾、言談、舉止。
(2)內在:文化修養、道德品質、精神氣質、思想境界。
使外在的氣質與內在的修養相統一,展現出一箇人的風度、修養與魅力。
二、儀表禮儀
1、儀表禮儀是最基本的禮儀。
儀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容貌、打扮、舉止和風度,儀表美就是這四個方面的協調統一。
2、整潔乾淨是儀表禮儀的基本要求。
一箇人如果滿臉灰塵,蓬頭垢面,衣冠不整,襯衣的領子一邊在內,一邊在外,怎麼也談不到禮儀美。
3、儀表禮儀具體表現在面容、口腔、頭髮、手、服飾、習慣等多箇方面。
4、舉止忌諱
(1)忌當衆整理衣褲
(2)忌當衆發出異樣的聲音
(3)忌當衆抓撓身體
(4)忌口腔發出異味
(5)忌旁若無人、動作誇張
(6)忌公共場所進食
(7)忌破壞公共衛生
(8)忌在衆目睽睽之下隨意放鬆
三、儀容禮儀
1、儀容禮儀是指人的面容表情。
在社會交往中人的面部表情起着傳遞信息、溝通感情的重要作用。
2、表情禮儀
表情是指面部表達出來的感情。
3、從禮儀的角度講。表情的基本要求是自然、誠懇、和藹可親,主要表現在微笑和眼神兩方面。
(1)微笑是最重要的表情禮儀;
(2)微笑有效的能夠縮短人際交往中的距離;
(3)微笑能夠表現真誠友善。
4、微笑的訓練方法是笑不露齒,誘導練習,藉助技術輔助。
5、眼神禮儀
(1)目光要親切、自然、坦誠;
(2)注視時間要適當;
(3)注視的位置要得體;
(4)目光要集中;
(5)目光的運用要注意場合。
6、化妝禮儀
追求儀容美是人類永恆的天性,在一切打扮裝飾中臉部最重要。
6、化妝的方法:潔膚、護膚、修眉、抹粉底、畫眉、畫眼影、畫眼線、刷睫毛、塗頰紅、定妝、抹脣彩、修妝。
7、化妝要講究禮儀
(1)不在公共場合化妝;
(2)不在異性面前化妝;
(3)不討論他人的化妝;
(4)不要過分熱情的幫他人化妝;
(5)不借用他人化妝品;
(6)不要使妝面出現殘缺;
(7)男士化妝切忌男扮女妝;
(8)工作時不宜使用氣味濃烈的香水。
四、儀態禮儀
儀態是指人們的舉止和體態,包括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和手勢等。優雅的舉止和體態,即可以塑造形象,又可以展示風采。
(一)站姿:
(1)站姿禮儀站姿是人的最基本的姿態,是培養優美儀態的起點。規範而典雅的站姿是一種靜態美,是發展不同動態美的基礎。古人主張“站如松”,也就是說,規範的站姿應給人一種挺直高的感覺。
(2)站姿的基本要求
1、頭正、肩平、臂垂、軀挺、腿並。
2、男士站姿:叉手式站姿、背手式站姿、背垂手式站姿,V字步60—70°。
3、女士站姿:叉手式站姿、丁字步
(3)站姿的禁忌
1、站立時忌頭歪、肩斜、胸凹、腹凸、背弓、臀撅、膝屈。
2、忌雙腿叉開超過雙肩,雙腳亂動或交叉地站立。
3、忌將手插在褲袋裏,或交叉在胸前,那樣會給人一種敵對的感覺,貌似盛氣凌人。
4、忌自由散漫,無精打采或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會顯得拘謹,缺乏自行。
(二)坐姿禮儀:
1、坐姿要點:(坐如鐘)端莊、頭正,膝蓋併攏,入座要輕、穩、緩。
2、坐姿的禁忌:
(1)不要滿座,不要搶座,頻繁變換坐姿。
(2)雙腿不能抖動,腳尖不能伸出過遠,腳尖朝上。
(3)不可將整個人堆入沙發裏。女士坐姿不可將雙膝分開,或大腿併攏而小腿分開。
(4)雙手抱在胸前或腦後,或夾於大腿中間。
(三)行走禮儀:
1、行如風來形容輕快自然的步態。
2、行姿要求:輕盈自如,穩健大方,有節奏感。
3、基本行姿:
(1)頭正
(2)肩平
(3)軀挺
(4)步位直
(5)步幅適度
(6)步速平穩
(7)膝蓋朝前
男士走姿:要抬頭挺胸,顯出穩健有力,顯示出剛強、雄健、英武、豪邁的陽剛之氣。
女士走姿:收腹,擺動幅度小,走成直線,步態自如、均稱、輕盈,顯示出女性莊重,文雅的陰柔美。
4、不同情境與不同着裝德爾規範走姿。
5、行姿禁忌:
(1)方向不定,忽左忽右,變化多端,手插口袋。
(2)搖晃肩膀,低頭駝背,扭腰擺臀
(3)瞻前顧後,左顧右盼
(4)速度多變,忽快忽慢
(5)腳蹭地面,發出聲響
(6)忌內八字和外八字步伐
(四)蹲姿:
1、正確的蹲姿:上身保持正直,兩腳合力支撐身體,靠緊向下蹲
2、蹲姿類型:交叉式蹲姿、高低式蹲姿
3、注意糾正不良蹲姿:
(1)不要突然下蹲
(2)不要有彎腰、臀部向後撅起的動作
(3)不要東張西望,撿東西時走到東西旁再蹲下
(4)不要兩腿叉開平衡下蹲
(五)手勢:
1、手勢是人們交往時不能或缺的體態動作,是最具有表現力的一種形體語言;手勢美是一種動態美,恰當的運用手勢來表情達意,不僅可以襯托、強調關鍵性語句,還能爲交際形象增輝。
手能傳遞的信息很多,手勢暗示的情感也不少,如招手致意、握手友好、拍手稱讚、拱手答謝、手託是愛、手捧是敬、揮手是別、手指引路。
2、手勢原則:
手勢明確、面帶微笑、目光與對方交流,態度恭敬而友好。
1、常用手勢:
(1)橫擺式
(2)雙臂橫擺式
(3)前擺式
(4)斜擺式
(5)直臂式
2、手勢禁忌
(1)將手指指向別人,或將拇指指向自己的鼻尖,意味着自大或藐視對方。
(2)不宜掌心向下揮動手臂,勾動手指招呼別人,雙手叉腰,指手畫腳。
(3)折壓手發出聲響,打指響,用手指點人數等。
五、稱呼禮儀
稱呼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
1、我國的稱呼用語:
同志、朋友、師傅、先生、女士、小姐等。
六、電話禮儀
當今社會,電話已經成爲人們彼此聯繫和相互溝通信息的重要工具。
(1)打電話禮儀:
1、選擇合適的時間
2、準備好通話內容
3、禮貌通話(語氣語調親切熱情、禮貌道歉、客氣求助、處理中斷、明確結束)
(2)接電話禮儀:
1、速度要快
2、程序要規範
3、態度要好
4、適當反映
5、清楚記錄
(3)使用電話禮儀
七、介紹的禮儀
介紹在人際交往中是相互瞭解、建立聯繫的最常用的方式。
1、爲他人介紹順序禮儀:
(1)少數服從多數
(2)位尊者有瞭解對方的優先權
(3)請問您需要幫助嗎?
2、自我介紹禮儀
(1)自我介紹的的禮儀要得體
(2)自我介紹的時間要適宜
(3)自我介紹的語言要規範
3、自我介紹的方式:
(1)應酬式:(如:“您好!我叫”。)
(2)工作式:(三要素:姓名、單位、職務。)
(3)禮儀式:(適合正規場合,講座、報告、演出、慶典、儀式等正規場合,內容除三要素外還應多加入一些適當的謙辭、敬語。)
八、握手禮儀
1、握手禮儀的適用範圍
(1)表示高興
(2)表示感謝
(3)表示祝賀
(4)表示關懷
2、握手的種類
(1)謙恭型
(2)平等型
(3)控制型
3、握手的要求:
(1)握手姿勢要正確
(2)握手必須用右手
(3)握手必須講究先後次序
(4)握手要熱情
(5)握手要注意力度
(6)握手應注意持續的時間
(7)此外還要注意不要一隻腳站在門外,一隻腳站在門內握手;也不要連蹦帶跳地握手或邊握手錶敲肩拍背;更不要有其他輕撫不雅的舉動。
(8)與貴賓或老人握手時除了要遵守上述要求之外,還應當注意以下幾點(應快步趨前,雙手握住對方的手,身體微微前傾。)
九、奉茶禮儀
無論是在家裏還是在辦公室,接待來訪者茶水都是必備的。有客來訪待之以茶,雖然物美價廉,卻表現出一種文化,所以馬虎不得。
1、奉茶的姿勢要正確
2、奉茶的時機和順序
3、奉茶的要點:
(1)要及時,座後休息還未開始正式交談之前。
(2)倒水要輕、緩、穩,七、八滿。
(3)奉茶順序是先賓後主,先主賓後其他賓客,先年長者後年輕者,先女賓後男賓。
(4)要求茶杯一致。
十、接待禮儀
1、迎客禮儀
2、招待禮儀
(1)座次
(2)奉茶
3、送客禮儀
4、重要來賓接待
(1)接待準備
(3)正式接待
5、接待工作中的注意事項
(1)行路
(2)進出電梯
(3)上下樓梯
(4)進出門
十一、語言禮儀
語言是人類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是人們溝通信息、交流思想、聯絡感情、建立有益的橋樑。
語言談吐的要求:
1、音量適中
2、語調柔和
3、語速正常
4、抑揚頓挫
5、吐字清楚
6、態度誠懇
7、措辭謙遜
公關禮儀 篇2
公關禮儀是什麼 禮儀是禮節和儀式的統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約定俗成的一種敬重他人、美化自身的行爲規範(準則、程序),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標誌。是待人處世原則、相處規範。
公共關係禮儀,簡稱公關禮儀。它是指公關人員在公共活動中應尊重他人,講究禮節的程序。公關禮僅對於當今的公關人員來說,無疑是一種”通行證”。
衆所周知,懂禮節的人進入社交場合,比不懂禮節的人顯然要順利得多。而且會受到歡迎,得到更多人的尊重。中國不但重視禮儀的歷史長,重視公關禮儀的歷史之長也是世人皆知的。孔子利用齊魯”夾谷之會”向天下人樹立了魯國信守豐l儀,不畏強國的良好形象;諸葛亮聯吳抗曹,對吳國君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表明瞭蜀國的誠意。這些都是說明了公共關係禮儀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公共關係活動中,公關人員需要廣交朋友,溝通多種信息,融洽與協調多方面的社會關係,減少社會摩擦,化解各類矛盾與衝突,爲組織創造一箇”人和”的社會關係環境。在組織與外界的交往中,最應該講究的是公共關係禮儀。它是組織風貌、員工精神狀態、公關人員工作水平和專業技能的最集中體現,也是各種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的方法,處理大量聯繫事宜與外交事務所必須遵從的行爲準則。
孔夫子: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一、禮儀的含義:
1、 行爲準則與規範 標準做法 行爲準則:少避老,輕避重(拿東西時),男走外女走內
2、 程序方式(握手時,不能太重或太久,但是一定有力度,表示誠懇)
3、 約定俗成的習慣、普遍認可
4、 表達互相尊重、認可、敬重、友善 ,以建立和諧關係爲目的。(化妝既是尊重自己又是尊重他人的表現。 愛是教育的基礎)
5、 是人們社會交往的產物,同交往、交際、應酬接待密切相關
二、什麼是公關禮儀(公共關係禮儀:爲搞好公共關係應有的禮儀)?
公關禮儀指公關人員在公共活動中應尊重他人、講究理解的各種程序,是步入社會、適應社會、提高辦事能力、提高自己形象的”通行證”
從西周到春秋戰國”三禮”(三本關於禮儀的書)
《周禮》六篇(也稱《周官》《周官經》)是講西周禮儀、官制、制度、儒家思想的綜合產物
《儀禮》17篇 春秋戰國時期禮制彙編
《禮記》49篇 稀罕戴聖所編 也叫《小戴記》《小戴禮記》 討論秦漢和秦漢以前的禮儀文選。。。現代禮儀基本源於”三禮”,留傳至今
三、公關禮儀的本質與基本原則
本質:追求和創造真善美,即追求人與人之間、社會組織之間的和諧互惠、內求團結、外求發展、提高辦事效率爲目的。
四項基本原則:
1、 尊重原則(第一原則、最根本原則):這種尊重最重要的是尊重人格,包括資格、價值、榮譽、形象、氣質、尊嚴。尊重敬意是禮儀的情感基礎,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尊重人身自由各項權利、隱私權,學會欣賞人、讚美人。
2、 誠信原則:尚誠貴信,情意真純,表裏如一。
誠:誠實、真誠、誠懇,待人接物真實可靠,說話客觀公正
信:講究信用,彼此互相信任,說話算數,言行一致,信守諾言,講究信譽,實事求是
3、 寬容原則:要寬帶相容,尤其在處理人際糾紛的問題上,保持豁達大度的品格和態度,要善解人意,做到容忍和體諒他人,對他人不求全責備,不過分要求,善於化解各種矛盾、偏見、第一,贏得更多的朋友。
4、 平等的原則:道德的平等和人格的平等,對一切人要一視同仁,尊重他人的價值與尊嚴。不管對方所處的社會地位如何,也不分厚此薄彼,對新朋友和老朋友應該用同等的待遇。不因對方地位顯赫而惡意奉承,不因對方地位低下而冷漠忽視。
公關禮儀 篇3
公共關係在經濟活動中越來越重要,如何樹立公司、品牌的形象,如何給對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如何能在最快時間內以最好的效果跟對方進行溝通,這些都需要你具備非常好的公共關係處理能力和詳盡而深刻的公關禮儀知識,如何才能成爲一名好的公關人員,記住下面的要訣很重要。
第一要訣:形象很重要
公關人員天天都在與外人打交道,好的形象能讓別人在第一眼對你產生一箇好的印象,好形象與很多方面相關。如何塑造良好的形象?
乾淨、整潔的儀表。首先,頭髮―定要常洗常梳,保證它能夠沒有異味異物影響形象,如果留着長髮,在長過肩的情況下,最好劇留頭髮綰起,給人清爽、乾淨的感覺。其次,要注意修剪體毛,嘴脣、腿部、耳部等不該有毛的地方應該注意進行清理,以免讓局部影響整體。
適當的化妝。在化妝成爲禮儀重要部分的今天,適當的化妝不僅成爲女性增加美麗的法寶,更能在交際中給人增加印象分。但是公關人員妝容切不可化得過於誇張,應該遵循自然;符合當下審美標準;協調三個化妝原則。
合適的穿衣打扮。作爲一名公關人員,要懂得根據場合穿衣打扮,這是非常重要的。
公關穿衣原則:
正式場合:正式場合講究莊重、嚴肅,所以穿着不宜隨意,應該選擇色彩少而精的衣服,身上搭配的東西不宜過多,如果你實在很想在你的衣服上做些小點綴,大可用一些又小又精美的裝飾品。
社交場合:社交場合講究品位、時尚、個性,這個時候是可以充分的將你的審美品味展示出來的好機會,大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衣服、服飾。
休閒場合:休閒場合的穿着講究的是自然、舒服,牛仔褲、運動裝、沙灘裝、拖鞋、刊血、短褲等都是最佳的選擇。
公關衣着應注意:1 不要過分鮮豔,2 不要過分雜亂,3 不要過分暴露,4 不能過分透視,5 不要過分短小。
第二要訣:接待禮儀很重要
對於做公關工作的人來說,接待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公關工作實際上就是一種對外交往,在日常生活中交往首先就是從接待開始的,好的接待能使公關工作成功了一半,而接待工作是否做得好直接與接待禮儀相關。
在接待工怍中,首先要處理的就是如伺在相同的時間內,對採自多方的客人進行詳盡而周到的接待,第一條就是你必須懂得如何區分和安排這多方客人,纔會不至於遺漏或是出現狀況。一般來說,排列順序可以分爲這麼幾種:
按照職務的高低來排列 客人中有很多可能是從政府部門或是從公司來的,這個時候在安排上就要按照人物在所在單位中的行政職位來排列。如果接待的是團隊類的客人,則應該按照團隊成員的職務高低來排列:
按照來賓所在的單位或是所在國家的字母順序排列;
按照先來後到的到場順序進行排列,這種排列方式一般是用於非正式的交往活動中。
按照報名的先後順序來排列。
在迎賓中,作爲公關的你在確定了自己的服務團隊或是個人之後,就要開展公關工作,開展公關工作的第―步就涉及到見面時候的基本禮節了。無論在哪個場合見面,這首先就是要涉及介紹的禮儀。
介紹禮儀:
自我介紹在進行自我介紹的時候要先遞上名片再作自我介紹,自我介紹的同時要注意長話短說,語言要精練,當介紹涉及單位和部門的時候,―定要注意使用全稱。
介紹他人在進行自我介紹之後,在接待過程中不免要涉及爲賓客介紹他人這樣的事情,這個時候,介紹就要按照―定的順序進行。一般的介紹順序是將下級介紹給上級,將男性介紹給女性,將晚輩介紹給前輩,當在涉及主賓的情況下,要先將主人介紹給客人,再將客人介紹給主人。
握手禮儀:
握手是公關場合中最爲常用的一種禮節,每一種握手方式都有着它的意義及意味所在,所以和別人握手的時候,一定要切記握手時該有的禮儀。
握手時伸手的先後順序很重要,且有一定的觀則:
1 男士與女士之間,遵循女士優先的原則。
2 主賓之間,主人應該先伸手,客人再伸手相握,但客人辭行時,應是客人先伸手錶示辭行,主人才能握手告別。此外,遇到祝賀對方,寬慰對方,諒解對方或表達誠意的時候,應主動伸手。
3 在長輩與晚輩之間,上級與下級之間,應該前者先伸手,後者先問候,待前者伸出手後,後者才能伸手相握。
4 在平輩朋友相見時先出手爲敬。
5 待女士、前輩、已婚者、職位高者伸出手來以後,男士、晚輩、未婚者、職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聲。
注意:初次見面握手時,時間不要超過3秒。行握手禮的時候,一定要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爲表示尊敬,握手時上身應略微前傾,頭還應該要略低一些,表示你的真誠。
第三要訣:待人接物要謹慎
禮貌用語:
公關做的是人際工作,爲的就是要給別人一種良好的印象,讓別人感覺到你的真誠,所以,常用禮貌用語十分重要。
1 養成說。您好。的好習慣,無論是接待外賓還是對待自己人。與對方交談之前要先說您好,或是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等等的問候用語,這不僅體現出你的良好教養,更能爲你的印象甲酚。
2 在進行接待或是其他活動中,公關人員肯定會遇到需要別人幫忙、配合或是理解支持的時候,當要求別人的配合或是理解支持時,一定要加上一個“請”字。
3 在得到了別人的幫助或是理解支持之後。一定要記得說句謝謝。
真誠
在接待客人的時候,不僅僅要在以上幾個方面做好,更是要在接待的過程中做到至善至美,真誠而誠摯的爲賓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積極主動在接待過程中,要勇於去發現事情,不要等到別人前來要求幫忙的時候才伸出你的雙手,而是積極在發現需要幫助的人,及時爲他們獻上幫助。
注意細節很多公關人員在基本的禮儀上都做得很到位,但是總是會在細節中流露出一種“心不在焉”的信號,尤其是在眼神等等的小細節中。待人接物一定要注意雙目注視對方,面露微笑,這是對他^基本的尊重。
公關禮儀 篇4
作爲一名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學生,如何使自己的氣質高雅、形象更出衆;如何使自己充滿自信地出現在同學老師、上級下屬和客戶面前;如何使自己得體而又自如的參加會議、出席社交活動?通過老師在課堂上播放碟片,由中國知名禮儀專家金正昆教授對公關禮儀的講解,使我對公關禮儀有了一箇較系統的認識和理解。什麼是公關禮儀?公關禮儀是近百年來形成的社會高級禮儀。說它是高級禮儀,是因爲它體現了“傳統性與時代性相結合”。它是現代公共關係學的產物。公關禮儀,既繼承和弘揚傳統禮儀中的美好的言行舉止,又吸納了新時代的精華,具有時尚的新潮性。而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向是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由此看來,學好公關禮儀對於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學生很重要。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被世人稱爲“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至今有着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禮儀的作用可謂巨大無比。
禮儀具有很強的凝聚情感的作用。禮儀的重要功能是對人際關係的調解。在現代生活中,人們的相互關係錯綜複雜,在平靜中會突然發生衝突,甚至採取極端行爲。禮儀有利於促使衝突各方保持冷靜,緩解已經激化的矛盾。如果人們都能夠自覺主動地遵守禮儀規範,按照禮儀規範約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際間感情得以溝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關係,進而有利於各種事業的發展。
在我們大學生的領域內,禮儀禮貌也是舉足輕重的。在人才招聘會上,言談儒雅、服飾得體、儀表端莊、神態大方、禮儀到位的大學生更能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範,可以有效地展現一箇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一箇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適度、恰當的禮儀不僅能給公衆以可親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慾望,而且會使與公衆的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我們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以後從事的工作大多與管理,經濟等崗位有關,因此學好禮儀,特別是公關禮儀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那作爲一名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從那些方面來學習公關禮儀呢?關鍵要把握”六個c”原則:
第一個c,共同利益,common interest。什麼樣的人會和我們互動?有利害關係的,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企業交往中,所謂無利不起早呀,所以我們做事,你要避免勞而無功,首先就要有與別人利益共享的概念。
第二個c,溝通,communication。與任何人、任何組織要處理好關係,都一定要去溝通。
第三個c,信譽,credibility。做人做事,都一定要有信譽的。沒有信譽的話,幹什麼都不行。
第四個c,承諾,commitment。對社會要有承諾,對員工也要有承諾,對客戶更要承諾,要把那個信譽把握好。
第五個c,合作,collaboration。現代社會是一種合作關係,而不是一種你死我活的關係,國家之間要和而不同,企業之間也要共同發展,要強調雙贏,你得到了好處別人也得到好處,你掙錢別人也掙錢,你發展別人也發展,要有這種合作意識。
第六個c,妥協,compromise。怎樣才能實現合作呢?必要的妥協。有舍纔有得,要捨得。
總而言之,在公關問題上,這六個c,利益、溝通、信譽、承諾、合作和妥協,應該是我們學習公關禮儀時,時刻牢記的。
公關禮儀 篇5
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於受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爲人們所認同,又爲人們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諧關係爲目的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爲準則和規範的總和。總而言之,禮儀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共同遵守的行爲規範和準則。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幫”的美譽,可謂歷史悠久,我國曆史上第一位禮儀專家孔子就認爲禮儀是一箇人:“修身養性持家立業治國平天下”的基礎。禮儀是普通人修身養性、持家立業的基礎,是一箇領導者治理好國家、管理好公司或企業的基礎。 生活裏最重要的是以禮待人,有時侯禮的作用不可估量,從某種意義上講,禮儀比智慧和學識都重要。
隨着社會的發展,超市行業也是越來越多,面臨着日趨激烈的競爭,步步高能否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獨樹一幟,不斷髮展壯大,因素固然很多,其中,良好的品牌形象無疑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的市場競爭是一種形象競爭,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因素很多,其中高素質的員工,高質量的服務,每一位員工的禮儀修養無疑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步步高是一箇服務性行業。在服務中,只有把優質的商品和優良的服務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客戶滿意的效果。 優良的服務與步步高人的舉止行爲有關,與步步高人的技能技巧有關,更與我們的禮儀修養有關。
員工的禮儀修養不僅體現了一箇職工自身素質的高低,而且反映了一箇公司的整體水平和可信程度。 如果每一箇步步高人都能夠做到接人待物知書達禮,着裝得體,舉止文明,彬彬有禮,談吐高雅,公司就會贏得社會的信賴,理解,支持。反之,如果大家言語粗魯,衣冠不整,舉止失度,接人待物冷若冰霜或傲慢無禮,就會有損企業形象,就會失去顧客,失去市場,在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人們往往從某一箇職工,某一箇小事情上,衡量一箇企業的可信度,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禮儀能夠調節人際關係,從一定意義上說,禮儀是人際關係和諧發展的調節器,人們在交往時按禮儀規範去做,有助於加強人們之間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關係,緩和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衝突。
一般來說,人們受到尊重、禮遇、贊同和幫助就會產生吸引心理,形成友誼關係,反之會產生敵對,牴觸,反感,甚至憎惡的心理。 禮儀具有很強的凝聚情感的作用。禮儀的重要功能是對人際關係的調解。在現代生活中,人們的相互關係錯綜複雜,在平靜中會突然發生衝突,甚至採取極端行爲。禮儀有利於促使衝突各方保持冷靜,緩解已經激化的矛盾。如果人們都能夠自覺主動地遵守禮儀規範,按照禮儀規範約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際間感情得以溝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關係,進而有利於各種事業的發展。 所以禮儀是企業形象、文化、員工修養素質的綜合體現,我們只有做好應有的禮儀才能爲企業在形象塑造、文化表達上提升到一箇滿意的地位。
公關禮儀 篇6
一、公關禮儀的重要性
公關禮儀,即公共關係禮儀,是指公共關係工作人員在公共關係活動中應遵循的禮貌禮節和行爲規範,公共禮儀的的基本目的就是樹立和塑造個人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公關禮儀是十分重要的,正如那句話:“美麗的女人不一定優雅,優雅的女人一定美麗”。禮儀本身是一種既具有內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現形式的行爲規範。
謙恭的態度、文明禮貌的語言、優雅得體的舉止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是人的內在文化修養、道德品質、精神氣質和思想境界等。沒有內在的修養,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無論在任何方面,做一箇講究禮儀的大學生是很有必要的。而公關禮儀就是把組織形象和個人形象有機地結合起來,個人形象是組織形象的基礎,通過塑造完美的個人形象來塑造組織形象。 公關禮儀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在現代社會中,任何一箇社會組織都要處理好與自身發展密切相關的內外公衆關係,樹立良好的組織形象.那麼,社會組織的良好形象如何塑造?一箇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發揮公關禮儀的功能和作用.
公關禮儀對組織形象的塑造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塑造形象、溝通信息、聯絡感情 、增進友誼。
禮儀是企業形象、文化、員工修養素質的綜合體現,我們只有做好應有的禮儀才能爲企業在形象塑造、文化表達上提升到一箇滿意的地位。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社會形象已成爲一箇組織立足社會的必備條件。組織形象是一箇組織向社會介紹自己的最好名片;一箇組織良好的社會想象,是最重要的無形資產;樹立良好的組織形象對組織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
所謂組織形象是對於一箇社會組織來講,組織形象就是社會民衆心目中對一箇組織機構的整體印象和評價。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禮儀能夠調節人際關係,從一定意義上說,禮儀是人際關係和諧發展的調節器,人們在交往時按禮儀規範去做,有助於加強人們之間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關係,緩和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衝突。
一般來說,人們受到尊重、禮遇、贊同和幫助就會產生吸引心理,形成友誼關係,反之會產生敵對,牴觸,反感,甚至憎惡的心理。
公關禮儀是普通人修身養性、持家立業的基礎,是一箇領導者治理好國家、管理好公司或企業的基礎.生活裏最重要的是以禮待人,有時候禮的作用不可估量,從某種意義上講,禮儀比智慧和學識都重要。
隨着社會的發展,超市行業也是越來越多,面臨着日趨激烈的競爭,步步高能否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獨樹一幟,不斷髮展壯大,因素固然很多,其中,良好的品牌形象無疑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的市場競爭是一種形象競爭,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因素很多,其中高素質的員工,高質量的服務,每一位員工的禮儀修養無疑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公關禮儀的作用
中國自古就有禮多人不怪的說法,無疑,恰當的公關禮儀對於工作的順利開展將有積極意義。那麼公關禮儀具體都有哪些作用呢?
1、首先,公關禮儀對於塑造個人自身形象與公司形象都起到積極作用。公關禮儀是現代社交禮儀的第一職能,包括塑造個人形象和組織形象兩個方面。
2、其次,公關禮儀起到了工作開展中的媒介作用。公關禮儀作爲現代社交禮儀的第二職能,包括三種類型:一種是言語禮儀;一種是飾物禮儀;一種是行爲表情禮儀。
3、公關禮儀對於商務談判,個人交流,公司開展合作都起到了聯絡感情的紐帶作用。公關禮儀是現代社交禮儀的第三職能,其中最重要的情感特徵是真誠。
4、公關禮儀有利於增加互信互愛的關係,增進友誼。公關禮儀是現代社交禮儀的第四職能,在恰當的場合使用適當的公關禮儀將有助於合作的進行。
5、最後,公關禮儀有利於健全公司領導與管理機制,維持公司穩定協調發展。因此,開展公關禮儀培訓工作,培養和訓練員工掌握公關禮儀技巧將有利於公司形象的樹立、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公司的發展。
公關禮儀 篇7
公關禮儀基本知識
一、塑造形象:是現代社會社交禮儀的第一職能,包括塑造個人的形象與組織的形象兩個方面。
二、溝通信息:是現代社會社交禮儀的第二職能,包括三種類型:一種是言語禮儀;一種是飾物禮儀;一種是行爲表情禮儀。
其中:一箇信息的傳遞=7%詞語+38%語音+55%表情
三、聯絡感情:是現代社交禮儀的第三職能,其中最重要的情感特徵是真誠。
以真誠的心換取他人之心;以真誠的行爲款待他人;以真誠的語言取悅他人。真誠是社交成功的一半,所以在社交場合,尤其需要付出一顆真誠的心,方能收穫溫暖。
四、增進友誼:是現代社交禮儀的第四職能。
公關禮儀的原則:
一、真誠尊重的原則:真誠是對人對事的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是待人真心真意的友善表現,真誠和尊重首先表現爲對人不說謊、不虛僞、不騙人、不侮辱人,所謂:“騙人一次,終身無友”。;其實表現爲對他人的正確認識,相信他人,尊重他人,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真誠的奉獻,纔有豐碩的收穫,只有真誠尊重方能使雙方心心相印,友誼地久天長。
二、平等適度的原則:平等在交往中,表現爲不要驕狂,不要我行我素, 不要自以爲是,不要厚此薄彼,更不要傲視一切,目空無人,更不能以貌取人,或以職業、地位、權勢壓人,而是應該處處時時平等謙虛待人,唯有此,才能結交更多的朋友。適度的原則是交往中把握分寸,根據具體情況,具體情境而行使相應的禮儀,如在與人交往時,既要彬彬有禮,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熱情大方,又不能輕浮諂諛,要自尊不要自負,要坦誠但不能粗魯,要信人但不要輕信,要活潑但不能輕浮。
三、自信自律的原則:自信是社交場合的一份很可貴的心理素質,一箇有充分信心的人,才能在交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遇強者不自慚,遇到磨難不氣餒,遇到侮辱敢於挺身反擊,遇到弱者會伸出援助之手。
四、信用寬容的原則:信用即講信譽的原則,孔子說:民無信不立,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在社交場合,尤其要講究一是要守時,與人約定時間的約會,會見、會談、會議等,決不應拖廷遲到。二是要守約,即與人簽定的協議、約定和口頭答應的’事, 要說到做到,即所謂:言必信,行必果。故在社交場合, 如沒有十分的把握就不要輕易許諾他人,許諾做不到,反落了個不守信的惡名,從此會永遠失信於人。[寬容是一種較高的境界,容許別人有行動與見解自由,對不同於自己和傳統觀點的見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一切,是你爭取朋友是最好方法。
現代公關禮儀的表現
一、語言類禮儀:可分爲語音類、口語類和書面類三種禮儀形式。
語音類:是通過不同的語音來表示禮儀的意思,即通過聲音的高低、音色、語速、聲調等來暗示不同的意義。首先聲音表達要讓人感到真實、樸實、自然;其次音量要控制得當,需輕柔時勿高昂,需低沉時勿喧譁;再次音調要注意抑揚頓挫、和諧有致。
口頭類:通過口頭語言的方式表達的各種禮儀,即以談話的方式表示禮節。表達要注意時間原則、地點原則、對象原則。
書面類:是通過書面語的方式表達的禮儀,用於非面對面人際交往時所運用的。通過感謝信、賀電、函電、唁電、請柬、祝辭等書信形式來傳情達意。其二大特點:一是禮節性;二是規範性。
二、身體語言類:分爲表情語言和動作語言。
表情語言類:通過人的臉部各種各樣的表情來傳遞的禮儀,人的臉部是人世間最豐富多情的一道風景線,包括眼、眉、嘴、鼻、顏面肌肉的各種變化以及整個頭部的姿勢等。比如人的眼睛是人的表情語言中語彙最豐富的,“眼語”是像靈魂的一面鏡子,通過其可以觀察到對方是否喜歡你、支持你。所謂深沉的注視表示崇敬,橫眉冷眼指仇敵,眉來眼去指情人暗送秋波。
動作語言類:通過人的各種身體的動作傳達禮儀。人的身體動作非常多,有手語、肩語、腿語、腰語、足語等。其中手語是語義中最豐富的動作語言,如用大拇指表示讚揚、了不起;伸出小拇指表示鄙視;在人背後指點表示不禮貌;拇指朝上表示好,朝下表示壞;向上同時伸出中指和食指成“V”字,表示勝利;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形表示OK。
三、飾物語言類:通過服飾、物品等語言符號表達一定的思想和情感意義的禮儀行爲。一種是由服裝、飾物化妝美容等代表的禮儀,一種是通過各種物品代表的禮儀。
首先,服飾和物品昭示着社會風尚。其次,服飾和物品是一種情感的象徵。再次,服飾和物品是一種美的演繹。
四、灑晏類禮儀:通過設宴酒喫飯表示對客人的尊重和歡迎的一種禮節,古今中外,以酒宴款待親朋好友已成爲慣例。一則,通過美味佳餚表達對朋友親人的深情厚意。二則通過宴席上種種禮儀行爲表示對客人的尊重禮貌,以求此後友好的發展互相的關係。
現代公關禮儀的類型
一、內外區分:國內禮儀和涉外禮儀兩大種,着重於禮儀服務的對象的內外區別。前者指本國範圍內通行的一些禮儀規範和區域特徵;後者指參與外事活動應遵循的禮儀規範。
二、從主體應酬的工作對象分:可分爲內務禮儀、公務禮儀、商務禮儀、個人社交禮儀。
內務禮儀:在家庭中,親朋好友之間應酬交往時應遵循的禮儀規範,包括家人間的問候、祝賀、慶賀、贈禮、宴請等。
公務禮儀:指公務活動中,應遵循的禮儀規範,包括公務行文禮儀、公務迎業送往的禮儀,公務公見會談的禮儀、公務宴請招待的禮儀。
商務禮儀:在商務部門工作應酬中應遵循的禮儀規範,如商務接待、商務談判、商務慶典等禮儀。
個人禮儀:個人參加社交活動時應遵循的禮儀規範,包括一些基本的禮節,如握手、介紹、交談、饋贈等。
公關禮儀 篇8
交談禮儀
我覺的待人談話在公關方面很重要。
談話的表情要自然,語氣和氣親切,表達得體。說話時可適當做些手勢,但動作不要過大,更不要手舞 足蹈,不要手指, 還有幾則:真誠尊重的原則,真誠是對人對事的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是待人真心真意的友善表現,真誠和尊重首先表現爲對別人要有禮貌,別人說話時要用心傾聽。
要凝視對風的眼睛要保持適度的微笑.即彬彬有禮,又不低三下四,當別人說錯話時,不要嘲笑對方,也不要當着衆人的面說出來.等到下來時細心給他說,如果你說什麼別人始終不懂,要耐心的給他說.對人對事不要表現驕狂,我行我素,更不要自以爲是,傲視一切.在交談時把握分寸,根據具體情況,具體情境而行使相應的禮儀。
公關禮儀 篇9
見面禮儀
姑且不說見面利益到底有都重要,你試想一下:有這樣一 個人,別人見了他時主動熱情的給他打招呼,可他呢?理也不理別人,還擺了一張苦瓜臉.你想這樣一箇人他能在社會上立足嗎?
通常第一印象起着很重要的做用,在初次與別人見面時,別人可以通過你的舉手投足看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一般,大家很容易忽視在與他人交往中的細節,但往往這些細節就可能決定你的命運。
作爲一名大學生,許多人都經歷過交往、交際中的尷尬,如着裝不當、舉止失禮、不會說話 ……,事情雖小但常常挫傷我們的自信,影響我們的形象。
如果在未來的求職、工作、業務溝通中這些尷尬依然與我們,影相隨行,我們的命運會否因此改變呢?所以說見面注重禮儀會讓你脫穎而出。
公關禮儀 篇10
公關禮儀的重要性
作爲一名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學生,如何使自己的氣質高雅、形象更出衆;如何使自己充滿自信地出現在同學老師、上級下屬和客戶面前;如何使自己得體而又自如的參加會議、出席社交活動?
通過老師在課堂上播放碟片,由中國知名禮儀專家金正昆教授對公關禮儀的講解,使我對公關禮儀有了一箇較系統的認識和理解。什麼是公關禮儀?公關禮儀是近百年來形成的社會高級禮儀。說它是高級禮儀,是因爲它體現了“傳統性與時代性相結合”。它是現代公共關係學的產物。公關禮儀,既繼承和弘揚傳統禮儀中的美好的言行舉止,又吸納了新時代的精華,具有時尚的新潮性。而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向是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由此看來,學好公關禮儀對於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學生很重要。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被世人稱爲“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至今有着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禮儀的作用可謂巨大無比。
禮儀具有很強的凝聚情感的作用。禮儀的重要功能是對人際關係的調解。在現代生活中,人們的相互關係錯綜複雜,在平靜中會突然發生衝突,甚至採取極端行爲。禮儀有利於促使衝突各方保持冷靜,緩解已經激化的矛盾。如果人們都能夠自覺主動地遵守禮儀規範,按照禮儀規範約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際間感情得以溝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關係,進而有利於各種事業的發展。
在我們大學生的領域內,禮儀禮貌也是舉足輕重的。在人才招聘會上,言談儒雅、服飾得體、儀表端莊、神態大方、禮儀到位的大學生更能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範,可以有效地展現一箇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一箇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適度、恰當的禮儀不僅能給公衆以可親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慾望,而且會使與公衆的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我們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以後從事的工作大多與管理,經濟等崗位有關,因此學好禮儀,特別是公關禮儀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那作爲一名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從那些方面來學習公關禮儀呢?關鍵要把握”六個c”原則:
第一個c,共同利益,common interest。什麼樣的人會和我們互動?有利害關係的,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企業交往中,所謂無利不起早呀,所以我們做事,你要避免勞而無功,首先就要有與別人利益共享的概念。
第二個c,溝通,communication。與任何人、任何組織要處理好關係,都一定要去溝通。
第三個c,信譽,credibility。做人做事,都一定要有信譽的。沒有信譽的話,幹什麼都不行。
第四個c,承諾,commitment。對社會要有承諾,對員工也要有承諾,對客戶更要承諾,要把那個信譽把握好。
第五個c,合作,collaboration。現代社會是一種合作關係,而不是一種你死我活的關係,國家之間要和而不同,企業之間也要共同發展,要強調雙贏,你得到了好處別人也得到好處,你掙錢別人也掙錢,你發展別人也發展,要有這種合作意識。
第六個c,妥協,compromise。怎樣才能實現合作呢?必要的妥協。有舍纔有得,要捨得。
總而言之,在公關問題上,這六個c,利益、溝通、信譽、承諾、合作和妥協,應該是我們學習公關禮儀時,時刻牢記的。
公關禮儀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當今世界已成爲一箇開放的世界,國際合作與貿易交流日趨頻繁,一箇企業只有在科學化人性化的管理中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公關是參與競爭的手段,也是人們適應對外開放,開拓局面的一種本領。所以面對現代化社會,現代化生產方式,頻繁的對外交往的要求,我們必須具有豐富的交際禮節常識,真正滲透這門藝術,使之成爲自身的氣質,做一名優秀的現代化人才。
禮儀的作用:
1.禮儀是個人心理安寧、心靈淨化、身心愉悅、個人增強修養的保障。當每個人都抱着與人爲善的動機爲人處事,以文明市民的準則約束自己時,那麼,所有的人都會體驗到心底坦蕩、身心愉悅的心情。
2.禮儀是家庭美滿和睦的根基。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緣爲紐帶的一種社會關係。家庭禮儀可以使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幸福。
3.禮儀是人際關係和諧的基礎。社會是不同羣體的集合,羣體是由衆多箇體匯合而成的,而個體的差異性是絕對的;禮儀是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職業是人們在社會上謀生、立足的一種手段。講究禮儀可以幫助人們實現理想、走向成功,可以促進全體員工團結互助、敬業愛崗、誠實守信,可以增強人們的交往和競爭實力,從而推動各項事業的發展。
4.禮儀是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職業是人們在社會上謀生、立足的一種手段。講究禮儀可以幫助人們實現理想、走向成功,可以促進全體員工團結互助、敬業愛崗、誠實守信,可以增強人們的交往和競爭實力,從而推動各項事業的發展。
5.禮儀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載體。要繼承弘揚祖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文明禮儀宣傳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
6.有助於提升個人素質,方便交往應酬。一箇舉止大方,着裝得體肯定會比舉止粗俗、衣着不整的人更受人歡迎,也就更方便交往與應酬。
7.有助於維護企業形象。個人形象代表企業形象,活體廣告。企業形象的好與壞實際就是企業員工素質的高與低。
8.禮儀是社會交往的潤滑劑和黏合劑,是熟人之間的奢侈品,會使不同羣體之間相互敬重、相互理解、求同存異、和諧相處。
9.禮儀是個人美好形象的標誌,是一箇人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的具體體現;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如果我們時時處處都能以禮待人,那麼就會使我們顯得很有修養。古人有這樣的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公關禮儀 篇11
一、公共關係
(一)公共關係含義:公共關係是社會組織通過信息傳播手段和禮儀來協調關係、影響輿論、塑造形象、優化環境、建立良好的公衆關係,使社會組織有個良好的社會關係環境,樹立良好形象的社會科學和管理藝術。
(二)特徵與作用:它具有客觀性、公開性、雙向性、情感性、共贏性、創造性、廣泛性、規範性、整體性、長期性。公共關係應遵守誠實守信、公衆至上、平等互惠、全員公關、開拓創新的原則。公共關係與庸俗關係有着本質的區別,而與人際關係兩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人際關係是公關活動的基礎,而兩者的目的不同。同時公共關係還與廣告、市場營銷也有關係也有區別。公共關係有很強的實用性,公關工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爲此社會上還成立了專門的公關公司。
它是組織形象的一種宣傳形式,在社會組織“內求團結,外求發展”的目標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發揮着其他公共關係形勢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禮儀
(一)禮儀的含義: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形成的應共同遵守的行爲規範和準則,是人們在交際中約定俗成的禮節和儀式,也是文明道德修養程度如何的標誌。它具有規範性、適應性、時代性、傳承性。
(二)特徵與作用:對於我們完善個人形象,提高自身修養,增進交往、改善人際關係,組織造良好形象的’塑造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公關禮儀不僅僅是個人形象禮儀,它還包括日常交往禮儀、公關社交禮儀、羣體活動禮儀、國際交往禮儀、求職禮儀。從這我們可以看出,禮儀所到之處非常廣泛,小到儀容儀表的禮儀,大到外交各方面的禮儀。通過禮儀的學習,我們瞭解到禮儀對於每個人的重要。在生活中我們不僅應該瞭解各種禮儀,更應該瞭解禮儀的遵守、敬人、寬容、適度、真誠原則,否則我們的禮儀也只是一箇虛殼。
三、禮儀的認識
日常社交禮儀是首先要瞭解的是介紹。它包括自我介紹,他人介紹,爲他人介紹,集體介紹等。
第一類,自我介紹,也就是說明個人的情況,說明本人的情況。
第二類,爲他人做介紹,就是在你家你遇到了其他的客人,客人之間不認識,你跟他們認識,你是第三者,第三方,第三方出面爲不相識的雙方做介紹,說明情況,這叫爲他人做介紹。
第三類,在大型活動社交場合,還需要把某一箇單位某一箇集體的情況向其他人說明,所以這個叫集體介紹,第三種介紹。此外我們有時候還遇到第四種介紹,業務介紹。
實際上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自我介紹、介紹別人、介紹集體,介紹業務是廣泛存在的現象。
從禮儀的角度來講,做介紹恐怕有下面幾個要點需要注意,第一個要點就是介紹的時機,介紹的時機說明它什麼包括具體時間,具體地點,具體場合。你有的地方你多不方便做介紹的,比如在那兒看電影呢你在那看電影,你邊上來了一箇熟人,這時候大家看電影需要保持肅靜,你在那兒喋喋不休地替不相識的人做一箇引見或者介紹合適嗎?你有礙於人,你這不合適。第二,介紹的主角,就是誰出面來做介紹,比如場就倆人,一男人一女人,一箇老人一孩子,一長輩一晚輩,雙方介紹時需要一箇主動介紹者,這就要求地位高的主動出面介紹。日常禮儀還有稱呼,握手等等。這其中有很多細節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四、禮儀的職能與發揮的作用
禮儀本身是一種既具有內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現形式的行爲規範。謙恭的態度、文明禮貌的語言、優雅得體的舉止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是人的內在文化修養、道德品質、精神氣質和思想境界等。沒有內在的修養,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美是一種善。”但是,在禮儀的內在要求和外在表現形式這一對矛盾中,我們強調內在美德的決定性地位的同時,不能忽視外在禮儀形式的重要作用。公關關禮儀可以密切與外部公衆的關係,形成和諧、融洽、合作的關係,獲得公織的認可和好評,從而創造出有利於自身發展的最佳環境外部公衆對。 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但是使它們生出光彩的則是良好的禮儀,無論什麼事情,必須具有優雅的方法和態度,才能顯得漂亮,得到別人的喜悅。”
五、公共關係在工作運用
公共關係不管是與個人還是集體的工作關係是緊密的。英國公關專家弗蘭克·傑夫金斯所說:“銷售中的每一箇因素都需要公關人員來加強、完善” 。因此,公共關係可以涉及市場營銷的各個角落。它們的聯繫主要在:共同的產生條件——商品生產的高度發展;共同的指導思想——用戶第一,社會效益第一;相似的傳播媒介——大衆傳播媒介;市場營銷把公共關係作爲組成部分, 公共關係與市場營銷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範圍不同。市場營銷僅限於企業生產流通領域,最多不過是經濟領域內,但公共關係所涉及的是社會任何一種組織與公衆的關係。除企業外,公共關係還涉及政府、學校、醫院等各種組織,遠遠超過了經濟領域。公共關係比市場營銷有更廣泛的社會性,學科應用範圍也更爲廣闊。
(2)目的不同市。市場營銷的直接目的是銷售產品,從而進一步擴大贏利,產生企業效益;公共關係的目的是樹立組織形象,產生良好的公衆信譽,從而使組織獲得長足的發展。
(3)手段不同。市場營銷所採用的手段是價格、推銷、廣告、包裝、商標、產品設計、分銷等。這些手段都是緊緊地圍繞着產品銷售的目的。而公共關係所採用的手段是宣傳資料、各種專題活動,如記者招待會、社會贊助、典禮儀式、危機處理等活動。內在的良好道德品質、文化修養只有通過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現出來,才能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具有實際的意義和作用,離開了一定的外在表現形式的抽象道德理論和思想是空洞和無用的。
結語:自覺主動地遵守禮儀規範,按照禮儀規範約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際間感情得以溝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關,進而有利於各種事業的發展。 可見,公關禮儀在人們的人際關係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不容忽視。
公關禮儀 篇12
一、商務活動中儀容儀表的標準
(一)男士的儀容儀表標準
(1)男士着裝禮儀:
A、髮型落款式大方,不怪異,不太長也不太短,頭髮乾淨整潔,無汗味,沒頭屑。
B、髮腳與鬍子剃乾淨。
C、指甲剪段,手指頭乾淨,常用熱水清洗。
D、耳孔內外清潔乾淨,鼻孔內外清洗乾淨。
E、襯衫領口整潔,鈕釦整理好;領帶平整、端正;褲型不緊不松,很合身的那種,長及鞋面;鞋底與鞋面側同樣保持清潔,鞋不能破損。
F、衣、褲袋口整理服帖,不要塞東西造成鼓鼓的感覺,會破壞整體服裝的形象。
G、不要忘了拉前拉鍊。
H、必備物品。
公司的徽標。公司的徽標需要隨身攜帶,它準確的佩戴位置就是男士西裝的左胸的上方,這只是男士在穿西裝的時候需要搭配的物品。
鋼筆。因爲從事商務活動經常要使用,鋼筆正確的攜帶位置應該是男士西裝內側的口袋裏,而不應該在男士西裝的外側口袋裏,一般情況下儘量避免把它攜帶在襯衫的口袋裏面,這樣容易把你的襯衫弄污。
名片夾。應該選擇一箇比較好的名片夾來放自己的名片,這樣可以保持名片的清潔整齊。同時接受他人名片的時候,應該有一箇妥善的位置能夠保存,而避免直接把對方的名片放在你的口袋中,或者放在手中不停地擺弄,這都是不好的習慣。
紙巾。男士在着裝的時候,應該隨身攜帶紙巾,或者是攜帶一塊手絹,可以隨時清潔自己面部的污垢,避免一些尷尬場面的出現。
公文包。一般男士在選擇公文包的時候,它的式樣、大小應該和你整體的着裝保持一致。一般男士的一些物品,像手機、筆記本、筆可以放在你的公文夾當中,男士在着西裝的時候,應該儘量避免口袋中攜帶很多的物品,這樣會使衣服顯得很臃腫,不適合商務場合。
(二)女士的儀容儀表標準
A、頭髮保持乾淨整潔,有自然光澤;髮型大方、得體,前發不要遮眼遮臉爲好。
B、化淡妝、施薄粉、描輕眉,脣淡紅。
C、服飾端莊,不要太薄、太透、太露。着齊膝一步裙或褲裝,裙不要太短,不要太緊或太長、太寬鬆。
D、鞋潔淨,款式大方簡潔,沒有過多裝飾與色彩,中跟爲好,跟不能太高太尖。
E、可佩戴精緻小飾品,如點狀耳環、細項鍊等,不要戴太誇張太突出的飾品。
F、指甲精心修理過,也不能留長指甲,造成工作中的不便,指甲油可用白色、粉色、肉色或透明。
G、領口乾淨,襯衫領口不能太複雜、太花俏。
H、衣袋中只放薄手帕或單張名片之類的物品。
I、隨時捏走吸在衣服上的頭髮。
女士在選擇佩戴物品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商務禮儀的目的是爲了體現出對他人的尊重。女士可以從兩方面來體現:一方面是修飾物,另一方面是商務物品。在這兩個方面中,修飾物應該儘量避免過於奢華,比如說在戒指、項鍊的選擇上,都要注意這一點。必備物品的攜帶和男士的攜帶標準基本相同。
二、商務活動中言談舉止的標準
1、目光交流。要和對方有一箇目光交流,而不應該左顧右盼。
2、稱謂的選擇和使用。一般情況下,在商務活動中,有兩套稱謂方法:第一種就是稱對方爲某某先生、某某女士,這也是最爲穩妥和最爲普遍的一種稱謂方式;第二種我們可以稱呼對方爲某某經理、某某主管、某某總監,以及某某領導,就是說直接稱謂他的職務。
3、握手。握手的次序,一般都是女士先伸手,男士再握手。領導和上級以及長輩先伸手,下級和晚輩再握手;握手時,對方伸出手後,我們應該迅速地迎上去,握手的時候最應該避免的是很多人互相地交叉握手;握手時還要避免上下過分地搖動。
4、相互介紹。在相互介紹的時候,應該注意順序的選擇,一般先由職位高的人開始介紹,如果是分爲主方和客方的話,應該是先把主方介紹給客方,然後再把客方介紹給主方。
5、互換名片。要雙手拿出自己的名片,這時候有一箇停頓,要注意將名片的方向調整到最適合對方觀看的位置,再雙手遞過去。雙手接過對方的名片,要簡單地看一下上面的內容,既不要把它直接放在兜裏或放在其他位置根本不看,也不要長時間地拿在手裏不停地擺弄,而應該把名片放在專用的名片夾中,儘量避免把名片放在口袋中,或者放在其他的位置。
6、其他注意事項。社交場所是禁止吸菸,禁止大聲喧譁的,要注意音量的控制。
三、社交禮儀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問候:注視對方,不左顧右盼,使用合理的稱謂。
握手:注意握手的順序,握手力度的掌握,不交叉握手。
相互介紹:對職務、單位、部門、介紹完整,使雙方進一步交談無困難·注意介紹的順序。
互換名片:雙手遞接名片,注意名片的方向,名片保持潔淨。
其他:音量的控制,不吸菸。
四、商務公關贈禮禮儀
要使交往對象愉快地接受饋贈,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爲即便是你在饋贈原則指導之下選擇了禮品,如果不講究商務公關贈禮的藝術和禮儀,也很難使商務公關饋贈成爲社會交往的手段,甚至會適得其反。那麼,饋贈時應注意哪些藝術和禮儀呢?
(一)注意商務公關禮品的包裝
精美的包裝不僅使禮品的外觀更具藝術性和高雅的.情調,並顯現出贈禮人的文化和藝術品位,而且還可以使商務公關禮品產生和保持一種神祕感,既有利於交往,又能引起受禮人的興趣和探究心理及好奇心理,從而令雙方愉快。好的禮品若沒有講究包裝,不僅會使禮品遜色,使其內在價值大打折扣,使人產生“人蔘變蘿蔔”的缺憾感,而且還易使受禮人輕視商務公關禮品的內在價值,而無謂地折損了由商務公關禮品所寄託的情誼。
(二)注意商務公關贈禮的場合
贈禮場合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尤其那些出於酬謝、應酬或有特殊目的的饋贈,更應注意贈禮場合的選擇:通常情況下,當衆只給一羣人中的某一箇人贈禮是不合適的,因爲那會使受禮人有受賄和受愚弄之感,而且會使沒有受禮的人有受冷落和受輕視之感。
給關係密切的人送禮也不宜在公開場合進行,只有禮輕情重的特殊禮物才適宜在大庭廣衆面前贈送。最好當着受禮人的面贈禮。贈禮是爲鞏固和維持雙方的關係,贈禮也必須是有針對對象的。因此贈禮時應當着受禮人的面,以便於觀察受禮人對商務公關禮品的感受,還可有意識地向受禮人傳遞你選擇商務公關禮品時獨具匠心的考慮,從而激發受禮人對你一片真情的感激和喜悅之情。
(三)注意商務公關贈禮時的態度、動作和言語表達
只有那種平和友善的態度,和落落大方的動作並伴有禮節性的語言表達,纔是令贈受禮雙方所能共同接受的。那種做賊式的悄悄將商務公關禮品置於桌下或房中某個角落的做法,不僅達不到饋贈的目的,甚至會適得其反。注意商務公關贈禮的具體時間,一般說來,應在相見或道別時贈禮。
五、酒場上的商務規矩
規矩一,酒桌上雖然“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但是喝酒的時候決不能把這句話掛在嘴上。
規矩二,韜光養晦,厚集播發,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規矩三,領導相互喝完才輪到自己敬。
規矩四,可以多人敬一人,決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領導。
規矩五,自己敬別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視乎情況而定,比如對方酒量,對方喝酒態度,切不可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規矩六,自己敬別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隨意,方顯大肚。
規矩七,自己職位卑微,記得多給領導添酒,不要瞎給領導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領導確實想找人代,還要裝作自己是因爲想喝酒而不是爲了給領導代酒而喝酒。比如領導甲不勝酒力,可以通過旁敲側擊把準備敬領導甲的人攔下。
規矩八,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墊杯底,記着自己的杯子永遠低於別人。自己如果是領導,知趣點,不要放太低,不然怎麼叫下面的做人?
規矩九,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碰酒最好按時針順序,不要厚此薄彼。
規矩十,碰杯,敬酒,要有說詞,不然,我幹嗎要喝你的酒?
規矩十一,桌面上不談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裏面了瞭然,不然人家也不會敞開了跟你喝酒。
規矩十二,不要裝歪,說錯話,辦錯事,不要申辯,自覺罰酒纔是硬道理。
規矩十三,假如,純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夠的情況,酒瓶放在桌子中間,讓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垃圾的去一箇一箇倒酒,不然後面的人沒酒怎麼辦?
規矩十四,最後一定還有一箇悶杯酒,所以,不要讓自己的酒杯空着。跑不了的~
規矩十五,注意酒後不要失言,不要說大話,不要失態,不要吐沫橫飛,筷子亂甩,不要手指亂指,喝湯噗噗響,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去廁所去,沒人攔你。
規矩十六,不要把“我不會喝酒”掛在嘴上(如果你喝的話),免得別人罵你虛僞,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還真能看出來。
規矩十七,領導跟你喝酒,是給你face,不管領導怎麼要你喝多少,自己先乾爲敬,記着啊,雙手,杯子要低。
規矩十八,花生米對喝酒人來說,是個好東西。保持清醒的頭腦,酒後噓寒問暖是少不了的,一杯酸奶,一杯熱水,一條熱毛巾都顯得你關懷備至。
【喝酒小貼士】
如果你酒量不怎麼樣,給你一些訣竅:
1、不要主動出擊,實行以守爲攻戰略;
2、桌前放兩個大杯,一杯放白酒,一杯放礦泉水,拿小酒盅乾杯,勤喝水,到酒桌上主客基本都喝8分醉時,可以以水代酒,主動出擊;(這條不建議用)
3、乾杯後,不要馬上嚥下去,找機會用餐巾抹嘴,把酒吐餐巾裏;(適用女性)
4、上座後先喫一些肥肉類、澱粉類食品墊底,喝酒不容易醉;
5、掌握節奏,不要一下子喝得太猛;
6、不要幾種酒混着喝,特別容易醉;
7、領導夾菜時,千萬不要轉酒桌中間的圓盤,領導夾菜你轉盤是酒桌上大忌;
8、喝到六分醉時,把你面前的醋碟中的醋喝下,再讓服務員添上……
9、每次乾杯時,倒滿,然後在喝前假裝沒有拿穩酒盅,儘量灑出去一些,這樣每次可以少喝進去不少。
六、公關禮儀之人際交流
委婉的語言
當有一位朋友不邀而至,貿然闖進了您的寫字間,而您實在難用很長的時間與之周旋時,如果直接告之對方“來的不是時候”,或對之愛搭不理,都很可能得罪人。
其實,只要用委婉一些的語言,一樣可以暗示對方應儘早離去,而且還不至於使其難堪。可以在見面之初,一面真誠地對其表示歡迎,一面婉言相告:“我本來要去參加公司的例會,可您這位稀客駕到,我豈敢怠慢。所以專門告假五分鐘,特來跟您敘一敘。”這句話的“話外音”,乃是暗示對方:“只能談五分鐘時間”,但因說得不失敬意,在對方的耳中就要中聽多了。
又如,一位來企業參觀的外商,若突然向您問起了我方的產量,產值一類原本不宜問到的問題,告之以“無可奉告”固然能行,卻也有可能使對方無地自容。
此時此刻,完全可以運用適當的談話技巧,用另外的方式來表達“無可奉告”之意。比方說:“董事會讓我們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有多大生產能力,就生產多少”。“能賣出去多少產品,就能創造多大產值”。“一年和另一年創造的產值,往往不盡相同”。面對這種照顧對方情緒的“所答非所問”,對方但凡識相,定會知難而退。
寒暄與問候
1、寒暄
寒暄者,應酬之語是也。問候,也就是人們相逢之際所打的招呼,所問的安好。在多數情況下,二者應用的情景都比較相似,都是作爲交談的“開場白”來被使用的。從這個意義講,二者之間的界限常常難以確定。
寒暄的主要的用途,是在人際交往中打破僵局,縮短人際距離,向交談對象表示自己的敬意,或是藉以向對方表示樂於與之結交之意。所以說,在與他人見面之時,若能選用適當的寒暄語,往往會爲雙方進一步的交談,做好良好的鋪墊。
反之,在本該與對方寒暄幾句的時刻,反而一言不發,則是極其無禮的。
當被介紹給他人之後,應當跟對方寒暄。若只向他點點頭,或是隻握一下手,通常會被理解爲不想與之深談,不願與之結交。
碰上熟人,也應當跟他寒暄一兩句。若視若不見,不置一辭,難免顯得自己妄自尊大。
在不同時候,適用的寒暄語各有特點。
跟初次見面的人寒暄,最標準的說法是:“您好!”“很高興能認識你”。“見到您非常榮幸”。
比較文雅一些的話,可以說:“久仰”,或者說:“幸會”。
要想隨便一些,也可以說:“早聽說過您的大名”、“某某人經常跟我談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讀過您的大作”、“我聽過您作的報告”,等等。
跟熟人寒暄,用語則不妨顯得親切一些,具體一些。可以說“好久沒見了”、“又見面了”,也可以講:“您氣色不錯”、“您的髮型真棒”,“您的小孫女好可愛呀”、“今天的風真大”、“上班去嗎?”
寒暄語不一定具有實質性內容,而且可長可短,需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但它卻不能不具備簡潔、友好與尊重的特徵。
寒暄語應當刪繁就簡,不要過於程式化,像寫八股文。例如,兩人初次見面,一箇說:“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另一箇則道:“豈敢,豈敢”,搞得像演出古裝戲一樣,就大可不必了。
寒暄語應帶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容許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用以戲弄對方。“來了”,“瞧你那德性”,“喂,你又長膘了”,等等,自然均應禁用。
2、問候
問候,多見於熟人之間打招呼。西方人愛說:“嗨”中國人則愛問“去哪兒”、“忙什麼”、“身體怎麼樣”、“家人都好吧?”
在商務活動中,也有人爲了節省時間,而將寒暄與問候合二爲一,以一句“您好”,來一了百了。
問候語具有非常鮮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的特徵。比如,老北京人愛問別人:“喫過飯了嗎?”其實質就是“您好!”您要是答以“還沒喫”,意思就不大對勁了。若以之間候南方人或外國人,常會被理解爲:“要請我喫飯”、“諷刺我不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多管閒事”、“沒話找話”,從而引起誤會。
在阿拉伯人中間,也有一句與“喫過飯沒有”異曲同工的問候語:“牲口好嗎?”您可別生氣,人家這樣問候您,絕不是拿您當牲口,而是關心您的經濟狀況如何。在以遊牧爲生的阿拉伯人中間,還有什麼比牲口更重要的呢?問您“牲口好嗎?”的確是關心您的日子過得怎麼樣。爲了避免誤解,統一而規範,商界人士應以“您好”、“忙嗎”爲問候語,最好不要亂說。
公關禮儀 篇13
公關禮儀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當今世界已成爲一箇開放的世界,國際合作與貿易交流日趨頻繁,一箇企業只有在科學化人性化的管理中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公關是參與競爭的手段,也是人們適應對外開放,開拓局面的一種本領。所以面對現代化社會,現代化生產方式,頻繁的對外交往的要求,我們必須具有豐富的交際禮節常識,真正滲透這門藝術,使之成爲自身的氣質,做一名優秀的現代化人才。
禮儀的作用:
1、禮儀是個人心理安寧、心靈淨化、身心愉悅、個人增強修養的保障。當每個人都抱着與人爲善的動機爲人處事,以文明市民的準則約束自己時,那麼,所有的人都會體驗到心底坦蕩、身心愉悅的心情。
2、禮儀是家庭美滿和睦的根基。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緣爲紐帶的一種社會關係。家庭禮儀可以使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幸福。
3、禮儀是人際關係和諧的基礎。社會是不同羣體的集合,羣體是由衆多箇體匯合而成的,而個體的差異性是絕對的;禮儀是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職業是人們在社會上謀生、立足的一種手段。講究禮儀可以幫助人們實現理想、走向成功,可以促進全體員工團結互助、敬業愛崗、誠實守信,可以增強人們的交往和競爭實力,從而推動各項事業的發展。
4、禮儀是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職業是人們在社會上謀生、立足的一種手段。講究禮儀可以幫助人們實現理想、走向成功,可以促進全體員工團結互助、敬業愛崗、誠實守信,可以增強人們的交往和競爭實力,從而推動各項事業的發展。
5、禮儀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載體。要繼承弘揚祖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文明禮儀宣傳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
6、有助於提升個人素質,方便交往應酬。一箇舉止大方,着裝得體肯定會比舉止粗俗、衣着不整的人更受人歡迎,也就更方便交往與應酬。
7、有助於維護企業形象。個人形象代表企業形象,活體廣告。企業形象的好與壞實際就是企業員工素質的高與低。
8、禮儀是社會交往的潤滑劑和黏合劑,是熟人之間的奢侈品,會使不同羣體之間相互敬重、相互理解、求同存異、和諧相處。
9、禮儀是個人美好形象的標誌,是一箇人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的具體體現;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如果我們時時處處都能以禮待人,那麼就會使我們顯得很有修養。古人有這樣的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公關禮儀 篇14
公關禮儀,即公共關係禮儀,是指公共關係工作人員在公共關係活動中應遵循的禮貌禮節和行爲規範,公共禮儀的的基本目的就是樹立和塑造個人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公關禮儀是十分重要的,正如那句話:“美麗的女人不一定優雅,優雅的女人一定美麗”。禮儀本身是一種既具有內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現形式的行爲規範。
謙恭的態度、文明禮貌的語言、優雅得體的舉止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是人的內在文化修養、道德品質、精神氣質和思想境界等。沒有內在的修養,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無論在任何方面,做一箇講究禮儀的大學生是很有必要的。而公關禮儀就是把組織形象和個人形象有機地結合起來,個人形象是組織形象的基礎,通過塑造完美的個人形象來塑造組織形象。公關禮儀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在現代社會中,任何一箇社會組織都要處理好與自身發展密切相關的內外公衆關係,樹立良好的組織形象、那麼,社會組織的良好形象如何塑造?一箇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發揮公關禮儀的功能和作用、公關禮儀對組織形象的塑造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塑造形象、溝通信息、聯絡感情、增進友誼。
禮儀是企業形象、文化、員工修養素質的綜合體現,我們只有做好應有的禮儀才能爲企業在形象塑造、文化表達上提升到一箇滿意的地位。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社會形象已成爲一箇組織立足社會的必備條件。組織形象是一箇組織向社會介紹自己的最好名片;一箇組織良好的社會想象,是最重要的無形資產;樹立良好的組織形象對組織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
所謂組織形象是對於一箇社會組織來講,組織形象就是社會民衆心目中對一箇組織機構的整體印象和評價。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禮儀能夠調節人際關係,從一定意義上說,禮儀是人際關係和諧發展的調節器,人們在交往時按禮儀規範去做,有助於加強人們之間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關係,緩和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衝突。
一般來說,人們受到尊重、禮遇、贊同和幫助就會產生吸引心理,形成友誼關係,反之會產生敵對,牴觸,反感,甚至憎惡的心理。
公關禮儀是普通人修身養性、持家立業的基礎,是一箇領導者治理好國家、管理好公司或企業的基礎、生活裏最重要的是以禮待人,有時候禮的作用不可估量,從某種意義上講,禮儀比智慧和學識都重要。
隨着社會的發展,超市行業也是越來越多,面臨着日趨激烈的競爭,步步高能否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獨樹一幟,不斷髮展壯大,因素固然很多,其中,良好的品牌形象無疑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的市場競爭是一種形象競爭,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因素很多,其中高素質的員工,高質量的服務,每一位員工的禮儀修養無疑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公關禮儀的作用
中國自古就有禮多人不怪的說法,無疑,恰當的’公關禮儀對於工作的順利開展將有積極意義。那麼公關禮儀具體都有哪些作用呢?
1、首先,公關禮儀對於塑造個人自身形象與公司形象都起到積極作用。公關禮儀是現代社交禮儀的第一職能,包括塑造個人形象和組織形象兩個方面。
2、其次,公關禮儀起到了工作開展中的媒介作用。公關禮儀作爲現代社交禮儀的第二職能,包括三種類型:一種是言語禮儀;一種是飾物禮儀;一種是行爲表情禮儀。
3、公關禮儀對於商務談判,個人交流,公司開展合作都起到了聯絡感情的紐帶作用。公關禮儀是現代社交禮儀的第三職能,其中最重要的情感特徵是真誠。
4、公關禮儀有利於增加互信互愛的關係,增進友誼。公關禮儀是現代社交禮儀的第四職能,在恰當的場合使用適當的公關禮儀將有助於合作的進行。
5、最後,公關禮儀有利於健全公司領導與管理機制,維持公司穩定協調發展。因此,開展公關禮儀培訓工作,培養和訓練員工掌握公關禮儀技巧將有利於公司形象的樹立、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公司的發展。
公關禮儀 篇15
一.公關禮儀
公關禮儀是人們從事公關活動的行爲規範。由於公關禮儀是建立在業緣基礎上的現代禮儀,因而它除了遵循人類共同應有的交往原則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一)禮儀的系統整體原則
禮儀是一箇完整體系,幾千年來已經無所不包,因而在對外交往和公關交往中,我們一定不能忽視它的整體性,並注意採集信息應完整,因爲來賓或合作對象的性別、年齡、國籍、州籍、民族、宗教、信仰、職業都決定了他適應並喜好什麼樣的禮儀接待,搞錯一箇環節都可能招來“100-1=0”的效果。
(二)公平對等原則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禮尚往來”,社會交往中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傲慢,冷漠,或曲意逢迎,都會被視爲不禮貌。應公平大方,不卑不亢,主動友好,熱情又有所節制。
(三)遵時守約原則
現代社會社會節奏加快、遵時守約更爲重要,無論什麼理由,不遵時守約都是不禮貌的,再正當的理由失約後也應道謙。
(四)尊重習俗原則與風俗禁忌原則
“十里不同風、八里不同俗”,到什麼山唱什麼歌,“進門見禮,出門問忌”,這些有益的格言都說明尊重各地不同風俗與禁忌的重要性。特別是對外交往中不懂外國禁忌,不懂不同民族的禁忌,可能會造成不愉快的後果。
(五)和諧適度原則
使用禮儀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恰當處理。
(六)外事禮賓順序原則
(七)女士優先原則
“ladies first”,(女士優先)是西方的一項體現教養水平的重要標誌,是紳士風度與騎士風度的體現。雖然男女平等了,但在涉外時這一點是萬不可忽視的。
(八)差異性原則
外國人由於歷史、文化、經濟、政治、民族與我國不同,因而在交往中,不僅語言不同,而且在意識形態的許多方面都會發生歧義,因而我們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技術準備。
二.使用電話時的禮儀
要正確有效地使用電話,應該做到親切文明、簡捷準確。打電話時,雖然相互看不見,但是聞聲可知其人。因此,通話時一定要客氣禮貌堅持用“您好“開頭,“請“字在其中,“謝謝“、“不客氣“結尾,嗓音要清晰,音量在適中,語速要恰當,通過聲音在對方心裏樹立良好的形象。打電話是爲了爭取時間,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因此交談時詞語達意簡潔,語言清晰準確,以避免誤聽。
重要的第一聲
當我們打電話給某單位,若一接通,就使對方聽到對方親切、優美的招呼聲,心情一定會很愉快,使雙方對話能順利展開。在電話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語言就會對對方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樣說:“您好,這裏是“,但聲音清脆、悅耳,吐字清晰,同讓人聽了不清晰、陰沉的聲音,會給對方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在電話中給人印象不佳,對方對你所在的單位也會有看法。因此要記住,接電話時,應有“我代表企業的形象“的意識。
迅速準確的接聽
企業業務繁忙,一箇辦公定有時往往會有幾部電話,聽到電話鈴聲,應準確迅速地拿起聽筒,最好在三聲之內接聽。電話鈴聲響一聲大約3秒鐘,若長時間無人接電話,讓對方久等是很不禮貌的,對方在等待時心裏會十分焦急,你所在的企業會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即使電話離自己很遠,聽到電話鈴聲後,應該用最快的速度拿起聽筒,這樣的態度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這樣的習慣也是每個辦公室工作人員都應該養成的。如果電話鈴響了五聲纔拿起話筒,應該先向對方道歉,若電話響了許久,接起電話只是“喂“了一聲,對方會十分不滿,並留下惡劣的印象。
打電話之前,應確定第一受話人、第二受話人,然後確定電話交談的內容,如果內容較多,應事先打個腹稿,力求表達清楚、簡練。給不熟悉的對象打電話時,要給對方以沉着、思路清晰的感覺。接通電話並確認電話號碼無誤時,應立即簡要報明自己的身份、姓名及要通話的人名,當對方答“稍候“時,應握着話筒靜候;假如對方告訴你“要找的人不在“時,切不可魯莽地將話筒“喀啦“一下掛斷,應道聲“謝謝“。
打電話要簡短,長時間佔線,有可能誤事。
打完電話,不要忘記說一聲“我掛電話了,好嗎?“或者說一聲:“再見“!如果對方是長輩或領導,要等對方掛斷電話,自己才放下聽筒,表示禮貌。
三.儀態舉止?
1、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箇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的美。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頒、抬頭、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宜將手插在褲袋裏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不但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儀態的莊重。?
3、坐姿:坐,也是一種靜態造型。端莊優美的坐,會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確的坐姿應該:腰背挺直,肩放鬆。女性應兩膝併攏;男性膝部可分開一些,但不要過大,一般不超過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氣氛。不論何種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鐘”。若堅持這一點,那麼不管怎樣變換身體的姿態,都會優美、自然。 ?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動作,走姿是一種動態的美。“行如風”就是用風行水上來形容輕快自然的步態。正確的走姿是: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鬆,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 ?
四.見面禮儀 ?
1、握手禮:握手是一種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方式。與他人握手時,目光注視對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顧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與人握手。在正常情況下,握手的時間不宜超過3秒,必須站立握手,以示對他人的尊重、禮貌。握手也講究一定的順序:一般講究“尊者決定”,即待女士、長輩、已婚者、職位高者伸出手來之後,男士、晚輩、未婚者、職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應。若一箇人要與許多人握手,那麼有禮貌的順序是:先長輩後晚輩,先主人後客人,先上級後下級,先女士後男士。
2、鞠躬禮:鞠躬,意即彎身行禮,是對他人敬佩的一種禮節方式。鞠躬前雙眼禮貌地注視對方,以表尊重的誠意。鞠躬時必須立正、脫帽,鄭重地,嘴裏不能喫任何東西,或是邊鞠躬邊說與行禮無關的話。
3、致意:致意是一種不出聲的問候禮節,常用於相識的人在社交場合打招呼。在社交場合裏,人們往往採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脫帽致意等形式來表達友善之意。
五.拜訪中的舉止禮儀
(1)要守時守約。 ?
(2)講究敲門的藝術。要用食指敲門,力度適中,間隔有序敲三下,等待迴音。如無應聲,可再稍加力度,再敲三下,如有應聲,再側身隱立於右門框一側,待門開時再向前邁半步,與主人相對。
(3)主人不讓座不能隨便坐下。如果主人是年長者或上級,主人不坐,自己不能先坐。主人讓座之後,要口稱“謝謝”,然後採用規矩的禮儀坐姿坐下。主人遞上煙茶要雙手接過並表示謝意。如果主人沒有吸菸的習慣,要剋制自己的煙癮,儘量不吸,以示對主人習慣的尊重。主人獻上果品,要等年長者或其他客人動手後,自己再取用。即使在最熟悉的朋友家裏,也不要過於隨便。 ?
(4)跟主人談話,語言要客氣。?
(5)談話時間不宜過長。起身告辭時,要向主人表示:“打擾”之歉意。出門後,回身主動伸手與主人握別,說:“請留步”。待主人留步後,走幾步,再回首揮手致意:“再見”。
六.穿着西裝應遵循以下禮儀原則
1.西服套裝上下裝顏色應一致。在搭配上,西裝、襯衣、領帶其中應有兩樣爲素色。
2.穿西服套裝必須穿皮鞋,便鞋、布鞋和旅遊鞋都不合適。
3.配西裝的襯衣顏色應與西服顏色協調,不能是同一色。白色襯衣配各種顏色的西服效果都不錯。正式場合男士不宜穿色彩鮮豔的格子或花色襯衣。襯衣袖口應長出西服袖口1—2釐米。穿西服在正式莊重場合必須打領帶,其他場合不一定都要打領帶。打領帶時襯衣領口釦子必須繫好,不打領帶時襯衣領口釦子應解開。
4.西服紐扣有單排、雙排之分,紐扣系法有講究:雙排扣西裝應把釦子都扣好。單排扣西裝:一粒扣的,繫上端莊,敞開瀟灑;兩粒扣的,只繫上面一粒扣是洋氣、正統,只系下面一粒是牛氣、流氣,全扣上是土氣,都不繫敞開是瀟灑、帥氣,全扣和只扣第二粒不合規範;三粒扣的,繫上面兩粒或只系中間一粒都合規範要求。
5.西裝的上衣口袋和褲子口袋裏不宜放太多的東西。穿西裝內衣不要穿太多,春秋季節只配一件襯衣最好,冬季襯衣裏面也不要穿棉毛衫,可在襯衣外面穿一件羊毛衫。穿得過分臃腫會破壞西裝的整體線條美。
6.領帶的顏色、圖案應與西服相協調,系領帶時,領帶的長度以觸及皮帶扣爲宜,領帶夾戴在襯衣第四、第五粒紐扣之間。
7.西服袖口的商標牌應摘掉,否則不符合西服穿着規範,高雅場合會讓人貽笑大方。
女性:女性穿西服套褲(裙)或旗袍時,需要穿肉色的長統或連褲式絲襪,不準光腿或穿彩色絲襪、短襪。穿襯衫時,內衣與襯衫色彩要相近、相似;穿面料較爲單薄的裙子時,應着襯裙。
男性:男性出席正式場合穿西裝、制服,要堅持三色原則,即身上的顏色不能超過三種顏色或三種色系(皮鞋、皮帶、皮包應爲一箇顏色或色系),不能穿尼龍絲襪和白色的襪子。
七.領帶夾的用法
應在穿西服時使用,也就是說僅僅單穿長袖襯衫時沒必要使用領帶夾,更不要在穿夾克時使用領帶夾。穿西服時使用領帶夾,應將其別在特定的位置,即從上往下數,在襯衫的第四與第五粒鈕釦之間,將領帶夾別上,然後扣上西服上衣的釦子,從外面一般應當看不見領帶夾。因爲按照妝飾禮儀的規定,領帶夾這種飾物的主要用途是固定領帶,如果稍許外露還說得過去,如果把它別得太靠上,甚至直逼襯衫領釦,就顯得過分張揚。
八.涉外禮儀
涉外禮儀是指在長期的國際往來中,逐步形成了外事禮儀規範,也就是人們參與國際交往所要遵守的慣例,是約定俗成的做法。它強調交往中的規範性、對象性、技巧性。
我國的涉外人員目前在公務場合的着裝,最爲標準的,主要是深色毛料的套裝、套裙或制服。具體而言,男士最好是身着藏藍色、灰色的西裝套裝或中山裝,內穿白色襯衫,腳穿深色襪子、黑色皮鞋。穿西裝套裝時,務必要領帶。
女士的最佳衣着是:身着單一色彩的西服套裙,內穿白色襯衫,腳穿肉色長統絲襪和黑色高跟皮鞋。有時,穿着單一色彩的連衣裙亦可,但是儘量不要選擇以長褲爲下裝的套裝。
場合之二,是所謂社交場合。在社交場合,涉外人員的着裝應當重點突出“時尚個性”的風格。既不必過於保守從衆,也不宜過分地隨便邋遢。
目前的做法是,在需要穿着禮服的場合,男士穿着黑色的中山套裝或西裝套裝,女士則穿着單色的旗袍或下襬長於膝部的連衣裙。其中,尤其以黑色中山裝套裝與單色旗袍最具有中國特色,並且應用最爲廣泛。
在社交場合,最好不要空制服或便裝。
場合之三,是所謂休閒場合。涉外人員的着裝應當重點突出“舒適自然”的風格。沒有必要衣着過於正式,尤其應當注意,不要穿套裝或套裙,也不必穿制服。那樣作,既沒有任何必要,也與所處的具體環境不符。
握手禮儀
在交際場合中,一般是在相互介紹和會面時握手;遇見朋友先打招呼,然後相互握手,寒喧致意;關係親切的則邊握手邊問候,甚至兩人雙手長時間握在一起;在一般情況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輕者對年長者、身份低者對身份高者時應稍稍欠身,雙手握住對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與婦女握手時,應只輕輕握一下婦女的手指部分。
握手也有先後順序,應由主人、年長者、身份高者、婦女先伸手,客人、年輕者、身份低者見面先問候,待對方仲出手後再握。多人同時擂手,切忌交叉進行,應等別人握手完畢後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應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時應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
此外,有些國家還有一些傳統的見面禮節,如在東南亞信仰佛教的國家見面時雙手合什致意;日本人行鞠躬孔;我國傳統的拱手行禮。這些禮節在一些場合也可使用。
公共場合遠距離遇到相識的人,一般舉起右手打招呼並點頭致意,也可脫帽致意。與相識者在同一場合多次見面,只點頭致意即可;對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識者,在社交場合均可點頭或微笑致意。
介紹禮儀
在交際場合結識朋友,可由第三者介紹,也可自我介紹。爲他人介紹,要先瞭解雙方是否有結識的願望,不要貿然行事。無論自我介紹或爲他人介紹,都要做到自然。例如,正在交談的人中,有你所熟知的,便可趨前打招呼,這位熟人便將你介紹給其他客人。自我介紹時,要主動講清自己的姓名、身份、單位(國家),對方則會隨後自我介紹。爲他人介紹時還應說明與自己的關係,以便於新結識的人相互瞭解與信任。介紹其他人時,要有禮貌地以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指點別人。介紹也有先後之別。應先將身份低的、年紀輕的分紹給身份高的、年紀大的,把男子介紹給婦女。介紹時,除婦女和年紀長者外,一般應起立。但在宴會桌上、會談桌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紹者只要微笑點頭有所表示即可。交換名片也是相互介紹的一種形式。在送給別人名片時,應雙手遞出,面露微笑,跟睛看着對方,在接受對方名片時、也應雙手接回,還應輕聲將對方的姓名等讀出,然後鄭重地收存好。
公關禮儀 篇16
一、儀表
即人的外表,包括容貌、舉止、姿態、風度等。在政務、商務、事務及社交場合,一箇人的儀表不但可以體現他的文化修養,也可以反映他的審美趣味。穿着得體,不僅能贏得他人的信賴,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還能夠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相反,穿着不當,舉止不雅,往往會降低了你的身份,損害你的形象。由此可見,儀表是一門藝術,它既要講究協調、色彩,也要注意場合、身份。同時它又是一種文化的體現。
(一)我們應該注重儀表的協調
所謂儀表的協調,是指一箇人的儀表要與他的年齡、體形、職業和所在的場合吻合,表現出一種和諧,這種和諧能給人以美感。對於年齡來說,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穿着要求,年輕人應穿着鮮豔、活潑、隨意一些,體現出年輕人的朝氣和蓬勃向上的青春之美。而中,老年人的着裝則要注意莊重、雅緻、整潔,體現出成熟和穩重。對於不同體型,不同膚色的`人,就應考慮到揚長避短,選擇合適的服飾。職業的差異對於儀表的協調也非常重要。比如,教師的儀表應莊重,學生的儀表應大方整潔,醫生的穿着也要力求顯得穩重而富有經驗。當然,儀表也要與環境相適應,在辦公室的儀表與在外出旅遊時的儀表當然不會相同。
(二)我們的儀表應注意色彩的搭配
暖色調(紅、橙、黃等)給人以溫和,華貴的感覺,冷色調(紫、藍、綠等)往往使人感到涼爽、恬靜、安寧、友好,中和色(白、黑、灰等)給人平和、穩重,可親的感覺,是最常見的工作服裝用色。在選擇服裝外飾物的色彩時,應考慮到各種色調的協調與膚色,選定合適的着裝、飾物。
(三)我們的儀表應注意場根據不同的場合來進行着裝,喜慶場合,莊重場合及悲傷場合應注意有不同的服裝,要遵循不同的規範與風俗。
二、着裝的原則規範
(一)成功的着裝
服裝不是一種沒有生命的遮羞布。它不僅是布料、花色和縫線的組合,更是一種社會工具,它向社會中其他的成員傳達出信息,象是在向他人宣佈說:“我是什麼個性的人?我是不是有能力?我是不是重視工作?我是否合羣?”
舊時代的女性注重服裝的動機較單純,其目地無非只是爲想獲得他人的讚美,或是增加對異性的吸引力。在講求男女平等的時代裏,女人處處希望與男人平等競爭,簡單追求外表的性吸引,已並不能滿足這些職業女性,女性競爭者在着裝方面必須要更具道德魅力、審美魅力、知識魅力及行爲規範的魅力,使服裝無形中爲協調人際關係、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職位升遷的機會,起到良好的作用。
不妨,舉幾個例子說明着裝與事業的關係。
例一:有位女職員是財稅專家,她有很好的學歷背景,常能爲客戶提供很好的建議,在公司裏的表現一直很出色。但當她到客戶的公司提供服務時,對方主管卻不太注重她的建議,她所能發揮才能的機會也就不大了。
一位時裝大師發現這位財稅專家在着裝方面有明顯的缺憾:她26歲,身高147釐米、體重43公斤,看起來機敏可愛,喜愛着童裝,象個26歲的小女孩,其外表與她所從事的工作相距甚遠,所以客戶對於她所提出的建議缺少安全感、依賴感,所以她難以實現她的創意。這位時裝大師建議她用服裝來強調出學者專家的氣勢,用深色的套裝,對比色的上衣、絲中、鑲邊帽子來搭配,甚至戴上重黑邊的眼鏡。女財稅專家照辦了,結果,客戶的態度有了較大的轉變。很快,她成爲公司的董事之一。
例二:一位女推銷員在美國北部工作,一直都穿着深色套裝,提着一箇男性化的公文包。後來她調到陽光普照的南加州,她仍然以同樣的裝束去推銷商品,結果成績不夠理想。後來她改穿色彩淡的套裝和洋裝,換一箇女性化一點的皮包,使自己有親切感,着裝的這一變化,使她的業績提高了25%。
可見,隨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如何得體,適度的穿着已成爲一門大有可爲的學問。就尋職或在職的女性而言,服裝風格的第一個原則,尤其在工商界和金融界或學術界,打扮過於時髦的女性,並不喫香,人們對服裝過於花哨怪異者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風、敬業精神、生活態度,一般都會持有懷疑態度。
(二)不恰當的着裝
成功的職業女性應該懂得如何適宜地裝扮自己,但在日常生活中,職業女性的着裝常會出現以下問題:
1、過分的時髦。現代女性熱愛流行的時裝是很正常的現象,即使你不去刻意追求流行。流行也會左右着你。有些女性幾近盲目的追求時髦。例如有家貿易公司的女祕書在指甲上同時塗了幾種鮮豔的指甲油,當她打字或與人交談時,都給人一種厭惡的壓迫感,一箇成功的職業女性對於流行的選擇必須有正確的判斷力,同時要切記:在辦公室重,主要表現工作能力而非趕時髦的能力。
2、過分暴露型。夏天的時候,許多職業女性便不夠注重自己的身份,穿起頗爲性感的服裝。這樣你的才能和智慧便會被埋沒,甚至還會被看成輕浮。因此,再熱的天氣,應注意自己儀表的整潔、大方。
3、過分正式型。這個現象也是常見的。其主要原因可以說是沒有適合的服裝。職業女性的着裝應平淡樸素。
4、過分瀟灑型。最典型的樣子就是一件隨隨便便的T恤或罩衫,配上一條泛白的“破”牛仔褲,絲毫不顧及辦公室的原則和體制。這樣的穿着可以說是非常不合適了。
5、過分可愛型。在服裝市場上有許多可愛俏麗的款式,也不適合工作中穿着。這樣會給人輕浮、不穩重的感覺。
(三)職業女性着裝規則
無可否認,女性在商業界的地位和信心越來越高,其工作時的服裝也尤爲重要。可目前爲止,職業女性的着裝一直是被爭論的問題。服裝界人士提出了若干職業女性着裝的原則。
1、套裝確實是目前最適合女性的服裝,但過分花哨、誇張的款式絕對要避免;極端保守的式樣,則應掌握如何配飾、點綴使其兔於死板之感,若是將幾組套裝作巧妙的搭配穿用,不僅是現代化的穿着趨勢:也是符合經濟原則的裝扮。
2、質料的講究已經是不折本扣的事實,所謂質料是指服裝採用的布料、裁製手工、外形輪廓等條件的精良與否。職業女性在選擇套裝時一定不要忽視它。
3、過分性感或暴露的服裝絕不能出現在辦公室中,這會惹出不必要的麻煩。如男同事或上司的非分念頭,更會使人留下“花瓶”的印象,而失去升職的可能。若是看重自身的職業或事業心重的女性,千萬要注意這一點、
4、現代職業女性生活形態非常活躍,需要經常花心思在服裝的變化上,所以,懂得如何以巧妙的裝飾來免除更衣的問題,是現代職業女性必須明瞭的,在出門前,最好先略作安排以做萬全之計。
5、現在的穿着是講求禮儀的,在適當的時間、地點及場所作合宜的裝扮是現代女性不可忽視的。職業女性還必須注意,除了穿着注意應該考究以外,從頭至腳的整體裝扮也應講究強調“整體美”是現代穿着中最流行的字眼。
6、職業女性穿着套裝固然非常適宜,但凡是能夠表現職業女性應有風範的服裝都值得一試,在一定的規則之下,可盡情享受穿着的樂趣,而且這也是現代職業女性的權利。
公關禮儀 篇17
作爲一名大學生,許多人都經歷過交往、交際中的尷尬,如着裝不當、舉止失禮、不會說話 ……,事情雖小,但常常挫傷我們的自信,影響我們的形象如果在未來的求職、工作、業務溝通中這些尷尬依然與我們行影相隨,我們的命運會否因此改變?
如何使自己的氣質更高雅、形象更出衆;如何使自己充滿自信地出現在同學老師、上級下屬和客戶面前;如何使自己得體而又自如的參加會議、出席社交活動?
通過老師在課堂上對儀表、儀容、儀態、服飾、語言、相識、交往、校園、求職應聘等專業禮儀的介紹,幫助了我們提升整體形象,做到舉止優雅大方,更好地展現個人獨特的氣質與魅力讓我們更多自信、更好形象、相信在未來能讓我們贏得更多求職、升遷、交友、合作的機會!
我們深深地懂得,大學生掌握了公關禮儀與形象塑造,就等於手中握有一吧人生成功的鑰匙 現在,我想對這一個學期來得到的收穫和感想,細細地和老師談談. 首先,我覺的談話在公關方面很重要 談話的表情要自然,語氣和氣親切,表達得體說話時可適當做些手勢,但動作不要過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與人談話時,不宜與對方離得太遠,但也不要離得過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談話時不要唾沫四濺。 參加別人談話要先打招呼,別人在個別談話,不要湊前旁聽若有事需與某人說話,應待別人說完有人與自己主動說話,應樂於交談第三者參與說話,應以握手、點頭或微笑表示歡迎發現有人慾與自己談話,可主動詢問談話中遇有急事需要處理或需要離開,應向談話對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談話現場超過三人時,應不時地與在場的所有人攀談幾句不要只與一、兩個人說話,不理會在場的其他人也不要與個別人只談兩個人知道的事而冷落第三者如所談問題不便讓旁人知道,則應另找場合。 在交際場合,自己講話要給別人發表意見的機會,別人說話,也應適時發表個人看法要善於聆聽對方談話,不輕易打斷別人的發言一般不提與談話內容無關的問題如對方談到一些不便談論的問題,不對此輕易表態,可轉移話題在相互交談時,應目光注視對方,以示專心對方發言時,不左顧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視別處,顯出不耐煩的樣子,也不要老看手錶,或做出伸懶腰、玩東西等漫不經心的動作
談話的內容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不談一些荒誕離奇、聳人聽聞、黃色穢的事情一般不詢問婦女的年齡、婚否,不徑直詢問對方履歷、工資收入、家庭財產、衣飾價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問題與婦女談話不說婦女長的胖、身體壯、保養的好等語對方不願回答的問題不要追問,不究根問底對方反感的問題應表示歉意,或立即轉移話題一般談話不批評長輩、身份高的人員,不譏笑、諷刺他人。男子一般不參與婦女圈內的議論,也不要與婦女無休止地攀談而引起旁人的反感側目與婦女談話更要謙讓、謹慎,不與之開玩笑,爭論問題要有節制
談話中要使用禮貌語言,如:你好、請、謝謝、對不起、打攪了、再見……好嗎?等等在我國人們相見習慣說“你喫飯了嗎?”“你到哪裏去?”等,有些國家不用這些話,甚至習慣上認爲這樣說不禮貌在西方,一般見面時先說“早安”、“晚安”、“你好”、“身體好嗎?”“最近如何?”“一切都順利嗎?”“好久不見了,你好嗎?”“夫人(丈夫)好嗎?”“孩子們都好嗎?”“最近休假去了嗎?”對新結識的人常問:“你這是第一次來我國嗎?”“到我國來多久了?”“這是你在國外第一次任職嗎?”“你喜歡這裏的氣候嗎?”“你喜歡我們的城市嗎?”分別時常說:“很高興與你相識,希望再有見面的機會”“再見,祝你週末愉快!”“晚安,請向朋友們致意”“請代問全家好!”等。在社交場合,還可談論涉及天氣、新聞、工作、業務等事情
在社交場合中談話,一般不過多糾纏,不高聲辯論,更不能惡語傷人,出言不遜,即便爭吵起來,也不要斥責,不譏諷辱罵,最後還要握手而別 其次,我感覺公關禮儀對白領一族更爲重要 從事辦公室工作的白領小姐,學會在各種場合扮好自己的形象,不僅僅是爲了個人的美麗,也是爲了維護公司的整體形象有關白領小姐儀態有一些不成文的規範,還是注意爲好
公關禮儀 篇18
(一)禮儀的系統整體原則
禮儀是一箇完整體系,幾千年來已經無所不包,因而在對外交往和公關交往中,我們一定不能忽視它的整體性,並注意採集信息應完整,因爲來賓或合作對象的性別、年齡、國籍、州籍、民族、宗教、信仰、職業都決定了他適應並喜好什麼樣的禮儀接待,搞錯一箇環節都可能招來“100-1=0”的效果。
(二)公平對等原則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禮尚往來”,社會交往中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傲慢,冷漠,或曲意逢迎,都會被視爲不禮貌。應公平大方,不卑不亢,主動友好,熱情又有所節制。
(三)遵時守約原則
現代社會社會節奏加快、遵時守約更爲重要,無論什麼理由,不遵時守約都是不禮貌的,再正當的理由失約後也應道謙。
(四)尊重習俗原則與風俗禁忌原則
“十里不同風、八里不同俗”,到什麼山唱什麼歌,“進門見禮,出門問忌”,這些有益的格言都說明尊重各地不同風俗與禁忌的重要性。特別是對外交往中不懂外國禁忌,不懂不同民族的禁忌,可能會造成不愉快的後果。
(五)和諧適度原則
使用禮儀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恰當處理。
(六)外事禮賓順序原則
(七)女士優先原則
“ladies first”,(女士優先)是西方的一項體現教養水平的重要標誌,是紳士風度與騎士風度的體現。雖然男女平等了,但在涉外時這一點是萬不可忽視的。
(八)差異性原則
外國人由於歷史、文化、經濟、政治、民族與我國不同,因而在交往中,不僅語言不同,而且在意識形態的許多方面都會發生歧義,因而我們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技術準備。
除此之外,在商務交往中,對公關人員的禮儀有很高的要求。公關人員必須在克己敬人、“寸土必爭”的前提下,在談話之中保持自己應有的風度,始終以禮待人。平心而論,要完全符合禮儀的要求,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過不要緊,掌握一些基本的禮儀知識,對公關人員在商務交往之中搞好人際關係,定然大有幫助。
委婉的語言
當有一位朋友不邀而至,貿然闖進了您的寫字間,而您實在難用很長的時間與之周旋時,如果直接告之對方“來的不是時候”,或對之愛搭不理,都很可能得罪人。
其實,只要用委婉一些的語言,一樣可以暗示對方應儘早離去,而且還不至於使其難堪。可以在見面之初,一面真誠地對其表示歡迎,一面婉言相告:“我本來要去參加公司的例會,可您這位稀客駕到,我豈敢怠慢。所以專門告假五分鐘,特來跟您敘一敘。”這句話的“話外音”,乃是暗示對方:“只能談五分鐘時間”,但因說得不失敬意,在對方的耳中就要中聽多了。
又如,一位來企業參觀的外商,若突然向您問起了我方的產量,產值一類原本不宜問到的問題,告之以“無可奉告”固然能行,卻也有可能使對方無地自容。
此時此刻,完全可以運用適當的談話技巧,用另外的方式來表達“無可奉告”之意。比方說:“董事會讓我們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有多大生產能力,就生產多少”。“能賣出去多少產品,就能創造多大產值”。“一年和另一年創造的產值,往往不盡相同”。面對這種照顧對方情緒的“所答非所問”,對方但凡識相,定會知難而退。
寒暄與問候
寒暄者,應酬之語是也。問候,也就是人們相逢之際所打的招呼,所問的安好。在多數情況下,二者應用的情景都比較相似,都是作爲交談的“開場白”來被使用的。從這個意義講,二者之間的界限常常難以確定。
寒暄的主要的用途,是在人際交往中打破僵局,縮短人際距離,向交談對象表示自己的敬意,或是藉以向對方表示樂於與之結交之意。所以說,在與他人見面之時,若能選用適當的寒暄語,往往會爲雙方進一步的交談,做好良好的鋪墊。
反之,在本該與對方寒暄幾句的時刻,反而一言不發,則是極其無禮的。
當被介紹給他人之後,應當跟對方寒暄。若只向他點點頭,或是隻握一下手,通常會被理解爲不想與之深談,不願與之結交。
碰上熟人,也應當跟他寒暄一兩句。若視若不見,不置一辭,難免顯得自己妄自尊大。
在不同時候,適用的寒暄語各有特點。
跟初次見面的人寒暄,最標準的說法是:“您好!”“很高興能認識你”。“見到您非常榮幸”。
比較文雅一些的話,可以說:“久仰”,或者說:“幸會”。
要想隨便一些,也可以說:“早聽說過您的大名”、“某某人經常跟我談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讀過您的大作”、“我聽過您作的報告”,等等。
跟熟人寒暄,用語則不妨顯得親切一些,具體一些。可以說“好久沒見了”、“又見面了”,也可以講:“您氣色不錯”、“您的髮型真棒”,“您的小孫女好可愛呀”、“今天的風真大”、“上班去嗎?”
寒暄語不一定具有實質性內容,而且可長可短,需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但它卻不能不具備簡潔、友好與尊重的特徵。
寒暄語應當刪繁就簡,不要過於程式化,像寫八股文。例如,兩人初次見面,一箇說:“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另一箇則道:“豈敢,豈敢”,搞得像演出古裝戲一樣,就大可不必了。
寒暄語應帶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容許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用以戲弄對方。“來了”,“瞧你那德性”,“喂,你又長膘了”,等等,自然均應禁用。
問候,多見於熟人之間打招呼。西方人愛說:“嗨”中國人則愛問“去哪兒”、“忙什麼”、“身體怎麼樣”、“家人都好吧?”
在商務活動中,也有人爲了節省時間,而將寒暄與問候合二爲一,以一句“您好”,來一了百了。
問候語具有非常鮮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的特徵。比如,老北京人愛問別人:“喫過飯了嗎?”其實質就是“您好!”您要是答以“還沒喫”,意思就不大對勁了。若以之間候南方人或外國人,常會被理解爲:“要請我喫飯”、“諷刺我不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多管閒事”、“沒話找話”,從而引起誤會。
在阿拉伯人中間,也有一句與“喫過飯沒有”異曲同工的問候語:“牲口好嗎?”您可別生氣,人家這樣問候您,絕不是拿您當牲口,而是關心您的經濟狀況如何。在以遊牧爲生的阿拉伯人中間,還有什麼比牲口更重要的呢?問您“牲口好嗎?”的確是關心您的日子過得怎麼樣。爲了避免誤解,統一而規範,商界人士應以“您好”、“忙嗎”爲問候語,最好不要亂說。
公關禮儀 篇19
一、公關禮儀
(一)禮儀的系統整體原則
禮儀是一箇完整體系,幾千年來已經無所不包,因而在對外交往和公關交往中,我們一定不能忽視它的整體性,並注意採集信息應完整,因爲來賓或合作對象的性別、年齡、國籍、州籍、民族、宗教、信仰、職業都決定了他適應並喜好什麼樣的禮儀接待,搞錯一箇環節都可能招來“100-1=0”的效果。
(二)公平對等原則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禮尚往來”,社會交往中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傲慢,冷漠,或曲意逢迎,都會被視爲不禮貌。應公平大方,不卑不亢,主動友好,熱情又有所節制。
(三)遵時守約原則
現代社會社會節奏加快、遵時守約更爲重要,無論什麼理由,不遵時守約都是不禮貌的,再正當的理由失約後也應道謙。
(四)尊重習俗原則與風俗禁忌原則
“十里不同風、八里不同俗”,到什麼山唱什麼歌,“進門見禮,出門問忌”,這些有益的格言都說明尊重各地不同風俗與禁忌的重要性。特別是對外交往中不懂外國禁忌,不懂不同民族的禁忌,可能會造成不愉快的後果。
(五)和諧適度原則
使用禮儀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恰當處理。
(六)外事禮賓順序原則
(七)女士優先原則
“Ladies first”,(女士優先)是西方的一項體現教養水平的重要標誌,是紳士風度與騎士風度的體現。雖然男女平等了,但在涉外時這一點是萬不可忽視的。
(八)差異性原則
外國人由於歷史、文化、經濟、政治、民族與我國不同,因而在交往中,不僅語言不同,而且在意識形態的許多方面都會發生歧義,因而我們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技術準備。
二、使用電話時的禮儀
要正確有效地使用電話,應該做到親切文明、簡捷準確。打電話時,雖然相互看不見,但是聞聲可知其人。因此,通話時一定要客氣禮貌堅持用“您好“開頭,“請“字在其中,“謝謝“、“不客氣“結尾,嗓音要清晰,音量在適中,語速要恰當,通過聲音在對方心裏樹立良好的形象。打電話是爲了爭取時間,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因此交談時詞語達意簡潔,語言清晰準確,以避免誤聽。
★重要的第一聲
當我們打電話給某單位,若一接通,就使對方聽到對方親切、優美的招呼聲,心情一定會很愉快,使雙方對話能順利展開。在電話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語言就會對對方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樣說:“您好,這裏是“,但聲音清脆、悅耳,吐字清晰,同讓人聽了不清晰、陰沉的聲音,會給對方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在電話中給人印象不佳,對方對你所在的單位也會有看法。因此要記住,接電話時,應有“我代表企業的形象“的意識。
★迅速準確的接聽
企業業務繁忙,一箇辦公定有時往往會有幾部電話,聽到電話鈴聲,應準確迅速地拿起聽筒,最好在三聲之內接聽。電話鈴聲響一聲大約3秒鐘,若長時間無人接電話,讓對方久等是很不禮貌的,對方在等待時心裏會十分焦急,你所在的企業會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
即使電話離自己很遠,聽到電話鈴聲後,應該用最快的速度拿起聽筒,這樣的態度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這樣的習慣也是每個辦公室工作人員都應該養成的。如果電話鈴響了五聲纔拿起話筒,應該先向對方道歉,若電話響了許久,接起電話只是“喂“了一聲,對方會十分不滿,並留下惡劣的印象。
★打電話之前,應確定第一受話人、第二受話人,然後確定電話交談的內容,如果內容較多,應事先打個腹稿,力求表達清楚、簡練。
給不熟悉的對象打電話時,要給對方以沉着、思路清晰的感覺。接通電話並確認電話號碼無誤時,應立即簡要報明自己的身份、姓名及要通話的人名,當對方答“稍候“時,應握着話筒靜候;假如對方告訴你“要找的人不在“時,切不可魯莽地將話筒“喀啦“一下掛斷,應道聲“謝謝“。
★打電話要簡短,長時間佔線,有可能誤事。
★打完電話,不要忘記說一聲“我掛電話了,好嗎?“或者說一聲:“再見“!如果對方是長輩或領導,要等對方掛斷電話,自己才放下聽筒,表示禮貌。
三、儀態舉止
1、談話姿勢:
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箇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2、站姿:
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的美。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頒、抬頭、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宜將手插在褲袋裏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不但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儀態的莊重。
3、坐姿:
坐,也是一種靜態造型。端莊優美的坐,會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確的坐姿應該:腰背挺直,肩放鬆。女性應兩膝併攏;男性膝部可分開一些,但不要過大,一般不超過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氣氛。不論何種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鐘”。若堅持這一點,那麼不管怎樣變換身體的姿態,都會優美、自然。
4、走姿:
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動作,走姿是一種動態的美。“行如風”就是用風行水上來形容輕快自然的步態。正確的走姿是: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鬆,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
四、見面禮儀
1、握手禮:
握手是一種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方式。與他人握手時,目光注視對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顧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與人握手。在正常情況下,握手的時間不宜超過3秒,必須站立握手,以示對他人的尊重、禮貌。
握手也講究一定的順序:一般講究“尊者決定”,即待女士、長輩、已婚者、職位高者伸出手來之後,男士、晚輩、未婚者、職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應。若一箇人要與許多人握手,那麼有禮貌的順序是:先長輩後晚輩,先主人後客人,先上級後下級,先女士後男士。
2、鞠躬禮:
鞠躬,意即彎身行禮,是對他人敬佩的一種禮節方式。鞠躬前雙眼禮貌地注視對方,以表尊重的誠意。鞠躬時必須立正、脫帽,鄭重地,嘴裏不能喫任何東西,或是邊鞠躬邊說與行禮無關的話。
3、致意:
致意是一種不出聲的問候禮節,常用於相識的人在社交場合打招呼。在社交場合裏,人們往往採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脫帽致意等形式來表達友善之意。
五、拜訪中的舉止禮儀
(1)要守時守約。
(2)講究敲門的藝術。
要用食指敲門,力度適中,間隔有序敲三下,等待迴音。如無應聲,可再稍加力度,再敲三下,如有應聲,再側身隱立於右門框一側,待門開時再向前邁半步,與主人相對。
(3)主人不讓座不能隨便坐下。
如果主人是年長者或上級,主人不坐,自己不能先坐。主人讓座之後,要口稱“謝謝”,然後採用規矩的禮儀坐姿坐下。主人遞上煙茶要雙手接過並表示謝意。如果主人沒有吸菸的習慣,要剋制自己的煙癮,儘量不吸,以示對主人習慣的尊重。主人獻上果品,要等年長者或其他客人動手後,自己再取用。即使在最熟悉的朋友家裏,也不要過於隨便。
(4)跟主人談話,語言要客氣。
(5)談話時間不宜過長。
起身告辭時,要向主人表示:“打擾”之歉意。出門後,回身主動伸手與主人握別,說:“請留步”。待主人留步後,走幾步,再回首揮手致意:“再見”。
六、穿着西裝應遵循以下禮儀原則
1.西服套裝上下裝顏色應一致。在搭配上,西裝、襯衣、領帶其中應有兩樣爲素色。
2.穿西服套裝必須穿皮鞋,便鞋、布鞋和旅遊鞋都不合適。
3.配西裝的襯衣顏色應與西服顏色協調,不能是同一色。
白色襯衣配各種顏色的西服效果都不錯。正式場合男士不宜穿色彩鮮豔的格子或花色襯衣。襯衣袖口應長出西服袖口1—2釐米。穿西服在正式莊重場合必須打領帶,其他場合不一定都要打領帶。打領帶時襯衣領口釦子必須繫好,不打領帶時襯衣領口釦子應解開。
4.西服紐扣有單排、雙排之分,紐扣系法有講究:雙排扣西裝應把釦子都扣好。
單排扣西裝:一粒扣的,繫上端莊,敞開瀟灑;兩粒扣的,只繫上面一粒扣是洋氣、正統,只系下面一粒是牛氣、流氣,全扣上是土氣,都不繫敞開是瀟灑、帥氣,全扣和只扣第二粒不合規範;三粒扣的,繫上面兩粒或只系中間一粒都合規範要求。
5.西裝的上衣口袋和褲子口袋裏不宜放太多的東西。
穿西裝內衣不要穿太多,春秋季節只配一件襯衣最好,冬季襯衣裏面也不要穿棉毛衫,可在襯衣外面穿一件羊毛衫。穿得過分臃腫會破壞西裝的整體線條美。
6.領帶的顏色、圖案應與西服相協調,系領帶時,領帶的長度以觸及皮帶扣爲宜,領帶夾戴在襯衣第四、第五粒紐扣之間。
7.西服袖口的商標牌應摘掉,否則不符合西服穿着規範,高雅場合會讓人貽笑大方。
女性:女性穿西服套褲(裙)或旗袍時,需要穿肉色的長統或連褲式絲襪,不準光腿或穿彩色絲襪、短襪。穿襯衫時,內衣與襯衫色彩要相近、相似;穿面料較爲單薄的裙子時,應着襯裙。
男性:男性出席正式場合穿西裝、制服,要堅持三色原則,即身上的顏色不能超過三種顏色或三種色系(皮鞋、皮帶、皮包應爲一箇顏色或色系),不能穿尼龍絲襪和白色的襪子。
七、領帶夾的用法
應在穿西服時使用,也就是說僅僅單穿長袖襯衫時沒必要使用領帶夾,更不要在穿夾克時使用領帶夾。穿西服時使用領帶夾,應將其別在特定的位置,即從上往下數,在襯衫的第四與第五粒鈕釦之間,將領帶夾別上,然後扣上西服上衣的釦子,從外面一般應當看不見領帶夾。因爲按照妝飾禮儀的規定,領帶夾這種飾物的主要用途是固定領帶,如果稍許外露還說得過去,如果把它別得太靠上,甚至直逼襯衫領釦,就顯得過分張揚。
八、涉外禮儀
涉外禮儀是指在長期的國際往來中,逐步形成了外事禮儀規範,也就是人們參與國際交往所要遵守的慣例,是約定俗成的做法。它強調交往中的規範性、對象性、技巧性。
我國的涉外人員目前在公務場合的着裝,最爲標準的,主要是深色毛料的套裝、套裙或制服。具體而言,男士最好是身着藏藍色、灰色的西裝套裝或中山裝,內穿白色襯衫,腳穿深色襪子、黑色皮鞋。穿西裝套裝時,務必要領帶。
女士的最佳衣着是:身着單一色彩的西服套裙,內穿白色襯衫,腳穿肉色長統絲襪和黑色高跟皮鞋。有時,穿着單一色彩的連衣裙亦可,但是儘量不要選擇以長褲爲下裝的套裝。
場合之二,是所謂社交場合。在社交場合,涉外人員的着裝應當重點突出“時尚個性”的風格。既不必過於保守從衆,也不宜過分地隨便邋遢。
目前的做法是,在需要穿着禮服的場合,男士穿着黑色的中山套裝或西裝套裝,女士則穿着單色的旗袍或下襬長於膝部的連衣裙。其中,尤其以黑色中山裝套裝與單色旗袍最具有中國特色,並且應用最爲廣泛。
在社交場合,最好不要空制服或便裝。
場合之三,是所謂休閒場合。涉外人員的着裝應當重點突出“舒適自然”的風格。沒有必要衣着過於正式,尤其應當注意,不要穿套裝或套裙,也不必穿制服。那樣作,既沒有任何必要,也與所處的具體環境不符。
九、握手禮儀
在交際場合中,一般是在相互介紹和會面時握手;遇見朋友先打招呼,然後相互握手,寒喧致意;關係親切的則邊握手邊問候,甚至兩人雙手長時間握在一起;在一般情況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輕者對年長者、身份低者對身份高者時應稍稍欠身,雙手握住對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與婦女握手時,應只輕輕握一下婦女的手指部分。
握手也有先後順序,應由主人、年長者、身份高者、婦女先伸手,客人、年輕者、身份低者見面先問候,待對方仲出手後再握。多人同時擂手,切忌交叉進行,應等別人握手完畢後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應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時應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
此外,有些國家還有一些傳統的見面禮節,如在東南亞信仰佛教的國家見面時雙手合什致意;日本人行鞠躬孔;我國傳統的拱手行禮。這些禮節在一些場合也可使用。
公共場合遠距離遇到相識的人,一般舉起右手打招呼並點頭致意,也可脫帽致意。與相識者在同一場合多次見面,只點頭致意即可;對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識者,在社交場合均可點頭或微笑致意。
十、介紹禮儀
在交際場合結識朋友,可由第三者介紹,也可自我介紹。爲他人介紹,要先瞭解雙方是否有結識的願望,不要貿然行事。無論自我介紹或爲他人介紹,都要做到自然。例如,正在交談的人中,有你所熟知的,便可趨前打招呼,這位熟人便將你介紹給其他客人。
自我介紹時,要主動講清自己的姓名、身份、單位(國家),對方則會隨後自我介紹。爲他人介紹時還應說明與自己的關係,以便於新結識的人相互瞭解與信任。
介紹其他人時,要有禮貌地以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指點別人。介紹也有先後之別。應先將身份低的、年紀輕的分紹給身份高的、年紀大的,把男子介紹給婦女。介紹時,除婦女和年紀長者外,一般應起立。
但在宴會桌上、會談桌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紹者只要微笑點頭有所表示即可。交換名片也是相互介紹的一種形式。在送給別人名片時,應雙手遞出,面露微笑,跟睛看着對方,在接受對方名片時、也應雙手接回,還應輕聲將對方的姓名等讀出,然後鄭重地收存好。
公關禮儀 篇20
一、禮儀
1、禮儀是人們在一定交往場合中的行爲規範和交往準則。
2、不學禮,無以立。禮儀是一箇人道德水準和教養的重要標誌,是一箇人立足社會、成就事業、獲得美好人生的基礎。懂禮儀的人具有紳士風度,淑女風範;懂禮儀的人總是溫文爾雅,彬彬有禮;懂禮儀的人展示的是落落大方、高貴典雅的形象;懂禮儀的人態度自然得體,充滿自信,令人有說不出的舒服與自在。我們通常所說的氣質、風度,是指人的內在美與外在美的和諧統一,是一箇人德、才、學識諸方面修養在行爲上的外化,從而產生了一種使人妙不可言的美好感覺。要提高一箇人的氣質、風度,應從禮儀修養入手。
3、禮儀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1)外在:相貌、服飾、言談、舉止。
(2)內在:文化修養、道德品質、精神氣質、思想境界。
使外在的氣質與內在的修養相統一,展現出一箇人的風度、修養與魅力。
二、儀表禮儀
1、儀表禮儀是最基本的禮儀。
儀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容貌、打扮、舉止和風度,儀表美就是這四個方面的協調統一。
2、整潔乾淨是儀表禮儀的基本要求。
一箇人如果滿臉灰塵,蓬頭垢面,衣冠不整,襯衣的領子一邊在內,一邊在外,怎麼也談不到禮儀美。
3、儀表禮儀具體表現在面容、口腔、頭髮、手、服飾、習慣等多箇方面。
4、舉止忌諱
(1)忌當衆整理衣褲
(2)忌當衆發出異樣的聲音
(3)忌當衆抓撓身體
(4)忌口腔發出異味
(5)忌旁若無人、動作誇張
(6)忌公共場所進食
(7)忌破壞公共衛生
(8)忌在衆目睽睽之下隨意放鬆
三、儀容禮儀
1、儀容禮儀是指人的面容表情。
在社會交往中人的面部表情起着傳遞信息、溝通感情的重要作用。
2、表情禮儀
表情是指面部表達出來的感情。
3、從禮儀的角度講。表情的基本要求是自然、誠懇、和藹可親,主要表現在微笑和眼神兩方面。
(1)微笑是最重要的表情禮儀;
(2)微笑有效的能夠縮短人際交往中的距離;
(3)微笑能夠表現真誠友善。
4、微笑的訓練方法是笑不露齒,誘導練習,藉助技術輔助。
5、眼神禮儀
(1)目光要親切、自然、坦誠;
(2)注視時間要適當;
(3)注視的位置要得體;
(4)目光要集中;
(5)目光的運用要注意場合。
6、化妝禮儀
追求儀容美是人類永恆的天性,在一切打扮裝飾中臉部最重要。
6、化妝的方法:潔膚、護膚、修眉、抹粉底、畫眉、畫眼影、畫眼線、刷睫毛、塗頰紅、定妝、抹脣彩、修妝。
7、化妝要講究禮儀
(1)不在公共場合化妝;
(2)不在異性面前化妝;
(3)不討論他人的化妝;
(4)不要過分熱情的幫他人化妝;
(5)不借用他人化妝品;
(6)不要使妝面出現殘缺;
(7)男士化妝切忌男扮女妝;
(8)工作時不宜使用氣味濃烈的香水。
四、儀態禮儀
儀態是指人們的舉止和體態,包括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和手勢等。優雅的舉止和體態,即可以塑造形象,又可以展示風采。
(一)站姿:
(1)站姿禮儀站姿是人的最基本的姿態,是培養優美儀態的起點。規範而典雅的站姿是一種靜態美,是發展不同動態美的基礎。古人主張站如松,也就是說,規範的站姿應給人一種挺直高的感覺。
(2)站姿的基本要求
1、頭正、肩平、臂垂、軀挺、腿並。
2、男士站姿:叉手式站姿、背手式站姿、背垂手式站姿,V字步6070。
3、女士站姿:叉手式站姿、丁字步、
(3)站姿的禁忌
1、站立時忌頭歪、肩斜、胸凹、腹凸、背弓、臀撅、膝屈。
2、忌雙腿叉開超過雙肩,雙腳亂動或交叉地站立。
3、忌將手插在褲袋裏,或交叉在胸前,那樣會給人一種敵對的感覺,貌似盛氣凌人。
4、忌自由散漫,無精打采或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會顯得拘謹,缺乏自行。
(二)坐姿禮儀:
1、坐姿要點:(坐如鐘)端莊、頭正,膝蓋併攏,入座要輕、穩、緩。
2、坐姿的禁忌:(1)不要滿座,不要搶座,頻繁變換坐姿。
(2)雙腿不能抖動,腳尖不能伸出過遠,腳尖朝上。
(3)不可將整個人堆入沙發裏。女士坐姿不可將雙膝分開,或大腿併攏而小腿分開。
(4)雙手抱在胸前或腦後,或夾於大腿中間。
(三)行走禮儀:
1、行如風來形容輕快自然的步態。
2、行姿要求:輕盈自如,穩健大方,有節奏感。
3、基本行姿:(1)頭正(2)肩平(3)軀挺(4)步位直(5)步幅適度(6)步速平穩(7)膝蓋朝前
男士走姿:要抬頭挺胸,顯出穩健有力,顯示出剛強、雄健、英武、豪邁的陽剛之氣。
女士走姿:收腹,擺動幅度小,走成直線,步態自如、均稱、輕盈,顯示出女性莊重,文雅的陰柔美。
4、不同情境與不同着裝德爾規範走姿。
5、行姿禁忌:
(1)方向不定,忽左忽右,變化多端,手插口袋。
(2)搖晃肩膀,低頭駝背,扭腰擺臀
(3)瞻前顧後,左顧右盼
(4)速度多變,忽快忽慢
(5)腳蹭地面,發出聲響
(6)忌內八字和外八字步伐
(四)蹲姿:
1、正確的蹲姿:上身保持正直,兩腳合力支撐身體,靠緊向下蹲
2、蹲姿類型:交叉式蹲姿、高低式蹲姿
3、注意糾正不良蹲姿:
(1)不要突然下蹲
(2)不要有彎腰、臀部向後撅起的動作
(3)不要東張西望,撿東西時走到東西旁再蹲下
(4)不要兩腿叉開平衡下蹲
(五)手勢:
1、手勢是人們交往時不能或缺的體態動作,是最具有表現力的一種形體語言;手勢美是一種動態美,恰當的運用手勢來表情達意,不僅可以襯托、強調關鍵性語句,還能爲交際形象增輝。
手能傳遞的信息很多,手勢暗示的情感也不少,如招手致意、握手友好、拍手稱讚、拱手答謝、手託是愛、手捧是敬、揮手是別、手指引路。
2、手勢原則:
手勢明確、面帶微笑、目光與對方交流,態度恭敬而友好。
1、常用手勢:(1)橫擺式(2)雙臂橫擺式(3)前擺式(4)斜擺式(5)直臂式
2手勢禁忌
(1)將手指指向別人,或將拇指指向自己的鼻尖,意味着自大或藐視對方
(2 )不宜掌心向下揮動手臂,勾動手指招呼別人,雙手叉腰,指手畫腳。
(3)折壓手發出聲響,打指響,用手指點人數等。
五、稱呼禮儀
稱呼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
1、我國的稱呼用語:
同志、朋友、師傅、先生、女士、小姐等。
六、電話禮儀
當今社會,電話已經成爲人們彼此聯繫和相互溝通信息的重要工具。
(1)打電話禮儀:
1、選擇合適的時間
2、準備好通話內容
3、禮貌通話(語氣語調親切熱情、禮貌道歉、客氣求助、處理中斷、明確結束)
(2)接電話禮儀:
1、速度要快
2、程序要規範
3、態度要好
4、適當反映
5、清楚記錄
(3)使用電話禮儀:
七、介紹的禮儀
介紹在人際交往中是相互瞭解、建立聯繫的最常用的方式。
1、爲他人介紹順序禮儀:
(1)少數服從多數
(2)位尊者有瞭解對方的優先權
(3)請問您需要幫助嗎?
2、 自我介紹禮儀
(1)自我介紹的的禮儀要得體
(2)自我介紹的時間要適宜
(3)自我介紹的語言要規範
3、自我介紹的方式:
(1)應酬式:(如:您好!我叫。)
(2)工作式:(三要素:姓名、單位、職務。)
(3)禮儀式:(適合正規場合,講座、報告、演出、慶典、儀式等正規場合,內容除三要素外還應多加入一些適當的謙辭、敬語。)
八、握手禮儀
1、握手禮儀的適用範圍
(1)表示高興
(2)表示感謝
(3)表示祝賀
(4)表示關懷
2、握手的種類
(1)謙恭型
(2)平等型
(3)控制型
3、握手的要求:
(1)握手姿勢要正確
(2)握手必須用右手
(3)握手必須講究先後次序
(4)握手要熱情
(5)握手要注意力度
(6)握手應注意持續的時間
(7)此外還要注意不要一隻腳站在門外,一隻腳站在門內握手;也不要連蹦帶跳地握手或邊握手錶敲肩拍背;更不要有其他輕撫不雅的舉動。
(8)與貴賓或老人握手時除了要遵守上述要求之外,還應當注意以下幾點(應快步趨前,雙手握住對方的手,身體微微前傾。)
九、奉茶禮儀
無論是在家裏還是在辦公室,接待來訪者茶水都是必備的。有客來訪待之以茶,雖然物美價廉,卻表現出一種文化,所以馬虎不得。
、奉茶的姿勢要正確
2、奉茶的時機和順序
3、奉茶的要點:
(1)要及時,座後休息還未開始正式交談之前。
(2)倒水要輕、緩、穩,七、八滿。
(3)奉茶順序是先賓後主,先主賓後其他賓客,先年長者後年輕者,先女賓後男賓。
(4)要求茶杯一致。
十、接待禮儀
1、迎客禮儀
2、招待禮儀
(1)座次
(2)奉茶
3、送客禮儀
4、重要來賓接待
(1)接待準備
(3)正式接待
5、接待工作中的注意事項
(1)行路
(2)進出電梯
(3)上下樓梯
(4)進出門
十一、語言禮儀
語言是人類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是人們溝通信息、交流思想、聯絡感情、建立有益的橋樑。
語言談吐的要求:
1、音量適中
2、語調柔和
3、語速正常
4、抑揚頓挫
5、吐字清楚
6、態度誠懇
7、措辭謙遜
希望大家在平時養成學禮、懂禮、用禮的習慣,讓彬彬有禮成爲自然風度,爲你塑造美好形象。
公關禮儀 篇21
服裝禮儀
服飾,作爲一種文化,從宏觀方面講,能反映一箇民族的文化素養、社會風尚和精神面貌,甚至反映社會的經濟生活水平和科技發展的程度,常挫傷我們的自信,影響我們的形象。從微觀方面講,能反應出你這人的素質,得體的服飾穿戴對於提升人的氣質、增進人的儀表有極爲重要的作用。
禮儀不是法律,不是由司法機關強制執行的。禮儀是待人處事的規範,是社會羣體日常生活與交往過程中形成的合乎道德及規範的一些行爲準則。這些行爲規範並不是某一箇人或某一箇團體所規定的,而是由社會大衆一致認可並約定俗成的行爲規範。
因此,禮儀是靠人自學來維繫的,靠社會輿論來監督的,並被人們逐漸重視起來,從而發展至今形成一門規範的學科。禮儀作爲一門學科,需要教育和訓練,這樣可以更爲廣泛地在人們心中樹立起一種道德信念和禮貌修養準則。這樣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力量。
在這種力量下,人們不斷提高自我約束、自我剋制的能力,在與他人交往時,就會自覺按禮儀規範去做,而無需別人的提示和監督。
這個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的。所以在這個必須和人交流的社會,們必須用心的去體會和學習。
公關禮儀 篇22
一.公關禮儀
公關禮儀是人們從事公關活動的行爲規範。由於公關禮儀是建立在業緣基礎上的現代禮儀,因而它除了遵循人類共同應有的交往原則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一)禮儀的系統整體原則
禮儀是一箇完整體系,幾千年來已經無所不包,因而在對外交往和公關交往中,我們一定不能忽視它的整體性,並注意採集信息應完整,因爲來賓或合作對象的性別、年齡、國籍、州籍、民族、宗教、信仰、職業都決定了他適應並喜好什麼樣的禮儀接待,搞錯一箇環節都可能招來“100-1=0”的效果。
(二)公平對等原則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禮尚往來”,社會交往中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傲慢,冷漠,或曲意逢迎,都會被視爲不禮貌。應公平大方,不卑不亢,主動友好,熱情又有所節制。
(三)遵時守約原則
現代社會社會節奏加快、遵時守約更爲重要,無論什麼理由,不遵時守約都是不禮貌的,再正當的理由失約後也應道謙。
(四)尊重習俗原則與風俗禁忌原則
“十里不同風、八里不同俗”,到什麼山唱什麼歌,“進門見禮,出門問忌”,這些有益的格言都說明尊重各地不同風俗與禁忌的重要性。特別是對外交往中不懂外國禁忌,不懂不同民族的禁忌,可能會造成不愉快的後果。
(五)和諧適度原則
使用禮儀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恰當處理。
(六)外事禮賓順序原則
(七)女士優先原則
“Ladies first”,(女士優先)是西方的一項體現教養水平的重要標誌,是紳士風度與騎士風度的體現。雖然男女平等了,但在涉外時這一點是萬不可忽視的。
(八)差異性原則
外國人由於歷史、文化、經濟、政治、民族與我國不同,因而在交往中,不僅語言不同,而且在意識形態的許多方面都會發生歧義,因而我們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技術準備。
二.使用電話時的禮儀
要正確有效地使用電話,應該做到親切文明、簡捷準確。打電話時,雖然相互看不見,但是聞聲可知其人。因此,通話時一定要客氣禮貌堅持用“您好“開頭,“請“字在其中,“謝謝“、“不客氣“結尾,嗓音要清晰,音量在適中,語速要恰當,通過聲音在對方心裏樹立良好的形象。打電話是爲了爭取時間,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因此交談時詞語達意簡潔,語言清晰準確,以避免誤聽。
重要的第一聲
當我們打電話給某單位,若一接通,就使對方聽到對方親切、優美的招呼聲,心情一定會很愉快,使雙方對話能順利展開。在電話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語言就會對對方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樣說:“您好,這裏是“,但聲音清脆、悅耳,吐字清晰,同讓人聽了不清晰、陰沉的聲音,會給對方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在電話中給人印象不佳,對方對你所在的單位也會有看法。因此要記住,接電話時,應有“我代表企業的形象“的’意識。
迅速準確的接聽
企業業務繁忙,一箇辦公定有時往往會有幾部電話,聽到電話鈴聲,應準確迅速地拿起聽筒,最好在三聲之內接聽。電話鈴聲響一聲大約3秒鐘,若長時間無人接電話,讓對方久等是很不禮貌的,對方在等待時心裏會十分焦急,你所在的企業會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即使電話離自己很遠,聽到電話鈴聲後,應該用最快的速度拿起聽筒,這樣的態度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這樣的習慣也是每個辦公室工作人員都應該養成的。如果電話鈴響了五聲纔拿起話筒,應該先向對方道歉,若電話響了許久,接起電話只是“喂“了一聲,對方會十分不滿,並留下惡劣的印象。
打電話之前,應確定第一受話人、第二受話人,然後確定電話交談的內容,如果內容較多,應事先打個腹稿,力求表達清楚、簡練。給不熟悉的對象打電話時,要給對方以沉着、思路清晰的感覺。接通電話並確認電話號碼無誤時,應立即簡要報明自己的身份、姓名及要通話的人名,當對方答“稍候“時,應握着話筒靜候;假如對方告訴你“要找的人不在“時,切不可魯莽地將話筒“喀啦“一下掛斷,應道聲“謝謝“。
打電話要簡短,長時間佔線,有可能誤事。
打完電話,不要忘記說一聲“我掛電話了,好嗎?“或者說一聲:“再見“!如果對方是長輩或領導,要等對方掛斷電話,自己才放下聽筒,表示禮貌。
三.儀態舉止
1、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箇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的美。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頒、抬頭、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宜將手插在褲袋裏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不但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儀態的莊重。
3、坐姿:坐,也是一種靜態造型。端莊優美的坐,會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確的坐姿應該:腰背挺直,肩放鬆。女性應兩膝併攏;男性膝部可分開一些,但不要過大,一般不超過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氣氛。不論何種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鐘”。若堅持這一點,那麼不管怎樣變換身體的姿態,都會優美、自然。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動作,走姿是一種動態的美。“行如風”就是用風行水上來形容輕快自然的步態。正確的走姿是: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鬆,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
四.見面禮儀
1、握手禮:握手是一種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方式。與他人握手時,目光注視對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顧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與人握手。在正常情況下,握手的時間不宜超過3秒,必須站立握手,以示對他人的尊重、禮貌。握手也講究一定的順序:一般講究“尊者決定”,即待女士、長輩、已婚者、職位高者伸出手來之後,男士、晚輩、未婚者、職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應。若一箇人要與許多人握手,那麼有禮貌的順序是:先長輩後晚輩,先主人後客人,先上級後下級,先女士後男士。
2、鞠躬禮:鞠躬,意即彎身行禮,是對他人敬佩的一種禮節方式。鞠躬前雙眼禮貌地注視對方,以表尊重的誠意。鞠躬時必須立正、脫帽,鄭重地,嘴裏不能喫任何東西,或是邊鞠躬邊說與行禮無關的話。
3、致意:致意是一種不出聲的問候禮節,常用於相識的人在社交場合打招呼。在社交場合裏,人們往往採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脫帽致意等形式來表達友善之意。
五.拜訪中的舉止禮儀
(1)要守時守約。
(2)講究敲門的藝術。要用食指敲門,力度適中,間隔有序敲三下,等待迴音。如無應聲,可再稍加力度,再敲三下,如有應聲,再側身隱立於右門框一側,待門開時再向前邁半步,與主人相對。
(3)主人不讓座不能隨便坐下。如果主人是年長者或上級,主人不坐,自己不能先坐。主人讓座之後,要口稱“謝謝”,然後採用規矩的禮儀坐姿坐下。主人遞上煙茶要雙手接過並表示謝意。如果主人沒有吸菸的習慣,要剋制自己的煙癮,儘量不吸,以示對主人習慣的尊重。主人獻上果品,要等年長者或其他客人動手後,自己再取用。即使在最熟悉的朋友家裏,也不要過於隨便。
(4)跟主人談話,語言要客氣。
(5)談話時間不宜過長。起身告辭時,要向主人表示:“打擾”之歉意。出門後,回身主動伸手與主人握別,說:“請留步”。待主人留步後,走幾步,再回首揮手致意:“再見”。
六.穿着西裝應遵循以下禮儀原則
1.西服套裝上下裝顏色應一致。在搭配上,西裝、襯衣、領帶其中應有兩樣爲素色。
2.穿西服套裝必須穿皮鞋,便鞋、布鞋和旅遊鞋都不合適。
3.配西裝的襯衣顏色應與西服顏色協調,不能是同一色。白色襯衣配各種顏色的西服效果都不錯。正式場合男士不宜穿色彩鮮豔的格子或花色襯衣。襯衣袖口應長出西服袖口1—2釐米。穿西服在正式莊重場合必須打領帶,其他場合不一定都要打領帶。打領帶時襯衣領口釦子必須繫好,不打領帶時襯衣領口釦子應解開。
4.西服紐扣有單排、雙排之分,紐扣系法有講究:雙排扣西裝應把釦子都扣好。單排扣西裝:一粒扣的,繫上端莊,敞開瀟灑;兩粒扣的,只繫上面一粒扣是洋氣、正統,只系下面一粒是牛氣、流氣,全扣上是土氣,都不繫敞開是瀟灑、帥氣,全扣和只扣第二粒不合規範;三粒扣的,繫上面兩粒或只系中間一粒都合規範要求。
5.西裝的上衣口袋和褲子口袋裏不宜放太多的東西。穿西裝內衣不要穿太多,春秋季節只配一件襯衣最好,冬季襯衣裏面也不要穿棉毛衫,可在襯衣外面穿一件羊毛衫。穿得過分臃腫會破壞西裝的整體線條美。
6.領帶的顏色、圖案應與西服相協調,系領帶時,領帶的長度以觸及皮帶扣爲宜,領帶夾戴在襯衣第四、第五粒紐扣之間。
7.西服袖口的商標牌應摘掉,否則不符合西服穿着規範,高雅場合會讓人貽笑大方。
女性:女性穿西服套褲(裙)或旗袍時,需要穿肉色的長統或連褲式絲襪,不準光腿或穿彩色絲襪、短襪。穿襯衫時,內衣與襯衫色彩要相近、相似;穿面料較爲單薄的裙子時,應着襯裙。
男性:男性出席正式場合穿西裝、制服,要堅持三色原則,即身上的顏色不能超過三種顏色或三種色系(皮鞋、皮帶、皮包應爲一箇顏色或色系),不能穿尼龍絲襪和白色的襪子。
七.領帶夾的用法
應在穿西服時使用,也就是說僅僅單穿長袖襯衫時沒必要使用領帶夾,更不要在穿夾克時使用領帶夾。穿西服時使用領帶夾,應將其別在特定的位置,即從上往下數,在襯衫的第四與第五粒鈕釦之間,將領帶夾別上,然後扣上西服上衣的釦子,從外面一般應當看不見領帶夾。因爲按照妝飾禮儀的規定,領帶夾這種飾物的主要用途是固定領帶,如果稍許外露還說得過去,如果把它別得太靠上,甚至直逼襯衫領釦,就顯得過分張揚。
八.涉外禮儀
涉外禮儀是指在長期的國際往來中,逐步形成了外事禮儀規範,也就是人們參與國際交往所要遵守的慣例,是約定俗成的做法。它強調交往中的規範性、對象性、技巧性。
我國的涉外人員目前在公務場合的着裝,最爲標準的,主要是深色毛料的套裝、套裙或制服。具體而言,男士最好是身着藏藍色、灰色的西裝套裝或中山裝,內穿白色襯衫,腳穿深色襪子、黑色皮鞋。穿西裝套裝時,務必要領帶。
女士的最佳衣着是:身着單一色彩的西服套裙,內穿白色襯衫,腳穿肉色長統絲襪和黑色高跟皮鞋。有時,穿着單一色彩的連衣裙亦可,但是儘量不要選擇以長褲爲下裝的套裝。
場合之二,是所謂社交場合。在社交場合,涉外人員的着裝應當重點突出“時尚個性”的風格。既不必過於保守從衆,也不宜過分地隨便邋遢。
目前的做法是,在需要穿着禮服的場合,男士穿着黑色的中山套裝或西裝套裝,女士則穿着單色的旗袍或下襬長於膝部的連衣裙。其中,尤其以黑色中山裝套裝與單色旗袍最具有中國特色,並且應用最爲廣泛。
在社交場合,最好不要空制服或便裝。
場合之三,是所謂休閒場合。涉外人員的着裝應當重點突出“舒適自然”的風格。沒有必要衣着過於正式,尤其應當注意,不要穿套裝或套裙,也不必穿制服。那樣作,既沒有任何必要,也與所處的具體環境不符。
九.握手禮儀
在交際場合中,一般是在相互介紹和會面時握手;遇見朋友先打招呼,然後相互握手,寒喧致意;關係親切的則邊握手邊問候,甚至兩人雙手長時間握在一起;在一般情況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輕者對年長者、身份低者對身份高者時應稍稍欠身,雙手握住對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與婦女握手時,應只輕輕握一下婦女的手指部分。
握手也有先後順序,應由主人、年長者、身份高者、婦女先伸手,客人、年輕者、身份低者見面先問候,待對方仲出手後再握。多人同時擂手,切忌交叉進行,應等別人握手完畢後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應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時應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
此外,有些國家還有一些傳統的見面禮節,如在東南亞信仰佛教的國家見面時雙手合什致意;日本人行鞠躬孔;我國傳統的拱手行禮。這些禮節在一些場合也可使用。
公共場合遠距離遇到相識的人,一般舉起右手打招呼並點頭致意,也可脫帽致意。與相識者在同一場合多次見面,只點頭致意即可;對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識者,在社交場合均可點頭或微笑致意。
公關禮儀 篇23
公關禮儀
公關禮儀是人們從事公關活動的行爲規範。由於公關禮儀是建立在業緣基礎上的現代禮儀,因而它除了遵循人類共同應有的交往原則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一)禮儀的系統整體原則
禮儀是一箇完整體系,幾千年來已經無所不包,因而在對外交往和公關交往中,我們一定不能忽視它的整體性,並注意採集信息應完整,因爲來賓或合作對象的性別、年齡、國籍、州籍、民族、宗教、信仰、職業都決定了他適應並喜好什麼樣的禮儀接待,搞錯一箇環節都可能招來“100-1=0”的效果。
(二)公平對等原則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禮尚往來”,社會交往中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傲慢,冷漠,或曲意逢迎,都會被視爲不禮貌。應公平大方,不卑不亢,主動友好,熱情又有所節制。
(三)遵時守約原則
現代社會社會節奏加快、遵時守約更爲重要,無論什麼理由,不遵時守約都是不禮貌的,再正當的理由失約後也應道謙。
(四)尊重習俗原則與風俗禁忌原則
“十里不同風、八里不同俗”,到什麼山唱什麼歌,“進門見禮,出門問忌”,這些有益的格言都說明尊重各地不同風俗與禁忌的重要性。特別是對外交往中不懂外國禁忌,不懂不同民族的禁忌,可能會造成不愉快的後果。
(五)和諧適度原則
使用禮儀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恰當處理。
(六)外事禮賓順序原則
(七)女士優先原則
“Ladies first”,(女士優先)是西方的一項體現教養水平的重要標誌,是紳士風度與騎士風度的體現。雖然男女平等了,但在涉外時這一點是萬不可忽視的。
(八)差異性原則
外國人由於歷史、文化、經濟、政治、民族與我國不同,因而在交往中,不僅語言不同,而且在意識形態的許多方面都會發生歧義,因而我們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技術準備。
除此之外,在商務交往中,對公關人員的禮儀有很高的要求。公關人員必須在克己敬人、“寸土必爭”的前提下,在談話之中保持自己應有的風度,始終以禮待人。平心而論,要完全符合禮儀的要求,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過不要緊,掌握一些基本的禮儀知識,對公關人員在商務交往之中搞好人際關係,定然大有幫助。
委婉的語言
當有一位朋友不邀而至,貿然闖進了您的寫字間,而您實在難用很長的時間與之周旋時,如果直接告之對方“來的不是時候”,或對之愛搭不理,都很可能得罪人。
其實,只要用委婉一些的語言,一樣可以暗示對方應儘早離去,而且還不至於使其難堪。可以在見面之初,一面真誠地對其表示歡迎,一面婉言相告:“我本來要去參加公司的例會,可您這位稀客駕到,我豈敢怠慢。所以專門告假五分鐘,特來跟您敘一敘。”這句話的“話外音”,乃是暗示對方:“只能談五分鐘時間”,但因說得不失敬意,在對方的耳中就要中聽多了。
又如,一位來企業參觀的外商,若突然向您問起了我方的產量,產值一類原本不宜問到的問題,告之以“無可奉告”固然能行,卻也有可能使對方無地自容。
此時此刻,完全可以運用適當的談話技巧,用另外的方式來表達“無可奉告”之意。比方說:“董事會讓我們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有多大生產能力,就生產多少”。“能賣出去多少產品,就能創造多大產值”。“一年和另一年創造的產值,往往不盡相同”。面對這種照顧對方情緒的“所答非所問”,對方但凡識相,定會知難而退。
寒暄與問候
寒暄者,應酬之語是也。問候,也就是人們相逢之際所打的招呼,所問的安好。在多數情況下,二者應用的情景都比較相似,都是作爲交談的“開場白”來被使用的。從這個意義講,二者之間的界限常常難以確定。
寒暄的主要的用途,是在人際交往中打破僵局,縮短人際距離,向交談對象表示自己的敬意,或是藉以向對方表示樂於與之結交之意。所以說,在與他人見面之時,若能選用適當的寒暄語,往往會爲雙方進一步的交談,做好良好的鋪墊。
反之,在本該與對方寒暄幾句的時刻,反而一言不發,則是極其無禮的。
當被介紹給他人之後,應當跟對方寒暄。若只向他點點頭,或是隻握一下手,通常會被理解爲不想與之深談,不願與之結交。
碰上熟人,也應當跟他寒暄一兩句。若視若不見,不置一辭,難免顯得自己妄自尊大。
在不同時候,適用的寒暄語各有特點。
跟初次見面的人寒暄,最標準的說法是:“您好!”“很高興能認識你”。“見到您非常榮幸”。
比較文雅一些的話,可以說:“久仰”,或者說:“幸會”。
要想隨便一些,也可以說:“早聽說過您的大名”、“某某人經常跟我談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讀過您的大作”、“我聽過您作的報告”,等等。
跟熟人寒暄,用語則不妨顯得親切一些,具體一些。可以說“好久沒見了”、“又見面了”,也可以講:“您氣色不錯”、“您的髮型真棒”,“您的小孫女好可愛呀”、“今天的風真大”、“上班去嗎?”
寒暄語不一定具有實質性內容,而且可長可短,需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但它卻不能不具備簡潔、友好與尊重的特徵。
寒暄語應當刪繁就簡,不要過於程式化,像寫八股文。例如,兩人初次見面,一箇說:“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另一箇則道:“豈敢,豈敢”,搞得像演出古裝戲一樣,就大可不必了。
寒暄語應帶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容許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用以戲弄對方。“來了”,“瞧你那德性”,“喂,你又長膘了”,等等,自然均應禁用。
問候,多見於熟人之間打招呼。西方人愛說:“嗨”中國人則愛問“去哪兒”、“忙什麼”、“身體怎麼樣”、“家人都好吧?”
在商務活動中,也有人爲了節省時間,而將寒暄與問候合二爲一,以一句“您好”,來一了百了。
問候語具有非常鮮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的特徵。比如,老北京人愛問別人:“喫過飯了嗎?”其實質就是“您好!”您要是答以“還沒喫”,意思就不大對勁了。若以之間候南方人或外國人,常會被理解爲:“要請我喫飯”、“諷刺我不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多管閒事”、“沒話找話”,從而引起誤會。
在阿拉伯人中間,也有一句與“喫過飯沒有”異曲同工的問候語:“牲口好嗎?”您可別生氣,人家這樣問候您,絕不是拿您當牲口,而是關心您的經濟狀況如何。在以遊牧爲生的阿拉伯人中間,還有什麼比牲口更重要的呢?問您“牲口好嗎?”的確是關心您的日子過得怎麼樣。爲了避免誤解,統一而規範,商界人士應以“您好”、“忙嗎”爲問候語,最好不要亂說。
公關禮儀 篇24
一、基本禮儀
(一)禮儀的系統整體原則禮儀是一箇完整體系,幾千年來已經無所不包,因而在對外交往和公關交往中,我們一定不能忽視它的整體性,並注意採集信息應完整,因爲來賓或合作對象的性別、年齡、國籍、州籍、民族、宗教、信仰、職業都決定了他適應並喜好什麼樣的禮儀接待,搞錯一箇環節都可能招來“100-1=0”的效果。
(二)公平對等原則“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禮尚往來”,社會交往中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傲慢,冷漠,或曲意逢迎,都會被視爲不禮貌。應公平大方,不卑不亢,主動友好,熱情又有所節制。
(三)遵時守約原則現代社會社會節奏加快、遵時守約更爲重要,無論什麼理由,不遵時守約都是不禮貌的,再正當的理由失約後也應道謙。
(四)尊重習俗原則與風俗禁忌原則,十里不同風、八里不同俗,到什麼山唱什麼歌,“進門見禮,出門問忌”,這些有益的格言都說明尊重各地不同風俗與禁忌的重要性。特別是對外交往中不懂外國禁忌,不懂不同民族的禁忌,可能會造成不愉快的後果。
(五)和諧適度原則,使用禮儀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恰當處理。
(六)外事禮賓順序原則
(七)女士優先原則“ladies,first”,女士優先是西方的一項體現教養水平的重要標誌,是紳士風度與騎士風度的體現。雖然男女平等了,但在涉外時這一點是萬不可忽視的。
(八)差異性原則,外國人由於歷史、文化、經濟、政治、民族與我國不同,因而在交往中,不僅語言不同,而且在意識形態的許多方面都會發生歧義,因而我們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技術準備。
二、男士的儀容儀表標準
1、男士着裝禮儀:
A.髮型落款式大方,不怪異,不太長也不太短,頭髮乾淨整潔,無汗味,沒頭屑;
B.髮腳與鬍子剃乾淨;
C.指甲剪段,手指頭乾淨,常用熱水清洗;
D.耳孔內外清潔乾淨,鼻孔內外清洗乾淨;
E.襯衫領口整潔,鈕釦扣好;領帶平整、端正;褲型不緊不松,很合身的那種,長及鞋面;鞋底與鞋面側同樣保持清潔,鞋不能破損;
F.衣、褲袋口整理服帖,不要塞東西造成鼓鼓的感覺,會破壞整體服裝的形象;
G.不要忘了拉前拉鍊。
必備物品:
公司的徽標。公司的徽標需要隨身攜帶,它準確的佩戴位置就是男士西裝的左胸的上方,這只是男士在穿西裝的時候需要搭配的物品。
鋼筆。因爲從事商務活動經常要使用,鋼筆正確的攜帶位置應該是男士西裝內側的口袋裏,而不應該在男士西裝的外側口袋裏,一般情況下儘量避免把它攜帶在襯衫的口袋裏面,這樣容易把你的襯衫弄污。
名片夾。應該選擇一箇比較好的名片夾來放自己的名片,這樣可以保持名片的清潔整齊。同時接受他人名片的時候,應該有一箇妥善的位置能夠保存,而避免直接把對方的名片放在你的口袋中,或者放在手中不停地擺弄,這都是不好的習慣。
紙巾。男士在着裝的時候,應該隨身攜帶紙巾,或者是攜帶一塊手絹,可以隨時清潔自己面部的污垢,避免一些尷尬場面的出現。
公文包。一般男士在選擇公文包的時候,它的式樣、大小應該和你整體的着裝保持一致。一般男士的一些物品,像手機、筆記本、筆可以放在你的公文夾當中,男士在着西裝的時候,應該儘量避免口袋中攜帶很多的物品,這樣會使衣服顯得很臃腫,不適合商務場合。
三、女士的儀容儀表標準
A.頭髮保持乾淨整潔,有自然光澤;髮型大方、得體,前發不要遮眼遮臉爲好;
B.化淡妝、施薄粉、描輕眉,脣淡紅;
C.服飾端莊,不要太薄、太透、太露。着齊膝一步裙或褲裝,裙不要太短,不要太緊或太長、太寬鬆;
D.鞋潔淨,款式大方簡潔,沒有過多裝飾與色彩,中跟爲好,跟不能太高太尖;
E.可佩戴精緻小飾品,如點狀耳環、細項鍊等,不要戴太誇張太突出的飾品;
F.指甲精心修理過,也不能留長指甲,造成工作中的不便,指甲油可用白色、粉色、肉色或透明;
G.領口乾淨,襯衫領口不能太複雜、太花俏;
H.衣袋中只放薄手帕或單張名片之類的物品;
I.隨時捏走吸在衣服上的頭髮。
女士在選擇佩戴物品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商務禮儀的目的是爲了體現出對他人的尊重。女士可以從兩方面來體現:一方面是修飾物,另一方面是商務物品。在這兩個方面中,修飾物應該儘量避免過於奢華,比如說在戒指、項鍊的選擇上,都要注意這一點。必備物品的攜帶和男士的攜帶標準基本相同。
公關禮儀 篇25
祕書素養是一本書。
它包括祕書人員的綜合素養、法律素養、智能素養、語言素養、人際素養、心理素養等。
目錄:
〔一〕綜合素養
準、細、實、深——祕書的基本素質
優秀祕書必備的四種素質
祕書的“德仁義禮智信勇嚴”
現代企業制度下祕書的素質要求
在領導身邊工作“十要”
祕書“十忌”
祕書“七戒”
祕書“五能”
《論語》與祕書的職業修養
“紹興師爺”的職業素養
古代師爺的道德啓示
花開花落五色雜呈——由孫茂才的成敗談祕書的職業素養
假如我招聘祕書——譚一平專訪
〔二〕法律素養
祕書要學法懂法
正確認識幾個法律關係
行政機關祕書的法律素質
企業祕書法律須知
企業祕書與經濟法學
商業祕密與商業保密
祕書要嚴把保密關
管好自己的嘴
〔三〕智能素養
祕書知識結構的合理化
祕書知識結構模型勾勒
現代企業祕書的幾種能力
老闆最看重的三種能力
當代祕書與古代“六藝”
祕書應善變
祕書要善謀
祕書須“細”
祕書的觀察能力
祕書的應變能力
祕書的自制能力
祕書駕馭時間的能力
祕書的時間管理與工作效率——《水煮三國》的啓示
〔四〕人際素養
重視人際關係能力的培養
祕書人際協調新素質——NQ
親密有度情感有節
祕書與領導的有限合作
祕書的角色意識
祕書的認同意識
祕書的公關意識
祕書與同事
祕書也應有氣度
祕書“風度”面面觀
祕書的禮儀修養
祕書涉外禮儀
禮儀的文化解讀
從林妹妹進賈府談方位禮儀
〔五〕語言素養
祕書與語言文字修養
祕書與語言文字政策修養
祕書與修辭
祕書與人文關懷
祕書的語言藝術
祕書的語言交際藝術
祕書的說話能力
祕書應能說會道
強化語言表達能力
成功演講八大技巧
〔六〕心理素養
性格
氣質
能力
公文作者的心理素養
祕書的意志品質
祕書自我心理訓練
會議心理的調節與優化
祕書交際活動中的主要心理障礙
祕書的八種不良心理
由“情緒污染”說開去
祕書“發火”
如何化解職場怒氣
祕書的疲憊與審美調節
挫折的成因及反應
給“難晉升”號個脈
祕書工作初期心態
新祕書的心理調節
女祕書的職業心理分析
職業女性的六大弱點
向女祕書進言(專訪)
祕書不給火
老闆煙不燃
最後一句,保持好你的心態就可以了。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