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禮儀(精選27篇)

基本禮儀 篇1

  一、 關於會議主席臺座次的安排

  1、主席臺必須排座次、放名籤,以便領導同志對號入座,避免上臺之後互相謙讓。

  2、主席臺座次排列,領導爲單數時,主要領導居中,2號領導在1號領導左手位置,3號領導在l號領導右手位置;領導爲偶數時,1、2號領導同時居中,2號領導依然在1號領導左手位置,3號領導依然在l號領導右手位置。(關於會議主席臺領導爲偶數時的座次排列,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均指面向觀衆時): 8 6 4 2 1 3 5 7或7 5 3 1 2 4 6 8。兩種方法沒有正確不正確之分,只是各個地區習慣不同。在具體排座次時可以根據當地的習慣順序排列。)

  3、幾個機關的領導人同時上主席臺,通常按機關排列次序排列。可靈活掌握,不生搬硬套。如對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也可適當往前排,而對一些較年輕的領導同志,可適當往後排。另外,對邀請的上級單位或兄弟單位的來賓,也不一定非得按職務高低來排,通常掌握的原則是:上級單位或同級單位的來賓,其實際職務略低於主人一方領導的,可安排在主席臺適當位置就座。這樣,既體現出對客人的尊重,又使主客都感到較爲得體。

  4、對上主席臺的領導同志能否屆時出席會議,在開會前務必逐一落實。領導同志到會場後,要安排在休息室稍候,再逐一覈實,並告之上臺後所坐方位。如主席臺人數很多,還應準備座位圖。如有臨時變化,應及時調整座次、名籤,防止主席臺上出現名籤差錯或領導空缺。還要注意認真填寫名籤,謹防錯別字出現。

  二、關於宴席座次的安排

  宴請客人,一般主陪在面對房門的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對面,1號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號客人在主陪的左手,3號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4號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其他可以隨意。以上主陪的位置是按普通宴席掌握,如果場景有特殊因素,應視情而定。

  1、中餐桌

  2、西餐桌

  三、儀式的座次安排

  簽字雙方主人在左邊,客人在主人的右邊。雙方其他人數一般對等,按主客左右排列。

  四、關於乘車的座次安排

  小轎車1號座位在司機的右後邊,2號座位在司機的正後邊,3號座位在司機的旁邊。(如果後排乘坐三人,則3號座位在後排的中間)。中轎主座在司機後邊的第一排,1號座位在臨窗的位置。

  五、合影座次安排與主席臺安排相同。

  注:人員排序與主席臺安排相同

  六、會議座位安排

基本禮儀 篇2

  女性社交基本禮儀

  1、禮貌待人

  禮貌可以給人一種和諧、輕鬆愉快的心情,作爲女性對於別人的禮貌謙讓,可以自然而大方接受,在初次見面時應該主動伸出手做握手的姿勢,這都是一種禮貌的表現。

  2、莊重沉穩

  無論和任何男士交往,在社交的場合上就要莊重沉穩,不可以輕浮、隨便,更不要一見到男士就滔滔不絕地說得眉飛色舞的樣子。

  3、時間觀念

  時間觀念很重要,一箇有時間觀念的人永遠都非常受人尊敬,所以一定要樹立嚴格的時間觀念,並要求自己在安排好的時間內完成要完成的事情。

  4、待人主動熱情

  在社交場合上,見到一些被冷落的人,要主動去鼓勵他們恢復自信心,見到朋友或者同事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要主要給予一些幫助。

  5、寬容大度

  女性萬萬不能自命不凡,咄咄逼人或者搬弄是非,在社交場合中,友好和善的態度,親切輕鬆的氣氛非常重要,被人也樂意與你交往。

  女性社交禮儀禁忌

  1、不要耳語

  耳語是被視爲不信任在場人士所採取的防範措施,在大庭廣衆之下與同伴耳語是很不禮貌的事。

  2、不要失聲大笑

  無論聽到什麼“驚天動地”的趣事,在社交宴會也得要保持儀態,最多報以燦爛笑容。

  3、不要滔滔不絕

  在宴會中若有人對你攀談,要保持落落大方,簡單回答幾句足矣。切忌向人彙報自己的身世,或向對方詳加打探,這樣很容易把人家嚇跑,或被視作長舌婦。

  4、不要說長道短

  在社交場合說長道短,揭人隱私,必定會惹人反感,讓人“敬而遠之”。

  5、不要大煞風景

  參加社交宴會,別人期望見到的是一張可愛的笑臉,即使是情緒低落,表面上也要笑容可掬,周旋於當時的人物環境。

  6、不要木訥肅然

  面對初相識的陌生人,可以交談幾句無關緊要的話開始,切忌坐着閉口不語,一臉肅穆表情。

  7、不要在衆目睽睽之下塗脂抹粉

  如果需要補妝,必須到洗手間或附近的化妝間去。

  8、不要忸怩忐忑

  假如發覺有人在注視你——特別是男士,要表現得從容鎮靜。若對方曾與你有過一面之緣,可以自然地打個招呼。若對方與你素未謀面,不必忸怩忐忑或怒視對方,可以巧妙地離開他的視線範圍。

  現代社交禮儀常識

  公共場合篇

  1.在公共場合看視頻聽音樂玩遊戲等,請戴上耳機!

  2.要拜訪別人記得提前預約。別在聊到開心時提議說:“走,去您家坐坐”!

  3.進出一扇門的時候記得停一小會,幫後面的人把門開着。

  4.在地鐵上不要一箇人靠着扶欄,可憐一下別人無處安放的手。如果背上有揹包記得取下來放在身前。

  5.兩個人或團體聚會的時候,請不要自顧自低頭玩手機。

  6.公共場合請不要吸菸,體諒一下默默忍受二手菸侵害的人。

  7.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候要用手遮住嘴,公開場合不要摳鼻孔。

  8.看電影及演出時請提前入場,儘量別喫零食,也別中途評說。尊重別人的辛苦付出,保持安靜。

  9.注意禮儀。不要穿背心、插入拖鞋等進入圖書館、博物管等公共場合。

  10.進入超市選購商品,選取後決定不要的商品,請記得及時放回貨架。

  11.排隊的時候,扎馬尾的女生不要來回甩頭!您的長髮會甩到別人的臉。

  12.別人在用電腦的時候,別在旁邊衝着人電腦屏幕看!

  13.不要沒經過同意就隨便看別人手機。給你看照片,請不要左右滑動。

  乘坐電梯篇

  1.坐手扶電梯時請靠右面站,左邊留給急需下樓的人。

  2.等候觀光電梯時,別站在電梯正前方;進入電梯後請儘量向裏面靠,把前面的空間留給進出的人。

  3.陪同長輩進入電梯時,應一手按住電梯側門說:“請進”。

  電話篇

  1.公共場合接聽電話儘量小聲,如果因爲太吵對方聽不到,可以用手半捂住手機,可以增加音量,或可移身別處。

  2.電話接通後,應禮貌地詢問對方:“您好,現在說話方便嗎”“有沒有打擾到您”?

  3.打電話時一定記得先說明自己是誰再談事,或者再找自己想要找的人,而不是一開口就問在嗎。

  4.選擇好時間,最好不要在別人體息時打電話。長話短說,力求遵守“三分鐘原則”。

  5.掛斷電話前記得說聲“再見”“謝謝”“打擾了”之類的客氣話語。

  微信篇

  1.傳播正能量,不傳播虛假信息。

  2.類似“如果不轉發會有災難不吉祥”之類的微信最好不轉發,此類微信的目的只是爲了增加點擊量,別給您身邊的人帶來困惑。

  3.轉發求助信息時,最好能通過轉發此類信息的朋友確認一下。

  4.不回微信前請別發朋友圈。

  5.修圖的時候不要只P自己,幫朋友也一起修修。

  6.朋友給你發消息一定要回,就算不想聊也可以用表情或者標點來委婉表達。

  處世篇

  1.他人在輸密碼時,走開或將臉轉向另一側。

  2.不要在連排座位上抖腿。

  3.異性朋友之間就算關係再好,對方有了男朋友後要自覺保持距離。

  4.借了錢及時還。還不了也得及時打招呼,不要感覺別人理所當然應該幫你。

  5.不要對別人品頭論足,人前不應該說的話,背後也別說。

  6.別人可以自嘲,但是你千萬不能附和。

  7.公共場合說話記得不要讓別人下不來臺。

  8.說話的時候看着對方的臉,不要因爲任何原因躲避目光接觸。

  9.別人在跟你說他喜歡的東西時,即使不喜歡也希望你不要反駁。

  10.對方提起一箇你完全不想接的話題,不要急着反抗,輕巧的轉過話題就好。

  11.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嘲笑別人,這隻會顯示出你自己的軟弱,對被嘲笑的人來說也是件殘酷的事。

  就餐篇

  1.就餐時一定要準時到達,尊重別人的時間。

  2.別對服務員大呼小叫,每個人都不容易。

  3.就餐的時候對不愛喫的菜可以不喫,但不要極力表現對它的厭惡。

  4.喫東西、喝水不要發出聲音,不要用嘴發出各種奇怪的聲音。

  5.有人夾菜時,不要轉桌。

  6.跟年長者或位分高者碰杯,杯要低於對方的杯,且雙手。

  7.飯桌上即使偏愛哪道菜,也不要一直一直只吃那道菜。

  8.除非不準備再外出,否則不喫蔥蒜等會有口氣的食物。

  9.用完餐未喫完的食物記得打包,節儉最美。

  10.對任何服務行業的用“謝謝您”代替“謝謝”,雖只多了一箇字但是誠懇很多。

基本禮儀 篇3

  英式服務又稱家庭式服務。服務方法是服務員從廚房把煮好的菜送到餐廳,顧客的主人自己切肉,配上蔬菜。服務員依次把菜送給每一位客人。餐桌上擺放着調味品、沙司和配菜,顧客自己拿走或互相傳遞。英式服務家庭的氛圍很濃,很多服務工作都是客人自己做的,用餐節奏慢。家庭餐廳在美國很受歡迎,這種家庭餐廳使用英國服務。

  1、美式服務的特點

  美國服務是一種簡單快捷的餐飲服務方式。服務員可以看到幾張餐桌。美國服務簡單快捷,餐具和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空間利用率和用餐週轉率相對較高。美國服務是西餐零點和西餐宴會的理想服務方式,廣泛應用於咖啡館和西餐宴會廳。

  (1)在美式餐桌上鋪上海綿桌墊,再鋪上桌布,防止桌布與餐桌音質滑動,減少餐具與餐桌之間的碰撞聲。桌布周圍應至少垂30釐米。但是,檯布不宜過長,否則會影響顧客入席。有的’咖啡館在臺布上鋪上較小的“方形檯布,這樣,重新擺放檯布時,只需更換小檯布即可,可節省大臺布的洗滌次數。同時,它也起到裝飾餐桌的作用。通常,每兩位顧客使用一箇糖杯、鹽杯和胡椒瓶。

  (2)將摺疊好的餐巾放在餐桌上,其中線對準餐椅中線,餐巾底部離餐桌邊緣1釐米。餐巾左側放置兩個餐叉,叉尖朝上,叉柄底部與餐巾對齊。在餐巾的右側,餐刀、黃油刀和兩把茶匙依次擺放在餐巾的外面。刀刃向左,刀尖向上,刀柄底部向下,與餐巾平行。將麪包盤放在餐叉上方。將水杯和酒杯放在餐刀上方,距刀尖1釐米,杯口朝下,顧客到餐桌時,將水杯翻過來,倒冷水。

  2、美式服務方法

  在美式服務中,廚師在廚房烹飪菜餚,並安裝盤子。餐廳服務員用托盤把菜從廚房運到餐廳的服務桌上。熱菜要蓋上蓋子,在顧客面前打開蓋子。在傳統的美國服務中,服務員用左手從客人左邊送菜,從客人右邊取出用過的盤子和餐具,從客人右邊倒酒。目前,許多餐廳的美國服務服務都是從顧客的右邊,用右手順時針進行的。

基本禮儀 篇4

  牢記韓菜的的情意結:

  1.泡菜情意結:韓國上至國宴下至千家萬戶不離泡菜,沒有泡菜,韓國人完全沒有辦法喫飯。

  2.色彩情意結:正宗韓餐講究紅、白、黃、綠、啡五色必須齊備,否則會被視爲不正宗。

  3.平凡情意結:御膳幾乎都用最常見的原料,韓菜精髓就是在平常小菜中體現高超廚藝。

  韓國料理進餐禮儀有哪些?進餐禮儀要牢記:

  1.飯碗不可拿起!中國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飯碗喫飯的習慣,但是韓國人視這種行爲不規矩,飯碗只能放在桌上,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觸飯碗。

  2.左手不要出現!正規的韓餐,是隻能用右手來取食的。

  3 嚴格進餐順序:上菜齊後,右手一定要先拿勺

  子,從泡菜湯中盛上一口湯喝完,再用勺子喫一口米飯,然後再喝一口湯、再喫一口飯後,然後纔可以隨意地喫其他東西。

  4.筷子不入湯:筷子只負責夾菜,不許出現在湯裏。不用時筷子要併攏放在右手邊的桌上。兩根筷子要攏齊,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這是爲了便於拿起來再用。

  請韓國客人用餐時還要注意哪些問題?

  韓國人用餐時有個習慣:不大聲說話、咀嚼聲音小、儘量不談商業話題。他們認爲,喫飯就是休息、享受的時候,傷腦筋的話題儘量少提。給長輩倒酒時得用雙手,喝時得側身手掩以示敬意。有趣的是,如果你看到韓國人給你倒上杯7分滿的白酒,千萬別介意,這是出於“盈則滿”的儒家理念,涵蓋着祝福啓示的意味;而且,他們只爲別人倒酒,自己的酒杯是不倒的,“勸酒、勸酒”,要人家勸了,幫着倒了酒,才能喝。

  韓食禮儀

  器皿–筷碗勺的情投意合

  就從餐具談起吧。渤海灣彼岸的韓國與我們同用一把筷子,這使不少急於洗腳上岸的”農民“在時尚面前不致於如面對西餐的刀叉般尷尬。故而,西餐在人的印象中總是高雅之所,而韓國料理卻能進入大衆生活。

  但是,在韓國料理店的桌面上,看到的筷子大都是金屬製品,比如梨花苑,客人用的一律是不鏽鋼筷子,長度比中餐筷子短2釐米,直徑小1毫米,拿起來沉甸甸的,像小孩子拿筷子般,怎麼調整手型都一下難以適應。問服務員,回答是金屬筷適合夾燒烤食品,爽利、衛生、經久耐用,且不像竹木筷子般容易磨損,也沒有使用一次性筷子造成浪費的問題。

  再如飯碗,韓國飯碗就像僧人手中的齋鉢,扁圓的形狀,巴掌大小,足可手託而食,而骨碟、海鮮碟也皆是如此,只是個頭大小的區別而已。而勺子也不是擺在碗中的,而是與筷子一起搭在木質筷子架邊上,筷子只負責夾菜,而扒飯、撈湯則是勺子的專利。

  習慣–烤肉搭着生菜一起喫

  在韓國料理店,放在餐桌上給客人使用的不僅有大小刀叉,還有剪刀,可以根據肉類的質地進行剪裁,以求燒烤熟度的均勻,而喫法的絕妙之處在於喫時還必須用生菜包裹,再加上一些蒜片、青椒絲,蘸上一點紅色的甜辣醬塞進嘴裏。類似於北京烤鴨的喫法,卻沒有烤鴨的肥腴,而是一種清新甘滑的味道。

  而在韓國料理店裏,泡菜由於成本不高,除了特別精緻的品種外,大多數餐館都是免費提供的,客人一到即有四五碟泡菜上桌,雖不華美豐盛,但亦可開胃增香。

基本禮儀 篇5

  1、餐桌上,有人幫忙遞食物,一定要說謝謝。這樣就能體現你是一箇有禮貌的人。

  2、如果在別人家做客,或者在餐廳喫飯,一定要記得感謝主人,並告知主人你很喜歡他們做的菜。因爲主人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準備食物,你一定要讓他們知道你很讚賞他們所付出的勞動。

  3、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支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爲佳。餐桌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摺輕輕放在膝上。

  4、喫東西的時候,不要把過多的食物放入口中。在咀嚼食物的時候,不要開口說話,因爲口中塞滿了食物的話,容易把滿嘴的食物噴出來,這樣比較不衛生。

  5、喫東西時要閉嘴咀嚼。沒有人願意看到你嘴巴里的食物,也不願意聽到咀嚼食物時地聲音。喝湯的時候不要用嘴吸,以防止發出聲音。喝湯時,用湯勺從裏向外舀,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稍稍翹起,用湯勺舀淨即可。

  6、喫的飯菜,即使不合口味,也不要說任何沒有禮貌的評論。因爲這會傷害做菜人的感情。

  7、如果不是自助式餐,一定要等到所有的人都拿到食物,落座以後,纔開始喫。

  8、就餐時不可狼吞虎嚥,要細嚼慢嚥。因爲主人花了很長時間準備的食物,喫的人就應該慢慢享受,來顯示對主人的尊重。

  9、不要拿着整塊的麪包咬,而應把麪包掰成小塊送入口中。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麪包掰成小塊再抹。

  10、如果你要拿的菜離你太遠夠不着,你也不能站起來,而可以請鄰座幫你把菜遞過來。

  11、不要在人前剔牙。如果你覺得牙齒很不好受,你可以上洗手間,關起門了剔。

  12、就餐時,把餐巾放在腿上。如果需要,可以用餐巾輕擦或輕拍你的嘴。不要用餐巾擦臉或者擦鼻子。如果實在需要擦臉的話,可以離開餐桌,上洗手間擦。

  13、除了嬰兒和可以用手拿着喫的食物以外(比如: 雞翅膀,雞大腿,比薩餅),用叉子叉着喫食物。

基本禮儀 篇6

  儀表着裝

  1、襯衣:領口與袖口潔淨。扣上風紀扣,不挽袖子。

  2、領帶:端正整潔,不歪不皺,不宜過分華麗和耀眼。

  3、西裝:整潔筆挺,不過分華麗。上口袋不要插筆,所有口袋不要因放置錢包、名片等物品而鼓起來。

  遞名片

  1、雙手遞交名片,將名片放置手掌中,用拇指夾住,其餘四指托住名片反面,名片文字正向對方,一邊對方觀看,同時用敬語表達友好之情。

  2、接拿名片:雙手接拿,認真過目,然後放入自己名片夾的上端。

  3、同時交換名片時,可右手遞名片,左手接名片。

  坐姿

  男士:一般從椅子的左側入座,緊靠椅背,挺直端正,雙手舒展或輕握於膝蓋上,不蹺二郎腿。

  女性:雙腳交叉或併攏,雙手輕放於膝蓋上,嘴微閉,面帶微笑,兩眼凝視說話對象。

  走路

  男士:抬頭挺胸,步履穩健、自信。避免八字步。

  女士:背脊挺直,雙腳平行前進,步履輕柔自然,避免做作。可右肩背皮包,手持文件夾置於臂膀間。

基本禮儀 篇7

  中餐的主餐具包括筷、匙、碗、盤等;中餐的輔餐具(即在用餐時發揮輔助作用的餐具)有:水杯、溼巾、水盂、牙籤等。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紙杯中,公用的筷子和湯匙最好放在專用的座子上。

  1—餐碟;2—湯碗;3—湯匙;4—調味碟;5—筷架;6—筷子;7—銀匙;8—水杯;9—紅酒杯;10—白酒杯;11—餐巾;12—菜單

  ① 筷子。筷子雖構造簡單,但不僅集刀叉功能於一身,而且有健身益智的功效,有助於手指靈巧、頭腦發達,它早在公元前1200年就問世了,公元4~6世紀傳到日本和東南亞各國。

  在宴會中使用筷子要符合禮儀要求,注意以下禁忌:

  忌插筷——不要用筷子插取食物,只有祭祀祖先時才插放筷子在食物中;

  忌舔筷——不要用舌頭去舔筷子上的附着物;

  忌迷筷——不要舉着筷子卻不知道夾什麼,在菜碟間來回遊移,更不能用筷子撥盤子裏的菜;

  忌淚筷——忌夾菜時流着菜汁,應該拿着小碟,先把菜夾到小碟裏再端過來;

  忌移筷——不能剛夾了這盤裏的菜,又去夾那盤裏的菜,應該喫完之後再夾另一盤菜;

  忌敲筷——敲筷子是對主人的不尊重;

  忌濫用——不要以筷子代勞其他事,比如剔牙,撓癢等。

  ② 湯匙。用匙取食不宜過滿,可在舀取食物後,在碗邊停一下,待湯汁不滴後,再移向自己享用。使用湯匙要注意:

  a. 應用右手使用湯匙。

  b. 取用食物後應移向自己食用,不要把食物再倒回原處。

  c. 若取用的食物過燙,不可用嘴來吹。

  d. 食用匙裏盛放的食物時,儘量不要把湯匙塞入口中,或反覆吮吸。

  ③ 餐盤。中餐的餐盤主要用於盛放食物,一般應保持原位,不宜挪動,取放的菜餚種類和數量不宜過多,殘渣、骨、刺不要吐在地上、桌上,應輕放在餐盤前端,待侍者更換餐盤。稍小一些的盤子,被稱做碟子。

  ④ 碗。碗用於盛放湯菜,不要端起碗,尤其是不要雙手端起碗來進食。碗內的食品要用餐具取,不能用嘴吸。

  ⑤ 水杯。主要用來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樂等軟飲料。不要倒扣水杯,喝入口中的東西不能再吐回去(如茶葉)。

  ⑥ 餐巾。當坐在上座的尊者拿起餐巾後,其他人纔可以取出餐巾平鋪在腿上,動作要小。餐巾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落在衣服上,不要將餐巾別在領上或圍在脖子上,只能用餐巾一角擦拭嘴脣,不能擦臉、擦餐具。如果暫時離開座位,要將餐巾疊放在椅背或椅子上。

  ⑦ 溼巾。用餐前的溼巾只能用來擦手,絕不可用以擦臉、擦嘴、擦汗。正式宴會結束前,再上一塊溼巾,它只能用來擦嘴。

  ⑧ 水盂(洗指盅)。需要手持食物進餐時,會在餐桌上擺一箇水盂,即盛放清水的水盆。可將指尖輕輕浸入水中涮洗,洗手時動作不宜過大,不要亂抖亂甩。

基本禮儀 篇8

  西餐的特點

  “西餐”,是我國對歐美地區菜餚的統稱,大致可以分爲二類:一是以英、法、德、意等國爲代表的“西歐式”,又稱“歐式”,其特點是選料精純、口味清淡,以款式多,製作精細而享有盛譽;二是以前蘇聯爲代表的“東歐式”,也稱“俄式”,其特點是味道濃,油重,以鹹、酸、甜、辣皆具而著稱。此外,還有在英國菜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美式”西餐等。美式西餐講究甜品,喜歡用水果作菜。

  西餐餐桌禮儀要注意的

  既然咱們瞭解了餐器的正確擺放和使用,現在是用餐時要注意的10點問題:

  1、跟6人或6人以上的人一起喫飯時,禮貌的做法是等到大約上了50%的菜後再開始喫飯。跟幾個人喫飯而已的話,則要等到整桌的菜都上好了,除非飯菜容易變涼,影響食慾,或者大家都堅持讓你先動筷子。

  2、你可以也應該用刀把大塊的萵苣或其它的色拉菜切成小的。沒什麼比這更糟糕了,假設你試圖把大塊的萵苣含在嘴裏,並且部分還露在外面。(不用太多考慮,這個要根據你的主菜)

  3、煎麪包的正確方法是撕一塊夠咬一兩口的麪包,煎熟然後吃了。重複這樣的步驟。不要直接咬一卷麪包,或將它只切成一半就放進油鍋煎。

  4、切肉的時候,正確的做法是切下一塊,然後把豬肉放到右邊便於拿起來。這種方法被稱爲“美洲”做法。不把豬肉挪個位置,而是放在左邊的話,則被稱爲“大陸”做法,這絕大多數是歐洲國家的做法。這種做法正慢慢被接受,假設有一天它在良好飲食中被認爲是可以接受的話,我也不會感到驚訝的。而且得一次切一塊肉。把整快肉切成小塊,或者一次切一塊以上的肉都是非常俗氣的做法。

  5、喝飲料前先擦嘴。食物或油脂粘在玻璃杯邊緣都是不堪入目的。而且,帶着滿口的飯喝飲料被公認爲是粗魯的。而且,事後再擦則是下流的。

  6、假設在用餐期間離開飯桌,得把餐巾放在椅子上,而不是桌子上。沒人願意看到你那帶了污跡的餐巾。並且喫完飯的時候,把餐巾放在盤子左邊,或假設你的盤子已經清理乾淨了的話,則放在中間。

  7、當你要把食物或配料傳給餐桌上其他人時,從右邊或左邊傳過去,不要越過餐桌傳過去。

  8、當你不想要把一整塊食物吞下去時(比如一塊骨頭或一塊肥肉),你可以把那塊食物弄到嘴邊,用叉子(或你正在用的湯勺)把它從嘴裏弄到盤子旁邊。只有魚骨頭才能直接用手去弄。

  9、爲了得到服務員的注意,最有禮貌的做法是通過眼神交流。然後,假設他們非常忙碌,忽略了你,你可以把手舉到與頭齊平的地方,朝他招招手,不過千萬不要越過頭部。

  10、喫飽飯之後,銀器的恰當擺放是把他們擺成平行的與盤子交叉,把手朝着右邊。澄清一下,末端指向十點和四點的位置 。注意:並非所有懂這些,而且他們還會徵求你的意見,看看能否清理盤子。這樣至少你顯得高貴。

基本禮儀 篇9

  用餐過程中您是否表現的得體大方、禮貌周全?中餐餐桌上的禮儀知識快快學起來! 座次禮儀:

  中國飯桌上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爲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爲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於右側。若爲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爲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爲首席。

  如果爲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爲3、5、7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人,你應該提前到達,然後在靠門位置等待,併爲來賓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請者,那麼就應該聽從東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老闆出席的話,你應該將老闆引至主座,請客戶最高級別的坐在主座左側位置。除非這次招待對象的領導級別非常高。

  點菜禮儀:

  如果時間允許,你應該等大多數客人到齊之後,將菜單供客人傳閱,並請他們來點菜。當然,作爲公務宴請,你會擔心預算的問題,因此,要控制預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飯前功課,選擇合適檔次的請客地點是比較重要的,這樣客人也能大大領會你的預算。況且一般來說,如果是你來買單,客人也不太好意思點菜,都會讓你來作主。如果你的老闆也在酒席上,千萬不要因爲尊重他,或是認爲他應酬經驗豐富,酒席喫得多,而讓他/她來點菜,除非是他/她主動要求。否則,他會覺得不夠體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應該知道,你不該在點菜時太過主動,而是要讓主人來點菜。如果對方盛情要求,你可以點一箇不太貴、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記得徵詢一下桌上人的意見,特別是問一下“有沒有哪些是不喫的?”或是“比較喜歡喫什麼?”讓大家感覺被照顧到了。點菜後,可以請示“我點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幾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來點其它的什麼”等等。

  點菜時,一定要心中有數。點菜時,可根據以下三個規則:

  1.看人員組成。一般來說,人均一菜是比較通用的規則。如果是男士較多的餐會可適當加量。

  2.看菜餚組合。一般來說,一桌菜最好是有葷有素,有冷有熱,儘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點些葷食,如果女士較多,則可多點幾道清淡的蔬菜。

  3.看宴請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務宴請,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這次宴請的對象是比較關鍵人物,那麼則要點上幾個夠份量的菜,例如龍蝦、刀魚、鰣魚,再要上規格一點,則是鮑魚、翅粉等。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點菜時不應該問服務員菜餚的`價格,或是討價還價,這樣會讓你公司在客戶面前顯得有點小家子氣,而且客戶也會覺得不自在。

  喫菜禮儀:

  中國人一般都很講究喫,同時也很講究喫相。隨着職場禮儀越來越被重視,商務飯桌上的喫和喫相也更加講究。以下以中餐爲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禮有儀,得心應手。 中餐宴席進餐伊始,服務員送上的第一道溼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臉。上龍蝦、雞、水果時,會送上一隻小小水孟,其中飄着擰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飲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時,可兩手輪流沾溼指頭,輕輕涮洗,然後用小毛巾擦乾。

  用餐時要注意文明禮貌。對外賓不要反覆勸菜,可向對方介紹中國菜的特點,喫不喫由他。有人喜歡向他人勸菜,甚至爲對方夾菜。外賓沒這個習慣,你要是一再客氣,沒準人家會反感:“說過不吃了,你非逼我幹什麼?”依此類推,參加外賓舉行的宴會,也不要指望主人會反覆給你讓菜。你要是等別人給自己佈菜,那就只好俄肚子。

  客人入席後,不要立即動手取食。而應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舉杯示意開始時,客人才能開始;客人不能搶在主人前面。夾菜要文明,應等菜餚轉到自已面前時,再動筷子,不要搶在鄰座前面,一次夾菜也不宜過多。要細嚼慢嚥,這不僅有利於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禮儀要求。決不能大塊往嘴裏塞,狼吞虎嚥,這樣會給人留下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歡的萊喫,或者急忙把喜歡的菜堆在自己的盤子裏。

  用餐的動作要文雅,夾萊時不要碰到鄰座,不要把盤裏的菜撥到桌上,不要把湯潑翻。不要發出不必要的聲音,如喝湯時“咕嚕咕嚕”,喫菜時嘴裏“叭叭”作響,這都是粗俗的表現。不要一邊喫東西,一邊和人聊天。嘴裏的骨頭和魚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來放在碟子裏。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喫。進餐過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別人。不要用手去嘴裏亂摳。用牙籤剔牙時,應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讓餐具發出任何聲響。

  用餐結束後,可以用餐巾、餐巾紙或服務員送來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頭頸或胸脯;餐後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飽嗝或噯氣;在主人還沒示意結束時,客人不能先離席。

基本禮儀 篇10

  站有站姿,坐有坐相是對一箇人行爲舉止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箇人必須擁有的基本額素質,站立是人們生活、工作及交往中最基本的舉止之一。正確的站姿是站得端正、穩重、自然、親切。做到上身正直,頭正目平,面帶微笑,微收下頜,肩平挺胸,直腰收腹,兩臂自然下垂,兩腿相靠直立,兩腳靠攏,腳尖呈"v"字型。女子兩腳可併攏,肌肉略有收縮感。

  如果站立過久,可以將左腳或右腳交替後撤一步,但上身仍須挺直,伸出的腳不可伸得太遠,雙腿不可叉開過大,變換也不能過於頻繁。

  站立時,如有全身不夠端正、雙腳叉開過大、雙腳隨意亂動、無精打采、自由散漫的姿勢,都會被看作不雅或失禮。

  坐姿包括就座的姿勢和坐定的姿勢入座時要輕而緩,走到座位面前轉身,輕穩地坐下,不應發出嘈雜的聲音。女士應用手把裙子向前攏一下。坐下後,上身保持挺直,頭部端正,目光平視前方或交談對象。腰背稍靠椅背,在正式場合,或有位尊者在座,不能坐滿座位,一般只佔座位的2/3。兩手掌心向下,疊放在兩腿之上,兩腿自然彎曲,小腿與地面基本垂直,兩腳平落地面,兩膝間的距離,男子以鬆開一拳或二拳爲宜,女子則不鬆開爲好。非正式場合,允許坐定後雙腿疊放或斜放,交叉疊放時,力求做到膝部以上併攏。

  無論哪一種坐姿,都要自然放鬆,面帶微笑。在社交場合,不可仰頭靠在座位背上或低着頭注視地面;身體不可前俯後仰,或歪向一側;雙手不應有多餘的動作。雙腿不宜敞開過大,也不要把小腿擱在大腿上,更不要把兩腿直伸開去,或反覆不斷的’抖動。這些都是缺乏教養和傲慢的表現。

基本禮儀 篇11

  1、俄式服務特點

  俄式服務是西餐普遍採用的一種服務方法。俄式服務的餐桌擺臺與法式的餐桌擺臺幾乎相同。但是,它的服務方法不同於法式。俄式服務講究優美文雅的風度,將裝有整齊和美觀菜餚的大淺盤端給所有顧客過目,讓顧客欣賞廚師的裝飾和手藝,並且也刺激了顧客的食慾。俄式服務,每一箇餐桌只需要一箇服務員,服務的方式簡單快速,服務時不需要較大的空間。因此,它的效率和餐廳空間的利用率都比較高。由於俄式服務使用了大量的銀器,並且服務員將菜餚分給每一箇顧客,使每一位顧客都能得到尊重和較周到的服務,因此增添了餐廳的氣氛。由於俄式服務是大淺盤裏分菜,因此,可以將剩下的.,沒分完的菜餚送回廚房,從而不必要的浪費。俄式服務的銀器投資很大,如果使用和保管不當會影響餐廳的經濟效益。在俄式服務中,最大的問題是最後分到菜餚的顧客,看到大銀盤中的菜餚所剩無幾,總有一些影響食慾的感覺。

  2、俄式服務的方法

  (1)分發餐盤。

  服務員先用右手從客人右側送上相應的空盤,開胃菜盤、主菜盤、甜菜盤等。注意冷菜上冷盤,即未加熱的餐盤,熱菜上熱盤,即加過溫的餐盤,以便保持食物的溫度。上空盤依照順時針方向操作。

  (2)運送菜餚。

  菜餚在廚房全部制熟,每桌的每一道菜餚放在一箇大淺盤中,然後服務員從廚房中將裝好的菜餚大銀盤用肩上託的方法送到顧客餐桌旁,熱菜蓋上蓋子。站立於客人餐桌旁。

  (3)分發菜餚

  服務員用左手以胸前托盤的方法,用右手操作服務叉和服務匙從客人的左側分菜。分菜時以逆時針方向進行。斟酒、斟飲料和撤盤都在客人右側。

基本禮儀 篇12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盤、碗、碟、筷、匙六種。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紙套中。

  中餐上菜的順序一般是:先上冷盤,後上熱菜,最後上甜食和水果。

  用餐前

  服務員爲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溼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臉。

  在宴席上

  上雞、龍蝦、水果時,有時送上一小水盂、銅盆、瓷碗或水晶玻璃缸,水上飄有玫瑰花瓣或檸檬片,供洗手用。洗時兩手輪流沾溼指頭,輕輕涮洗,然後用餐巾或小毛巾擦乾。

  筷子用法

  筷子是中餐中最主要的進餐用具。握筷姿勢應規範,時餐需要使用其他餐具時,應先將筷子放下。

  筷子一定要放在筷子架上,不能放在杯子或盤子上,否則容易碰掉。如果不小心把筷子碰掉在地上,可請服務員換一雙。在用餐過程中,已經舉起筷子,但不知道該喫哪道菜,這時不可將筷子在各碟菜中來回移動或在空中游弋。不要用筷子叉取食物放進嘴裏,或用舌頭舔食筷子上的附着物,更不要用筷子去推動碗、盤和杯子。有事暫時離席,不能把筷子插在碗裏,應把它輕放在筷子架上。

基本禮儀 篇13

  1、首先,穿着一定要整潔得體

  即使沒有西裝革履,男士去高檔西餐廳也應穿上一件外套、內搭襯衫和乾淨的皮鞋。如果是與外國客戶共同進餐的正式場合,那西裝和領帶就是必須的。而女士則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不要穿涼鞋。

  2、坐姿應端正而不僵硬

  入座後,如果是有椅背的椅子,不要把背靠在上面,要立腰、挺胸、上身自然挺直。雙手應放在腿上,不要用手托腮或雙臂肘放在桌上,雙腳併攏自然正放或稍微傾斜。

  3、不要把手機、錢包或鑰匙放在餐桌上

  平常跟朋友聚會可以隨便點,但去高檔西餐廳你千萬要記住這點。因爲這些都是非常影響注意力的東西,爲了對就餐同伴表示尊重,最好把手機等物收入包中。

  4、如果是你請客,記得讓客人先點菜

  如果是你邀請別人一起用餐,特別是女性,一定要事先和各位同伴說今天這餐是你來做東。點菜的時候也要告訴侍者:“請讓我的客人先點菜”,以避免誤會。

  5、和就餐同伴點一樣數量的菜

  這樣能保持同樣的就餐步調,避免尷尬。

  6、如果是你請客,記得早點準備買單

  一箇有經驗的東家會事先預定好餐廳,提早趕到15—20分鐘,或者在入座前將信用卡拿給侍者。如果你是客人,也該在約定時間到達,不要遲到。

  7、不要跟侍酒師說你想買多少錢的酒

  你只要說你喜歡什麼樣的酒,或在酒單上指出一款自己可以接受的價格的酒,侍酒師就會根據這個價格範圍來推薦酒款了。此外,不要裝成一副很懂酒的樣子,那樣看起來太作了,靜靜地品嚐感受不是很好嗎?

  8、不要退酒

  如果你不喜歡點的酒,不要跟侍者說要退酒,這是禮節,畢竟他們已經爲你開瓶了。不過,如果酒本身有問題,你可以跟侍者說明情況,要求退掉或換另外的酒。

  9、不要朝侍者大聲呼叫

  有什麼問題要找侍者時,先用眼神示意,如果對方沒有注意到,可以抬起右手,用微微舉起的食指來吸引他們的注意。

  10、知道餐巾擺放的位置

  現在就餐一般將餐巾放在腿上。在東家將餐巾放好後,你方能開始用餐。如果要暫時離開,你可以把餐巾放在椅子上。用餐完畢後,把餐巾整潔地放在左手邊(無需摺疊,不要放在餐盤上),不過這要等東家先做完,你再做。

  11、知道各種餐具的用途

  在正規的西餐中,餐具一般是這樣擺放的,各種刀叉、勺子和酒杯的用途不一,注意別用錯了。

  12、就餐時,注意你在餐桌上的舉止

  (1)左手拿叉,右手拿刀,食物是切一塊喫一塊,不要一下子切很多;

  (2)喫飯時速度不要太快,別讓他人覺得你在趕時間,特別是當你做東的時候;

  (3)嘴中有食物的時候不要說話;

  (4)用餐巾擦嘴或擦手;

  (5)麪包不要拿在空中,要放在麪包盤裏;

  (6)喝水或飲酒時,眼睛看向杯子。

  13、不要越過餐桌去喫同伴的食物

  跟不熟的人一起用餐或在正式的場合用餐,都要切記這一點。不過,與朋友用餐可以輕鬆一點,可以用麪包盤盛給同伴一些你覺得好喫的食物。

  14、就餐時不要談公事

  喫飯的時候不談公事,也不要抱怨同事或工作,不要掃了大家的興。

  15、不要抱怨菜不好喫

  既然別人邀請了你就餐,作爲客人,就不要抱怨菜不好喫或者酒不好喝,並且要感謝主人的款待,這是禮數。

  16、和客戶一起喫飯,最好不要給食物拍照

  現在朋友圈這麼火爆,人人都刷美女刷美食,去趟高檔西餐廳怎能錯失拍攝美食的好時機?和熟悉的朋友一起就餐,拍照的影響不大,低調點就行。但要是和客戶用餐就最好不要拍照,倘若客戶想拍照,那你當然得說yes了。

  17、假如點的菜沒做好,可退回重做

  要是點的菜沒做好,可以要求餐廳重做。在去退菜之前,請務必告訴就餐的同伴們先行用餐,不要等你。

  18、用餐完畢後不要隨便把餐具放在盤子邊上

  應該把刀叉豎直向上擺成11,這是一種暗示服務,侍者看到了自然會來收。

基本禮儀 篇14

  一、入座的禮儀。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要向主人打招呼(正對門口的爲上座,一般是根據對方的身份地位來安排)。

  二、進餐時,先請客人中長者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喫一些,喫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喫飯喜歡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衆人一起進餐時,就要儘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

  三、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四、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佈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箇一箇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箇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者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重視。

  五、喫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裏,或放在緊靠自己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六、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着頭喫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嚥地大喫一頓,更不要貪杯。

  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或手擋住自己的嘴巴。

  八、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要明確以談生意爲主,還是以聯絡感情爲主,或是以喫飯爲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時就要注意,把主要談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於交談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後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識性的禮節就行了,把重點放在欣賞菜餚上。

  九、最後離席時,必須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此時邀請主人以後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

基本禮儀 篇15

  綜合服務是法國服務、俄羅斯服務和美國服務的綜合服務模式。這種服務方式用於許多西餐宴會的服務。開胃菜和沙拉通常用於美國服務;湯或主菜用於俄羅斯或法國服務;甜點用於法國或俄羅斯服務。不同的餐廳或不同的餐廳選擇不同的’服務組合,這與餐廳的類型和特點、顧客的消費水平、餐廳的銷售模式密切相關。

  自助服務是把事先準備好的菜放在餐桌上。客人進入餐廳後,可以自己選擇符合自己口味的菜餚,然後拿到餐桌上喫飯。這種用餐方式叫自助餐。餐廳服務員的工作主要是飯前佈置,飯中取下用過的餐具和酒杯,補充餐桌上的菜餚。

基本禮儀 篇16

  1.更講究的,如果來報有人來,無論尊卑地位,全席之人應出迎。

  2.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爲主客,左手邊依次爲2,4,6右手邊依次爲3,5,7直至匯合。

  3.若爲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爲主客,

  4.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爲首席。然後首席的左手邊坐開去爲2,4,6,8(8在對面),右手邊爲3,5,7(7在正對面)。

  5.如果爲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爲3,5,7席。

  6.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7.餐巾主要防止弄髒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漬。

  8.餐巾應攤開後,放在雙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入腰帶,或掛在西裝領口。

  9.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10.餐畢,要將餐巾摺好,置放餐桌再離席。

  11.入席時,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席。

  12 喝湯時,第一次舀湯宜少,先測試溫度,淺嘗。喝湯不要出聲。

  13.喝湯時不要任意攪合熱湯和用口吹涼。

  14.湯舀起來,不能一次分幾口喝。

  15.喝完湯,湯匙應擱在湯盤上或湯杯的碟子上。

  16.必須等到大家坐定後,纔可使用餐巾.

  17.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檯入座.

  18.多汁的水果如西瓜、柚子等,應用匙取食。

  19.粒狀水果如葡萄,可用手抓來喫.

  20.果汁少較脆的水果如蘋果、柿子、梨,可將之切成四片,削皮後取食。

  21.桃及瓜類,削皮切片後,取食.

  22.入座後姿勢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23.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說話。

  24.必須小口進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未嚥下,不能再塞入口。

  25.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

  26.喫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系滾湯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沖涼。

  27.送食物入口時,兩肘應向內靠,不宜向兩旁張開,碰及鄰座。

  28.好的喫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將口就食物。食物帶汁,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則湯汁滴在桌布上,及爲不雅。

  29.切忌用手掏牙齒,應用牙籤,並以手或手帕遮掩。

  30.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慪氣及放屁。萬一不禁,應說聲“對不起”.

  31.喝酒宜各隨意,敬酒以禮到爲止,切記勸酒、猜拳、吆喝。

  32.如餐具墜地,可請侍者拾起。

  33.遇有意外,如不慎將酒、水、湯汁濺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賠罪。

  34.如欲取用擺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的調味品,應請鄰座客人幫忙傳遞,不可伸手橫越,長驅取物。

  35.如主人親自烹調食物,勿忘予主人讚賞。

  36.如喫到不潔或異味,不可吞入,應將入口食物,輕巧的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盤中。輕聲告訴侍者更換。

  37.就餐時,如發現還沒喫的食物有昆蟲或碎石,不要大驚小怪,宜侯侍者走近,輕聲告知侍者更換。

  38.食畢,餐具務必擺放整齊,不可凌亂放置。

  39.食畢,餐巾應摺好放在桌上.

  40.主食進行中,不宜抽菸,如需抽菸,必須先徵得鄰座的同意。

  41.在餐廳就餐,不能搶着付賬,推拉爭付至爲不雅。倘系作客,不能搶付賬。

  42.進餐的速度應與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宜不宜太慢。

  43.餐桌上不能談悲慼之事,否則會影響歡愉的氣氛。

  44.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座。

  45.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座定後,方可入座。

基本禮儀 篇17

  不可在餐桌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生此種情況,應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着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

  就餐時不可狼吞虎嚥。對自己不願喫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有時主人勸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禮,相反主人也許會引以爲榮。

  不可在進餐時中途退席。如有事確需離開應向左右的客人小聲打招呼。飲酒乾杯時,即使不喝,也應該將杯口在脣上碰一碰,以示敬意。當別人爲你斟酒時,如不要,可簡單地說一聲"不,謝謝!"或以手稍蓋酒杯,表示謝絕。

基本禮儀 篇18

  韓國基本禮儀

  待客禮

  韓國人熱情好客,無論在什麼場合遇見朋友,總是彬彬有禮,熱情問候,談話得體,主動讓道,揮手再見。邀到韓國朋友家中做客,主人家事先要進行充分準備,並將室內院外打掃得乾乾淨淨。客人到來時,主人多彎腰鞠躬表示歡迎,並熱情地將客人迎進家中,有飲料、水果等招待,用豐盛的飯菜款待。

  喫飯禮

  進韓國人家裏要脫鞋,到韓式食堂進餐也要脫鞋,因此一定要注意穿乾淨的襪子。入座時,賓主都要盤腿席地而坐,不能將腿伸直,更不能叉開。與長輩喫飯時不許先動筷子,用餐完畢後將筷子整齊放在餐桌的桌面上。喫東西時,嘴裏響聲太大,也是非常丟人的。

  好客禮

  韓國人是一箇好動感情民族,對於我們這種把感情通過聚餐表現時,應該給予充分的理解。韓國人家裏如有貴客臨門,主人感到十分榮幸,一般會以好酒好菜招待。客人應儘量多喝酒,多喫飯菜。喫得越多,主人越發感到有面子。

  敬酒禮

  傳統觀念是“右尊左卑”,因而用左手執杯或取酒被認爲不禮貌的。經長輩允許,晚輩纔可向長輩敬酒。敬酒人右手提酒瓶,左手託瓶底,上前鞠躬、致詞,爲長輩斟酒,敬酒人只是敬酒,自己是不能與長輩同飲的。

  韓國人普遍忌"四"字。因韓國語中"四"與"死"同字同音,傳統上認爲是不吉利的,因此,在韓國沒有四號樓、四層樓、四號房,軍隊裏沒有第四師,宴會廳裏沒有四桌,敬酒不能敬四杯,點菸不能連點四人。

  社交禮

  在社交禮儀上,韓國一般不採用握手作爲見面的禮節。握手時講究使用雙手,或是單獨使用右手。在晚輩、下屬與長輩、上級握手時,後者伸出手來之後,前者須先以右手握手,隨手再將自己是左手輕置與後者的右手之上。在韓國,婦女和小孩一般情況下,婦女不和男子握手,以點頭或是鞠躬作爲常見禮儀。在稱呼上多使用敬語和尊稱,很少會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

  在韓國,重要場合女人是要穿韓服的,比如參加婚禮、葬禮。男士沒有那麼多要求,一般都是西裝,一定要乾淨整潔。

  韓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強,反對崇洋媚外,倡導使用國貨。在贈送禮品時,最好選擇是鮮花、酒類和工藝品。

  和自己的周圍的韓國人比較親近的話,對於留學生來說是很有益的。平時要多和他們溝通,會學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知識。

  禁忌

  平時和韓國人交談,最好是談韓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少談政治問題,特別是當地政治。韓國政府禁止人們談論政治問題,所以,和韓國人談政治會給他們帶來麻煩。用餐時,不能隨便出聲說話,如不遵守這一進餐禮節,會引起人們的反感。韓國人很愛面子。所以,要尊重韓國人,不能當面出言指責他們。不能使用“不”字來拒絕韓國人,可以委婉地表示你的不同意見。

  韓國人同第一次見面的客人之間交換禮品是很常見的事情。爲了保全韓國人的面子,要讓對方先送禮;然後你再回送。送給韓國人的禮品可以是鮮花和一些小禮品,或者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禮品。不要送食物做禮物,因爲它們可能不適合韓國人的口味。在送禮時,還要注意禮品上不能有韓國製造或日本製造的標誌。韓國人一般不當別人的面打開禮物。

  韓國人忌諱的數字是“4”,“4”在朝鮮語中的發音、拼音與“死”字完全相同,是不吉利的數字。所以,韓國樓房沒有四號樓、旅館不稱第四層、宴會中沒有第四桌、喝酒絕不肯喝四杯,等等。

  韓國人姓“李”的很多,但絕不能說“你是姓十八子李”之類的話。因爲在朝鮮語中“十八因爲在朝鮮語中“十八子”與一箇淫詞相近。特別是不能在女子面前說此話,否則會被認爲有意侮辱人。

基本禮儀 篇19

  1、法式服務特點

  傳統的法式服務在西餐服務中是最豪華、最細緻和最周密的服務。通常,法式服務用於法國餐廳,即,扒房。法國餐廳裝飾豪華和高雅,以歐洲宮殿式爲特色,餐具常採用高質量的瓷器和銀器,酒具常採用水晶杯。通常採用手推車或旁桌現場爲顧客加熱和調味菜餚及切割菜餚等服務。在法式服務中,服務檯的準備工作很重要。通常在營業前做好服務檯的一切準備工作。法式服務注重服務程序和禮節禮貌,注重服務表演,注重吸引客人的注意力,服務周到,每位顧客都能得到充分的照顧。但是,法式服務節奏緩慢,需要較多的.人力,用餐費用高。餐廳窨利用率和餐位周圍率都比較低。

  2、法式服務方法

  (1)法式服務的擺臺。

  法式服務的餐桌上先鋪上海綿桌墊,再鋪上桌布,這樣可以防止桌布與餐桌間的滑動,也可以減少餐具與餐桌之間的碰撞聲。擺裝飾盤,裝飾盤常採用高級的瓷器或銀器等。將裝飾盤的中線對準餐椅的中線,裝飾盤距離餐桌邊緣1~2釐米。裝飾盤的上面放餐巾。裝飾盤的左邊放餐叉,餐叉的左邊放麪包盤,麪包盤上放黃油刀。裝飾盤的右邊放餐刀,刀刃朝向左方。餐刀的右邊常放一箇湯匙。餐刀的上方放各種酒杯和水杯。裝飾盤的上方擺甜品的刀和匙。

  (2)傳統的二人合作式的服務

  傳統的法式服務是一種最周到的服務方式,由兩名服務員共同爲一桌客人服務。其中一名爲經驗豐富的正服務員,另一名是助理服務員,也可稱爲服務員助手。服務員請顧客入座,接受顧客點菜,爲顧客斟酒上飲料,在顧客面前烹製菜餚,爲菜餚調味,分割菜餚,裝盤,遞送帳單等。幫助服務員現場烹調,把裝好菜餚的餐盤送到客人面前,撤餐具和收拾餐檯等。在法式服務中,服務員在客人面前作一些簡單的菜餚烹製表演或切割菜餚和裝盤服務。而她的助手用右手右側送上每一道菜。通常,麪包、黃油和配菜從客人左側送上,因爲它們不屬於一道單獨的菜餚。從客人右側用右手斟酒或上飲料,從客人右側撤出空盤。

  (3)上湯服務

  當客人點湯後,助理服務員將湯以銀盆端進餐廳,然後把湯置於熟調爐上加熱和調味,其加工的湯一定要比客人需要量多些,方便服務。當助理服務員把熱湯端給客人時,應將湯盤置於墊盤的上方,並使用一條疊成正方形的餐巾,這條餐巾能使服務員端盤時不燙手,同時可以避免服務員把大拇指壓在墊盤的上面,湯由正服務員從銀盆用大湯匙將湯裝入顧客的湯盤後,再由助理服務員用右手從客人右側服務。

  (4)主菜服務

  主菜的服務與湯的服務大致相同,正服務員將現場烹調的菜餚,分別盛入每一位客人的主菜盤內,然後由助理服務員端給客人。如服務員爲顧客服務牛排時,助理服務員從廚房端出烹調半熟的牛肉、馬鈴薯及蔬菜等,由正服務員在客人面前調配作料,把牛肉再加熱烹調,然後切內並將菜餚放在餐盤中,正服務員這時應注意客人的表示,看他要多大的牛排。同時,應該配上沙拉,服務員應當用左手從客人左側將沙拉放在餐桌上。

基本禮儀 篇20

  一、陪同領導出入電梯,誰先進?

  正確的是你先入後出,原因是:一是安全考慮,二是爲了帶路,引導的方位在左前方引導,爲的是方便。

  二、打電話時誰先掛電話?

  正確的是地位高者先掛斷電話,原因:如果是等對方先掛斷電話,不具有操作性,地位高者先掛斷電話,表示尊重,尊重上級是天職。

  三、雙排座轎車,哪個位置是上位?

  在社交活動中,如果是主人親自駕車接客,副駕駛爲上座,在公務接待中,司機後排對角線位置爲上座,在接待貴賓中,司機後排座爲VIP位置。

  四、領導和來賓你先介紹誰?

  先介紹領導(主人),這是國際慣例,原因:客人有優先知情權,政務禮儀是先賓後主,先女後男,客人的優先知情權應先得以體現。

  五、與上司同坐主席臺,上司坐在哪?

  政務禮儀爲前排高於後排,中央高於兩則,左高右低。商務禮儀爲右高左低,“左”和“右”是以當事人爲參照的。

  六、跟外人交往時,什麼不能談?

  即“六不談”與“五不問”不非議黨和政府,不談論國家祕密和行業祕密,不非議交往對象的是非,不議論領導,同行,同事,不談論格調不高的話題,不談論個人隱私的問題。不問收入,不問年紀,不問婚姻家庭,不問身體健康狀態,不問職業經歷。

  七、穿西裝時的高標準要求是什麼?

  “三色”要求,全身上下的着色不能超過三種顏色,襪子跟皮鞋,褲子的顏色最好一致,有兩種襪子不能穿,一是白色,二是尼龍絲襪。

基本禮儀 篇21

  用餐後,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後,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中餐宴席進餐伊始,服務員送上的第一道溼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臉。上龍蝦、雞、水果時,會送上一隻小小水孟,其中飄着擰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飲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時,可兩手輪流沾溼指頭,輕輕涮洗,然後用小毛巾擦乾。

  用餐時要注意文明禮貌。對外賓不要反覆勸菜,可向對方介紹中國菜的特點,喫不喫由他。有人喜歡向他人勸菜,甚至爲對方夾菜。外賓沒這個習慣,你要是一再客氣,沒準人家會反感:“說過不吃了,你非逼我幹什麼?”依此類推,參加外賓舉行的宴會,也不要指望主人會反覆給你讓菜。你要是等別人給自己佈菜,那就只好俄肚子。

  客人入席後,不要立即動手取食。而應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舉杯示意開始時,客人才能開始;客人不能搶在主人前面。夾菜要文明,應等菜餚轉到自已面前時,再動筷子,不要搶在鄰座前面,一次夾菜也不宜過多。要細嚼慢嚥,這不僅有利於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禮儀要求。決不能大塊往嘴裏塞,狼吞虎嚥,這樣會給人留下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歡的萊喫,或者急忙把喜歡的菜堆在自己的盤子裏。用餐的動作要文雅,夾萊時不要碰到鄰座,不要把盤裏的菜撥到桌上,不要把湯潑翻。不要發出不必要的聲音,如喝湯時“咕嚕咕嚕”,喫菜時嘴裏“叭叭”作響,這都是粗俗的表現。不要一邊喫東西,一邊和人聊天。嘴裏的骨頭和魚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來放在碟子裏。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喫。進餐過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別人。不要用手去嘴裏亂摳。用牙籤剔牙時,應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讓餐具發出任何聲響。

  用餐結束後,可以用餐巾、餐巾紙或服務員送來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頭頸或胸脯;餐後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飽嗝或噯氣;在主人還沒示意結束時,客人不能先離席。

基本禮儀 篇22

  喝湯時不要啜,喫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脣或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喫,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裏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淨即可。喫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喫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麪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麪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麪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麪包一般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塊麪包去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麪包掰成小塊再抹。

  喫雞時,歐美人多以喫雞胸脯肉爲貴。喫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喫。喫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喫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喫下層。喫肉時,要切一塊喫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基本禮儀 篇23

  進餐時要注意舉止文雅,嘴嚼食物時,不可發出聲響;食物過熱時,可稍候再喫,切勿用嘴吹;魚刺、骨頭、菜渣等不可直接外吐,要用餐巾掩嘴,用筷子取出,或輕吐在叉匙上,放在碟中。

  用餐前應先將餐巾打開鋪在腿上,用餐完畢疊好放在盤子右側,不可放在椅子上,亦不可疊得方方正正而被誤認爲未使用過。餐巾只能擦嘴不能擦面、擦汗等。服務員送來的香巾是擦面的,擦畢放回原盛器內。 若遇本人不能喫或不愛喫的菜品,當服務員或主人夾菜時,不可打手勢,不可拒絕,可取少量放人盤中,井表示“謝謝,夠了”。

  對不合口味的萊,勿顯出難堪的表情。作爲主人宴請時,席上不必說過分謙虛的話。對來華時間較長的外賓,不必說這是中國的名酒名菜。在給賓客讓菜時,要用公用餐具主動讓萊,切不可用自己的餐具讓菜。

  注意牙籤的使用。正式宴會中,不宜當衆使用牙籤,更不能用手指甲剔牙縫中的食物,如果感覺有必要時,可以直接到洗手間去除掉。在餐桌上必須用牙籤時,最好以手掩口輕輕剔牙,而邊說話邊剔牙或邊喫邊剔牙都不雅觀。

基本禮儀 篇24

  第一類,有中餐特色的菜餚。宴請外賓的時候,這一條更要重視。像炸春捲、煮元宵、蒸餃子、獅子頭、宮爆雞丁等,並不是佳餚美味,但因爲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國人的推崇。

  第二類,有本地特色的菜餚。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饃,湖南的毛家紅燒肉,上海的紅燒獅子頭,北京的涮羊肉,在那裏宴請外地客人時,上這些特色菜,恐怕要比千篇一律的生猛海鮮更受好評。

  第三類,本餐館的特色菜。很多餐館都有自己的特色菜。上一份本餐館的特色菜,能說明主人的細心和對被請者的尊重。

  第四類,主人的拿手菜。舉辦家宴時,主人一定要當衆露上一手,多做幾個自己拿手菜。其實,所謂的拿手菜不一定十全十美。只要主人親自動手,單憑這一條,足以讓對方感覺到你的尊重和友好。

  在安排菜單時,還必須考慮來賓的飲食禁忌,特別是要對主賓的飲食禁忌高度重視。這些飲食方面的禁忌主要有四條:

  宗教的飲食禁忌,一點也不能疏忽大意。例如,__通常不喫豬肉,並且不喝酒。國內的佛教徒不喫葷腥食品,它不僅指的是不喫肉食,而且包括蔥、蒜、韭菜、芥末等氣味刺鼻的食物。

  出於健康的原因,對於某些食品,也有所禁忌。比如,心臟病、腦血管、脈硬化、高血壓和中風後遺症的人,不適合喫狗肉,肝炎病人忌喫羊肉和甲魚,胃腸炎、胃潰湯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也不合適喫甲魚,高血壓、高膽固醇患者,要少喝雞湯等。

  不同地區,人們的飲食偏好往往不同。對於這一點,在安排菜單時要兼顧。比如,湖南省份的人普遍喜歡喫辛辣食物,少喫甜食。英美國家的人通常不喫寵物、稀有動物、動物內臟、動物的頭部和腳爪。

  有些職業,出於某種原因,在餐飲方面往往也有各自不同的特殊禁忌。例如,國家公務員在執行公務時不準喫請,在公務宴請時不準大喫大喝,不準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用餐,不準喝烈性酒。再如,駕駛員工作期間不得喝酒。要是忽略了這一點,還有可能使對方犯錯誤。

  在隆重而正式的宴會上,主人選定的菜單也可以在精心書寫後,每人一份,用餐者不但餐前心中有數,而且餐後也可以留作紀念。

基本禮儀 篇25

  着裝禮儀

  公務員的服裝應當合乎身份,莊重、樸素、大方。 具體而言,注重儀表美、強調語言美、推崇行爲美,是公務員所應遵守的工作禮儀的基礎內容;

  (1) 着裝上應符合“TPO”原則 一切服飾的選擇都必須依據具體的時間(Time) 、地點(Place) 、場合( occasion)來 確定。

  (2) 着裝的三色原則 三色原則:即無論是西服、制服,還是休閒裝,包括上衣、褲子、襯衫、領帶、襪子、 鞋子和手提包在內,全身的顏色最好是在三種之內。

  (3) 整潔原則

  (4) 男士、女士正式場合着裝及配飾 男士正式場合着裝(西裝)及配飾

  西裝:顏色以藏藍、黑色、深灰爲最正式,雙排扣的西裝要把釦子全部繫上以示莊重, 單排扣有一顆、兩顆、三顆之分,通常一顆紐扣應扣上,兩顆應扣上面那一顆,三顆紐扣應扣中間的那一顆。

  襯衣:選擇白色、淺藍色爲佳,袖口長於西裝袖口 1-2 公分。

  領帶:顏色應與西裝的顏色相配或協調。正裝的領帶花色應小巧、經典,不宜誇張。 襪子:應與鞋同色或與褲同色;

  皮鞋:不能穿白色或其他較淺顏色的皮鞋搭配正裝。 三一定律:即男人在穿西裝的時候,鞋子、腰帶和公文包應該是一箇顏色,而且應當首選黑色。 女士正式場合着裝(西裝)及配飾 上衣:上衣講究平整挺括,較少使用飾物和花邊進行點綴,紐扣應全部繫上。

  裙子:以窄裙爲主,裙子應在膝蓋以上 3 釐米左右。裙子裏面應穿着襯裙。真皮或仿皮 的西裝套裙不宜在正式場合穿着 。

  襯衫:以單色爲最佳之選。

  鞋襪:鞋子應是高跟鞋或中跟鞋。襪子應是高筒襪或連褲襪。穿一雙明顯跳紗破損的絲 襪是不雅和失禮的。

  五忌:忌過分炫耀。忌過分裸露。忌過分透視。忌過分短小。忌過分緊身。

  (5) 注重搭配 穿着打扮與身份、年齡、體型等相協調。 色彩選擇建議:膚色較深的人不宜選擇軍綠色、深褐色;淺色有擴張感,深色有收縮感, 職業裝的上下裝應有平衡感。 職業女性建議常備着裝:白襯衣、黑色直筒褲、黑色西裙等,可與各種時尚、鮮豔的色 彩搭配與組合。

  (6) 髮型設計及頭髮、身體的護理 髮型:公務人員的髮型應自然、簡潔,不過分誇張、怪異,髮色自然,符合傳統的標準; 頭髮:清潔健康、有光澤,氣味清新;

  儀態舉止禮儀

  一、站姿、坐姿、走路、下蹲的姿勢

  站姿:正確的站姿是抬頭、目視前方、挺胸直腰、肩平、雙臂自然下垂、收腹、雙腿並 攏直立、腳尖分呈 V 字型、身體重心放到兩腳中間;也可兩腳分開,比肩略窄,將雙手合起, 放在腹前或腹後。

  坐姿:入座時要輕,至少要坐滿椅子的 2/3,後背輕靠椅背,雙膝自然併攏(男性可略分 開) 。身體稍向前傾,則表示尊重和謙虛。[男]可將雙腿分開略向前伸,如長時間端坐,可雙 腿交叉重疊,但要注意將上面的腿向回收,腳尖向下; [女]入座前應先將裙角向前收攏,兩 腿併攏,雙腳同時向左或向右放,兩手疊放於左右腿上。如長時間端坐可將兩腿交叉重疊, 但要注意上面的腿向回收,腳尖向下。

  走姿:在站姿的基礎上,雙手自然前後擺動。 蹲姿: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兩腿向下蹲,前腳全着地,小腿基本垂直於地面後腿跟提 起,腳掌着地,臀部向下。

  二、眼神與微笑

  如何與對方進行目光交流:

  與陌生人或異性初次交往時,可將目光放在鼻樑上,眼神較自然;

  對於上級或是你很尊敬的人,可將目光放在兩眼上端的額頭上,有略微仰視的效果;

  較熟悉的的老朋友,目光自然、不必拘束。

  微笑:人與人相識,第一印象往往是在前幾秒鐘形成的,而要改變它,卻需付出很長時 間的努力。良好的第一印象來源於人的儀表談吐,但更重要的是取決於他的表情。微笑則是 表情中最能賦予人好感,增加友善和溝通,愉悅心情的表現方式。一箇對你微笑的人,必能 體現出他的熱情、修養和他的魅力,從而得到人的信任和尊重。 微笑的標準:露出上面的六顆牙齒。

  政務日常辦公禮儀

  1、握手禮儀

  握手,是見面時最常見的禮儀。因爲不懂握手的規則而遭遇尷尬的場面,是誰也不願意 遇到的。行握手禮是一箇並不複雜卻十分微妙的問題。作爲一箇細節性的禮儀動作,做得好, 它好像沒有什麼顯著的積極效果;做得不好,它卻能突兀地顯示出負面效果。 握手握得正確與否,主要看動作是否符合下列要點;

  掌握握手的時機

  (1)遇到久未謀面的熟人時;

  (2)在比較正式的場合與相識之人道別時。

  (3)自己作爲東道主迎送客人時。

  (4)向客戶辭行時。

  (5)被介紹給不相識者時。

  (6)在外面偶遇同事、朋友、客戶或上司時。

  (7)感謝他人的支持、鼓勵或幫助時。

  (8)向他人或他人向自己表示恭喜、祝賀時。

  (9)應邀參與社交活動見東道主時。

  (10)對他人表示理解、支持、肯定時,要握手,以示真心實意。

  (11)在他人遭遇挫折或不幸而表示慰問、支持時。

  (12)向他人或他人向自己贈送禮品或頒發獎品時。

  2、電話禮儀

  打電話: 時間適宜:擇時通話,8 時到 18 時之間爲公務電話時間,儘量在這一時間段內處理好各 種公事公務。通話時間長度要控制在三分鐘左右。

  內容簡練,語言規範,文明禮貌:通話語言要規範,第一句問候,第二句自報家門;要直 言主題,簡明扼要,打電話前要打好腹稿,做到長話短說,不說廢話,沒話別說; 要秉行尊敬對方的意念; 嘴與話筒之間要保持大約三釐米左右的距離,語音語調要讓對方感覺親切;

  打電話時,如果發生掉線、中斷等情況,應由打電話方重新打併道歉。

  接電話: 電話鈴響在三聲之內接起。鈴響不過三聲; 電話旁邊準備好紙筆進行記錄。確認記錄下的時間、地點、對象和事件等重要事項;

  所謂 5W1H 原則是指①When 何時②Who 何人③Where 何地④What 何事⑤Why 爲什麼⑥HOW 如何進行。 若要找的人不在,要先說不在; 掛電話:地位高都先掛。

  3、彙報工作禮儀

  彙報方式:口頭彙報、書面彙報和電話彙報。

  彙報前:彙報的內容需要充分準備。主題專一、客觀公正、有備而至、備有提綱;

  彙報時:彙報者要遵守約定、謙虛謹慎、表現大方、尊重對方。

  再次,要懂得政務接待禮儀。

  接待工作的原則和注意事項:對等對應原則;接待中應注意平衡(平等)原則;重要客 人的接待(VIP 迎賓) 。

  介紹禮儀:基本原則,地位高者有優先知情權;介紹內容包括單位、職務、姓名和來訪 事項,提供儘可能多的被介紹人的信息。被介紹人有多位,應先介紹職位高者,後介紹職位 低者。要注意禁忌。

  4、會議禮儀

  組織會議的禮儀

  (1)大型會議的分工 會議總負責人

  (2)小型會議 自由擇座

  大型會議

  (1)主席臺排座 其一,主席團排座。國內目前排定主席團位次的

  基本規則有三:一是前排高於後排,二 是中央高於兩側,三是左側高於右側。

  其二,主持人座席。其具體位置之所在有三種方式可供選擇:一是居於前排正中央;二 是居於前排的兩側;三是按其具體身份排座,但不宜令其就座於後排。 其三,發言者席位。發言席的常規位置有二,一是主席臺的正前方,二是主席臺的右前 方。

  (2)羣衆席排座 自由式擇座 會議參加者禮儀 會議參加者應衣着整潔,儀表大方,準時入場,進出有序,依會議安排落座,開會時 應認真聽講,不要私下小聲說話或交頭接耳,發言人發言結束時,應鼓掌致意,中途退 場應輕手輕腳,不影響他人。

  5、政務合影禮儀

  國內合影時的排位一般講究“居前爲上,居中爲上,以左爲上” 。具體來看,習慣做法通 常是主方人員居右,客方人員居左,即“以左爲尊” 。 按單位就座 面門設座 依景設座 祕書、宣傳組 會務組 安全保衛組 涉外合影的排位。在涉外場合合影時,應遵守國際慣例,宜令主人居中,主賓居右,令 雙方人員分主左賓右依次排開。簡言之,就是講究以右爲上。

  6、宴請禮儀

  (1)宴請的安排 在宴請的安排中,主要考慮三個重要環節:即選擇菜品、確定用餐形式、安排座次。 選擇菜品。要體現當地或民族特色、地方風味、時令鮮蔬,飯店拿手和客人喜愛的菜餚, 注意禁忌。 確定就餐形式。 (中餐、西餐、自助餐) 。

  安排座次: 正式宴會開始前的準備工作之一就是要安排席位。西餐座次安排和中餐有很大不同。 情 況不同,座次也有不同的,下面就中西餐餐桌座次安排作一番瞭解。 中餐宴席座次安排細則 中餐的席位排列,關係到來賓的身份和主人給予對方的禮遇,所以是一項重要的內 容。 中餐席位的排列,在不同情況下,有一定的差異。可以分爲桌次排列和位次排列兩 方面。

基本禮儀 篇26

  有損形象的“電話形象”

  不報家門,而用“是我”代替姓名,別指望人們都知道你是誰。

  單方面無禮地中斷電話,不給別人反應的機會。

  在通話時不捂住話筒,同時與身邊的人講話。

  保證一會兒來電話,但過時不來,害得別人苦等。

  長時間不應答對方的講話,讓對方以爲電話出了故障。

  通話時,嘴裏嚼東西,讓人感到不受重視。

  滔滔不絕地說,不給對方反應的機會。

  猛地掛斷電話,震耳欲聾,影響別人情緒。

  在節假日、用餐、睡覺時打電話,讓人反感。

基本禮儀 篇27

  (一)迎賓禮節。

  迎賓禮儀是辦公室日常接待的重要工作。正確的迎賓工作,除了熱情與真誠,禮儀常識必不可少。迎來送往,是日常接待工作的主要方面。

  1、辦公室日常迎賓。祕書在辦公室接待來訪的客人,既有預先約定的,也有臨時無約的“不速之客”。不管是有約的還是無約的,祕書都應熱情地以禮相待。

  當來賓若是熟悉且依約前來的,祕書可親切地與其握手並禮貌地將其引到事先安排好的會談地點。對首次到訪的來賓,不管有約無約,祕書都應誠懇地進行自我介紹,然後或確認或恭敬而禮貌地詢問來賓身份,並與其握手致意,必要時可與來賓禮貌地交換名片。對有約的、重要的,或是遠道而來的來賓,爲了表示鄭重、尊敬與熱情、友好,主人(多數是祕書)應提前到達預先約定的地點或本單位的大門口、辦公樓下恭候來賓。當來賓乘坐的車輛駛近時,應面帶微笑,揮手招呼致意,以示“我們在此已經恭候多時了,歡迎您的光臨”之意。

  2、辦公室之外迎賓。有時,祕書必須陪同或代表領導到機場、碼頭、車站等交通場所迎接來賓,或在接待活動地迎接來賓,這相對於辦公室日常迎接來說,程序更爲複雜些,禮儀禮節要求也更爲講究。迎賓時,主人應提前到達迎接地點。來賓到達後,主人應上前熱情地招呼、問候,然後或自我介紹,或互相介紹,或交換名片。如果與來賓是初次見面,祕書可事先準備好寫有如“歡迎XX公司先生一行”之類醒目文字的接站牌。

  對重要的來賓,可在交通場所或特定的地方舉行一定的歡迎儀式。必要時,要安排迎賓線,即在迎賓時,爲了表示隆重,同時也便於主客雙方相互致意,主方人員列隊迎接來賓。迎賓線可安排在門內,也可安排在門外,但是一定要面向來賓方向。迎賓線的’迎接人員要按職務的高低排列,排列方式可是“一字式”或“雁字式”。

  歡迎重要來賓時,有時還要安排送花。送花時,一般宜選擇代表“友誼、喜悅、歡迎”花語的花卉,如玫瑰、蘭花、紫羅蘭等。如果是接待外賓,送花時,一定要尊重來賓所在國對花的禁忌風俗。一般來說,以紅色花系或紫色花係爲佳,忌用黃色花卉和菊花、杜鵑花、石竹花。來賓所在國的國花一般都會受歡迎。在數目上,西方人送花一般是單數,但是不能送13朵。

  (二)送賓禮節。

  俗話說:“出迎三步,身送七步。”這是迎送客人的最基本禮節。送別客人時,祕書應根據實際情況,將客人送至辦公室(或接待室)門口,或送至電梯口,或送至單位的大門口等,與客人握手道別,必要時還要爲客人打開車門。送別時一定要注意的是,不管送到哪裏,都要面帶微笑,揮手目送客人遠去。握手道別時,主人一般不宜先伸手,以免給人造成“逐客”的誤會。

  重要的訪問應當舉行一定的歡送儀式,歡送儀式可在交通場所或特定的地方舉行。必要時,要安排送賓線,即在送賓時,爲了表示隆重,同時也便於主客雙方相互話別,主方人員列隊送別來賓。送賓線的人數及安排與迎賓類似。同時,有時還可安排送花。送別時,可用芍藥花、胭脂花等,也可加楊柳、杉枝表示祝福與惜別,同迎接時送花一樣,也要注意有關的禁忌。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