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座次禮儀(通用8篇)

西餐座次禮儀 篇1

  1、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了。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爲佳。餐檯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摺輕輕放在膝上。

  2、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切成小塊,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喫。每喫完一道菜,將刀叉併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着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箇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3、喝湯時不要啜,喫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脣或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喫,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裏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淨即可。喫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4、喫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麪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麪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麪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5、麪包一般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塊麪包去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麪包掰成小塊再抹。

  6、喫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爲貴。喫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喫。喫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喫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喫下層喫肉時,要切一塊喫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7、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喝。喫水果時,不要拿着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着喫。

  8、用刀叉喫有骨頭的肉時,可以用手拿着喫。若想喫得更優雅,還是用刀較好。用叉子將整片肉固定(可將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壓住肉),再用刀沿骨頭插入,把肉切開。最好是邊切邊喫。必須用手喫時,會附上洗手水。當洗手水和帶骨頭的肉一起端上來時,意味着“請用手喫”。用手指拿東西喫後,將手指放在裝洗手水的碗裏洗淨。喫一般的菜時,如果把手指弄髒,也可請侍者端洗手水來,注意洗手時要輕輕地洗。

  9、吃麪包不可蘸調味汁喫到連調味汁都不剩,這是對廚師的禮貌。注意不要把麪包盤子“舔”得很乾淨,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麪包,再蘸一點調味汁來喫,這纔是雅觀的做法。

  喫西餐應講究以下6個“M”“Menu”(菜譜)

  當您走進咖啡館或西餐館時,服務員會先領您入座,待您坐好後,首先送上來的便是菜譜。菜譜被視爲餐館的門面,老闆也一向重視,採用最好的材料做菜譜的封面,有的甚至用軟羊皮打上各種美麗的花紋,顯得格外典雅精緻。

  點菜:打開菜譜後,看哪道菜是以店名命名的,這道菜可千萬不要錯過。因爲那家餐館是不會拿自己店的名譽來開玩笑的’,所以他們下工夫做出的菜,肯定會好喫的,這道“招牌菜”大家一定要點。

  另外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不要以喫中餐的習慣來對待西餐的點菜問題:即不要對菜譜置之不理、不要讓服務員爲你點菜。在法國,就是戴高樂、德斯坦總統喫西餐也得看菜譜點菜的。因爲看菜譜、點菜已成了喫西餐的一箇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一種優雅生活方式的表現。

  “Music”(音樂)

  豪華高級的西餐廳,通常會有樂隊,演奏一些柔和的樂曲,一般的西餐廳也播放一些美妙典雅的樂曲。但,這裏最講究的是樂聲的“可聞度”,即聲音要達到“似聽到又聽不到的程度”,就是說,要集中精力和友人談話就聽不到,在休息放鬆時就聽得到,這個火候要掌握好。

  “Mood”(氣氛)

  喫西餐講究環境雅緻,氣氛和諧。一定要有音樂相伴,桌臺整潔乾淨,所有餐具一定要潔淨。如遇晚餐,要燈光暗淡,桌上要有紅色蠟燭,營造一種浪漫、迷人、淡雅的氣氛。

  “Meeting”(會面)

  也就是說和誰一起喫西餐,這是要有選擇的。喫西餐的夥伴最好是親朋好友或是趣味相投的人。喫西餐主要是爲聯絡感情,最好不要在西餐桌上談生意。所以在西餐廳內,氛圍一般都很溫馨、少有面紅耳赤的場面出現。

  “Manner”(禮節)

  這一點指的是“喫相”和“喫態”。既然是喫西餐就應遵循西方的習俗,勿有唐突之舉,特別是在手拿刀叉時,若手舞足蹈,就會“失態”。

  刀叉的拿法一定要正確:應是右手持刀,左手拿叉。用刀將食物切成小塊,然後用叉送入口內。一般來講,歐洲人使用刀叉時不換手,一直用左手持叉將食物送入口內。美國人則是切好後,把刀放下,右手持叉將食物送入口中。但無論何時,刀是絕不能送物入口的。西餐宴會,主人都會安排男女相鄰而坐,講究“女士優先”的西方紳士,都會表現出對女士的殷勤。

  “Meal”(食品)

  中餐是以“味”爲核心,西餐則以營養爲核心,至於味道那是無法同中餐相提並論的。

西餐座次禮儀 篇2

  席位排列的規則

  (1)女士優先

  在西方國家,有女士優先的原則,在西餐禮儀中也有所體現,在用餐時,一般女主人爲第一主人,坐在主位。而男主人爲第二主人,坐在第二主人的位置上。

  (2)距離定位

  在西方國家也有尊卑之分,在西餐禮儀中也有所表現,西餐禮儀中的尊卑表現,是根據其距離主位的遠近決定的。距主位近的位置要高於距主位遠的位置。

  (3)以右爲尊

  喫西餐時,之前需要安排席位,排定席位也分尊卑,一般情況是以右爲尊,坐在右側要比坐在左側地位要高,在西餐排位時,男主賓要排在女主人的右側,女主賓排在男主人的右側,按此原則,依次排列。

  (4)面門爲上

  按禮儀的要求,面對餐廳正門的位子要高於背對餐廳正門的位子。

  (5)交叉排列

  西餐排列席位時,講究交叉排列的原則,即男女應當交叉排列,熟人和生人也應當交叉排列。在西方人看來,宴會場合是要拓展人際關係,這樣交叉排列,用意就是讓人們能多和周圍客人聊天認識,達到社交目的。

  餐具的擺設

  1、大致上,擺在中央的稱爲擺飾盤,用來裝一般料理。

  2、餐巾一般是置於裝飾盤的上面或左。

  3、盤子旁邊擺刀、叉、湯匙等。依用餐順序:前菜、湯、料理、魚類、肉類、視所需由外而內取用。

  4、左手邊是麪包盤和奶油刀,裝飾盤對面則放咖啡或喫點心所用的小湯匙和刀叉。

  5、餐具之取用系由外而內。但有一例外,即當沙拉與主菜同時上桌時,沙拉所需使用之刀叉乃放在最靠餐盤的位置,即主菜刀叉的內側。沙拉盤則在主菜所用之刀叉之左方。(主菜叉子位置在餐盤左方、餐盤右方爲主菜刀子)。

西餐座次禮儀 篇3

  西餐禮儀——餐桌座位安排

  1、座位有尊卑,一般而言,背對門的位置是最低的,由主人自己坐,而面對門的位子則是上位,由最重要的客人坐。

  2、長型桌排列時,男女主人分坐兩頭,門邊男主人,另一端女主人,男主人邊右手邊是女主賓,女主人右手邊是男主賓,其餘依序排列。

  3、桌子是T型或門字型排列時,橫排中央位置是男女主人位,身旁兩邊分別位男女主賓座位,其餘依序排列。

  4、西餐排座位,通常男女間隔而坐,用意是男士可以隨時爲身邊的。西餐禮儀——餐桌座位安排、入座禮儀

  西餐禮儀——入座

  西餐禮儀——餐桌座位安排、入座禮儀

  宴會開始了,在大家紛紛入席中,需要注意的是較大規模的宴會,可能有一兩桌是屬於主家的,位置多設於臺下最前列,作客的不可貿然入座,入座時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寫着自己的名字,不可隨意亂坐。如鄰座是年長者或婦女,應主動協助他們先坐下。入席時如果有主人或招待人員,那麼座位應聽候主人或招待人員指派,不要過於禮讓。如未定座位,應由尊長坐上座,自己揀適當的座位坐下,不必過於謙恭。 當你快要坐下時,切記要用手把椅子拉後一些才坐下,如果用腳把椅子推開,這樣就表現出你是一箇很粗魯的人,因此,你還是動手自已把椅子拉開才坐下。小姐們若有男友同行時則不必自己動手拉椅子了,因爲這是男友的責任。

  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了。入座後坐姿要端正,不可用手托腮或將雙臂肘放在桌上。坐時腳應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隨意伸出,影響別人。不可玩弄桌上酒杯、盤碗、刀叉、楔子等餐具,不要用餐巾或口紙擦餐具,以免使人認爲餐具不潔。

西餐座次禮儀 篇4

  中華飲食源遠流長。在這自古爲禮儀之邦,講究民以食爲天的國度裏,飲食禮儀自然成爲飲食文化的一箇重要部分。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中西方餐桌餐桌座位禮儀 ,歡迎閱讀。

  餐桌座位禮儀一直是商務交往中比較重視的一項細節禮儀,而餐桌餐桌座位禮儀更可以算得上是商務飲食禮儀不可以缺少的一箇重點。下面就從赴宴開始說吧:商務場合赴宴第一要求就是守時守約,抵達後,先根據認識與否自報家門,或由東道主進行引見介紹,聽從東道主安排,然後入座,這就是本次內容的重點——排餐桌座位,也就是餐桌餐桌座位禮儀。

  從古到今,因爲桌具的演進,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應變化。總的來講,餐桌座位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爲尊,家宴首席爲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爲最低者。

  一般的宴會,除自助餐、茶會及酒會外,主人必須安排客人的席次,不能以隨便坐的方式,引起主客及其他客人的不滿。尤其有外交使團的場合,大使及代表之間,前後有序,絕不相讓。

  談到餐桌餐桌座位禮儀不可缺少需要瞭解的內容就是入座的禮儀,入座禮儀要求: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在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中國的餐桌坐次:

  禮賓次序是安排座位的主要依據。我國習慣按客人本身的職務排列,以便談話,如夫人出席,通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賓坐在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做在女主人右上方,兩桌以上的宴會,其他各桌第一主人的位置一般與主人主桌上的位置相同,也可以面對主桌的位置爲主位。

  中國人傳統上用八仙桌。對門爲上,兩邊爲偏座。請客時,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餘客人按順序坐偏座。在中國,左爲尊,右爲次;上爲尊,下爲次;中爲尊,偏爲次。在具體安排座位時,還應考慮其它因素。例如,雙方關係緊張的應儘量避免安排在一起,身份大體相同,或同一專業的可安排在一起。

  一般家庭舉行宴請,因正房爲坐北向南,故方桌北面即向門一面爲客人的位置。現在則以迎門一方的左爲上,右爲下,是爲首次兩席。兩旁仍按左爲上,右爲下依次安位。主人則背門而坐。

  中餐宴席餐桌座位禮儀總結:

  排序原則:

  以遠爲上,面門爲上。

  以右爲上,以中爲上。

  觀景爲上,靠牆爲上。

  餐桌座位分佈:

  面門居中位置爲主位;

  主左賓右分兩側而坐;

  或主賓雙方交錯而坐;

  越近首席,位次越高;

  同等距離,右高左低。

  西方餐桌餐桌座位:

  西方人請客用長桌,男女主人分坐兩端,然後在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右爲尊,左爲次。

  西方餐桌餐桌座位禮儀總結:

  女生優先(女主人:主位;男主人:第二主位)

  恭敬主賓(男女主賓分別僅靠女主人和男主人)

  以右爲尊(男主賓坐於女主人右側,女主賓坐於男主人右側)

  距離定位(距主位越近,地位越高)

  面門爲上(面對門口高於背對門口)

  交叉排列(男&女,生人&熟人)

  其他場合餐桌座位禮儀總結:

  餐桌座位排序基本規則:

  以右爲上(遵循國際慣例)

  居中爲上(中間高於兩側)

  前排爲上(適用所有場合)

  以遠爲上(遠離房門爲上)

  面門爲上(良好視野爲上)

  餐桌餐桌座位禮儀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恰當的用桌次和座位的安排顯示你的地位,表達你的尊敬,將會爲你的赴會和宴請增添禮儀之邦的風采,並取得特定的效果。

  中西方餐桌禮儀比較

  1. 餐桌氣氛上的比較

  總的來說是西方餐桌上靜, 中國餐桌上動。西方人平日好動, 但一坐到餐桌上便專心致志地去靜靜切割自家的盤中餐。中國人平日好靜, 一坐上餐桌, 便滔滔不絕, 相互讓菜, 勸酒。中國人餐桌上的鬧與西方餐桌上的靜反映出了中西飲食文化上的根本差異。

  2. 餐桌舉止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 人們在出席各種正式的會餐時也是比較講究的, 但是在現代風俗變遷和發展中, 有進步的一面, 也有落後的一面, 有對傳統的觀看來, 這種超負荷的飲食不僅造成浪費, 而且危害人體。儘管中國人講究食療、食養, 重視以飲食來養生滋補, 但我們的烹調卻以追求美味爲第一要求, 致使許多營養成分損失破壞, 因此營養問題也許是中國飲食的最大弱點。

  3. 西方烹調遵循的是規範與科學

  西方人強調科學與營養, 因此烹調的全過程都嚴格按照科學規範行事。菜譜的使用就是一箇極好的證明。西方人總是拿着菜譜去買菜, 製作菜餚,但相比起來, 還是一箇非常機械的東西, 而這導致了西餐的一箇弊端) ) ) 缺乏特色。當人們身處異地想品嚐當地美食時, 肯定是不會有人選擇肯德基或麥當勞之類食品的。另外, 規範化的烹調甚至要求配料的準確, 調料的添加精確到克, 烹調時間精確到秒。由於西方菜餚製作的規範化, 使其毫無創造性。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 中國烹調不僅不追求精確的規範化, 反而推崇隨意性。翻開中國的菜譜, 常常發現原料的準備量、調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而且中國烹調中, 不僅講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風味與特色, 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個菜, 所用的配菜與各種調料的匹配, 也會依廚師的個人愛好特點有變化。同樣是一道/麻婆豆腐,爲四川客人烹製和爲蘇州客人烹製, 所用的調料肯定是不同的。而在西方, 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季節面對不同的食者, 都毫無變化。

  4. 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別與個性

  在中西飲食文化之中也明顯體現出這種文化特徵。西菜中除少數湯菜,正菜中各種原料互不相干, 魚就是魚, 牛排就是牛排, 縱然有搭配, 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 這體現了繼承, 也有對傳統文化習俗的違背。比如就餐時的衣着, 要遠比過去隨意多了, 可着中山裝、夾克或西服等, 這也正體現了傳統文化的變遷和發展, 這正是中西方文化融匯, 相互發生正遷移作用最好的。

  例證。

  當今許多西方人, 尤其是美國人不喜歡吸菸或喝酒, 許多人也不喜歡別人在他們的住處吸菸喝酒。而在當今的中國, 許多人既吸菸又喝酒, 有一種社會怪現象似乎是不吸菸不喝酒 就無以社交。所以在中國的餐桌上依舊存在吞雲吐霧、爛醉如泥的陋習, 儘管他們知道這有傷風範, 但依舊不能禁絕之。想必這就是文化遷移和發展的不完全性、不徹底性的表現, 我們有必要在正確理解和認識文化現象的基礎上, 不斷推動人文文化的發展, 提高民族人文素質。

  座位的排序

  中西都講究正式的宴請活動的坐次安排。中國人傳統上用八仙桌。對門爲上, 兩邊爲偏座。請客時, 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 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 其餘客人按順序坐偏座。西方人請客用長桌, 男女主人分坐兩端, 然後在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對於餐桌的規矩,西方人進餐用刀叉, 中國人用筷子。當然刀叉和筷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規矩。通過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以及中西方餐桌禮儀的比較, 不僅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傳統, 還折射出不同民族心理、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社會關係、社會禮儀和社會風俗等方面, 即西方文化主張個人榮譽、自我中心、創新精神和個性自由, 而中國文化主張謙虛謹慎、無私奉獻、中庸之道和團結協作;西方人平等意識較強、家庭結構簡單; 而中國人等級觀念較強, 家庭結構較複雜, 傳統的幸福家庭多爲四代同堂等。在跨文化交際中, 由於文化障礙而導致的信息誤解, 甚至傷害對方的現象屢見不鮮。有時善意的言談會使對方尷尬無比, 禮貌的舉止會被誤解爲荒誕粗俗。因此, 研究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研究正確的跨文化交際行爲已成爲不可忽視的問題。在對比研究過程中, 各自的優、缺點顯而易見。這種研究有利於文化的正遷移作用, 以/ 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 從而促進本民族語言、人文文化的發展。

西餐座次禮儀 篇5

  ①恭敬主賓。在西餐中,主賓極受尊重。即使用餐的來賓中有人在地位、身份、年紀方面高於主賓,但主賓仍是主人關注的中心。在排定位次時,應請男、女主賓分別緊靠着女主人和男主人就座,以便進一步受到照顧。

  ②女士優先。在裏,女士處處備受尊重。在排定用餐位次時,主位一般應請女主人就座,而男主人則須退居第二主位。

  ③以右爲尊。在排定位次時,以右爲尊依舊是基本指針。就某一特定位置而言,其右位高於其左位。例如,應安排男主賓坐在女主人右側,應安排女主賓坐在男主人右側。

  ④面門爲上。有時又叫迎門爲上。它所指的是,面對餐廳正門的位子,通常在序列上要高於背對餐廳正門的位子。

  ⑤距離定位。一般來說,西餐桌上位次的尊卑,往往與其距離主位的遠近密切相關。在通常情況下,離主位近的位子高於距主位遠的位子。

  ⑥交叉排列。用中餐時,用餐者經常有可能與熟人,尤其是與其戀人、配偶在一起就座,但在用西餐時,這種情景便不復存在了。商界人士所出席的正式的西餐宴會,在排列位次時,要遵守交叉排列的原則。依照這一原則,男女應當交叉排列,生人與熟人也應當交叉排列。因此,一箇用餐者的對面和兩側,往往是異性,而且還有可能與其不熟悉。這樣做,據說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廣交朋友。不過,這也要求用餐者最好是雙數,並且男女人數各半。

  座次排列的詳情

  在西餐用餐時,人們所用的餐桌有長桌、方桌和圓桌。有時,還會以之拼成其他各種圖案。不過,最常見、最正規的西餐桌當屬長桌。下面,就來介紹一下西餐排位的種種具體情況。這將更有助於商界人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排位的基本規則。

  ①長桌。以長桌排位,一般有兩個主要辦法。一是男女主人在長桌中央對面而坐,餐桌兩端可以坐人,也可以不坐人;二是男女主人分別就座於長桌兩端。

  某些時候,如用餐者人數較多時,還可以參照以上辦法,以長桌拼成其他圖案,以便安排大家一道用餐。

  ②方桌。以方桌排列位次時,就坐於餐桌四面的人數應相等。在一般情況下,一桌共坐8人,每側各坐兩人的情況比較多見。在進行排列時,應使男、女主人與男、女主賓對面而坐,所有人均各自與自己的戀人或配偶坐成斜對角。

  ③圓桌。在西餐裏,使用圓桌排位的情況並不多見。在隆重而正式的宴會里,則尤爲罕見。其具體排列,基本上是各項規則的綜合運用。

西餐座次禮儀 篇6

  西方餐廳

  宴請客人,一般主陪在面對房門的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對面,1號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號客人在主陪的左手,3號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一側,4號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一側,其他可以隨意。以上主陪的位置是按普通宴席掌握,如果場景有特殊因素,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西餐的座次問題,更多地表現爲位次問題。因此,以下我們主要談的是西餐的位次問題。排列西餐的位次,一般應依照一些約定俗成的常規進行。與中餐相比,西餐的座次排列有許多不同之處,以下對此具體介紹。

  歐式長餐桌

  1.女士優先

  在西餐禮儀裏,女士處處受到尊重。在排定用餐位次時,主位一般應請女主人就座,而男主人則須退居第二主位。

  2.以右爲尊

  在排定位次時,以右爲尊仍然是基本原則,就某一特定位置而言,其右側之位高於其左側之位。例如,應安排男主賓坐在女主人右側,安排女主賓坐在男主人右側。

  3.恭敬主賓

  在西餐禮儀裏,主賓極受尊重。即使用餐的來賓中有人在地位、身份、年紀方面高於主賓,但主賓仍然是主人關注的中心。在排定位次時,應請男、女主賓分別緊靠女主人和男主人就座,以便受到較多照顧。

  4.面門爲上

  面門爲上有時又叫迎門爲上,意思是指面對餐廳正門的位子,通常在排位次的序列上要高於背對餐廳正門的位子。

  5.交叉排列

  用中餐時,用餐者經常可能與熟人,尤其是與其戀人、配偶在一起就座。但在用西餐時,這種情景便不復存在了。正式一些的西餐宴會一向被視爲交際場合,所以在排列位次時,男女應當交叉排列,生人與熟人也應當交叉排列。因此,一箇用餐者的對面和兩側往往是異性,而且還有可能不熟悉或者不認識。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廣交新朋友,同時也要求參加餐會者最好是雙數,並且男女人數各半。

  6.距離定位

  一般來說,西餐桌上位次的尊卑也跟中餐一樣,往往與其距離主位的遠近密切相關。在通常情況下,距主位近的座位高於距主位遠的座位。

  西餐就餐禮儀

  1、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了。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爲佳。餐檯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摺輕輕放在膝上。

  2.、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切成小塊,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喫。每喫完一道菜,將刀叉併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着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箇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3.、喝湯時不要啜,喫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脣或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喫,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裏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淨即可。喫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4、喫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麪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麪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麪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5、麪包一般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塊麪包去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麪包掰成小塊再抹。

  6、喫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爲貴。喫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喫。喫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喫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喫下層喫肉時,要切一塊喫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7、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喝。喫水果時,不要拿着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着喫。

  8、用刀叉喫有骨頭的肉時,可以用手拿着喫。若想喫得更優雅,還是用刀較好。用叉子將整片肉固定(可將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壓住肉),再用刀沿骨頭插入,把肉切開。最好是邊切邊喫。必須用手喫時,會附上洗手水。當洗手水和帶骨頭的肉一起端上來時,意味着”請用手喫”。用手指拿東西喫後,將手指放在裝洗手水的碗裏洗淨。喫一般的菜時,如果把手指弄髒,也可請侍者端洗手水來,注意洗手時要輕輕地洗。

  9、吃麪包不可蘸調味汁喫到連調味汁都不剩,這是對廚師的禮貌。注意不要把麪包盤子”舔”得很乾淨,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麪包,再蘸一點調味汁來喫,這纔是雅觀的做法。

  喫西餐應講究以下6個”M”

  ”Menu”(菜譜)

  當您走進咖啡館或西餐館時,服務員會先領您入座,待您坐好後,首先送上來的便是菜譜。菜譜被視爲餐館的門面,老闆也一向重視,採用最好的材料做菜譜的封面,有的甚至用軟羊皮打上各種美麗的花紋,顯得格外典雅精緻。

  點菜:打開菜譜後,看哪道菜是以店名命名的,這道菜可千萬不要錯過。因爲那家餐館是不會拿自己店的名譽來開玩笑的,所以他們下工夫做出的菜,肯定會好喫的,這道”招牌菜”大家一定要點。

  另外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不要以喫中餐的習慣來對待西餐的點菜問題:即不要對菜譜置之不理、不要讓服務員爲你點菜。在法國,就是戴高樂、德斯坦總統喫西餐也得看菜譜點菜的。因爲看菜譜、點菜已成了喫西餐的一箇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一種優雅生活方式的表現。

  ”Music”(音樂)

  豪華高級的西餐廳,通常會有樂隊,演奏一些柔和的樂曲,一般的西餐廳也播放一些美妙典雅的樂曲。但,這裏最講究的是樂聲的”可聞度”,即聲音要達到”似聽到又聽不到的程度”,就是說,要集中精力和友人談話就聽不到,在休息放鬆時就聽得到,這個火候要掌握好。

  ”Mood”(氣氛)

  喫西餐講究環境雅緻,氣氛和諧。一定要有音樂相伴,桌臺整潔乾淨,所有餐具一定要潔淨。如遇晚餐,要燈光暗淡,桌上要有紅色蠟燭,營造一種浪漫、迷人、淡雅的氣氛。

  ”Meeting”(會面)

  也就是說和誰一起喫西餐,這是要有選擇的。喫西餐的夥伴最好是親朋好友或是趣味相投的人。喫西餐主要是爲聯絡感情,最好不要在西餐桌上談生意。所以在西餐廳內,氛圍一般都很溫馨、少有面紅耳赤的場面出現。

  ”Manner”(禮節)

  這一點指的是”喫相”和”喫態”。既然是喫西餐就應遵循西方的習俗,勿有唐突之舉,特別是在手拿刀叉時,若手舞足蹈,就會”失態”。

  刀叉的拿法一定要正確:應是右手持刀,左手拿叉。用刀將食物切成小塊,然後用叉送入口內。一般來講,歐洲人使用刀叉時不換手,一直用左手持叉將食物送入口內。美國人則是切好後,把刀放下,右手持叉將食物送入口中。但無論何時,刀是絕不能送物入口的。西餐宴會,主人都會安排男女相鄰而坐,講究”女士優先”的西方紳士,都會表現出對女士的殷勤。

  ”Meal”(食品)

  中餐是以”味”爲核心,西餐則以營養爲核心,至於味道那是無法同中餐相提並論的。

西餐座次禮儀 篇7

  (1)法式就座方式。主人位置在中間,男女主人對坐,女主人右邊是男主賓,左邊是男次賓,男主人右邊是女主客,左邊是女次客,陪客則儘量往旁邊坐。

  (2)英美式就座方式。桌子兩端爲男女主人,若夫婦一起受邀,則男士坐在女主人的右手邊,女士坐在男主人的右手邊,左邊則是次客的位置,如果是陪同客儘量往中間坐。

  在隆重的場合,如果餐桌安排在一箇單獨的房間裏,在女主人請你入席之前,不應當擅自進入設有餐桌的房間。如果都是朋友,大家可以自由入坐;在其他場合,客人要按女主人的指點入坐。客人要服從主人的安排,其禮貌的做法是,在女主人和其他女士坐下之後方可坐下。一般說來,宴會應由女主人主持。如果女主人說:"祝你們胃口好",這就意味着你可以吃了。如果女主人還沒有發話,勺子就進了嘴,那可是非常不禮貌的。

  席位排列的規則

  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

  (1)女士優先。在西餐禮儀裏,往往體現女士優先的原則。排定用餐席位時,一般女主人爲第一主人,在主位就位。而男主人爲第二主人,坐在第二主人的位置上。

  (2)距離定位。西餐桌上席位的尊卑,是根據其距離主位的遠近決定的。距主位近的位置要高於距主位遠的位置。

  (3)以右爲尊。排定席位時,以右爲尊是基本原則。就某一具體位置而言,按禮儀規範其右側要高於左側之位。在西餐排位時,男主賓要排在女主人的右側,女主賓排在男主人的右側,按此原則,依次排列。

  (4)面門爲上。按禮儀的要求,面對餐廳正門的位子要高於背對餐廳正門的位子。

  (5)交叉排列。西餐排列席位時,講究交叉排列的原則,即男女應當交叉排列,熟人和生人也應當交叉排列。在西方人看來,宴會場合是要拓展人際關係,這樣交叉排列,用意就是讓人們能多和周圍客人聊天認識,達到社交目的。

  另外,優先權是聚會給定的一種權利,它允許一箇人的位子在其他人的前面或者上面,以顯示這個人在典禮中的特殊地位。然而基於禮貌的優先權,一般是給那些有官銜或者對社會有傑出貢獻的人。

西餐座次禮儀 篇8

  (1)女士優先

  在西方國家,有女士優先的原則,在西餐禮儀中也有所體現,在用餐時,一般女主人爲第一主人,坐在主位。而男主人爲第二主人,坐在第二主人的位置上。

  (2)距離定位

  在西方國家也有尊卑之分,在西餐禮儀中也有所表現,西餐禮儀中的尊卑表現,是根據其距離主位的遠近決定的。距主位近的位置要高於距主位遠的位置。

  (3)以右爲尊

  喫西餐時,之前需要安排席位,排定席位也分尊卑,一般情況是以右爲尊,坐在右側要比坐在左側地位要高,在西餐排位時,男主賓要排在女主人的.右側,女主賓排在男主人的右側,按此原則,依次排列。

  (4)面門爲上

  按禮儀的要求,面對餐廳正門的位子要高於背對餐廳正門的位子。

  (5)交叉排列

  西餐排列席位時,講究交叉排列的原則,即男女應當交叉排列,熟人和生人也應當交叉排列。在西方人看來,宴會場合是要拓展人際關係,這樣交叉排列,用意就是讓人們能多和周圍客人聊天認識,達到社交目的。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