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通用5篇)
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篇1
禮儀是個人心理安寧、心靈淨化、身心愉悅、個人增強修養的保障。當每個人都抱着與人爲善的動機爲人處事,以文明市民的準則約束自己時,那麼,所有的人都會體驗到心底坦蕩、身心愉悅的心情;
禮儀是家庭美滿和睦的根基。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緣爲紐帶的一種社會關係。家庭禮儀可以使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幸福;
禮儀是人際關係和諧的基礎。社會是不同羣體的集合,羣體是由衆多箇體匯合而成的,而個體的差異性是絕對的;
禮儀是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職業是人們在社會上謀生、立足的一種手段。講究禮儀可以幫助人們實現理想、走向成功,可以促進全體員工團結互助、敬業愛崗、誠實守信,可以增強人們的交往和競爭實力,從而推動各項事業的發展;
禮儀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載體。要繼承弘揚祖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文明禮儀宣傳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有助於提升個人素質。
方便交往應酬。一箇舉止大方,着裝得體肯定會比舉止粗俗、衣着不整的人更受人歡迎,也就更方便交往與應酬;
有助於維護企業形象。個人形象代表企業形象,活體廣告。企業形象的好與壞實際就是企業員工素質的高與低;
禮儀是社會交往的潤滑劑和黏合劑,是熟人之間的奢侈品,會使不同羣體之間相互敬重、相互理解、求同存異、和諧相處;
禮儀是個人美好形象的標誌,是一箇人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的具體體現;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如果我們時時處處都能以禮待人,那麼就會使我們顯得很有修養。古人有這樣的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篇2
一、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是傳承文明的需要。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老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在五千年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博大精深的倫理文化遺產中,很多優良的、傳統的禮儀規範,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強大的生命力,它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知道:童稚時的孔融讓梨,尊敬長輩傳爲美談;岳飛問路,頗知禮節,才得以校場比武,騎馬跨天下;“程門立雪”更是爲尊敬師長的典範。老子在《道德經》中告訴我們“做一天人就要講一天道德”。這些,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中國人的禮儀道德所在。作爲中華民族的傳承人——青少年兒童,他們有責任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國“禮儀之邦”的美稱名副其實,“禮儀之邦”的美名響譽中外。
其次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如今,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人類社會是以文明、和平、發展爲主流的信息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日漸頻繁、密切。在交往與合作過程中,人們的禮儀是否周全,不僅顯示其修養、素質的形象,而且直接影響到事業、業務的成功。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精神要求日益發展,人人都在尋求一種充滿友愛、真誠、理解、互助的溫馨和諧的生存環境,尋求充滿文明與友善,真誠與安寧的空間。前進的社會呼喚文明,科學的未來呼喚文明。當前,我國正在進行兩個文明建設,正努力躋身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文明禮儀是精神文明的一箇重要內容,是一箇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是衡量一箇人教育程度的標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不僅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因此,學校必須抓好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這是時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
再次是孩子成長的需要。一箇注重自身修養,重禮儀的人纔可能成爲優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優的人。孔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孟子也說過:“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說:“禮貌是有教養的人的第二個太陽”。這些都充分說明“禮”是何等重要。青少年兒童一代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加強小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至關重要。今天的孩子從小就不是“一張白紙”,五顏六色印入腦中,環境影響或多或少對孩子的心靈造成了污染。雖然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依然傳承,就整體情況看,確實存在弱化的趨勢,特別是對青少年兒童的約束力越來越少。有些人在學校裏,不會尊重他人,不禮讓,不禮貌;在社會上不懂得稱呼他人,甚至滿口粗言,這些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同時,與人爲善,禮尚往來等等美德在相當數量的孩子們身上正在淡化。爲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我們必須加強他們的文明禮儀教育。雖然我們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將孩子培養成一箇十全十美的人,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將有可能影響孩子未來的各種致命的弱點事先予以糾正。
二、切實開展文明禮儀教育
學校是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之一,學校教育,育人爲本。學校必須切實加強小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引導學生從小掌握校園、家庭和公共場所的禮儀基本知識,逐步養成個人良好的行爲習慣,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引導學生學會做人,使學生成爲在校是個好學生,在家是個好孩子,在社會上是個好公民。
1、規範校園教育陣地
(1)加大宣傳力度。發揮紅領巾廣播站、校園電視直播、黑板報、宣傳櫥窗等文化宣傳陣地,大力宣傳現代公民教育內容。堅持每週一的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內容以“愛國、守法、誠信、知禮”教育爲主線,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每週講話內容有明確的.主題,內容充實,能真正起到引起師生的共識,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2)狠抓養成教育。堅持舉行校週會,總結各班開展活動情況,表彰在活動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人物,用榜樣的力量鼓舞和激勵孩子們。利用週會課、整談課及品德與生活課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爲教育,結合《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有層次有針對性對學生實施思想道德指導和文明養成教育,以日常行爲規範教育入手,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爲“我應該這樣做”,讓良好的行爲習慣內化爲學生的自覺行爲,逐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爲習慣。
(3)抓好校園建設。學校圍繞文明禮儀教育主題,實行全員育人,做到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文化育人,風氣育人。通過名人名言,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成才;通過學習校風和校訓,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審美,教育學生應團結友愛、互幫互助;通過美化、淨化、綠化校園,讓學生置身於整潔、清新、優美又有文化氛圍的環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從而達到淨化心靈的目的。
2、普及文明禮儀知識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必備的文明禮儀知識是人們形成良好文明禮儀行爲習慣的基礎。人的知書達禮並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過後天的教育和實踐獲得的。目前,小學生對該知識的認識較薄弱,要改變這種現象,要從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入手。時過境遷,物換星移,禮儀規範也隨着不斷髮生變化。歸納起來,無外乎有這樣幾個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現爲尊老愛幼、夫妻和睦、鄰里團結;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爲謙恭禮讓、諒解寬容、與人爲善,特別是在對外交往中,重形象、講禮儀;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爲遵守規則、維護公德,同情弱者、扶貧濟困,愛護環境、善待自然。
由於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較差,抽象思維還未充分發展。因此,對他們提出的要求應明確、具體、詳細,提高可執行性。如:在與人交往中所表現的禮儀。和別人見面時要說聲“你好”、“您好”;跟別人道別時說聲“再見”;請求別人幫助時,要說“請”;得到別人關心、幫助、支持時要說“謝謝”;打擾了別人或有愧於人時說聲“對不起”、“請原諒”。別人向自己道歉時應該回話“沒關係”、“別客氣”等。這些要求非常明確、具體,有助於學生的遵循。
此外,還要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說聲“對不起”也是最常用的禮儀用語之一,它似乎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能使人與人之間緊張的矛盾關係鬆弛下來,有助於我們與他人相處融洽,能讓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讓自己親近別人。
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篇3
尊敬的各位家長:你們好!
談到孩子的教育,父母們都極爲重視,特別是在當今的中國家庭,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無論在經濟上還是精力上投入都十分巨大。然而要提醒家長朋友們的是,您在培養孩子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一定不要忽視對孩子良好行爲習慣以及優秀品格的培養。現在部分地區的中小學已經紛紛開展了禮儀、品格教育,幼兒園更是起點奠基的教育。從小養成良好行爲習慣將使幼兒受益終生!爲了讓您的孩子進一步增強文明禮儀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我園開展了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研究課題研究,對在園的孩子施以科學的禮儀、品格教,就是爲孩子未來的成長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一、爲什麼要在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呢?
1、禮儀教育的敏感期是在6歲前:
著名的教育家蒙臺梭利博士指出:“生命中最重要的時期,並非大學唸書的階段,而是在人生最早期,從出生到六歲,因爲它是智力形成的最重要時期。而且,不僅是智力,還有其它方面的心智潛能……”在敏感期我們對孩子進行鍼對性的教育,孩子就會得到與平時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孩子從小不培養好習慣,就必然形成壞習慣,壞習慣形成了,再改就很難。蒙臺梭利博士提出的:抓住了幼兒的敏感期就是抓住了健康、快樂、和諧的一生。所以,禮儀教育是人之初的必修課:
2、幼兒園是孩子們的主要活動場所:
孩子每天在幼兒園和小朋友接觸的時間是最長的,在與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他們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會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運用上以往與人交流的技能、技巧,這就爲孩子的發展提供了適時、適宜的環境。
3、禮儀教育在幼兒園更易於實施: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把孩子們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所以有些教育在家長那裏就很難實施,而在孩子心目中,老師的權威性會遠遠大於父母,老師的話孩子會更容易接受,孩子在羣體生活中養成行爲習慣更具成效。
4、依照系統的禮儀教程實施有針對性的行爲教育:
家長雖身爲父母,但家長朋友在同一時間段看到的只是自己家孩子的一箇點,而幼兒園的老師,即便她很年輕,但老師在同一時間段內看到的是全班幾十位小朋友的一箇面,當老師看到一箇面的時候,老師就會去衡量哪個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優勢,哪個孩子在哪些方面稍微弱一些,然後就會施以孩子針對性的教育、差異化的教育,而只有這樣
因材施教的教育對孩子纔是最有益處的。
二、開展禮儀教育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呢?
1、促進幼兒獨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
一箇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養。這樣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理學上講,被衆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打開局面,發展事業。而當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爲習慣,他就會被別人接納,受大家歡迎,就會擁有很多朋友,而這些朋友又會直接或間接地給他帶來相應的發展機會,從而讓孩子逐漸形成健全人格和與人交往、處事的能力。
2、有利於幼兒的專注力、秩序感的培養:
安靜、秩序的學習環境是孩子學習的最基本保障。如果每個孩子學習禮儀,形成了良好的行爲習慣,那麼當他想介入別人工作的時侯就會有禮貌地徵求別人意見,比如:“,我可以和你一起搭積木嗎?”“,我可以和你一起做這個工作嗎?”“,我可以和你一起看這本書嗎?”那麼,當幼兒知道別人想介入到他的工作領域時會很有禮貌地介入。這時候,孩子就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這件事情上,那麼當孩子專注了、秩序了,提高學習質量也是必然的。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的研究也顯示,那些懂得禮節、禮貌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會關心他人,更富同情心,朋友更多,學習成績也更好。由此可見,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途徑。
3、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情緒對孩子的身體生長髮育是有極爲重要的影響的,當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中、有煩心事時可以向老師和小朋友們傾訴、分享,那麼孩子就會始終保持一種正態的心理狀況,這種正態的心理狀況會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
家長的禮儀行爲是孩子禮儀的榜樣,孩子會自然地吸收模仿。
此致
願:天下所有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和諧地成長!
xx幼兒園
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篇4
1幼兒教育中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助於中華民族美德的傳承
從古至今,我國都非常注重培養人的美德,且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盛名。在我國古代典故中,“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臥冰求鯉”、“孔融讓梨”等故事中,涉及到的每個人物都具有一定的美德,或知恩圖報,或孝順謙讓。因此在進行幼兒教育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將這些典故向幼兒們進行講述,讓他們能夠從故事中認識到中華民族美德,並逐漸理解禮儀的含義,這樣就有助於將中華民族的美德不斷的傳承下去。
1.2提升幼兒的交際能力
在幼兒時期,作爲交往與交流的橋樑和紐帶,禮儀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內容。只有當幼兒在懂得禮儀的基礎上,其才能與長輩以及同齡人進行更好的交流和溝通。如果一箇人不懂禮儀,其給別人的印象分就會大打折扣,同時這也不利於其與他人之間進行友好的相處。古人孔子有言:“不知禮,無以立。”實際上,這句話的意思爲:如果一箇人不學習禮貌禮儀,則沒有能夠立身的地方。因此可以看出對於人來說,禮儀學習意義非凡。因此幼兒教師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下,引導幼兒掌握一定的行爲舉止,並明白正確的禮儀表達是怎樣的。只有學會尊重他人,自身才能受到他人的歡迎和尊重,因此教師需要在幼兒教育中,積極的促使幼兒與他人之間形成良好的交際關係。
1.3促使幼兒身心獲得健康發展
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加強禮儀教育,還能避免現實生活中出現較多的小公主、小皇帝的現象。通過禮儀教育,幼兒就能明白如何感恩,同時促使自己的身心均能獲得健康的發展。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一些青少面誤入歧途,均與其小時候受到的教育具有很大的聯繫。並且由於年齡的增長,其自身的惡習沒有獲得良好的改正,從而對身心健康的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加強禮儀教育,這樣才能促使幼兒的身心獲得更加健康的發展。
2幼兒教育中禮儀教育的實施方法和策略
2.1在幼兒日常生活中融入禮儀教育
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一般涉及到很多的日常活動,且每天幼兒們都會開展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其性格的養成也會受到的一定的影響。因此爲了在幼兒教育中有效的實施禮儀教育,就必須在日常活動中融入一定的禮儀教育。幼兒園的老師首先需要培養幼兒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衛生習慣。例如飯前便後洗手;喫飯時不能到處張望;睡覺時間不能大聲吵鬧;玩具用完了需要放回原處,並擺放整齊;個人的物品用完之後需要整齊歸放等。早上或者傍晚在幼兒園看到老師,需要向老師問好,如“早上好”、“晚上好”等。日常出行不讓父母抱着等。通過這些小習慣的逐漸培養,幼兒就能慢慢的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2.2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組織多樣化教學活動
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爲了促使禮儀教育獲得有效的實施,幼兒教師還需要將傳統的教學模式加以轉變,並對禮儀教育加強宣傳,同時積極的開展和組織一些內容豐富的特色教學活動,併爲幼兒們營造良好的學習禮儀的環境,這樣就能在整個幼兒教育中始終貫穿禮儀教育。例如,在禮儀教育實施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學校的廣播,增設一些專題內容,來達到宣傳禮儀教育的目的。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組織一些禮儀教育的專項活動,並利用自己的親身行爲將文明禮儀傳授給幼兒們,這樣一來,幼兒就能耳濡目染,逐漸形成良好的文明行爲習慣,從而做一箇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2.3在幼兒的整個教育中貫穿禮儀教育
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在開展禮儀教育時,還應注意在幼兒的整個教育活動中都貫穿禮儀教育,並且要在開展的各項活動中,將禮儀教育的內容加以融入和滲透,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幼兒就能對自己的行爲自覺的進行約束,同時還能將不良的行爲習慣加以改正,從而學會做一箇具有良好的行爲習慣的人。幼兒在參加自己喜歡的教學活動,或者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也需要將其中包含的禮儀教育內容充分挖掘出來,並將禮儀教育的價值充分的體現出來,這樣才能幫助幼兒們掌握更多的、更正確的禮儀。
2.4通過實踐幫助幼兒鞏固禮儀知識
在禮儀教育實施的過程中,禮儀教育除了進行禮儀知識方面的教育之外,還涉及到加強的實踐性以及操作性內容。因此幼兒教師在進行禮儀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向幼兒們講解禮儀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幼兒們加強實踐和操作,這樣幼兒們才能掌握真正的禮儀知識和行爲。
3總結
綜上所述,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類文明的程度也逐漸提升。而由於時代的發展,社會對於禮儀教育的也有了更高重視。因此各個學校都需要加強學生們的禮儀教育。而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也需要採取有效的措施實施禮儀教育,這樣才能促使幼兒們掌握一定的禮儀知識,從而實現自身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琳.禮儀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實施方法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
[2]傅媛蕾.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就餐禮儀教育的意義及方法[J].價值工程,20xx(35):176-178.
[3]高桂梅.農村幼兒教育中“小學化”現象研究[D].昆明:雲南師範大學,20xx.
[4]姬娜娜.淺析德育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實施方法[J].學週刊,20xx(21):102-103.
[5]宋巍.在區域遊戲活動中實施小班幼兒禮儀教育的有效嘗試[J].文教資料,20xx(35):107-108.
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篇5
一箇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養,這樣的人,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裏學上講,被衆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打開局面,發展事業。而當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爲習慣,他就會被別人接納,受大家歡迎,就會有很多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又會間接或直接地給他帶來相應的發展機會,從而讓孩子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與人交往、處事的能力。
有利於幼兒的專注力、秩序感的培養:
安靜、安序的學習環境是孩子學習的基本保障。如果每個孩子學習禮儀。形成了良好的行爲習慣,那麼當他想介入別人的工作的時候就會有禮貌的徵求別人意見,比如:”,我可以和你一起搭積木嗎?,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給我玩一下嗎?”那麼,當幼兒知道別人想介入到他的工作領域時會很有禮貌的介入。這時候,孩子就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這件事情上,那麼,當孩子專注了,有秩序了,提高學習質量也是必然的。心裏學家約翰戈特曼的研究也顯示,那些懂得禮節、禮貌的孩子,其身心會更加健康,而且會關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學習成績也更好。由此可見,孩子進行禮儀教育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途徑。
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情緒對孩子的身體生長髮育是有極爲重要的影響的,當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中,有煩心事時可以和老師或是小朋友傾訴、分享,那麼孩子就會始終保持一種正態的心理狀況,這種正態的心理狀況會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
禮儀教育給幼兒帶來的好處:
1、促進幼兒獨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
一箇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養,這樣的人,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裏學上講,被衆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打開局面,發展事業。而當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爲習慣,他就會被別人接納,受大家歡迎,就會有很多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又會間接或直接地給他帶來相應的發展機會,從而讓孩子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與人交往、處事的能力。
2、有利於幼兒的專注力、秩序感的培養
安靜、安序的學習環境是孩子學習的基本保障。如果每個孩子學習禮儀。形成了良好的行爲習慣,那麼當他想介入別人的工作的時候就會有禮貌的徵求別人意見,比如:”,我可以和你一起搭積木嗎?,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給我玩一下嗎?”
那麼,當幼兒知道別人想介入到他的工作領域時會很有禮貌的介入。這時候,孩子就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這件事情上,那麼,當孩子專注了、有秩序了,提高學習質量也是必然的。心裏學家約翰戈特曼的研究也顯示,那些懂得禮節、禮貌的孩子,其身心會更加健康,而且會關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學習成績也更好的。由此可見,孩子進行禮儀教育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途徑。
3、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情緒對孩子的身體生長髮育是有極爲重要的影響的,當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中,有煩心事時可以和老師或是小朋友傾訴、分享,那麼孩子就會始終保持一種正態的心理狀況,這種正態的心理狀況會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
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不僅僅是幼兒園和幼教工作者的責任,也與家長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家園必須緊密配合進行。幼兒在幼兒園進行禮儀教育時,如果在家庭沒有以同樣的禮儀規範來要求幼兒,那兩者之間就會出現斷層,而這樣的斷層,會對幼兒園的禮儀教育成果不能及時得到鞏固,若有的家長沒有認識到對孩子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則會大大影響幼兒園禮儀教育的效果。
幼兒禮儀行爲習慣的養成,家庭的影響尤其重要,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位教師,家庭教育有其獨特性,這就是關係的親密性,教育的滲透性,影響的深刻性,是幼兒園無法代替的。
總之,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幼兒禮儀教育是孩子人生之初的”必修課”。我們必須提高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必要性、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創新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幼兒禮儀教育提高到一箇新的水平。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