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技巧之圈套法(精選12篇)
辯論技巧之圈套法 篇1
幾位裝修工人爲了多趕點活,晚上十一點了還在加班加點。樓下的住戶受不住,跑了上去: 喲,幾位大哥,還在幹活呢,也不休息? 這幾位一看就知道他來幹什麼的,有位工人故意抱怨道: 我們掙錢不容易呀:房東挑三揀四,工頭說長道短,頭上祖宗太多呀。要是沒人限制,我們可就能多幹點活,多掙點錢,早就能過上小康生活。
住戶聽懂了他的言外之意,於是笑着說: 誰說不是,沒人限制多好。像我們單位就不錯,辦公室裏有5張牀。白天,大家一上班,5個漢子齊刷刷躺下,美美地睡上一覺,呼嚕聲一片,也沒人管。 這位工人聽後沒好氣地說: 大哥,原來你是拿我們尋開心來的。哪有你們這樣,晚上不睡白天跑單位睡的? 住戶一本正經地說: 怎麼沒有?要不是你們總喜歡加班加點,半夜了還在那工作,我們晚上能睡不着嗎?
這位工人頓時羞得滿臉通紅,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面對工人話中有話的抱怨,住戶沒有馬上與其爭論,而是先認可了他的說法,再用 單位同事白天睡覺 這一荒謬話,誘使工人反駁 哪有晚上不睡白天跑單位睡的 :已落入圈套,可那工人懵然不知還在那大言不慚,必須給予有力的回擊才能讓他幡然醒悟。最後,住戶通過反問,批評了他們 裝修擾民還大言不慚 的錯誤。以謬制謬的反擊,更顯對方觀點的荒唐;而反問句式的選擇,也增強了批駁的效果。有力的回擊讓那位工人啞口無言。
技巧四:魚兒入鉤,可能仍要垂死掙扎;野獸入阱,也許尚作困獸猶鬥。當對方落入我們圈套卻還不知醒悟,甚至還在大放厥詞時,我們最後還要給予一語點破的有力回擊。
綜上所述,釣魚不能讓魚察覺餌在鉤上,捕獸不能讓獸發現浮土下的陷阱,要想圈套有奇效,我們就得學會誘得巧妙、套得牢固、駁得有力 。
辯論技巧之圈套法 篇2
有位民政局退休局長,家人想競爭某單位的領導崗位,而負責這場公開招聘恰好是他昔日的下屬。這天,他找到下屬,希望對方能幫幫忙。下屬一向正直,但考慮對方是自己的老領導,直言相拒必定破壞彼此的感情,於是說: 我現在能夠走上領導崗位,多虧您當年的教育和提攜。 老局長謙虛地說: 哪裏,你有能力,有魄力,應當的。
下屬接着說: 我的成長離不開您的教育呀。記得您當年在民政局工作時,總不忘告誡我們 如果不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還叫什麼民政幹部呢 ?特別是那次水災,在暴雨中您不顧危險,親臨第一線,至今都讓我難忘。 老局長高興地說: 我們當幹部的不爲老百姓着想,老百姓會戳我們脊樑骨的。在其位,要謀其政嘛。
下屬贊同地說: 是啊,一直以來我都牢記您當年的告誡,不管在哪裏工作,我都會把老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公平做事、公正待人,就是希望不被老百姓戳脊樑骨呀!
老局長只好點頭稱是,原本設計好的說辭再也說不出口了。
囿於老領導的情面,身爲負責人的下屬自然不便大擺道理。他以 謝恩 爲話題,讓急於拉籠感情的領導和他聊起了往事,誘得巧。然後,再大談當年老領導的正直與負責是如何影響自己做人處事的態度,讓興奮的局長說出 不爲老百姓着想,就會被百姓戳脊樑骨 ,不知不覺自戴枷鎖:這 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 可是自己剛說的,總不能馬上出爾反爾?牢固的圈套,束縛住他的手腳,使其張不開說情的口。
技巧一:魚鉤太小,上鉤的魚兒也會掙脫;陷阱太淺,掉下的野獸就會躍出。要想封實對方的口,讓他無法辯解,我們還要把圈套設好、設牢。
辯論技巧之圈套法 篇3
從前,有位叫拉比的伊斯蘭教徒與妻子去麥加朝聖,便把家裏值錢的東西,放進了一箇鐵盒裏,在一棵樹下遞給好友恰魯,託他保管。半年後夫妻回來討要鐵盒,恰魯竟翻臉不認賬,於是兩人鬧到了法庭。法官說: 你們倆在樹下說話,旁證也沒有,那就請樹作證吧。 於是便派人去請樹。
等了好半天,法官不耐煩了: 樹大,難挖。你去幫幫忙吧。 恰魯飢餓難忍,不想動彈,他說: 樹小,主要路程太遠。 於是法官道: 只好再等一陣子了。我們先來看看這份錢財清單。嗯,金幣36,銀幣125 他隨口亂報,故意添加了許多財寶進去。恰魯忍不住插嘴道: 老爺,一隻小小的盒子,怎能裝得下這麼多?這下你該相信了吧:明擺是誣陷我呀!
法官哈哈大笑道: 我要的正是你這句話。你知道樹的大小和遠近,可見拉比在樹下將鐵盒交給你確有其事;你知道盒子的大小,說明你是見過這隻盒子的。現在你還想抵賴嗎? 恰魯羞愧不已,只好低頭認罪。
沒有旁證,自然空口無憑。面對一心抵賴的恰魯,法官想正面突破實屬不易。爲了引對方上鉤,法官先和他耗起時間,待到恰魯飢餓難耐時讓他前去幫忙,誘使他說出 樹小、路遠 作推諉;然後煞有介事信口胡說,讓滿心歡喜的恰魯自以爲抓住對方小辮子說出 盒小 的實情。巧妙地引誘,不知不覺把恰魯堅持的 不認賬 否定掉了,待到法官給他定罪時,已入彀中的他無法再作狡辯。
技巧二:魚餌對不上口味,魚兒就不會往鉤上咬;獵人驅趕的方向不對,野獸也不會徑奔陷阱。要想對方落入圈套,首先,我們引誘要巧妙。
辯論技巧之圈套法 篇4
鞏固自身觀點,不拘泥於小錯誤
是要根據對方的表現來總結的,如果賽況於我方不利,或者說對方的防守地線比較堅硬,那麼我們最後的陳詞還是鞏固自己的觀點,另外再把己方在比賽中出現的漏洞補一遍,如果對方比較菜,那就全面出擊,然後小小應用一下一辯的活就行了,作爲4辨,首先要有力挽狂瀾的氣勢和信心,我們是本隊最後一箇發言的人了,在一定程度上是讓評委作最後評判時最深刻的印象者。拘泥於一些小小的錯誤,一些小小的難堪,只能失去大將之風。我認爲,攻擊對手整個框架,整個體系,纔是王道。總結,對手整個思路,告訴評委和觀衆,這樣的思路是錯誤的,不能成立的。而對於我方的觀點,也需要適當提點,昇華,以達致完美。但別抓口誤這種太低級的錯誤,因爲那對你沒有任何用。
辯論技巧之圈套法 篇5
律師張豐接手了一箇案子:蔡某多次盜竊電動車,一次,在他騎贓車逛街時被失主發現,將其告上法庭,但蔡某卻堅持說電動車是自己購買的二手車。法院經過對案情的瞭解,發現蔡某所說的購買時間與事實不符。張豐想,如果直接予以揭露,蔡某可能會辯解是記憶錯誤,這樣就無法認定他是盜竊,至多是購買贓物。爲揭開蔡某的面紗,張豐和蔡某在法庭上展開了辯論——
張豐:原告控告你所騎的電動車是盜竊他的,你是否承認?
蔡某:不可能!這車是我購買的,只是口頭交易,沒有發票。
張豐:你是什麼時候從什麼人手裏購買的?
蔡某:三個月前,人我不認識。
張豐:你對購車時間確定嗎?
蔡某:確定,大約三個月前。
張豐:爲什麼這麼確定?
蔡某:因爲3月13日是我姑姑的生日,我買電動車就是爲了去城裏給姑姑過生日方便。電動車就是在姑姑生日前兩天買的,所以記得清楚。
張豐:但請你看看,這是這輛電動車的銷售發票,原告是4月23日才購買的新車,你怎麼可能3月11日就買了呢?
蔡某:啊?這……
蔡某在鐵證面前,不能自圓其說,只好乖乖承認了盜竊的罪行。
在這場法庭論辯中,律師張豐詢問確定蔡某的“購車時間”是“圍魏”,而用發票證明其所說是謊言,車是盜竊所得是“救趙”。這樣一來,蔡某爲救“購車時間”之急,忽略了偷車的真正時間,情急之下露出破綻,只得承認了盜竊的罪行。
辯論技巧之圈套法 篇6
總結陳詞
辯論中,總結陳詞一向是不被注重的環節,因爲賽果往往在前一階段自由辯論就定型了,所以總結陳詞往往是背稿子,這種總結陳詞的水平很低,聽起來有如雞肋,一份好的總結陳詞,需要有結構和層次,將預先準備好的論點與賽場上的賽況總結綜合起來。
1、總結陳詞的意義。
一場辯論賽,特別是在雙方實力相當時,一份出色的總結陳詞往往能奠定最後的勝利。如果總結陳詞只是在機械複述己方觀點,則會給評委很不好的印象。一般情況下,四辯本身的自由辯論發言機會就不太多,只有把總結陳詞做得靈活,才能充分表現個人能力,不會給人造成團隊能力不均的印象。
2、總結陳詞的目的。
前面說了總結陳詞的意義了,目的自然是針對這個意義而言的。首先,總結陳詞的時間是在辯論賽的尾聲,所以必須概括,不需要套話、廢話連篇,這樣只會讓人想睡覺。總結陳詞應該直入主題,將自己方的觀點概括闡述,最好再加上幽默的方式。同時,總結比賽中敵我雙方的表現也是很重要的。概括來說,目的就是要爲自己方打圓場,然後讓對方下不了臺。
辯論技巧之圈套法 篇7
大膽辯論,不提新觀點
四辯是最後發言的人,你之後就沒有人可以反駁你了,你就可以放心大膽的想說什麼說什麼了。自由辯是四辯出場的開始,一般第一個開始發言的應該是一辯,攻以二三辯爲矛,守以一四辯爲盾,四辯在自由辯最重要的作用是把觀點明確而且穩定下來,千萬不要被人牽着走要把觀點牽回來。結辯的時候放心的說,不過不要把新的觀點提出來,重要的是要和前面照應起來,如果有新的觀點會打亂整體的效果。最好的位置是正方四辯放心說的同時大家還對你印象最深,要記得最後是自己理論的最好時機,評委對最後的印象最深。反方四辯也可以多用一些時間去攻對方漏洞,最好不要少了再強調自己的觀點。
辯論技巧之圈套法 篇8
一位國王想要刁難一位大臣,問他: 王宮前面的水池裏共有幾杯水?
要看是怎樣的杯子? 大臣不假思索地回答, 如果杯子和水池一般大,那就是一杯;如果杯子只有水池的一半大,那就是兩杯;如果杯子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就是三杯,如果….
國王聽後,挑不出毛病,只得承認大臣的話是正確的。
國王突然心血來潮,要大臣猜測偌大的水池中有幾杯水,實在是荒唐透頂。面對這一難題,大臣沒有直接作答,而是先設定條件 杯子與水池的大小關係,再由此得出答案。這一回答,推理嚴密,讓國王只得承認他的話是正確的。
上例中,大臣的回答就使用了巧設條件法。這個方法也可以應用在論辯中 當對方提出一些難以用 是 或者 否 直接回答的問題時,我們就可以使用巧設條件法,通過設定某種條件,對對方的觀點作出限定,最終化害爲利,取得論辯勝利。
辯論技巧之圈套法 篇9
法庭辯論可能會出現不可預測的變化,有時會發生猝不及防的情況。這種情況一旦出現,首先要冷靜待之,進而對策攻之。總的對策是:原則問題據理力爭,枝節問題不予糾纏,無理則不強辯。
具體對策大體有如下幾種
1、控訴失實的以所獲之實對辯。
不可否認,某些辦案人員由於業務素質差異或缺乏職業道德,案件辦得粗糙,有些案件摻雜了個人成分因素,因此失實的情況時有出現。對於這類案件,律師爲了發揮制約作用,一定要有實辯之,不能有任何遷就的表現。要充分引用可靠有力證據,當庭公佈事實真相,以客觀事實反駁其不實之詞。
2、對於片面的指控應以全面對辯。
片面指控有兩種情況:一是認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本身就不全面,沒有把有利於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重要情節反映出來,當然不利於綜合分析案情;二是起訴書中片面強調了從重的一面,而忽略了完全要從輕處理的依據、情節。這兩種情況的出現,律師可根據客觀存在的事實和情節加以辯論。
3、控訴謬誤的應以真理對辯。
謬誤往往產生於無知或偏激。如果公訴人出現了這種情況,律師應以緩解的態度,恰當地不失時機地據理反駁,以澄清是非。但應避免發生感情上的衝突。如果辯方言之謬誤,則應及早修正錯誤,絕不可無理強辯。
4、利用矛盾,借言對辯。
這種應變技巧多用於對共同犯罪案的辯論中,由於共同犯罪有許多被告與律師出庭,而每一箇律師都要維護各自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於是就可能形成諸律師對公訴人的共辯,以及形成律師與律師之間的對辯,辯論的內容,大多會形成主犯與從犯、從犯與從犯之間地位與作用上。這時在法庭上往往形成多種矛盾並存的場面。如第三被告辯護人認爲第四被告的犯罪作用比第三被告要大,試圖將其犯罪地位提前,此時第四被告的辯護人可採取借言辦法,以公訴人認定的理由辯之,爭取同公訴人“求同辯異”達到辯論的目的。
在許多被告人的共同犯罪中,如果案件定性不準,各被告人辯護律師還可以採取着眼全案、通力合作、分清主次,各盡其責的策略,一致與公訴方對辯,共同分訴案件性質,提出依據,給法庭以全面影響。如果各辯護律師首先就着眼分清各被告人的主從,而忽視全案的事實和性質,則是捨本求未,即使把從犯辯成功,但對全局而言也可能是失敗的。
5 、辯論發言先後有序,留有餘地。
每一律師在法庭辯論中,都可能會遇到許多被告人辯論範圍的問題,這就需要巧妙地加以安排,其原則做法是:把握關鍵,合理安排,使自己辯論永遠處於精神飽滿狀態。爲此,要針對公訴方可能提出的問題,作好二、三輪辯論的準備。從技術處理上,可層層展開,道理與依據不可一次說盡,以免二、三輪無言可發,陷入被動。
辯論技巧之圈套法 篇10
在(甲方)維護社會秩序主要靠法律還是(乙方)維護社會秩序主要靠道德的論辯比賽中,雙方展開了這樣一段論辯:
乙方:我方認爲社會秩序的維護主要靠道德,因爲道德作爲行爲規範和價值評判的總和,支配着人們最基本的觀念和立場,從而也支配了人類最基本的行爲。如果沒有道德的約束,法制再嚴,法律再健全,社會也會陷於混亂。道德直面每個人的內心,訴求人的良知,因此是維護社會秩序最本質的動力。
甲方:我想請教對方辯友一箇問題,一天您回家,發現家裏被“樑上君子”光顧了,丟了很多貴重的東西,請問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
乙方:我當然是立即撥打報警電話,向公安部門報警了。
甲方:那麼,請問對方辯友,您爲什麼不坐下來等着那個小偷良心發現,受到自己道德的約束,主動送回偷盜的東西呢?(笑聲、掌聲)偷盜行爲破壞社會秩序,報警就是依靠法律了,所以您的做法恰好驗證了我方的觀點,謝謝!(掌聲)
在這一回合的論辯中,甲方就使用了“圍魏救趙”的論辯術。當乙方闡明自己的觀點時,甲方沒有直接辯駁,而是提出問題,問對方如果發現家裏被盜,第一反應是什麼,這一問是“圍魏”。對方按照常規思維回答“報警”,甲方立即指出,按照對方的觀點,應該是坐下來等待小偷良心發現,而報警的做法實際上是驗證了“維護社會秩序主要靠法律”的觀點,這一擊則是“救趙”,從而獲得論辯的勝利。
“圍魏救趙”的論辯術,其關鍵在於先隱藏或擱置自己要達到的論辯目標,向另一箇目標展開攻擊,誘使對方接招應對,露出破綻,然後再對其破綻展開攻擊,最終使對方低頭認輸。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試!
辯論技巧之圈套法 篇11
把握四辯優勢,觀察場上動態
作爲最後一箇發言的辯手,從理論而言,留給他觀察場上形勢的時間也就是最多的。這是四辯的客觀優勢。但是,倘若不具備良好的大局觀,沒有能力對全場比賽或者至少對本方的表現有一箇透徹明白的瞭解,也就無從發揮這樣的優勢。大局觀從何而來?訓練的時候,教練可能能夠從一些歸納比賽的技巧方面給你一些提高,但這種技巧型的歸納很多時候卻並不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在瞬息萬變的場上形勢中,要能夠把握住最關鍵的戰場糾葛,最要害的對方弱點,最明顯的我方漏洞,很可能需要依靠一種超然物外的視點和跳出來的思維體系。而這種視點和思維的培養不是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可以達到的。可能更需要你在生活中,對人,對事物都持着這樣一種尺度去衡量,然後把這種尺度內化以後,就成爲你真正大局觀的源泉。換言之,也許只有你在生活本身中已經習慣於把一棵樹和整個森林聯繫起來,你才能夠在辯論中自然的把對手的一句話和整個辨題的關係有一箇自然而迅速的剖析。
辯論技巧之圈套法 篇12
辯論過程認真傾聽,做好總結
關於四辯提前就有自己作爲總結的話,主要在辯論過程中根據他們的口誤及說法上的漏洞等等進行總結,其實你只要不緊張好好聽2、3辯是很重要的。四辯重在總結前面發言,闡述我們的觀點,揭發、反駁前面對手的漏洞和失誤以及觀點。這個問題基本上沒有什麼爭議,重在合適的度上,多了容易引起不良情緒,甚至生命危機,少了則表現自大自滿,稱爲社會垃圾。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