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元宵節遊戲活動方案(精選3篇)
幼兒園元宵節遊戲活動方案 篇1
活動背景: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新年之後的,又一箇重要的節日,又稱“上元節”、“燈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很悠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爲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爲了使國際部幼兒對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有一箇基本的瞭解,我們通過讓幼兒自制燈籠、聽故事、念兒歌、猜燈謎等系列活動爲載體,充分地讓幼兒感受“元宵節”特有意義及給人們帶來的喜氣和歡樂。
活動主題:歡樂元宵節
活動目標:
1、嘗試通過多種途徑獲得元宵節的相關經驗,進一步瞭解元宵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
2、大膽地創造與想象,通過不同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理解。
3、積極參與“鬧元宵”的籌備和慶祝工作,在和老師、同伴一起過節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團圓的意義。
活動時間:20xx年2月22日(週五)
活動內容:
——各個班級,開展相關活動
1、語言:元宵節的傳說與習俗—501班
2、音樂:賣湯圓—502班
3、美術:學做花燈—503班
4、綜合:元宵節到了—504班
5、社會:賞燈猜謎—505班
備選課程:
音樂:鬧花燈
社會:我喜歡的燈
班級環境:
(1)師幼共同佈置“好看的花燈”和“自制花燈展”;
(2)主題牆飾:圍繞“我的問題”、“我的調查”、“我的發現”三方面佈置關於元宵節的來歷、傳說、習俗等內容的調查表及圖片、文字資料,幼兒參與活動的照片或表現性資料等;
(3)語言區:幼兒參觀燈展拍攝的照片、錄像,有關元宵節的圖書、圖片等;
(4)動手區:提供製作花燈、旱船的工具和師生共同收集的半成品材料等,引導幼兒動手製作慶祝節日需要的道具;
(5)表演區:提供音樂磁帶、表演材料,引導幼兒開展打腰鼓、扭秧歌、舞龍等有關元宵節的活動;
知識資料:
元宵節是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又稱“燈節”、“上元節”。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爲“上元節”,七月十五稱爲“中元節”,十月十五稱爲“下元節”)。每逢上元,民間有張燈觀賞的風俗。元宵之夜,小孩子們紛紛提着燈籠,四處遊走玩耍。元宵佳節,不少地方都要舉行彩燈展、花燈會。元宵的燈,有掛花燈、滾龍燈、迎轎燈、走馬燈、放水燈、展冰燈……像北京的宮燈、天津的寶蓮燈、上海的金龍戲珠燈、東北的冰燈,都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過去燈內點蠟燭,現在用電,使燈更加奇幻多姿,五彩繽紛。元宵節有許多傳統風俗和節目,如:鬧社火、耍龍燈、舞獅子、劃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喫元宵等。元宵大多是用糯米麪包糖餡做成的,它象徵着全家團圓和睦、生活幸福甜美。
幼兒園元宵節遊戲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主題:良辰美景共賞,佳節遊園齊樂
二、活動目標:
1.知道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瞭解元宵節的來歷及習俗(玩燈、賞燈、喫元宵、劃旱船等);
2.知道元宵節有賞燈猜謎的習俗,初步瞭解燈謎的結構。
3.積極參加猜謎活動,體驗猜想和推測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一)物品準備:
自制燈籠、米奇、獎品、易拉罐、玩具筐、氣球、條幅、音樂、桌椅、燈謎、答題卡、鉛筆、笑臉、哭臉、元宵、碗、牙籤、活動廣告、活動宣傳頁等等。
(二)人員安排:
1、諮詢接待:劉老師、王莎老師
2、燈籠展示:王麗萍、曹老師(家長可以爲喜歡的燈籠貼貼畫、準備售帶、貼畫或便利貼)
3、中班教室展示元宵節動畫片(董老師、邵老師)
4、催場:王佳帥老師
5、喫元宵——碗、勺子(秦老師、李老師、曹老師)
6、音樂播放(王佳帥)照相(劉老師)
7、元宵節故事講述:王莎莎
8、米奇扮演:劉菲
9、場外佈置:
四、活動流程:
1、主持人致開場詞
2、故事講述:元宵節的由來(老師提前準備故事生動的講述)
3、唱唱跳跳——米奇和我鬧元宵(米奇和老師領小朋友跳舞慶祝)
4、親子游戲:看你笑不笑
規則:“米奇”和“開心老師”作出搞笑的動作或者表情來逗家長和孩子,家長用上脣和鼻子夾住一支鉛筆儘量保持不要掉落,老師宣佈開始後家長鉛筆掉落或者孩子發笑,都視爲失敗,堅持到最後的家庭爲獲勝家庭,發放禮物。
5、歡樂元宵——矇眼畫燈籠
規則:老師給參賽家庭展示一幅燈籠的圖畫,參賽家長在規定時間內蒙上眼睛憑記憶內容作畫,規定時間內燈籠畫的最好的家庭獲勝。
6、歡樂元宵——提燈籠遊戲
規則:爸爸媽媽在規定時間內,用提燈杆在指定路線往返運送燈籠(旺仔易拉罐),規定時間內寶寶筐裏瓶數最多者獲勝,贏得獎品。
7、歡樂元宵——猜燈謎
規則:老師將家庭分組,每組5-10道謎題,答對題數最多者獲勝,獲勝者可以扎“幸運氣球”贏大禮。
8、歡樂元宵——和我一起喫元宵(後勤人員提前做好糕點及元宵和大家分享)
幼兒園元宵節遊戲活動方案 篇3
地點:籌建處籃球場
時間:20xx年1月1日(元旦節) 15:00~17:30活動內容具體如下:
以集體遊戲爲主,現場報名,自由組隊,遊戲強調團隊協作,各項遊戲中獲得第一名的將獲得禮品。
本着“娛樂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重在參與!希望大家可以在歡樂與笑聲中度過一箇愉快的下午!
活動項目:
1、齊心協力
遊戲方法:現場報名,自由組隊,3位員工一組,3名隊員站成一排,將中間相鄰的腳綁在一起,做3人4足,然後用筷子夾着乒乓球運到5米外的另一邊(可左右手同時進行),兩分鐘內看哪組運得最多的勝出,(乒乓球掉地上的做廢,不能再夾起來)。
2、當仁不讓
遊戲方法:(經典老遊戲“搶板凳”)遊戲開始先把凳子成圓形(按參加人數減一計算,即8人擺7張),然後,參加人員在凳子外面圍成一圈,主持人敲鼓或放音樂時參加人員就沿着圓形順時針或逆時針跑動(注意不能插隊),當鼓聲或音樂停下時參加人員要訊速找到一張凳子座下,因爲凳子少一張,所以會有一人沒凳子座,這個人就算是被淘汰了,這時要把凳子減少一張,其餘的人繼續玩,直到剩下最後一人爲止,這人就算贏了。贏的人給予獎勵。
3、馬蘭花
遊戲方法:多人遊戲,大家在順時針跑動時隨主持共同大聲朗誦童謠““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要怕,勤勞的人們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開幾朵?”“開*朵”(主持人),大家根據主持人說指令,就近迅速抱攏,人數爲主持人宣佈的數量,多了少了都爲失敗,失敗者即遭淘汰。剩下的人繼續遊戲,最後,主持人根據情況宣佈勝利者(原則上3人以內)
4、“水!水!水!”
遊戲規則:每個組出5個人站成一列,每人嘴上叼一隻紙杯,然後從前往後傳水,不能用手,全憑嘴和頭的動作,在規定時間內按傳到最後的水的多少算勝負。
5、混合接力
籃球、排球、乒乓球(嚴肅規則,籃球彈兩次爲違例,排球、乒乓球落地爲違例,違例者返回起點重新開始)
6、飄來飄去
參加人員:兩組對抗(每組一般爲3人到7人)
遊戲規則:遊戲開始前先把繩子沿場地的正中間拉開(像網球網一樣),然後雙方排開用頭頂球,哪方先落地爲輸,雙方輪流發球。體現配合能力和競爭能力。(注意只能用頭,不能用身體的其它部位)
7、投圈套物
遊戲規則:每隊5人,每人有5次投圈的機會,套一瓶啤酒,累計套中最多的隊有獎品,而最少的隊,需在衆人監督下,喝完一瓶啤酒。(單組進行,計數)
8、背部運球
遊戲方法:現場報名,三人一組;一人將氣球吹大,二人背對背,將氣球放於兩人背部之間,從起點開始,兩人用背部夾住氣球共同行進20米往返 (於10米處設置折返點),同時攜帶一箇未充氣的氣球,如氣球中途落地,則需返回起點重新再運,到終點後由兩人用背部將氣球擠爆,另一人將未充氣的氣球吹爆,遊戲動作完成。用時最短者獲勝。(單組進行,計時)
9、吸星大法
遊戲規則:
人數:分2~4隊
器材:吸管、一次性紙杯、椅子、黃豆
方法:在距離起點約十公尺放置椅子、一次性紙杯及黃豆,然後讓隊員拿吸管從起點出發至椅子處,用吸管將杯中黃豆吸起跑回起點,將黃豆放到免洗杯中,黃豆多者勝。
10、“滾來滾去”
遊戲規則:持棒趕球,20米往返 (於10米處設置折返點),每個隊3名隊員同時站在起點處排成一路縱隊,第一名隊員手持木棒,當聽到裁判發令後,利用木棒將球趕至並繞過障礙物,然後再趕球返回起點交與下一名隊員,用時最少的隊伍獲勝。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