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帶評語(精選11篇)
作文帶評語 篇1
有些事情我們必須銘記在心,如牆上的釘子永遠都不會留下印記;有些事情我們必須遺忘,如過眼雲煙的霧氣,消失在空中。懂得銘記一箇人的好,那麼生活就多了幾道風景線;懂得遺忘一箇人的缺點,那麼人生的道路將會變寬坦亮麗。
生活難免有很多不如意的事。面對無奈的生活,我們一定要學會遺忘。遺忘過去,遺忘生活,遺忘傷痛,重組生活,重建未來。只有遺忘了那些傷痛的日子,我們纔會過得更好。
遺忘是一種勇氣。只有勇敢面對現實才能脫離苦悶的日子,疼痛感會隨着時間的折磨而漸漸褪色。
人生的路很漫長,回頭看看曾經走過的路,有的歷歷在目,有的已模棱兩可,有的已沒有印象。這就是遺忘的跡象。人的記憶有一部分會停留,有一部分會丟失,還有一部分會遺忘。
遺忘曾經傷害過你的人,那叫寬容。
遺忘過去的不悅歲月,那叫憧憬。
遺忘卑微的憎恨,那叫度量。
遺忘或許會過得更好!朋友,請你遺忘某些人對你的曾經傷害,那麼你會得到更多人的讚許;請你遺忘不悅的日子,那麼你會覺得人生是美好的;請你遺忘憎恨的人,那麼你的人生會得到更多的選擇。
評語:這篇文章想像豐富,構思奇特且不脫離生活的真實,扎跟於生活的聯想,拓寬了讀者的思維,讓人覺得生動有趣。
作文帶評語 篇2
有你,真好!每次放學回家都值得期待、都值得期盼、都值得快樂,只因有你—-媽媽! ‘兒時’
“我的好媽媽呀,下班回到家,勞動了一天,多麼辛苦呀……”一二年級時放學路上時,我經常哼着這首歌蹦蹦跳跳,優哉遊哉地拍着小手走在放學路上。回憶在這淡淡的墨水裏漸漸展開,倏見梳着倆個羊角辮的一箇小女孩,周圍景物的線條變得柔和,夕陽把她的影子拉的很長很長……
我小時候不大喜歡夕陽。因爲“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夕陽總帶有一種象徵着一種悲涼,完結。
“媽媽,媽媽……”我還正在爬樓梯,可已迫不及待的想讓媽媽知道她女兒回來了。門“吱”的開了,媽媽總接下我的書包,問我上課有麼有認真之內的問題。然後,拉着我小手進屋洗手,笑吟吟地問我肚子餓不餓,我總會說餓死了、餓死了。媽媽聽到總會刮刮我小鼻子,之後,沉靜地望着我,眼裏有一種我看不懂的東西,然後輕輕的說“好。”之後,媽媽就會像魔法師一樣,偷偷地變出我最喜歡的水果,像葡萄呀、芒果呀、龍眼呀、西瓜呀……小時候,我曾天真的認爲媽媽是世界上最貼心、最棒的魔術師!
兒時因爲你的魔法,放學路上充滿了多少幸福的足跡呀!灑滿了多少清脆的兒歌呀!這是載着美好和快樂的小船啊!只因成長路上有你——媽媽!
‘長大’
夕陽未變,人已非、物已非。我已長大,是個中學生了,中學走的路與小學走的路背道而馳,路上的情景也既然不同。放學路上少了一首清脆嫋嫋的兒歌,總感到有些寂寞、有些冷清。門再也不是媽媽開的門了,而是自己用鑰匙開門,觸摸到門的時候,冰冷侵蝕我的心,我的手猛然一縮。門“吱”的聲音打破屋子的寂靜。放好書包,瞥了一眼桌的上葡萄、芒果、龍眼、西瓜,可這些因少了媽媽手掌上的溫度,愛的微笑,突變的索然無味。鬧鐘的嘀嗒聲給這屋子蒙上一層朧紗,寂寥、空虛。媽媽,已經是這房子的匆匆過客,一天很少見到面,更別提週末相聚一起來陪我玩了。
走到陽臺想吹吹風,眺望景色,倏忽發現一張紙箋。
批改評語:這是一篇初一學生的寫人敘事的散文,表達了對母愛的感激之情。開篇點題,敘事條理,娓娓道來,如“走到陽臺想吹吹風,眺望景色,倏忽發現一張紙箋”,排比句的運用,爲文章增添了亮色。
作文帶評語 篇3
夜,冷冷的,我還在洗澡,突然聽見爸爸喫完晚飯回來了,我不禁想起今天中午的那件事——
我回到家喫午飯時,突然想起飯盒中還有一箇軟棗和半個饅頭,便打開了飯盒,想把軟棗給媽媽喫。這時,爸爸見了,不大高興地說:“怎麼又不喫早餐?這樣對胃不好,說你多少次了。”但事實上,我已經吃了另一箇點心。我連忙向爸爸解釋,可爸爸好像沒聽懂似的,更用咄咄逼人的語氣說我。我覺得很委屈,心裏十分難受,就跑去了廁所穩定一下情緒。
當我出來時,爸爸竟然對我說:“不想喫飯就走開!別羅羅嗦嗦!”雖說我受的委屈也不少了,但爸爸這麼說話還是第一次聽到,我怎麼也想不到爸爸會說出這樣的話,我控制着淚水。媽媽也說了幾句爸爸,但爸爸卻自己扔下飯碗回房間了。不一會兒,爸爸又出來了,但他已經穿好外衣,並製造出一系列“粗暴的聲音”,開門就走了。我再也無法忍受,淚水終於溢出了……
我洗完澡,悶悶不樂地出了去,爸爸突然叫我過去,我想他大概又要責備我了。我低着頭,撅着嘴,走過去,叛逆地向窗外望着,恨不得把眼睛閉上,把耳朵捂住,免得聽他的冷言冷語。“今天早上的事,真是太對不起了,是爸爸不對,我不應該這樣罵你。請你原諒爸爸吧。”他邊說邊摸摸我的頭。
我幾乎無法相信我的耳朵。那真的是爸爸在和我說話嗎?我是不是聽錯了?
我抬起頭,既疑惑又驚奇地望着爸爸。令我意外的是,他的眼神充滿悔過,似乎在懇求我原諒他。
“爸爸是爲你好,但我認真反省自己,我不應該罵你,就請你原諒爸爸,以後別再餓肚子了。好嗎?”爸爸再次懇求。
我不敢相信,這真的是爸爸說的嗎?原來,爸爸並不是我想象中的小心眼、嘮叨鬼,他是愛我的。儘管他的做法有點過分,但我也不應該怨恨爸爸。我本應該知道的,他是愛我的,但我卻把它忘了,差點把它丟在了遺忘的世界裏,就因自己一時的憤懣,寧願把它丟了。但此刻,爸爸的話喚醒了我,我又把它撿了起來——爸爸愛着我。
愛的淚水彷彿要從眼裏湧出,我用力地把它吸了回來,吸進心裏。我對爸爸點點頭,我原諒了他,爸爸把我摟在懷裏,空氣都變暖了。
在這冷冷的夜裏,有愛的存在,一切都是暖暖的。
批改評語:這是一篇寫人的作文。作者以“冷冷的夜”爲題,着重描述了父親的性格特點,人物描寫生動,語言流暢,內容充實飽滿,敘事條理,結構安排合理,中心突出。
作文帶評語 篇4
俗話說得好‘桂林山水甲天下’,我的家鄉也有這樣一座山,它的風景也可以用甲天下這個詞來形容,這座山就是甬山。 春日,鶯歌燕舞,萬物復甦。瞧,甬山的樹兒已經抽出樹枝,樹旁的花兒也長出嫩芽,還有那小 草,從地下探出了腦袋,真像一箇剛出生的小娃娃,疑惑地看着周圍新奇的世界。一陣風拂過,小草和花兒隨風搖擺,好像在歡迎前來觀光和登山的遊客。甬山的春雨下了起來,春雨過後,天晴了,空氣中蘊含着樹葉的清香,呼吸一口,甜絲絲的,像喝了蜜一樣甜。 春天隨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綠葉兒在暖風裏蹦跳着走來了。
從甬山底下瞭望天空。瓦藍瓦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火熱的太陽炙烤着大地,河裏的水燙手,地裏的土冒着煙。爬上半山腰,再次仰視,感覺自己離天空越來越近了,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我們爬上山頂,本以爲會更熱,然而,大樹遮擋住了太陽,像一箇母親保護着孩子一樣。
秋,收穫的季節,金黃的季節–同春一樣可愛,同夏一樣熱情。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箇多霧的黎明溜來,到了炎熱的下午便不見蹤影。它踮起腳尖掠過樹頂,染紅幾片葉子,然後乘着一簇飛掠過山谷離開。秋意走後,甬山的果子也成熟了,農民們爭先恐後地採摘,臉上笑開了花。可秋天又是那麼短暫,十一月末,她悄悄地離開了。
冬天來了。最先帶來冬天信息的應該是雪了。你看,它終於在人們的翹首盼望中走來了,步履是那樣的輕盈、舒緩,悄悄然從遙遠的天際飄落,片片光潔如絮的雪花落在光禿禿的樹枝上,落在袒露着胸膛的大地上。甬山一片銀裝素裹,我記得我們曾經學過一句詩,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這不正是描寫冬天的詩句嗎?
這就是我家鄉的甬山,你說跟桂林比如何呢?
評語:這篇文章向大家介紹了我的家鄉的山、樹、雲彩,抒發了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文章將記敘、說明、抒情的表達方式結合起來,語言流暢,如“片片光潔如絮的雪花落在光禿禿的樹枝上,落在袒露着胸膛的大地上”,感情真摯。
作文帶評語 篇5
每當翻開相冊,看到照片中那個胖胖的小男孩,媽媽都會告訴我一箇個童年的趣事,而我總會沉浸在那些故事中不能自拔,感受童年的那一份份快樂。
你看,照片中出現了兩隻“企鵝”,一隻是青山小學的垃圾桶,還有一隻就是“我”。那是在我還不到二週歲的時候,有一次媽媽帶我去她單位玩,順便幫我照相留念。當時別的老師看見我胖嘟嘟的,很喜歡,就搶着抱我玩。當時我們在走廊上。這時,我大概被路邊企鵝狀的垃圾桶吸引了,用小手拼命地指向那裏,身子往那邊扭,抱我的阿姨發現後,就把我抱下走廊。哪知道我下地後,就跑到那企鵝狀的垃圾桶邊上,學着那個企鵝的樣子,張大了嘴巴,和它並排站在一起,大概想和它比比誰的嘴巴大,放的垃圾多吧!媽媽眼疾手快,只聽“咔嚓”一聲,照片上就出現了兩個張着大嘴巴的企鵝。
而最有趣的照片就是坐在腳盆裏哈哈直笑的這張了。每當看見它,我就忍不住笑出聲來。那是有次我家連續的幾天大雨,由於門前比較低,門前淹水了,水一直淹到了門檻邊,有二十幾釐米高,和走廊一樣高,門前無法進出,成了一片茫茫的水塘。全家都憂心忡忡,惟獨我快樂無窮,時不時跑去用手在水中玩玩,有時還把腳伸進水裏踩一踩,那四濺的水花,給炎熱的夏天帶來了難以想象的清涼,炎熱已從我身邊悄悄溜走,我快樂地呵呵直笑。媽媽見了,索性就拿來一箇大腳盆,把我放在裏面,又拿來兩個水瓢,讓我在裏面玩個痛快。我樂得哈哈直笑,用水瓢使勁的劃,在水中悠然自得地玩着,離走廊也越來越遠了。突然,我的眼睛看見了水中有一羣小魚,它們在水裏優哉優哉地遊着,我忍不住用水瓢使勁去撈,快接近它們時,哪知道重心不穩,“撲通”一聲掉到了水中。嘿嘿,由於水不深,剛到我小腿邊,我覺得很好玩,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索性在水裏捉起了小魚。媽媽看見了,趕緊趟水過來,打算把我抱上走廊,但我在水裏東奔西跑,和媽媽玩捉迷藏,媽媽費了很大力氣才追到我,費力把頑皮的我“捉拿歸案”。
童年,真是一段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那裏珍藏着我的一箇個美好回憶,我把它們一箇個串起來,珍藏在記憶的深處,慢慢品味。
點評:這是一篇敘事文章,作者從照片的角度,講述了自己童年的趣事。文章語言平淡,作者詳細敘述兩件事情,使得文章重點不突出,詳略不當。文章採用總分總形式,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童年的懷念之情。
作文帶評語 篇6
迎着涼爽宜人的秋風,懷着一些激動又稍微有些懵懂的心情,我由一箇六年級的學生邁進了初中的大門,這樣,一箇多彩又趣味盎然的初中生活就展現在我眼前。
在我眼中,多彩的初一有着別樣的色彩。
多彩的初中生活,是我們將純潔的友誼之花根植在心靈的沃土上,是我們將快樂的音符所放飛到湛藍的天空,是我們將五彩斑斕的夢能得以實現的場所,是我們嚮往自由、花兒一般的青春綻放的時候!
當啓明星偷偷升起的時候,第一縷溫柔的陽光撫摸着萬物,被鬧鐘叫起來有些不情願的我,迷迷糊糊的穿好衣服,來到衛生間,隨着嘩嘩的水聲,有些刺骨的涼水把我從睡夢世界拉了回來,梳洗完,喫完早餐,我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向着知識的殿堂奔去。
初中生活是絢麗多彩的。早上和幾位女同學一起同行,討論着各種各樣的知識,上課了,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探索着數字的小小奧祕;討論着絕對值與同列項的問題;白色鳥的和平美麗;英語語法的深奧無比;小小的細胞有着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使命;秦始皇是 “千古一帝”還是一代暴君;地理的一條條經線、緯線又讓我感到無比奇妙。
初中的生活儘管多彩,但也像一箇五味瓶酸甜苦辣鹹盡在其中,讓人不知是什麼味道。現在,以往六七點鐘左右就能完成的作業要到八九點左右纔可以完成。各科的擔子慢慢在加重,平常清閒的週末被我奔波忙碌的身影所代替。看到別的小朋友在樓下玩,發出天真的笑聲,我真的有些羨慕他們,有些憧憬小時候的美好時光。但是,我不再是一名思想簡單的小學生了,我要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努力的邁出每一步,繼續下一站的人生旅程。
多姿多彩的初中生活是這樣讓人喜愛,它就像是青春一首浪漫的小詩,一幅絢麗多姿的畫卷,一曲動聽的歌謠永遠令你回味眷戀!
批改評語:這是一篇敘事的散文,記敘了多姿多彩的初中生活。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敘事條理,娓娓道來,起承轉合,曲折有致。層次分明,先後有序,那難忘的一幕幕盡現眼前。
作文帶評語 篇7
春風,輕輕拂過,給人留下無限溫暖;薄霧,忽隱忽現,讓人感覺無比夢幻;冬雪,輕盈飄落,使人感受精美靈動。這些都好美好美,可我覺得它們美不過那別樣的下雨天。
以前就好喜歡下雨天,可我找不出原因,只是盲目地喜歡,莫名地喜歡,直到——
又下雨了,原本煩悶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許多,好像被雲彩遮住的那一縷陽光鑽出雲層照到了我的心裏。我伸伸腰,起身走到窗前,看着路上的行人和他們五顏六色的傘組成的那一幅幅移動的畫面。昨晚天氣預報說今天有雨,可依然有人沒帶傘。那邊過來一箇穿着時尚的女生,無遮擋地行走在雨中,眼看着她渾身就要被澆溼了,忽然一位動作不是很快的老奶奶走過來,把傘舉到女孩頭上,並隨她走進一家店鋪,她們之間的交談不可知,然後見那女孩微笑着目送老奶奶反身走進雨中。這一切是那麼地默契,那麼地美好!哦,一箇人走過來,匆匆忙忙中,掉落了一樣東西,後面的人幫忙撿起,緊走幾步還給他。這一個個溫暖的小插曲,使人不由得感嘆:下雨天,真好!
看着雨中人們的匆匆,我的眼睛模糊了,不禁想起也是一箇雨天,我放學時沒有帶傘,爸媽有事不能來接我,我正急着想辦法時,死黨跑過來,我原以爲她會與平時一樣先幸災樂禍一番,可她只是高舉起那把不大的雨傘,與我緊緊相依,我們一路說笑着,盡享雨的清朗,雨也被我們的開懷吸引,鑽進傘中與我們同行。那一刻,我真的感覺好溫暖!下雨天,真好!
下雨天,洗去了大地的塵埃,讓天地間煥然一新,更萌發出一種欣欣向榮的翠綠。雨也洗滌了人們的心靈,使人與人之間也流連着久違的情感——那就是愛!
下雨天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別樣的溫馨;下雨天讓我理解了真正的朋友之情;下雨天讓我領略了心靈的純淨美好。
下雨天,真好!
批改評語:這是一篇以事寄情的習作。作者緊緊抓住雨中的幾個特寫鏡頭,爲我們展現了一幅幅動人的心靈畫卷,選材十分典型。全文主題鮮明,立意向上,語言清新流暢,文末點題,結構完整。
作文帶評語 篇8
不知不覺,都12月了。今天的天氣好冷。天灰濛濛的,北風在耳旁不停地呼嘯,強大風的力量吹起行人凝亂的頭髮,路上的人都“全副武裝”。這種天氣,就是拿一百萬元錢給我,我也不會踏出家門。可天公不作美,鞋卻壞了,只得冒着嚴寒、狂風,去補鞋。路上,寒冷的北風,狠狠地刮,颳得我的臉像刀割一樣生疼。我不禁想:大冷天氣,補鞋人會出來嗎?一串串問號從腦中蹦出來!走着走着,遠遠就瞅見補鞋老頭模糊的身影。近了,他那破舊單薄的棉衣,皺紋滿面蒼老的臉,毫無遮擋的印進我的眼簾,心裏隱隱有着一種憐憫與同情。我柔和的說:“老爺爺,請給我修一修鞋子,它壞了。”
補鞋的老爺爺用被凍僵的手接過去。啊,這是一雙生滿老繭、佈滿滄桑的手呀!寒風使他的手變得通紅鐵青。補鞋人用嘴巴哈了哈手,喫力地幹了起來。我站在一旁看着,心中有種莫名其妙的感動。雖然下着鵝毛般的大雪,但是,一種溫暖遍及全身,永遠不停流淌……“鞋補好了,拿去穿吧。”老爺爺說。不知爲何,我眼眶盈滿了淚水。當我離開時,回頭一看補鞋人乾瘦的身影忽然變得高大起來。
平凡的美!真美!
評語:這篇文章,情感很細膩,主題很鮮明。作者敘寫了一件平凡的小事,環境描寫烘托了氣氛,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對人物的品質起到了襯托的作用。文中寒風中修鞋老人的動作描寫十分傳神。
作文帶評語 篇9
原來,在不經意間,很多事情就不了了之。
——題記
小時候,會怨你
你與我的見面,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向聽到你說最多的話總是你必須得走了,下次再來見我。不會在意,或許是還年幼無知,又或者是習以爲常。記得小時候的某一天,在幼兒園裏,一箇小朋友諷刺着問:“你媽媽爲什麼總是不來接你呢?”那之後,會想你,情不自禁地。於是,你來看我再說着那句話時,哭着抱着你,質問你爲什麼不來接我?你鬆開了我的手,說你忙。還是走了。那一次,哭得很傷心,可是孩子吧,哭過也就什麼都記不起來。
日子就這樣過着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懂事些,會怪你
那時,和別的孩子一樣,在母親的身邊長大,卻又發覺,並不是想象中一樣幸福。自從和你生活後就知道你有膽結石。也一直沒當作什麼,因爲從來都不知道那到底有多疼。終於,你住進了那個消毒水處處有的地方。手術後,你平躺在病牀上,與我說話,眼淚彷彿快要流下來,可是我強忍着不哭,問你疼不疼,而你虛弱着依舊回答我,“你說呢?”我說那一定很疼吧。出院後,你一直說我身體怎樣怎樣差,可是自己卻比我還嚴重,有時,會責怪你說:“好好保重身體吧,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怎麼來照顧你這個寶貝女兒呢!”
而現在,會愛你
現在,終於讀懂了親情是有愛的地方,而且滿滿的都是愛。如果沒有你,我將會是多麼可憐可悲的孩子。所以決定,好好愛你,像你愛我一樣不容易卻又必須好好愛着。暖暖陽光懶懶爬進窗,恍然你又在身旁,笑容像星星一樣明亮。有你,真好。
媽媽,其實,你知道嗎?我一直都想親口對你說:“你要我其實也不容易吧。但是你也並不問代價。我也一直想親口感謝你,是你一直在給我力量,不懼怕,不膽怯”。
媽媽,其實我很愛你但從來沒有認真說過。
做媽媽最開心的事,在媽媽開心時對媽媽說:“媽媽,我愛你。”
【評語】
“讀”親情,選取三個時段,記敘和母親在一起的生活畫面,從“怨”到“怪”再到“愛”,“終於讀懂了親情是有愛的地方,而且滿滿的都是愛。”情感變化的過程敘說得自然、親切、感人。
作文帶評語 篇10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名言,我一直把它作爲我的座右銘,時時刻刻鞭策着自己!
它出自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是其治學名言,旨在鼓勵人們不怕苦多讀書。說我喜歡它,還要從那件事講起。
那年暑假裏,我被爸爸“壓迫”在家裏寫作業,天氣的炎熱,窗外夥伴們玩遊戲的歡聲笑語,《暑假作業》裏那些難題更是讓我煩惱,我走出房門,故意把房門關得很大聲,想引起爸爸注意,果然爸爸來了,他摸着我腦袋,笑眯眯說:“孩子,怎麼啦?”“爸爸!我不寫作業了,呆在家裏真無聊!”我說,只見爸爸從桌子上拿了一杯水,喝了一口,過一會兒,說:“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不如你和我到書房來,找一本你喜歡的書看看,你就可以走在書山裏,遨遊在無邊無際的學海里,這樣煩惱就會拋之腦後!”“嗯!”
於是,我和爸爸來到書房,找了一本《繁星》,知道了《繁星》是一部詩集,由164首小詩組成。冰心一生信奉“愛的哲學”,她認爲“有了愛,便有了一切”。在《繁星》裏,她不斷唱出了愛的讚歌。她最熱衷於讚頌的,是母愛。除了摯愛自己的雙親外,冰心很珍重手足之情,她很愛她的3個弟弟……在讀中,我奇蹟般把炎熱、煩惱拋之腦後,反倒學了好多東西一樣!
是呀!“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書堆積起來的大山中,要想攀登遙遠的高峯,勤奮就是那登頂的唯一路徑;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裏,苦難將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夠載你走向成功。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也沒有順風船可駛,只要汲取更多更廣的知識,才能走向成功。這句詩將作爲我的座右銘來激勵我:學習上哪怕不聰明,但是隻要勤奮,一定會成功的!
評語:這是一篇敘事的文章,開篇直接點題,簡潔明瞭。結尾總結全篇,首尾呼應。文章對人物神態、動作、心理描寫細膩準確。篇幅不長,但敘述得很清楚,人物的活動描敘得很清楚。
作文帶評語 篇11
說牆
被困在無形的牆之間,有人選擇守株待兔,也有人不甘寂寞把牆打破,於是便有了他的悲痛,他的悠然,他的灑脫。
——南唐後主
隨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呵斥,你的生命中多了一堵牆。這堵牆上寫滿了你的寂寞與無奈。你獨自一人登上西樓,彎月如鉤,勾起你心中縷縷憂愁; 剪不斷,理卻仍亂,縈繞在心間的是數不清,記不明的離愁啊!放開手終願隨鴻雁南去,但“路遙歸夢難成”、“砌下梅花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踏着滿地的落紅,數着片片落葉,一堵牆從心底爬上來,圍住了你的心。這牆是心靈的愁。
——陶淵明
“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陶淵明,你寒窗苦讀,考取功名,本想憑藉自己的才華,在黑暗中凸現一縷光芒,卻終不得願。心被困住了,忠心被阻擋在大牆之外。官場中,你被讒言所繞。最終你拋棄了高官厚祿,選擇了歸隱田園種豆南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一把鋤頭打破那堵世俗之牆。於是有了五柳先生,以柳爲宅,與菊爲侶,南山爲伴,臥五柳之下,吸菊中清氣,你是那個時代的“叛徒”,魏晉五百年,你以品格突圍,征服了一箇時代,一束光穿破了官場的圍牆。這牆是官場的黑暗。
——李白
“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確,寒窗十載你一朝成名,推開那紙醉金迷的虛幻繁華大門,便很難出來,你被那高牆所圍,縱有高力士脫靴,貴妃磨墨,御手調湯,也掩不住內心的豪情,不安的才氣,前途不見去路,終於氣自鬧行コ?amp;mdash;—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衝破高牆無形的桎梏,你爲盛唐添加了別樣的浪漫光輝。“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你醉臥長安,爲何茫茫然環顧左右?你翩然而行,大道坦坦如青天,爲何驚歎行路之難?一壺酒醉了整個天下,有了酒,有了詩,便有了無羈無絆的人生。這牆是精神的枷鎖。
牆是什麼?牆是困住南唐後主的離愁,是纏繞在陶淵明心頭的黑暗,是禁錮李白思想的枷鎖……
【評語】
此文堪稱上乘之作,於上萬份考生作文中脫穎而出,確有其亮點:
1.切入巧,構思精。作者沒有就牆而說牆,而是開篇直奔主題,將人的某一種情緒定義爲“牆”,將世俗官場的黑暗定義爲“牆”,將思想的羈絆定義爲“牆”,這樣切入和構思可謂精巧至極。
2.主題新,積累深。以文化名人入題,並不少見。以“說牆”爲題,將李煜、陶淵明、李白囊括進去確實是既用心又用新。倘若沒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只能弄巧成拙。
3.結構明,條理清。考生開篇點題,總領全文;中間部分分三個層次詮釋“牆”的含義;結尾小結一筆,扣題並回應全文。
評論(0)